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四季早餐怎麼吃?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

四季早餐怎麼吃?中醫師教你順時養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但再忙也不能忘記吃早餐。從中醫觀點來看,早上7~9點氣血流注胃經,這時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好,如果沒有適度進食,容易損傷腸胃黏膜,同時也無法養護胃氣。至於早餐該怎麼吃?中醫講求的是順時養生,透過不同季節飲食的調整,來調養陰陽平衡。這次我幫大家整理好了四季早餐原則,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屬木,對應器官為肝臟。從中醫觀點來看,春天是自然界陽氣生發的季節,因此養生的重點會在於養肝補陽,建議早餐可以多食甜養脾氣、少食酸避免收斂陽氣。也建議要選擇「好消化」的食物,像是燕麥、小米粥等,能幫助健脾益胃,另外,因為春天對應顏色為綠,也可以加強綠色蔬菜的攝取。夏天屬火,對應器官為心臟。我知道夏天早餐就是要來杯大冰奶才是人生,不過早餐喝太多冰涼飲會損傷脾陽,建議可以在冰飲中加入堅果來平衡涼性,另外,因為夏天對應顏色為紅色,早上也適合來一杯紅蘿蔔、櫻桃、番茄或蘋果等蔬果汁。秋天屬金偏燥,對應器官為肺,代表顏色為白色,因此可以多吃較滋潤的白色食物,例如很多人早上都喜歡吃五穀粥,就可以加入薏仁、山藥、百合一起吃,幫助潤肺。另外,很多人秋季也會出現皮膚乾癢問題,也可以多喝豆漿、鮮奶、蜂蜜水來滋潤養生。冬天屬水,對應器官為腎臟,顏色為黑色。因為冬天早晨寒冷,建議早餐要以溫熱食材為主,像是「養腎健腦飲」就是很好的早餐。另外,也很適合吃八寶粥,當中的桂圓紅棗也都是溫性食材。(文章授權提供/郭大維醫師)

劉真病逝 為何主動脈狹窄這麼危險?

劉真病逝 為何主動脈狹窄這麼危險?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標舞女王劉真等不到換心,3月22日晚間病逝台北榮總。劉真今年2月因嚴重主動脈狹窄,進行瓣膜置換手術,一度心跳停止,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之後再裝上心室輔助器等待換心,但狀況一直不樂觀,還因腦出血緊急開顱手術,無奈經過1個多月搶救,仍因腦壓過高辭世,享年44歲,令親友與粉絲惋惜不捨。 主動脈瓣膜狹窄與先天遺傳有關什麼是主動脈瓣膜狹窄?為何劉真明明看似健康、平時又愛運動,絕對是健康寶寶的代表,卻會患此疾病?台北市立聯仁愛院區心臟內科主任陳鉞忠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與先天遺傳有關,與後天的運動習慣較沒有關係。 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的主動脈瓣膜,是供應全身血流的源頭幫浦,如果主動脈瓣膜狹窄會產生胸口悶痛、呼吸急促,甚至昏倒,病情惡化時甚至引發心臟衰竭。主動脈瓣膜狹窄發生率,是女高於男、老年人大於年輕人。 易胸痛呼吸急促 不明原因昏倒陳鉞忠主任表示,主動脈瓣膜狹窄最大原因是退化導致瓣膜沾黏,大部分是老年人才會有的問題。非退化的原因中,先天性主動脈瓣膜狹窄及風濕性瓣膜狹窄為常見原因。 正常來說,主動脈瓣膜有三片,但有些人可能只長兩片瓣膜,或因其他原因,導致其中兩片瓣膜黏在一起,因此導致瓣膜狹窄。陳鉞忠主任指出,主動脈瓣膜狹窄常見三種症狀,分別是容易喘氣、因不明原因昏倒,並且有胸悶胸痛問題,患者應避免過度運動,以免氧氣供應量不足,出現不可控的意外。如果已經減少劇烈運動,卻還是有症狀,就要考慮手術解決狹窄問題。 僅接受藥物治療 5年死亡率近100% 陳鉞忠主任表示,如果是先天性的瓣膜狹窄,建議成年後就要及早處理,否則最後會導致心臟衰竭,對生命造成威脅。主動脈瓣膜狹窄可採藥物或手術治療,但是只接受藥物治療,通常一年內的死亡率是50%,而5年內的死亡率幾乎達100%,所以醫師多半會勸患者接受手術。

