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反聖嬰讓冬季嚴寒 注意保暖多運動

反聖嬰讓冬季嚴寒 注意保暖多運動

春節假期過後,冬季變得更加濕冷。中央氣象局發布2、3月的氣象預報,今年冬天因負北極震盪時間較晚,反聖嬰現象影響甚鉅,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表示,2、3月氣溫偏低,預估會有幾波較強的低溫出現。社團法人李綜合醫院衛教文章表示,反聖嬰現象造成熱下雨寒冬,嚴寒的天氣中應做好個人的健康自主管理。文章表示,天氣冷也會造成流行性感冒的廣泛流行,許多有上呼吸道問題的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病患應減少外出,外出並攜帶口罩圍巾等保暖裝備,氣喘病患者更需記得隨身攜帶緊急用的吸入劑。另外民眾若擔心染上流感,應事先接種疫苗,才可預防引發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要避免高油、高糖、高鹽的食物以免引發中風或心臟病,痛風患者則要避免天冷飲酒過量引發急性痛風。雖然天氣寒冷,但切勿洗高溫熱水澡,因為外界溫度低於28度時皮指腺會減少分泌,皮膚乾燥的民眾容易引起冬季癢,減少沐浴劑,或浴後使用護膚用品可保持皮膚的滋潤,並且做好個人健康自主管理,多吃蔬果,維持正常作息,除了做好保暖,更可藉由運動讓身體增溫,避免久坐不動,才能避免冬季帶來的不適。

鬱卒疲倦加暴怒 節後症候群好痛苦

鬱卒疲倦加暴怒 節後症候群好痛苦

春節收假後第三天,你是否還沉浸在假期的美好回憶中呢?會不會覺得自己雖然身在辦公室裡,但情緒卻非常低落、憂鬱,還會感到疲倦、勞累甚至是暴怒呢?新北市衛生局提醒,如果有以上的症狀出現,可能是罹患「節後症候群」了!透過衛生局提供的「簡式健康量表」(見圖,翻攝自衛生局網頁),可以幫助你了解自己的心理狀況,並可以達到事先預防的效果喔!新北市衛生局心理衛生及長期照顧科長黃翠咪解釋,所謂的「節後症候群」,就是在長假收假後,發生心情厭倦、提不起精神、上班的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噁心、眩暈、腸道反應、焦慮等,也就是俗稱「藍色星期一」的現象。衛生局指出,實「節後症候群」也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利用「簡式健康量表」的五個簡單的題目,圈選最符合自己目前的狀況,總分相加後就可以快速瞭解情緒狀態,不同分數有不同貼心的小提醒。此外,建議民眾可以適當運動,有助於舒緩精神緊張,幫助晚上好入眠,很快可以回復正常規律的生活。衛生局表示,為使民眾養成「即早發現即早治療」的好習慣,衛生局也結合轄內1111家社區藥局設立「心情檢測站」隨時為民眾施測,並即時給予現場簡易諮詢及新北市免費駐點心理師服務等相關資源予以協助。

開藥給婦人 引發史蒂芬強森症候群致死 醫師無罪

開藥給婦人 引發史蒂芬強森症候群致死 醫師無罪

去(100)年7月有位婦人因為服用藥物,引起史蒂芬強森症候群致死,開藥的亞東醫院李少白醫師涉嫌未告知不良反應,被依過失致死罪起訴。昨(31)板橋地方法院宣判,認定死者並未詳細告知醫師有不適的症狀,而且根據醫師鑑定委員會的鑑定結果,認定李醫師無過失,因此判醫師無罪。(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是SJS侵犯舌頭產生脫屑,作者為James Heilman。)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的衛教文章表示,史蒂芬強森症候群(Steven-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是一種由藥物引起,導致皮膚廣泛性脫落、壞死及黏膜糜爛等不良反應,其臨床特徵包括了特有的皮疹和黏膜侵犯。其皮疹為典型的圓環狀,黏膜則有兩處以上之侵犯,常為口、鼻、眼、生殖器及肛門等部份,會嚴重波及身體許多器官,如肺、肝、腎、腸胃及血液系統等,容易造成體液喪失、體溫調節失調及代謝率增加。通常引起SJS的藥物有四大類,包括非類固醇抗發炎藥(NSAID)、抗癲癇藥物、降尿酸藥Allopurinol及磺胺類的藥物(Sulfonamide)等。當懷疑是SJS的症狀是由藥物引起時,應停用可能引起此副作用藥物。通常患者會因口腔黏膜受損,造成吞嚥困難造成病患無法進食,所以需要點滴輸液補充體液。並且使用局部麻醉止痛劑止痛。還要預防皮膚黏膜受損,造成局部的感染,嚴重可能因敗血症而死亡。在皮疹嚴重的情況下,必要時可使用類固醇藥物來控制過敏反應。

