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交大、慈濟協力 打造神經醫學科學團隊

交大、慈濟協力 打造神經醫學科學團隊

為促進學術交流與醫療臨床應用發展,日前(9/9),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首度組成跨院校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頂尖醫療和學術團隊,建立起臨床醫學與生技工程的交流平台。由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與花蓮慈院林俊龍院長代表簽署學術交流協定,預計將整合研究資源與學術研究、共同舉辦研討會等多方面的合作交流,促進生醫工程研究快速發展,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院校雙方皆肯定這對未來的生技產業與臨床醫學交流將是一大躍進。隨著醫療的發達與科技的進步,原本只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人體植入裝置與技術,已經被應用在現實生活中,其中最為廣泛應用的,除了全球已經有十幾萬人植入的人工電子耳之外,就是常被應用於治療巴金森氏症等運動障礙疾病的深部腦刺激晶片,而為了更精準的治療患者,花蓮慈院與交通大學組成跨院校的神經醫學科學團隊,結合跨領域的學術合作,奠定更廣泛且紮實的基礎。2007年交通大學成立「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利用微電子刺激神經細胞技術,進而使細胞再生達到改善黃斑老化、色素性視網膜炎、巴金森氏症、癲癇及神經損傷患者等醫學應用面前進。交通大學校長吳重雨表示,期望透過臨床醫師與工程師的密切合作,研發出高科技、價格更低廉的醫療電子輔具,並將高階醫療元件,逐步運用在臨床醫學,為患者帶來重生的希望。花蓮慈院院長林俊龍表示,以守護民眾健康為己任的慈濟醫院,一直致力於各項疾病的治療與預防,這次與交通大學簽訂學術合作約定,就是希望透過跨領域、跨院校的結合,能將生技產業實際運用在臨床醫學中,也期望在雙方的合作下,能持續穩健地產生更具前瞻性、實質性的交流成果,提昇醫療服務品質。而促成這次學術合作推手之一的花蓮慈院神經內科辛裕隆主任表示,跨院校、跨領域的的合作,能促進學術交流與臨床應用的發展,讓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目前已經與交通大學智慧型仿生裝置研究中心、成功大學心理學系暨認知科學研究所等單位合作了三年多,進行整合型的研究計畫,初步成果2010年已在台灣及美國神經醫學相關醫學會議上發表,獲得國際間許多專家的肯定與重視,未來目標要研發出更精準的定位模式以及深部腦刺激晶片。 簽約儀式後,花蓮慈院神經醫學科學中心舉辦「神經腦介面研討會」,邀請交通大學吳重雨校長、闕河鳴教授、成功大學蕭富仁教授、花蓮慈院研究部陳美芳博士與花蓮慈院神經內科主任辛裕隆分享目前最新的神經腦介面臨床運用與研發趨勢,以及慈濟與交通大學目前合作研究的現況與未來。延伸閱讀「醫療小辭典-腦機互動介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73

