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出國旅遊旺季到來 署新旅遊醫學門診增加傷寒疫苗接種

出國旅遊旺季到來 署新旅遊醫學門診增加傷寒疫苗接種

因應國人前往傷寒高風險地區的預防接種特殊需求,新竹醫院於國際旅遊醫學門診整合性服務中,增加了傷寒疫苗接種服務。因傷寒大多集中於夏季,又到了出國旅遊的旺季,新竹醫院家醫科賴芸蜂醫師表示,國人出國遊玩,應做好萬全準備,以免趁興而出,敗興而歸。 賴芸蜂醫師表示,傷寒屬於腸道傳染病,病原菌為沙門氏桿菌,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特別容易引發流行,東南亞及印度為高發生率地區,中國、非洲、中南美洲等為中度發生率地區。傷寒的潛伏期約為1~3週,因感染病菌多寡及人體免疫功能而不同,常見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相對性心跳過慢、脾臟腫大、身軀出現紅疹,成年人較常有便秘或腹瀉、淋巴組織病變。 賴醫師指出,傷寒的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受污染的水源及食物而感染。例如有些地區以糞便為肥料,蔬果受污染而成為傳染媒介;食入污染河川中的水產而感染;食物、飲水被患者或帶菌者的糞尿所污染;帶菌者接觸料理時污染雞蛋、乳製品,或糞尿中的傷寒桿菌藉由蒼蠅而散布等等。 感染傷寒若不治療,可能導致菌血症、小腸潰瘍出血或穿孔等各種併發症,其中約有2~5%的人會成為慢性帶菌者,中年婦女尤其常見,容易合併膽結石、慢性膽囊炎或膽功能障礙等病變。雖然發展抗生素治療以來,傷寒致死率已由10%降低至1%,但是抗生素濫用使得世界各地普遍出現抗藥菌株,亞洲、中東及中南美洲甚至發現能對抗多種藥物的細菌,實為傷寒防治的一大隱憂。 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近幾年來台灣平均每年傷寒確定病例數約40~50例,因出國旅遊境外移入病例約佔總確定病例數的20~30%,常見感染地區為印尼、中國大陸、柬埔寨、泰國、越南、菲律賓等國。目前台灣不是疫區,不需常規接種傷寒疫苗,因此大部分民眾都無免疫力,賴芸蜂醫師建議前往上述熱帶、亞熱帶或流行國家的民眾,於出發前至少一星期到國際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一劑傷寒疫苗。 傷寒疫苗單劑注射即具保護力,接種完三年僅剩五成效果,若是頻繁往來高風險地區旅行或經商者,宜每隔三年再次注射。傷寒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注射(A型肝炎、B型肝炎、黃熱病、白喉、破傷風、小兒麻痹、狂犬病、腦膜炎),注射後局部疼痛或疲倦感的副作用一般是輕至中度的且短暫的。 賴芸蜂指出,傷寒屬法定第二類傳染病,必要時得強制施行隔離治療。提醒接受傷寒疫苗預防注射的民眾,若吃下的病菌數量過多,疫苗可能失效,仍有可能會感染傷寒,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餐前便後正確洗手,不向街上攤販購買食物,食用經充分加熱煮熟後的食物及可剝皮的水果,飲用包裝飲料或煮沸的水,才能有效避免感染。

