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包皮反覆發炎 13歲童為包莖所困

包皮反覆發炎 13歲童為包莖所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3歲陳姓少年因結構異常形成包莖,龜頭常紅腫疼痛,甚至流膿,經採用新式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約5分鐘,即改善其包莖疼痛困擾。包皮可保護龜頭,出生男嬰幾乎都有包莖問題,但95%到青春期即會改善,除宗教因素或特殊情況,一般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青春期逾9成包皮和龜頭會完全分開童綜合醫院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剛出生的男嬰幾乎都有包皮內層和龜頭粘合無法分離的包莖情形,但隨著年齡增長,包皮會慢慢後退,臨床研究,1歲男孩約有50%左右持續有包莖現象,但到16歲左右,一般包皮都會往後退而露出整個龜頭;根據台灣國小學童調查,3年級前約有4成男童包皮和龜頭完全分開,6年級則提高到8成,到了青春期,約95%以上男孩包皮和龜頭會完全分開。呂謹亨醫師指出,包皮可保護龜頭,若出生時就割包皮,龜頭裸露易受刺激而變紅腫,特別尿道開口黏膜處易受到傷害,甚至引起潰瘍,造成尿道口狹窄。嬰幼兒包皮垢與成人不同,是無菌的,像潤滑劑一樣可協助包皮與龜頭的分離,勿須刻意用力剝開沖洗,因此,若非基於宗教等理由,一般並不建議出生嬰兒割包皮,並呼籲家長切勿用力翻開男嬰包皮清洗,以免出現撕裂傷,增加細菌入侵與感染機率,甚至造成嵌頓性包莖,致須緊急手術,以免陰莖缺血壞死。微創術手術僅需5分鐘 出血少疼痛小一般男性出現包皮炎或龜頭炎,包皮開口過小,便溺時包皮會出現球狀膨起,尿液解完後仍會慢慢滴出,才可手術,減少泌尿道感染機會;此外,當包皮回縮到龜頭溝後方嵌頓,卡得太緊而無法拉回原來位置,陰莖可能因而充血,形成腫環,容易造成潰瘍,需麻醉將包皮復位,消腫後再割除;包皮反覆紅腫、疼痛,是因殘餘尿液積在包皮內,要先清洗,保持清潔,經常發炎則需手術切除。呂謹亨醫師表示,微創包皮槍環切術,手術時間只需約5分鐘左右,出血少且疼痛小,傷口平整,縫合釘約10天即會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傳統割包皮手術,則手術時間長、刀口長、易疼痛、術後易出血且傷口較難照護、癒合時間較久,且術後需多次換藥。

一緊張就狂拔毛 男大生髮禿像狗啃

一緊張就狂拔毛 男大生髮禿像狗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6、7月是升學和求職旺季,許多學生和社會新鮮人常常過度緊張;一名男大生自國中起就因在班上被排擠,心情緊張下狂拔頭髮,導致頭頂像被狗啃,東缺一塊、西缺一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醫師蔡尚穎表示,這種「拔毛症」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好發率約1%,大約三到四個班級就會有一人有這種症狀。病患會一直拔身上的體毛,包括頭髮、眉毛,造成頭部不規則禿髮,影響社交與日常生活。有些情緒困擾患者會咬指甲拔毛症的成因多是源自於外在的情緒困擾,例如升學、求職或與家庭成員相處緊張所產生的壓力等,有些情緒困擾的患者會藉由咬指甲、摳皮膚緩解壓力,拔毛症患者則透過拔毛舒緩情緒,逐漸演變為無法控制地拔毛。若拔毛行為已到自我無法控制、影響外觀且出現社會畏縮、煩躁而影響成就表現表現時,就需要專業治療介入。這名男大生從國中逐漸養成拔頭髮習慣,即使理光頭也會拔除特定部位毛髮,久而久之因為外觀怪異而遭排擠,上高中後外出都戴帽子,也會沿著帽緣拔頭髮,嚴重影響人際關係與日常生活,平常幾乎只和家人來往,即使寒暑假也整天在家玩電腦,考量後續畢業求職才來求診。以行為治療為主 而非仰賴藥物蔡尚穎醫師表示,拔毛症是透過學習機轉而來的行為,因此治療上以「行為治療」為主而非仰賴藥物,由醫師仔細評估拔毛的情境與過程,再逐一修飾行為,上述男大生在未服用任何藥物之下,接受近半年的行為治療,成功戒除拔毛症的困擾,結束治療前還感動地說「頭髮總算享受到不戴帽子的自由空氣。」蔡尚穎醫師提醒,若有疑似拔毛症症狀且有動機接受治療者,可以尋求有行為治療的專業機構或醫院精神科拔毛症特約門診等專業資源協助,先透過醫師評估確認是否符合拔毛症,再及早接受治療。

