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牙齒遇缺不補 知名美食部落客半邊臉腫脹發炎食不知味

牙齒遇缺不補 知名美食部落客半邊臉腫脹發炎食不知味

牙齒缺牙怎麼辦?許多民眾的觀念是:「不管它!反正還有其他牙齒可以咬!」然而,口腔狀況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缺牙過久,在缺乏咀嚼刺激的情形下缺牙處齒槽骨很容易萎縮凹陷,造成牙脊變薄變短,進而增加後續治療困難度。另外對咬牙也會因為缺少支撐而向缺牙空間過度靠攏,導致對側牙齦發炎受傷。更甚者則缺牙處附近的牙齒縫隙會越來越大並產生咬合干擾,進而影響咀嚼功能、傷害消化吸收系統。ICOI美國國際口腔植牙學會專科醫師蔡忠翰更強調,缺牙置之不理,甚至可能讓臉龐凹陷變形,影響門面美觀以及人際關係。解決過眾多牙齒疑難雜症,臨床微創植牙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解釋,補救缺牙的治療方式包括製作活動假牙、鑲填牙橋及微創植牙手術等,活動假牙因為口內異物感重且容易摩擦牙齦造成不適,通常慘遭使用者束之高閣。而將兩側牙齒磨小再一併套上假牙的牙橋作法,雖然價格較微創植牙便宜且沒有活動假牙需拆卸清洗的問題,卻有使用年限較短、牙齦容易萎縮,及細菌容易入侵假牙縫隙造成二次蛀牙的困擾。隨著微創植牙技術的進步,直接在缺牙處植入人工植體固定,再接上支柱裝上假牙的微創植牙作法越來越普及,儘管費用相對較高,但因具療程短、傷口小、痛感低等特性,且不必犧牲兩側健康牙齒,藉由一個蘿蔔一個坑的方式植入人工牙根,可有效重建微笑齒列。曾經深受缺牙之苦的知名美食部落客徐天麟就是「遇缺不補,對咬牙見縫插針」的活生生案例。他回憶當時堪稱慘烈的過程:「當初右下大臼齒蛀牙拔除後空缺二年多遲未處置,加上本身患有幽閉恐懼症、心臟病及高血壓合併高血脂等疾病,更加不敢貿然就醫。但一拖再拖的結果導致缺牙處上方的對咬牙生長「越界」,咀嚼時居然在對向空缺的牙齦上鑿出一個大破洞,導致我右半邊臉嚴重發炎根本食不知味。」徐天麟的主治醫師蔡忠翰醫師解釋,若病患有心血管疾病或有使用抗凝血劑的情況,治療前需經過原心血管內、外科醫師認可,確認病況穩定,或於手術前適時停止用藥,才能開始植牙手術。順利完成植牙手術的徐天麟開心表示,經過這次教訓以後他再也不敢輕忽缺牙的後果。蔡忠翰醫師特別提醒,像徐天麟這樣患有幽閉恐懼症的特殊案例,因病患對週遭環境容易產生不信任的恐慌感,所以微創植牙治療過程中應隨時向病患解說手術過程,並維持輕鬆和諧的看診氣氛以降低病患心理壓力。最後蔡忠翰醫師強調,選擇能在諮詢時針對病患需求量身打造治療計畫的醫師,雙方才可以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民眾才能得到最大的醫療保障。

