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楊志良圖利台糖公司?特偵組:無事證

楊志良圖利台糖公司?特偵組:無事證

冬蟲夏草一般普遍認為可以補精氣、提升免疫力等,是中國的珍貴藥材之一,價格自然也不斐,近來卻被週刊踢爆前衛生署長楊志良涉嫌放任台糖公司以不實的「冬蟲夏草菌絲體」混淆民眾購買,衛生署日前決議,只有「Hirsutella sinensis」菌種的食品才能標示為「冬蟲夏草菌絲體」,但楊志良被指控延緩公告,昨日全案終結,並無具體事證指出楊志良攔阻公告時間。但冬蟲夏草無性世代之菌種名是不是「Hirsutella sinensis」學界尚有爭論。(圖為冬蟲夏草,翻攝自維基百科。)據衛生署99年衛教內容表示,傳統的中藥材冬蟲夏草是指冬蟲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蟲體內所生成的子芽與幼蟲屍體複合物,但是此類菌蟲複合體目前發現有數十種,利用生物科技鑑定,確定Hirsutella sinensis為冬蟲夏草無性世代菌種名,只要不是Hirsutella sinensis菌絲體製成需加註「本產品非中藥材冬蟲夏草製品」,衛署預計2013年底將正式實行。未來標示不實者,可勒令下架,違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罰3萬至15萬元不等。冬蟲夏草菌絲體與冬蟲夏草不盡相同,秀傳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冬蟲夏草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香港大學甚至有研究發現其具有抗癌物質Adenosine,對病後體虛、陽痿、久咳不癒都有相當的療效。而冬蟲夏草菌絲體的菌種(Hirsutella sinensis),衛署目前則認可其具有抗疲勞、護肝、調節免疫的功效。但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購買前應冷靜思考是否對健康有幫助,才能真正照顧健康。

FDA今開會 專家對瘦肉精有意見

FDA今開會 專家對瘦肉精有意見

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於本(7)日召開食品衛生安全與營養諮議會例行會議,邀集該諮議會委員及專家學者,包括食品界、醫界、毒理學界、獸醫界等,以及消費者團體共23人。討論主題除了最近被廣為報導的萊克多巴胺(培林瘦肉精)外,也針對2年來發生包括肉毒桿菌中毒事件、日本核災輻射污染事件及食品蓄意添加塑化劑事件等重大食品安全事件議題廣泛討論。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各專家委員均就萊克多巴胺於各國之安全性評估、風險溝通及管理現況等方面,廣泛討論及交換意見,會中學者對歐盟及對訂定每日耐受量(ADI)仍有疑慮,建議宜再釐清。此外,風險評估也應區分對高危險群、不同年齡及攝食量等;也有學者認為,政府對民眾應有善盡告知義務,民眾也有選擇權利,誠實標示應該是未來管理方向之ㄧ。食品藥物管理局解釋,瘦肉精是「β受體促進劑」的一般通稱,動物用藥萊克多巴胺(ractopamine)是其中的一種,目前共有25個國家及1個地區准許使用,其使用的目的在於增加動物體重、使畜體的瘦肉比例增加,並改進飼養效率。瘦肉精(萊克多巴胺)屬於一種類交感神經興奮劑,原用於治療人類氣喘,之後發現添加飼料中餵食動物可促進蛋白質合成且加速脂肪轉化分解,使動物更健美。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已將各界專家學者意見作為重要參考資料,將作為未來擬定相關政策之參考,一切仍以保障食品安全、維護民眾健康為目標,以科學評估為基準。

