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1922專線塞爆! 可先留言等回覆

1922專線塞爆! 可先留言等回覆

針對有媒體報導,民眾抱怨1922民眾疫情通報及諮詢專線於春節當日凌晨左右,出現打不通的情形。對此,疾管局於昨(27)日回應表示,今年春節期間1922專線服務人次較去年暴增3至5倍,已安排適當人力支援。此外,如果客服人員持續忙線,民眾可以選擇先留言,隨後客服人員會回電。疾管局指出,1922專線春節期間電話諮詢量較去年春節期間增加約3到5倍,今年除夕全日總進線量為270通、初一至初四平均每日有500多通。因應這種狀況,客服人力也在除夕前一天開始安排較去年增加1倍的人力,早上8點至晚上11點維持至少9至13名客服人員,晚上11點至隔天早上8點維持3至4名人員。如有需要,將會增加客服人員數目,以維持95%以上客服人員接通率。疾管局表示,如果所有客服人員都在忙線中,系統會請民眾稍候,再由客服人員接線;若民眾不願選擇於線上等候,也可選擇留言,由客服人員稍後主動回電。疾管局強調,春節及例假日1922免付費諮詢專線不會打烊,會持續提供24小時全年無休的傳染病諮詢服務。

快訊/郭子乾遊韓燙傷 得靠輪椅代步

快訊/郭子乾遊韓燙傷 得靠輪椅代步

藝人郭子乾和家人到韓國遊玩,卻傳出被燙傷意外!媒體報導,郭子乾因飯店的電熱水器「落底」,大量熱水直接淋在他的大腿上,造成嚴重的二度燙傷,目前雖然已離開醫院,但仍須靠輪椅代步,整個旅遊行程也因此中斷。據了解,郭子乾將於台灣時間下午三點在韓國舉行臨時記者會,屆時有相關最新訊息,敬請鎖定優活健康網的報導。(圖為郭子乾在節目中模仿表演,翻攝自Youtube)

郭子乾二度燙傷 出遊敗興返台

郭子乾二度燙傷 出遊敗興返台

藝人郭子乾利用春節期間和家人到韓國遊玩,卻意外在飯店被熱水燙傷,雖然已經出院、勉強可以行走,但這場意外打亂了行程,一行人預計將在晚間返台。經紀人劉憲衛(大衛)接受電子媒體訪問時表示,郭子乾雙腿有80%的面積二度燙傷,雙腿的活動受到影響,至於會不會影響到日後的演出,還有待觀察。根據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網頁衛教文章指出,「二度燒燙傷」又分淺二度燒傷和深二度燒傷兩種,皮膚受傷的範圍涵蓋表皮層、真皮表層及真皮深層。淺二度燒傷傷口皮膚會紅腫、起水泡,有劇烈疼痛及灼熱感,傷口約14天癒合,會留下輕微疤痕或沒有疤痕。深二度燒傷較為嚴重,傷及真皮深層,因此患部皮膚呈淺紅色、起白色大水泡,較不感覺疼痛,傷口約21天以上才會癒合,會留下明顯疤痕,建議需儘早植皮治療,避免感染。

郭子乾遭燙傷 初步處理很重要!

郭子乾遭燙傷 初步處理很重要!

藝人郭子乾在韓國飯店遭熱水淋身,雙腿百分之80的面積為二度燙傷,嚴重影響到他的活動,日後恐怕需要復健或積極除疤。當燒燙傷意外不小心發生時,建議民眾要冷靜下來,趕快進行初步處理及求救,因為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燙傷中心的衛教文章指出,燙傷是可以預防的,但是一旦不幸發生了,正確的處置非常重要,將會影響到傷口的預後!根據林口長庚醫院燙傷中心的衛教文章建議,燒燙傷意外發生時,應立即以大量自來水沖洗,並移走熱源(如衣物、化學藥劑等)。一般沖水5至15分鐘即可,但大面積的燙傷不宜沖水太久,以免失溫。小孩子除了四肢的燒燙傷口外,身體其他部位傷口更要注意沖水的時間,以免失溫造成危險。衛教文章中提到,沖水時以自來水為佳,以冰塊或冰水處理,反而容易凍傷,對傷口造成負面影響。可以一邊沖水,一邊將身上的衣物移除,最後再以乾淨的衣物或敷料覆蓋傷口,並可以在外層包覆毛毯保暖,盡速送醫急救,以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上資料取自林口長庚醫院燙傷中心網頁http://www1.cgmh.org.tw/intr/intr2/c3250/burn/%E7%87%99%E5%82%B7%E6%B2%BB%E7%99%82.htm※照片為當燒燙傷意外發生時,宜盡速以自來水沖洗患部,並應注意沖水時間,以免失溫。(記者陳茂軒/攝影)

