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影音/上網按讚 四成孩童成霸凌幫兇

影音/上網按讚 四成孩童成霸凌幫兇

隨著網路發達,青少年在網路遭受霸凌問題,也日益嚴重,兒福聯盟就調查發現,有近二成的孩子,曾在網路上匿名批評或罵別人,甚至有四成的孩子,還會在這類的文章上留言或按讚,變成網路霸凌的幫兇,還渾然不知,而參與網路霸凌的年齡層,還呈現下降趨勢,都值得社會關切。小朋友點點滑鼠、就能開心上網玩遊戲、聊天,不過多元化的網路世界裡,卻也充斥著許多批評、恐嚇的影片和文章。網路霸凌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兒福聯盟對18歲以下青少年進行調查發現,有近二成的孩子,曾在網路上匿名批評或罵別人,甚至有四成的孩子,還有同聲留言按讚,成了霸凌幫兇,相對的,有一成二的孩子,曾經遭受過網路霸凌,最常被攻擊的地方,就是線上遊戲對話、聊天室以及臉書。因為孩子使用網路、手機的情形,越來越普遍,導致參與網路霸凌的年齡層,呈現下降趨勢,兒福聯盟呼籲,網路業者、老師和家長,都該投入心力,加強孩子對網路安全的認識,別讓虛擬世界的霸凌問題,讓孩子受到真實的迫害。

影音/鐵血教頭辭世 享年90歲

影音/鐵血教頭辭世 享年90歲

在棒球界有鐵血教頭之稱,被尊稱為教官的中華職棒兄弟象創隊總教練曾紀恩,1月27日因為腦幹中風昏迷住院,情況一直沒有好轉,昨天下午他的病情再度惡化,昨晚7點05分,醫生正式宣告腦死,享年90歲。 今年一月,常被球員稱呼為教官的曾紀恩,身體還很硬朗,在總統馬英九的選舉行程中,為馬英九送上祝福,沒想到這個月12日,因為腦幹中風過世。 家屬表示,1月27日曾紀恩在家中因為腦中風昏迷,住院後病情一直沒有好轉,當時醫生就告知情況不樂觀。2月12日曾紀恩病情再度惡化,晚上7點05分由醫生宣佈腦死。許多親友聞訊,當天晚上就趕來致意,總統馬英九也親自打電話來,表達哀悼,這三年都還受到曾紀恩指導棒球的美和中學,校長也表達不捨與懷念。曾紀恩是中華職棒兄弟象隊的創隊教練,消息傳出,也令球隊感到錯愕與惋惜。曾紀恩從民國60開始擔任棒球教練,子弟兵眾多,家屬18日上午10時將在高雄市召會,舉行安息聚會,兄弟象隊表示,將會全隊前往,送他最後一程。

肺癌早期無特別症狀 發現時常是末期

肺癌早期無特別症狀 發現時常是末期

藝人鳳飛飛因為罹患肺癌,在今年(101)1月3日辭世,享年60歲。其他因為肺癌過世的名人還有藝人文英、舞蹈家羅曼菲、前法務部長陳定南等,都是因為肺癌過世。根據統計,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當中,肺癌排名第一。醫師表示,多數肺癌患者發現時通常已是末期,存活率較低。根據奇美醫院電腦刀治療中心的衛教文章表示,一般所稱的肺癌,多是肺腺癌。在亞洲人發生的比率非常高,肺癌也一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一名,尤其是肺腺癌,臨床上很多早期肺腺癌都沒有特別症狀,很多到了第四期還沒有症狀,但卻會在短短幾個月,由一顆小腫瘤,迅速蔓延擴散,是一種很兇悍的肺癌。根據高醫醫訊的衛教文章表示,因肺癌死亡的患者,有85%的人抽菸,其他肺癌的危險因子包括二手菸與暴露於如氡、石綿等,以及空氣污染等致癌環境。肺癌的臨床症狀並沒有特異性,其中最常見反而是持續性咳嗽,其他諸如咳血、體重減輕、胸痛、呼吸困難及喘鳴、噁心嘔吐、軟弱疲倦、聲音沙啞等症狀。

情人節送巧克力 如何吃才健康不發胖?

