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嚼無糖口香糖能防蛀牙?聽醫師怎麼說

嚼無糖口香糖能防蛀牙?聽醫師怎麼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咀嚼有助口腔健康!3月20日為世界口腔健康日,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推廣「檢、刷、線、嚼」愛牙四守則,呼籲定期檢查、刷牙、用牙線、咀嚼無糖口香糖來防止蛀牙。黃耀慧醫師表示,咀嚼有助於唾液分泌,能中和酸性、清潔殺菌等作用,研究證實正確咀嚼無糖口香糖有助降低28%蛀牙機率。2020年世界口腔健康日以「說『啊』!口腔健康大家一起來」為主題,將口腔保健定位為全民運動。黃耀慧醫師表示,據估計全球有34%人口患有未治療的恆牙蛀牙,8%兒童有未治療的乳牙蛀牙,且全球10大疾病負擔中,口腔疾病即佔了3名,影響家庭、社會甚重。口腔健康影響全身 增失智、心臟疾病風險研究發現,口腔健康連帶影響全身健康,與糖尿病、心肌梗塞、失智症等疾病有關。「如果牙齒不好,咀嚼能力差,營養跟著差,可能造成上述疾病。」黃耀慧醫師強調,咀嚼不只影響消化、吞嚥,還有助降低心理壓力,活化大腦記憶、專注的腦區。牙周病患者罹失智症的機率為1.17倍,而失智症患者罹牙周病的機率為1.69倍,有雙向關係。咀嚼能有效刺激唾液分泌,不僅可以協助進食、說話,還具有清潔殺菌、中和酸鹼與組織修復等保護功能,增加對食物、糖份的清除作用;更重要的是,咀嚼刺激分泌的唾液富含礦物質,能增加牙齒的再礦物化作用,減低蛀牙機會。因此,老化、女性更年期或服藥,造成唾液分泌減少,也會影響口腔健康。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2019年研究,針對360篇相關文獻進行統合分析研究發現,透過「咀嚼」無糖口香糖可降低28%蛀牙發生率,建議將嚼食無糖口香糖列為一般口腔預防性照護的「輔助」方法。黃耀慧醫師表示,咀嚼口香糖可增加唾液分泌量10-12倍,並延長唾液分泌時間,且其中添加的木醣醇等代糖,有助抑制細菌,研究發現有助於降低牙菌斑、蛀牙並去除外來染色。黃耀慧醫師也提醒,無糖口香糖是飯後不能馬上刷牙時「輔助」,於餐後盡快嚼食,且一次不要超過20分鐘,一天約3-4次,以免磨損牙齒。醫師推愛牙守則如何促進口腔健康,黃耀慧醫師提出「檢、刷、線、嚼」愛牙四守則:1.定期進行口腔「檢」查。2.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3.每天使用牙「線」。4.飲食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保護牙齒健康。(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硬皮症會奪命 肺纖維化是主因

硬皮症會奪命 肺纖維化是主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的敏感時期,日前有確診案例治癒後出現肺纖維化,肺纖維化可怕之處,在於它會阻礙肺泡間正常的氣體交換,導致肺功能下降,走路會喘、乾咳,且肺功能無法恢復到正常狀態。更值得留意的是硬皮症患者,因為肺纖維化往往是導致死亡的主因。罕見自體免疫疾病台大學醫學院免疫學研究所許秉寧教授說明,硬皮症是一種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依疾病影響部位和範圍,分為局部性硬皮症及全身性硬皮症。局部性硬皮症患者身上僅有一小塊皮膚產生硬化,而全身性硬皮症則會影響大片皮膚。許秉寧教授指出,硬皮症皮膚表徵明顯,所以會被大家留意,忽略導致死亡的其實是肺部的侵犯,像是肺動脈高壓與間質性肺病;其中,最常併發的間質性肺病就是肺纖維化。高達五成以上的硬皮症患者會併發間質性肺病,導致肺部發炎,當發炎進展到後期便會產生纖維化現象,重創肺部功能。長期乾咳微喘應警覺硬皮症進展雖然緩慢,但有相當高的機率併發肺部疾病。初期併發間質性肺病的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常誤認為是感冒,或是體力下降。併發肺部疾病初期可能會有無痰乾咳症狀,接著是運動時呼吸困難,直至肺纖維化後期,即便在平地走動也會上氣不接下氣,日常生活無法自理,僅能臥床仰賴家人照料。期間若罹患流感或感冒,更會誘發肺功能急性惡化,加速侵蝕患者生命。建議患者可主動與醫師溝通安排肺功能檢測、肺部高解像度電腦斷層掃描(HRCT),進一步檢視肺部功能與狀態。許秉寧教授提醒,民眾一旦出現長達兩個月的咳、喘現象,應立即告知就醫,及早檢查治療,方能維持正常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 失智風險增2倍