減肥要注意!誤用單一食物控制飲食

減肥要注意!誤用單一食物控制飲食

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人們穿著也漸趨輕便,無法再利用厚重外衣來掩飾突出的小腹及臃腫四肢,這正是大家最常想起減重的時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科營養師石宛沛說,正確減重的不二法門當然是規律運動及飲食控制,然而,究竟怎麼吃才能窈窕又健康呢?石宛沛表示,健康且均衡的減重飲食是以全穀類食物為基礎,搭配充足的蔬菜水果,適量奶類及蛋、豆、魚、肉類。油脂及單醣類的食物則不建議過量攝取,因此坊間常聽到的肉類減肥法或是蘋果減肥法,短時間內雖會使體重快速下降,但因為攝取的食物單調沒有變化而不易持久,且可能造成副作用,像是單純以肉類做為熱量來源,長期攝取會造成腎臟損傷,使用單一食物飲食控制也容易造成肌肉流失。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新版國民飲食指南草案建議,「全榖雜糧當主食,營養升級質更優」,即是三餐以全榖為主食,至少應有1/3為糙米、胚芽米、或雜糧等,全穀類富含鉀、鎂、鈣及膳食纖維,有助於血壓控制,此外,膳食纖維也有利於血糖穩定、調整血脂肪及促進腸道健康,還可增加飽足感。石宛沛進一步解釋,以每100公克的糙米與白米比較,糙米所含膳食纖維約為白米10倍,因此,她建議欲減重的民眾,以全榖類及其製品取代精緻穀物攝取,再搭配富含膳食纖維蔬菜水果,並適量攝取蛋、豆、魚、肉類。此外,石宛沛提醒,有些五榖雜糧類的食材容易被誤認為蔬菜類,如:地瓜、芋頭、南瓜、山藥、馬鈴薯或玉米等,若是將這些食物當作低熱量的蔬菜大量攝取,體重可能不降反升。延伸閱讀「全榖高纖飯糰」: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800

青少年街舞「躍」健康 舞蹈老師帶頭減重4公斤

青少年街舞「躍」健康 舞蹈老師帶頭減重4公斤

依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臺北市6~11歲、12~17歲及18歲以上成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比率分別佔18.6%、21.2%及39.2%,我國6~18歲兒童及青少年的肥胖盛行率高達26.8%,肥胖會造成身體新陳代謝改變,因而導致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血管疾病等後遺症等。這些過去被大家認為是中老年人的疾病,已逐漸侵犯到青壯年人,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結果顯示青少年有吃速食的習慣;高達九成以上的青少年有邊吃零食邊看電視或聊天的習慣。而都市化的結果使得活動空間減少,學生們的休閒活動也由過去的戶外活動轉為室內的看電視、打電腦、上網玩線上遊戲等靜態活動,升學壓力常使學校體育課與運動性活動較不受重視,學生活動量相較以前明顯減少。「飲食習慣不良」與「身體活動量不足」即是造成青少年肥胖的重要原因。為配合衛生局推動「健康減重101幸福臺北一等一」健康減重,加強宣導青少年維持健康體位之重要性,並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與均衡飲食,街舞是青少年熱愛運動之一,街舞文化已普遍受到政府及家長重視與肯定,亦有助於健康行銷,為鼓勵青少年加入健康減重行列及全家減重動起來,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為落實青少年健康減重,剛一舞蹈老師以身作則減重4公斤,並帶動年青人參與減重行列,鼓勵舞蹈老師將街舞導入健康文化。為鼓勵身心障礙朋友之團體參與健康減重活動,信義區目前已有2個身心障礙團體55位朋友報名, 為讓身心障礙朋友體驗另類運動,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邀請99年度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街舞狂潮」主角,亦是中華民國街舞協會理事長的彭英倫老師,與永愛發展中心合作,以祥和及熱情的音樂中,帶領身心障礙朋友舞動生命,由基本的拍手開始,引導對節奏的啟蒙,用愛與關懷的一步一腳印的引領學員肢體的活動,每個動作重覆再重覆的跟著音樂的搖擺,最後能自由的隨音樂擺動,也引導出身心障礙朋友深藏的律動潛能。健康照護不分族群、不分角落,加入更多元化運動元素,提供更多的運動資源,結合弱勢團體及專業團體,一起有效打擊肥胖,讓弱勢朋友雖有礙但無礙追求健康維持正常體位,以達「全民皆健康」之目標。

