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常見的腸胃不適 可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作怪

常見的腸胃不適 可能是胃腸道基質腫瘤作怪

根據中央健保局及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資料顯示,胃腸道基質瘤是腸胃道惡性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好發於50~60歲中高年齡者。常見的症狀有腸胃不適,如腹痛、噁心或嘔吐、易飽足感、體重減輕、甚至於腸胃道出血或阻塞等,有些症狀與腸胃不適很像,所以此癌症不易早期發現,且惡性程度偏高,早期仰賴手術切除,目前已有標靶藥物可用於抑制腫瘤成長及復發,大幅提高此疾病患者的存活時間。羅東博愛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游介宇醫師表示,約六成發生在胃部,三成在小腸,其次為大腸及直腸,因此常有民眾誤以為是胃癌或大、小腸癌等的上皮細胞癌;其實它是一種「肉瘤」。游介宇主任說明,腸胃道是由黏膜、肌肉與漿膜組成;大眾最常聽到的胃癌、腸癌等,是最內層會接觸到食物或食糜的黏膜組織(上皮細胞)發生病變;而胃腸道基質瘤是位於第二層的平滑肌組織(紡錘狀細胞,此部份組織有結點,與腸胃道的蠕動有關),也因胃腸道基質瘤發生在第二層組織,因此較不容易發現,加上胃腸道基質瘤皆為惡性,因此腫瘤大小、發生位置及分化惡性程度是診斷與治療上最重要的預後因子。游主任表示,胃腸道基質瘤主要發病的原因目前僅能以基因突變解釋,而且尚無法確切歸納出哪些人是罹患此癌的高危險群。早年胃腸道基質瘤治療僅能仰賴醫師的巧手來切除腫瘤,但實際上患者約半數以上會復發或轉移,且過去僅有四成左右的病人能長期存活。游主任說:「近年發現治療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藥物基利克(Glivec),以及應用在腎細胞癌的紓癌特(Sutent)二者同樣可以作用在胃腸道基質瘤上,確實明顯延長了轉移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的存活時間。儘管如此,目前最好的方式仍以手術完整切除腫瘤為主。」醫師解釋,目前已有第一線藥物給付於惡性胃腸道基質瘤,來治療成年人無法手術切除或轉移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當患者使用第一線治療無效時,則健保給付使用紓癌特做為第二線治療,二者皆為口服標靶藥物。由於二種藥物的作用機轉不同,基利克可能出現血球降低及水腫等副作用,而紓癌特則會出現黏膜及皮膚破損和胃腸道症狀。游主任補充,轉移性的惡性胃腸道基質瘤患者初次使用第一線藥物約八成對藥物有反應,但仍有部份病人可能治療無效。一旦患者開始出現對基利克無反應而病情惡化時,除了傳統增加藥物劑量的選擇外,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紓癌特的治療,能夠廣效性地抑制復發的腫瘤,病患可達到65%的臨床效益,讓疾病獲得有效地控制,延長病患的生命。延伸閱讀「腸胃不適 應提防惡性腫瘤」: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904

家族基因!男得癌,家人也「中獎」

家族基因!男得癌,家人也「中獎」

臺中市李姓男子腸道多達十四顆息肉,化驗結果已有兩顆演變成大腸癌,由於大腸直腸癌有家族性基因,全家族跟著拉警報。結果李姓男子的弟弟「中獎」,得做人工肛門,他卅多歲的兩個兒子也發現息肉與腺瘤。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劉張惠泉醫師強調,不痛不癢的息肉有可能演變成大腸直腸癌,早發現早切除才是預防之道。臺中慈濟醫院大腸直腸科劉張惠泉醫師採用「亞全結腸切除手術」,切掉李先生五分之三的腸子,原本一米多長的腸子留下30公分,以剩下的結腸接小腸,仍能維持生活品質。李先生有癌症家族史,劉張醫師建議,家人都要檢查比較安全。意想不到的是,李先生的弟弟根本沒有症狀,一檢查,發現他的直腸癌腫瘤更大、距離肛門更近,醫師宣判必須要做人工肛門,目前在化療中。李先生三個年滿30歲的兒子,有兩個已各長出大腸息肉與腺瘤,而腺瘤形同是大腸癌前病變,更要當心。民眾發現血便、經常性拉肚子、排便習慣異常的現象,應到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為免息肉演變成惡性腫瘤,愈早發現切除愈安全。

