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激凸」難為情!男乳頭大怎麼辦?

「激凸」難為情!男乳頭大怎麼辦?

一名36歲男性從小乳頭較為突出,每次只要穿T恤或是輕薄的衣物,就會出現激凸,經常被人嘲笑,心理受到影響,因此就醫尋求改善。而另一位39歲女性,在生產後乳頭逐漸變大、下垂,除了不美觀外,穿著內衣時,也因為摩擦而感到不舒服,甚至有時出現紅腫疼痛的情況,就醫希望能改善。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劉國威指出,乳頭過大的困擾,不論女性或男性都可能發生,除了對外觀造成影響,過大時也會下垂,穿著衣物會感到不適,長時間的摩擦,也易造成發炎感染的問題,在表面有紅腫熱痛的現象。另外,一般來說東方人的乳房較西方人小,但乳房整體發育不如西方女性豐滿,因此當乳頭偏大時,外觀上便會感到不協調,衣著選擇也會受限。對於男性來說,長期的因乳頭過大形成激凸遭受他人嘲笑,也會打擊自信心,在心理造成影響。劉國威表示,乳頭過大並不常見,根據統計東方女性較西方女性多。可能的發生原因有:(1)先天性、(2)荷爾蒙變化、(3)哺乳、(4)懷孕。一個理想的乳頭,直徑約為6~8mm,高約為4~6mm。治療方面,劉國威說,主要是以手術切除來縮小乳頭,屬於門診手術,依個人狀況不同,採用不同的切除方式,手術時間約1~2小時,需局部麻醉,傷口小,術後定期換藥即可。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

不動又吃太好 年輕人罹心血管病變多

「六十八歲的老翁,睡覺醒來突然中風了!」這是在寒冷的冬天裡最常見心血管疾病。由於人體的血液循環較差,加上能量及氧氣的需要量增加,便使得原本功能不佳的血管更加「滯礙難行」,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自然也就跟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包含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腦中風是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容易遺留身體功能殘障,造成生活自理及工作生存威脅,及整個家庭的負擔。阮綜合醫院高血壓衛教師吳曄薰表示,一般而言中、老年人最難逃這類疾病的糾纏,但隨著生活形態改變(運動量減少)及生活飲食的西化(高脂肪),有愈來愈年輕化的傾向。男性在45歲後要特別留意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女性則因為有女性荷爾蒙可以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通常在停經後才容易引發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是動脈硬化的促成因子,因為血壓過高會促使動脈硬化,導致腦出血及腦栓塞;糖尿病患者由於長期的血糖偏高,會使心血管提早硬化,引發心臟、血管的問題。除了疾病因素外,家族遺傳、體質及肥胖等。膽固醇中低密度膽固醇過高或三酸甘油酯過高的患者,易形成血管粥狀硬化,造成血管阻塞。然而高密度膽固醇本身也具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因此提高高密度膽固醇 (建議維持40mg/dl以上),就保護了心血管。另外值得提醒的吸菸族,尼古丁已證實會加速血管粥狀動脈硬化,也呼籲癮君子戒菸。

印度瘧疾肆虐 旅客穿長袖、擦防蚊液防蚊

印度瘧疾肆虐 旅客穿長袖、擦防蚊液防蚊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指出,印度西北部文化旅遊熱門景點的拉賈斯坦(Rajasthan)邦去(2011)年因雨季延長,積水問題造成病媒蚊繁殖增加,以致瘧疾病例數較前年上升30%,瘧疾病例明顯均較前年增加,去年共313例死亡,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提醒預計到印度體驗文化之旅的國人,應特別做好防蚊措施。(圖為印度觀光勝地拉賈斯坦邦,翻拍自維基百科)台灣每年境外移入病例平均約30例,主要來源是東南亞地區、非洲及大洋洲,而以間日瘧為最多,次為熱帶瘧,瘧疾是透過蚊子叮咬而傳播,多數人感染後,通常於10~28天內開始產生症狀,典型症狀為間歇性寒顫、發燒、出汗,可能也有頭痛、背痛、肌肉痛、噁心、嘔吐、下痢、咳嗽之症狀,嚴重者導致脾腫大、黃疸、休克、肝腎衰竭、肺水腫、急性腦病變及昏迷,四種瘧原蟲中,感染熱帶瘧原蟲如延誤治療會有生命危險。疾管局奉勸計畫前往印度旅遊國人,應在出國前一個月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評估感染風險及預防性投藥的需求,另外在旅途中應注意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蚊蟲叮咬,外出時穿著淺色長袖、長褲,裸露部位可擦防蚊藥膏或噴防蚊液,盡量避免在黃昏以後到黎明之間外出,睡覺時使用蚊帳,亦可考慮噴殺蟲劑或點蚊香。如出現疑似症狀,應迅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曾否服用藥物,以利診斷治療,如延誤治療,可能會致命。