過度前臂勞動 不打網球也會得網球肘

過度前臂勞動 不打網球也會得網球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打網球也會得網球肘!門診中常見患者因手肘痠痛無力來就醫,醫師表示,一般手肘過勞,可由推拿、按摩、針灸方式舒緩症狀,若工作需要,經常要屈伸手腕動作,應定時休息,避免長時間持續相同動作。好發於網球運動員故得此名台南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表示,每當告知患者為網球肘時,不少人的反應都是「我又不會打網球,怎麼會得到網球肘呢?」事實上,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關節附近肌腱炎的統稱,因好發於網球運動員,故被稱為「網球肘」。曾裕芳醫師指出,肘關節外側有許多附著的肌腱,肌肉順著前臂,延伸至腕關節的大拇指側及背側,主要作用是產生伸展手腕關節的動作。在經常作前臂旋轉、伸屈肘關節工作或運動的人,大多是由局部反覆疲勞引起,造成伸腕肌、總伸指肌、旋後肌附著點處肌腱內部輕度撕裂和局部輕微出血,在自我修復過程中結疤、粘連,擠壓該處的神經血管束而引起疼痛。演奏家、主婦及工人易罹患網球肘主要症狀為手肘關節外側(且在肱骨外側上髁)有明顯壓痛,通常進行抓握動作時會感到疼痛;或是當手腕向下彎曲時會出現握力變弱、手臂無力的情形。哪些族群容易罹患網球肘?搬運提重勞動業者如建築工人、搬運工人、汽車修理、使用板手、使用鍵盤、鑄模車床、工廠作業員等;網球、羽球、乒乓球運動員及樂器演奏家、家庭主婦、清潔工等。工作經常屈伸手腕應定時休息曾裕芳醫師提醒,若工作需要,經常要屈伸手腕動作,應定時休息,避免長時間持續反覆。平時也可做一些運動,如腕關節屈伸、肘關節屈伸及前臂旋轉活動等動作。通過關節主動活動、牽伸放鬆和肌肉力量訓練,來保持關節活動度、增加組織柔韌性、緩解肌肉緊張、減輕疼痛、加強關節的動態穩定性,藉以來增強腕伸肌抵抗過勞損傷的能力,防止復發。

輕熟女頻尿好尷尬 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輕熟女頻尿好尷尬 間質性膀胱炎作祟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0歲的蔡小姐事美甲工作數年,透過她的巧手,客人的指甲總能煥然一新、變得粉彩晶亮,她參加全國性指甲彩繪比賽,也屢獲大獎。但蔡小姐半年來總是覺得一直想尿尿,一天上廁所次數高達20至30次,晚上也要起來4、5次。就連幫客人彩繪時,也頻頻向客人說對不起,暫時離開去廁所。雖然想憋尿,但陣陣下腹痙攣疼痛感不停襲來,直到尿液排出才會舒緩些。頻尿的症狀,工作被打斷、晚上失眠,下班也只敢待在家裡,讓蔡小姐好困擾!會陰部疼痛影響性生活甚鉅衛福部新營醫院泌尿科陳建升主任表示,經過詳細問診及尿液檢查排除泌尿道感染,於膀胱鏡檢查時發現,膀胱黏膜有多處出血點與破皮的現象,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蔡小姐接受口服藥物及玻尿酸膀胱灌注治療後,頻尿與下腹悶痛的情形漸漸改善,上班不再為頻尿困擾,下班之後,也可以和朋友一起出去玩,晚上睡眠也改善了。間質性膀胱炎對很多人來說是很陌生的疾病,好發於30~40歲間女性,主要症狀包括頻尿、急尿、下腹部漲痛或是會陰部疼痛,尤其在憋尿時,疼痛感特別明顯,排尿後痛感則會減輕。長期下來,這些症狀除了造成身體不適,對於情緒精神,甚至性生活方面影響甚鉅,病患往往會合併焦慮與憂鬱症狀。膀胱黏膜破損 尿液滲入刺激膀胱壁間質性膀胱炎並不像泌尿道感染一樣,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它的成因一般認為,是由於膀胱黏膜層的破損,尿液物質滲入膀胱壁刺激之後,產生症狀,在膀胱鏡檢查時會有獨特的表徵,如多處出血點與黏膜潰瘍破皮的現象。間質性膀胱炎與膀胱過動症的表現也很像,都是以頻尿為主,但間質性膀胱炎的患者在膀胱漲尿時會有下腹的疼痛感,而膀胱過動症的患者則無。患者少吃柑橘類水果、辛辣刺激食物陳建升醫師指出,間質性膀胱炎治療以恢復膀胱黏膜的完整性為目標,治療採玻尿酸的膀胱灌注或口服藥物為主,此外,也可以灌注肝素或以肉毒桿菌施打、內視鏡膀胱水擴張,或膀胱黏膜潰瘍切除手術對某些患者也有幫助。建議患者避免吃含鉀離子或柑橘類水果、煎炸食物、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咖啡、濃茶、酒及碳酸飲料,要有耐心持續接受治療,調整生活作息,才能讓膀胱恢復健康。

