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拉血便、黏液便!別輕忽桿菌性痢疾

拉血便、黏液便!別輕忽桿菌性痢疾

桿菌性痢疾疫情隨著寒假旅遊逐漸升溫,臺北市衛生局表示,北市去年共確診23例桿菌性痢疾,皆為境外移入,與99年(22例)相近。23例中有11例是民眾出國旅遊時遭受感染,其中,印尼5人、印度1人、菲律賓1人、中國大陸4人。衛生局提醒民眾要前往東南亞地區及中國大陸,務必做好預防措施,行前要作好國際旅遊疫情資訊收集與防護準備。(圖:取自疾管局)桿菌性痢疾主要是經由攝食被病人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而感染,症狀包括程度不等的腹瀉、發燒、噁心、嘔吐、痙攣及裏急後重、血便、黏液便等,但部分民眾呈無症狀帶菌者。出國旅遊應注重飲食及個人衛生、切勿生食生飲、不要購買路邊衛生不良的食品、用餐前務必洗手,避免遭受桿菌性痢疾等腸道傳染病的感染。衛生局提醒民眾於旅遊行程中或返國入境時,若出現腸道不適症狀,應主動告知導遊協助,並聯絡機場檢疫人員進行採檢及通報,返家後儘速就醫,告知醫師旅遊史及接觸史,以利診斷治療,做好自主健康管理,才能快樂出門、平安健康回家。

美9歲童移植6種器官 終生須服抗排斥藥物

美9歲童移植6種器官 終生須服抗排斥藥物

美國緬因州一名9歲女孩Alannah Shevenell,因為得了一種罕見的惡性腫瘤,此惡性腫瘤像八爪章魚般一步步吞噬了多個身體器官,並壓迫到食道,使女童無法進食,院方試過化療及手術治療都沒有效果,為了保住性命,必須進行多達6種器官的移植,包括食道、肝臟、胃、胰臟、脾臟以及小腸,經過14小時的漫長手術,終於移植成功,媒體也報導表示食道移植屬世界首例,而一次移植六個器官也成為美國新英格蘭地區器官移植最多的紀錄。(照片為Alannah與爺爺一起滑雪橇,取自Daily Mail)移植器官是女童的最後一個希望,苦苦等待了1年多後,終於等到合適的捐贈器官,也一口氣成功移植了6種器官,歷經14小時,連醫生都表示,這確實是一項非常困難且複雜的手術,尤其在移除腫瘤和器官的部分上,整個醫療團隊花了將近2/3的時間。手術結束,休養後,Alannah已出院返家,不過由於透過喉管人工進食,初期導致她食慾降低,但是慢慢的,女童現已漸漸恢復正常生活,除了必須一輩子服用抗排斥藥物外,Alannah堅強接受移植手術也成功抗癌,現在已能像正常小朋友般生活,展開全新的人生。

開學腸病毒恐流行!3、4月達高峰?

開學腸病毒恐流行!3、4月達高峰?

新年連續假期結束後,小朋友緊接著也將收心在這兩天準備開學,而屏東縣衛生局提醒家長,腸病毒很可能在開學後慢慢進入高峰期,且估計3或4月會到達流行巔峰,呼籲父母隨時提醒孩子保持乾淨的衛生習慣,並注意小朋友是否有出現身體不適。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顯示,截至5日已有8例腸病毒71型重症的案例,與過去幾年比較之下相當罕見。由於小朋友將在8日開學,疾管局提醒預估3、4月的腸病毒疫情可能會有大規模流行的狀況,提醒家長與交托育機構務必執行「生病不上學」的觀念,以及教導小朋友養成勤洗手的衛生習慣。而由於腸病毒的傳染力非常強,呼籲家長應盡量少帶嬰幼兒、孩童到人潮擁擠公共場所,並隨時注意小朋友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等現象,一旦出現上述病徵請立即送醫。腸病毒主要經過腸胃道、呼吸道(飛沫),抑或是病人皮膚水泡液體傳染,大多在感染後可在喉嚨或糞便能發現病毒,最強的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而腸病毒潛伏期約2至10天,平均來看約3至5天,大多病患會有發燒的現象,少部分則會出現手足口病、皰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較嚴重的症狀。

