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長期便秘易罹大腸癌 飲食切記少油、少辣、少肉

長期便秘易罹大腸癌 飲食切記少油、少辣、少肉

根據衛生署97年統計,大腸癌已成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97年共有11,004人罹患大腸癌,其中9,571名大腸癌個案(約87%)是發生在50歲以後。亞東醫院健康諮詢中心表示,「長期便秘的民眾要特別注意,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臨床醫學研究發現,長期便秘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因為人體吃下食物後,若食物的廢棄無法被腸道所排出,大腸裡會堆積糞便、廢棄物、以及消化後所產生的各種毒素,長期累積體內造成不正常的發酵,會導致大腸癌或其它疾病的發生。亞東醫院健康諮詢中心指出,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紅肉的人,大量攝取牛、豬、羊等紅肉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機率增加30%,長期便秘的民眾必須特別注意,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群,建議有便秘的民眾,「多攝取高纖維的食物,比如糙米類、蔬果類等,另外飲食要少油、少辣、少肉。」此外,根據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運動可以促進腸子蠕動,減少糞便積存停留在腸子時間,降低大腸癌風險。美國醫學研究並表示,運動可減少大腸瘜肉的發生、將要轉化變成癌症的進行性大腸瘜肉可以減少30%,並發現運動可以減少25%大腸癌的發生。

真相大白? 德國黃瓜傳驗出大腸桿菌菌株

真相大白? 德國黃瓜傳驗出大腸桿菌菌株

造成歐洲20多人死亡的大腸桿菌至今仍未找到元兇,今(9)日再傳感染源頭回到小黃瓜身上。德國衛生單位表示,日前接獲東部有一家人全染上大腸桿菌,前往檢查後發現該農戶的堆肥中有小黃瓜削片,且黃瓜檢驗後首度驗出與這回惹禍的菌株符合,不過德國衛生單位目前仍無法直接證明該黃瓜就是元兇。德國先前一度相繼直指西班牙小黃瓜、德北有機豆芽為帶菌源頭,不過檢驗後確定與菌株不符而排除,使得元兇至今仍舊成謎。德國衛生單位今天對外表示,日前在檢查一農戶發現,該戶堆肥中的小黃瓜被驗出與這次釀成大腸桿菌疫情的菌株相符合,但仍不能直接證實是否為小黃瓜讓這戶家人染病;該單位發言人Holger Paech表示,「現在無法確定是小黃瓜感染人,還是人的排泄物感染黃瓜。」此外Paech亦表示,該農戶家中其他的蔬菜檢驗後未驗出大腸桿菌,以及他們經常購買蔬果的店家也沒驗出相關病菌。據悉該戶家中以22歲女兒的病情最為嚴重,目前已確診為溶血性尿毒症,且隨時有併發腎衰竭的可能;媽媽則是身體不適住院數天、爸爸目前出現腹瀉的情況。而目前腸出血性大腸桿菌不但已讓全歐洲至少2700人染病,且有700多人出現嚴重併發症,甚至已多達26人喪命。雖然德國先前表示疫情已逐漸紓緩,但依舊未找到元兇的大腸桿菌,已造成歐盟在經濟上的嚴重損失,以及大大影響農業形象。