林志炫、于台煙、曾心梅用歌聲為癌症病友加油

林志炫、于台煙、曾心梅用歌聲為癌症病友加油

每到歲末,對許多癌症病友及家屬而言,不僅是闔家歡欣團圓的日子,面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更是迎接未來挑戰的另一個起點。為了給予癌症病友、家屬及長期辛勞的醫療團隊加油打氣,癌症希望基金會及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特別於昨(12/1)晚在急重症大樓1樓大廳舉辦「聽希望在唱歌」關懷音樂會,由金曲歌后曾心梅開場,美聲王子林志炫及東方卡本特于台煙接力演唱,他們用動人的旋律及美妙的歌聲,傳遞愛與希望的能量!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同時也是「聽希望在唱歌」的活動發起人林志炫表示:「抗癌的路不好走,病友除了必須承受治療所造成身體的不適外,陪伴在旁的家人,也必須共同面對癌症所帶來的壓力,這些心理的壓力,都必須被排解,而音樂就是其中的一種方式,它能讓人抒發情緒,排解壓力,這也是我們所有「聽希望在唱歌」關懷團隊舉辦音樂會的目的,我們希望用音樂將愛與關懷傳遞出去,陪伴更多正在治療的癌症病友與家屬順利走過抗癌路,更有機會邁向康復。」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陳志毅副院長也在現場鼓勵所有病友及家屬「我們希望提供癌症病友全方位的服務,透過整合,要為癌症病友提供最佳的照護,很高興今年是第6次和癌症希望基金會合作聽希望在唱歌音樂會,希望這樣的支持,能給所有與癌奮戰的夥伴們更多力量!」為了讓所有在抗癌路上的夥伴,更有勇氣與癌奮戰,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所發起的「聽希望在唱歌」關懷音樂會,2011年將巡迴全台,除了昨日(12/1)在台中舉辦外,更將南下台南與高雄,期待為這群與病魔奮戰的勇士們帶來更多溫暖與勇氣,讓他們知道,抗癌路上有很多朋友在關心與支持他們,希望他們不要放棄,才能見到希望的曙光!更多聽希望在唱歌關懷音樂會訊息,歡迎至癌症希望基金會網站www.ecancer.org.tw瀏覽。

影音/罕病折磨女童 小芸遺憾離世

影音/罕病折磨女童 小芸遺憾離世

頭髮全部剪短、身上全都是補充營養的管線,儘管身受病痛折磨,小芸還是相當開朗,希望有一天可以好起來。因為罹患罕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使得小腸無法吸收營養,小芸沒辦法像正常人一樣吃東西,只能靠著靜脈注射補充營養。就因為沒有辦法吃美食,她用圖畫來體驗食物的味道。肉醬蛋包飯、香噴噴的羊排,或是荷包蛋加培根肉,都是她最想吃的。不過她最希望的,除了想要有個健康的身體之外,就是想要像正常人,有吃美食的機會,不過這個願望已經無法實現。因為長久靜脈注射引發肝功能衰竭,在上個月28號過世;因為腸道反覆感染壞死,從一歲起就接受無數手術,將小腸一段段切除,最後只剩下20公分,僅剩正常人的十分之一。唯一的方法就是等待移植,不過由於法令沒有通過,加上沒有捐贈者,讓她一等就是四年。就因為等不到移植機會,13歲的生命就此消失,留給家人和醫師滿心的不捨。※新聞內容由公視新聞提供優活聚焦:巴西女子罹怪病 30歲外表如女嬰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11&HN_Yr=0&HN_Mon=0不休息連續站2小時 退化性關節炎增1.5倍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10&HN_Yr=0&HN_Mon=0避多重性伴侶、孕婦作篩檢 拒絕愛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01&HN_Yr=0&HN_Mon=0

