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如果還有明天... 劉偉仁今晨肝癌病逝

如果還有明天... 劉偉仁今晨肝癌病逝

知名音樂人劉偉仁自今年四月發現罹癌以來,和病魔纏鬥兩個多月,今晨五時許仍不幸病逝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得年48歲。院方表示,劉偉仁臨終前一直處於昏迷狀態,走的時候家人、朋友及教會友人陪伴在一旁,非常安詳。劉偉仁自今年四月因肝癌末期病發入院治療,朋友擔心他無力負擔龐大的醫療費用,於本月19日為他舉辦一場募款演唱會。歌手巫啟賢、彭佳慧、等人輪番上陣以歌曲向劉偉仁致敬,就連總統馬英九也在臉書(Facebook)上錄製加油影片送給劉偉仁。當時劉偉仁雖然意識昏迷,但仍由醫療團隊一路護送至演唱會現場在後台以視訊監看演唱會進行。劉偉仁一生創作不輟,知名的創作包括「如果還有明天」、「敲敲我的頭」等,就連在病榻上也要把握任何一分清醒的時間抱著吉他彈唱,展現生命的堅韌及對音樂的堅持。劉偉仁生前早已安排好身後事,將由律師及教會協助處理。一代詞曲創作人殞落,雖說是樂壇的損失,但也留下諸多膾炙人口的歌曲讓人永遠懷念。

遇到同志「一家人」 你會有異樣眼光嗎?

遇到同志「一家人」 你會有異樣眼光嗎?

目前網路上流傳一段影片,是美國ABC電視台的實境節目“What would you do ? ”(你會怎麼做?)當集的劇情設定是由一對女女演員飾演一個同志家庭(她們本身也是女同志),在餐廳裡遭到服務生百般刁難,試探旁邊的民眾會不會挺身而出。結果不但有人力挺聲援這對同志戀人,甚至付出具體行動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影片上傳才短短一天,就湧入6000多人點閱,有網友認為影片中挺身而出的民眾行為令人感動,但也有人好奇在台灣發生同樣的事情會有怎樣的結果。影片中這名百般刁難的服務員,不斷用尖銳的詞語質問這個同志家庭,終於旁邊的民眾看不要去,要求這位無禮的服務員離開。還有民眾直接寫一封鼓勵的信,讓這名同志演員哭紅了雙眼。在世界各地、不同社會,甚至是先進的歐美國家都對同志議題存在太多的爭議。其實,不管任何的性傾向都需要被尊重,因為人人身而平等,每個人都能享受愛與被愛的自由。

暴躁女童狂掉髮 一個月內禿光光

暴躁女童狂掉髮 一個月內禿光光

9歲的張小妹妹,在一年多前,被父母發現頭髮有大量脫落現象,且居然在短短一個月內頭髮突然全掉光,有如沙彌。一年前,張小妹妹由父母帶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就診,經醫師詢問得知,張小妹妹每晚在睡夢中經常拳打腳踢,而且平常脾氣暴躁、容易動怒,確診為毛髮異常掉落之「臟躁」證型,醫師以「甘潤滋補」、「寧心安神」之法治療三個月後,張小妹妹頭髮稀疏的情況開始改善,一年後,頭髮新生已相當茂密秀美。臺北市聯醫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張小妹妹的頭髮脫落現象即中醫所謂的「斑禿」,也就是俗稱「鬼剃頭」的疾患,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生斑塊狀的脫落(看起來很像數個50或10元硬幣大小的洞洞、沒有頭髮),嚴重者可迅速掉光形成「全禿」。林在裕解釋,「全禿」的病因主要與精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及自體免疫性疾病有關,精神受刺激、情緒不穩定、焦慮、生氣、憂愁、悲痛等情緒波動,皆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功能失調,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將使得血管運動中樞功能異常,進而毛囊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以致毛髮因為營養供應不足而開始脫落。林在裕表示,張小妹妹情緒躁動不安的行為表現可歸屬於中醫之「臟躁」證型,「臟躁」是以精神憂鬱、煩躁不寧、哭笑無常、呵欠頻作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症,屬於中醫「神」的活動失常範疇。該病的發生多為憂愁思慮、情志鬱結或勞倦過度,使心脾受損、精血化源不足。臨床可以甘潤滋補、寧心安神之「甘麥大棗湯」(由甘草、小麥及大棗三味藥所組成)為主方辨證來治療。「甘麥大棗湯」能使異常興奮之神經鎮靜並且能緩解各種痙攣症狀,尤其對歇斯底里、睡眠障礙、小兒夜啼等病症有顯著的療效。延伸閱讀「掉髮高危險群注意五要點」: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782

糖尿病無法根治 但該如何控制?