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 失智風險增2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所謂睡眠呼吸中止症,除了患者常常打鼾之外,還會突然暫時停止呼吸,這樣雖然有在睡覺,但是睡眠效率非常差,導致早上起床總是沒有睡飽,覺得頭昏昏脹脹的、精神不好,甚至有時會覺得記憶力比較差,或是開車時容易發生出車禍的狀況。輕度患者透過減肥、側睡可減緩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原因有三大類,第一類是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這通常跟我們的鼻咽構造有關係,有可能是口咽附近的肌肉比較肥厚,譬如懸壅垂,或者舌頭比較肥厚會後倒,或是呼吸道肌肉比較脆弱,比較容易塌陷。另外鼻中膈彎曲、鼻塞、鼻竇炎,也會讓鼻子比較不好呼吸,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第二型是中樞型,比較在於大腦因中風、失智而退化,導致大腦下達的命令沒辦法好好控制睡覺時的呼吸,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第三型是混合型,就是混合中樞型、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常常會發生在除了中風之外,像是下巴比較短、脖子比較肥厚者的身上。睡眠呼吸中止治療的方式,如果是輕度的患者,通常我們會建議調整生活習慣,比如減重、運動、有時側睡等,都可以減低睡眠呼吸中止的一些影響。口咽鼻構造異常 矯正手術可改善如果是中度或重度,我們會請患者去耳鼻喉科檢查口咽或鼻腔,有沒有構造上的異常,譬如懸壅垂或是鼻中膈彎曲。這些可以透過手術、雷射矯正,也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另外,有些口咽矯正器可以把舌頭稍微往前拉一點,也可以讓患者呼吸比較順暢。最標準的治療方式,如果是中重度患者,持續戴正壓呼吸器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現在有一些負壓呼吸器效果也不錯。還有一種是構造上的異常,譬如下巴比較後縮、比較短,這是顏面顱骨有些缺陷,都可透過手術矯正來治療睡眠呼吸中止。中風、心肌梗塞機率提高很多人會說,睡眠呼吸中止不治療就是睡不好而已,其實睡眠呼吸中止除了影響睡眠,睡覺時常會缺氧,長期下來會導致什麼後果呢?第一是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機率增加,甚至中風或心肌梗塞的機率也提高,失智也是一般人的兩倍。另外,會導致你白天精神很不好,我有一名患者有很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開車常常出現車禍,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所以建議還是要積極的治療,才能改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林志豪醫師)