出借手臂當女友枕頭 睡醒後竟「不舉」

出借手臂當女友枕頭 睡醒後竟「不舉」

很多男性為了表示溫柔體貼,很喜歡將手臂當作枕頭,讓另一半的頭可以安心放在上面,但是這個看似貼心的小動作,其實會造成一些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禎表示,曾經有一位男子因為手臂麻目前來求診,經過醫師診斷之後發現是因為手部壓迫過久,才導致神經麻痺,只要休息幾天就沒事;這時候男子才告訴醫師,這是因為摟著女友入睡,以手臂當女友「枕頭」的結果。王毓禎醫師表示,曾有另一名33歲男子,將右手當作枕頭,在客廳的沙發上睡了一夜,沒想到隔天起來以後,手腕跟手指都無法動彈,以為自己是不是中風導致手部癱瘓,嚇得趕緊到醫院治療,經過醫師診斷之後,發現到並不是中風,而是因為長時間壓迫神經,引起手部橈神經麻痺,如果沒有發生骨折的情況,只要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王毓禎醫師表示,這兩名患者同樣出現手掌與手腕下垂無力、虎口處麻木等症狀,但其他神經系統是正常,沒有任何異狀,所以判定為橈神經麻痺。在臨床上,會發生橈神經麻痺,通常是壓迫到腋下、肱骨或手肘所引起,最常見的就是共度一晚的夫妻或情侶、酒精及鎮定劑使用者身上,有些則由於外傷、骨折,或長期臥床壓迫造成。王毓禎醫師強調,如果只是短期壓迫的急性麻痺、沒有骨折的情況發生,只要病患不要持續壓迫,大多會自行復原;但若是深度完全無力及感覺喪失,就需要支架護具及復健,才能夠逐漸復原,若是嚴重麻痺且復健無效,大多是肌肉、骨頭的結構病變,就需要進一步檢查並且考慮施以手術治療,才有可能痊癒。優活推薦:飯後趴著睡 小心導致腦缺氧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010有中風嗎?看「笑笑殭屍會說話」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43開車耍帥得肘隧道症候群 左手變「鳥爪手」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27

國寶茂伯驟逝 體型瘦心肌梗塞也找上門?

國寶茂伯驟逝 體型瘦心肌梗塞也找上門?

「國寶」茂伯近日因心肌梗塞發作後驟逝,讓心肌梗塞問題連日受到國人的重視與關心,因此茂伯的驟逝,不免讓許多人有一點疑問,一般人認為,只有體型胖的人才會有心肌梗塞問題出現,不過茂伯身型偏瘦,怎麼也出現心肌梗塞問題?而根據媒體報導中指出,醫師解釋,雖然肥胖者較常有三高問題,得心臟病機率高於正常體重者,但醫界最近發現,心臟病有一個「U」型現象,也就是肥胖者易患心臟病,體重過瘦者同樣是心臟病高危險群。(圖片為心臟結構圖,翻攝自維基百科)根據網路媒體指出,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分析亞洲100萬個身體健康的人,發現過瘦也容易得心臟病,身體質量指數(BMI)低於23者,心肌梗塞的機率是正常體重者兩倍,另外更年期婦女因為荷爾蒙的改變,血管缺乏女性荷爾蒙保護因子,得到心臟病的機率更高於同齡男性,而BMI值的計算方法是, 體重 (kg) /身高 (m2)。根據秀傳紀念醫院衛教文章中指出,心肌梗塞是由於部份心肌迅速發生嚴重而持久的缺血、缺氧而導致的心肌壞死,常因發生急性循環功能障礙或嚴重心律失常等合併症而危及患者生命,飲食方面應控制熱量,低鹽、低動物脂肪、低膽固醇,以防身體發胖及血脂升高,多食含鉀豐富的食品,鉀鹽對心臟的保護作用很重要,另外辛辣刺激性食物、吸煙,濃茶、濃咖啡、烈性酒、辣椒等,對心臟有刺激作用,一定要避免攝取,平時可多食用玉米、黃豆、綠豆、洋蔥、大蒜、豆芽、芹菜,各種綠葉蔬菜、柑桔、山楂等。優活聚焦:天冷易引爆心血管病 患者如何保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69防猝死!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冬季保健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869「國寶」消失了!茂伯疑心肌梗塞猝逝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05