情人節送巧克力 如何吃才健康不發胖?

今天是西洋情人節,很多人都會買巧克力,當做是給情人的禮物。但是要怎樣挑選巧克力,才是最好、最健康的選擇呢?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建議,挑選巧克力的時候,顏色越深越好,可可粉的純度最好可以超過60%,而且最好不要有反式脂肪(氫化油脂)。孫璐西教授表示,市面上的巧克力大部分不是100%的黑巧克力。一般來說,巧克力會因為所含可可粉、可可脂的比例不同,或是因為添加核果、水果、牛奶的不同變化,在熱量和營養上,就會有不同的差異。如果巧克力當中添加牛奶,會增加鈣質、鎂、鉀、礦物質和蛋白質,提高營養價值。至於巧克力中添加榛果類的話,可以增加不飽和脂肪酸,以及膳食纖維、維生素E、抗氧化黃酮類、維生素及礦物質等多種有益的營養成分。孫璐西教授指出,通常巧克力顏色越深,就表示可可粉含量愈多;白巧克力則多是使用可可脂,可可粉較少,保護心血管效果就沒那麼好。而純度高的巧克力如果放在室溫或是握在手中,就會開始融化。也就是說,容易融化黏紙的其實才是好的巧克力。孫璐西教授提醒民眾,選擇巧克力時,應選擇低糖的巧克力,也就是包裝標示上的「碳水化合物」成分要低於50%;而且巧克力熱量高,千萬不要多吃。國民健康局表示,選擇巧克力的時候,可以選擇添加蔓越莓、葡萄乾的果乾巧克力,可以補充一些果乾的纖維、有機酸、礦物質等,也可降低巧克力的熱量。至於有些巧克力加入穀片,提供巧克力的脆感,也是一個很好的選項。國健局也提醒民眾,吃巧克力時盡可能少量吃、分享吃、慢慢吃,購買時重質不重量,享用時搭配無糖茶或咖啡,不但有情趣、也兼顧到健康。

新北市貼心創舉 老人健康津貼宅配到家

新北市貼心創舉 老人健康津貼宅配到家

新北市政府為了照顧老人健康,因此從今年開始,將創新辦理「老人健康補助金」,補助金最高可以補助2萬元,是目前其他縣市所沒有的創舉。未來將由29區公所里幹事或相關人員,一年兩次親自到府或採定點發放,並藉由發放同時訪查長者身體狀況,作為後續照顧的依據。若連同既有的重陽節禮金,新北市的老人一年可以收到3次的補助金或禮金,讓老人家更能自主彈性靈活的運用。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在「老人健康補助金」創新辦理說明會中表示,這項健康補助金的辦理,是要讓健康的老人更健康,有需求的老人能得到照顧,藉由發放補助金的過程,同時訪查長者的身體狀況和起居生活,像是身體是否健康、是否偶有病痛、還是病臥在床、需人照料等,甚至是有沒有家人同住、還是獨居等,當做後續照顧依據。社會局長李麗圳表示,「老人健康補助金」的發放,共分4個級距,凡連續設籍新北市一年以上,年滿65歲至79歲長者,每人每年最高補助3千元;80歲至89歲則為4千元,90歲至99歲則為1萬元,百歲以上人瑞則為2萬元,這項補助將於每年3到4月和7到8月,分成兩梯次發放。新北市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理事長陳騰麒表示,對於市府對老人健康和福利的重視,他代表29區老人會表示感謝。他強調,老人「呷老囝仔性」,領到這筆補助金比中愛國獎券還高興。侯友宜副市長進一步說明,由於發放對象普及全市29區,受惠長者又高達33萬多人,因此必須動員較多人力支援,除各區公所里幹事外,相關人員也都會協助辦理發放和訪查,務必讓新北市的老人都能「健康、樂活」!