糖尿病無法根治 但該如何控制?

衛生署6月15日公布99年國人十大死因,其中糖尿病排名第5位,每1小時4分1秒就有1人因糖尿病而死亡。臺北市98年十大死因糖尿病也排名第5,國人糖尿病盛行率已達9.2%,幾乎每10個人就有1人得病,士林區糖尿病更提前至第4位。您自己或家人有糖尿病嗎?常聽到有人問:喜歡吃甜食,就會得糖尿病?我有糖尿病不能吃太多,但常會肚子餓怎麼辦?或是都已經配合醫生按時吃藥,為什麼血糖還是高?以目前來說糖尿病是無法根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屬於第二型有90%以上,能經由健康飲食、規律運動及藥物控制成為控糖達人,而遠離許多器官的合併症!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的甜蜜家族,是由一群患有糖尿病的病友所組成,藉由公共衛生護士與諮商心理師的專業介入,增進糖尿病友自我管理的自信與效能,並培訓種子指導員,99年採糖尿病ABC三階梯團體運作模式,訓練精英組帶領成員融入團體及社區服務。今100年結合轄區糖尿病團體,提升糖尿病友參與社區健康促進活動,了解我的健康我負責的重要性。我們團體成員鍾先生6年前他參加成人健檢不相信報告出現紅字「血糖偏高」,將自己尿液拿來引誘螞蟻確定是否患有糖尿病,直到來參加社區篩檢血糖值大於300,衛教後再去醫院檢驗糖化血色素為14%(正常人4~6%),經由加入甜蜜家族從此不再道聽塗說,配合飲食、運動和藥物,學會用血糖機器監測及判讀自己的血糖值,現在糖化血色素穩定控制於7%以下。甜蜜家族會長陳治世先生本身也是糖尿病個案,5年多前巧遇甜蜜家族帶領人而進入團體,治世會長表示:「懷著感恩的心,珍惜現在健康的身體。從團體學習自我照護到分享,讓自己成為控糖達人,並於99年榮獲國民健康局頒發「ABCDEFG模範糖友」,歡迎糖尿病市民加入士林區甜蜜家族。」報名請來電洽詢士林區健康服務中心,電話(02)2881-3039分機238張護士。

音樂創作才子嚴爵保養有方 為歌迷貼身護理抗痘

音樂創作才子嚴爵保養有方 為歌迷貼身護理抗痘

嚴爵在08年的夏天遠從美國來到台灣闖蕩歌壇,即使擁有令女性羨慕的好膚質,不過他也自爆:「生平第一顆痘痘竟出現在第一張唱片宣傳期,粉絲還幫我準備很多抗痘小物,讓我感到相當窩心。」高溫悶熱的天氣,伴隨而來的出油與冒痘,讓許多人的肌膚紛紛拉警報!醫學美容診所院長戴文瑛指出,常見的抗痘產品多數含有茶樹,該成份雖然能幫助抑制微生物、黴菌生長、減緩痘痘發炎,但要注意的是,若濃度過高或使用次數太多容易造成脫皮現象。儘管擁有幾近零瑕疵的好膚質,嚴爵對於日常保養並不馬虎,除了亮出自己最愛的戰痘小物,還在記者會上小露一手,並親自替歌迷進行臉部的基礎護理,現場氣氛非常熱絡。根據統計氣溫每升高1度,油脂分泌多10%,過多油脂與髒污阻塞毛孔易引起細菌感染,惱人的荳荳、粉刺問題就會慢慢浮現。戴文瑛提醒,基礎清潔非常重要,可選用有抑菌、抗痘效果的洗顏產品。此外,高溫天氣容易流汗,可以多沖澡避免細菌孳生,平時也要定期去角質、穿著吸汗且透氣的衣服等,能有助預防、抑制痘痘生長。

