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攝取過量人工反式脂肪 小心易罹患糖尿病

攝取過量人工反式脂肪 小心易罹患糖尿病

攝取過多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有礙健康,署立嘉義醫院營養師趙梅芬教您如何分辨,包裝若有標示氫化、半氫化、Hydrogenated、植物性乳化油、植物性乳瑪琳等成份,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不可不慎,她也建議少吃油炸食品。趙梅芬指出,人工合成的反式脂肪會讓細胞膜變硬,營養難以吸收、廢物也難排出,人會變得衰老,也容易產生胰島抗阻,罹患糖尿病,並升高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的含量增加人體內壞的膽固醇(LDL),減少好的膽固醇(HDL),增加患心臟病的風險,造成腸胃疾病及降低記憶力等壞處。根據衛生署的建議,食品包裝若有標示精緻植物油、氫化、半氫化、Hydrogenated、硬化、氫化大豆油、氫化椰子油、氫化棕櫚油、氫化植物油、氫化芥花油、植物性乳化油、植物性乳瑪琳等,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民眾要避免多吃。反式脂肪可重複高溫油炸,增加食物口感,降低成本,因此常為坊間店家採用,趙梅芬指出,市面賣的甜甜圈、麵包、餅乾、派及塔類食品、爆米花、洋芋片、炸薯條、雞塊、油炸排骨、雞腿等食品,比較容易含有反式脂肪。趙梅芬認為,平日應減少攝食油炸的食品,才能降低反式脂肪的攝取,高血脂者、心臟病患、新陳代謝症候群者、糖尿病患、肥胖者、幼童、孕婦及哺乳產婦,盡量不碰反式脂肪食物,健康才有保障。

改變造型酷一下 你用的染髮產品安全嗎?

改變造型酷一下 你用的染髮產品安全嗎?

