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驚!七分鐘不到 台灣就有一人罹癌

驚!七分鐘不到 台灣就有一人罹癌

在台灣,每6分35秒就有一個人罹癌,全台有39萬個家庭正在面對癌症的挑戰,當癌友被告知罹患癌症後,從診斷、治療到追蹤,對病人和家屬而言,都是一種身心靈的煎熬,當家中的支柱罹癌,除了影響家庭的經濟,衝擊到教育與生活支出外,親子間也有可能因父親或母親罹癌而衍生照顧與情緒適應問題,除了影響到孩子的發展與成長外,也有可能讓癌友因為擔憂而無法專心治療,影響治療的成效。為了讓癌症病友能積極治療,癌症希望協會除了提供病友癌症教育、康復用品外服務外,為了排解病友抗癌路上的阻礙,更以癌症家庭成員為中心,針對不同對象,在社工與專業師資的帶領下,以生動活潑的課程設計,幫助癌症家庭的成員提升自我察覺能力、學習面對衝擊的適應能力。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表示,當病友確診後,面對疾病及治療副作用所造成身體的不適、情緒的抒發,及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如何和孩子溝通與相處是病友與家屬很大的困擾,若無法得到適時與適當的協助與支持,都有可能讓病人因為無助、失望與害怕而中斷或放棄治療。而孩子,是每位癌症病友最甜蜜的負擔,因此,如何讓病友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如何讓癌症不打亂原有的生活步調、如何讓親子間的關係不會癌症而彼此疏離,這是我們很重要的任務與工作。為了幫助癌症家庭走出生命低潮,癌症希望協會特於6月24日~26日舉辦3天2夜的癌症家庭親子營,希望透過活潑、生動、有趣的方式,協助家長與孩子了解癌症對家庭所帶來的改變,讓家長如何面對孩子的情緒反應,也增加孩子對於家庭改變的適應力,讓癌症便成凝聚家庭力量的助力。名額有限,有興趣的癌症家庭可電洽癌症希望協會(02)3322-6286分機36 江社工。

下一個「地雷」食物在哪裡? 來「塑化劑檢測站」見分曉

下一個「地雷」食物在哪裡? 來「塑化劑檢測站」見分曉

塑化劑汙染新聞每日一爆,民眾無不擔心誤觸「地雷」,就有學者接受媒體專訪時指出,內臟、油炸物、奶油少吃為妙,因為塑化劑容易藏身在高油脂食物中。所幸網路上出現了一個「塑化劑搜尋引擎」,讓民眾能夠食之無虞。儘管有研究指出塑化劑會在48至72小時後代謝,不過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所教授吳焜裕認為,毒性物質在代謝過程中就會造成傷害。眼看塑化劑毒害汙染蔓延全台之際,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更是疾呼,政府應建立嚴格的食品安全機制,才能降低化學物質濫用對大眾健康的衝擊。不過在政府提出完善的防治政策前,民眾如何在平日飲食中降低食入毒素的風險呢?其實民眾在日常生活中留意小細節就能防範於未然,除不吃未經檢驗證實不含塑化劑食品,或避免使用可能含有塑化劑的化妝品、指甲油、奶瓶、奶嘴、塑膠袋、電纜包材等物品,此外,將關鍵字鍵入「塑化劑搜尋引擎」,即可找到有檢測過的產品,民眾便能得知各種有使用起雲劑的產品檢測結果,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吃進毒害該怎麼做才能亡羊補牢?學者指出,蔬果不可少!豐富的維他C能防止毒性發作並加速身體損傷的恢復,茄紅素與花青素天然的抗氧化劑亦能排除身體的有害自由基。