豆豆勇敢抗癌感人 何謂神經母細胞癌?

豆豆勇敢抗癌感人 何謂神經母細胞癌?

勇敢抗癌的雲林9歲男童「豆豆」,因病情惡化,27日因多重器官衰竭去世。2年前豆豆被診斷出罹患相當罕見的「神經母細胞癌」,但他始終樂觀堅強的對抗病魔、還與家人賣糖果籌醫藥費,勇敢的抗癌故事非常感人。(圖:勇敢抗癌的豆豆,取自公視晚間新聞畫面)根據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的衛教文章指出,兒童神經母細胞腫瘤是交感神經系統的細胞,在胚胎發育過程當中,產生突變而長出的腫瘤,這些神經節分布在身體的許多部位,65%的腫瘤發生在後腹腔,通常從腎上腺髓質或交感神經節以腹部腫瘤形式出現。神經母細胞腫瘤是兒童第4種常見癌症,男生多於女生,50%的兒童會在2歲以前發病,75%在4歲以前發病,90%在10歲以前發病,是屬於相當惡性的癌症。中國醫藥大學小兒血液腫瘤科主任巫康熙曾接受媒體訪問表示,神經母細胞癌相當罕見,通常好發於4歲以下兒童,發生時多半也已末期,難以治癒。過去神經母細胞癌的治療方法,只有化學治療跟切除,治癒的成效很差,而且容易復發。去年底台中市有一名4歲張姓女童罹患惡性神經母細胞癌,癌細胞發生轉移,狀況相當不樂觀,不過因媽媽幫她存了臍帶血,所以經過化療、臍帶血移植的手術、放療及維他命A酸治療後,原本在腹部內的12公分腫瘤,已經完全消失;這起臍帶血治癒癌症病例,也是台灣首例、世界第三例。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

老人冬天水喝不夠 增心血管病風險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江俊賢主任表示,在冬季心血管疾病易於清晨剛起床時發作,首要原因是身體在低溫狀態下,週邊的血管會收縮,使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造成心臟負荷增加,因而增加腦溢血和心肌梗塞發作的風險。其次是遇到天氣寒冷,大部分的人都懶得動,造成如腦、心肌、內臟等身體器官的血流量減少。加上冬季因排汗減少,水也比較少喝,尤其老年人口渴的感覺差,常常攝取水分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阻力及血壓上升,血栓也容易形成,增加腦梗塞和心肌梗塞發作的機會。此外,冬季容易罹患呼吸系統的毛病,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肺炎、氣喘,都會加重原有心臟血管疾病的病情。 江俊賢主任說,當發現自己或家人有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無力之中風先兆,或胸口悶痛、呼吸急促、心頭小鹿亂撞等心肌缺氧症狀時,都應立刻送醫檢查。在溫度出現大幅變化時,一定要特別注意保暖及身體狀況,除了按時服藥,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之外,許多人在冬季容易大吃大喝,攝取過多熱量、鹽份、糖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都會增加風險。江俊賢主任指出,對自己或是家有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家,應該要注意的是保暖,不要忽略穿厚毛襪,維持足部血液循環。其次要攝取適當而足夠的水份。飲食方面不要太鹹、太油,煮飯炒菜時要多採用清蒸或水煮,少吃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蛋黃、海鮮內臟等。且要多攝取高纖維的蔬菜水果,可以幫助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