肛門痛還有腫塊!原來是肛門膿瘍作怪

肛門痛還有腫塊!原來是肛門膿瘍作怪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直腸肛門外科沈名吟醫師表示,35歲王先生這5天來因肛門越來越痛,起初在肛門口摸到一顆腫塊,以為只是痔瘡發作,就到藥房買痔瘡藥膏來擦,結果疼痛不但未改善,反而使王先生坐立難安,最後因為發燒了,不得不到直腸肛門外科就診。經醫師診斷後,發現王先生的肛門痛,並非痔瘡而是肛門膿瘍,緊急切開排膿後,引流出50CC的膿液,王先生終於才可以舒服的坐在椅子上了。  沈名吟醫師表示,大部分的人大多無法親眼見到自己的肛門,所以肛門出問題時,都只能猜測原因。雖然說超過一半的肛門痛,禍首就是痔瘡,但是有超過20種以上的疾病會引起肛門痛,除了痔瘡和肛門膿瘍外,其中較為常見的有肛裂、肛門瘻管、肛門搔癢症、骨盆腔肌肉痙攣、肛門因外力而受傷(肛門性行為、外傷、魚刺卡住、直腸癌或肛門癌、便秘〈糞石阻塞〉、腹瀉、克隆氏症〈發炎性腸疾病〉、子宮內膜異位,傳染性疾病〈單純泡疹〉)等等,因此,若有肛門痛的症狀,多半還是要就醫後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  沈名吟醫師指出,肛門膿瘍和肛門瘻管是同一個疾病的急性期與慢性期表現,起因於肛門腺體的感染。大部分的人有6到8個肛門腺體,腺體位於肛門內外括約肌之間,腺體開口位於肛門以內的齒狀線,約離肛門口1~2公分,因為腺體開口阻塞而造成感染積膿,此時為急性期的肛門膿瘍,之後膿瘍破裂在肛門外造成持續性的開口,則為慢性期的肛門瘻管。  沈名吟醫師表示,急性期的肛門膿瘍治療方式為切開引流,多在門診施以局部麻醉之後即可施行,再加以溫水坐浴、止痛藥、軟便劑及抗生素治療。有效的膿瘍引流之後,約有一半的病人可以痊癒,但是有一半的病人會進展為慢性期的肛門瘻管,則需要進一步進開刀房切開或切除瘻管。肛門膿瘍若發生在免疫力差、老年人或合併糖尿病的病患身上,容易產生嚴重的併發症,造成膿瘍擴散至會陰部或骨盆腔,會導致生命危險。因此,雖然只是起因於一個小腺體感染,還是不能輕忽,肛門痛時最好能及時就診。

青壯男排尿障礙 膀胱頸功能失調導致

青壯男排尿障礙 膀胱頸功能失調導致

錢先生結婚八年多,育有一男一女,婚姻幸福美滿,在科技公司任職的他,平時工作壓力大,雖然個性較易緊張,但仍可應付。只是有件事令錢先生相當困擾,卻有口難言,就是最近四、五年來,斷斷續續發生每次小便時間都很久且次數頻繁,不僅平均一小時要跑一次廁所,有時剛解完小便不到十分鐘,又要跑廁所。有一天,他終於受不了,鼓起勇氣就醫。根據錢先生自述,當他有尿意時,必須在馬桶前站很久才能開始解尿,解尿時需腹部用力才能勉強擠出,但即使這樣小便還是沒辦法一次排空,常常剛解完小便不到十分鐘又要跑廁所。就因為解小便不順又無法解乾淨,所以白天大約一小時就要跑廁所一次,晚上睡覺時也要起來小便四到五次,嚴重影響睡眠與生活品質。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說,經過基本的身體、神經學及尿液檢查結果均正常,而錢先生過去也沒有尿道感染病史,但在尿流速檢查時發現,尿量在二百五十西西時,最大尿流速僅每秒鐘十一西西(正常值大於20西西),做詳細的錄影尿路動態學檢查後,發現是「膀胱頸功能失調」,經過適當的藥物及行為治療,病情逐漸獲得改善。蔡秉儒醫師表示,所謂膀胱頸指的是膀胱要進入尿道的部位,在男性就剛好在攝護腺的位置,年輕男性雖然還未到攝護腺肥大年紀,但有可能因為攝護腺張力太大,導致解尿時攝護腺緊縮、無法放鬆,因而會有解尿不順的情形,這種排尿障礙最常見於年輕男性,其他可能造成原因尚有攝護腺炎、尿路感染和工作壓力所導致。實際上,二十歲至四十五歲的男性,若有頻尿、夜尿、急尿、尿速緩慢、小便困難疼痛、會陰部或恥骨上方不適等症狀,都應儘速找合格泌尿科醫師就醫。

