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桿菌性痢疾添一例 峇里島飲食惹禍

桿菌性痢疾添一例 峇里島飲食惹禍

疾病管制局昨(3)日發佈1例境外移入桿菌性痢疾個案,為65歲女性,11月赴印尼峇里島旅遊期間,疑似因食用當地冷飲及燻鴨料理感染,發生腹瀉、發燒等症狀。疾管局呼籲,民眾出國應注意飲食衛生,確保自身健康。疾管局指出,該病例於11月17日至21日參加旅行團至印尼峇里島旅遊,11月20日於當地出現發燒、嘔吐、腹瀉及水樣便等症狀,21日於機場入境時經發燒篩檢站檢測該病例體溫異常且表示有腹瀉症狀,隨即進行通報與採檢送驗。25日證實為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衛生單位追蹤27位團員健康狀況,發現2位團員亦於旅遊期間出現發燒及腹瀉等症狀,採檢後已排除感染。桿菌性痢疾之潛伏期為12至96小時(通常1至3天),有時長達1週。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裏急後重(有便意,卻上不出來)、血便及粘液便等症狀,無症狀感染者也可能發生。出國時如遭受桿菌性痢疾感染不但會嚴重影響旅遊情緒及行程,更可能將致病原帶入國內散播,危害家人及親友的健康。依據疾管局疫情監測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今年共185例桿菌性痢疾確定病例,其中121例為境外移入,主要來自印尼(68例)、中國大陸 (16例)、菲律賓(10例)、柬埔寨(7例)。疾管局呼籲,國人於國外旅程中或返國入境時,若曾出現不適症狀,均應主動聯絡機場檢疫人員,並儘速就醫。就醫時應確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確診並通報衛生單位執行必要之防疫措施,維護國人與親友的健康。優活聚焦:毒蟲痛改前非當牧師 助百人戒毒成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51&HN_Yr=0&HN_Mon=0早餐與中餐之間吃零食 瘦身效果較差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836&HN_Yr=0&HN_Mon=0戰「腎」糖尿病!新藥物更安全方便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26&HN_Yr=0&HN_Mon=0

早餐與中餐之間吃零食 瘦身效果較差

早餐與中餐之間吃零食 瘦身效果較差

隨著全球肥胖人口越來越多,研究飲食跟肥胖關係的發現也越來越多,根據美國研究發現,那些致力於減肥的人,如果在早餐跟午餐之間吃東西,那麼將會降低瘦身的效果。西雅圖弗雷德哈欽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主任研究員麥克締爾南博士(Anne McTiernan)表示,在早餐跟中餐之間吃東西,通常不是代表真正的飢餓,而是盲目飲食習慣的反射,也就是說你並不是真的飢餓,而是過去錯誤飲食習慣所養成的不良行為。這項刊登在美國飲食協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Dietetic Association)的研究發現,參加減肥研究的婦女,如果在早餐跟中餐間吃零食的話,通常只能瘦下約7%的體重,但是如果在早餐跟中餐之間沒有吃零食的婦女,可以瘦下約11%的體重。研究人員表示,如果身體真的感覺到飢餓,利用健康的零食的確可以幫助減重,但是會在早餐跟中餐間吃零食的人,通常並沒有飢餓的需求,而是心理性的行為,一種為了吃而吃的習慣,所以通常瘦身的成效都不好。中學生在意外表瘋瘦身 23%還有憂鬱傾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5正常吃三餐 反而容易變胖?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39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8