彰化養雞場爆禽流感 農委會:低致病性

彰化養雞場爆禽流感 農委會:低致病性

因為最近香港、深圳出現零星禽流感的蹤跡之後,台灣也傳出雞隻死亡的案例,因此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以下簡稱防檢局)表示,彰化雞隻死亡低於平均值,但是卻在這些死亡的雞隻當中驗出H5N2的禽流感病毒,防檢局表示,雖然驗出禽流感病毒,但都屬於低致病性的,所以民眾不需要擔心。但是根據《不能戳的祕密》導演李惠仁最新的報導有所出入。(圖片翻攝自中華民國養雞協會。)防檢局表示,經過民眾通報後,就立即督導彰化縣動物防疫所自12月28日起到場進行臨床調查,按日進行訪視,結果顯示,該養雞場雞隻無任何顯明的臨床症狀,每日正常死亡率亦遠低於一般蛋雞場的平均值,其中檢體採樣結果雖然可以發現到是H5N2禽流感病毒,但是卻是低致病性,所以不需要特別恐慌。防檢局強調,調查全台灣所有的資料發現,目前都沒有發現到高病原性禽流感的跡象,全國產蛋隻數及產蛋量正常,依據中華民國養雞協會及財團法人中央畜產會生產資料顯示,近3個月全國產蛋隻數維持約2,500萬隻,每日產蛋箱數均在9萬1千箱以上,產蛋隻數及蛋箱數沒有異常,蛋價顯與市場需求活絡有關。雖然如此,但是防檢局還是呼籲養雞業者須提高警覺加強防疫。根據《不能戳的祕密》導演李惠仁則持不同的看法,在《不能戳的秘密》之病毒失蹤事件簿的報導中指出,目前H5N2已經逐漸演變成高致病性,而且也造成許多雞隻死亡,防檢局是在隱匿疫情,目前禽流感疫情其實很嚴重。※影片為《不能戳的秘密》之病毒失蹤事件簿,分享自Youtube:

用藥認知不足 隨意塗抹當心引發中毒

用藥認知不足 隨意塗抹當心引發中毒

大多人都曉得感冒不得自行吃成藥,以免造成病情更加嚴重,但許多民眾卻不知道習慣隨手拿來塗抹的藥品,如綠油精、曼秀雷敦等含薄荷腦的外用成藥,很可能引發過敏,導致發生水楊酸中毒的情形。而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陳立奇提醒家長,尤其2歲以下的孩童容易對外用成藥過敏。(圖片為樟樹,樟腦就是從樟樹中提煉出來,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KENPEI。)大多民眾習慣在被蚊蟲叮咬後,先拿綠油精、白花油、曼秀雷敦等來塗抹止癢消腫,而台北市衛生局先前針對1千多名民眾做「自我醫藥照護能力」的調查,結果發現多達56%的民眾不曉得這類含有薄荷腦(menthol)、冬綠油(methyl salicylate)、樟腦(camphor)的藥品,很容易讓2歲以下的小朋友引發過敏、中毒狀況。由於幼童的代謝器官肝、腎發育未全,一旦過量塗抹恐讓小朋友產生過敏出現水楊酸中毒,如呼吸困難、昏迷等的現象。北市衛生局表示近年因應消費者的反應,衛生署有開放超商販售藥物的計畫,但今天這項「自我醫藥照護能力」的調查結果,顯示出國內民眾大多都必須更清楚成藥的成分與得加強用藥安全的知識,以避免發生用藥不當引起的悲劇。而衛生署在2007年規定含有薄荷腦、冬綠油、樟腦的藥品,必須在仿單註明2歲以下孩童的使用須知,不過由於僅在仿單上註明,容易讓家長忽略。衛生署建議民眾用藥前最好看清楚仿單內容、藥品上的包裝說明,以及詢問專業醫師與藥師。衛生署在2007年針對薄荷腦、冬綠油、樟腦公告注意事項,包括外用產品應該加註「2歲以下兒童之使用須詢問醫師或藥師」,並且吸入劑、擦劑及滴鼻劑等,應該加註「嬰兒及2歲以下之兒童禁止使用」,至於樟腦的外用藥品仿單,應於加註「蠶豆症患者請勿使用」;還有冬綠油每日用量不得超過1.8gm,以免引起水楊酸中毒症狀,像是呼吸困難及其他中樞神經中毒等症狀;如果對阿斯匹靈或水楊酸有過敏或敏感現象,使用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恐怖馬兜鈴酸無藥可解 易導致泌尿上皮癌