吃蘋果別急削皮! 防肌肉萎縮又助維持身材

吃蘋果別急削皮! 防肌肉萎縮又助維持身材

吃蘋果把皮削掉是常見的習慣,但這小動作卻讓大眾失去攝取到蘋果皮的營養成分。美國愛荷華大學 Christopher Adams教授發現,蘋果皮的營養素高過果肉,其中的熊果酸更是具有強化人體肌肉,以及減低體脂肪並維持身材的功用。「一天一蘋果,醫師遠離我」一語道出蘋果對人體的益處,蘋果除了過去常講具有抗氧化、抗癌、美容,以及降低血糖、膽固醇與血脂等功用之外,美國專家日前亦證實,若連蘋果皮一起吞下肚,皮中的熊果酸不但有效減緩肌肉萎縮以防骨折,減少老年人的跌倒機率,也能幫助維持身材與降低體脂肪。Adams透過白老鼠實驗發現,蘋果皮讓老鼠不僅降低膽固醇與血脂,體脂肪更是減少一半、肌肉也較原先強韌不少。因此專家建議老年人多食用不削皮蘋果,以強化肌肉避免骨折。而除了蘋果含有熊果酸之外,包括小紅莓、麝香草等植物中也都有熊果酸。除此之外,由於熊果酸具有刺激分泌胰島素、類似胰島素的生長激素的成分,Adams表示也可能將有效幫助糖尿病患者。

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氣候多變 林義傑遇嚴峻考驗!

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氣候多變 林義傑遇嚴峻考驗!

台灣超馬好手林義傑不受中毒事件影響,繼續挑戰體能極限,持續進行「擁抱絲路」長跑活動,且狀況不錯。地球探索保護協會指出9日指出,「林義傑團隊挑戰體能與身心極限,相當辛苦,在行經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時,遭受嚴峻的氣候考驗。」林義傑率領的「擁抱絲路」長跑活動,於今年4月20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堡出發,途中行經伊朗、土庫曼、烏茲別克、哈薩克,預計9月16日抵達中國西安,平均每天要跑70公里路程;他與另外2名中國跑者陳軍、白斌預計花費150天、跑完全程約1萬公里的絲路之旅。地球探索保護協會表示,林義傑目前的狀況很不錯,8日他與中國跑者陳軍、白斌就跑了80公里路程,9日繼續挑戰漫長旅途,目前剩下將近8000公里的路途。目前林義傑仍在伊朗境內,此次活動除了是體能與身心的挑戰,氣候也是一大考驗。地球探索保護協會說,「在行經土耳其安那托利亞高原時,團隊就遭受嚴峻的氣候考驗,因為一天之內就在海拔約1000公尺上上下下,加上高原氣候多變,突然暴雨、又下冰雹,一下又出太陽,算是相當辛苦。」地球探索保護協會表示,此次「擁抱絲路」探索活動,除了要喚起人們對於水資源的重視,也是林義傑要與兩岸華人一起分享這探索活動的挑戰與榮耀,「算是華人首次發起的大型探索活動。」

環保署預告 8種類塑化劑將列管升級

環保署預告 8種類塑化劑將列管升級

環保署今(9)日下午預告,將從嚴列管塑化劑,DEHP等8種塑化劑依據毒性提升列管等級到第一類或第二類,其他種類的塑化劑將列為第四類控管。環保署表示,這一次的預告增加尚未以毒化物列管之BBP、DINP、DIDP及DEP等4種物質,主要原因是因為環保署毒諮會專家一致建議DEHP、DBP及BBP等3種化學物質目前在歐盟已列為生殖毒性物質,其餘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雖然生殖毒性沒有那麼強,但該類物質在環境中有不易分解及累積之特性,仍會危害國內環境及國人健康,因此建議全數列管。環保署表示,這次預告DEHP、DBP從第四類改列為第一類及第二類毒性化學物質;DMP從第四類改列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管理;並新增BBP為第一、二類毒性化學物質;DINP、DIDP及DEP為第一類毒性化學物質,包含DNOP共計8種以外之鄰苯二甲酸酯類悉數列為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環保署將儘速辦理公聽研商、公告等法制作業程序,一俟完成公告,上開8種化學物質將僅限用於塑化劑之用途。 環保署強調,這次預告將7種塑化劑提升至第一、二類或第一類毒化物,主要是比照國際歐盟REACH(化學品註冊、評估、授權法)對3種塑化劑(DEHP、DBP、BBP)管制方式。歐盟在今(100)年2月17日公告將上述3種塑化劑列入應申請授權許可的清單,申請期限是102年7月21日、落日時間是104年1月21日,也就是到104年1月21日以後沒有取得許可的,一律不准用;其緩衝時間長達4年。 環保署說,這次預告草案比照國際歐盟亦給予廠商合理改善緩衝時間,最短為半年(如紀錄申報)至1年半(如設置偵測警報系統及取得許可證)。緩衝時間是否延長,將視公聽會時討論的意見再予斟酌。