嗑藥成癮失理性!危險性行為染愛滋

嗑藥成癮失理性!危險性行為染愛滋

每年12月1日為世界愛滋日,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數據顯示,近年來愛滋感染成長人口有年輕化的趨勢,以今年新增1,847名感染者為例,15~35歲的年輕男性佔新增愛滋感染人口的七成左右,除了呼籲注意安全性行為及定期篩檢外,大部分的人都不瞭解為何年輕男性那麼容易感染愛滋。臺大醫院竹東分院精神科蘇柏文主任表示,許多人常忽略新興成癮物質的影響,如搖頭丸、K他命、喵喵等,使用後可能讓人喪失警覺性,而順從內心對於性愛的渴望,最後也不清楚是怎樣被感染愛滋的。臨床上沒有藥物可以直接取代或抑制這些成癮物質的使用,大部分個案因為本身較為內向或追求同儕的認同,當家人發現後多感到焦慮,不知道幫助他們遠離愛滋與毒害,蘇主任表示,學習「接納與關懷」,才能幫助這些青少年擺脫愛滋感染的危機。一名青年「小新」一旦心情不佳或煩躁就想玩藥,透過介紹向本院求助,小新說當初在朋友介紹下嘗試玩藥解悶,一開始那種空間扭曲的感覺真的很夢幻,甚麼壓力都不見了,他愛上這樣身心解放的感覺,但是反覆胃痛與害怕感染愛滋,讓他想逃出用藥的生活,但是又不敢告訴家人。蘇柏文主任指出,許多個案在嘗試毒品一段時間後,不論經濟壓力、內心的自責或身體的不適等因素,都會讓他們一度想要擺脫玩藥的人生,個案本身害怕指責與異樣的眼光、不知道向誰求助以及家人的不諒解容易讓個案加重憂鬱焦慮的情緒,這樣惡性循環,常促使個案逃回毒品的世界中。對於協助這類的個案,其實需要整個醫療團隊多方面進行評估,包括情緒狀態、人格特質、家庭互動和本身的身體狀態等,較能一起訂出有效的治療計畫。世界愛滋日不再只是搖旗吶喊對抗愛滋,面對新興成癮物質的流行,宣導安全性行為與定期篩檢已經不夠,還要協助年輕人擺脫毒癮的世界,不妨坐下來聽聽這些年輕朋友他們遇到甚麼樣的困難,從他們身上學習才能找到幫助他們的方法,家人也可以向專業團隊詢問如何接納並與這樣的新新人類相處,遠離愛滋需要大家一同努力。

家庭照顧者壓力大 美食饗宴犒賞

家庭照顧者壓力大 美食饗宴犒賞

為了關心居家照顧者的身心健康,羅東博愛醫院日前舉辦一場溫馨的聚會,安排美食盛宴,犒賞家庭照顧者的辛勞。會中特別邀請到宜蘭社區大學西餐邱彦淵講師親臨活動現場,烹煮健康料理,讓平日辛苦的家庭照顧者放鬆心情、享用珍味料理,也傳授他們料理美食的秘訣。另外,透過博愛的專業團隊,教導居家照顧者照護技巧,照顧他們的心理情緒,傾聽他們的聲音。邱彥淵講師端出他的私房手路菜,包括蕃茄起司沙拉及海鮮季節時蔬等健康美食料理,學員一方面可以享用之外,也可以學習與家人分享。邱彥淵講師表示,飲食原則講求「天天五蔬果」與「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多纖維」。尤其年關將近,大家在過年時候容易攝取大魚大肉或是高油高鹽的食物,忽略主食與蔬菜水果,不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與尿酸,他所示範的清爽菜餚特別適合過年期間食用。羅東博愛醫院社區健康照護中心今年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合作,舉辦家庭照顧者支持團體活動,邀請居家主要照顧者、社區志工人員、醫院住院中的主要照顧者參加,並依病患常見的問題,教導照顧技巧。課程包括:常見管路照護及照護技巧、病患居家營養照護須知、慢性病患常見居家問題、居家病患簡易復健技巧等等,並邀請本院出院準備服務團隊,包括營養師、社工師、復健師、居家護理師、醫師,於座談會中提供相關諮詢,藉由課程增進家庭照顧者之間的情感互動、經驗分享與資訊交流。小容的爸爸退休之後搬回宜蘭居住,在一次騎車回家途中,不小心擦撞到路邊的車子,導致顱骨骨折及顱內出血。而媽媽罹患重病,所以照顧爸爸的重擔就落在小容身上。在小容的心目中,「爸爸親像山」,是全家人的保護屏障。已經遠嫁台北的小容取得夫家的諒解,回到宜蘭全心全意照顧父親。從初期不熟悉照護方法的挫折以及心疼父親癱瘓的折磨,小容漸漸走出痛苦期。小容說,與其他有相同處境的照顧者交流經驗、傾訴心情,讓她比較開朗,也知道自己並不孤單。羅東博愛醫院社區健康照護中心表示,許多居家照顧者不是家中權力核心及決策者,他們背負沉重的角色與責任,身心承受許多壓力與情緒起伏。居家照顧者能走出家庭、走進支持團體,必須擁有極大的勇氣。希望藉由這樣的活動,抒發他們的壓力,也讓負面的情緒有抒展的管道。同時藉由課程的分享,讓居家照顧者「知識、資源多一點,壓力、煩惱少一些」。