糞便潛血檢查精準?食物、疾病恐干擾

糞便潛血檢查精準?食物、疾病恐干擾

阮綜合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趙東波主任說,因為多數的大腸癌是由大腸息肉所轉變,如果將這類具有癌變潛力的息肉摘除的話,就能預防因息肉病變而產生的繼發性大腸癌。相對於徵狀發生後才接受治療的大腸癌病人,治癒比率大約只有一半,更顯示早期篩檢的重要性。因此,大腸癌篩檢就是希望從一般大眾中,找出比較可能發生大腸癌的人。如果是已經有徵狀的人,則不論年齡,都必須接受進一步的診斷檢查。 ※目前醫界常用的篩檢方式有下列幾種:趙東波主任指出,將帶手套的手指經肛門放入直腸,用手指感覺直腸壁上可能的病灶,這方法最簡單且可立刻執行。也可偵測糞便中是否有少量或是肉眼看不出來的血液,這項檢查不但簡單而且便宜,可惜只能查出正在出血的大腸癌或大腸息肉。但因其它疾病或食物也可能造成糞便潛血檢查陽性,所以很多醫師便用其它更準確的篩檢方法取代。例如利用細長、可彎曲、具有光源並能攝影的乙狀結腸纖維鏡,從肛門放入直腸、乙狀結腸和一部份的降結腸,都是大腸癌比較常發生的位置,就可以看到腸子內部是否有任何病變。在檢查前只要先灌腸,排出殘留的糞便。檢查時不會痛,感覺就像灌腸般不舒服。大腸鏡就像乙狀結腸纖維鏡般,但是長度更長,可以安全且有效的檢視所有的大腸,包括直腸和結腸,如果發現息肉或是腫瘤,還能立刻執行息肉切除術或是摘取一小塊組織,送病理檢驗室作進一步化驗。趙東波主任表示,在大腸鏡檢查前要清腸,以避免阻礙病灶的尋找、觀察和處理。檢查時會不舒服,一般會給予注射藥物,幫助放鬆心情和入睡。並將液體狀的顯影劑(鋇劑)和空氣,經由肛門灌入大腸中,再利用 X 光攝影間接觀察大腸內壁是否有異常的地方。但對比較小的腫瘤和息肉,偵測效果是大腸鏡比較好,而且鋇劑攝影後仍需大腸鏡檢查以確定診斷。如果本身沒有任何的大腸癌危險因子,仍建議從四十歲開始,每年接受糞便潛血檢驗和直腸指診。

長期失眠好痛苦!免疫力降低傷健康

長期失眠好痛苦!免疫力降低傷健康

「人生有 1/3 在睡眠中度過」,這是床舖的廣告詞,但若是躺在床上總是輾轉難眠, 即使是躺再好的床都像是痛苦折磨。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洪櫻娟醫師表示,在台灣有睡眠障礙的人口相當多,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於2006年針對全國15歲以上國人進行「國人睡眠品質調查報告」顯示,台灣地區失眠問題盛行率約為25%,平均每四人就有一人睡不好,相當於480萬人有睡眠問題。慢性失眠盛行率也高達11.5%,約有250萬人已經到了慢性失眠的地步,大約每八人就有一人,需靠藥物才能入眠。女性失眠問題比男性嚴重,三成女性不滿意自己的睡眠,在失眠病患中,又以50至59歲的更年期女性眠睡眠品質最差。對忙碌的現代人來說,睡眠障礙的確是一大困擾。睡眠障礙型態有很多種,包括失眠、嗜睡、因時差產生的周期失調、夢遊、惡夢驚醒等,其中最困擾國人以失眠為主。長期失眠會使精神體力無法恢復、免疫力降低、注意力不集中、影響思考組織能力,最後可能導致工作效率降低、身心失調並危害身體健康。洪櫻娟醫師說,失眠的治療,必須先針對造成睡眠障礙的病因進行處理,並配合環境、生理、行為、心理等層面的整體性介入處理,才能達到最佳效果。若是失眠持續存在,對生活逐漸產生干擾,應儘速就醫,切勿自行購買安眠藥服用。經由完整的評估對症治療,才不會延誤潛在病情,或造成藥物成癮。