懷舊!戲說歌仔情‧紙編巧生活戲劇元素創作展華麗登場

懷舊!戲說歌仔情‧紙編巧生活戲劇元素創作展華麗登場

你還記得「楊麗花歌仔戲」晚間播出嗎?曾陪伴著許許多多中年人士成長的多齣歌仔戲碼,想必讓許多人懷念不已!然而在歌仔戲已逐漸式微的現今社會,中華紙藝創作協會希望為大台北地區的民眾帶來共有的懷舊記憶,特別於新店圖書館的市民生活學習中心,舉辦「戲說歌仔情‧紙編巧生活 戲劇元素創作展」,邀請藝術家 葉淑鈴老師,將她多年來創作歌仔戲服的精華代表作集結展出。活動日期由2010年9月16日到10月17日,展出期間同時開啟四梯次紙藝DIY課程,讓民眾由創作過程感受戲劇之美,本活動由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指導,新店市圖書館、中華紙藝創作協會、超美診所共同舉辦,歡迎大家前往欣賞展覽並參與免費公益性質的紙藝DIY活動。本贊助超美診所表示希望大家能夠過傳統藝術之美,找到生活的美好價值,傳統與現在的美都帶給不同的視覺饗宴活動。歌仔戲乃是台灣文化中重要的藝術代表之一,其中人物的裝扮從頭到腳都具有獨特的風格與考究,歌仔戲服創作者葉淑鈴表示戲服創作是她多年來的夢,平凡的生活中透過創作過過戲癮,正是她著迷於歌仔戲的原因,師承歌仔戲名旦 廖瓊枝女士,葉淑鈴曾經參與製作多齣楊麗花歌仔戲的戲服製作,包括「韓信」、「朱元璋」、「薛平貴與王寶釧」、「狸貓換太子」…等等戲碼的服裝,還有如河洛歌子戲團曾演出的「林占美」、「山寨情仇」等多齣服裝設計的合作,都讓葉淑鈴老師深深著迷並樂在創作,葉老師也表示對於歌仔戲的熱愛,來自於從小每逢廟會慶典,看著歌仔戲臺上盡情發揮劇中角色,常深深地勾動著她的內心,她自己最愛「陳三五娘」戲碼中「益春」這個角色,她還特別為其製作了一套ㄚ嬛裝,來當作自己的收藏。歌仔戲服飾有其特別的文化蘊藏其中,代表不同角色及身分,如紅蟒為官服,如角色曹操,女戰衣為武旦所著,如角色穆桂英,黑苦衣則為苦旦所著,例如王寶釧這個角色,此展出主要希望提升民眾對歌仔戲人物的裝扮做深入的了解,以洞悉傳統藝術文化的內涵,作品分成歌仔戲服飾、頭飾、帽飾三大部份,服飾有小生花旦丑角等,頭飾有珠花、寶釵、布搖、鳳冠等,帽飾有文官帽、武官帽、書生帽等,同時活動將帶領大家學習透過紙藝DIY技巧,編織戲曲人物臉譜、盔帽和居家生活實用的紙籐用品,主要分為四梯次的體驗學習,每周一梯次的活動,課程時間分別為9/17、9/24、10/1、10/8,每週五下午兩點到四點,舉辦體驗課程教學,每梯次限額20名,提高民眾對歌仔戲服裝扮相的了解和紙籐用品創作的能力,學習創意生活紙籐的編織技法。課程名稱如下:「戲夢人生-臉譜彩妝」、「快樂來扮戲-盔帽製作」、「紙籐製作-遮陽帽」、「紙籐製作-點心盤」,歡迎大家踴躍報名。報名方式:請先下載報名表,下載網址:http://www.paper-art.org.tw/main_page/theater_sign.doc,回填申請表後,傳真至02- 25037451 報名,或E-MAIL至:[email protected]

2010台灣天主教健康照護,臨終關懷研討會 歡迎參加

2010台灣天主教健康照護,臨終關懷研討會 歡迎參加

為關心台灣社會對於個人、親友於臨終階段,所面臨的身心靈準備、調適及經歷,提供天主教的臨終關懷觀點及經驗,台灣天主教健康照護聯盟訂於明天9/12(日)上午八時假天主教耕莘醫院E棟14樓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10「台灣天主教建康照護 臨終關懷研討會」,歡迎各界踴躍參加。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指出,除很榮幸邀請到來台訪問的「宗座健康照護牧靈委員會」主席斯莫夫斯基總主教(Zygmunt Zimowski)發表「生命結束的挑戰」的議題,闡述透過宗教的力量能治癒有病痛的病人達到心靈慰藉及靈修的境界外,此次研討會的講師還包括台灣天主教健康照護聯盟理事長、天主教耕莘醫院首席顧問醫師陸幼琴修女、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趙可式博士、行政院衛生署玉里醫院院長張達人醫師、天主教耕莘醫院社會服務室李秀惠社工師等,將提供他們在專業領域上的經驗與心得,分享完整且寶貴的臨終關懷相關資訊。詳情請上:http://www.cth.org.tw/00news/news03_661.html

GO!婦女揪團篩檢顧健康又拼現金

GO!婦女揪團篩檢顧健康又拼現金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於99年9月18日(星期六)舉辦「婦女假日揪團,拼健康」活動,為鼓勵婦女朋友利用假日成群結伴做篩檢,凡設籍臺北市且符合資格之婦女,參加四大癌症(至少一項)篩檢,揪團人數若達10人以上,團長即可獲得1,000元至6,000元不等獎勵金。四大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及口腔黏膜檢查,詳細受檢者資格請見附表。報名者須符合受檢資格,活動名額有限,額滿為止。依據98年全國十大死因統計顯示,臺北市癌症已37年蟬連十大死因第一位,且癌症發生及死亡情形,皆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國人「談癌色變」,視癌症為絕症,其實許多癌症是可以預防與治療的,包括子宮頸癌、乳癌、口腔癌和大腸癌,都是可以經由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治療的。為了市民健康,台北市衛生局特舉辦「婦女假日揪團,拼健康」活動,凡符合篩檢條件之婦女都可擔任團長號召左鄰右舍,厝邊頭尾,一起做篩檢。歡迎臺北市婦女朋友好康道相報,趕緊呼朋引伴、樓上邀樓下,踴躍報名參加,相關訊息與報名表下載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或撥打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轉分機1835洽詢。