驚!西門町烤肉攤販發現生菌數比馬桶還多

驚!西門町烤肉攤販發現生菌數比馬桶還多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有關媒體(21)日報導西門町烤肉攤商疑似以公廁水源清洗燒烤食材,烤肉經送檢發現生菌數比馬桶還多1案,衛生局1月27日接獲民眾反映上述情形已於1月27日及2月10日派員前往稽查食材儲放場所(峨眉街5號),現場未發現有在廁所清洗食材及烹調器具等情事,為維護民眾食的安全,已輔導業者應依臺北市公共飲食場所衛生管理規則之規定操作,並做好衛生自主管理,已將該攤商列管進行不定期稽查,若發現違反食品衛生相關規定即依法處辦。有關生鮮肉類衛生標準部分:生鮮肉類應具有各種肉類良好風味色澤,不得有腐敗、不良變色、異臭、異味、污染或含有異物、寄生蟲或其含有異物、寄生蟲或其他異狀,且必需煮熟後食用,煮熟後需符合一般食品之微生物限量,每公克中大腸桿菌群最確數:103MPN/g以下,每公克中大腸桿菌最確數:陰性。生鮮肉類並無「生菌數」之衛生標準,衛生局呼籲民眾食用烤肉時應將肉類加熱烤熟,並儘快食用完畢。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針對北市餐飲業者均有訂定年度稽查計畫執行定期與不定期稽查,針對從業人員衛生、設備及器具之清潔與管理、食品及其原物料的儲存、餐飲製程衛生進行稽查並且對於相關食品業者辦理食品衛生講習。100年度針對北市攤販飲食業共計稽查1,373家次,輔導改善217家次。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077。以上稽查結果,可上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或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乳癌年輕化 35歲以下患者劇增

乳癌年輕化 35歲以下患者劇增

文/署立台中醫院婦女保健中心主任 吳嘉隆醫師26歲女性,左側乳房無意間發現一硬塊,因周遭朋友、同事有不少人年紀輕輕就罹患乳癌,她深感害怕,就到台中醫院乳房外科求診,經醫師超音波及觸診檢查,發現腫瘤雖不大,僅約1.5公分且外表規則,但因腫瘤持續變大,故在醫師的建議下,患者接受迷你乳房切除手術,病理報告竟然是惡性的黏液乳癌,她當下大吃一驚,與男友抱頭痛哭,想到才26歲而已,竟罹患此絕症,面對茫然未知的未來,不禁悲從中來。 但經醫師檢視病理組織,其實她屬於黏液性癌,比較低惡性度,細胞分化良好,荷爾蒙受體強陽性,且腫瘤大小只有1.7公分,為一期的乳癌,可以只做保留乳房的手術,並不需將乳房完全切除,術後再輔以電療及荷爾蒙治療,五年的存活率高達95%以上,為可治癒的疾病,患者在接受手術後,始終以樂觀的態度接受一系列的治療,因為她終於了解早期接受治療,效果是非常樂觀的。乳癌已躍居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的第一名,尤其小於35歲,極年輕女性乳癌在近年內更是快數增加,這些停經前女性的患者,有些都還未生育,會面臨是否懷孕的問題,而讓乳癌患者的治療更加的複雜; 一般而言,在乳癌術後二年內,最好不要懷孕,一方面避免化學治療會影響到胎兒;另外,也因為乳癌患者約有60%荷爾蒙受體是陽性,所以要用抑制荷爾蒙的藥物來避免乳癌的復發,或再輔以卵巢抑制劑壓抑卵巢的功能,使它不再製造荷爾蒙,進而中止月經週期,達到抑制乳癌的效果;一般治療期限是兩年,等卵巢抑制劑停掉後,月經週期會再度出現,若希望懷孕,可再度受孕。例如這位26歲年輕乳癌患者,只是我們最近諸多年輕女性乳癌患者的一位,卻也是較幸運的一位,因為她很快的接受治療,且期別較早,危險因子少,不像一般極年輕女性乳癌患者,大部分病程進展快速,惡性度高,且危險因子多, 預後不佳,除非患者警覺性高,早期接受治療。目前台灣女性乳癌第二期(即2~5公分腫瘤大小)的5年存活率高達89%,比起其他的癌症存活率高出甚多。長期而言,我們治療的目標是希望將早期乳癌(即第零期和第一期)的患者達到治癒的目的,而讓其他期別的乳癌患者變成像糖尿病,高血壓一樣的慢性病,可以加以控制。