鼓勵減重、健康檢查 社區照護不可少

鼓勵減重、健康檢查 社區照護不可少

「奶奶~您今天的血壓比較高喔!我們再休息一下,待會再幫您量看看。」、「伯伯~您的體脂肪過高,飲食要儘量以少油、少鹽、低脂、多蔬菜為主。」嘉義市東區12處健康小站人聲鼎沸,里民們莫不乘興而來,因為這裡有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的醫療團隊為大家量測血壓、血糖、體脂肪及腰圍等,對於里民在健康上的問題,也一一耐心回答。就算回到醫院,健康管理師也會針對超過標準值的民眾不定時打電話追蹤、關心。就是這種視病猶親的服務,聖馬爾定醫院獲得國民健康局「社區健康營造績優單位及績優志工」之表揚,為嘉義市地區唯一獲選的醫療院所。此外,志工是社區健康營造中心最重要的靈魂人物。本次獲獎的張慧琳大姐,其於民國93年即加入聖馬愛心志工隊的行列,平時除了在院內大廳服務組服務外,也積極參與社區健康服務及獨居老人照護。天氣涼了,就趕緊協助院方發放毛毯給獨居長輩,平時也會定期訪視長輩,關心他們的健康狀況,即使只是閒話家常、逗逗長輩開心,也能為他們的生活增添樂趣。對於獲得「社區健康營造績優志工獎」一事,張大姐只是謙虛地表示:「可以服務他人,內心著實充滿著感謝與感動,服務時自己抱持著腳踏實地、盡心盡力的態度,如有人知道自己是認真的小志工就很心滿意足了。」聖馬爾定醫院長久來積極投入社區健康照護工作,本年度更配合國健局於社區推動「四大癌症篩檢宣導」、「老人健康促進」、「青少年菸害防制」、「安全促進」及「健康體重管理」等議題。除了針對各議題舉辦宣導講座,在四大癌症篩檢宣導部份,累計辦理7場社區整合性成人健康篩檢活動,並計有2600人次的社區民眾參與篩檢。在老人健康促進部份,本院更創新舉辦「社區健康大使選拔」,期待藉由地方頭臉人物的宣示及以身作則,鼓勵里民及長輩自發性地愛惜自己的身體,也積極走出戶外,多一點社會參與。在社區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本院鼓勵民眾要活就要動,接受民眾報名體重控制,並結合社區內運動團體、機關學校等,目標要達到3000公斤的減重數。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表示,醫院與民眾不應僅限於傳統的醫病關係,且醫院對於社區健康照護原本就有其社會責任,所以我們長久來不斷努力投入山區醫療及社區健康營造工作,為民眾健康把關。這次能獲得國民健康局的表揚,讓我們更加肯定原本的初衷,也期望民眾能培養更正確的保健觀念,一同響應健康的生活哲學。

泰勞異鄉打拼辛苦 給予適時關懷吧!

泰勞異鄉打拼辛苦 給予適時關懷吧!

據統計,高雄地區目前約有三千多名泰籍移工,遠渡重洋來台打拼。嘉義基督教醫院15年前於嘉義市成立暹羅園泰語福音中心,投入泰籍移工關懷,日前並舉行「高雄關懷中心獻堂暨暹羅園15周年感恩禮拜」。嘉基暹羅園牧師艾應昌表示,嘉基高雄關懷中心未來除每週舉行禮拜聚會,也將依據泰國的傳統節慶舉辦各式活動,定期小組聚會等,讓在異鄉打拼的泰籍朋友擁有聚會與正向抒解的地方。  嘉義基督教醫院院長陳誠仁表示,嘉基因鄰近工業區,經常有許多外籍勞工至醫院求診,看見外勞在台灣的需要,十五年前開始投入泰籍移工的關懷,更有泰勞在台受洗成為基督徒後,返鄉創立教會傳道。雖許多泰勞在來台前便已知道暹羅園,但隨著台灣對於外籍移工的人力聘用增加,泰籍移工在台灣的關懷需求也更高,盼望嘉基高雄關懷中心的成立,能幫助更多來台打拼的異鄉人,不管是泰籍或是其他國家的朋友,讓他們返鄉後能幫助更多家鄉人。嘉基暹羅園牧師艾應昌為泰籍僑胞,早年在泰國的教會工作,當時許多泰勞帶著淘金夢到台灣,當中也有艾應昌教會中的會友,到台灣後卻因文化、語言的差異而無法擁有教會生活,為此艾應昌向台灣教會申請來台,開始投入泰籍移工的關懷,起初幫助泰勞翻譯、至各工業區探訪、至病房探視等,後來更於電台開設泰語廣播節目、舉辦潑水節、父親節等活動,紓解異鄉情愁。今年8月艾應昌也歸化中華民國國籍,成為道地的台灣人。艾應昌說,關懷泰勞事工固然辛苦,但看見許多泰勞參加聚會後的轉變,也樂見許多泰勞返鄉後發揮己力幫助更多家鄉人,像顆種子在台灣種下,在泰國萌芽,一切的辛苦都很值得。 