長期負重罹翼狀肩胛症 背上如長翅膀

長期負重罹翼狀肩胛症 背上如長翅膀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40歲的搬家工人,長年來雙肩背負重物,雖練就一身壯碩肌肉,卻也練到肩胛骨突出,好像長出「雙翼」。日前他因雙臂往上舉有困難,就醫檢查發現罹患翼狀肩胛症,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萎縮,醫師指,這是嚴重的神經傷害,需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損害。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無力 恐永久損害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鄧浩文表示,當他請患者脫掉上衣,做舉起雙上臂及雙臂推牆壁的動作時,發現其背後兩側肩胛骨都明顯向後突出,這不是練出來的背肌,而是「翼狀肩胛症」,看起來像背上長出雙翼,判斷患者可能因為兩側的長胸神經受損致前鋸肌無力,進而造成上臂在肩關節的活動受限。進一步檢查,證實患者胸壁兩側的前鋸肌都嚴重萎縮。為什麼從頸椎穿出來的長胸神經受損後,會導致翼狀肩胛症?鄧浩文醫師指出,長胸神經很長,從脖子到胸壁,而肩胛骨是靠三條肌肉(前鋸肌、斜方肌、菱形肌)支撐,其中前鋸肌是受長胸神經支配,一旦長胸神經受損,連結肩胛骨的前鋸肌就會乏力,無法將肩胛靠攏在胸壁上,造成肩胛骨會往後突出,看起來上背好像長出翅膀,進而因為肩胛骨無法固定,而導致上臂舉起的活動範圍受限。鄧浩文醫師表示,常見的長胸神經受損原因包括直接外傷、醫源性(如手術)、長期反覆性的拉扯或壓迫(如肩頸負重、重度須甩動手臂的運動、重量訓練)等。由於長胸神經常因上臂過度拉扯或負重所導致,因此根據統計,大多數的患者都是在慣用的右手發生神經麻痺。物理治療可改善 嚴重需開刀減壓一般長胸神經麻痺的患者經復健科物理治療後,雙臂抬舉的角度有機會改善,除非病況十分嚴重,才會建議進行手術神經減壓治療。鄧浩文醫師呼籲,從事重訓、健身、各種需要反覆大幅度擺動上臂的運動員及需要長期肩臂負重者,若發現上臂舉不高,合併推牆時背上會有「翅膀」跑出來時,需儘早就醫評估是否長胸神經受損並接受治療,以免造成神經與肌肉永久損害。

新手媽媽最怕奶水不足 中醫教妳追奶

新手媽媽最怕奶水不足 中醫教妳追奶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母乳含有珍貴的營養,是配方奶粉所無法取代,因此許多媽媽選擇在嬰兒出生後,給予母乳餵哺。不過媽媽們為了追奶,吃了很多「發奶」的食物也不見得有效果,弄得心情十分低落。中醫表示,奶量不足常見原因有氣血不足、肝鬱氣滯及乳腺阻塞等,找出原因對症下藥,可改善乳汁不足的問題。肝氣鬱結 也會影響乳汁分泌衛福部南投醫院中醫科賴卉蓮醫師表示,「氣血」在中醫是乳汁生化的源頭,一旦氣血不足,不僅媽媽容易疲倦,也會使身體沒有多餘的能量分泌乳汁,通常乳汁較為清稀,乳房無明顯脹感而柔軟。建議以改善氣血循環為主,因為乳頭屬肝,乳房屬胃、脾,肝氣旺、脾胃功能好,氣血足,乳汁自然就充足,可適度服用花生豬腳湯、山藥芝麻糊、滴雞精等補足氣血,也可於醫師醫囑下,適度服用有補氣養血作用中藥來調理脾胃,促進脾胃消化生成氣血。賴卉蓮醫師指出,懷孕後期,乳腺就會開始製造乳汁,所以媽媽們在懷孕後期可適度補充高品質的蛋白質;避免厚重油膩的飲食減輕腸胃負擔,都有助於產後乳汁分泌。而情緒與母乳分泌量也息息相關。賴卉蓮醫師表示,臨床上常碰到新手媽媽因為壓力大而導致肝氣鬱結,而有胸悶、乳汁分泌不足的現象,通常乳汁較為濃稠而量少,針對此類患者,建議可適度做伸展運動活動筋骨,有助於紓壓,適度放鬆心情。也可酌用疏肝理氣的藥材,使肝經氣血通暢,讓乳汁分泌順遂。乳腺發炎改吃涼補湯方乳腺堵塞也是哺乳媽媽很常見的狀況,產後坐月子期間,若產婦本身體質偏熱或已有輕微乳腺發炎症狀仍一味進補,可能使乳腺發炎情形更嚴重,出現奶量減少,甚至在乳房周圍有可觸摸到的硬塊或壓痛點。針對這類患者,賴卉蓮醫師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過度進補,可適度服用青木瓜雞湯、香菇蛤蜊湯、木耳蓮子湯等涼補湯方。針對阻塞的部分要適度按摩患處、推開硬塊,也可在醫囑下,適度服用有散腫化瘀及消炎作用的中藥,輔助改善乳腺阻塞問題。