小辣椒洪秀柱 國會女副院長第一人

小辣椒洪秀柱 國會女副院長第一人

中華民國第八屆立法委員於本(1)日宣誓就職,同時也在下午進行副院長的選舉。國民黨派出有「小辣椒」之稱的洪秀柱競選,而民進黨則是由葉宜津出面迎戰,最後結果為洪秀柱以69票擊敗葉宜津的43票,順利當選立法院副院長,同時也是國會史上第一位女性副院長。洪秀柱自1990年起已連續擔任八屆立法委員,問政風格剽悍,因此人稱國會小辣椒。而洪秀柱畢業於教育研究所,除了曾任不同學校的教職外,進入國會後也不時關注教育議題。※圖為立法委員洪秀柱。(翻攝自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hc.aspx?id=38&pid=95)

一秒之內能變瘦? 誇張廣告不要信!

一秒之內能變瘦? 誇張廣告不要信!

新北市衛生局公布去年度查辦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違規刊播藥品、食品及化粧品廣告的統計數據,食品類廣告處分的比例達21.2%,件數依序為涉及宣稱改變生理功能、瘦身、美顏、壯陽廣告。衛生局呼籲民眾,凡廣告內容太神奇、太吸引人的,都需要提高警覺,以保障就醫、用藥及美容、飲食的健康安全。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王淑芬指出,現在電視購物頻道為數眾多,主持人跟業者一搭一唱,口若懸河推銷產品,網際網路販售的物品更是五花八門、應有盡有,都是近幾年異軍突起的熱門銷售平臺,已悄悄的融入民眾的生活作息中。為維護市民健康,新北市衛生局加強查處轄內電視、廣播、報章雜誌、網路等媒體,去年共查辦藥品、食品及化粧品經電視、廣播及網際網路傳播的廣告3426件,其中食品廣告查辦共967件,處分205件,違規比例超過2成,影響國民健康及消費者權益甚鉅。另藥品及化粧品共2459件,處分220件,比例將近1成。若違規案件依類型加以區分,則食品違規案件以涉及宣稱改變生理功能為最多,如「增強抵抗力」、「排毒素」等;其次為瘦身、美顏、壯陽。藥品及化粧品則以無廣告核定表及未依廣告核定表宣播廣告為主要違規項目。新北市衛生局指出,將持續加強查緝違規廣告,也針對藥物、食品、化粧品及傳播媒體業者舉辦相關宣導活動及講習,希望能降低業者廣告違規率。同時,衛生局也呼籲民眾,對於譁眾取寵的廣告物品千萬要提高警覺。

灰色童年 八成弱勢童被迫早熟親職化

灰色童年 八成弱勢童被迫早熟親職化

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委託家扶基金會、兒福聯盟進行的「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結果於本(1)日公布,調查發現,臺灣地區有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被迫成為「早熟小大人」,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並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但最令人不捨的是,面對家庭弱勢、課業問題及親職化的身心負荷,孩子們身心俱疲卻沒有傾訴的對象。家扶基金會表示,「2011臺灣弱勢兒童親職化現況調查」是針對臺灣經濟弱勢、偏鄉弱勢家庭的國小4年級至國中3年級的兒童少年進行的問卷調查,共發出1100份、回收有效樣本1071份。調查發現,八成以上的弱勢家庭兒童少年不僅需要幫忙做家事,還需要協助照顧工作或任務、提供情感支持與陪伴,甚至有16.7%的孩子需要幫忙賺錢貼補家用。此外,4成5的兒童少年認為,自己在家的角色像大人而不是小孩,對於負擔家裡大小事的責任;有2成5的孩子表示,因為沒有其他人可以幫忙,其中竟然有高達七成的孩子認為「這本來就是我應該做的」,早熟體貼令人心疼。為了扶助經濟弱勢家庭的孩子,透過各項協助方案,幫助他們解決家庭面臨的困境,並協助親職化兒童減輕其照顧的身心負荷、重建正常童年的生活經驗,家扶基金會推動「弱勢兒童親職分擔服務方案」,希望結合社會各種資源給予「小大人」們實質上的幫助。※圖:為了幫助早熟小大人,家扶基金會推出五大幸福方針的「弱勢兒童親職分擔服務方案」。(左起為大同育幼院長黃劍峯、苗栗家扶主任湯鳳琴、家扶執行長王明仁、小大人個案-小羚、小大人個案-小風、中國信託信慈善基金會執行長高人傑、台北南區家扶主任陳美君及新北市家扶主任周大堯。照片為家扶基金會提供)

