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有異常敵意?精神分裂症者恐出手傷人

有異常敵意?精神分裂症者恐出手傷人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鄭海擎醫師表示,一般會出現攻擊行為的精神疾病患者,撇開某些特定人格疾患或物質濫用(如酒精、安非他命、或強力膠等等)者不談,最常見的為「精神分裂症」與「躁鬱症」兩種。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能受被害妄想影響,認為周遭的人會對他不利,產生異常敵意,而出手攻擊以自保;或受到幻覺干擾,在幻覺教唆使喚下動手傷人。躁鬱症患者在躁症期間因情緒會異常高亢易怒,自我控制能力變差,只要受到刺激或不順其意即反應劇烈,一時衝動下,輕則出口謾罵,重則有肢體攻擊。鄭海擎醫師指出,無論是精神分裂症或躁鬱症,病患之所以會有攻擊行為,其實都是受到疾病的影響,而非病患的本意。病患本身其實也是深為病症所苦,若能接受適當的治療,症狀受到控制,病情維持穩定,一樣能從事正常工作,過正常生活。絕不是有些人心中所恐懼的是「不穩定的定時炸彈」。研究上發現,越早就醫接受治療,病患恢復的機率越大,日後也比較容易有病識感,而越晚接受治療病患預後越差,之後生活日常功能受損也越嚴重。其實,罹患精神疾病跟罹患身體疾病一樣,一旦發生都是讓人無奈卻又不得不接受的事。但身體的疾病大部分的病患會主動就醫,而精神疾病患者往往卻因缺乏病識感而延誤治療,如家屬無力或不知該如何帶病患到醫院,其實必要時可以請求當地公衛護士、警察或消防人員的協助。

癮君子戒不了!竟罹舌癌與食道癌

癮君子戒不了!竟罹舌癌與食道癌

彰化基督教醫院門診藥局舉辦全國首創由藥師提供2011創新貼心衛教「戒菸戒檳諮詢健康卡」服務活動,「戒菸戒檳諮詢健康卡」,是由彰化縣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及彰基院長郭守仁、藥劑部主任簡素玉藥師共同簽署,呼籲民眾戒菸永遠不嫌晚,請勇敢踏出第一步。醫師、藥師、護理師站出來一起陪您走「戒菸之路」。 彰基胸腔內科主任林慶雄醫師表示,過去曾經要一名病患戒菸卻戒不了,後來竟然罹患「舌癌」,舌頭必須切除,最後竟然又罹患「食道癌」,要進行電療、化療、開刀。 林慶雄醫師指出,一般人認為抽菸會罹患肺癌,這是不對的;因為抽菸會吸入我們的口腔、鼻腔、食道,女性朋友甚至會罹患膀胱癌,因此香菸的毒素會進入膀胱,所以危害很大;但是沒有罹患癌症,有些年長者會因心肌梗塞、高血壓、中風等因素致命。

胸悶、心臟砰砰跳 我會猝死嗎?

胸悶、心臟砰砰跳 我會猝死嗎?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一般內科主任江碩儒表示,近來聽聞名人或其親戚因猝死而英年早逝,造成社會大眾對「猝死」的驚恐和關注。門診中常有人問「我會猝死嗎?」,看來貌似健康的人,或病情經治療後已穩定,或正在好轉的患者,在很短時間內意想不到的死亡,令家人無法接受、朋友震驚。江碩儒指出,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臟病,大多數是因心臟功能忽然喪失,患者可能事先知道也可能不知道自己的心臟有毛病,更令人擔心的是,又無法預期。直接造成民眾死亡的原因是急性心室心律不整,這會造成心臟停止和心臟的血打不出去,若沒有在四到六分鐘內獲得急救,病人的腦部就會造成不可恢復的傷害。急性心室心律不整會造成死亡的原因包括心室頻脈和心室顫動,根據流行病學統計,80%的原因是「冠心病」,大部分是因為二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但其他20%或者是年輕人的猝死就要考慮更多了,包括先天或後天的,如瓣膜性心臟病,肥厚性或擴大性心肌病變,心肌炎,電解質不平衡,右心室再生不良或結構異常,或缺氧性的先天性心臟病,或先天心臟細胞異常等。有些研究顯示,劇烈體力運動中分泌的「adrenaline腎上腺因子」會誘發這些已存在的先天心臟異常產生急性心律不整而造成死亡,但另外有些研究顯示,這牽涉更複雜的原因。民眾有哪些不舒服時,要特別警覺是不是心臟有問題?江碩儒說,平常如有容易喘氣,上氣不接下氣,半夜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注意自已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胸痛、全身不適、呼吸困難、心律不整、噁心、冒冷汗、頭暈、心臟衰竭、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當然,怎麼預防治療也是大家所關心的。江碩儒建議民眾,要認真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適當參加體育活動,戒菸酒。避免長時期緊張和情緒激動,培養樂觀態度。有症狀要趕快就醫。家族是否有猝死、早發性冠狀動脈心臟病的直系或旁系血親,這些可以使自己更警覺。一般可進行理學檢查,即量血壓、心臟聽診,或其他檢驗檢查,例如檢查血脂肪濃度、安靜心電圖、運動心電圖、心臟超音波。