美國蘋果檢出殘留農藥 遭列最骯髒蔬果第一名

美國蘋果檢出殘留農藥 遭列最骯髒蔬果第一名

許多民眾都認為美國蘋果漂亮而且又大又甜,不過根據美國農業部最新公布的年度調查報告,抽檢結果顯示高達98%的蘋果有殺蟲劑殘留,殘留殺蟲劑種類有48種,儘管殘留的劑量都在美國聯邦政府頒布的安全範圍內,雖然這項研究結果並不代表民眾從此要禁吃這些蔬果,不過民眾未來食用前,還是要多加清洗,避免農藥殘留問題。在檢驗是否有殺蟲劑殘留前,研究人員模擬許多消費者平日在家中食用蔬果前的清洗方式,將這些蔬菜或水果的抽檢樣本先以冷水沖洗10秒鐘,隨後進行檢測,發現美國蘋果皮上仍然有殺蟲劑的殘留劑量。根據統計,美國民眾食用最多的新鮮水果排行榜,香蕉多年來位居冠軍,蘋果則排名亞軍,除了蘋果遭檢出殘留殺蟲劑外,美國農業部的這項報告顯示,葡萄、草莓、馬鈴薯、柳橙、菠菜與香菜這6項蔬果,超過90%的樣本抽檢也都發現有殺蟲劑殘留。非營利消費者保護團體「環境工作團」(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在美國農業部這項調查報告公布後,也立即調整蘋果在「2011年12種骯髒蔬果」(Dirty Dozen 2011)名單的排行,從去年的第4名躍升到含殺蟲劑最高的、最骯髒第1名,「12種骯髒蔬果」排名依序為:蘋果、芹菜、草莓、桃子、菠菜、進口油桃、進口葡萄、甜椒、馬鈴薯、華盛頓藍莓、萵苣、甘藍菜。

性犯罪猖獗 噴霧劑加辣椒摻芥末成遏止利器

性犯罪猖獗 噴霧劑加辣椒摻芥末成遏止利器

為了整治日益猖獗的性犯罪,烏干達新任青年與兒童部副部長吉布里(Ronald Kibule)表示,烏干達將為年輕女子免費提供辣椒噴霧劑,以反抗強暴。防狼噴霧劑多採用無色辣椒水,不僅攜帶方便,一般民眾還可以用來防身,噴霧狀1罐要價200元最多可噴20次,水柱狀噴霧劑1罐700元起跳。 目前台灣市面上販售的防狼噴霧劑無論是國外進口,還是國內製造的防狼噴霧劑,只能添加3%辣椒精和芥茉,一旦歹徒被噴到臉,感官遭到刺激還會咳嗽、打噴嚏,讓歹徒失去攻擊力,但不會造成人體傷害。 人權團體「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Interantional)指稱,性暴力在烏干達「特別嚴重」,而根據烏干達警方統計,烏國最猖獗的2種罪行是性侵兒童與強暴,2010年該國通報的強暴案例約有709起,玷污兒童案有7564起,據悉,還有許多案件並未通報。吉布里說,政府將提供這些噴霧劑給15到18歲少女以及18到30歲女子使用,警方並將協助訓練女性,以熟悉使用噴霧劑的方法,希望藉此防助性犯罪。

香港檢出「塑」毒 維力手打麵等3商品遭點名下架

香港檢出「塑」毒 維力手打麵等3商品遭點名下架

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食物安全中心宣布,在台灣製造的「解渴誌沛力特電解運動飲品」、「莊家方塊酥」及「維力手打麵」中驗出塑化劑含量超標,今(14)日中午12點起禁止進口及銷售,進口商、分銷商及零售商,須在該時起計的30天內,按指明的方式完成收回市面上的這款飲品。食物安全中心發言人表示,當局在市面抽查台灣5大類高危產品後的檢測結果顯示,由台灣泰華油脂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的「解渴誌沛力特電解運動飲品」,被驗出塑化劑DBP含量達百萬分之0.97,超出歐盟訂定的標準水平(即百萬分之0.3)。該中心說,如果每天飲用上述運動飲品,可能對人體健康構成風險;而且長期攝入大劑量的DBP,會影響實驗動物的生殖和發育情況,並導致實驗動物胎兒畸形。發言人強調,如果上述飲品附有台灣政府所簽發的證明書,證明其塑化劑「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的含量沒有超出百萬分之零點三,則可獲豁免。

皮蛇纏身 輕忽會要人命!