「改變造型、增加創意、酷一下」,近年時尚潮流帶動染髮風氣,為搶攻龐大商機,業者琳瑯滿目的促銷手法不斷推陳出新,不少市售染髮產品常見標榜「洗髮兼染髮」、「植物漢方染髮」、「泡沫染髮」等令人心動的用詞,讓人不接受也難,但消費者使用染髮劑造成傷害事件也時有所聞,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於99年11~12月執行染髮劑抽驗專案,於轄內實體通路、網路抽驗及價購疑涉違規染髮產品共15件(實體通路8件/網路7件),經品質抽驗結果,其中佔40%不符規定;至於產品標示檢查則佔80%不符規定。此次抽驗品質不合格原因,以「成分與原核定處方不符」佔最多,其次為未申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至於包裝標示不合格部分,亦為外包裝品名、包裝標示等與查驗登記核定內容不符為主要違規原因。衛生局表示,按現行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7條及第16條規定,產品如含有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含藥化粧品染髮成分須向行政院衛生署申請查驗登記,俟取得許可證後,始得輸入或製造,違者;依同條例第27條之規定,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此外;經核准或備查之產品包裝、成分配方等,非經申請核准不得擅自變更,否則即反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10、21條之規定,依同條例第28條之規定,可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鍰。另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第6條及其相關規定,產品須完整標示品名、製造廠、進口商名稱、地址、重量或容量、用途、用法、批號或出廠日期、全成分、保存方法、保存期限、注意事項及含藥化粧品許可證字號等,且不得涉及誇大療效,違者;依同條例第28條之規定,可處新臺幣10萬元以下罰鍰,妨害衛生之物品沒入銷燬之。坊間染髮產品種類繁多,常常讓人眼花瞭亂,不知如何選擇,衛生局再次提醒消費者,為維護自己的消費安全及權益,應謹守「一不二要」原則:「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切勿購買來源不明的染髮劑,且使用前應先詳閱外盒或說明書上注意事項,並先做皮膚測試,倘頭部、頸部或臉部有發腫、受傷或皮膚疾病,及使用過程中有出現過敏或發炎等異常現象則不要使用。消費者如對產品許可證字號真假有疑慮可上行政院衛生署網站(http://licnquery.fda.gov.tw/DO8180.asp)查詢,或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以上訊息刊登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變調的紅眼症「葡萄膜炎」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變調的紅眼症「葡萄膜炎」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葡萄膜炎,相信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名詞,但對某些人來說,卻是一輩子揮之不去的夢魘。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眼科主治醫師林穎正解釋,「葡萄膜」是眼球內富含血管及色素的組織,包括虹膜、睫狀體、脈絡膜,一旦發炎常會造成眼睛嚴重破壞,甚至失明。葡萄膜炎常和一些全身性疾病一起發生,如關節炎、乾癬(牛皮癬)、皮膚疾病…等,最有名的相關疾病就是僵直性脊椎炎。陳先生二十八歲,一週前開始眼睛紅,但他並不以為意,以為只是一般的結膜炎;可是症狀不但沒有緩解,反而愈來愈嚴重,最後眼睛腫痛,視力模糊,才到眼科就診。經診斷為急性前葡萄膜炎,且已嚴重到眼前房蓄膿。在詢問病史時,陳先生也有下背痠痛症狀,所以進一步抽血及照X光,發現陳先生也是HLA-B27呈陽性的僵直性脊椎炎患者。林穎正表示,僵直性脊椎炎會造成嚴重的行動不便,也可能併發肺部纖維化和主動脈炎,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有88%呈HLA-B27陽性。同樣的,前葡萄膜炎病患,也有50~60%呈HLA-B27陽性,此二疾病常常一起發生。根據統計,有四分之一HLA-B27陽性的人,會發生僵直性脊椎炎或前葡萄膜炎,而不少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是在眼科被檢查出來。在台灣地區,HLA-B27呈陽性的人,高達5.5%。林穎正指出,前葡萄膜炎發生時,會有怕光、眼睛痛、視力模糊及流眼淚等症狀,但常會和其他較不嚴重的眼疾混淆,如結膜炎、乾眼症等。如果延誤治療,可能會造成青光眼、白內障等併發症,最嚴重者可導致失明。但目前不管在診斷上和治療上都有很大進步,所以嚴重到失明的患者已大幅減少,但在醫療較為落後的地區,仍可看到失明或將近失明患者。因此,一旦發現前葡萄膜炎,必須立刻以強效類固醇來壓制發炎反應,並以散瞳劑輔助避免併發症產生。患者必須和醫師密切配合,才能得到完整治療。他最後強調,並非所有紅眼症就是病毒感染所引發,可能會有更嚴重的病因。凡是有下背痛患者,如果有怕光、眼睛痛、視力模糊及流眼淚等症狀出現時,應及早到眼科就診;如果是HLA-B27呈陽性的人,有以上症狀時,更需提高警覺。他強調,以目前醫療水準,幾乎所有此類前葡萄膜炎的病人,在早期都能獲得良好病情控制。因此,眼科醫師、風濕免疫科醫師和病人的密切合作,是對抗此一疾病最重要一道防線。

糖尿病患應掌握早期的黃金10年治療期 以免終生洗腎

糖尿病患應掌握早期的黃金10年治療期 以免終生洗腎

對於糖尿病的認知,一般民眾以為只要做好血糖控制就OK。其實不然,重點在於掌握早期的黃金10年治療。一名50歲的陳先生罹患糖尿病15年,早期未做好血糖控制,近幾年才乖乖接受治療,血糖雖獲得控制,但腎臟功能已嚴重受損,導致往後可能步上長期洗腎的路程。童綜合醫院腎臟內科主治醫師簡孝文表示,50歲的陳先生患有糖尿病15年,之前是斷斷續續的接受治療,直到4~5年前才至童綜合就醫,當時檢查發現他有大量的蛋白尿,曾高達6,000毫克(正常為150毫克以下),已造成腎功能受損,醫療團隊勸他要持之以恆的接受治療,經過1年多的治療,血糖控制良好,可是蛋白尿減少至4,000毫克即無法再下降,導致腎臟功能持績的惡化,花了半年的時間建議患者做「腎臟切片」檢查,他才答應,檢查結查發現他的腎臟已發生「糖尿病腎病變」,這樣的結果讓他吃驚也很疑惑。簡孝文醫師進一步解釋,一般人對於血糖的控制存有錯誤的觀念,以為只要隨時開始做好血糖控制就有很好的療效,其實不然,開始認真治療的時間點才是關鍵,因為發現糖尿病的最初10年是黃金治療時間,若能掌握早期10年治療的時間,往後一輩子都會有很好的療效,但若錯失黃金治療時間,等糖尿病併發症已發生,才控制血糖,如本個案已有的腎臟病變要再經過10年的時間,腎臟功能才會逐漸恢復。依據研究指出糖尿病具有「血糖記憶」,即人的身體對血糖會有約10年的記憶。所以簡孝文醫師強調,糖尿病患者的黃金治療時間為最初10年,一旦發現糖尿病,不要猶豫,應即時接受治療,勿等事態嚴重,腎臟功能已受損才就醫。台灣國人洗腎人口眾多,沒有即早把血糖控制好便是其中一個原因,不可不重視,一定要掌握治療時機。