經期延長、血量多 子宮肌瘤作祟

經期延長、血量多 子宮肌瘤作祟

三十八歲未婚的李小姐,隨著工作責任加重,身材也有日益發福傾向,原本以為是步入中年的徵兆,近來卻發現月經一來,不但大量流血,需不斷更換衛生棉,且經期較過去明顯延長,從四、五天一直拖到七、八天之久,嚴重影響生活作息,經到院檢查,發現原來是子宮肌瘤作祟。(圖:黃色為子宮肌瘤,會生長在子宮內,也會生長在子宮外,或長在子宮肌肉層內。)阮綜合醫院婦產科陳聰富醫師指出,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一種婦科腫瘤,為子宮橫紋肌肉細胞過度增生所致。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大約20%都有子宮肌瘤。超過40歲的婦女當中,有40到50%患有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所幸患者中超過99.5%以上是良性,只有大約千分之三是屬於惡性腫瘤。陳聰富醫師說,所謂無症狀的子宮肌瘤,指的是子宮長有肌瘤,但是沒有經血過多、腹痛或是頻尿等等症狀,因此患者通常不會去找醫師,往往是在例行的健康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的存在。因為子宮肌瘤的症狀除了和肌瘤的大小有關外,發生的位置也很重要,長在子宮內層,靠近子宮腔的肌瘤特別容易有出血症狀,長在子宮外側的肌瘤,症狀較少,比較不會引起注意。一般而言,患者最常見的症狀是異常出血或月經過多(經期過長或是月經量過多)。正常的月經期一般是四到五天,而有肌瘤的女人經常超過七天,有時會大量流血,以致需要不斷更換衛生棉,甚至每小時就要換一次,影響日常生活、工作甚至產生社交障礙。異常出血則和肌瘤的位置有相當大的關係,通常長在子宮黏膜下的位置最容易造成異常出血。醫師說,切除子宮的手術包括傳統的腹部子宮切除手術、陰道子宮切除手術以及腹腔鏡子宮切除手術。

觀察便便 了解自己的健康

觀察便便 了解自己的健康

很多人對便秘相當苦惱,尤其是女性,常會吃瀉藥或尋求各種偏方,只為解出「宿便」,卻不知造成便秘的因素相當多重,若不對症下藥,一味自行服用瀉藥的結果,很可能剛開始略見成效,之後愈來愈差,藥量也愈用愈多。阮綜合醫院消化系內科陳明楨醫師表示,首先要先了解便秘的類型,可分為器質型和功能型;器質型意即腸道本身疾病造成便秘,患者在急性發作時,常會伴隨激烈腹痛、發燒、嘔吐等,慢性的特徵則是嚴重便秘,或是原本就有便秘卻愈來愈嚴重,甚至便便帶血,或是呈現綠、黑、紅或灰白等不正常顏色。陳明楨醫師說,導致器質型便秘的原因諸如大腸癌、大腸息肉,會使腸管狹窄,女性則可能是子宮肌瘤壓迫腸道;此外,腸套疊、腸閉塞或是因手術引起的腸沾黏等,都會讓患者飽受便秘之苦。大部分的人都屬於功能型便秘,腸道沒有實質病變,而是因飲食不規則、精神過度緊繃,有便意時卻忍住不去或刻意忽略,甚至是長期依賴藥物,讓大腸機能下降,即使在馬桶上坐半天也徒勞無功。陳明楨醫師指出,若是常常忽視便意的人,會造成便便已經到直腸了,直腸卻不下指令要結腸加速推動,也不會告訴大腦引起便意,以致便便持續堆積,水分被吸收而變硬,讓人即使感到肚子脹卻沒有便意,而且便便很硬不易排出,常服用便秘藥或灌腸者也會有類似症狀,要改善唯有改變生活習慣,務求規律,只要有便意就上廁所,或是排出固定上大號時間。有些人常在用餐後出現腹部疼痛,雖然排便並不困難,便便卻很硬,或是拉肚子和便秘交互產生,即有可能是痙攣型便秘,因心理壓力太大、自律神經錯亂,造成腸局部蠕動太強就像痙攣一樣,讓便便無法順利運送,但有時又會因水份未充分吸收,反而拉肚子,這類人要懂得紓解壓力,適時放鬆自己、調整生活步調,多運動、多喝水、多休閒。●觀察便便了解健康:1.量:一次排便量約為一百到三百公克,男性最好一天排三百克、女性二百克,排便量愈多對健康愈好。2.顏色:最理想顏色是黃金色、黃土色、黃褐色,其他顏色都要注意。3.形狀:香蕉狀、牙膏狀都是健康象徵,從直腸一路順暢排出。4.密度:便便最好半浮半沉,沉到底表示太硬、纖維質太少。5.味道:味道不會太重,便秘的便便會很臭。6.時間:五分鐘內排出才健康。