假日運動員 健身不成反傷身

假日運動員 健身不成反傷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病毒肆虐,衛福部鼓勵民眾多運動提高免疫力,30歲上班族陳小姐卻因運動過量受傷。陳小姐為免身材走樣,假日到游泳池瘋狂游泳,隔天右膝蓋疼痛腫脹無法走路,就醫檢查發現髕骨上方有異,醫師用空針抽出30毫升積水,診斷是關節使用過度造成運動傷害。循序漸進運動 採取531原則台中慈濟醫復健科醫師張瓊玟表示,陳小姐平時沒有運動,一到假日就超量游泳,加上暖身不足及運動姿勢等問題,導致膝關節發炎積水,類似情況也常見於跑步,因肌力不足使肌肉或肌腱受傷。這種俗稱「假日運動員」的患者,屬於運動傷害的高危險群。張瓊玟醫師提醒,運動要循序漸進,平時應養成固定運動習慣,不要全部集中在假日,以免免疫力還沒提高就先受傷。健康成人可採國健署建議的「531」原則,每周平均運動5天,每天平均30分鐘,心跳達每分鐘110次以上,或做到微喘還能說話的運動強度即可。除了均衡飲食,適當補充蛋白質,能供給身體肌肉所需基礎,配合運動鍛鍊肌力,進而提高基礎代謝率,達到減重的目標。避免大量重覆單項動作「萬事起頭難」張瓊玟醫師建議想運動卻沒有運動習慣的人,找到有興趣的運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運動,提升運動樂趣,避免同一種運動大量重覆單項動作所產生的傷害,可安排不同運動項目,例如有氧運動、肌力重量訓練、伸展活動等,對體能表現會有加乘效果。

乾杯變肝悲 B肝男栓塞搭配手術重生

乾杯變肝悲 B肝男栓塞搭配手術重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從事車床業的40歲張先生,罹患B肝與重度脂肪肝卻沒有定期追蹤,加上長年飲酒,日前酒過三巡後感到腹脹難耐,隔天緊急就醫,檢查發現肝臟有一顆腫瘤,確診為肝癌。醫師為他進行肝臟兩處切除手術,術後一年半肝癌沒有復發,再配合每天運動,脂肪肝也降為輕度。肝臟兩處切除手術 保留肝功能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張先生身高168公分,體重達102公斤,患有重度脂肪肝。經檢查,張先生血液中B型肝炎病毒量數值爆表,高達一億七千萬以上(>170000000 IU/ml),血脂肪、血糖也略高,腹部超音波顯示肝脾腫大,並有重度脂肪肝及肝纖維化,且在病毒、酒精、代謝症候群催化下,產生肝纖維化及肝癌。亞大附醫一般外科主治醫師王銘嶼表示,因患者肝硬化程度嚴重,手術風險過高,先採取栓塞化療,透過切斷腫瘤的氧氣和營養供應,並用化療藥物殺死肝癌細胞,切除肝臟第四葉和第七葉,其中第四葉因有左右供應血管,且上方有大型肝靜脈,增加手術困難度,加上患者的肝功能不佳,因此執行「肝臟兩處切除手術」時,盡可能保留其肝功能,術後兩周患者順利出院。肝癌易復發 治癒後須定期追蹤手術後張先生每天進行重量訓練,戒除酒精搭配清淡飲食,順利在一年半瘦下20公斤。門診追蹤結果,除了肝癌沒有復發,也從重度脂肪肝轉為輕度。張家熙醫師提醒,肝癌很容易復發,即便治癒後,仍須定期追蹤,建議有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一定要定期抽血,每半年做腹部超音波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7道防護 遠離食物過敏