談判專家如何不費子彈 讓綁匪棄械?

談判專家如何不費子彈 讓綁匪棄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克里斯.佛斯(Chris Voss)或許算得上是全世界最出色的談判專家。佛斯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任職逾二十年,其中有十五年擔任人質談判專家,期間他曾參與過逾一百五十件國際挾持事件。最後,他在幾千名探員中脫穎而出,成為聯邦調查局首席國際綁架事件談判人員;他擔任這一職務四年之久。佛斯想起一九九八年某日,他站在紐約市哈林區(Harlem, New York City)一處公寓外的狹窄走廊上,據報裡面有三個持有重裝武器的人,這三個人在幾天前和敵對幫派火拚過。特種部隊站在佛斯幾步之後,小心翼翼戒備。佛斯的任務如下:在不動武的情況下說服這些人投降。因為沒有電話,佛斯只能隔著公寓的門喊話。他說了六個小時,沒人應他。他開始懷疑裡面是不是真的有人。忽然間,門開了,一名女子走了出來,後頭跟著三個人。沒人開槍,沒人傷亡,甚至沒有半句粗話。他是怎麼辦到的?他用他稱之為「午夜廣播員嗓音」的聲音,不斷地表達以下概念:「你們看來並不想出來。你們大概擔心一旦開了門我們就會衝進去掃射。你們看來並不想重返監獄。」之後,佛斯很好奇,他想知道到底是哪些具體理由讓這些人決定出來。「我們不想被逮捕也不想被槍殺,你讓我們冷靜了下來。」他們說,「我們最後相信你們不會撤離,所以就出來了。」多年下來,佛斯不斷琢磨他的溝通技巧,讓他能拯救千百條人命。「並不是我讓現場的情緒高漲起來的,情緒早就存在了。」佛斯在一次專訪中對我說,「這是人盡皆知、但又不能說出口的祕密。在每一次溝通之中,都有情緒這頭猛獸:情緒代表我們想要的,情緒的背後是我們真正在乎的事物。每一個人所做的每一個決策,都是以我們所在乎的事物為根據,也因此,從定義上來說,決策過程是一種情緒處理流程。我的做法是不欺騙自己。人質事件的談判員不會在情緒上自欺。談判的重點是要順利穿越情緒,一步接著一步,之後,你就可以走到能影響別人的位置。這個位置的基礎是信任,讓你能左右最後的結果。這可能會使你改變別人的心意。」(本文摘自/可以柔軟,不代表你必須一再退讓/時報出版)