健保放寬新藥給付 C肝8週可根治

健保放寬新藥給付 C肝8週可根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因為沒有藥物與疫苗,讓全球民眾聞之色變。不過專家說,同樣是病毒引起的C型肝炎,早期並無症狀,因爲會導致慢性肝炎,延誤治療會引起肝硬化、肝癌及許多肝臟外病變,對個人與家庭的危害可能比新冠肺炎更可怕。高雄醫學大學教授暨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膽胰內科主治醫師戴嘉言教授說,政府健保自本(3)月起大幅放寬新藥給付規定,民眾只要抽血檢驗有C肝病毒,就能免費接受過去需高達百萬元的藥物治療,藥物療程為8週與12週。短療程可提高病患服藥順從性,減少回診次數,節省往病患與陪病者往返醫療院所的時間與金錢。戴嘉言教授說,因為C肝早期無症狀,民眾易輕忽C肝危害,進而忽略篩檢與治療的重要性。他曾遇過一對六旬夫婦,原本只是老婆帶著先生前來篩檢慢性C型肝炎。進一步詢問家族史並鼓勵一併篩檢,發現老婆也是C肝帶原者,卻沒有治療意願。一再探詢才得知妻子自認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不需治療。後經戴醫師苦口婆心勸說,夫妻倆才一起用藥,目前已成功根治C肝,遠離肝病三部曲的可怕威脅。健保新增兩款新藥  慢性C肝治療不設限戴嘉言教授說,此次健保署大幅放寬C肝新藥給付規定,擴增兩款新藥,讓民眾有多種藥物選擇,療程分為8週與12週,「等於最快8週可以根治C肝,部分肝硬化患者也可適用8週療程。不僅提升根治C肝效率,對於服藥性較低的偏鄉老人患者而言,更可增加其完成療程的機率。」高醫長期關注肝病研究與治療,為打擊C肝更主動出擊,透過醫療巡迴派醫師到偏鄉。醫師們仁心仁術無一不想造福偏鄉,惟山路路況普遍不佳,往返耗時也危險。對民眾來說,往返路途遙遠、就醫不便,會影響就醫與治療意願。因此有效、方便、快速的治療對偏鄉民眾格外重要。戴嘉言教授指出,C肝治療已經脫離較長期的治療模式,目前只要8週或12週可治癒,「全基因型口服新藥,基本上不會因為病毒量高低、基因型的不同,而有療效上的差別。整體來說,療程短、方便使用、副作用又少。」政府為了達到2025年台灣C肝根除的目標,今年將一口氣治療5萬多人。民眾只要抽血驗出C型肝炎抗體後,經過抽血確認血中有C型肝炎病毒,無論病毒量高低都可用口服新藥,療程也有機會縮短至8週。對於家住偏遠、有外派工作,或上班族來說,可減少舟車往返、回診次數。加上多數患者屬於中老年人,短療程可降低病患家屬陪伴回診的時間、金錢與心理壓力。C肝防治12字箴言:提早篩檢、勇於治療、莫忘追蹤戴嘉言教授表示,國內C肝患者多集中於50歲以上的民眾,約半數患者不知道自己染有C肝,他呼籲,高風險族群包括罹患腎臟疾病、糖尿病或洗腎患者,或有刺青、穿耳洞,以及過去可能使用過不潔針具的民眾,一定要儘快篩檢,「尤其目前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偏鄉地區民眾與高齡族群到各地衛生局所領口罩之際,別忘了可以順便諮詢免費成人健檢資訊,把握政府提供一生一次免費的C肝篩檢,避免得了C肝而不自知。」