光田開辦消防隊職場戒菸班 二十多位打火英雄共同響應齊「滅菸」

光田開辦消防隊職場戒菸班 二十多位打火英雄共同響應齊「滅菸」

消防隊的打火英雄們平時為了保護大眾,總是第一個衝鋒陷陣出入火場搶救生命,但最了解生命寶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他們,卻有不少人飽受菸癮之苦,對安全與健康造成威脅。為此,光田綜合醫院今年特別到沙鹿消防分隊舉辦「職場戒菸班」,由專業的戒菸門診醫師、營養師、身心科醫師及社工多管齊下,幫助打火英雄們順利「滅菸」!光田綜合醫院戒菸門診暨家醫科陳弘聖醫師表示,根據研究,老菸槍罹患肺癌的機率是一般人的十至二十倍,而且除了肺癌外,咽喉癌、口腔癌、食道癌、膀胱癌、胰臟癌等都與吸菸息息相關,此外二手菸除了會影響家人健康外,也會讓家人罹癌的機會高出正常人的三倍,因此戒菸不止關乎自己也關乎家人的健康。更何況常常出入火場的打火英雄已吸入許多對身體不好的菸霧,要是平時還抽菸,對健康更加不利。為了幫助打火英雄們「滅菸」,擺脫十戒九敗的戒菸惡夢,光田綜合醫院由專業醫療團隊組成、為期兩周的「職場戒菸班」會親自到消防分隊開班授課,除有醫師講授戒菸保健康的知識,同時還有營養師提供專業的戒菸健康飲食諮詢。另外還會請到身心科醫師與社工師教導大家怎麼熬過戒菸的瓶頸、調適壓力的方式,上課期間醫院將免費提供兩周份的戒菸貼片,並定期進行CO檢測到12月,追蹤學員的戒菸情況。希望能做為他們戒菸的好幫手!一位消防弟兄已有近二十年的菸癮,CO指數近30(正常為6以下),工作時沒抽菸的同事可能跑兩百公尺才會喘,他跑個一百公尺就氣喘吁吁,體力不如人。所以近幾年,他有慢慢減少抽菸量,過去他一天最多可能要抽兩包以上的菸,但現在已經慢慢減少到一包左右。他表示,這次參加戒菸班有一堆專家幫忙,還有同袍一起努力,希望有助於他成功根除菸癮。

「樂活自在‧身心靈講座」帶領你進行身心靈的探索

「樂活自在‧身心靈講座」帶領你進行身心靈的探索

「樂活自在‧生活美學講座」系列公益活動,共計規劃六堂樂活放鬆的系列講座,由各領域的身心靈導師,帶領學員進行身心靈的探索,此活動由文建會及新竹生活館指導辦理,愛德仁協會、中華民國身心靈關懷協會、超美診所、AIMER SHINE愛與光香氛保養館共同舉辦,本系列活動為免費性質的公益講座,邀請大台北的民眾一同來新店圖書館(大坪林捷運站一號出口旁)聽講,暫時放下平日的煩憂紛擾,探索內在自我。現代人在高度繁忙的生活中,常常追求於外在世界的滿足,周旋於事業、家庭、親情、人際關係等環節的世界經營,卻常常忘了好好照顧自己,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自9/25起每個星期三、星期六下午兩點到四點,為期三週的時間,將帶給大台北地區更加樂活自在的身心靈饗宴。這六堂身心靈的講座,首場講座楊珮詩老師「9/25香氛療癒系-呵護心靈與身體的需要」將帶領大家用嗅覺喚醒內在自我的靈性覺知,修復身心健康失衡的能量,提升內在自我的能量,消除過多的負面情緒。第二場「9/29體驗費登奎斯身體教育」,由林若宇老師教你經由「覺察的過程」,改善舊有動作的習性,釋放身體的緊繃和疼痛。第三場「10/2啟動快樂的關鍵密碼」,教你不失去快樂,發現找尋快樂的大秘密!第四場「10/6安度2012-迎接沒有恐懼的未來」,在現今天災頻傳的當下,教導大家如何面對大環境變遷?安住每個人的身心靈地,第三、四講座由章成老師帶領大家,一起樂活當下,享受人生。第五場講座「10/9啟迪潛意識之門」由知名心靈工作者廖云釩老師,帶領大家透過探索潛意識的奧妙,釐清平時感到困擾的生命課題,紓解平日工作、家庭或人際關係的壓力源。第六堂講座「10/13公開“秘密”所隱藏的秘密」,林一凡老師將分享「吸引力法則的實踐要領」,教導大家如何明確地使用吸引力法則,實踐你心中的「秘密」。活動贊助超美診所表示生命的美好來自外表與內在的整體協調發展,如正舉辦的超美之星-自信美女活動(http://www.atlaspost.com/act/thepretty/index.php),就是希望每個女生都能勇敢地展現自信與美,而期許每個人心靈的美好快樂則是贊助舉辦這次系列身心靈講座的目的,本活動目前熱烈報名中,所有講座課程均為免費公益性質,歡迎大家連至樂活自在講座活動相關部落格(http://www.peopo.org/paperart/post/64154 )參加報名,或直接下載報名表(http://www.paper-art.org.tw/main_page/healthy_sign.doc )回填,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2010奧比斯NewBalance公益健走 籌百萬善款救失明兒