紫色馬鈴薯 有助降低血壓不讓你發胖

紫色馬鈴薯 有助降低血壓不讓你發胖

想找一個降低血壓的方法嗎?不妨試試看「紫色馬鈴薯」,美國知名健康網站webMD中一篇研究提到,只要是無油烹調,紫色馬鈴薯已被證實,可有效降低血壓,減少高血壓患者的心臟病和中風風險,甚至不會讓你發胖,這篇研究文章也已被刊登在農業與食品化學(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期刊上。(照片翻攝於英國每日郵報)研究人員追蹤了18個中年人,其中14人有高血壓,其中一半的中年人在第一個月的午餐與晚餐,至少吃6~8顆帶皮的紫馬鈴薯,另一半的中年人則不食用馬鈴薯,第二個月時,兩組中年人飲食方式互相交換,結果發現,與沒有吃馬鈴薯相比,吃紫色馬鈴薯的當月,舒張壓平均降低超過4%,收縮壓平均減少超過3% ,雖然吃馬鈴薯容易會攝取過多熱量,但好消息是,這些中年人的體重並未增加。至於為什麼紫色馬鈴薯對心臟有幫助,研究科學家表示,紫色蔬菜、水果中含有健康的植物色素與豐富的抗氧化劑,像是花青素,類胡蘿蔔素,酚酸等,這些都有助於降低與心臟病及中風有關的慢性發炎,另外健康的植物色素中,含有高量的綠原酸物質,在動物實驗中也已證實,能減少血壓升高。而馬鈴薯一直都是美國人常吃的食物,他們幾乎每天食用一顆中型大小的馬鈴薯,此外馬鈴薯也是維他命C和鉀的良好來源,如果帶皮一起食用的話,飲食中的纖維也會增加,如果將馬鈴薯弄成泥或是以油炸、焗烤的方式,就會增加飲食中的植物性脂肪與熱量,不過目前,研究者還不清楚,是否一般馬鈴薯(非五顏六色),也有助降血壓。

國人超愛養生健康食品年吃破百億

國人超愛養生健康食品年吃破百億

隨著養生風的興起,國人除了食物要吃得健康之外,三餐以外的補品也少不了,根據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的統計指出,台灣民眾每年撒在健康食品上的鈔票多達800億台幣,幾乎是一支美國棒球大聯盟球隊的整季支出。而資料顯示,其中以益生菌與鈣質補充等的保健食品販售最多,且未來可望繼續長紅。在愈來愈精緻化的飲食生活中,大家對於養生逐漸重視,根據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的統計發現,國內民眾每年花在購買健康食品的金額高達800億台幣,絲毫不受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尤其是益生菌(改善腸胃道與免疫)、藻類(調節免疫)、葡萄糖胺(關節保護)與鈣質補充(增強骨本)等的相關產品更是夯,可說是保健食品類的當紅炸子雞。不過行政院衛生署提醒民眾,市面上的健康食品眾多,千萬小心挑選,注意是否通過檢驗。衛生署提醒國人,只要保健食品未有「健康食品查驗登記許可證」都不得宣稱具有保健的療效,一旦查獲都依違反健康食品管理法移送法辦,而核准通過的健康食品都可在包裝上註明,衛署健食字號、標章與保健功效等,但不得誇大效用。另外,市面上標有「健康食品」的產品都已通過衛生署審核,但若只註明「保健食品」都僅能做為營養補充的一般食品。而衛生署目前公告可註明的功效包括,改善胃腸功能、改善骨質疏鬆、牙齒保健功能、免疫調節功能、護肝功能(化學性肝損傷)、抗疲勞功能、延緩衰老功能、促近窕吸收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功能、調節血糖功能,以及調節血脂功能。

美研究:吃得太多,忘得也多!

美研究:吃得太多,忘得也多!