為父拔管 陳時中慟:應讓他有尊嚴走

為父拔管 陳時中慟:應讓他有尊嚴走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父親走的那一刻,醫院讓我親手拔掉呼吸器,一拔,父親的牙齒頓時全崩掉了下來;他身上裝滿管子留下的孔洞,我一針針地縫著,我心痛地問自己,為什麼不讓父親在家中安寧地走?至少有尊嚴多了!」回想起父親痛苦的離世,衛福部長陳時中吐露深埋內心多年心聲,眼眶泛淚盡是滿滿不捨。陳時中擔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時,父親辭世。回憶那一夜,已是半夜一點多回到家,他才剛梳洗完畢,電話聲就響了起來,心頭湧起莫名恐懼,接起電話,果真醫院傳來父親已經撐不住消息,趕緊換上衣服直奔病榻。自責沒讓爸尊嚴地離開由於陳時中也是醫師,醫院善意地讓他親手為父親拔管,取下父親口中呼吸器時,「父親的牙齒一下子全都掉了下來,生前他的牙齒都是我幫忙看的,所以我知道父親的牙齒一向很好,當下感受父親在咬呼吸器時,是多麼地用力、多麼地痛苦。」陳時中接著拔掉裝在父親身上的幾條管子,親手一針針為父親縫補著拔管後留下的孔洞,心裡不禁想著,不到2個月前,父親還在家中過年,父親的學生還來家中看他,父親是多麼開心,「應該來醫院嗎?還是讓父親最後時日在家裡多待一些,是不是會開心些?在家中安寧地走,至少有尊嚴多了」,想到這裡,陳時中不禁嘆了口氣自問:「生命的尊嚴是什麼?」為父親整理遺體後,天已亮,殯葬業者來了。陳時中說,殯葬業者大動作搬動父親遺體,十分不尊重,接著將父親遺體送到第二殯儀館,由於二殯沒有位置,殯葬業者竟將父親遺體隨意放在「亭仔腳」,令他十分不滿,感嘆他人生努力這麼久了,具一定社經地位,竟讓父親遺體遭到這樣對待,難過自責很不孝。以同理心推動長照政策更讓陳時中氣憤的是,得知第一殯儀館有位置時,家人欲將父親遺體移至一殯,竟遭到管理單位拒絕,因為依「規定」遺體只能在找到下葬之處才能移出,「這是什麼規定,怎麼可以這樣?」但管理單位怎麼說都不放行。為了父親遺體能被尊重對待,一輩子都沒因私事拜託過別人的陳時中,最後只好找市議員幫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陳時中說,經歷這些事,當時他深深覺得安心終老是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因此,他推動長照、居家安寧及病人自主權利法等相關政策,都深具同理心,站在尊重生命價值的角度出發,希望每個人的心靈都能獲得安頓。(本文摘自/樂活一生:有尊嚴又快樂的活一輩子/時報出版)

防疫悶壞了 孩子網路成癮變小霸王

防疫悶壞了 孩子網路成癮變小霸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達近半年的防疫期間,限制不少民眾外出活動的機會,台灣專注力研究學會理事長臧汝芬表示,近期門診中發現不少因疫情在家「悶壞了」的親子共處問題,也發現以往長期關注兒童及青少年的網路成癮問題,必須將戰線拉長。孩子將輸贏看很重?嚴重應就醫一名16歲的男學生,過去幾個月來完全沒有正常的同學互動與社交生活,假日就只能關在家裡沉迷於線上遊戲,不僅不跟家人互動,飲食也不正常,家長見狀制止與糾正,男學生反而動手毆打媽媽,鬧進了派出所。臧汝芬提醒,原本已有情緒障礙的兒童及青少年,若忽略其行為表現,可能從「一靜到一動」的變化過程十分快速,形成脾氣暴躁無法理喻的小霸王。隨著3C產品的多元與易得性愈來愈高,使用年齡的普及性也不斷下修,臧汝芬表示,強硬的限制使用不符合實際情況,反而應該透過親子間適當的溝通,建立理性的使用範圍。例如,約定使用上限,平日一小時、假日最多三小時,同時對於情緒的管理進行了解,是不是快到使用終止時間就容易「引爆」?或者玩遊戲時將輸贏看得很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若已出現「干擾性情緒障礙」,務必要尋求專科醫師的協助。干擾性情緒障礙 發作時伴隨暴力行為臧汝芬表示,一般較常見的情緒障礙者,會對「不」採取零容忍,只要有人限制他的行為就容易生氣,但多數處於鬧情緒、不理人;但「干擾性情緒障礙」者發作時會伴隨語言或肢體暴力行為,甚至一周至少有三次大發雷霆,像個「火球」般到處衝撞。臧汝芬指出,身邊若有干擾性情緒障礙者,當他們失控時,建議先尋求支援,並將暴力對象隔開避免受傷,風暴過後,建議尋求專科醫師協助,可以找出是否為對立反抗情緒障礙,或者有過動等共病現象之前未被診斷。回歸正常社交 勿在虛幻世界愈陷愈深隨著疫情趨緩,建議開始回歸正常社交活動,從防疫時期的小家庭小圈圈的共處模式中走出來,接觸健康生活與運動休閒,也藉由親友的互動探訪等,找回原來的生活步調,勿讓孩子在真實與虛幻之間無法分辨而愈陷愈深。