疫情導致學童近視增6成?醫曝2關鍵

疫情導致學童近視增6成?醫曝2關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少群聚做足防備,而學童們的寒假突然延長,許多家長只好讓3C當保姆。一項統計發現,與去年同期相較,今年6至15歲學童配鏡人數激增近六成,顯示疫情讓學童曝露在近視驟增的危機之下。定期檢查視力 還要追蹤2項指標眼科醫師黃宇軒表示,孩子出生時,眼球小,眼軸較短,一般都有遠視,隨著眼球成長發育,眼軸增長,遠視儲備就會減少,成為正常視力。遠視儲備若是提早用完,就會提早近視;越早近視,學童就更容易發展成高度近視。家長除了帶孩子定期做視力檢查,也應同步追蹤孩子「眼軸長」及「遠視儲備量」。許多家長因工作忙碌忽略孩子的視力問題,有眼科診所設特別門診,推行LINE@協助家長即時記錄及追蹤孩子的視力及眼軸變化,還以顏色區分警示,製成分析圖表,讓家長一目了然掌握孩子視力發展。兒童近視鏡片 控制近視增加速度黃宇軒醫師表示,積極治療、正確矯正就可避免高度近視,除了配鏡,也有施行多年的角膜塑形片,晚上睡覺時配戴,溫和改變角膜弧度,減緩眼軸增長及近視度數增加的速度,白天不用戴眼鏡也可保有清晰視力。此外,國內也有引進德國的兒童近視特製鏡片,並進行13個月追蹤計劃,觀察兒童配戴後的各項狀況。追蹤期間,近八成兒童近視增長速度控制在合理範圍內,九成家長對配鏡效果感到滿意。黃宇軒醫師提醒,家長應養成帶孩子定期做視力檢查的習慣,才能在近視前及時治療,降低高度近視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蛋白質最好來源 9種豆腐大PK

蛋白質最好來源 9種豆腐大PK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健署公布的每日飲食指南中,豆製品是蛋白質最好的來源,不過市面上的豆腐種類千奇百種,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呢?其實豆腐的製程都差不多,主要差異在於加入的凝固劑和原料,就讓營養師說分明它們有什麼差別。1.嫩豆腐嫩豆腐又稱「絹豆腐」,在製作過程中使用的凝固劑,像是氯化鎂或葡萄糖酸內酯,讓蛋白質凝固成型,凝結時間長、含水量高,因此吃起來口感滑嫩、細膩且容易碎裂,適合的烹調方式包含清蒸、涼拌、鍋類料理。2.板豆腐板豆腐和嫩豆腐製作過程類似,但是凝固劑是使用硫酸鈣而非葡萄糖酸內酯,製作過程加壓較大、時間長,因此水分較嫩豆腐少,口感也比較紮實、堅硬。板豆腐因添加硫酸鈣,因此鈣質含量較高,為嫩豆腐的10 倍以上,是補鈣的好選擇,不論蒸、煮、炒、炸都很適合。3.雞蛋豆腐雞蛋豆腐製作過程中除了使用大豆,還添加雞蛋做為原料,因此色澤偏黃,維生素A含量也較一般黃豆製成的豆腐還要高。相較於嫩豆腐質地更不易碎,適合煎或炸。4.芙蓉豆腐芙蓉豆腐也是雞蛋豆腐的一種,但主要原料幾乎都是雞蛋而非黃豆,雖然稱為芙蓉「豆腐」,其實算是蛋製品喔!雞蛋豆腐的口感會再嫩一點,也更容易碎裂,所以烹調方式建議採清蒸或涼拌。5.魚豆腐魚豆腐和芙蓉豆腐類似,不過主原料為魚漿,黃豆比例很低,因此相較於一般豆腐和雞蛋豆腐會更彈牙一點。有時會添加硫酸鈣來幫助凝固,因為其質地較堅固所以各種烹飪法都合適,最常見的是煎及當火鍋裡配料。6.木棉豆腐木棉豆腐其實就是傳統豆腐,因為製作過程中會放入木製盒子裡,用棉布包起來加壓,所以才有「木棉豆腐」之稱;料理方式蒸、煮、炒、炸皆可。7.油豆腐板豆腐炸後就變成油豆腐,外層的酥皮讓豆腐不易碎裂,因此很適合用來炒、滷、炸等,相較於其他豆腐很容易吸附湯汁,吃起來比較香,除了做成關東煮、滷味,油豆腐包肉也很常見。8.凍豆腐凍豆腐是將做好的板豆腐放入冰箱冷凍,破壞其物理結構,使豆腐內部隙縫被撐大來增加板豆腐口感,咀嚼時會更有嚼勁。同時也因為內部有許多小孔隙,比一般豆腐更容易吸收湯汁,吃起來也會比較有味道。9.百頁豆腐和一般豆腐不太一樣,主原料為大豆蛋白、沙拉油及修飾澱粉,最後塑形而成,油脂比例高達到30-50%,是所有豆腐中熱量較高的,每100g有215大卡,熱量是板豆腐的3倍,喜歡吃的朋友要小心,千萬別吃太多了。大部分的豆腐在製程上大同小異,主要差異在凝固劑和主原料,因此在口感、烹調方式、營養價值上也會有所不同,記得對照自己的需求,選擇最適合你的豆腐吧!(文章授權提供/好食課)