皮蛇纏身 輕忽會要人命!

大約5月下旬,衛生署台東醫院接獲一病例,一位阿公因鼻尖長了顆水泡,伴隨著些許皮膚癢和刺痛,從左側顏面到前方頭皮冒出了大量的水泡,奇癢無比且疼痛,阿公終於按耐不住而到醫院接受醫師診治,診斷是「帶狀皰疹」。台東醫院指出,帶狀皰疹是因為水泡沿著神經分布的皮節分佈,呈現「帶狀」,俗稱「皮蛇」。「帶狀皰疹病毒」事實上就是「水痘病毒」,故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當人體初次接觸到水痘病毒而感染時,其症狀是散在性的水泡,可能伴隨發燒,稱為水痘。阿公、阿嬤這一輩的長者,尤其接受過日本教育的洗禮,往往不願意主動表達自己的身體不適,比其他人更會忍耐疼痛,也許為了避免麻煩到子孫,也許單純因為「忍得住」,也許是日本文化的關係!也因此,不論是以醫療的角度或以關懷的角度,不單單要主動關心長者的近況,更要從他們的生活習慣和表情,包括活動、進食或睡眠來觀察。這名阿公接受診治時,在泛紅的臉部皮膚和頭皮上,新舊水泡夾雜,部分水泡破裂,已有併發續發性的細菌性感染之虞,且因水泡的位置把眼眶包夾在中間,併發角膜、眼窩或眼睛感染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一般的帶狀皰疹,包括最常見的位置在胸部,健保僅給付外用劑型。但若如同該阿公一般,皮膚病灶出現在額頭,有侵犯眼窩、眼睛之虞,或皮膚病灶出現在肛門周圍,有侵犯膀胱和脊髓之虞,健保給付口服或靜注抗病毒藥物。為什麼會罹患「帶狀皰疹」?就阿公來說,他本身是個高血壓、糖尿病和失智症的患者,長期接受藥物治療,年老和糖尿病都是「帶狀皰疹」的危險因子。常見的危險因子還有勞累、熬夜、失眠、感冒、壓力大,以及癌症、化療或電療過後,或是人類免疫缺乏症候群病毒感染、愛滋病,以及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劑、使用類固醇。顯而易見的是,每個危險因子都與免疫力下降有關。雖然水痘痊癒了,但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在感染時就已經沿著感覺神經躲到位於脊柱旁的「背根神經結」,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大量複製,刺激神經產生神經痛,三至五天後,便開始出現皮膚症狀,約二至三週後復原,可能產生「帶狀皰狀後神經痛」。疼痛的程度和型態因人而異,可以像是火燒、刀割、針刺,也可能搔癢或劇癢,年紀越大疼痛可能越厲害,老人可能痛到坐立難安、滿地打滾、生不如死。因而「帶狀皰疹」的治療兩大重點,在於危險部位須給予口服或注射的抗病毒藥物,另一重點在於預防「帶狀皰狀後神經痛」。兩者都需要早期診斷和治療,而早期診斷,需要患者的自覺,也因而,民眾了解「帶狀皰疹」的皮膚病灶,才能早期發現。起初,可能僅有疼痛、壓痛或感覺異常,而沒有顯著的皮膚症狀。可能伴隨感冒症狀,如頭痛、疲勞、發燒。 三至五天後,可見皮膚發紅,一天左右後,於發紅的皮膚上起水泡,通常群聚性,具有燒、癢、刺、痛等神經痛的特徵。新的水泡冒出的時間約三到七天。水泡開始凹陷,可融合,可呈現膿皰樣,數天後結痂。如能在有異常感覺後而皮膚泛紅出現水泡時及時就診,予以合適的藥物治療,不但可縮短病程,減輕症狀,也可以預防「帶狀皰狀後神經痛」。