防疫天天在家耍廢 女大生暴肥10公斤

防疫天天在家耍廢 女大生暴肥10公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20歲女大生「小如」原本體態勻稱,但受疫情影響,學校實施視訊教學,很少出門的她,幾乎整天在家耍廢,餐餐都點外送,最近防疫解封,聚餐邀約又陸續上門,使她短短一個月內胖了10公斤,令她相當苦惱而求助中醫,醫師評估後建議她調整飲食與運動,並搭配穴位針灸及按摩改善脂肪囤積,將有助還她窈窕身材。 少吃多動減重不二法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部醫師陳書怡指出,「少吃多動」一直都是減重最重要的原則,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因不可抗力之因素,使得減重之路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除了上述的例子外,有的人一減少進食量就出現月經不規律、腳軟手抖、心悸等症狀,或是下班後只想癱軟在沙發上,完全無力運動,導致體重直線上升。 陳書怡醫師表示,每個人的體質不盡相同,除了少吃多動,還要調整身體陰陽氣血的運作穩定平衡,血虛、氣虛、氣鬱、痰濁等這些體質,常是肥胖最重要的原因,而針對不同的體質給予不同的治療,是中醫健康減重的關鍵。 針灸帶動氣血循環 改善脂肪囤積常見脂肪囤積在上手臂、腹部、臀部,造成所謂的「蝴蝶袖」、「鮪魚肚」和「河馬臀」,除了運動伸展是良方外,藉由中醫的經絡按摩、局部穴位針灸,增加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陰脾經,甚至帶脈的氣血循環,都能有效改善脂肪囤積的問題,成就健美體態。   陳書怡醫師表示,針刺穴位可增加氣血流通,加速脂肪細胞代謝循環;另外,根據個人體質的不同,搭配不同的穴位做加強,例如氣虛體質患者,可加強合谷穴、太衝穴;痰濕患者可按摩足三里、豐隆穴等,再視情況搭配中藥調理可達最佳效果。洗腎、凝血功能不佳者 先與醫師溝通再治療若本身有糖尿病、凝血功能不佳、高血壓、心臟病、洗腎等宿疾者,則應先與醫師溝通後再治療。除了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調整飲食與生活作息都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才不會成為「復胖者聯盟」。

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

嬤心臟掉到肚子裡!原來是腹主動脈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83歲的阿嬤從20年前就一直覺得「心臟掉到肚子」,腹部總是感覺得到心跳,但因無任何不適症狀,就沒有就醫檢查,直到最近常頭暈才求診,並確診是腹主動脈瘤,透過主動脈套膜支架放置手術,阿嬤3天就出院,恢復正常作息。跟著心臟噗通跳 誤認心臟掉到肚子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心臟外科主任翁啟峰表示,阿嬤的腹主動脈瘤非常巨大,約6x 6x 7公分,一般大於5公分以上的腹主動脈瘤需手術處理,否則恐有破裂致死的危機。心臟團隊為阿嬤進行手術時,運用舒眠麻醉避免氣管插管帶來的不舒服,且僅以兩處0.5公分的微創傷口,取代傳統需要開腹、大傷口造成病患不舒服的手術。翁啟峰醫師指出,當主動脈進入腹腔後則稱為腹主動脈,當血管逐漸老化退化或有感染、發炎、結締組織疾病,造成血管壁變形膨大,便形成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隔著肚皮,跟著心臟一起跳動,才讓阿嬤感覺「心臟掉到肚子」。年紀大於65歲、有吸菸或有高血壓、高血脂、感染及發炎,或是有家族史者屬於高危險族群者,較易得到此種疾病。大部分患者沒有明顯症狀,倘若發現腹部不適、食欲不振、腹痛、背痛或腰痛就要儘速就醫。傳統需開腹傷口大 支架術傷口僅0.5公分翁啟峰醫師表示,傳統腹主動脈瘤的手術需在腹部劃上約30公分的傷口,才能將主動脈膨大處切除後置換一段新的人工血管,患者必須面臨手術傷口大及開腹後常衍生的腸胃道沾黏及傷口癒合等問題。腹主動脈支架置放術則從兩側鼠蹊部約0.5公分的傷口,將外嵌有金屬支架的人工血管由股動脈,直接放置腹主動脈及兩側腸骨動脈固定,心臟送到腹部的血流便局限在人工血管內,避免持續衝擊已膨大且變薄的血管內壁,造成日後破裂的風險,整個手術過程不僅傷口小,風險低術後恢復快。