不要歧視我!精神健康促進海報展 邀你一同認識患者的內心世界

不要歧視我!精神健康促進海報展 邀你一同認識患者的內心世界

「不要歧視我,請體諒我。我們只是一群偶爾無法自主的「精神病患」…」花蓮慈濟醫院精神醫學團隊希望透過一張張結合精神病患心內話,以及精神醫學的科學探討的海報,讓更多的人認識精神疾病以及精神病患的內心世界,關心自己也關心家人的健康。花蓮慈院精神醫學部與精神健康基金會二十一日起在一樓門診中央廊道舉辦「精神健康促進海報展」,並在首週提供精神健康篩檢及諮詢服務,同時有精進小站學員成果展售活動。昨上午,精神健康促進海報展暨心理諮詢、篩檢活動,在院長林俊龍、護理部主任章淑娟、精神醫學部主任賴奕菁等人的祝福下揭幕,精神復健學員還提供鋼琴演奏及「感恩的心」手語表演。林俊龍院長指出,以前的醫療著重在疾病的治療,這對健康來說是比較後期,世界衛生組織也定義「健康不是泛指沒有生病,不生病只是開始,應該在發現疾病之前就做健康促進,特別是在精神方面,因為精神上的困擾擾常常被忽略,有時「失眠,算了」、「壓力很大,算了」等種種問題,其實都可以透過健康促進的種種方式來改善。賴奕菁主任表示,精神科醫師常常為病人抱不平,其實精神科疾病只是腦部的疾病。如果是罹患心臟病、腎臟病、糖尿病,可能會得到其他人的同情與支持,但如果面對腦部生病的病人,大部分的人都不會支持這個病人,因為病人常被認為「喪失理智」,甚至變成一個危險人物。賴奕菁主任強調,其實精神科的疾病就和其他的疾病一樣,生病的地方只是重要的大腦而已,可以經過現代科學的治療而好轉。她希望,民眾照顧自己的身體健康之外,也要好好的照顧大腦,不要讓它承受太多的壓力,精神健康促進的海報可以看到人的腦部、腦壓的運作,要怎樣維持它的健康,如果周遭有人遇到這樣的困擾,要及早就醫,不要在他的身上貼標籤,這也是海報展的最大意義。

半夜咳嗽好不了?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半夜咳嗽好不了?小心是胃食道逆流

王先生平時工作忙碌,是外食族,因為工時長,晚餐常誤餐,多以宵夜代替。半年前開始,夜間就寢後會咳嗽,影響睡眠,且合併有胸口悶及灼熱感。王先生至診所就診,醫師告知可能是慢性咽喉炎,服用藥物後症狀卻未改善。他改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門診求助,醫師診視後轉診至消化內科門診就診,經胃鏡檢查後發現為胃食道逆流,經過藥物治療,合併飲食習慣及作息調整後,夜間咳嗽情形緩解了,目前仍然持續門診治療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吳炳燁表示,胃食道逆流目前是非常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其病因為胃與食道交口處賁門括約肌鬆弛,導致胃酸逆流至食道,造成食道發炎,其典型症狀為心口灼熱,俗稱「火燒心」。此外尚有酸液上湧、胸悶等症狀,然而許多患者卻不會注意到因胃酸逆流至喉頭,造成咽喉發炎,會有咳嗽情形,由於身體姿勢的關係,平躺時較易發作,所以症狀較常發生在夜間就寢後。若未合併治療胃食道逆流,則症狀無法緩解。吳炳燁說明,目前診斷方式除了問診及理學檢查外,胃鏡是首選工具,可以直接檢視病灶,針對胃鏡下無明顯食道發炎,卻有典型症狀的患者,則可考慮24小時食道pH值監測。目前治療方式則以口服藥物治療為主,質子幫浦抑制劑等抑制胃酸的藥物合併促進食道胃蠕動藥物,可以改善症狀,使食道發炎復原,療程視嚴重程度由四個月至一年。針對嚴重賁門鬆弛合併食道發炎者,除考慮長期藥物治療外,須每年追蹤胃鏡;飲食方面應定時定量,忌甜食及少喝刺激性飲料如茶、酒、咖啡。另外睡前1~2小時避免宵夜,睡覺時候枕頭可以墊高,民眾若有類似症狀可以至消化內科門診就診。