恐怖馬兜鈴酸無藥可解 易導致泌尿上皮癌

馬兜鈴酸早在2003就已經發現到會致癌,因此衛生署也已經禁止相關的中藥材販售,但是馬兜鈴酸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呢?台大醫師日前發表研究證實,如果吃下含有馬兜鈴酸的植物,很容易造成泌尿道上皮癌,雖然已經禁止,但目前為止還是有很多人受害,其中甚至包括中醫師在內。(圖片為馬兜鈴植物圖,翻攝自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中醫藥資訊網。)台大醫院日前舉辦「馬兜鈴酸腎病變與泌尿道上皮癌國際研討會」,會中台大泌尿科醫師陳忠信、蒲永孝醫師發表一項研究,在46個病例中發現到,有6成的患者腎臟中出現馬兜鈴酸的痕跡,甚至有三分之一患者的腫瘤細胞找到馬兜鈴酸導致抑癌基因P35發生突變,進而引起癌症。陳忠信醫師表示,馬兜鈴酸代謝後的產物,會卡在人體的泌尿上皮細胞上,引發P35抑癌基因發生突變,而馬兜鈴酸所造成的突變會有一定的特徵,就將是人體的指紋一樣,很容易辨識;研究發現,這項特徵不但出現在台大病患身上,也出現在比利時和巴爾幹半島等國家的病患身上。在醫學文獻當中記載,比利時學者發現短期大量服用含馬兜鈴酸的減肥草藥,可以導致39人腎病變而必須換腎,其中19人泌尿道上皮癌。至於美國學者的研究則發現,巴爾幹半島麥田旁邊生長的馬兜鈴科植物,混入成熟麥子內,導致當地人長期少量食入馬兜鈴酸,結果引起腎病變變成泌尿道癌症。陳忠信醫師強調,很多馬兜鈴酸的受害者本身也是中醫,因為長期服用龍膽瀉湯、疏經活血散等,而這些配方當中就含有馬兜鈴酸藥材,結果自己吃到洗腎,還跑到中國大陸換腎。陳忠信醫師指醒,病患即使停用馬兜鈴酸,還是會受到後續的影響長達數十年,而且目前馬兜鈴酸沒有解毒劑,所以很多患者最後都要洗腎、換腎,為禍不小。

「中國第一胖」 216公斤胖男動減肥手術

「中國第一胖」 216公斤胖男動減肥手術

根據大陸報導指出,重慶一名32歲男子梁用,體重216公斤,擁有「中國第一胖」的稱號,人稱「梁胖子」,因為太胖,從小到大都遭人譏笑,去年6月,接受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和附屬暨華醫院的減肥手術,眾多專家聯合為梁用進行腸胃手術,將梁用的胃縮小,並將部分腸子改道,近日回診時,以減掉50幾公斤肥肉,體重165公斤,減重成功後的梁用更表示,今年過年的願望就是:減掉100公斤!身高僅155公分,減重前的體重卻高達200多公斤,BMI指數90 (正常人標準為18~24),為了減肥,梁用的父親曾經陪著他,在中國四處尋求減肥偏方,但成效都不大,嚴重的肥胖問題,還讓梁用有自殺念頭,去年(2010年)5月更因為過度肥胖造成心肺功能衰竭住院,醫院還發出了病危通知書,健康亮起紅燈,也因此讓梁用下定決心減肥,到醫院接受減肥手術的幫助。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苗栗醫院衛教文章表示,其實減肥無快招,只有一個絕招就是,要有恆心,減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減低熱量攝取,如果食物提供熱能比身體需要量低,其餘能量則由儲存的脂肪燃燒來提供,但是,雖然說靠低熱量攝取來減肥,不過均衡的營養也是非常重要,另外一定要避免消夜,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油炸物,多吃蔬菜增加飽足感,勤運動增加代謝,才是減肥不二法門。