7道防護 遠離食物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食物引發過敏的機制很複雜,許多還有待研究,但最有效也最令人沮喪的治療方式只有一種——禁吃會過敏的食物。如果不小心誤食,輕微過敏可以服用抗組織胺緩解,出現嚴重過敏反應時,則須立刻就醫,以口服類固醇或注射腎上腺素治療。日常則應注意以下事項:1.避免隱藏的食物過敏原許多食品裡可能有引發過敏的成分,包括牛奶、蛋、花生等,有些義大利麵、冰淇淋、餅乾中會使用蛋,對蛋過敏的人也可能對這些食物過敏。「每吃一種新的食物,應先看標示有沒有致敏物質。」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建議,儘量少吃標示不清楚的食品。經常外食的人,最好準備幾家值得信任的餐廳,確定服務人員能回答關於食材的問題,認真看待你的過敏。到新餐廳用餐時,選擇較簡單的菜色,以免不同菜餚中的過敏原加起來過量而致敏。2.少吃加工食品加工食品中的添加物如色素、防腐劑、香料、人工甘味劑等,可能會改變食物中的蛋白質結構,提高致敏性。目前已知硫化物如亞硫酸鹽、二氧化硫(多添加在蜜餞、金針),會誘發氣喘,有氣喘宿疾者購買時一定要注意標示。另外,美國梅約醫學中心也提醒,儘管是同一個牌子的食品,成分也可能改變,所以每次購買時都應看標示。3.只吃新鮮海鮮不新鮮的海產會孳生細菌,促使蛋白質分解成氨基酸,提高致敏物質如組織胺的濃度,更容易誘發過敏,就算健康的人吃了也可能過敏。4.曾發生嚴重過敏反應的人,要預防突發事件最好隨身攜帶藥品及警示手環(註明過敏的食物),並讓身邊親友知道自己的病史。5.保健食品可選擇益生菌益生菌為促進腸道微生物平衡、有益於人體的活菌,可以調節並增強腸道內的免疫機制,對已經過敏的人可減緩過敏發炎反應;對尚未過敏的人則有預防效果。研究顯示,孕婦服用益生菌能降低母嬰的過敏機率,魏賓慧主任指出,腸胃道健康,也比較不容易生病。益生菌大部分為乳酸菌屬,包括較為人知的乳酸桿菌、比菲德氏菌等,但並非每種菌都有相同效果,而且吃進去的乳酸菌,存活時間不會超過24 小時,所以優酪乳買價錢便宜的喝就好。另外,營養界、自然醫學界愈來愈多人鼓勵自己DIY優酪乳,控制糖量。6.調整油脂攝取研究顯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Omega-3,可以阻斷過敏反應的物質,如前列腺素、白三烯素,並有抗發炎效果。懷孕期間補充魚油,可調控新生兒免疫反應,預防過敏性疾病。反之Omega-6 脂肪酸則會助長過敏,由於含Omega-6 脂肪酸的食物較多,有過敏狀況者,應少吃油炸食物,選用Omega-3 較高的食用油如芥花油、大豆油,避免Omega-6 脂肪酸高的紅花子油、玉米油。深海魚是Omega-3 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如鮭魚、台灣鯖魚、秋刀魚、沙丁魚等。7.多吃蔬果蔬果致敏性低,且蔬果中的維生素如β胡蘿蔔素、C、E能預防發炎反應,維生素C還有抗組織胺的效果。魏賓慧主任表示,水果的維生素C比蔬菜含量高,建議每天至少吃兩個拳頭大小的水果,其中一種為高維生素C 的芭樂、柳橙、橘子、葡萄柚等。

頸部遭刺 微創手術成救命關鍵

頸部遭刺 微創手術成救命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王姓男子日前因私人糾紛遭人刺傷頸部,危及生命,民眾第一時間叫救護車將王男送醫,醫療團隊緊急為王男插管維持生命徵象,並送進手術室搶救,經採微創手術排除出血危機,才讓王男免於死亡威脅。 傷勢傷及頸動脈 多數到院前不治羅東博愛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賴韋良表示,王男送到院時,心跳很快、血壓很低,生命徵象呈現不穩定狀態,且因傷口傷及頸動脈,血塊已壓迫到呼吸道,情況非常危急,一般而言,傷及頸動脈的患者多半來不及送進醫院急救即可能出血致死,但王男因血塊堵住傷口,使出血受阻,才讓醫師爭取到時間緊急搶救。不過頸動脈傷口隨時有大出血的危險,醫護團隊仍不敢掉以輕心。 頸動脈急性出血,傳統治療方式必須從頸部切開約10公分傷口、找出血管,並藉由暫時阻斷動脈血流,才能移除出血點的血塊,接著縫合傷口,手術時間長、傷口大,出血也較多。 賴韋良主任改以微創手術進行,從王男鼠蹊處開一個小於0.5公分的穿刺傷口,透過X光血管攝影引導,使導管沿著動脈上行至頸動脈出血處,置入包覆型支架,阻斷出血、讓動脈血流恢復暢通,並移除壓迫呼吸道的血塊。王男術後隔日即可正常飲食、活動,並從加護病房轉至一般病房休養。 傳統手術治療 傷口疼痛癒後辛苦賴韋良主任指出,包覆型支架通常應用於治療主動脈瘤,在急性出血的應用上相對較少,但以王男的狀況,在血管內放置包覆型支架阻斷出血效果很好,且微創手術傷口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恢復快,患者很快就返家休養;若以傳統手術治療,患者術後的恢復會比較辛苦,住院天數拉長,傷口疼痛也會加倍。