三伏貼 改善體質的秘密武器

三伏貼 改善體質的秘密武器

文/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 鐘世豐什麼是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是一種「冬病夏治」的概念。「冬病」是指容易在冬天發病,或是在冬天症狀會更嚴重的疾病,譬如說:像氣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反覆感冒等等這一類屬於「遇寒則發」的疾病;「夏治」是指趁著夏天這些疾病的症狀比較輕微,或者沒有症狀的時候,利用夏天天氣熱,人體的陽氣也比較充足,在人體的穴位上敷貼溫熱的藥物,利用藥物的溫熱特性刺激穴道,來進一步加強我們身體的陽氣,提高我們的抗病能力,這樣到了冬天,發病時的症狀就會減輕,或者甚至不會發病,來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為什麼冬天的病,夏天也可以治療?中醫的理論認為,人體的陰陽兩氣與自然界萬物的陰陽兩氣是相連接的,四季寒熱溫度的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人體陰陽兩氣的變化。夏天是人體陽氣最旺的時候,而冬天則是人體陽氣最弱的時候冬天人體的陽氣最弱,在陽氣不足的情況之下,人體就容易受到寒邪侵犯。而寒邪一旦侵犯人體,又會更進一步傷害人體的陽氣,使陽氣變得更虛弱;陽氣虛弱代表什麼意義呢?就是人體的抗病能力低落,無法將寒邪趕出體外了,這時候就算是用藥物治療,身體恢復地也很緩慢。而夏天人體的陽氣可是非常旺盛的,所以病不容易發出來,既然這樣,為什麼不利用夏天旺盛的陽氣來治病呢?夏天自然界的陽氣很旺,人體的陽氣也很旺,如果這個時候來治病,是不是就比較簡單了呢?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有什麼優點?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的給藥,是將藥貼在皮膚上面的穴道上,並不經過口服。不經過口服有什麼優點呢?首先,不經過口服就不會通過胃腸道,沒有藥物對胃腸道刺激的副作用,對於胃腸道不好的人不會造成影響.而且藥貼在皮膚上,並沒有吃進體內,不需要經過肝臟、腎臟的代謝與排除,不會影響肝腎功能。還有許多人不喜歡吃中藥,因為他不喜歡中藥的味道,沒有關係,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是用貼的,貼的和吃的效果一樣很好。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要在一天當中什麼時候貼,效果會比較好呢?三伏貼穴位敷貼療法在早上9點到下午5點之間貼效果比較好,因為這個時段地球自轉將台灣轉到了面對太陽那一面,距離太陽比較近,也是陽氣最旺盛的時候。可是如果白天要上班,晚上貼藥有沒有效呢?當然是有效的。因為即使是夏天晚上溫度最低的時候,也有接近30度,或超過30度,比起冬天寒流來,正中午最熱的時候,溫度只有不到10度,陽氣要旺多了;夏天這個季節的特性,就是陽氣夠旺,所以即使是晚上貼藥,效果也是很好的。今年(民國100年)的三伏天是哪幾天?今年的三伏天,初伏是7月14日(星期四),中伏是7月24日(星期日),末伏是8月13日(星期六)。若這些時間都沒空,其他時間貼可不可以呢?現代人工作忙碌,上班族要請假不容易.若是上面這些時間正好都不能來,其他時間貼當然也是可以的。為什麼說可以呢?因為農民曆是古代位於黃河、長江流域一帶的中國人所制定的,具有地域性,適合中國黃河、長江流域一帶「溫帶地區」農民生活耕作使用;台灣地處「亞熱帶」接近赤道,緯度比黃河、長江流域低許多,中國農民曆法在台灣就應該要有所修正。若再往南跨過赤道到達南半球的澳洲,氣候變化的程度就大到與黃河、長江流域完全相反.因此中國農民曆就不適用於南半球的澳洲。舉個例子來說,每年「冬至」當黃河、長江流域在飄雪,家家戶戶吃湯圓的時候,南半球的澳洲正好是夏天,那澳洲人該不該吃湯圓呢?同理,當黃河、長江流域在「夏至」過後大家在貼三伏貼的時候,南半球的澳洲正好是冬天,這時澳洲大自然的陽氣當然就無法和北半球的夏天相比擬了。因此在緯度偏低的台灣不必拘泥於初伏、中伏、末伏這三天,因為台灣的初伏、中伏、末伏應該和黃河、長江流域不同,到底須修正多少目前也沒有相關的研究可供參考;所以只要在開始入伏以後,從初伏開始的7月14日,一直到末伏結束的8月23日都可以貼,每次貼藥的時間大約間隔7~10天就可以了。如果病情比較嚴重的話,多貼幾次可以嗎?如果是疾病發作時症狀比較嚴重的人,當然可以多貼幾次!只要貼藥地方的紅熱都退掉了,就可以再貼第二次,貼的次數愈多效果愈好。沒有氣喘、過敏的問題,但是容易怕冷,常常手腳冰冷,也可以貼嗎?可以的!經過多年觀察,每年都來貼三伏貼的小孩,家長的反應普遍良好,覺得自己的小孩體質增強了;當同班級的小朋友開始流行感冒時,自己的小孩卻不趕流行了。因此,三伏貼也可以說是中醫的流感疫苗,具有增強體質的作用。延伸閱讀「97年三伏貼」: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4645