貪便宜 黑心假牙導致顏面蜂窩性組織炎

貪便宜 黑心假牙導致顏面蜂窩性組織炎

為了方便與省錢找齒模師做假牙,當心引來大麻煩。一名30多歲的女子因為舌下嚴重腫脹疼痛到醫院求診。檢查後發現,原來是幫她做假牙的齒模師「偷工減料」,作假牙前並沒有進行根管治療,導致牙根內化膿,進而引發顏面蜂窩組織炎。醫師強調,齒模師沒有醫師執照,根本不能替病人做口腔治療,提醒大家別為了貪小便宜,甚至可能威脅生命。很多人為了省錢,冒險找齒模師做假牙,但可能會得不償失。有些不良業者使用臨時假牙,卻收永久假牙的錢,打點折扣讓民眾誤以為賺到了,但幾年後還得再受換牙的罪。大林慈濟醫院牙科暨口腔顎面外科鄭朝鴻醫師強調,做假牙就像蓋房子一樣,需要花時間把地基打好,假牙才能穩固。而齒模師做的就像樣品屋「中看不重用」。還告知病人使用幾年後,假牙鬆動及疼痛是正常現象,讓病人每幾年就被騙一次,但其實真正的永久假牙好好保養,是可以用一輩子的。鄭朝鴻醫生表示,齒源性顏面蜂窩組織炎,若化膿區域在下顎部份或咽喉旁,會讓人無法正常張口。如擴散至舌下,甚至雙側性感染,就會像被掐住喉嚨般,無法順暢呼吸,甚至導致呼吸道阻塞等立即性風險。另一種情況是在眼窩下方腫脹,當感染順著靜脈回流到腦部時,就可能併發海棉竇栓塞、腦膜炎,死亡機會相當高,千萬不可延誤就醫。就診的女子則是舌下及下顎區域腫脹,讓她有口難言。鄭醫生指出,治療分為三個步驟,首先用抗生素控制症狀,再使用引流清創手術將化膿的部分清除,最後進行牙科治療。牙科治療主要是把牙根產生病變的假牙及根柱移除,並進行根管治療,將感染的來源徹底移除。他指出,許多人做完清創手術把腫脹消除後,以為不痛就沒問題,甚至為了保留原本不良的假牙,就不繼續看診。但如果沒有把感染源移除,日後還是會再復發。鄭朝鴻說,齒源性顏面蜂窩性組織炎在都市較少見,但在鄉下卻很常遇到,多數顏面腫脹的病人,都是因為找齒模師做假牙而引起的感染。情況嚴重的病人,甚至需要接受住院治療,後續也得多次回診,原本的假牙也必須拆除,到最後還是得再花一次錢。他強調,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就認明門口有健保標誌的牙科診所或醫院,千萬不要「省小錢而花大錢」。

變易瘦體質的關鍵是? 不可不知減肥8禁忌

變易瘦體質的關鍵是? 不可不知減肥8禁忌

不論是因為愛美要瘦身,還是為了健康而減肥,為什麼遲遲未見顯著效果,還會復胖?新竹市佛光山人間大學健康飲食講師王明勇強調,人體溫度每升高1℃能增加13%的代謝速度,食用咖哩、蔥、薑、蒜、辣椒等食物有助「增高體溫」,進而塑造成易瘦體質。正常體溫應維持36.8℃至37.5℃左右,根據研究顯示,體溫36.7℃時的代謝率最高,消耗脂肪也最快,女性常因年齡增長體溫逐漸下降,導致代謝變差,身材也開始「走山」。王明勇證實此一說法,並呼籲多做有氧運動或是透過「懶人運動法」的泡溫泉、洗三溫暖,能有助於提升體溫。明明很努力控制食量,卻瘦不下來嗎?王明勇歸納出常見造成肥胖的幾大因素,趕緊自我檢視是不是犯了以下哪項錯誤?1.現代人飲食逐漸西化,常以速食替代正餐,加上偏食造成飲食不均衡。2.用餐速度過快,引起血糖衝高,腸胃功能變差的現象,用餐時間應以半個鐘頭為宜。3.缺乏運動,新陳代謝差。4.睡眠不足,應睡足6小時,才不致產生荷爾蒙異常。5.暴露在肥胖環境中,也就是美食唾手可得,容易造成不正確飲食或過量的情形發生。6.壓力是肥胖按鈕。7.體溫過低,藉適當運動可改善。8.血液汙染,有便秘問題,新陳代謝差不易排出毒素。