有睡眠障礙好痛苦!睡眠中心造福病患

有睡眠障礙好痛苦!睡眠中心造福病患

嚴重打鼾症與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相關的健康議題在近幾年逐漸受到大家重視。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在99年12月完成標準型睡眠檢查床位的設置,截至100年7月為止已有133位完成醫院型多頻道睡眠檢查。耳鼻喉科林政佑醫師表示針對有些患者不習慣在醫院過夜受檢,或年紀較大、行動不便而無法在實驗室接受眠檢查者,也有105位完成居家型睡眠檢測服務。衛生署台南醫院蔡森田院長表示,由於以往只有設置一床標準型睡眠檢查床,因此病患等候檢查時間平均為2.6個月,評估實際臨床醫療業務與民眾的需求,促使台南醫院積極成立睡眠中心,服務深受睡眠疾患所苦的大台南市民。所以自今年2月起衛生署台南醫院開始進行細部規劃,歷經多次參訪、討論與現場監工,終於在12月1日成立嶄新睡眠中心。睡眠中心內部設置3間標準型睡眠檢查室,以及1間豪華型睡眠檢查套房,全部採最新型無線訊號傳輸睡眠檢測儀且採用符合人體工學、舒脊減壓的睡眠醫學床墊。睡眠技師更遠赴美國加州史丹福大學附設睡眠中心進修並順利通過考試,期以提供更優質與專業的服務。一直以來,台南醫院積極發展睡眠醫學,與大台南地區36家基層診所合作及台南市立醫院合作,共同建立社區型睡眠醫療檢測模式。同時也與成大醫院減重團隊合作,迄今已完成55位病態性肥胖病患的睡眠障礙評估,提供臨床醫師在做術前評估時的重要判斷依據。期待衛生署台南完成睡眠中心建立之後,可以讓社區睡眠醫療合作模式發展更蓬勃,與鄰近成大醫學中心的學術研究合作更緊密。爲社區與醫院的結合,開啟另一新的里程碑。

醫療無國界 愛在倫比尼、做衛教宣導

醫療無國界 愛在倫比尼、做衛教宣導

成大醫院落實國際醫療合作第三年執行計畫,由院長林炳文親自授旗,於12月3日出團至尼泊爾支援醫療工作,院長期許醫療團隊將台灣的愛心撒播到國外,展現成醫優質的醫療服務精神。此次參與醫療服務團員有急診外科部許以霖主任、皮膚部趙曉秋醫師、家醫部李芷婷醫師、楊吉華醫師、秘書室李妍儀組員(藥師)、藥劑部張鳳梅藥師、護理部王首文護理長、呂佩姍護理師、陳韋如護理師及翁詩雅護理師共計10人。倫比尼位於尼泊爾及北印度交界處,以佛陀誕生地聞名於世,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遺產,每年遊客眾多,其中不乏以修行為目的的旅人,但因經濟弱勢,居民生活頗困苦,尤其醫藥缺乏,亟需外界援助。每年十一及十二月,藏傳佛教薩迦派在當地舉行為期十天的普賢祈願吉祥大法會,來自印度、尼泊爾、西藏各地教派信眾四方聚集,朝拜、謁見的旅人絡驛於途,小小山城因為人口的聚集,公共衛生問題更形嚴重。密教薩迦崔欽法王於97年來台弘法時,透過信徒邀請成大醫療團隊於法會期間前往倫比尼提供醫療協助,院方於當年十一月探勘評估,發現當地日夜溫差大、民眾醫藥缺乏,加上法會期間人數眾多,且衛生環境不佳,導致急性傳染病叢生,確實有醫療需要,隨即投入當地的醫療支援計畫。成大醫院執行尼泊爾醫療支援計畫,自98年執行迄今,每年義診人次均逾千人,多半為感冒、腸胃炎、背肌酸痛、膝關節痛、拉傷或扭傷,也有急性中風、腸胃炎嚴重脫水及疑似性盲腸炎病患。醫療團團長許以霖醫師指出,為求治標治本,今年除了醫療服務之外,也會致力於公共衛生教育的宣導。成大醫院院長林炳文則強調,醫療合作計畫不僅實現人道醫療,更能達成國際交流,成大醫院是國立醫學中心,配合政府政策、落實國際醫療更是責任旁貸,他祝福授旗成行的醫療團隊成員,能夠圓滿達成任務,守護當地居民健康。