生活處處有塑毒! 衛生署將訂最大容忍值

生活處處有塑毒! 衛生署將訂最大容忍值

針對食品違規添加塑化劑風波,引發民眾恐慌食品安全,衛生署特邀集專家學者,將針對5種日常生活常見的塑化劑,訂出每人每日每公斤的最大攝取容忍值,目前傾向比照歐盟標準,將每人每天每公斤體重的DBP容忍值是10微克、DEHP50微克、DIDP150微克、DINP150微克、BBP500微克。衛生署說,未來也將對市售食品進行總體檢,優先針對嬰幼兒食品、飲料類以及保健食品,調查含有塑化劑的背景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局長康照洲表示,訂定最大攝取容忍值,是基於日後安全管理的考量,上周舉行第一次會議,與會專家學者傾向比照歐盟的規範。他指出,歐盟不論在食品包材、醫療器材或食品,對塑化劑的管制比較有完整的機制,近日會再參考其他資料,一至兩周內即可定案。衛生署指出,很多民眾希望透過政府執法,遠離塑化劑陰影,不要再有任何東西驗出塑化劑。然而,環境衛生學者紛紛指出,除了這次的違法使用事件以外,依目前國際上的現況,塑化劑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其實非常廣,一般人平時即會接觸到,民眾若將各類物品送驗,有許多會檢出少量塑化劑,並不奇怪。衛生署強調,儘管民眾在這種日常接觸的量較低,但各種來源的接觸加起來,仍可能形成相當可觀的暴露量,為此,各國乃訂出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以DEHP為例,國際所規範的每日可容忍攝取量上限在0.02到0.14 毫克/公斤之間,以60公斤成人為例,每日攝取總量不應超過1.2到8.4毫克。

漢堡王進口含瘦肉精培根 海關全數擋下

漢堡王進口含瘦肉精培根 海關全數擋下

國內知名連鎖速食店漢堡王,昨(13)日被驗出一批含有培林瘦肉精3.06ppb的全熟培根,海關立即擋下退運,且這批產品尚未流入市面,請消費者不要擔心。漢堡王表示全熟培根只用在雙層培根堡與華酥培根蛋堡兩種產品,用量不大,而目前漢堡王所用的培根都有衛生署許可證,也有農委會動物防疫局的檢疫證明書,消費者可安心食用。漢堡王也針對此事件立即和供應商解約,未來將與國內檢驗合格的供應商合作。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未來將會提高對漢堡王進口的同列號產品抽驗的比率。●關於「瘦肉精」瘦肉精是一類動物用藥,將瘦肉精添加於飼料中,可以增加動物的瘦肉量、減少飼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瘦肉精屬於乙類促效劑(β-agonist),它可以促進蛋白質合成,會讓豬隻多長瘦肉、少長脂肪,可加在豬飼料裡供豬隻長期食用;飼養成的豬隻,體形健美,利潤比較高。豬在吃了瘦肉精之後,瘦肉精主要積蓄在豬肝、豬肺等處,如果不依照規定使用使得殘餘量過高,食用大量的豬肝、豬肺後可能會立即出現噁心、頭暈、肌肉顫抖、心悸、血壓上升等中毒徵狀。(資料來源:優活知識庫)