猿隊林智勝腹斜肌、肋間肌拉傷 盼7月復賽

猿隊林智勝腹斜肌、肋間肌拉傷 盼7月復賽

5月29日與牛隊雙重賽的第2戰,桃猿隊林智勝因揮棒過猛、加上身體疲勞,出現疑似疲勞性骨折情況;近日在經過桃園壢新醫院的詳細檢查後,猿隊防護員何仁琮20日表示,「確定林智勝的腹斜肌、肋間肌拉傷,除了充分休息,也為他安排用震波治療。」在5月29日出現身體不適、經過幾天的休息後,林智勝自覺狀況可以,在6月3日與統一獅之戰上場比賽,不過該比賽後又感到身體不舒服,到目前為止都在休養。猿隊防護員何仁琮指出,在經過醫院更詳細的檢查後,「確定智勝的腹斜肌與肋間肌拉傷,骨頭方面則沒有問題,目前就是讓他好好休息,也為他安排到醫院進行震波治療,幫助修復肌肉組織。」何仁琮說,從3日至今約兩個禮拜時間,林智勝除了休息與接受治療,他也會做一些心肺訓練、肌力訓練、以及踩固定式腳踏車,球團樂觀預估,若復原情況良好,希望他7月中可以上場比賽。

激烈減肥當心「溜溜球效應」 醫師:吞蠶糞瘦身無學理根據

激烈減肥當心「溜溜球效應」 醫師:吞蠶糞瘦身無學理根據

快速瘦身不僅是每位肥胖者的夢想,即使已經骨瘦如柴還是有人想再更瘦,因不當減肥造成身體傷害時有所聞,對此,醫師提醒,「激烈減肥容易造成『溜溜球效應』,更可能導致病痛纏身。」減肥可謂是全民運動,近來這股風潮吹進校園,教育部一項最新的調查指出,竟有1成3的青少年曾用催吐來減肥。台灣肥胖醫學會劉芳玲醫師指出,「用手刺激舌根,把進到胃裡的食物吐出來,胃酸會隨著進入食道,長時間腐蝕,罹患食道癌機率將大增。」劉芳玲提醒,快速減重少掉的是肌肉和水分,造成基礎代謝率下降,一旦停用後復胖的速度快得驚人,而且回復的是脂肪,醫學界稱為「溜溜球效應」,因此很多人看起來雖然很瘦,但體脂肪卻遠超過30%的肥胖標準。減肥偏方五花八門,催吐、吃瀉藥是常見的錯誤方式,此外,大陸網友盛傳吞蠶糞可消水腫或瘦身,是其中令人感到驚悚的一項,劉芳玲表示,這種方法並無學理根據也不衛生,還可能導致其它疾病。

重症患者居家口腔診療 盼納政府補助

重症患者居家口腔診療 盼納政府補助

同樣是弱勢族群,但生活在台灣跟日本卻差很大!國內重度身障患者到牙科就診率不到三成,許多人是因為重病臥床或行動不便而需要醫療院所提供口腔居家醫療照護服務,不過,國內去年三月才開始由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首度成立口腔居家醫療照護,由於採自費無健保補助,雖然醫院每次僅收300~500元,不過因為需要多次看診,不少患者家屬還是打退堂鼓。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院長周明勇醫師表示,日本在20年前即開始推行口腔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幾乎每家牙醫診所及部份醫院都有提供這項服務,治療項目從一般口腔檢查、洗牙、拔牙、牙周病治療、根管治療到活動假牙裝置都有,民眾看診享有政府部份補助,每次到宅服務配有三名牙科醫師及二名口腔護理人員,並由專車司機載運到患者指定地點,而且每天都有提供服務。反觀國內,許多重症患者根本無力到醫院牙科就診,超過10年都沒有看過牙醫的老人及重病臥床患者不在少數。為了照顧這群弱勢患者,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特地前往日本觀摩考察,並於去年三月開始推動口腔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到目前服務對象逼近150人次,不過礙於經費考量,僅能開放台中地區重度身障患者、極重度身障患者或臥病在床老人申請治療。負責執行口腔居家照護服務的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一般牙科余權航醫師無奈表示,儘管近年來國內不斷提升對特殊需求者口腔治療的環境及照護品質,但仍有多數行動不便、臥床者、缺少人力照護或載送者,無法得到應有的口腔照護,造成多發性蛀牙、牙周病、口腔衛生不良等口腔疾病。目前在國內推廣「口腔居家照護」是件苦差事,除了每次出診皆需動用三名以上醫護人員及器械耗材外,自己還必須擔任司機,往往一個上午只能跑2~3個地方,每次出診醫院花費成本超過3,000元,看到這些急需口腔醫療照護的患者及家屬,還是為了不到500元花費而感到有壓力,真的期待政府可以重視這些弱勢族群的就醫權益,開放健保補助申請。為了提升國內口腔居家醫療照護服務品質,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特別邀請三位經驗豐富的日本齒科大學教授來台參加口腔居家照護研討會,針對日本推廣口腔居家照護多年的經驗進行相關交流,余權航醫師說,期待透過本次的研討會,能夠吸引更多同仁加入「口腔居家照護」看診的行列,更期待在健保的補助下,嘉惠更多弱勢族群!延伸閱讀「日本/台灣口腔居家照護10大差異」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822