醫院學校聯手打擊「胖虎」 讓學童變「大雄」

醫院學校聯手打擊「胖虎」 讓學童變「大雄」

根據教育部的統計顯示,在小學生當中,每4個人當中就有一個過重,為了照顧孩童的健康,國泰醫院與鄰近的仁愛國小合作,希望能夠透過醫院與學校的合作,共同打擊肥胖,不但要讓小孩瘦下來,還要幫助孩童更健康。仁愛國小校長張文宏表示,多年前教育部與衛生署就已經推動「學校健康促進計畫」,而這次與鄰近的國泰醫院簽訂「健康促進合作契約」,就是具體的落實校園兒童健康。為了落實這項政策,國泰綜合醫院率先與仁愛國小簽訂「健康促進合作契約」,成為台北市第一個國小異業結盟的醫院,未來醫院與學校合作,共同合作守護學童健康。張文宏校長表示,在健康檢查當中發現,仁愛國小BMI值過重、超重有585人,佔全校學生的23%,由於過去許多研究發現,小時候肥胖會導致成年後也容易肥胖,而且對於身體的健康也不好,因此國泰醫院將在仁愛國小學辦「兒童健康生活營」校園減重計畫活動,讓校園少一點「胖虎」,人人都擁有「大雄」身材。國泰醫院院長林志明院長強調,一直以來國泰醫院都以回饋社會為宗旨,這次醫院規劃的「兒童健康生活營」減重計畫,將會針對校內50至100名肥胖學童,由營養師教導孩童正確的飲食觀念,並且讓孩童填寫「我的健康生活日誌」,希望透過飲食的調整,加上運動的習慣,可以幫助小孩建立正確的飲食與生活習慣,然後順利地瘦身,讓身體更健康。除此之外,醫院也將提供運動傷害防治的相關課程,希望透過學習相關知識,減少學童運動傷害。優活推薦: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8彰縣減重成果驚人 男子半年甩31公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56中學生在意外表瘋瘦身 23%還有憂鬱傾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5

謎樣的「子癲前症」 差點要了彭佳慧的命

謎樣的「子癲前症」 差點要了彭佳慧的命

唱出許多膾炙人口歌曲的歌手彭佳慧,11月28日在台北中山醫院進行剖腹產,生下第二胎雙胞胎女兒,但是沒有想到在當天晚上8點多的時候,因為子宮無法收縮,進而造成大量失血,緊急送往加護病房,經過診斷之後,醫師猜測可能是因為「子癲前症」所引起的症狀,於是緊急為她輸血小板、血紅素、血液共3000c.c.,直到11月30日才脫離險境,她在臉書上感謝醫師判斷正確,才能及時將他救回。(圖為彭佳慧2009年時的專輯封面)其實這次彭佳慧懷孕可以說是一波三折,懷孕沒多久就被診斷出罹患妊娠糖尿病,每天得捱7針才能穩定病情,直到11月28日剖腹產下雙胞胎,原本覺得一切順利,應該沒有問題了,沒想到晚上8點的時候突然無法排尿,加上大量失血及血壓飆升,差點就因為失血過多而死,幸好醫師的冷靜判斷,才能在最緊急的狀況下把她從死神手中拉回來。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南投醫院的衛教文章指出,子顛前症是一種目前不知道原因的疾病,通常孕婦會有高血壓、水腫及蛋白尿的症狀,通常是初次懷孕、懷雙胞胎等孕婦較容易發生,如果沒有及就處理,最後會導致嚴重時會引起全身痙攣,成為子癲症,危及母體與胎兒的生命。根據長庚婦產通訊第38期的衛教文章表示,長庚醫院13年來的中風合併懷孕案例共有32例,最常發生的是血管病變,再來就是就是子癲前症、子癲症。美國研究團隊曾在著名期刊Stroke上指出,懷孕時產生子癲前症的婦女,將來產生腦部缺血性中風的機會會增加,是沒有產生子癲前症婦女的1.63倍。因此,一但懷孕有發生子癲前症,在未來要特別注意中風的發生。優活推薦:子癲前症作怪 大腹便便孕婦大賣場突然昏倒 緊急送醫剖腹生產http://www.uho.com.tw/sex.asp?aid=8362孕婦下腹部遭撞擊 胎兒竟腦部出血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68中醫婦科住院照護 媽媽調養好安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6331