2010奧比斯NewBalance公益健走 籌百萬善款救失明兒

2010「奧比斯 New Balance公益健走」今(11)日於台北縣新店碧潭風景區熱鬧登場,已連續四年舉辦的奧比斯公益健走,今年以「夜行俠」為主題,吸引超過2,500位參與者不畏風雨前來共襄盛舉,綿延八公里的健走人潮相當醒目,許多前往碧潭踏青的民眾被參與者的熱情感動,紛紛加入健走的行列。知名藝人蕭煌奇和楊培安也應邀擔任「愛心大使」,在碧潭東岸廣場舉辦首場「矇眼演唱會」,呼籲民眾獻出愛心,幫助貧困的眼疾兒童重見光明。活動募得款項,將全數用於兒童失明防治,幫助發展中國家眼疾孩童接受治療,活出「睛」彩人生。剛剛結束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演唱會的蕭煌奇開心的表示,「上週才圓夢開了個人首場售票演唱會,今天就有新的突破,舉辦全台第一場公益『矇眼演唱會』」。他以一身「夜行俠」裝扮現身,演唱招牌歌曲「美麗人生」和「你是我的眼」,超級好友楊培安亦現身擔任嘉賓,合唱「你一直都在」。兩位「愛心大使」歌聲感染力十足,許多民眾即使戴起眼罩在黑暗中聽歌,身體仍忍不住隨著節奏搖擺,現場氣氛溫馨熱烈。「眼睛可以看清許多事,但世界上有更多事情,只用眼睛去看,是絕對不夠的。希望喜歡我的朋友們,多多支持奧比斯,和我一起做公益、分享愛!」蕭煌奇感性的補充。奧比斯董事長蔡瑞芳醫師向各界致謝:「感謝New Balance、贊助企業、媒體協辦及所有參加者,對奧比斯防盲救盲任務的支持。國際奧比斯成立至今將近30年,已幫助全球超過1,000萬名眼疾患者接受治療。希望這份無國界的愛心可以繼續傳承,號召更多民眾與企業,共同來幫助資源缺乏、生活貧困的眼疾兒童,成為改變他們命運的貴人。」主要贊助企業New Balance副董事長潘淑瑞回應:「台灣New Balance贊助過許多路跑與健走活動,深切感受到視障跑者對重見光明的渴望,因此對奧比斯推動防盲救盲的使命相當認同,期盼將公益的精神延伸至員工和消費者,引起社會共鳴。」全球有4,500萬失明人士,其中140萬是兒童,為了拯救這些兒童的視力,奧比斯自1999年開始進行「失明孩子新希望」計畫,迄今已在開發中國家成立45個兒童眼科中心,幫助超過12萬5千名兒童進行手術,超過290萬名兒童接受藥物治療,得以重見光明。為了更積極地防治兒童失明,奧比斯計畫於2015年底前成立100個兒童眼科中心,2010「奧比斯 New Balance公益健走」報名費收入,將作為興建兒童眼科中心之用,提供百萬孩童更及時、更優質的眼科醫療。感謝下列愛心企業贊助協辦 2010「奧比斯 New Balance公益健走」:主要贊助企業:New Balance贊助企業:鼎森製衣、惠宇國際、義美食品、寶島眼鏡和海昌國際。媒體協辦:DIGITIMES電子時報和Bravo FM91.3台北休閒音樂台。國際奧比斯 燃點光明新希望全球有4,500萬人失明,當中有八成的失明是可以防治的,可惜大部份患者生活在貧窮的發展中國家,由於當地醫療資源不足,令不少眼疾患者未能獲得妥善治療,最終要承受完全失明之苦。國際奧比斯以優秀眼科醫療服務,全力預防及治療眼疾,幫助更多眼疾患者重見,重生。想進一步認識奧比斯的工作,請瀏覽 www.orbis.org.tw。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

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 該如何防範?