身心均衡發展、文武雙全! 帆船國手官琦考上北一女

身心均衡發展、文武雙全! 帆船國手官琦考上北一女

十一度當選帆船國手的官琦,今年國中基測未獲加分保障,全憑實力以402分的高分考取第一志願北一女中,成了帆船界的一段佳話。 官琦的爸爸、帆船界的資深教練官迺誠表示,在從小學習下,官琦的英文程度不差,國小時試作大學英文學測題目,就可以考90分以上,國中英文更難不倒她,學測輕輕鬆鬆就考滿分80分,「別人要準備五科,但官琦英文底子好,根本不用讀,只應付其他四科,所以有更充分的時間分配時間。」練帆船也讓官琦身心均衡發展,靈活而不呆板;官迺誠說,帆船運動和其他運動不太一樣,各方面都必須靈活,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判斷瞬息萬變的風向、水流,不是卯起來練,就一定有成績,須以知識為基礎,這對選手是最好的智能訓練。帆船協會秘書長宋守智印象最深的是,每次比賽期間官琦總是隨身攜帶一本英文原文小說,比賽空檔便閱讀,她無時不刻都在充實自己的英文程度。宋守智表示,官家是帆船世家,個個術德兼備,爸爸是全國帆協教練委員會召集人,官琦的姊姊官欣也是帆船國手,不但彈得一手好鋼琴,還是政大國貿研究所畢業的高材生;他說,「每次和中國大陸帆船界人士談起,他們就對官欣豎起大姆指,國一時她就代表中華隊參加亞洲帆船錦標賽,曾以英文介紹中華隊,讓各國選手大開眼界,而且鋼琴造詣深,在國際賽會中常代表中華隊表演,可說文武雙全。」