職場軟硬體缺乏 哺乳媽公司集乳像參加戰鬥營

職場軟硬體缺乏 哺乳媽公司集乳像參加戰鬥營

根據飛利浦AVENT所做的「職場哺乳媽困境大調查」顯示,有超過六成的企業沒設置哺乳室,而多數哺乳媽因此得在廁所(36.3%)、空會議室(21.9%)、儲藏室(17.9%)等地方吸乳或集乳,而且因工作繁忙,集乳時必須快、狠、準,以符合一次集乳半小時的法令規定,偏偏哺乳媽常在空間狹小的廁所集乳,使得集乳後易打翻,就像參加戰鬥營一樣,總無法好好順利集乳。資深產後護理督導伍竹彥表示,繁忙的職場媽若能善用哺乳工具,可幫助媽咪們在職場集乳時更順利,讓媽咪們在工作與集乳之間游刃有餘。日前公布針對402位曾有哺乳經驗的職場媽咪們調查發現,高達79.2%媽媽哺乳時間不滿6個月,不到國民健康局建議的最低時間門檻,進一步詢問職場哺乳媽遇到的三大集乳困境,分別為「集乳時間不夠」(45.8%)、「奶水儲存或集乳工具不足」 (39.5%)及「公司沒有提供集乳時段」 (36.1%),這些因素在在影響職場哺乳媽的哺乳意願。飛利浦AVENT表示,除了職場軟硬體的不足外,「擔心影響主管對自己的工作表現評量」(41.3%)、「擔心同事閒言閒語」(31.7%)與「擔心工作不保」(29.2%)等心理壓力,也是造成職場哺乳媽的主要憂慮來源!職場硬體一時之間難以馬上改變,但飛利浦Avent呼籲,職場同仁以實際行動支持哺乳媽,減輕她們的壓力,讓她們的哺乳之路走得更長久。至於職場軟硬體不足之處,則可藉由哺乳工具,改善吸乳、集乳效率。伍督導表示,許多媽媽認為吸乳、集乳時間不夠,尤其如果是新手媽媽,動作可能更不熟練,建議媽咪們可以準備手、電動兩用的吸乳器或雙邊電動吸乳器,使吸乳的效率倍增,讓媽咪可以更快回到工作崗位,不致影響工作進度。職場哺乳媽面臨的另一個職場困境則是奶水儲存或集乳工具不足。媽媽在公司吸乳、集乳後,因為並非馬上給寶寶食用,保存就顯得特別重要,不過,媽咪在公司冰存母乳時,通常用的是大家共用的冰箱,因此,奶水的密封相當重要,加上回家路上的奶水保鮮也是關鍵,因此伍督導建議,媽咪們可準備內含吸乳器、奶瓶、密封墊、保溫袋等的外出吸乳儲存組,只要將奶瓶銜接於吸乳器主體,讓母乳直接流入奶瓶,套上密封墊後,放入冰箱冰存就不怕污染問題,而返家途中則可以保溫袋維持奶水的鮮度,不必擔心回家後寶寶喝到的奶水不夠新鮮,而導致腸胃不適的情況。此外,哺乳過程中不少媽咪都遇過乳頭破皮狀況,伍督導建議使用乳頭護罩隔離傷口,避免傷口惡化,並加快傷口癒合。而若有溢乳情況的媽咪,則可以使用防溢乳墊,選擇的要訣除了應具有超高吸收性、透氣防漏的設計外,也應選擇具防滑設計的乳墊,如此才不會因摩擦導致乳頭疼痛,讓媽咪在職場工作時,不會因乳房不適而影響工作心情,甚至影響持續哺餵母乳的意願。飛利浦AVENT多年來致力於支持媽媽母乳哺育,藉由調查職場哺乳媽困境現況,希望邀請全台灣的企業一起打造友善哺乳職場!此次也將以實際行動共創職場友善哺乳環境,即將推出「企業哺乳關懷專案」贊助活動,將提供100份的企業集乳關懷套組,包含消毒鍋、手動吸乳器與職場集乳小秘訣精美衛教文宣,只要企業符合申請條件,並能提供一個安全、乾淨的空間,即可向飛利浦提出申請,讓哺乳媽可在工作之餘安心哺乳,申請詳情將於5月份公佈於活動網頁http://www.philips-avent.com.tw/。延伸閱讀「如何解決職場媽媽常見哺乳困境」: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254