救救臀部變形 9個瑜珈動作這樣做!

救救臀部變形 9個瑜珈動作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終於下班了!」莉香轉轉脖子,站起身,正要離開辦公桌,冷不防覺得髖部右側好像緊緊、痛痛的,站了一會兒才能邁開步伐離開公司。上班或追劇久坐 髖部卡卡下背痛、膝蓋痛、髖部疼痛可說是現代人身體的三大困境。而上班、讀書一整天,或放假縮在沙發上追劇一整天,都是維持坐姿。久坐之後,髖部的肌肉群維持在緊繃縮短的狀態,且如果中途沒有起來活絡筋骨,肌肉持續緊繃,活動度降低,之後就會容易覺得髖部很緊,臀部也會無力、變形。不過,假使你是久坐之後髖部很緊、活動度降低,剛開始練習深蹲、弓步蹲等動作時,可能會因為髖關節太緊繃而有所限制。就連練習最基本的跑步動作,都可能因為髖部太緊而增加受傷機會。因此,我們來看看幾個能增加髖關節活動度的瑜珈動作。英雄一式兩腿前後展開,形成弓步,前腳膝蓋彎曲成九十度,後腿伸直。雙臂往上伸直,掌心相對,感覺髖部的伸展,停留約30秒。再換邊練習。低位弓步式可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往前膝蓋彎曲,形成大跨步的弓步,左腳在後,膝蓋著地,小腿到腳背處也著地。也可以從像英雄一式這樣的高位弓步姿勢直接放下後腳。身體打直,雙手可放在前腳,也可以向上延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蜥蜴式從下犬式開始,右腳往外大跨步,跨到右手外側,然後左腳(後腳)下降至膝蓋著地,降低身體高度並手肘彎曲,變成由雙手手肘撐地。如果無法由手肘支撐,就維持在雙手手臂打直、手掌撐地的狀況。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鴿式由下犬式開始,左腳往前,把腳掌放到右手掌的後方,彎曲,雙手繼續撐地,下降身體高度坐下。左小腿此時橫躺於前方,右腳(後腳)伸直於地墊上。腰椎頸椎打直,感覺脊椎和髖部的充分伸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反向鴿式有的人練習鴿式時會覺得後腳膝蓋著地很不舒服,這時可以練習反向鴿式。仰躺,雙膝彎曲雙腳踩地。左腳彎曲跨到右腳大腿上,抱住右腳大腿往自己身體方向,感覺左側髖部的伸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三角式雙臂平展,雙腳分開,讓手腕與腳踝落在同一條垂直線上。左腳往左,右腳向前,往左下延展,直到左手碰觸到左腳腳踝,眼睛看向位於上方的右手,身體脊椎保持直線不要側彎。雙腳要打的夠開才能有適當的延展。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全蝗蟲式趴姿時身體呈一直線,手臂放在身體兩側,頭、頸、胸、腿、雙臂都離開地面,繼續保持直線,由髖部支撐於地面,臀部收緊。停留30秒。蹲坐式站姿打開雙腳,約1.5倍的肩寬,兩腳腳趾微朝外,彎曲膝蓋向下蹲坐直到最低,雙手在胸前合掌,感覺脊椎向上延長與髖部的伸展。停留30秒。轉向側弓這個動作不僅可以伸展髖部,也可以伸展大腿後側的肌群。雙腳打開至三倍肩寬,兩腳腳趾微朝外,保持左腳伸直,右腳彎曲往右側蹲下,左腳伸直腳尖朝天花板方向,雙手於胸口合掌。停留30秒。再換邊練習。透過這些動作的練習,好好舒展緊繃的髖部吧!如果擔心自己動作不正確,可以先找瑜珈老師當面指導。(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