水中毒是致命病症!怎造成的?

水中毒是致命病症!怎造成的?

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蘇拯誠主任說,水中毒在醫學上的確是個會致命的病症,一下子喝太多的水(純水)造成的。但是正常健康的人,喝大量的水會水中毒嗎?答案是「少之又少,幾乎不會」(被限水的病人除外)。蘇拯誠主任表示,簡單說,水中毒的原因就是人體在大量補充水份後,沒有同時補充鹽分(電解質)。電解質濃度的不平衡,使細胞外的水分子流入細胞內,造成血液鈉離子濃度偏低(低血鈉症),此時細胞會膨脹,嚴重時細胞膜被破壞,細胞溶解。開始的症狀是頭暈、伴隨噁心、嘔吐、頭痛或全身無力、倦怠,之後會造成大腦水腫、癲癇發作、意識不清甚至重度昏迷,數小時內可能致死。蘇拯誠主任指出,水進入人體後最初排掉水的是尿及汗,其中包括含量不等的電解質。你可能想像不到,腎臟功能健全的人每小時可以排尿九佰西西,一天可以高達 15~22公升。很會流汗的人每小時也可能排汗一千西西以上,因此水份的攝取、身體的排泄加上電解質平衡之後,喝水的問題就變成非常複雜。一位住在溫帶的學者,在高熱的澳洲做田野調查,每日在太陽下工作10小時以上。對環境的不熟悉、高溫、流汗,直覺的不斷補水,每日10公升以上。一星期後發現全身無力、頭暈、頭痛,去檢查才知道是「低鈉血症」,補充電解質很快就好了。預防水中毒:1.正常且健康的人體有很好的調節功能去平衡水份及電解質的吸收及排泄,只要不要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喝大量的水,應該是安全的。2.從事長時間勞動或運動的人,大量排汗後補充水之外,要瞭解同時補充電解質的必要。3.脫水(水分不夠)的例子遠大於水份太多(水中毒),從事戶外活動時不要忘記補水。

元宵熱量高 4顆等於一碗飯

元宵熱量高 4顆等於一碗飯

元宵節的時候,傳統上都會吃包餡湯圓來慶祝,但是隨著健康觀念進步,包餡湯圓熱量太高,而且含有較高的油脂與糖分。衛生署表示,4顆元宵的熱量大約是300大卡,所以國民健康局提醒民眾,為了不要等到元宵節後再瘦身,所以要盡可能地「少油、少糖、多纖」,才能享受美食又歡度佳節。(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陳少舉。)國民健康局建議民眾,吃鹹元宵的時候要少油多纖維,可以在湯中加入如洋蔥、茼蒿、高麗菜、小白菜、香菇等蔬菜,增加膳食纖維量的攝取,調味時避免使用油蔥酥、豬油,可以柴魚、蔬菜高湯增加鮮甜味。食用建議量鮮肉元宵兩顆為宜,熱量約140大卡,且食用時需以飲食中的主食類、肉類及油脂類做代換。如果吃甜元宵的時候,最好要注意熱量標示,不要超量。因為甜元宵常用花生或芝麻作內餡,屬於高糖、高脂、高熱量的食材,因此在營養均衡的考量下應減少攝取。此外,因為糯米做的外皮黏性很高、不容易消化,經常發生元宵噎在喉嚨中的危險,因此食用時需細嚼慢嚥,尤其是老人與小孩,最好是一次一小口,才能避免意外的發生。至於慢性病患應乾要小心,像是糖尿病友與膽固醇、三酸肝油脂過高的慢性病友或體重過重須控制熱量的民眾,應減少食用元宵。元宵本身搭配的甜湯或鹹湯也應堅守「少油、少糖、少鹽、多纖維」的原則。對於糖尿病友,元宵可當作一次午點或晚上點心食用,但應和飲食計畫中的主食類做代換。慢性病友若在食用元宵上有任何問題應與醫師或營養師進行諮詢。