該如何遠離過敏原 醫師提供5方法

該如何遠離過敏原 醫師提供5方法

時序進入春天,氣候變化較不穩定,各醫院小兒科皆可見到的過敏性體質小病號又來報到;近年來過敏性疾病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及食物過敏的病人數都有逐漸上升的趨勢,粗估台灣約10~15%的孩童患有氣喘,而過敏性鼻炎比例高達1/3。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小兒科何賜元醫師表示,這些過敏性疾病,例如氣喘、過敏性鼻炎,除了就醫運用藥物治療外,日常生活中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其他相關過敏誘發因子也很重要,我們台灣由於氣候溫暖、潮濕,主要的過敏原與西方國家有些差異,臨床上約有90~95%小朋友的過敏原因是導因於塵蟎過敏,在居家環境要盡量控制減少塵蟎的量。何賜元說明,現在許多醫院小兒科門診皆有提供過敏指數(IgE免疫球蛋白E指數)及過敏原檢查服務項目,利用抽血(MAST檢測)進行常見的過敏原檢測,例如塵蟎、蟑螂、狗毛、貓毛、黴菌、蛋、牛奶、黃豆、花生、蝦、蛤、螃蟹、鱈魚、酵母、柑橘等36種過敏原。若測出有陽性反應之過敏原,要盡量避免之,唯有徹底避免接觸過敏原,才有可能減少過敏反應的出現。何賜元提醒家長,若想要了解孩子反覆過敏的原因,可以跟小兒科醫師進行討論,這個項目的檢查對於符合條件的小朋友是有健保給付的,以下簡單介紹五個特定過敏原的避免方式:塵蟎:每1~2週用熱水(56℃以上)清洗床單、被套、枕頭套等寢具及衣服。每週1次把填充玩具放進冷凍庫中。使用不通透的套子罩住床墊、枕頭和被褥。使用除濕機,控制相對濕度於50%左右。蟑螂:清掃房屋、使用專業的除蟲方法、使用不通透的套子罩住床墊、枕頭。寵物:遷移寵物和清掃房屋,尤其是地毯和墊子的表面,鼓勵學校禁止寵物進入。黴菌:使用稀釋的漂白水清洗發黴的表面。使用除濕機、修補滲漏處、避免放置地毯、使用高效能HEPA空氣濾淨機。花粉:國外常見因花粉過敏引起導致過敏性鼻炎或結膜炎(花粉熱),在台灣較少見,真正因花粉產生的過敏病不到20%。