蔥豉湯可緩解頭痛鼻塞 發燒者也可喝

蔥豉湯可緩解頭痛鼻塞 發燒者也可喝

年關將近,流感疫情不斷升溫,聖馬爾定醫院特別提供抗流感飲食指南,讓民眾吃得正確、健康,也吃出免疫力。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師侯玟伊表示,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重要元素,並可幫助免疫系統的正常運作。在感冒流行期間,建議民眾可多攝取豆類、深海魚、瘦肉、雞肉、蛋等優質蛋白質,有助免疫力的提升。另外,雖然堅果類也是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然而其因含有病毒複製所需的精胺酸(Arginine),在感冒流行期間,民眾反而應減少這類食物的攝取量。在食物烹調方式,建議採蒸、滷、燉、水煮、低溫烘烤、川燙等方法處理食材,才能保存食物養分,讓人體吸收到最大量的營養元素。若民眾不小心罹患感冒,在食物的選擇上,侯營養師則建議應避免油煎及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容易讓喉頭充血,會增加黏膜表面傷口及感染機會,加劇喉嚨不適情形。另外,當民眾出現流鼻涕或痰液黃稠、發熱高燒等其他炎症反應時,切忌食用如人參、當歸、黃耆及麻油等補藥,不僅未能發揮療效,更可能火上加火,加重病情。針對一般常聽到的感冒期間不宜食用涼性食物等說法,侯營養師則解釋,水果中富含的維生素C不但可增強人體免疫力,中醫理論更建議感冒時反而可食用如西瓜、橘子等偏寒涼水果來「熄火」,因此並無此飲食禁忌。 除了上述飲食建議,侯營養師更提供幾道有助緩解感冒不適的食療方。其中,粥是容易消化吸收、具護胃功能且可幫助排汗的食物。若再添加豆、魚、肉、蛋等優質蛋白質食材,更能補充元氣。此外,傳統中醫古籍記載的蔥豉湯,也可緩解頭痛鼻塞症狀,對於發燒的人也有幫助。此道療方的作法相當簡單,只要取青蔥蔥白部份加上淡豆鼓煮湯,即可輕鬆完成。侯營養師解釋,蔥白具有發汗功效,發酵的豆鼓則可補充蛋白質。但若發燒流汗多的人,就不適合此療方。

培養好脾氣 穿什麼衣服也有關係

培養好脾氣 穿什麼衣服也有關係

網路上一篇網誌,作者轉述白龍王的說法:「要決定前途好不好、事事好不好,最重要是要有好脾氣...。」但改善脾氣何其容易,但仔細觀察好脾氣的人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除了說話緩慢之外就是穿著超級樸素,心理學家認為,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視覺,視覺上影響最大的就是色彩,所以人的情緒有很多時候都是受到色彩的支配,也因此,人的穿著會是影響人的互動上最主要的因素。撇開是否宗教的原因,很多宗教都是教育民眾要穩定情緒,所以很多宗教在生活上都要求極為平淡,飲食要求清淡,穿著要求樸素,為的就是情緒的穩定。再加上給人第一印象就是穿著,尤其穿著雖然要顧及別人感受,但大部分情緒是來自「悅己」,如果穿上一套昨天沒送洗,今天非穿不可的臭髒衣服,不要等別人受不了,自己都會因為討厭自己而脾氣暴躁的。心理醫師認為最好要求脾氣不好的人能穿單一顏色的素衣,尤其是避免大紅或是花花綠綠,莊重的穿著給人壓力較大,對你說話不敢踰矩,但壓力大,衝突點會大,輕鬆的衣服自然就會較輕浮,與你說話的對象也相對沒有甚麼壓力,但也同樣恐怕會遇到逾矩的問題,照樣可能有衝突的危險,所以得體的穿著是最難拿捏,但重點就在於能悅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