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為情自殺最多 新北市擬讓木炭不易取得

為情自殺最多 新北市擬讓木炭不易取得

根據新北市衛生局的統計,民國100年的自殺案件高達5800多件,有504人因自殺死亡,其中因情感自殺者占6成6。新北市長朱立倫表示,自殺跟整體環境息息相關,如果要防制自殺,思考的層面不能只有一個方向,而是要從經濟、心理、教育、社會等各個層面著手。因此朱市長打算跨局處建構自殺防治網絡,有效防制自殺。(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Romary。)新北市衛生局在會議中曾討論,是否需要建立「買木炭需登記」的制度,但是這樣的消息傳出來,引起社會一片譁然,許多店家、民眾與網友都認為這樣的舉措似乎有點過頭。衛生局在今日(2)上午強調,自殺行為有時是一種臨時衝動的念頭,如果可以在有衝動念頭的當下,降低自殺意願,有機會減少自殺的可能性,因此衛生局是參考國外經驗,如香港將木炭採非開放式販售,讓自殺工具不易取得,就有機會打消自殺念頭。衛生局表示,今年3月起全市有29區衛生所提供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民眾如有需要,可撥打新北市心理衛生中心專線02-22572623預約專業心理師諮商,而且這項服務是完全免費,希望民眾可以多加善用。此外,民眾也可以常常使用心情溫度計,測量一下自己的心情指數,如果需要專業協助,也可撥打衛生署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尋求相關協助。

新北稽查不實廣告 僅雯代言遭罰4萬

新北稽查不實廣告 僅雯代言遭罰4萬

電視上常能看到購物專家口沫橫飛地介紹產品,但有些卻是過分誇大。新北市衛生局去年(100)查辦電視、廣播、網路等媒體,刊播藥品、食品及化粧品的廣告3400多件,其中食品廣告有967件,處分205件,違規比例超過2成。其中為生技公司代言的藝人僅雯,也因為廣告誇大不實,被新北市處罰4萬元。(圖片翻攝自僅雯的僅雯妙仙姑部落格。)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王淑芬指出,現在電視購物十分風行,主持人跟業者一搭一唱,口若懸河地推銷產品。為維護市民健康,衛生局加強查處轄內電視、廣播、報章雜誌、網路等媒體,去年共查辦藥品、食品及化粧品經電視、廣播及網際網路傳播的廣告3426件,其中食品廣告有967件,處分205件。藝人僅雯也因為代言產品廣告不實,衛生單位除了對該公司開罰,並處罰代言人僅雯4萬元,成為去年唯一因代言受罰的藝人。新北市衛生局表示,違規案件以食品違規最多,多數產品都宣稱可以改變生理功能,如增強抵抗力、排毒等;其次是瘦身、美顏、壯陽。衛生局呼籲民眾,凡廣告內容太神奇、太吸引人的,都需要提高警覺,以保障就醫、用藥及美容、飲食的健康安全。

「取悅他人」的飲食方式 最容易胖!

「取悅他人」的飲食方式 最容易胖!

當自己在減肥時,難免會碰上幾次重要的聚餐機會,此時絕對也逃不了被親朋好友勸吃的過程。根據美國凱斯西儲大學(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先前發表的研究報告發現,人會因為不願破壞聚會氣氛吃得較多,時常為取悅他人而吃自然愈變愈胖。(圖片為聚餐畫面,人們容易因為聚餐而吃下過多的食物。攝影/林又旻。)許多人在成為上班族後,身材逐漸變形,主要除了長時間久坐之外,與同事天天一起吃中飯也是原因之一。美國大學日前在「社會與臨床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發表一篇針對飲食習慣的研究調查,報告指出人們在控制飲食中,碰上吃飯、聚餐、社交活動最容易失控,心理學家Julie Exline表示由於人會不想破壞氣氛、不好意思拒絕,抑或是避免尷尬吃得比平常多,久而久之不瘦反胖。心理學家Julie Exline建議大家,聚會吃飯時先冷靜下來,並問自己是否真的想吃這項食物,或是看周遭人在吃才想吃;而耶魯大學David Katz博士表示,其實可將「為了聚會而吃的壓力」轉給同去參加飯局的朋友,告訴他,「我會盯著你,以免讓你吃得太多」,如此一來對方自然也會一起控制食量。另外國民健康局也提醒民眾,不要養成吃零食看電視、吃宵夜等的壞習慣,且吃飯時可以湯菜飯肉的順序與細嚼慢嚥的方式進食,並多喝水(每天2000至2500c.c)、睡前3小時禁吃、天天5蔬果、每餐8分飽與低脂少油炸等,變胖也會成難事。

除了保暖 老人家運動須注意什麼?