楊技正抓塑毒獲獎章 吳敦義:5大類本週檢驗完

楊技正抓塑毒獲獎章 吳敦義:5大類本週檢驗完

行政院長吳敦義今(9)日在行政院院會上指示衛生署本週內完成5大類產品塑化劑查驗,從大賣場、便利超商到小攤販、偏鄉零售商店、自動販賣機,都要完成檢驗,務必保證「上架即安全」,而吳敦義也在會中特別頒發一等功績獎章給揭發起雲劑違法加入塑化劑的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楊姓技正,並加發新台幣20萬元獎金嘉勉。吳敦義說,楊姓技正今年4月執行行政院「加強取締偽劣假藥專案」,於檢驗食品是否含西藥成分的過程中,意外發現可疑訊號,經抽絲剝繭分析30餘種原料、包材,主動查到益生菌含塑化劑,因此順藤摸瓜查獲昱伸公司製造供應的起雲劑含高劑量塑化劑,才揭發這次台灣食品被添加塑化劑的違法重大案件。他說,楊姓技正這種發掘真相、鍥而不捨的精神,足為全體公務人員的楷模。楊姓技正除獲衛生署給予的專案考績一次記2大功獎勵,依法晉級1級、頒發1個月俸給的獎金外,行政院並特別頒發一等功績獎章,他也加發20萬元獎金嘉勉。

研究/2歲兒若還用奶瓶 5歲時肥胖機率較高

研究/2歲兒若還用奶瓶 5歲時肥胖機率較高

根據一項針對美國近7000名孩童進行的研究報告發現,2歲時仍在喝奶瓶的嬰幼兒,在5歲時出現肥胖的機率,比其他孩童高出1/3,等於小孩越早停止使用奶瓶,可能有助於預防體重過度增加。美國譚普大學(TempleUniversity)公共衛生博士候選人古茲(Rachel Gooze)將這份研究報告發表於「小兒科期刊」(Journal of Pediatrics)上,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不確定長期使用奶瓶是否為直接導致肥胖的原因,不過他們的發現顯示,嬰幼兒在年滿1歲前後斷奶,可能有助於對抗體重增加。古茲指出,他們的研究發現可能可增加1項讓小孩停止使用奶瓶的誘因,而且可能有必要這麼做,因為許多2歲大的嬰幼兒似乎仍在使用奶瓶,而在古茲和同儕研究的6750名孩童中,每5人就有1人在24個月大時仍在使用奶瓶,包括在夜間或全天使用。在長期使用奶瓶的小孩中,每5個就有1人在5歲時出現肥胖。小兒科醫師早也建議父母,在孩子12到14個月大或甚至更早時,就讓小孩停止使用奶瓶,改用方便嬰幼兒使用的杯子,主要是因為使用奶瓶的時間延長,尤其是徹夜使用,被認為是導致蛀牙風險提高的因素,也可能造成鐵質缺乏。

有氧運動助大腦更活絡 有望預防老年癡呆

有氧運動助大腦更活絡 有望預防老年癡呆

有氧運動一向是減重者喜愛的方式之一,根據《美聯社》今(9)日報導,長期做有氧運動不但讓身材愈來愈苗條,也能刺激大腦的功用讓其更加活絡。德州長老會醫院一名研究運動與環境醫學的專家Benjamin Tseng指出,透過比對各10名長時間運動者與久坐者後發現,前者的大腦功能較為活絡。專家亦表示,可望以有氧運動的方式,降低罹患老年癡呆的機率。美國專家Benjamin Tseng表示,研究團隊找來平均年齡73歲的10名前運動員,與10名長時間久坐的民眾做大腦活動的比較;研究報告指出,長期做有氧運動者的大腦活絡程度高過另一方,尤其包括在掌管記憶、抑制分心能力等的區域更為明顯。以報告來看,透過運動防止大腦老化的方式是可行的;Benjamin Tseng強調,希望未來透過更加深入的研究,找出預防治療老年癡呆更有效的方式。俗稱老年癡呆的阿茲海默症,是因腦部細胞的神經萎縮引發的疾病,主要會影響語言、認知、判斷與控制情緒的能力;大多患者平均在75至84歲左右,而女性罹患老年癡呆的機率較男性高,且患有老年癡呆者的下一代,較一般人有4至10倍的發病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