考試易有壓力?醫師籲:過度焦慮反不利於考試

考試易有壓力?醫師籲:過度焦慮反不利於考試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一位國中三年級的張學生,在月考寫考卷時,寫到幾題不會的題目時,突然感到心慌、焦慮,還出現心悸、手抖、冒汗的情形,他硬撐到終場。之後,張同學將這種情況跟媽媽說,媽媽到學校跟老師商量後,覺得他壓力太大,出現了身心症狀,建議他找精神科醫師談談。經醫師評估後,安排了心理治療,找出焦慮的來源,並教導他放鬆紓壓的方法,也開立緩解焦慮的藥物。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張同學在面對考試時已經沒那麼緊張了,可以集中精神讀書跟考試,心悸、手抖的症狀也消失,更重要的是,也重拾往日的自信心。詹仁輝醫師表示,張同學平時學習認真,自我要求高,很在意考試的成績,在班上成績還不錯。自升上國三後,功課變多;下課後要去補習班,回到家還要溫習功課,他開始覺得時間不夠用,壓力好大。每到了月考或模擬考前幾天,他就緊張到睡不著,老是覺得書沒唸完,準備不充份,覺得自己一定會考不好,還想到如果真的考差了,會很丟臉,還會被父母師長責備,以後會考不上理想高中,越想越心煩意亂;同時也出現了無法專心、記性差、容易疲倦、讀書效率變差的情形,令他相當苦惱。詹仁輝醫師指出,大多數學生在考試快到時或考試過程中,心情多少都會有點緊張,但有一些學生,到了考試快到時卻緊張過度,老是擔心考不好後會發生不好的後果,甚至睡不好、吃不下飯、注意力不能集中,有些還會出現胸悶、心悸、手抖、心慌等等不適,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或神經衰弱的症狀。這種心理上的焦慮不安以及身體的不舒服,會大大影響學生的記憶力、注意力及思考反應速度,造成讀書效率差以及考試成績不佳等情形。學生的能力若無法發揮,自信心會受到打擊,甚至會畏懼考試或自我放棄,影響很大。詹仁輝醫師表示,對於考試焦慮,主要包含對考試結果的擔心,及其引起的身體不適反應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會互相影響,如果能夠加以消除,考試的焦慮就會減輕。對考試結果的擔心,可以說是問題的核心,所以臨床上會安排放鬆訓練、認知調整、系統減敏法來減少考試的焦慮及負面擔憂,建立對考試結果客觀的期待,並且開立抗焦慮藥物,減輕身體的不適症狀。經過治療後,多數學生的焦慮都會改善,情緒、注意力及讀書效率也會進步。

健康走著瞧 大家一起來走著瞧

健康走著瞧 大家一起來走著瞧

粉紅運動再起,台灣癌症基金會關懷女性健康,於5月21日(六)舉辦「台癌‧NewBalance粉紅健走嘉年華」活動,邀請大家一起來走著瞧!台灣癌症基金會長年關懷女性朋友的健康,每年五月皆發起「粉紅運動」,藉由舉辦全民活動,喚起民眾重視乳癌防治,強化預防及篩檢的重要性。此次「粉紅健走嘉年華與newbalance合作,前3000名報名者,就可以獲得價值1260元的活動限定商品(newbalance運動帽及運動長巾),前1000名報名者,還可以獲得早鳥禮(高級保溫杯),所有報名民眾還能於當天參加抽獎(ipad及多項大獎),好康拿不完,把握機會,慢了可惜。這次活動路線由花博圓山區出發,一路步行至大佳河濱公園大直橋下,總長約為六公里,沿路林蔭相伴風景怡人,不論是培養親子關係、家族感情聯繫,或者是情侶相約出遊,都是很好的選擇喔,歡迎大家一起相約來走著瞧。癌症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一位,平均每6分35秒即有一人罹癌,而其中乳癌更位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位。為守護台灣女性朋友健康,呼籲國人重視乳癌防治,台灣癌症基金會藉由舉辦2011粉紅健走活動,邀請民眾一起來走走瞧瞧,不僅讓自己保持身體健康,更有許多防癌小知識等你來發掘!歡迎您攜伴參加,您的報名費,台灣癌症基金會將妥善的運用至乳癌防治推廣與乳癌病友之關懷活動上,誠摯邀請您呼朋引伴一起用行動關心支持身邊的每一個「她」,一起讓愛無限大。詳情可見台灣癌症基金會官網或粉紅健走活動網址http://www.canceraway.org.tw/pinkwalk/或電洽02-897879907分機217。