龐德元宵輕食 顛覆傳統湯圓的印象

龐德元宵輕食 顛覆傳統湯圓的印象

今天是農曆元月十五日元宵節,家家戶戶都會煮上一碗元宵湯圓應景,不過坊間形形色色的包餡元宵,熱量可是相當驚人。營養師指出,一顆傳統糯米湯圓包芝麻餡,熱量就直逼100大卡,不光是熱量,大量吃進這些碳水化合物,會造成體內血糖值的波動,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國內「代謝型態」團隊以龐德飲食的理論為基礎,設計出一份龐德元宵輕食組合,創新吃法不但顛覆對傳統湯圓的印象,還能讓你輕鬆享受應景美食無負擔!代謝型態團隊資深營養師袁毓瑩指出,以往的經驗,大家都是在晚餐後將元宵當成甜點來吃,不過晚餐加上元宵的熱量,高的嚇人!因此,建議民眾可以讓元宵湯圓搭配堅果生菜沙拉和一壺熱紅茶,這樣的一份輕食套餐不但能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熱量最多也才500大卡,可以取代晚餐又能健康享受元宵節的過節氛圍。龐德元宵輕食怎麼做?專業營養師示範給你看。首先,挑選素材很重要!這次選用的元宵湯圓,是手工製作、不含防腐劑的湯圓,口味分別為傳統芝麻白湯元、抹茶花生湯圓及紫米芝麻湯圓。計算一下熱量,三顆湯圓約300大卡,若加上最夯的酒釀湯頭,不過350大卡,而紫米含礦物質、維生素,抹茶則有抗氧化的功能,是相當健康的食材。如果單單只有元宵,不但單調又不能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因此,營養師建議可以搭配堅果生菜沙拉來食用。這次選用台灣種植的有機蘿蔓A菜,在放上兩小把的堅果及少許碎洋蔥、蒜末,加上半顆切片蓮霧,不必加醬就能吃出蔬果的原味及鮮甜,熱量不過130大卡左右,吃起來相當清爽。飲料的部分營養師建議選擇紅茶,相較於不完全發酵的綠茶,對腸胃比較不會造成刺激,但晚上不建議喝太多茶類,以免咖啡因影響到睡眠。這樣一份輕食套餐,總共攝取480大卡的熱量,但吃到了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堅果內的微量自然油脂,均衡攝取各類營養素,可說是相當健康。元宵節,換個方式享用應景的元宵湯圓,吃出創意及健康。不過營養師還是提醒,如果本身血壓高、血糖高及三酸甘油脂高的「三高」慢性病友,建議控制吃元宵湯圓的份量,以免對身體造成負擔。※圖為龐德元宵輕食套餐,由代謝型態團隊營養師袁毓瑩示範製作。(記者陳茂軒/攝影)※關於代謝型態團隊的龐德飲食法,可參考優活健康網報導《少少量就能很飽滿 吃完「龐德餐」就能演出007》。

陳揆指培林對人體無危害 部分學者反對

陳揆指培林對人體無危害 部分學者反對

今天陳冲正式接任行政院長,在致詞的時候表示,瘦肉精中培林毒性最低,在文獻上不曾有任何危害到人體的證明,也是大家目前在廣泛討論的瘦肉精。不過他並沒有預設立場,他的看法就是以專業考量,經過專家討論之後,再依專家的結論來處理。根據美國NaturalNews在2009年的報導指出,培林的學名是萊克多巴胺,是一種腎上腺乙型接受體作用劑,雖然目前沒有任何文獻資料證明培林對於身體有毒性,但是同類型的藥物已經證實會刺激心臟,並且增加致癌的風險。該文章還表示,關於培林的相關研究,大部分都是動物的應用,對於人體危害是否危害的研究卻是少之又少,卻不代表培林就沒有危害。家畜衛生試驗所前所長劉培柏去年曾經投書平面媒體表示,他曾在台北某知名餐廳吃自助豬肉火鍋,餐後不到半小時,無故覺得頭暈,臉紅心跳,精神亢奮,持續了十幾分鐘,自覺詭異。因為用餐吃了不少的豬肉,所以他認為這是瘦肉精中毒。他也在最近的投書上表示,畜產品中殘留的瘦肉精,包括美國官方同意使用的培林,就算只有容許量下的殘留,也會危害到某些特定族群,包括心血管病患、孕婦和孩童的健康。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表示,培林毒性雖然較低,但不代表沒有風險,到現在歐盟仍然禁用培林,而且三年前歐洲食品安全局曾邀集專家學者,開會討論培林的安全問題,與會學者的結論是,培林對於有心臟血管疾病的患者,可能有誘發疾病的風險。亞洲大學健康與醫務管理學系講座教授的楊志良則表示,瘦肉精肉品有安全疑慮,實在不宜開放。李綜合醫院的衛教文章則表示,動物吃瘦肉精後,會蓄積在肝、肺等處,人吃了這些動物的內臟,就會立即出現噁心、頭暈;心跳過速、心悸、顫抖、失眠、焦慮及升高血壓等中毒症狀。對於孕婦而言,瘦肉精會抑制子宮收縮,所以孕婦在分娩前食用到含有「瘦肉精」殘留的肉品或內臟是非常危險的事。