用對保養品嗎? 醫師:應適合自己膚質及保養方式

用對保養品嗎? 醫師:應適合自己膚質及保養方式

醫學美容逐漸成為熱門討論話題,正確使用及選用護膚品是一門很重要的功課。美國比佛利整形美容診所的醫師Perry Liu強調,產品研發的背後需要有確切的科學實證,必須以使用者肌膚的安全性及健康為主要考量。Cosmeceuticals在台灣稱之為藥妝或醫學美容保養品,Perry Liu指出,Cosmeceuticals之所以造成流行,其實是來自美國嬰兒潮所出生的人們集體對老化所產生的恐慌。Perry Liu說:「醫師的職責在於幫助患者找到適合自己皮膚的產品及保養方式,我常常告訴我的病人『Your doctor knows your skin!』」。他也提醒,一般民眾應正確持續使用適合自己的保養品,不宜給肌膚過多的負擔,否則會造成敏感現象的產生。

過度疲勞、壓力大引發耳鳴 醫師:紓壓、保持平常心

過度疲勞、壓力大引發耳鳴 醫師:紓壓、保持平常心

有耳鳴的人對其生活品質有極大影響,且耳鳴時間越久會破壞聽覺神經,造成重聽、甚至耳聾。北市中山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李宏信說,「緊張、過度疲勞、壓力太大也會引發耳鳴,民眾必須懂得紓解壓力、放慢生活步調。」耳鳴是指耳朵聽到外界沒有的聲音,是因內耳病變所引起,而引發耳鳴的原因包括音響外傷、藥物中毒、外傷與手術、病毒感染、生活壓力大、老化、腦部腫瘤等。李宏信醫師說,耳鳴也容易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因其年齡慢慢增長,血管雜質沉澱、引起血管阻塞而神經壞死。除了外在因素與年齡,壓力太大的人也要注意耳鳴上身;李宏信表示,太緊張、情緒不穩、過度疲勞的人,「因壓力讓腎上腺皮質素與腎上腺分泌增加,導致血管阻塞,內耳血液循環不良,造成內耳神經萎縮而引發耳鳴」,所以工作壓力以及升學壓力大的民眾要特別注意。李宏信提醒,民眾要懂得紓解壓力、放慢生活步調,有耳鳴的人要有耐心接受治療,治療方式包括血管暢通、活化神經與防止血管過度收縮的藥物,必須服用半年或以上才能見效。

居家口服化療 讓腸癌患者免受住院治療束縛

居家口服化療 讓腸癌患者免受住院治療束縛

南投信義鄉神木村的阿忠(化名)在一年前因腹痛就診,經大腸鏡檢查後,確診為大腸癌第三期,經手術切除腫瘤後,醫師告知需開始定期接受化學治療,由於村裡曾有人接受大腸癌針劑化療,阿忠早已聽聞治療需經常來回奔波醫院及對生活造成的影響,令他十分抗拒,故向醫師提出放棄治療的念頭;經醫師反覆溝通,患者選擇接受居家口服化療,他坦言:「居家口服治療讓我可以繼續工作、照顧家庭,是我願意持續治療的主因!」。彰化基督教醫院大腸直腸外科黃玄遠醫師表示,若患者住家較偏遠或仍在職,不妨可與醫師討論選用居家口服化療藥物進行治療,以兼顧生活需求,目前居家口服化療藥物跟傳統住院48小時針劑化療相比,效果相當,民眾應秉持信心接受治療;此外,相較於住院治療,居家口服化療可減少患者往返醫院的次數,降低病人對治療的抗拒,幫助他們順利完成整體治療計畫,提升治療成果。黃玄遠醫師說明,居家口服治療不僅可大幅節省住院時間,其方便性也較能維持患者的生活品質,使用口服化療藥物,患者只要每三週至門診進行約兩小時的鉑類藥物注射,其他時間仍可做自己想做的事,免受治療束縛,不過,黃醫師強調,居家口服化療需患者自行服藥,因此遵守醫師囑咐,按時服藥為治療成效最重要的關鍵,提醒患者,切莫自行停藥,以免造成病情惡化。根據國民健康局四月發佈的資料顯示,大腸直腸癌是國人頭號好發癌症,黃醫師指出,雖然目前已有方便有效的居家口服化療選擇,但及早預防才是根本之道!目前國健局提供50~70歲的民眾,每兩年一次免費做糞便潛血反應檢查,呼籲民眾藉由定期篩檢,才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罕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是致命的良性腫瘤