除了保暖 老人家運動須注意什麼?

新的一波寒流將報到!冷氣團威力最強的時間是2月2日晚間到2月3日清晨。國民健康局特別呼籲民眾,注意低溫對健康造成的危害,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病患及老年長輩,一定要做好保暖措施,以免誘發心血管疾病及其併發症發生。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20歲以上的民眾中,有四成(約700萬人)患有三高的任一項疾病。面臨寒流來襲,提醒前述三高患者,天氣變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定期血壓監測要做好,並遵守醫囑服用藥物。同時要特別注意保暖,除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亦須防止鞋襪潮濕,以避免足部凍傷。另要避免長時間泡在溫泉中,以免因四肢血管擴張,周邊血流量遽增,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而夜晚或早晨起身時要緩慢,以預防姿態性低血壓引起的暈厥或跌倒。寒流來襲期間,若出現心臟病發作症狀,如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應立即送醫接受治療;有冠狀動脈病史者,在送醫前,可先使用醫師開立的舌下含片,做緊急救護,再送醫接受治療。另呼籲民眾牢記FAST辨別中風四步驟:一、「F」就是FACE,請患者微笑或是觀察患者面部表情,兩邊的臉是否對稱;二、「A」就是ARM,請患者將雙手抬高平舉,觀察其中一隻手是否會無力而垂下來;三、「S」就是SPEECH,請患者讀一句話、觀察是否清晰且完整;當三者症狀出現其中一種時,就要趕快送醫。四、「T」就是TIME,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刻送醫,爭取治療的時間,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同時,國民健康局更提醒全國約253萬位65歲以上長輩,由於長輩對於環境溫度變化反應變遲鈍,在寒流來襲時,家人要特別關照長輩的起居與活動,確實保暖及攝取足夠的熱食與水分,以維持熱量,避免過多的熱散失;如發生低體溫時,要設法取暖,迅速送醫。此外,寒冷或酷寒的天氣應儘量減少外出,以免因地面結冰,或因老人周邊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遲緩,而增加跌倒、前臂骨折及髖骨骨折的風險。建議家中有早晨有出門運動習慣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及老年長輩,寒流來襲期間,清晨起床及外出時要特別注意禦寒保暖,避免太早出門,最好等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後再出門運動;並建議結伴運動,國民健康局提醒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包括: 1.運動前要有暖身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運動後也要有數分鐘的緩和運動。2.選擇合適的運動鞋,鞋子以富彈性具止滑效果為佳;選擇平整陰涼的運動場地。 3.吃飯前後一小時內不宜運動。4.運動中有任何不舒適現象,例如頭暈、胸痛、心悸、盜汗等情形時,應立即停止運動。5.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以及腰肩頸酸痛、手腳關節急性扭傷等個別健康問題者,應請專業醫師診察,接受醫師的評估,再選擇適合的運動種類與強度。