壓力、生活兩頭燒 男性房事易抬不起頭

壓力、生活兩頭燒 男性房事易抬不起頭

壓力大、睡眠品質差,經常感到筋骨酸痛,甚至有時會覺得眼睛乾澀,迎風就不自主流淚,中醫認為,可能是心、肝、腎不協調的症狀,如果置之不理,可能會有性功能障礙的困擾。執業中醫師孫榮良指出,近來接獲一名年近四十的大學教授,結婚七年苦於無法傳宗接代,細問後才知房事亮紅燈,每十次求歡,總有一、二次成為「快槍俠」或「香蕉男」,而且西醫檢查才發現睪固酮過低,從中醫來看,他有腦腎失調的現象,以致造成男性勃起障礙、硬度不足及早洩的問題。孫榮良解釋,腎是先天之本,主發育、生殖,當腦下垂體、下視丘與睪丸體之間傳導不暢通時,會提不起性慾,影響性器官充血,也就無法當成「舉人」;這種情形常見於工作有業績、研發、開發壓力的行業,像金融業、科技業、房仲業等,而且如果工作又常要熬夜,更是會造成心腎不交的情形;當覺得眼力不佳,提早老花、視茫眼澀,眼睛被風一吹就容易流淚,則可能是肝腎陰虛,心、肝、腎失調是導致心因性功能障礙主因。另外,目前情色資訊容易取得,孫榮良也發現,過去性功能障礙多發生在四、五十歲的中年人,但有些學生過早接觸情色資訊,在國中、高中時期就過於沈溺情色網路,每天自慰次數過度,結果不到廿歲就有陽萎現象,同時白天精神不濟,影響學業表現。中醫師建議,房事生活甜蜜蜜有方法,年輕時勿縱慾過度,要懂得抒壓方法及找時間運動筋骨,勿抽菸,飲酒有節制,早睡早起,日常要營養均衡,適度攝取含有高鋅的食物如蝦、蚵、南瓜等,至於中藥調理需辨症論治來調理,常用如巴戟天、胡蘆巴、杜仲、鹿茸、淫羊霍、狗脊、骨碎補等藥材,若沒有其他慢性疾病,大都經2~3個月的調理時間可見好轉。

放縱口腹之慾3個月 60男翁終生洗腎

放縱口腹之慾3個月 60男翁終生洗腎

嘉義醫院腎臟科醫師楊舜博18日表示,患有糖尿病的六十歲男子,去年十月誤以為自己得了絕症,只剩三個月可活,因此大吃大喝,彌補十幾年來無法好好吃一頓的遺憾,一月到醫院檢查,卻發現他沒得絕症,但腎功能已嚴重衰退,只能洗腎度日。嘉義醫院腎臟科醫師楊舜博指出,這名患者去年十月在其他醫院檢查,醫生告知他可能得了絕症,只剩三個月可活,但還要進一步檢查確認,但他沒去複檢,一心只想再活只有三個月,因此放縱口腹之慾,三個月後,再度就醫,卻發現沒得絕症,但這期間過度攝取蛋白質,又未控制血糖,已造成腎功能嚴重衰退,必須洗腎。楊舜博表示,食用過多的肉類,會造成腎臟嚴重的負擔,因為動植物性蛋白質最後的衍生物,如尿酸及尿素氮等廢物皆需由腎臟負擔排除,控制飲食中蛋白質,可減少尿毒產生,才能減緩腎功能衰退,另外,糖尿病未控制好,也會引起腎病變。楊舜博強調,一旦腎臟功能發生問題,影響的不只腎臟本身,而是全身性的問題,可能會產生尿毒症、心血管疾病、水腫、貧血、倦怠等等全身性的疾病。這名患者去年十月肌酸肝指數在5 mg/dl左右,腎功能已不正常,但他毫無節制的大吃大喝後,三個月後肌酸肝指數已高於8mg/dl,正常人的肌酸酐值應在1.3mg/dl(每百毫升尿液1.3毫克)以下。要確保腎臟健康,臺灣腎臟醫學會提倡民眾需「三少、三多、四不、一沒有」,「三少」就是平時飲食「少鹽、少油、少糖」;「三多」是指飲食要「多纖、多蔬、多喝水」;「四不」就是平日生活「不抽菸、不憋尿、不信偏方、不熬夜」,以及「一沒有」是指做到「沒有鮪魚肚」。