現代的飲食生活愈來愈精緻,動不動就是焗烤麵、披薩、炸雞等的高熱量食物,除非認真控制飲食的健康,否則不胖也很難。美國日前一篇最新研究指出,原來熱量攝取過多帶來不只有身材的走樣,也會影響人記憶的能力,甚至可能是造成部分人罹患阿滋海默症(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造成阿茲海默症的原因,至今始終是個大問號,美國知名梅約診所( Mayo Clinic)日前發現可能因素。根據研究員Dr Yonas Geda博士表示,研究針對1233名70至89歲且為有老年癡呆的老年人做認知調查,發現最後有163人出現失憶現象,且熱量攝取超過2100大卡的人,未來患有輕度記憶障礙問題的機率高出2倍。Dr. Yonas Geda博士強調,由於中風、糖尿病、憂鬱症與教育程度等,都可能影響大腦記憶的功能,因此做調查前已將這些因素列入其中,發現過多的熱量攝取仍是影響記憶的最大因子。研究員Dr Yonas Geda博士提醒老年人,高熱量飲食不但可能惡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可能是老年癡呆的原因之一,建議平常做好控制熱量的攝取,並且養成每天做運動的習慣,也最好能多吃些健康食品補身子。而行政院衛生署提醒民眾,在選購健康食品前請勿必看好是否經過審核,並註明衛生署健食字號、標章與保健功效等,起效用的標註是在衛署規定之內容,如改善胃腸功能、改善骨質疏鬆、調節免疫功能等。

失智婦人吃東西噎到 送醫不治

失智婦人吃東西噎到 送醫不治

一名失智婦人,疑似因吃東西噎著,導致呼吸困難,前天早晨被家人發現時,已經沒有呼吸,送醫急救後仍然宣告不治,醫生在婦女口中發現痰、食物,因此懷疑是吃東西時噎著,但正確死因目前仍待檢警相驗釐清。照顧婦人的翁姓先生說,妻子罹患帕金森氏症與阿茲海默症,根據台北大學附設醫院衛教文章指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腦部退化疾病,好發50-60歲左右,主要是影響身體活動力,大部份患者思考及智力均是正常,有部分患者會在疾病後期出現老年失智的症狀。文中也指帕金森氏症,初期會出現身體異常抖動、僵硬、步態不穩、動作緩慢,說話的聲音愈來愈小、字也愈寫愈小,隨著多巴胺數量減少,症狀會愈來愈明顯,平衡感變差,走路還會跌倒,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失調,容易影響吞嚥,照顧者要特別注意。目前仍無根治方法,但透過藥物、手術及其他輔助性治療,可以大大減緩症狀,讓患者能獨立生活,且大部分可享有正常壽命,不過患者除了須配合規則服用藥物外,保持運動習慣可預防因肌肉僵硬引起的併發症,另外均衡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治療帕金森氏症已有一定療效,若懷疑有帕金森氏症時,應及早接受診斷及治療,以獲得較佳的生活品質。

尼曼匹克症病友勇敢 醫師佩服又感動

尼曼匹克症病友勇敢 醫師佩服又感動

「看到家聖努力的接受治療,加上他自己以及家人的堅持,我覺得很佩服、也很感動,」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胡務亮說道。尼曼匹克症C型是個極罕見的疾病,目前全台灣的患者不到10人,其中現年21歲的林家聖、以及尼曼匹克症病友聯誼會會長巫錦輝的一對兒女,都罹患此病,雖然辛苦,不過他們仍樂觀面對。(圖:早期篩檢、積極治療、完善照護,是罕病醫療重點)尼曼匹克症C型是一種脂質代謝異常的遺傳疾病,因過量的脂類累積於病人的肝臟、腎臟、脾臟、骨髓等,甚至腦部,而造成這些器官的病變。發病年齡通常在學齡期,也有成年才發病的晚發型,症狀以肝脾腫大為主。胡務亮主任說,此病症患者通常發病高峰約是10歲上下,除了肝脾腫大,還會出現活動能力與智力退化、以及說話不清楚等症狀。以往尼曼匹克症C型的篩檢必須送到國外去檢驗,相當耗時,約需時三個月到半年的時間;現在台大醫院與藥廠合作,發展尼曼匹克症C型篩檢技術,在國內就可做篩檢,也減少病患與家屬等待的時間。胡務亮主任指出,篩檢時間縮短到僅需約一個月,且還能協助亞洲其他國家進行相關篩檢。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黃蔚綱表示,台大與藥廠發展的篩檢技術,能提升患者的權益並節省時間;他說,國內罕病患者以及家屬真的相當辛苦,罕病的藥費相當昂貴,對病患家庭是沉重負擔,盼政府與相關單位重視,醫療補助條件也希望放寬。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