氣炸鍋這樣用 可防食物交叉污染

氣炸鍋這樣用 可防食物交叉污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兼顧美味又少用油的氣炸鍋,廣受許消費者喜愛,但其鍋內塗層是否安全,已成了網路熱門討論話題,對此,輔大食品科學系教授高彩華指出,與其探究材質間的差異,更要注意的是使用時,注意菜上、肉下分層,並在使用後立即清潔,才是用對鍋具、吃出健康的好方法。鐵氟龍材質最常見 但不耐刮如同旋風烤箱,氣炸鍋利用空氣循環加熱,以食物本身的油脂來烹煮,減少用油量,食物的熱量大幅降低,從鹹酥雞、雞塊到牛排,樣樣都能做,而且口感酥脆、無產生大量油煙,較符合健康料理訴求而大受消費者喜愛。氣炸鍋主要的內鍋塗層材質是鐵氟龍或陶瓷,其中又以鐵氟龍塗層最為常見,因為它不沾黏、耐高溫,價格也較低,被業者廣範使用,但缺點是不耐刮,因此要用海綿清洗,以免塗層剝落影響不沾黏功能。消費者購買時,可挑選塗層摸起來表面平滑的產品,並按照說明書清洗保養,藉以延長使用期限。菜上肉下分層 開抽油煙機氣炸鍋有類似烤、炸、蒸等多種功能,也可以藉由配件進行分層,放置不同食材。高彩華教授提醒,烹煮時最好把蔬菜放在上層,下層鍋則放肉類;因為蔬菜加熱時間較短,取出蔬菜時,往往肉品還未熟透,如果把肉放在上層,沒有熟透的肉屑或肉汁掉入下方的菜,會交叉污染。氣炸鍋使用過程中,仍會產生少許油煙,應打開抽油煙機通風,而鍋子的出風口容易殘留油污,每次使用後也要洗乾淨。避免食物沾黏 反覆加熱由於氣炸鍋利用高溫氣流,較輕的食物碎屑會飛起,沾黏在加熱管,食物最好不要裝得太滿,或在烹煮時鋪上專用烘焙紙,減少沾黏。且因為食物含澱粉、蛋白質、油脂等成分,食物碎屑沾黏在氣炸鍋內部時,若未即時清除,經過反覆加熱,可能會生成致癌物質。高彩華教授建議,每次用完鍋具之後,趁著餘溫用濕布擦去碎屑與油污;也可以定期對加熱管、內壁等油污較多的地方,噴上小蘇打水,再加水蒸熱,軟化油垢,最後以布擦拭清潔。若發現氣炸鍋有片狀剝落、出現黑色屑粒,烹煮過程冒出白煙、異味時,就要立刻停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別讓廚房成污染源 3招遠離食安危機