消耗4顆元宵熱量 需要爬1小時樓梯

消耗4顆元宵熱量 需要爬1小時樓梯

過完整天大吃大喝的農曆春節後,嘴巴似乎還是吃不停!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除了欣賞人擠人的燈會之外,大家得喝幾碗湯圓過過節,但小心別吃太多顆,衛生署表示4粒包餡湯圓的熱量高達300多大卡,得爬1小時的樓梯才能消耗完,民眾最好還是忌口一點。無論甜或鹹湯圓的熱量都高得嚇人,國民健康局表示一般來說,甜湯圓的餡通常以花生、芝麻、紅豆等的高糖食材為主;鹹湯圓則以豬肉且用豬油、油蔥酥等調味,油脂與糖分勢必特別高,光是4顆包餡湯圓的熱量就高達300多大卡,整碗熱量約是1200大卡以上,幾乎是1個50公斤成年女性每天必需的熱量,得連續爬5小時的樓梯才能消耗掉。為避免吃下過多湯圓,民眾除了注意煮湯圓的食材以蔬菜、瘦肉、避免油炸、少油為主之外,也請特別控制攝取的量。而吃完湯圓後,民眾可起身動一動,不但幫助消化也對維持身材甚至減肥有益處;根據國健局的資料指出,只要身體累計消耗達到7700大卡熱量,等同於減掉1公斤,抑或是每天少攝取300至500大卡並保持每天消耗200大卡的熱量,2週至少減掉約1公斤。而民眾不一定得做激烈運動才能減重,根據衛生署的資料,走路(4公里/小時)1小時約能消耗170大卡熱量、跑步(16公里/小時)1小時能消耗726大卡熱量、游泳(0.4公里/小時)1小時能耗掉242大卡熱量、騎腳踏車(8.8公里/小時)1小時能耗165大卡熱量。

憂鬱母走失多月 家人臉書上急尋

憂鬱母走失多月 家人臉書上急尋

臉書上一名湯姓網友PO文急尋患有精神疾病走失的母親。湯姓網友表示,母親謝佳蓉今年54歲,去年六月的時候在台南成大醫院住院,有憂鬱病史,在家人換班照顧的空檔,疑似疾病發作,從醫院逃出走失。這幾個月來,家屬已經到過母親可能去的地方尋找,並已報警協尋,不過仍音訊全無。心急如焚的家屬擔心母親的病情及安危,本(6)日在臉書上發文求助網友協尋。據了解,走失的謝佳蓉今年54歲,身形消瘦、說台語,去年6月30晚間在成大醫院附近走失,過去有精神、憂鬱病史。身高約150公分,腳上有燙傷的疤痕,請網友及民眾協尋。※圖為尋人啟事,翻攝自湯姓網友臉書,網址為: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360955513916692&set=a.360955347250042.91693.100000067403340&type=3&theater。