菸酒、檳榔都來 罹口腔癌機率破百倍

菸酒、檳榔都來 罹口腔癌機率破百倍

衛生署統計發現,臺灣嚼檳榔人口約有139萬人,每10名口腔癌患者中,有9名有嚼檳榔的習慣,99年有2,370人因為口腔癌而死亡;口腔癌為臺北市癌症死因排名第九名,男性甚至排名第六名,99年有151人死於口腔癌,10年來標準化死亡率成長5.12%,尤其男性口腔癌更成長18.28%,由此可見口腔癌防治及檳榔健康危害宣導已是刻不容緩的議題。為什麼12月3日是我國的檳榔防制日?緣由是發起人韓良俊教授在看了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教授等六位學者在國際知名雜誌發表的「台灣之口腔癌與嚼檳榔、吸菸、酒精消耗間的關聯性」一文,若民眾同時具有喝酒、嚼檳榔、吸菸等三種口腔癌危險因子生活習慣的人,得口腔癌的機率即較一般人升高到122.8倍,韓教授為方便民眾記憶,將122.8倍四捨五入寫為123倍,進而促成行政院衛生署訂定12月3日為「檳榔防制日」。許多民眾誤以為只要嚼不含有添加物的檳榔,就不會罹癌,其實,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在2003年證實,檳榔子本身是人類第一類致癌物,即使不加紅灰、白灰、荖花、荖葉,光嚼檳榔就會致癌。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致力於口腔癌防治及檳榔防治,今年與本市23家醫療院所合作開辦44班戒檳班,共計約359名學員報名,95名學員成功戒檳(追蹤4個月),成功戒檳率達26%;另截至11月底共計篩檢56,278人(執行口腔癌口腔黏膜檢查),發現45位口腔癌確診個案,搶救45個家庭。臺北市更榮獲臺灣檳榔防制暨口腔癌防治聯盟選為「2011年縣市口腔癌防治力最佳五縣市」之一。為了減少檳榔對於健康造成的危害,臺北市衛生局呼籲紅唇族們,趕快戒掉檳榔,若是因為工作需要長時間熬夜,亦可利用無糖口香糖或提神飲料替代;有吸菸或嚼檳榔(含已戒檳)的民眾,別忘了每2年1次接受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攜帶健保卡到健保特約院所的牙科及耳鼻喉科接受檢查,只要短短兩分鐘就能確保自己的口腔健康。

免費戒菸專線諮詢 少女成功戰勝菸癮

免費戒菸專線諮詢 少女成功戰勝菸癮

青少年常因為好奇或受到同儕間的壓力,嘗試抽了人生第一口菸,卻可能因為這一步錯誤的決定,陷入了菸癮的深淵。國健局舉出一個吸菸少女如何透過戒菸專線成功戰勝菸癮的例子,要告訴所有吸菸的青少年,只要有心、配合正確的方法,就可以戰勝菸癮、展開新的生活。小茹在國三時,吸了同學給的第一根菸,五年多來,每天都要吸1包菸。小茹向戒菸諮詢專員表示,菸就像出門要帶手機、戴手錶一樣,很自然的帶在身邊,沒有反而會怪怪的;不抽菸,感覺很多事情不能做。曾經有一次,小茹和家人回鄉下老家過年,那段時間都不能抽菸,對她來說,身心都很煎熬。某日,小茹看到電視戒菸專線的廣告,知道抽菸的壞處,便下定決心要戒菸,撥打免費戒菸專線。戒菸諮詢專員先瞭解小茹吸菸的原因,透過輔導及討論,建立小茹戒菸的信心,而不再是無奈、被動的戒菸。戒菸諮詢專員幫小茹設計一套遠離菸害的生活型態,並建議小茹將注意力轉移到做些別的事情,如到公園散步、騎腳踏車、慢跑運動、收起菸灰缸換上賞心悅目的小盆栽、把有菸味的衣服清洗乾淨等,幫助小茹克服菸癮。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指出,女性無論是自己吸菸或吸二手菸,都會對身體健康有多重的危害,甚至影響胎兒健康或造成子女的模仿。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發現,相較於成年人而言,因發育中的腦部對尼古丁相當敏感,只要吸食少量的菸品就會成癮;且菸草中的成分會影響學習,且愈早吸菸者成年後愈容易成為重度吸菸者。邱淑媞指出,尼古丁會使皮膚缺乏水份皺紋增加,產生黑斑;菸焦油的沉積,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全身滿口的菸臭。在體能方面,菸煙的尼古丁、焦油與一氧化碳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增加呼吸道的阻力,讓體力降低。此外,吸菸造成女性增加自發性流產和子宮外孕的機會,懷孕女性吸菸則有早產以及產下低體重兒的風險;男性吸菸除了精蟲的活動力受到影響,也會導致性功能障礙。邱淑媞建議,想戒菸的民眾可撥打免付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專線諮商員會幫助你量身設計戒菸計畫,提供隱密性高的一對一戒菸諮詢。諮商過程完全免費,專線也會定期傳送電話簡訊關懷,陪伴、鼓勵菸癮者成功戒菸。※優活健康網提醒您:吸菸有害身心健康、未成年請勿吸菸!優活推薦:菸害防制、拒二手菸 保障民眾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79阿嬤戒菸當孫子表率 胖男甩19公斤變「麻豆」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70癮君子救星?電子菸攤販玩何把戲?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19