陽光口腔癌友環島   募集百位熱血麻吉留影隨行

陽光口腔癌友環島 募集百位熱血麻吉留影隨行

環島旅行對你我來說可能是一件下定決心、排好假就可以出發的事情,但對口腔癌病友—周培圓大哥來說,想的卻是:「我要怎麼讓大家看到我已經克服疾病勇敢走出家門?我要怎麼告訴吃檳榔的人不能再繼續吃了?我要怎麼鼓勵跟我一樣生病卻走不出家門的人?」抱著一人啟動讓全台感動的信念,周大哥環島行腳Life show於4月22日出發,踏上一段愛與助人的生命旅程。陽光基會從多年服務口腔癌顏損者(簡稱口友)的經驗中發現,因手術治療引起的外觀改變、口腔功能受損,往往阻斷了口友與社會的聯繫。當口友處在不能正常吃東西、講話不清楚的時候,10個口友中就有9個會躲著不敢見人。有些人幾個月就能有所改變,但有些人要花上好幾年,甚至是一輩子來克服這樣的社交障礙。周培圓大哥也經歷過一段罹癌的低潮,生病後曾有五年走不出家裡大門,在朋友鼓勵下邁出第一步後,隨即踏上獨自一人環島的旅程,成為重生的里程碑。周大哥在旅行中感受到「生命仍有希望!我還是可以有美好的生活!」更有感於還有很多罹病後「走不出來」的人,周大哥化身為「陽光騎士」,將再次進行環島活動,希望沿途鼓勵有類似遭遇的朋友能夠跟他一樣「走出來」!周大哥此行除了沿途關心、鼓勵口友及本會傷友外,也將於各地進行宣導活動,鼓勵高危險群勇於拒絕香檳酒(香菸、檳榔、酒);也將藉由募集100名「麻吉」的行動,向社會大眾宣導檳榔對於健康的危害,營造無癌的健康台灣!本活動感謝新竹貨運贊助支持,一同關心並支持口腔癌防治議題,活動開跑由新竹貨運曾淑玲副總經理,代表新竹貨運率先成為周大哥的第1位麻吉!為了這次的環島宣導,周大哥還特地學了電腦,加入時下最夯的「臉書」,希望透過更即時的互動,讓更多網友響應他的理念,進而加入這次的環島活動;陽光基金會也為周大哥成立了「陽光騎士阿圓」的粉絲專頁,我們將陸續在粉絲專頁分享周大哥的環島行程與心情,以及各麻吉相見站的時間地點,歡迎大家上臉書搜尋「陽光騎士阿圓」粉絲團,給周大哥一個「讚」,就可以隨時更新周大哥環島的一舉一動囉!

正確篩檢大腸癌   預防結直腸癌病變

正確篩檢大腸癌 預防結直腸癌病變

你常常有下列感覺嗎?1.感覺有便意,肛門裡老是有東西,上廁所又解不出來(裹急後重)嗎?2.突然發生慢性腹瀉、便秘,糞便形狀發生改變?3.大便中帶血,再加上腹痛、貧血、食慾不振、體重減輕?這些現象雖然不一定表示您健康發生問題,但是至少應懷疑是否有了下腸胃道的病灶。如何正確篩檢大腸癌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檢驗科副主任章門煌指出,目前所採用的方法是免疫學的iFOBT糞便潛血檢驗方法,此法不受飲食影響,也就是不會受到其他動物血及維生素C的影響,針對下消化道出血,其特異性更高,因此大大提高篩檢的正確性。章門煌表示,根據衛生署最新發表資料統計顯示,不論男女,結腸直腸癌的死亡率皆佔所有癌症死亡率第三位。由過去資料來看,結腸直腸癌的每十萬人死亡率,由民國71年的6.4,到85年的15.8,到了93年的17.2,及98年的19.6,足足成長三倍。因此可知結腸直腸癌對國人健康危害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隨著高齡化與飲食生活型態改變等因素,國人飲食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是結腸直腸癌發生快速攀升的主要原因。他說,根據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結直腸癌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結直腸癌發生。因此,要預防結直腸癌的發生,除了要多攝食蔬果等高纖維飲食與規律運動外,50-69歲民眾每2年至少應有1次糞便潛血檢驗,以早期發現結直腸癌病變早期診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