放完長假收假悶 專家教你調整步調

放完長假收假悶 專家教你調整步調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詹仁輝醫師表示,今年的春節假期有九天之久,在連續假期中,有的人安排國內外旅遊或拜年活動,有的人待在家中看電視、上網或打牌,飲食型態跟作息跟平日都不同,等到假期結束,回到工作崗位,多少會出現一些調適上的問題,也就是俗稱的「長假症候群」。收假後,通常都可以慢慢適應正常生活步調,但有些人會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例如:一、生理上:提不起勁、疲倦、失眠、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緊繃,尤其是額頭、後頸及肩膀的肌肉。 二、心理上:緊張、煩躁、焦慮、易怒、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沮喪。這些症狀會影響工作或學習的效率,為了早一點進入狀況,縮短適應期,詹仁輝醫師建議民眾:一、睡眠要充足二、將服裝儀容髮型打理整齊,看起來有精神。三、收假後,即安排未來一週的工作或讀書計畫,有目標及方向。四、先找簡單的工作,如整理辦公桌及文件,再做較困難的部份,循序漸進。五、寫下心情日記,記錄負面的想法及情緒,找出不客觀的部分加以導正。六、學習漸進式肌肉放鬆法及腹式呼吸,有利身心放鬆。

不想拇趾外翻 鞋跟最好別高於三公分

不想拇趾外翻 鞋跟最好別高於三公分

嘉義市一名54歲陳姓婦人,家裡經營雜貨店生意,因為生意加上個人喜好的關係,每天幾乎穿著高跟鞋招呼客人,最近不但大拇趾與鞋子的摩擦加劇,日漸疼痛讓她連站都困難。到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求診後,從陳姓婦人的X光片可清晰看出第一趾因長期受到外力壓迫已明顯彎曲變形,連帶的讓腳的第二及第三趾明顯脫臼。醫師診斷為拇指外翻,且須接受手術矯正治療。(圖:愛穿高跟鞋,在長期的壓迫及摩擦下,不但造成足部第一趾嚴重拇指外翻,相對連帶影響到第二、三趾發生脫臼。)嘉義基督教醫院骨科羅勝彬醫師表示,拇趾外翻好發於30~50歲左右,其中又以女性居多(10:1),患者多因為屈就不合腳的鞋子,足部長時間受到壓迫與摩擦,造成足後跟韌帶受傷、大拇趾骨頭變形,輕則僅需以較寬鬆的鞋子配合復健運動即可,嚴重則需以手術進行矯正,民眾應多加留意。拇趾外翻可分為先天性及後天性,雖然約有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但後天引發的原因包括像喜歡穿高根鞋、有扁平族的患者以及後足跟腱過緊的患者也不容忽視。羅勝彬醫師說,輕微的拇趾外翻可利用毛巾訓練腳趾頭抓力、做腳趾開閉運動、伸張拇趾外側筋腱運動等復健運動,以減緩初期拇指外翻的症狀。另外,在平時保健方面,應盡量穿著圓頭的高跟鞋,最好避免穿鞋跟高於三公分的鞋子;建議多帶一雙平底鞋替換,晚上回家後可以做一些跟腱伸展運動及熱敷,避免跟腱攣縮後讓拇趾外翻變嚴重。

無藥治、無疫苗打 什麼是諾羅病毒?

無藥治、無疫苗打 什麼是諾羅病毒?