雕塑適合自身鼻型 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安全性較高

雕塑適合自身鼻型 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安全性較高

「美魔女」是最近日本很夯的新名詞,意指年齡超過三十五歲以上,但外貌仍看起來相當年輕的亮麗熟女,而韓國也有年逾44歲超人氣瘦身達人鄭多燕,她擁有火辣的身材與高挺的鼻型,是許多愛美的女性爭相模仿的對象!正因如此,近來整形外科的專業韓式隆鼻療程詢問度高,其中以採用自體軟骨來進行隆鼻的方式,可以雕塑出較自然且適合自己的鼻型,安全性也較高。整形專科張格彰醫師表示,專業韓式隆鼻療程是一種新式的開放隆鼻方式,相較傳統隆鼻採用單一L型鼻模,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在鼻樑的部分利用人工鼻骨增加高度,鼻頭則是使用自體軟骨雕塑高度與形狀。相較於傳統隆鼻,韓式隆鼻因為部分採用自體軟骨,故可以改善鼻頭、鼻小柱形狀,且傳統L型鼻模,若是鼻頭皮膚較薄或是鼻子較短的患者,有可能造成L型鼻模從傷口穿出,因此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則較無穿出的副作用。張格彰醫師解釋,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因為將鼻樑與鼻頭分開處理,所以可以打造出比傳統隆鼻細緻的鼻型,且可針對個人喜愛進行塑造,但手術時間也會較傳統隆鼻來的久,約需一至一個半小時。張格彰醫師進一步說明,鼻樑部分使用的人工鼻骨,目前較新的材質為卡麥拉(Chimera)鼻模,卡麥拉其實是一種複合式的鼻模,在矽膠鼻膜外面再包覆上一層Gortex材質而製成,截取矽膠易塑形和Gortex與人體組織較相容的雙重優點,是進行專業韓式隆鼻療程的熱門鼻骨材質選擇之一。張格彰醫師說明,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在鼻樑與鼻頭雕塑的重點各有不同,而在進行韓式隆鼻療程後,一個月內應忌口,勿食用過於辛辣或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因鼻水的產生而導致傷口感染。而目前以注射填充劑來進行隆鼻的方式很普遍,張格彰醫師也提醒民眾,若是在接受專業韓式隆鼻療程前有使用過注射劑,則應待填充物吸收後再進行手術隆鼻較為適當。

醫訊/「親子同室與母乳哺餵」孕期保健講座

醫訊/「親子同室與母乳哺餵」孕期保健講座

新店耕莘醫院將於12月3日下午13時至15時,邀請婦產科主任鄧森文醫師,在新店耕莘醫院E棟14樓E1教室舉行「親子同室與母乳哺餵」孕期保健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輕微心悸也要注意 恐心肌梗塞奪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60&HN_Yr=0&HN_Mon=0公寓無電梯老人活動量減 老人運動該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58&HN_Yr=0&HN_Mon=0居家口服化療好便利 腸癌媽圓出國夢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57&HN_Yr=0&HN_Mon=0