四肢冰冷不可溫補 醫師籲:平補較適合現代人

四肢冰冷不可溫補 醫師籲:平補較適合現代人

立冬後至春節間,往往是大家冬令進補的好時機,古時人們隨著四時的變化,瞭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這些規律也同樣被應用在人的養生之中,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中醫科蘇致瑋醫師表示,所謂「冬令進補,來年打虎」,而冬季往往是儲備來年能量的好時機,故中醫有言:「冬不藏精,春必病溫」,如果能量儲備的不足,往往來年易招致疾患。然而現代人跟古代人的生活作息大不相同,精神壓力、飲食習慣等也大異,往往古時難以獲得的肉類、脂類、糖類、鹽類現在則是非常容易取得,而人們也往往攝取過量,在體內產生過量的廢物,身體無法排出,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四肢冰冷,往往不是用溫補可以處理的。蘇致瑋說明,近日有一位十四歲國中女孩,四肢冰冷、足尖如凍瘡樣,每每入冬發作,多年來每發作就前往醫院看診,後來看診時,見她額上有痘、舌紅喜多飲水、多夢眠不飽,判斷她非陽氣不足,而是氣鬱無法運行到四肢。另一位是約五十歲台商回國過節,同樣也是四肢冰冷來就醫,這位台商面紅、舌苔厚、腹脹,大便黏,解後有解不乾淨的感覺,判斷這位病人是體內的溼氣過盛,氣被溼所阻而無法運行到四肢。蘇致瑋解釋,上面這兩類的病人其實在現代人中十分常見,現代人營養過剩,其實對於溫補的需求相對較低,如上面說述之病人溫補則易有反效果,平補對於現代的人來說是相對適合的,而四神湯就是最方便的平補藥膳之一,四神湯具有健脾利溼的效果,補中帶通,符合葉天士所論之通補治法。如喜飲甜湯者可用蓮子、山藥、薏仁、白木耳煮成甜湯飲用。

打噴嚏就漏尿 產後容易尿失禁?!

打噴嚏就漏尿 產後容易尿失禁?!