你是沙發馬鈴薯?當心疲勞症候群上身

你是沙發馬鈴薯?當心疲勞症候群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上班族常整天久坐不動,彎腰縮胸面對電腦螢幕,導致胸腔肌肉疲乏、橫膈膜無力,出現呼吸短促或呼吸過淺等症狀,造成空氣無法深入到達肺葉底部,時間累積久了,錯誤的換氣習慣會讓氧氣僅能進入肺部的1/3,引發胸悶、頭腦昏沉、想睡覺、情緒低落等症狀,不妨透過腹式呼吸等方式,擺脫昏沉人生。慢性疲勞症候群 休息後也無法改善有些人因疾病產生慢性倦怠,休息後也很難恢復,如癌因性疲憊、自體免疫疾病、內分泌疾病、感染症等,但通常能找出病因,並獲得妥善治療;而慢性疲勞症候群好發於上班族,泛指6個月以上出現全身肌肉乏力、頭痛、睡眠品質不佳、腸胃不適、注意力不集中等現象,且休息後也無法改善,使日常活動力大幅降低,影響生活品質。腹式呼吸 加速體內廢棄物排出慢性疲勞症候群並無特定或有效治療方式,但可透過基本的呼吸練習,改善長期身心疲憊狀態。物理治療師表示,腹式呼吸是人類最原始的呼吸方式,透過緩慢深長的呼吸,可刺激副交感神經,放鬆過度緊繃的身心,並加速體內的廢棄物排出,其方法如下:1.先用鼻子吸氣,吸時腹部凸起,此時橫膈膜下壓,使胸腔的空間變大,空氣能進入肺部深層處。2.再用噘嘴吐氣,吐氣時腹部自然凹下,此方法可幫助身體進行充分氣體交換,也能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並促進骨盆腔的血液循環。受慢性疲勞所苦的民眾,不妨睡前躺在床上進行緩慢深長的腹式呼吸,每次吸氣2至4秒,吐氣4至8秒,每天重複10-20次,透過「一吸一吐」的過程,釋放全身的肌肉能有效對抗疲勞。