吃檳榔不僅會罹口腔癌!腎臟也遭殃

吃檳榔不僅會罹口腔癌!腎臟也遭殃

嘉義基督教醫院腎臟內科徐約翰醫師花了超過一年的時間,整理自2003年至2009年間曾到院接受成人健檢的資料,在27,842筆完整的資料中,發現男性嚼檳榔習慣是女性的24倍,而有嚼檳榔習慣者罹患慢性腎臟病的獨立性風險,竟比一般人高出23%!徐約翰醫師表示,近年來,全球罹患慢性腎臟病的人口急速增加,其中,台灣的洗腎病患更佔全球之冠,這對醫療資源及國家財政無疑是一項沉重的負擔。一般民眾都知道,不正常的飲食習慣、代謝症候群、高血脂等,是導致慢性腎臟病變高危險因子,進而走上洗腎這條路。不過,國內外各項研究指出,檳榔除了提高口腔癌罹患率外,更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此次的資料彙整分析後發現,嚼檳榔與慢性腎臟病變有高度的相關性。因此,要遠離慢性腎臟病的威脅,除了及早發現並即早積極治療外,紅唇族若從日常生活做起,下定決心戒檳,讓自己遠離慢性疾病的陰霾。有國外研究報告顯示,檳榔與配料石灰成分,易使腎臟過濾功能過快而傷及腎臟功能,石灰中的乳鹼亦會引發腎臟鈣化。但可惜的是,卻鮮少人關心。徐約翰醫師特別呼籲,這次的資料彙整研究結果,證實了嚼檳榔的確會增加罹患慢性腎臟病的風險,為了腎臟健康著想,紅唇族應立即下定決心戒檳,才能有繽紛的人生,遠離洗腎的威脅。

肺高壓病患福音!人工肺治療效果佳

肺高壓病患福音!人工肺治療效果佳

肺高壓病人的治療過去需仰賴肺臟移植一途,但因肺臟移植的困難度高且取得不易,病人常在等待的過程中不幸過世。現在醫學界為改善這類不幸事件一再發生,透過實驗證實,藉由人工肺臟取代原來肺臟氧合的功能,對病人全身循環及灌流有更好的效果,主持本研究的新竹馬偕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李孟霖醫師並因此榮獲「2011年台灣胸腔及心臟血管外科學會的心臟外科醫師新秀論文獎」殊榮。葉克膜可以幫助病人肺臟氧合的作用,心房中膈缺損可以幫助減少右心室因肺高壓造成的負荷;人工肺則可以取代原本肺臟氧合的功能,這兩種創新的治療模式雖然已經開始在臨床上嘗試。經由研究可以窺見,人工肺對肺高壓病人的治療有發展的潛能,而未來的研究將著眼於更長時期的觀察及測試,最終期望能將這兩種治療模式有效運用並推廣於臨床肺高壓病人的治療上。

隨時掌握病人狀況 iSir行醫系統讚

隨時掌握病人狀況 iSir行醫系統讚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賽微科技全國首創研發「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導入語音聲控功能,醫師只要對著手機說出病人姓名,就可輕鬆查詢病人的門診、急診、用藥歷史、檢查數據報告、病程發展趨勢圖及異常值通報,不需繁複的操作程序,「用講的嘛ㄟ通」,隨時隨地了解及掌握病人狀況和資訊,並於第一時間進行處置。(圖:醫師透過手機掌握病人就醫、檢查報告,並及時處置)「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主動通報異常值,不受時間、地點、空間限制,醫師不再需要帶著大本小本的病歷資料,或是坐在辦公桌前才能查詢病人狀況,而病人發生任何突發狀況,醫師都可以隨時隨地掌握,盡早處置。北醫附醫院長陳振文表示,當病人在半夜或假日發生狀況,醫師必需趕回醫院才能做處置,這中間仍有路程上的時間落差,現在透過這套系統,醫師在接獲緊急狀況通知時,就可以藉由異常數值判斷、評估病人狀況,同時請值班醫師先給予適當處置,或預先做好手術室準備,待主治醫師趕至醫院就可立即接手治療,達到無縫接軌的醫療服務。「北醫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符合現代科技行動化趨勢,透過這套系統,不僅可以得知病人用藥歷史及檢查報告,檢驗數據更能依病史資料以趨勢圖呈現,讓醫師了解病人的病程發展趨勢。行政副院長朱子斌表示,「iSir行醫小幫手系統」智慧手機在配發給主治醫師前皆經過系統加密驗證,一機專屬一人,運用醫師個人醫令系統帳號做為身份辦識,登入前也需輸入加密密碼。如不慎遺失手機,可透過系統將手機定位並發出聲響便於尋找,並且可以遠端遙控將手機資料銷毀,以確保病人個資不外洩。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