文/媽咪窩雜誌採訪/余靜雯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 詹景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 林姿吟產後的妳,不知從何時開始只要出現牽動腹壓肌的動作,如跳耀、大笑、咳嗽、打噴嚏、爬樓梯或提拿重物時,尿液就會不自主地流出?該如何解決這種令人害羞的困擾呢? 根據調查報告指出,婦女每4人就有1個人有漏尿的困擾,隨著年紀愈大,發生率愈高。懷孕的婦女更有高達30~50%的人有尿失禁的困擾,雖然產後絕大多數的婦女可恢復正常,不過,將來再度懷孕或是年紀變大時仍有復發的傾向。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任詹景全表示,漏尿也就是所謂的「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並會造成社交、個人心理及衛生上的問題。尿失禁可分為四種型態,分別是:應力性尿失禁、急迫性尿失禁、滿溢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而產後的尿失禁大部分是屬於應力性尿失禁。詹景全主任指出,懷孕時,子宮從原本約70公克增加至4~5公斤重,長期壓迫骨盆肌肉組織,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加上生產過程中,胎兒經過產道,可能使陰道裂傷或支配提肛肌的神經血管斷裂,使支撐膀胱、子宮、腸子的骨盆底肌肉萎縮、無力、鬆弛,是造成產後尿失禁的主因。此外,胎頭擠壓膀胱造成膀胱水腫、無力或膀胱過度膨脹,也容易導致產後尿失禁。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也表示,如果在生產過程中第二產程過長、胎次過近、孕前體重過重、胎兒體重過重(超過4,000公克)、生產次數過多、產婦年齡過大等,都將大大提高產後尿失禁的機率。她進一步表示,由於在使用產鉗生產時,胎頭被拉下的速度遠快於正常的分娩,進而對神經、骨盆底的結締組織產生牽扯、傷害。倘若在生產過程中,迫不得已使用產鉗或真空吸引器生產或是產婦用力過度、使力不當,產後漏尿的情況將更為嚴重。另外,尿失禁與生產的方式也有相當大的關聯性,有些孕婦會選擇以剖腹產的方式來降低產後尿失禁的情況。針對於此,林姿吟主任指出,雖然生產方式採取剖腹產且未經過產痛的產婦,日後漏尿的機率小於採自然產或經過產痛的剖腹產產婦,但並不表示,選擇剖腹產就不會發生尿失禁。而且也要考慮剖腹產可能會增加感染的風險,因此,為了預防尿失禁而選擇剖腹產未免有點矯枉過正。延伸閱讀「尿失禁的分類表」:http://www.uho.com.tw/sex.asp?aid=9949

多關心,多陪伴!署基走入社區關心阿公阿嬤健康

多關心,多陪伴!署基走入社區關心阿公阿嬤健康

文/署立基隆醫院 院長室為了表達對這些長者們的關懷,在小過年前夕(2/15),署立基隆醫院與基隆市信義區仁義里合作,於仁義里社區活動中心辦理「歲末春節關懷長者溫心送暖聯歡」活動,提供健康篩檢及心理健康關懷。依衛生署去年度的統計資料顯示,各年齡層自殺死亡人數均比前年度下降,惟獨65歲以上的老人自殺率增加了5%,自殺死亡率更高居各年齡層之冠。署立基隆醫院除提供基本的健康篩檢外,也特別準備了簡易的心情溫度計量表,讓到場參與的民眾知道目前的身心狀況。市議員韓良圻、陳東財及仁義里的王里長除了希望大家百年心想事成外,也很感謝署立基隆醫院走入社區關心里民的健康,更希望未來還有更多的合作機會,讓里民們百年之後也可以健健康康。這些阿公阿嬤,年紀越大,身體也越來越不好,如果身邊又沒有個伴或兒女在照顧,常常就會有輕生的念頭。過去,老年人自我傷害與自殺的現象,常常因為文化的影響而被刻意忽略。但現在,隨著世界各國對自殺議題愈來愈重視,在加上人口結構的高齡化,銀髮族的自殺問題是我們需要更加關注的。這些老年人在要自殺前,通常會開始整理打包過去人生珍貴的資料,甚至把平日自己極為心愛;珍藏的物品隨意送人,或是預先交代後事;寫遺書,探訪許久未謀面的親友。這時候我們就應該介入多關心他們。署立基隆醫院秉持著服務大基隆地區民眾的責任,積極深入各社區為民眾健康把關,所到之處無不希望透過健康講座及健康篩檢服務將健康概念帶入社區,藉由建立正確的觀念來促進健康,預防疾病與早期診療,以期達到人人活得老也活得好之目的。希望每一位參與活動之長輩,都可以擁有健康快樂的銀髮生活,盡情揮灑生命活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