近日來除了一連串的全家大小上吐下瀉掛病號之外,也有社區住戶出現全家腹瀉現象,先是小朋友出現水瀉,隔天換爸爸、奶奶又吐又拉,等到好不容易祖孫的症狀漸漸和緩了,連幫忙照顧的媽媽也跟著霸佔廁所出不來,一出來就轉往床舖,全身軟弱無力。最近門診裡就看了好幾個病患,一問之下,才發現竟然全家都有相同病況。為什麼會讓全家人一起拉肚子、搶馬桶呢?說穿了,其實是諾羅病毒在作怪!阮綜合醫院兒科于靜雯醫師說,諾羅病毒以秋冬與初春等氣候較為涼爽的季節最為常見,感染的症狀和一般感冒類似,除了發燒、全身酸痛,還會有上吐下瀉等現象。諾羅病毒傳染力很強,常常只要家中有一人感染,有可能全家通通病倒;有不少人是水瀉,甚至一個晚上拉上三、四次,還有人是一天吐十多次,吐到虛脫無力。于靜雯醫師表示,諾羅病毒是一種會造成人類腸胃炎的病毒,通常在感染後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就會出現症狀,但也可能快速到接觸病毒十二小時後就發生症狀。但感染諾羅病毒,就一般說來,來得快也去得快,發病期約二到三天,約一週內會慢慢好轉。諾羅病毒的特色之一就是傳染性很強,傳染途徑除了食物與飲水之外,也包括了飛沫傳染,有時即使是戴上口罩,也阻絕不了病毒入侵,從患者的糞便、嘔吐物,吃到被污染的食物或飲料,或是接觸患者使用過的物品,以及為了照顧患者而有直接接觸,都可能因而被感染。于靜雯醫師說,目前並沒有藥物可以對抗諾羅病毒,沒有疫苗可以預防諾羅病毒的感染。若吐或拉得太厲害而無法進食或活力減退,就需要到醫院用靜脈輸液以補充水分了。

用藥五問與五不 教你保健小撇步

用藥五問與五不 教你保健小撇步

迎接農曆新年的喜悅之際,讓自己在新的一年展開鴻運,「健康、平安」是一定要的,臺北市衛生局特別提醒用藥與保健小撇步,牢記「用藥五問五不」讓您龍年平安輕鬆過:一、用藥前記得要問:「吃何藥」、「有何效」、「如何吃」、「要吃多久」、及「注意重點」,也就是買藥前一定要作的事:「問清楚所服用藥物的名字、藥物的效果是什麼(如︰降血壓、心臟藥、糖尿病藥等)、要吃飯前、吃飯後、睡覺前、口服、外用、塞劑…等、需要服用幾天及服藥期間要注意什麼,如:不能喝酒…等。」二、買藥不隨便,牢記「五不」:(一)不聽別人推薦的藥;(二)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藥;(三)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賣的藥;(四)不吃別人送的藥;(五)不要推薦藥給別人。切記;出國觀光旅遊時,勿將「藥品」當成一般商品任意購買或攜回使用與饋贈親友。三、家中廢棄藥物不亂丟:歲末年終大掃除,別忘了將抽屜內「不吃」、「不要」、「不用」的藥物,集中送到鄰近的「居家廢棄藥物檢收站」,由專業藥師協助您檢收家中的廢棄藥物,並提供家庭用藥安全的健康諮詢服務。四、相聚小酌要注意:(一)「藥酒」是「藥」不是酒,來路不明的「藥酒」不可飲。(二)暴飲暴食傷腸胃,病情嚴重應就醫,使用消化酵素等指示藥或成藥要諮詢專業藥師。(三)嚴冬裡,傷風感冒難避免,多喝開水、多休息,增加身體抵抗力;若病情轉劇,應赴醫院就醫,切勿拖延,以免影響病情。(四)治療感冒、流鼻水或過敏的藥品常含有抗組織胺類(Antihistamine)成分,使用後容易有想睡覺的現象,應避免長途開車。(五)大多數感冒藥水含有葡萄糖漿,罹患糖尿病患者務必謹慎使用。衛生局呼籲民眾「正確用藥觀念有、均衡飲食多運動、苗條身材自然保」,切勿聽信購買地下電臺宣稱販售的「藥品」及來路不明或誇大療效的「減肥產品」,以免破財又傷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