「5少5多」減塑毒 嬰兒多喝母乳、成人少吃內臟

「5少5多」減塑毒 嬰兒多喝母乳、成人少吃內臟

針對不肖廠商將塑化劑(DEHP)加入起雲劑中引發國內民眾恐慌,而多項民生物品也遭驗出含有塑化劑,由於塑化劑存在環境中許多地方,衛生署特別提供「5少5多」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保健。 成功大學李俊璋教授說,塑化劑一般被添加在塑膠容器、塑膠袋、保鮮膜、泡麵的油包、塑膠拼接地板或塑膠材質的醫療用品等塑膠製品中,同時塑化劑也被用來作「定香劑」,可存在於有香味的化粧品、保養品或衛浴用品中,至於部分藥品與保健食品的膜衣、膠囊、懸浮液等也可能都加有塑化劑,這些物品會釋出少量塑化劑到食物、藥物或環境中;而人體則會透過飲食、呼吸或皮膚的接觸,吸收到塑化劑。李俊璋提醒:雖然這些日常環境中的塑化劑含量通常不高,但為保護自身的安全,民眾仍應認識哪些物品容易含有塑化劑或容易釋出塑化劑,避免長期頻繁的接觸。衛生署邱文達署長也提出「5少5多」的減塑撇步,呼籲民眾採取正確的日常自我保健:1. 少塑膠:(1). 少喝市售塑膠杯裝的飲料,儘量使用不銹鋼杯或馬克杯。(2). 少用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熱食或微波加熱;超商購買的便當若包裝有塑膠盒或薄膜,要避免高溫微波,或另以瓷器或玻璃器皿盛裝後再加熱。(3). 少用保鮮膜進行微波或蒸煮,也不要用以包裝油性食物。(4). 少讓兒童在塑膠巧拼地板上吃東西、玩耍、睡覺。(5). 不給兒童未標示「不含塑化劑」的塑膠玩具、奶嘴。2. 少香味:減少使用含香料的化妝品、保養品、個人衛生用品等,例如香水,香味較強的口紅、乳霜、指甲油、妊娠霜、洗髮精、香皂、洗衣劑、廚房衛浴之清潔用品等。3. 少吃不必要的保健食品或藥品。4. 少吃加工食品,例如:加工的果汁、果凍、零食,各種含人工餡料的蛋糕、點心、餅乾等。5. 少吃動物脂肪、油脂類、內臟。6. 多洗手,尤其是吃東西前,洗掉手上所沾的塑化劑。7. 多喝白開水,取代瓶裝飲料、市售冷飲或含糖飲料。8. 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已知可以加速塑化劑排出)。9. 多運動,例如健走、跑步,加速新陳代謝。10. 喝母乳,避免使用安撫奶嘴。

炎夏蚊子肆虐 高雄驚傳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炎夏蚊子肆虐 高雄驚傳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才剛迎接酷熱夏日的到來,國內馬上驚傳本土型日本腦炎的病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昨天公布,高雄市日前確定今年首起本土型日本腦炎的病例。一名63歲婦女在本月4日發病、7日送醫後隨即陷昏迷,目前仍在住院療養當中。管制局昨天對外公布,一名家住高雄市湖內區的六旬婦女確定成為,國內今年第一名本土型日本腦炎病患。衛生局指出,該名婦女在6月4日出現高燒、頸部僵硬、頭痛與意識障礙等症狀,在7日送醫後馬上陷入昏迷,並在10日檢驗確定是本土型日本腦炎;而該名婦女目前仍因語言、反應能力問題,必須繼續住院療養。日本腦炎是由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傳染媒介;病媒蚊會藉由叮咬豬隻後滋長病毒,而未受染的蚊蟲再叮咬有腦炎病毒的豬隻,以致於人體若遭這些病媒蚊叮咬,隨即感染日本腦炎;但並不會人傳人。主要的流行季節在5至10月左右,高峰期大多都在7月。而日本腦炎通常潛伏期在5至15天,此後發病的2至3天會出現頭痛、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精神不安、發燒與輕微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接著3至4天會高燒、頸部僵硬、四肢僵硬、震顫、言語困難、神智不清甚至昏迷或死亡。而存活患者在7至10天,由於中樞神經的侵犯較為緩慢,仍不得排除生命危險的可。至於恢復期需要4至7週的時間,且因為神經功能缺損仍會有四肢僵硬、無力等狀況。管制局提醒民眾三大預防感染的方式:(一)依規定時程在每年3至5月接種疫苗;年滿15個月的幼兒,應間隔2週注射2劑,隔年再接種一劑,並在小學一年級再打一劑。(二)裝紗門,使用蚊帳。(三)盡量避免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倘若逼不得已,請穿著淺色長袖長褲,以及抹防蚊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