低卡、零卡碳酸飲料很健康? 喝多恐中風

低卡、零卡碳酸飲料很健康? 喝多恐中風

在當今「瘦即是美」的想法觀念下,許多人開始對飲食的熱量斤斤計較,讓市面上的低卡、零卡飲料特別受到歡迎,但其實這類添加人工代糖的飲品是否健康,仍備受外界質疑。美國邁阿密大學與哥倫比亞大學日前共同發表一篇,針對低卡、零卡的碳酸飲料做研究,發現只要每天喝一罐,就會提升未來中風的風險。(圖片翻攝自英國Daily Mail。)過去已有研究報告指出,太常喝添加代糖的飲料恐會傷害肝臟,而日前美國大學再度發表研究證明,市面上熱銷的低卡與零卡碳酸飲料帶來的可能傷害,如可樂、萊姆汽水等由於含有人工代糖,只要習慣每天喝一罐,未來恐怕除了可能傷及肝臟之外,也會增加罹患中風、心臟疾病與糖尿病的機率,且較喝正常碳酸飲料的人高,甚至比完全不喝的人高出43%的罹患機率。研究員Hannah Gardener強調,未來必需做更多詳細的相關調查,目前僅能說人工代糖的碳酸飲料不如字面上寫得健康,且先前也有報告提及代糖可能誘發人體更大的食慾,可見代糖飲品真正為健康帶來的益處仍相當模糊。而代糖就是俗稱的人工甜味劑,一般分為有熱量與無熱量兩種,前者包括山梨醇、木糖醇等;後者則為阿斯巴甜、糖精等。雖然以往都說代糖要攝取超過美歐的規定量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研究員Hannah Gardener提醒研究證明代糖與健康亮紅燈之間有潛在關連,民眾最好還是少碰為妙。

想寫字、說話卻做不了 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惹禍

想寫字、說話卻做不了 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惹禍

想要寫字卻寫不出來,想說話卻不能說話,每天眼睛眨不停,一走路脖子就斜一邊,想彈吉他、吹口琴等卻突然痙攣做不了等,這些都是在國內盛行率不高又不常見的「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表示,「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說起來好像很少見,但其實很多人都患有這種問題,像是想要寫字但一提起筆就痙攣無法寫的寫字痙攣症患者還不少呢!陳柔賢主任表示,局部肌張力不全的發生原因還不清楚,不過這些患有「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的患者,因為肌肉張力不正常而有許多異於常人的舉止,像是狂眨眼睛、一走路就歪脖子、無法拿筆寫字、走路一定要抬起手臂等行為,都會對生活造成極大的困擾,陳柔賢主任說,目前最新的研究認為可能和過度使用有關,所以有吉他手發生「吉他痙攣症」、口琴手發生「口琴痙攣症」,經常寫字的年輕族群也較容易發生「寫字痙攣症」。但局部肌張力不全症的患者非常奇怪,像是說不出話的人可以唱歌、寫字痙攣症者可能無法拿原子筆寫字,但是卻可以拿毛筆寫字,也可以用電腦打字等,陳柔賢說,研究認為,局部肌張力不全是因為大腦皮質可塑性異常或失調,以致於引起某些動作障礙,陳柔賢主任表示,目前局部肌張力不全的治療方式是利用藥物、或是肉毒桿菌素注射局部肌肉,約有30%至40%的患者獲得改善。

非洲義診送愛 祁力行不捨病患哀嚎

非洲義診送愛 祁力行不捨病患哀嚎

到非洲行醫有多艱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口腔科醫師祁力行最清楚。2009年的時候,他加入北醫國際醫療團隊,來到西非友邦聖多美普林西比共和國行醫,這是很多人一輩子不會到的地方。原本他只打算待三個月,沒想到卻在這生活了一年半。除了幫助當地居民診療外,還訓練當地醫師,提升醫療水準。祁力行醫師表示,當地人幾乎都患有鐮刀型貧血,所以如果有傷口的話,常常不容易癒合復原,一痛就是幾十年沒辦法好,有些人因此潰爛變成惡性腫瘤。除此之外,當地的醫療十分落後,無法進行全身麻醉手術,所以治療的時候常常會聽到病患的哀嚎聲,讓他十分不捨。祁力行指出,聖國國土面積大概只有彰化縣大小,是西非最貧窮國家之一,且因當地醫學教育不足,所以多數病患由護士看診,至於醫師的水準也只有住院醫師等級,於是積極培育當地專業醫學人才,提升當地的醫師能力,讓他們有能力進行更好的治療。