學者兒茶素研究 挑戰衛署認證

學者兒茶素研究 挑戰衛署認證

現在很多茶飲都標榜健康茶飲,內含豐富的兒茶素,為了驗證當中是否含有營養素,有學者針對市售的27款茶飲,分析其中的兒茶素含量,其中衛生署認證的健康食品茶飲當中,兒茶素反而沒有比其他產品來得多,可以說是跌破很多消費者的眼鏡。這項研究是由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與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一起合作,參與研究的中國醫藥大學營養系助理教授姚賢宗表示,研究人員收集了市面上的27種包裝茶,包括10種綠茶、7種紅茶、10種烏龍茶,分析其中兒茶素、咖啡因等的成分,結果可以發現到這些茶飲當中都含有兒茶素,而且咖啡因含量也都符合衛生署規定。姚賢宗教授表示,目前這項成果已經刊登在《藥物食品分析》國際期刊。根據彰基雲林分院的衛教文章表示,兒茶素屬於多酚類的營養素,具有抗氧化的功效,一般茶葉含15到35%的茶多酚,其中兒茶素約佔80%,也就是說一般茶葉約含10到25%的兒茶素,兒茶素可以抑制催化自由基形成的酵素活性。一般來說,喝茶有很多好處,包括抗氧化、抗癌、抗發炎、降血壓、降低血脂肪、減重、降血糖等效果;雖然喝茶對於保健養生有幫助,但是服藥時應避免含有鐵劑的藥物以茶水吞服,茶湯中的兒茶素會與藥物結合使其失去藥效。

小朋友突不斷抽搐、血尿 患遺傳性結節硬化症

小朋友突不斷抽搐、血尿 患遺傳性結節硬化症

一名26歲男子在嬰孩時期不斷出現抽搐的情形,直到5歲就醫才曉得罹患遺傳性罕見疾病「結節性硬化症」,不但讓腦、腎、皮膚等長出結節瘤,且就算切除也仍會復發。但為更加仔細追蹤「結節性硬化症」的狀況,與避免更嚴重併發症,以及讓一般民眾認識該疾病,台大醫療團隊在2010年正式開辦「結節硬化症整合門診」,並於今天公布治療成果。(圖片翻攝自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台大基因醫學部陳沛隆醫師表示,「結節性硬化症」是由於TSC1和TSC2兩種基因變異,造成患者神經組織細胞和髓鞘形成不良,導致腦、腎、皮膚、眼睛等地方長出結節瘤,且由於該症不能徹底根治,使得許多病友不敢生育下一代。陳沛隆醫師表示,其實只要病友利用羊水穿刺、絨毛膜檢查與胚胎著床前基因的診斷,即可能生下健康的小寶寶。「結節性硬化症」在國內僅有近2000名病患,約有1/3患者是從上一代遺傳、2/3患者為自身機因產生突變。而結節性硬化症病患在1歲前,會出現癲癇狀況(如點頭式癲癇),隨著年紀增長消失後,皮膚可能開始長出類似小青春痘的皮腺脂瘤,以及長在腎臟的結節瘤會造成血尿等等,且有些許病患也會有智能障礙的問題,如患有自閉症、注意力不集中等。

尾牙吃刈包應景 三高族要注意

尾牙吃刈包應景 三高族要注意

今天是農曆12月16號,也就是俗稱的尾牙,在台灣人的傳統上,是一年裏最後一次祭拜土地神的日子,所以會用三牲肉類祭拜土地公。除了拜拜之外,通常尾牙最應景的食物就是「潤餅」以及「刈包」。(圖片為刈包,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竹筍弟弟。)「潤餅」是用潤餅皮包豆芽菜、紅蘿蔔、筍絲、豆乾絲、肉絲、香菜等,再裹上花生粉等,即成潤餅。至於「刈包」則是以長橢圓扁形麵皮,對摺起來包覆餡料的食物。傳統餡料通常不外片狀五花肉、酸菜、花生粉及香菜等。在尾牙的時候,很多人喜歡吃「刈包」,沒有吃到就覺得沒有尾牙的氣氛,但是因為刈包當中包的是五花肉,所以肥肉的部份還滿多,所以肥胖以及具有三高病史的人,最好要注意數量,不要吃太多。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