危險性行為惹禍!年輕人染愛滋增多

危險性行為惹禍!年輕人染愛滋增多

1日是世界愛滋病日,台中市衛生局局長黃美娜率一級主管佩戴大紅絲帶,象徵愛與關懷,局內所有同仁也響應這項關懷活動,連洽公民眾也分送紅絲帶,響應這場活動。據疾病管制局公布最新民調結果,近年愛滋感染人數雖漸獲控制,但今年新通報15-24歲愛滋病毒感染者較2009年增加13.3%,九成以上都是透過危險性行為感染。主要的危險因子包括性行為未全程配戴保險套及沒有固定性伴侶、靜脈毒癮者共用針具等,其實預防愛滋病的最佳方式,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有固定的單一性伴侶,不共用針具,才是避免感染愛滋的最佳防護。局長黃美娜表示,去年臺中市愛滋病毒感染個案數達215人,今年截至11月底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200人,較去年減少,主要原因在於衛生局所非常落實個案管理及宣導等工作,才能有效降低愛滋感染,但還是提醒民眾,避免感染愛滋的撇步,從事性行為時記得要全程配戴保險套,才能降低愛滋找上門。

想變更年輕嗎?膠原蛋白拉提甩黃臉婆

想變更年輕嗎?膠原蛋白拉提甩黃臉婆

日本近年吹起一股「美魔女」旋風,美魔女指的就是超過35歲,卻讓人看不出實際年齡的美麗熟女,年過40外表卻像20多歲,讓許多女人相當羨慕。這些現象也顯示出,許多女性相信「沒有老女人、只有懶女人」,不再甘於做黃臉婆歐巴桑,追求青春永駐始終是她們的願望。想維持青春容顏,幾乎沒有傷口及復原期的微整形,近幾年來已成為所有愛美人士的首選。整形外科李久恆醫師表示,尤其對於害怕開刀手術拉皮的人,只要藉由單純注射式的「膠原蛋白拉提」技術,也能讓你揮別黃臉婆,變得較年輕。膠原蛋白在人體組織的修復與再生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一般常運用在例如隆鼻、豐唇、填補淚溝、法令紋修補、撫平抬頭紋、皺眉紋、全臉拉提、臉部輪廓重塑,以及凹陷型痘疤或較大疤痕修補。李久恆醫師表示,「膠原蛋白拉提」技術是利用注射膠原蛋白刺激活化肌膚的方式,膠原蛋白本身具修補功能,可促進傷口癒合與組織修復、調控細胞與組織的生理功能等。每次注射膠原蛋白的同時也能誘發自體的膠原蛋白增生,皮下深層的膠原蛋白就會不斷的增生,並使新生的膠原蛋白填補真皮層膠原蛋白之間的縫隙,達到膠原蛋白重新排列的結果,讓原本扁平的肌膚變得飽滿、緊實。由於膠原蛋白原本就是止血的材料及具有促進傷口癒合功能,因此施打膠原蛋白痛感低,也不易紅腫或瘀青。李久恆醫師說明,「膠原蛋白拉提」一次施打3CC,經過2~3週後,皮下的膠原蛋白就會不斷增生,一般只需注射1~2次就易看出效果。害怕動刀的民眾,做完此技術幾乎沒有傷口及復原期,後遺症較低,所以深受許多上班族女性的喜愛。但如果臉部已呈現嚴重鬆弛的問題,還是得合併拉皮手術,才能有更明顯的改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