罕見腎上腺嗜鉻細胞瘤 是致命的良性腫瘤

奇美醫學中心泌尿外科主治醫師劉建良表示,一名50歲的吳先生患者,有高血壓病史,偶有突發性頭痛、頭暈、冒汗、容易緊張且血壓不易控制,已經吃了三種以上的抗血壓藥,血壓仍然忽高忽低。某天晚上在睡夢裡,然被劇烈的左腰疼痛痛醒,緊急送醫,在急診測出血壓高達214/111 mmHg,而且左腰持續劇烈疼痛,電腦斷層掃描發現左側有一3.5公分的腎上腺腫瘤,以及左腎有一10公分的血管肌肉脂肪瘤破裂合併大出血。劉建良解釋,患者身上同時有兩種腫瘤,左側腎上腺腫瘤是嗜鉻細胞瘤,是平時血壓不穩定的元凶,左腎血管肌肉脂肪腫瘤則因為突然的血壓飆高,造成血管破裂,產生足以致命的大出血。經過輸血、止痛藥物、口服利脈(Dibenyline)來控制血壓,並在3個月後再追蹤電腦斷層,確定腎血管肌肉脂肪瘤血塊已經吸收,再次住院接受後腹腔鏡手術,同時切除腎上腺嗜鉻細胞瘤與腎血管肌肉脂肪瘤。劉建良說明,在使用四個不到1公分的小傷口將兩種腫瘤切除,再擴大傷口將腫瘤完整取出體外。吳先生在手術後隔天就可以喝水慢慢進食,術後第六天出院。目前持續在追蹤,血壓116/77mmHg恢復正常,並且不需要任何抗血壓藥物。劉建良提醒,嗜鉻細胞瘤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生率為10萬分之1,佔高血壓病因的0.1~1%。90%以上的患者可經手術治癒。但是臨床上症狀變化多端,有些患者一直到了致命併發症產生才被診斷出來。因此一旦有懷疑這類疾病就應該積極及早就醫診治。延伸閱讀「嗜鉻細胞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851

邁向高齡化 開心患者70歲以上占五成

邁向高齡化 開心患者70歲以上占五成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王植賢醫師表示,84歲的金先生,原本身體硬朗,平時以拉單槓和蹲跳健身。然而,最近一年來因自覺體力衰退,因而到該院求診,經心臟內科超音波檢查後,發現是「心臟主動脈瓣退化性鈣化」所導致的瓣膜狹窄。醫師原本建議金先生接受開心手術,然而金先生與家屬考量年紀過大,因而只服藥觀察,未接受手術的建議。王植賢醫師表示,日前,金先生因有反覆咳嗽、喘不過氣來之症狀來到該院急診求診,經檢查發現,心臟主動脈瓣膜已嚴重狹窄導致無法正常開合,並引起肺水腫併發嚴重肺炎,在接受氣管插管治療肺炎後,金先生與家屬終於接受建議,由心臟外科團隊王植賢主任與陳佑群醫師施行「心臟瓣膜置換開心手術」。手術完後一周,金先生即順利出院。王植賢醫師指出,該手術是在體外循環心肺機及心肌麻痺液的輔助下,先將金先生的體溫降至28℃,讓心臟停止,將原先嚴重鈣化的主動脈瓣膜切除後,縫上新的人工瓣膜,然後再回溫至37℃,待心臟恢復跳動後,關掉體外循環心肺機,即完成心臟瓣膜的置換手術。王植賢醫師表示,由於台灣逐步邁向高齡化社會,再加上醫療水準的不斷提升,高齡患者接受開心手術已相當常見。過去一年來,署立新竹醫院施行了近百例開心手術,平均每3~4天即執行一例開心手術,其中,70歲以上的患者占五成,其中更有七人年過80。這七例高齡患者,在接受開心手術後,均順利出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