久咳不癒 當心肺纖維化變菜瓜布

久咳不癒 當心肺纖維化變菜瓜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覺得呼吸困難、喘不過氣,或是有慢性咳嗽的症狀嗎?別以為只是小感冒,這可能是肺部在發出警報!醫師提醒,如果時常感到喘或有咳嗽症狀,可能是罹患「菜瓜布肺」,一定要盡早就醫,千萬不能掉以輕心。紅血球難進行氣體交換 不可逆傷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睡眠醫學中心主任杭良文表示,「菜瓜布肺主要症狀是咳嗽和喘,但菜瓜布肺患者的咳嗽、喘,跟一般呼吸道疾病不大一樣,菜瓜布肺患者的咳嗽不大會有痰,而且呼吸困難的症狀會漸進式的越來越嚴重。由於患者大多從下肺葉開始纖維化,因此聽診器放在患者後背下肺葉處,會聽到一個很特別的摩擦音,配合X光檢查,大概就可以確定患者罹患菜瓜布肺。特發性肺纖維化俗稱「菜瓜布肺」,患者的肺泡壁與微血管之間會充滿纖維組織,使紅血球無法順利進行氣體交換,肺部慢慢變成像是曬乾後的菜瓜布一樣乾硬,逐漸失去氧氣交換功能,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抽菸、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高危險群杭良文主任指出,菜瓜布肺患者年齡多分布在60至65歲,甚至很多到75至80幾歲才確診。菜瓜布肺的危險因子跟所有肺部疾病一樣,就是抽菸造成肺部產生發炎變化。此外,從過往研究也發現與空氣污染、胃食道逆流、病毒感染及遺傳有關。除了抽菸導致罹患率增高,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民眾,更會增加肺纖維化的嚴重性。杭良文主任表示,「菜瓜布肺患者因為氧氣交換功能不佳,容易缺氧,睡眠品質連帶受影響,若合併睡眠呼吸中止症,更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與呼吸衰竭。及早治療調整作息 存活率可望達5年杭良文主任表示,菜瓜布肺有非常好的口服藥,能延緩肺功能下降,並延長患者的存活期,副作用也非常低。但患者也要調整生活習慣,首先是均衡飲食,包括蛋白質與脂肪的攝取,患者體重絕對不能下降,另外就是適度運動。杭良文主任提醒,民眾如果咳嗽、喘不過氣、疲累持續超過兩個月,一定要儘速就醫。菜瓜布肺死亡率很高,如果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尤其當患者肺功能還在80%以上時,及早治療並調整生活習慣,存活率有機會超過2年,甚至5年以上。

擔心帶病毒回家?專家教你防疫6步驟

擔心帶病毒回家?專家教你防疫6步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面對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許多民眾都擔心被傳染,每天出門碰觸到的門把、按鍵、扶手等都可能殘留病毒,又或是慢性病患看診後返家,擔心從醫院帶回病毒,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呢?面對民眾的擔憂,廖偉呈藥師表示,新冠病毒主要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因此不把病毒帶回家的基本原則就是:回家一定要洗手,並在需要接觸口鼻眼時,也先洗手,以下6個步驟教你如何自我防護:第1步:室外鞋放通風處新冠病毒主要是通過近距離呼吸道飛沫傳播或接觸傳播,因此鞋子即使沾染到病毒,數量也非常少。廖偉呈藥師強調,在日常生活中不需對鞋底進行消毒,建議室外鞋和室內鞋分開,回家後在門口換鞋,並將室外鞋放置鞋櫃上層通風處即可。第2步:消毒門把、電燈開關及手部門把及電燈開關通常是回家最先接觸的地方,因此可能會殘留病毒,建議可在門口擺放酒精消毒液,回家進行手部清潔時,也將門把、電燈開關消毒一下。第3步:脫下口罩反摺密封丟棄脫口罩前後都要清潔手部,口罩脫下後,應反摺裝入密封袋中或是有蓋的垃圾桶棄置,若需重複使用,則可掛在通風處。第4步:外套掛通風處外套及沒有要洗的衣物可掛在陽台通風處,如果有出入醫院等病毒潛在場所,擔心會將病毒帶回家,可用酒精、低濃度次氯酸水(100ppm左右)噴灑衣物。第5步:反脫衣物放進洗衣籃需要清洗的衣服放進洗衣籃,基本上病毒是沾黏在衣服表面,並不會在空氣中亂飛,但若擔心,也可將衣服反脫放入洗衣籃,或直接放入洗衣機清洗。第6步:消毒隨身物品可用酒精或次氯酸消毒液清潔悠遊卡、手機、手錶、鑰匙等隨身物品,消毒完再次洗手、洗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