冬季抗憂鬱! 改變環境擁有好心情

冬季抗憂鬱! 改變環境擁有好心情

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因憂鬱症就醫的次數,七年來暴增十倍之多,顯示在現代人過於忙碌的生活型態中,得更重視心理衛生問題。時序進入冬季,且連日來的壞天氣讓人心情好不起來,醫師就發現,最近因憂鬱就診的病人變多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指出,在冬季時因生、心理等多種原因,會使本身情緒容易低落的人更加憂鬱,如果能調整生活作息及改變週遭環境,就可以幫助找回好心情。劉宗憲醫師說,就心理層面而言,冬季可能會因為下雨、陰暗的天氣、淒涼的街景或蕭瑟的感覺,常使人悶在家裡、不想出門,久而久之就會心情低落、悶出問題來。以生理層面而言,冬季因為陽光照射時數少,無法刺激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容易形成「季節型憂鬱症」,在高緯度國家尤其常見。一旦出現失眠的情形,會使白天精神不濟並加重憂鬱的情形,形成惡性循環。劉宗憲醫師表示,偶爾心情低落是身體自然的表現,如果因為生活壓力大而造成的憂鬱,建議可以做運動放鬆、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或從事有興趣的活動並暫時遠離壓力源。有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的話,應避免在睡前從事需要思考的工作,以輕鬆的心情入睡,控制睡眠環境的溫度及避免吵雜的環境、選擇適當材質的床墊都能有效的改善睡眠狀況。寢室精品館行銷業務總監蔡靖怡表示,消費者若有睡眠障礙的問題時,在選擇床墊上應把握三大原則:材質、軟硬度、支撐方式,材質可挑選有國際材質及相關安全認證,目前歐盟針對紡織品提供Oeko-Tex Standard 100的環保認證,若符合Class I等級的床墊被認可為商品內外材料完全無汙染及有害物質,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都可安全接觸,建議消費者可認明此標章;床墊軟硬度的選擇則要注意:1、是否具有好的支撐性2、是否能有效分散身體壓力等;挑選床不能只憑外觀來評定優劣,在選購時應充份瞭解床墊內部結構與反覆試躺,確定適合自己後再行購買。蔡靖怡指出,睡眠較淺的消費者可以選擇獨立筒,當旁人翻身時較不會影響到自己,而獨睡但體態較豐滿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連結式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時較容易。許多愛美的女性因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站立,常會有腰痠背痛的感覺,嚴重時甚至在躺上床時會翻來覆去,影響睡眠品質。這時不妨試試看記憶膠系列床墊,具有發揮釋壓、護背服貼等功能。她叮嚀,睡眠品質與床墊的舒適與否有很大的關連,因此民眾應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與特性,並掌握以上原則,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床墊。劉宗憲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仍無法有效改善憂鬱的情形,就可能需要藥物的協助,必須儘快就醫,以免憂鬱的情緒過度影響到日常生活。(資料提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劉宗憲、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今晚變好冷 先別急著去喝酒、吃麻辣、泡湯

今晚變好冷 先別急著去喝酒、吃麻辣、泡湯

入冬第一波大陸冷氣團今天報到,晚上氣溫預計會到12度左右,前天還穿著短袖,今天突然驟降,身體健康狀況恐更要注意,氣象局氣象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也在臉書上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注意保暖,除了心血管疾病要注意保暖外,有氣喘病史的民眾要注意保暖脖子跟鼻子,若出現呼吸急促、氣喘症狀要趕緊就醫,以免演變成嚴重的肺水腫,或是氣喘發作。天氣冷了,不少人今晚計畫吃麻辣鍋取暖,也有人打算痛快喝杯酒暖身,或是要泡個熱呼呼的溫泉,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提醒,不論是哪一個取暖的計畫,都要小心不要太躁進、吃太多,因為如果身體本身體質是屬於較燥熱者,恐怕會有補過頭的狀況,反而容易出現皮膚問題,而平時不常喝酒的人也別在此時猛喝酒,部分患者如肝硬化、曾食道靜脈瘤破裂、高血壓、消化道潰瘍等人都不適宜喝酒取暖。如果不採用吃的方式取暖,還有人會選擇泡湯暖身的方法,黃建榮中醫師則表示,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泡湯時間,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另外體虛、重病患者最好經過醫師評估身體現況是否適合泡湯,否則可能會加速血液循環而導致病灶更加強,所以中醫師建議,除了正常生活多添衣物外,經過中醫師把脈評估體質後,適量地補充薑、蔥、蒜等暖身,就是應對冷氣團的最佳方式。優活推薦:冬令進補 正確健康才有效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2651立冬進補儲能量? 醫師:觀念應改,輕補即可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3299天冷暖暖泡湯趣 提供13禁忌要注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972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