提燈籠歡度元宵節 記得回收廢電池

提燈籠歡度元宵節 記得回收廢電池

元宵節提燈籠是一項很重要的活動,很多縣市政府、業者都會發放、販賣燈籠,但是這些燈籠多是利用「電池」供電。臺中市政府環保局劉邦裕局長表示,為避免含汞量超標或未標示之電池流佈於市面,抽查本轄20處製造、販賣業,共稽查323件,都符合法令規定。他特別提醒民眾,元宵後記得廢電池要回收。(圖片翻攝自維基百科,作者是Brianiac。)劉邦裕表示,抽查市售的相關電池後發現,業者、市府、機關團體及民間企業製作元宵燈籠時,多能遵守相關的環保規定,並配合環保政策標示「廢電池請回收」。劉邦裕局長強調,環保署自95年公告「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及販賣」法令,明確規範指定電池種類、含汞量應低於5ppm、並且標示「本產品電池汞含量符合環保署規定」文字及中央主管機關確認文件字號。 根據環保署土壤及地下水污染整治基金管理會的文章表示,汞的毒性會因為化學形態而異,其中以甲基汞(Methylmercury)的毒性最強,它能侵犯人體的免疫系統,改變基因與酵素系統,並且危害神經系統,導致觸覺、味覺與視覺受創。最常接觸到甲基汞的方式是誤食受到汞污染的食物,一旦進入人體後,甲基汞是最易被人體吸收,且代謝速度相當慢,影響的時間也較長。劉邦裕局長呼籲各機關團體、民間企業及民眾,選購燈籠時應使用不含汞且具有回收標誌的乾電池,使用後的廢乾電池貯存應遠離水源及避免濕氣,以防酸液滲漏,使用之物品如內含乾電池,丟掉前一定要將電池拔下來做回收。報廢的電池可以由超市、量販店、連鎖超商、連鎖藥妝店、無線通訊器材行、攝影器材行等設有廢電池回收筒的地點回收及清潔隊資源回收車回收,確實做好電池的回收,才不會污染環境,影響到日後的健康問題。

坐著打瞌睡、看電視 各國慵懶貓咪坐姿大公開

坐著打瞌睡、看電視 各國慵懶貓咪坐姿大公開

喜愛貓咪不分國界,貓咪的個性捉摸不定,沒有狗狗黏人、愛撒嬌個性,貓咪通常都很有個性,牠們愛乾淨、慵懶、優雅的氣質也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指出,愛貓的人似乎越來越多,愛貓人在社群網站上成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貓咪粉絲團,許多網友紛紛上傳自己家貓咪的逗趣照片,其中以貓咪慵懶且超像人的坐姿最受歡迎。(照片取自Daily Mail)貓咪慵懶的像人一樣坐著,用180度的八字腿坐在床上,打了一個哈欠,或是一副老太爺的樣子,竟坐在躺椅上,瞇著眼睛呼呼睡午覺,還是像人類一樣,下班了慵懶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還有倚靠在桌邊看電視的貓咪,主人拍下這些可愛的照片,各種坐姿的貓咪更是可愛到讓人無法抗拒。(照片取自Daily Mail)根據許多貓咪專家表示,當貓咪就地打滾、舒展四肢、舒服的張開嘴巴等,這樣的姿態表示:貓咪非常信任你!可見各國網友所拍下的照片,袒胸露肚,舒服坦在床上、沙發上的貓咪,對主人可是完全信任,一點防備心都沒有,原來貓咪的表達方式這麼可愛,這些照片目前在網路被網友瘋狂轉載。(照片取自Daily Mail)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