幸福圓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癌末患者搭高鐵圓夢

幸福圓夢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癌末患者搭高鐵圓夢

人生的旅途中,你最希望完成什麼夢想?今年35歲卻已歷經數十年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折磨的癌末患者黃麗貞小姐,她最大的夢想就只是和最愛的家人一起搭高鐵,但生病加上長期不良於行,使麗貞一直不敢說出心中的願望。光田綜合醫院安寧醫療團隊為此規畫了一趟圓夢之旅,派出了醫療團隊與必備的醫療器材全程護送,而台灣高鐵公司也熱情支援,全額贊助相關費用並全程引導協助,讓麗貞一家人終於完成數十年來難以實現的夢想。光田綜合醫院癌症中心郭集慶主任表示,院內安寧療護團隊長期關懷末期患者身心靈上的照護,也積極為末期患者推動圓夢計畫,希望他們能在人生的最後旅途中走得幸福無牽掛。而最近安寧病房有一位35歲的癌末患者黃小姐,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從小深受病痛折磨,四肢萎縮不良於行。家中一位兄長也同樣因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於12年前死亡。在麗貞的記憶中,辛勞的母親為了讓罹病的兄妹倆接受教育,每天風雨無阻背著他們上下學,完成國民教育。而目前父親靠著園藝種植業支撐整個家庭,收入不穩定,但全家人感情極好。遺憾的是去年年初,麗貞竟又被診斷出罹患卵巢癌,如今已是癌末,在院方安寧病房接受照護,而患者母親為了照顧女兒,上個月在路程中發生車禍,即使如此,母親每天仍坐著輪椅守候在麗貞床邊陪伴愛女,讓醫護人員非常感動。安寧醫療團隊在日前一次藝術治療的活動中,發現麗貞心中想與最愛的家人一起出門搭高鐵欣賞車窗外風景的願望。她說自己從小生病又行動不便,幾乎沒機會外出,看著父母辛勞的身影,只得將這個微小的心願深埋內心。深受感動的安寧醫療團隊為麗貞與她的家人圓夢,考量她的身體狀況並仔細規劃後,於在上周六(6/18)早上成行。麗貞在全家人與醫療團隊的陪伴下搭乘救護車從醫院出發到高鐵台中站,然後搭乘高鐵到新竹站來回,並在車站的餐廳內享用大餐。而台灣高鐵公司在得知麗貞的故事後非常感動,全力協助這次的圓夢計畫,不僅全額贊助麗貞一家及醫療團隊的搭乘費用,還派員協助一行人順利完成這次的高鐵圓夢之旅。

跳躍動作多 足球員、籃球員當心「跳躍膝」!

跳躍動作多 足球員、籃球員當心「跳躍膝」!

許多運動選手都歷經過運動傷害,如何自我保護是重要課題,運動傷害「跳躍膝」就是常見的一種;根據研究,在足球選手當中,每40人就有1人因「跳躍膝」而不能參賽或練球。造成「跳躍膝」的主因為經常性的跳躍動作,髕骨肌腱在身體跳躍時承受很大的壓力,加上很頻繁的跳躍動作,肌腱就會因使用過度發炎,「跳躍膝」又叫做髕骨肌腱炎。根據國外運動醫學研究,記錄超過2000名歐洲足球選手中,近10年間,球隊醫生與訓練員通報137例中,「跳躍膝」占所有傷害的1.5%。「跳躍膝」的症狀包括髕骨肌腱疼痛、跑步或跳躍後更加疼痛,嚴重時,連坐著不動都會痛;「跳躍膝」常發生在需要經常進行跳躍動作的選手,比如籃球、排球、足球等。根據醫學研究,「跳躍膝」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復健(熱療、電療等)、手術治療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