局部型肌張力不全 女子在外不敢進食

局部型肌張力不全 女子在外不敢進食

前些日子,一名女病患平常說話行動都正常,但只要進食就會頻頻點頭,在外面吃外食只敢吃流質食物,這樣的狀況對她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也造成她莫大的心理壓力,根據台北長庚醫院動作障礙科主任陳柔賢診斷表示,這是一種「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像是一直眨眼、走路脖子就歪斜、拿筆寫字手會痙攣等都是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陳柔賢主任表示,最新研究認為,局部肌張力不全是因為大腦皮質可塑性異常或失調,以致引起某些動作障礙,局部型肌張力不全症依照侵犯部位不同分為很多種,若侵犯到眼睛頻眨眼則稱為眼瞼痙攣症;若侵犯到脖子稱斜頸症;若侵犯到口、舌、唇、咽喉肌肉群稱為聲音痙攣症或咽喉痙攣症;此外,還有口琴痙攣症或吉他痙攣症。根據彰化秀傳醫院衛教文章指出,根據統計,國內約有四至五萬名腦性麻痺的患者,二千名左右的斜頸、眼瞼痙攣、半面痙攣等肌張力不全的病患,以及為數相當眾多的中風及腦外傷患者,他們因為大腦部份功能受到損害,以致有不同的痙攣症狀,造成部分動作功能受限,事實上,對於腦性麻痺等肌肉張力異常症的患者,雖然目前沒有方法可以完全根治,但是藉由早期發現,提供患者早期治療,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文章中更指出,目前國外普遍使用肉毒桿菌素來治療這類肌肉張力異常症,國內衛生署也核准用於這方面的治療,根據臨床經驗證實,約9成的患者在注射肉毒桿菌素之後,其症狀可達7~9成的改善,效果比起傳統藥物更好,肉毒桿菌素的治療只要每三至九個月注射一次就好,且副作用極少,改善效果比傳統藥物高出二至三倍。

國健局辦猜燈謎活動 增長健康知識

國健局辦猜燈謎活動 增長健康知識

為了迎接元宵節,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特地舉辦了「元宵燈謎新體驗,e化網路查健康」燈謎活動,讓你不用到人擠人的燈會現場,就可體驗猜燈謎的活動,在家拿獎品,活動自即日起至民國101年2月6號止,只要上「健康數字123網站」(網址為http://olap.bhp.doh.gov.tw/),參加國民健康局舉辦的「元宵燈謎新體驗,e化網路查健康」的網路燈謎活動,不只享受元宵氣氛樂趣,也能增長健康知識。(照片取自國民健康局)「健康數字123」是國民健康局為了增加健康調查結果、出生通報資料查詢的便捷性,運用資訊科技及網路技術,開發以網頁為基礎(web-based)的健康指標互動查詢網站,目前已開放國民健康訪問、青少年健康行為、青少年吸菸行為、成人吸菸行為、中老年健康等多項健康調查資料,以及出生通報資料之數據查詢等。參加本次「元宵燈謎新體驗 e化網路查健康」活動方法很簡單,只要在全部12道題目中,答對5題就可以參加抽獎,而且答案在網頁上都可以查得到,讓民眾在猜燈謎、拿獎品的娛樂氣氛下,也能增加健康常識,可謂寓教於樂。

婦產科界醫師高齡化 最快5年後現斷層

婦產科界醫師高齡化 最快5年後現斷層

別以為只要是醫生,就賺得特別多!根據衛生署醫事處近幾年的統計資料發現,台灣醫界內的婦產科醫師愈來愈少,預估5至10年後會有明顯的人力斷曾,而這樣的狀況,除了可能與國內生育率低相關之外,也和健保給付的多寡有關係。以醫事處的統計資料來看,國內醫界中以婦產科的人力最為不足,在逐漸找不到新生代接棒的情況下,目前醫師的平均年齡已高達52歲並居冠,不免令外界憂心未來孕婦若半夜急生產,是否會找不到醫師幫忙接生。面臨這樣的狀況,主因不僅是台灣生育率是全球最低,也與健保給付脫離不了關係,如接生一個寶寶的給付費用,遠低於自費減肥的數字,難怪近幾年隨著醫美減重的熱潮盛行,愈來愈多醫學生專攻該科別。衛生署保守估計,婦產科界若再無法注入新血,隨著在線上的老醫師逐年退休,最慢在10年內會出現人力斷層。可見若婦產科的診療費用遲遲不調整改善,未來女生要看婦產科恐怕會愈來愈難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