文/奇美醫院電子報第26期 小兒感染科主任 陳俊達醫師2009 年春天,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H1N1 新型流感(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病毒所引起,剛開始以星火燎原之勢擴散,但經醫學界及各國政府努力,從對此種結合豬流感、人類流感的新病毒型所知不多,到研發出疫苗進而控制疫情,也終於讓國人緊繃的神經可稍微放鬆,可是隨著氣候加溫,腸病毒的季節又來了!腸病毒廣泛分布於全球各地,持續的存在於人類生活環境之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皆可能有感染個案發生。加上每年約有二十萬新生兒出生,易成為感染的危險族群,因此,腸病毒感染的流行,每年仍將週期性在臺灣地區出現。腸病毒的型別有六、七十種,流行種類可能隨時隨地有所不同,感染某一種血清型腸病毒後,只對該型病毒具有免疫力,並不能保護不受其他血清型腸病毒感染,但是有可能臨床症狀逐漸減輕。特別是腸病毒71 型是近年來最常引發台灣重症或死亡病例血清型,很遺憾的是尚無疫苗或特效藥可預防或治療。腸病毒的傳染性極強,可經由腸胃道(糞、口、水、食物)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傳染,亦可經由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而受到感染。在發病前數天,喉嚨及糞便即都有病毒存在,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排放出病毒,時間可長達4 到8週之久,成為潛在感染源,增加防治上的困難。成人感染腸病毒後,約有50%到80%的人不會發病,或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不自覺成為傳播媒介,將病毒傳給嬰幼兒,引發嚴重症狀,且臺灣地狹人稠,若未及時控制, 很容易年復一年造成全面流行。腸病毒臨床上可以引起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無症狀,但有些則會出現特殊的臨床表現,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心肌炎、流行性肌肋痛、急性淋巴結性咽炎、發燒合併皮疹等。其中最常見兩種疾病分別是:疱疹性咽峽炎:特徵為突發性發燒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病程為4 至7 天。病例多數輕微無併發症。手足口病:特徵為發燒及出現黏膜小水泡及潰瘍,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其次為軟顎、牙齦和嘴唇,皮膚小水泡主要分佈於四肢,特別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臨床常因口腔嚴重潰瘍而無法進食,病程約為7 至10 天。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性療法(如退燒、點滴注射以避免脫水及低血糖,咽峽部潰瘍的止痛等),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 到10 天內逐漸自行痊癒,僅有極少數病患會出現嚴重併發症(腦幹腦炎、肺水腫、肺出血)。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之治療,首重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一方面仰賴臨床醫師提高警覺,更重要是讓第一線照顧者有敏銳警覺性,必須不斷提醒教育他們了解三大重症前兆:「持續昏睡、持續嘔吐與肌躍型抽搐」。對於腸病毒感染病患,應該囑咐家屬特別注意觀察這三種重症前兆,一有懷疑即應立刻轉送醫院治療。雖然腸病毒具有高度傳染力,但可簡單藉由養成良好衛生保健習慣,也就是「洗手」來預防,洗手為降低腸病毒感染機會最實際又有效方法,故積極宣導「勤洗手,養成個人良好衛生習慣」的預防觀念,為醫生和醫療單位責無旁貸責任。