別讓廚房成污染源 3招遠離食安危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廚房必備的「抹布」,很可能是污染廚房的主要來源。抹布若處於潮濕狀態,恐藏有超過6億的細菌,繼續擦拭廚房或鍋碗瓢盆,會讓家中的食物陷入食安危機。抹布有棉屑黴斑 立刻更換你家的抹布有著一塊又一塊的黴斑嗎?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表示,抹布最容易蓄積黴菌,一旦出現黴斑,連漂白水都無法去除,表示這塊抹布必須丟棄了。抹布破掉後會有棉屑,棉屑可能會沾染食材,誤食下肚容易造成身體不適,加上破洞後,細菌更容易孳生,對健康不利。廚房抹布建議要準備二至三條,一條專門擦桌子,一條清理爐台、水槽,另外一條備用,可以清理切菜後料理台的水分,或是處理生鮮肉品時的血水等。抹布最好選擇白色,一旦有髒污或黴菌,馬上能看出來。清洗抹布時,除了用沸水,也可使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消毒。菜瓜布纖維消失 不要再用譚敦慈護理師建議,可用1比1000的漂白水與水浸泡一晚。不喜歡漂白水味道,可改用小蘇打粉洗淨,放兩湯匙小蘇打粉至沸水中,煮抹布也能達到類似的效果。台北醫學大學食品安全學系副教授楊惠婷表示,使用沸水煮抹布,煮沸後僅需再煮5分鐘,無需太久。菜瓜布也是家庭主婦必備的工具,楊惠婷副教授說,菜瓜布屬於塑膠纖維,只要有破損或被磨平就應丟棄,現在流行用真正的菜瓜晾乾後,當菜瓜布使用,這類的菜瓜布比一般塑膠纖維的菜瓜布更容易長黴菌,一旦發現植物纖維逐漸消失,或已經空掉,也不要再用,平時使用菜瓜布一定要晾乾,把水分擠掉,才能防堵黴菌。細菌愛米飯 電鍋用完就清潔電鍋也容易藏污納垢,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林旭陽表示,米飯屬澱粉,澱粉對於細菌、黴菌而言,是非常營養的東西,一旦不清理,就容易孳生黴菌,就算挑選的米要價不斐,電鍋若沒清理乾淨,一樣會吃進病菌,且使用過就應清洗。建議用質地較軟的清潔用具搭配清潔劑使用,減少刮痕,洗完立即晾乾,或直接用烘碗機烘乾,減少微生物或細菌孳生的機會。

產婦植入性胎盤大出血 血栓術保子宮

產婦植入性胎盤大出血 血栓術保子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懷有雙胞胎的35歲婦人,懷孕27周檢查到子宮頸只剩下1公分伴隨子宮收縮,緊急入院安胎,33周剖腹生產,在醫師將胎盤取出時突然大量出血,發現婦人的子宮因植入性胎盤而破了一個洞,造成血管破裂,醫師緊急將破洞與血管縫合止血,婦人也平安誕下一雙兒女。植入性胎盤緊黏肌肉層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孕產婦死亡率達到每10萬名就有12.2人死亡,創歷年新高,原因與高齡妊娠息息相關,隨著產婦年齡升高,妊娠併發症的風險與胎兒出生體重偏低的情形也隨之升高。東元綜合醫院婦產部部長醫師田明訓表示,該名婦人在生產過程中因植入性胎盤附著在子宮壁上,侵犯穿透整個肌肉層,使得胎盤與子宮壁無法正常剝離,進而造成產後大出血。植入性胎盤在孕期中沒有很大的症狀,經常是在生產時才發現胎盤無法成功剝離,造成產婦大量出血。正常情況下胎盤會輕輕附著在子宮肌肉層上,胎盤與肌肉層中間有一層蛻膜組織,能緩衝胎盤與肌肉層,只要蛻膜出現異常、變薄或消失,就會發生植入性胎盤。高齡妊娠、多胎次屬危險族群發生植入性胎盤的原因,包括高齡妊娠、多胎次、前置胎盤、前胎剖腹生產或曾接受過子宮手術、先天子宮缺陷等,當出血量過大生命徵象不穩定時,恐需摘除子宮,甚至危及產婦性命。田明訓醫師指出,植入性胎盤的治療方法,除了當機立斷的縫合法、塞紗布壓迫法,還有結合放射科、麻醉科等跨科合作的「血管栓塞術」,血管栓塞術能確保產婦保留完整子宮,也能保住性命。田明訓醫師呼籲,懷有雙胞胎本身就屬高危險妊娠,務必選擇在設備完善的醫院生產,設備完善的醫院有充足的血庫可即時因應輸血,也可避免轉院過程中無法預測的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