媽媽的愛 可以提升嬰兒的智力

媽媽的愛 可以提升嬰兒的智力

在雙薪家庭的現代社會裡,父母因為經濟壓力,把小朋友託給保母照顧,等到下班後再接小朋友回家,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研究指出,如果在學齡前的兒童擁有較多母愛及親情的愛時,對學習力甚至是智力都有莫大的幫助,也就是說小時候由媽媽或爸爸照顧的兒童,未來會頭好壯壯且比較聰明。根據兒童精神科醫生,同時也是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的神經科教授Joan L. Luby研究發現適齡兒童,早期若由母親哺育,是擁有有較大的海馬結構的關鍵,也擁有較強的學習力、記憶力,大腦的反應力也較快,所謂的大腦海馬迴掌管學習及記憶系統,大腦海馬迴為大腦邊緣系統的一部分,日常生活中的所發生的任何記憶,都藉由大腦中的海馬迴回饋神經網路,使記憶保留在大腦中, Luby教授表示,海馬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腦結構。研究團隊針對92位參與實驗的小孩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攝影,結果發現,有母親教導的小孩其腦部海馬迴比缺少父母照顧、教導的兒童成長約10%,Luby教授說,過去的研究強調,兒童培育環境對兒童心理、學校表現的重要性,根據這次的研究首次指出,早期培育對大腦幫助的具體證據,也提醒現代父母,無論生活有多繁忙,都要盡可能親自教導、照顧自己的孩子,目前此研究已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針刺染愛滋? 衛生局:未有通報個案

針刺染愛滋? 衛生局:未有通報個案

日前優活健康網報導一名網友在臉書上發文,說年輕人常去的西門町又發生不明人士以針刺致使他人罹患愛滋病的事件,貼文引起其他網友的討論及轉載。對此,記者今天求證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疾病管制處表示,近期內並未接獲類似個案的通報,推測這則動態消息應屬網路謠言。而該名網友也在事件報導後,將動態刪除。(圖為日前被討論及轉載的動態,現已被刪除/翻攝自臉書)台北市政府疾病管制處副處長林國甯指出,一般愛滋病個案通報後,會對患者進行輔導及訪談,目前在通報的個案中,尚未出現是被針刺而感染愛滋病的案例。在加上如果是被不明人士以針刺,應該會由警察機關收案調查並通報衛生主管機關,但近期內衛生局也沒有接獲類似的通報,因此推測該則動態應屬謠言的性質比較大。林國甯表示,被針刺而罹患愛滋病的機率,遠遠小於醫護人員在工作中不慎被針扎。如果民眾真的發生類似的案件,建議先到警察局報案,並於48小時內到醫院感染科門診由醫師檢查評估是否需要進行預防性的投藥,如果有疑慮亦可撥打防疫專線諮詢。林國甯指出,根據《人類免疫缺乏病毒傳染防治及感染者權益保障條例》第21條規定,明知自己為感染者,隱瞞而與他人進行危險性行為或有共用針具、稀釋液或容器等之施打行為,致傳染於人者,能處五年以上十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為《西門町針扎事件再起? 傳有人染愛滋》。

學以致用!高中生緊急CPR救人一命

學以致用!高中生緊急CPR救人一命

台南高工一位三年級的學生鄭絢陽,因除夕當天到親戚家圍爐,恰巧隔壁一名鄰居婦人突然昏倒,沒有心跳,一群人手忙腳亂,鄭絢陽同學當下學以致用,憑藉著他自己兩年前在學校上過一堂心肺復甦術(CPR),緊急為婦人急救,三分鐘後婦人慢慢恢復微弱的脈搏,成功將婦人從鬼門關前救回。還好鄭絢陽同學在救護車趕到之前,第一時間施做CPR,再交由救護人員接手、送醫,婦人後轉送到加護病房進行治療,住院五天即出院,連醫生都稱奇蹟,也讚許鄭絢陽同學當下的急救的表現,事後婦人為表達感謝之意,包了2千元紅包給鄭絢陽同學。根據國軍台中總醫院衛教文章表示,在施行CPR前首先要檢查患者意識,若清醒,則不需要施行CPR急救,若非清醒,則先打119叫救護車,在施行CPR急救,一手按其額頭,一手食、中兩指輕拉高其下顎,維持其頭部後仰,打開其嘴巴,取出鬆動之假牙與斷牙或異物,以免吸入肺部或阻塞,接著檢查患者呼吸,若無呼吸,維持其頭部後仰,輕捏其鼻孔,連吹兩口氣。每次吹2秒,吹氣後打開鼻孔洩氣,待胸部落下,再吹第二口氣,接著將雙手手掌根重疊置於置於胸骨下半段,或兩乳間胸骨上,兩手肘關節打直。兩手十指互扣並翹起,只用掌根壓其胸骨,以每分鐘100下的速度連續按摩15次,接著2次人工呼吸,連續做完四個週期後再評估,若無呼吸則巡迴以上動作,出現呼吸時,則要緊急送醫急救。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