惡性腫瘤的嚴重威脅 政府呼籲一起防癌拼健康

惡性腫瘤的嚴重威脅 政府呼籲一起防癌拼健康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舉辦「防癌拼健康‧日日A好康~癌症篩檢月」活動,凡設籍臺北市的市民,於99年9月1日起至年9月30日期間,持健保卡至臺北市合作之醫療院所,接受四大癌症篩檢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及口腔黏膜檢查,即可領取精美宣導品1份,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臺北市民防癌行動要快!在臺灣每13分10秒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自民國71年起,惡性腫瘤已連續28年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而臺北市更連續37年蟬連十大死因榜首。98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563人,占總死亡人數3成1,平均每1小時55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對市民健康威脅甚鉅。臺北市99年擴大免費癌症篩檢服務,截至7月底已拯救了269位癌症患者,較去年同期增加不少,其中乳癌113人(42%),人數最多,其次為子宮頸癌76人,口腔癌50人,大腸癌30人。目前世界公認最有效之癌症篩檢工具有子宮頸抹片檢查、乳房X光攝影檢查、糞便潛血檢查以及口腔黏膜檢查,因此為搶救市民生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配合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已於99年1月起透過健保特約醫療院所擴大提供大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等4種癌症篩檢服務,期望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增加存活率、降低死亡率。歡迎臺北市符合篩檢年齡的市民朋友踴躍參加子宮頸癌、乳癌、大腸癌及口腔癌篩檢,相關訊息請參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頁http://www.health.gov.tw/或洽詢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參加資格:設籍台北市市民篩檢項目: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之市民,限女性。篩檢項目:乳房X光攝影檢查/45至69歲或40至44歲二親等內血親曾罹患乳癌之市民,限女性。篩檢項目:糞便潛血檢查/民國29至49年出生之市民,男女皆可。篩檢項目: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之市民,男女皆可。

暈眩!眩暈?到底該看哪一科?

暈眩!眩暈?到底該看哪一科?

暈眩!眩暈?未看診前病人和醫生就先「頭暈」了。頭暈是一種很常見的病症,我們幾乎都有過這種經驗。為恭紀念醫院耳鼻喉科林烱堃醫師表示,造成頭暈的原因很多,牽涉的範圍很廣,此類病人常游走於耳鼻喉科、神經科、心臟科、新陳代謝科、精神科、以及急診室。頭暈病人到底該看那一科?才能得到正確診斷和適當治療,避免不必要的恐慌,耽心得了什麼重病或怪病;以及游走於各醫療科之間而造成醫療資源的浪費。林烱堃說明,引起頭暈的原因有三大類:心理因素形成又稱為心因性頭暈,例如焦慮、恐慌、失眠、工作或生活壓力過重,換氣過度症候群以及某些精神病的病人,都會有頭暈的症狀。身體生理病變所造成的,此乃因身體生病而造成的又可分為來自與整個平衡系統有關的疾病。如眼睛、頸部肌肉或頸椎、耳朵、平衡(前庭)神經、小腦、腦幹的病變,以及非平衡系統的病變,而是身體其他疾病影響到平衡系統而造成頭暈。如心血管病變,神經內科方面的癲癇、偏頭痛、多硬化症等,貧血,新陳代謝科方面的糖尿病、內分泌失調,以及服用鎮定劑、安眠藥、止暈葯等。正常生理反應的動暈症,即暈車、暈船、暈機以及快速旋轉身體等。據統計約有15%左右的頭暈是心因性或精神因素造成的,而約有20%~40%的頭暈病人,在第一次就診時,是無法確定病因的。如何檢查頭暈的病人?林烱堃解釋,每位頭暈病人都要接受神經耳科學檢查,首先從病人的言語表達能力是否口齒含混不清,以及神態是否昏沈來判斷腦部有沒有病變,第二檢查病人的血壓和耳朵情形,第三檢查有無小腦或腦幹的症狀,如手腳無力,微細動作失調甚或半身不遂,第四則檢查眼球是否有不自主的運動(眼振)出現,第五則是開眼及閉眼站立或走一直線以及閉眼踏步等平衡檢查。以上這些檢查在門診時就可以實施,並不須使用太精密昂貴的儀器。如再配合完整的發病史,百分之九十的病人皆可被診斷出是否有危害生命的嚴重疾病在作祟。很多頭暈病人都會要求做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檢查,事實上除非是醫師對病情有所懷疑,才會利用此種檢查來證實臆斷,而不是要靠電腦斷層攝影來排除病因或找出病因,否則有機器就可以診病了那要醫師做什麼。林烱堃提醒民眾,頭暈的治療要能對症下藥,心因性頭暈要找心理精神科醫生幫忙,去除壓力、焦慮、恐慌以及失眠等問題。身體生理病變的頭暈則分別找耳鼻喉科醫生治療內耳不平衡、前庭神經炎。找心臟科醫生治療高血壓、心臟病。找新陳代謝科醫生治療糖尿病及內分泌失調等。近年來神經耳科學乃一專門研究身體平衡的科學發展迅速,神經耳科醫生就成為治療頭暈最能全盤考量的醫生,也就成為看頭暈病人的主要醫生,所以頭暈要先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延伸閱讀「頭暈的四大種類」: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913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