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豆漿、糙米漿哪個好 專家自有見解

豆漿、糙米漿哪個好 專家自有見解

近來飲品吹起復古風,網友針對豆漿與糙米漿的健康訴求進行熱烈討論,民眾不免要問到底哪個好?營養師指出,豆漿有優質蛋白,是學童健康成長、上班族維持基礎代謝很好的營養來源;而糙米漿中的糙米與花生提供極佳的飽足感,尤其對一整天耗體力及腦力的業務人士、服務業、中重度勞力工作者來說,不失為想要吃飽又吃好的飲品選擇。同為老祖宗智慧傳承的健康飲品糙米漿與豆漿,但其實營養價值極為不相同。楊承樺營養師指出,由黃豆磨製而成的豆漿富含優質蛋白、大豆異黃酮、卵磷脂、維生素等多元營養素,是可以協助上班族補充平日外食飲食失衡極佳的營養飲料。相較於多元營養的豆漿,糙米漿就是飽足感飲料的最佳選擇。楊承樺營養師指出,市面上不少是販售以白米為原料的米漿,而糙米漿顧名思義主要成份是糙米與花生。不同於白米,糙米在維生素、菸鹼酸、鎂的含量都優於白米。此外,花生所含植物性蛋白質達25%在堅果類中屬於相對高的比例,而花生含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協助延長飽足感且無膽固醇,糙米與花生的組合是方便快速提供活力及活動量較大者可滿足飽足感的選擇之一。從事業務工作的劉先生指出,時間就是金錢,雖然沒有時間吃飯但要保持工作的體力,常常選擇可以快速獲得飽足感的飲品果腹,像是糙米漿就能快速補充體力就可以馬上開始工作。有鑑於不少上班族求快速與購買便利性,就會選擇到超商購買食物果腹。營養師指出,糙米漿與豆漿有各自的營養價值,都是不錯的選擇,但上班族若想要快速吃得飽,不妨購買一瓶營養又衛生的糙米漿,也可以與豆漿混搭喝出新口味。

日本腦炎流行期 各縣市陸續開始接種

日本腦炎流行期 各縣市陸續開始接種

為防範日本腦炎侵襲國內幼童,全國各縣市日本腦炎疫苗接種作業現正陸續開打,澎湖縣馬公第一衛生所前日(25日)配合政府政策,提供疫苗接種服務,家中屆齡幼兒,可前往該院實施接種。 馬公第一衛生所表示,臺灣歷年日本腦炎流行季節主要在5~10月間,6~7月為高峰期,接種疫苗為預防日本腦炎最有效的方法,幼童常規日本腦炎疫苗接種時程,為出生滿15個月接種第一劑,間隔二週接種第二劑,隔年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於學校集中接種第四劑。 昨日為第一天特準備了100劑,大致小朋友都有來接受疫苗施打,馬公第一衛生所指出,為達預防成效,全國學幼童日本腦炎疫苗接種,除少數延遲或追加個案外,均集中安排於3~5月間;國小一年級生的接種作業,各縣市衛生單位會與學校協商安排,於學校集中實施。 日本腦炎的潛伏期一般在5~15天,大部分為無症狀感染,少部分病例會產生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等症狀,嚴重者除前述症狀,尚可能發生昏迷、痙攣等,導致精神、神經性後遺症或死亡。

災難後不只物資援助 精神援助更重要

災難後不只物資援助 精神援助更重要

日本311地震、台灣八八風災的時候,都有許多人不幸喪生,面對至親的離開,最難過的一定是存活下來的人,因此如何撫慰生還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生活的藝術協會理事長廖碧蘭表示,在八八風災的時候,生還者面臨親人的驟逝,不管身心都受到極大的創傷,所以當初生活的藝術協會成員,就自動自發地去到災區,除了提供部分物資救援之外,最重要的是透過淨化呼吸的方式,讓生還者能夠受到精神的援助。廖碧蘭理事長表示,人們在面臨突然死別,通常是最無法接受,那樣的心理創傷是巨大且深沈的,所以要如何撫慰他們的心靈,跟提供適當的物資救援是一樣重要的事情,因此國際生活的藝術基金會在南亞海嘯、四川賑災當中,不但是積極募款,提供所需要的物資,還提供災後的創傷復健。除了罹難者的家屬之外,協助救災的人也是需要輔導。廖理事長表示,在八八風災的時候,生活的藝術協會志工除了協助生還者療癒創傷之外,還幫忙處理救災者的心理。她說,救難人員在搜尋的過程中,面臨到一具又一具的屍體、一次又一次的絕望,對於這些救難英雄也是巨大的戕害,所以不只是存活下來的親屬需要被療癒,那些救災消防員、國軍弟兄等人的心理,也需要被關懷。因為這樣的關懷行動,國軍也特地頒了感謝狀,感謝生活的藝術協會付出。廖理事長強調,國際基金會的創辦人古儒吉大師曾教導大家,人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就是為人服務。服務並非經由一般的善行或是隨之而來的物質獎賞所衡量,而是從我們內在因實際付出的行動而成長的平靜和愛來衡量的。當我們跨離自己所關心的部分,並伸出手來協助別人時,內在湧現的愛和快樂,就是將所有服務行為連結在一起的靈性收穫。當服務成為自然,就會有了不求回饋的付出,這才是真正的大愛。

口溶錠壯陽藥 五到十秒即溶重振雄風

口溶錠壯陽藥 五到十秒即溶重振雄風

林先生因長期熬夜、抽菸,房事常感到力不從心,某天為想展現雄風,又怕被老婆發現吃壯陽藥,隨手就將藥往嘴裡放,沒想到藥沒吞成反而差點卡到氣管,男性雄風沒了,面子也丟了!所幸目前有不用配水就可以吃的新劑型口溶錠壯陽藥上市,大大降低被發現的恐懼感,讓他又恢復了昔日雄風。壯陽藥全球狂銷多年,讓不少勃起功能障礙患者獲得改善。不過,仍有四成使用者對傳統壯陽藥感到不滿意。 林口暨台北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煜表示,台灣40歲以上的男性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高達26%,而在台灣男性學醫學會所發表的「勃起功能障礙對療法態度與口溶錠接受度調查」,調查中顯示,有四成使用傳統壯陽藥的受訪者認為目前的治療方法非常不方便,其中有29%認為需配合服藥時間而覺得缺乏自主性;另外有9%認為使用困難,6%嫌作用太緩慢。陳煜醫師表示,男性總認為性功能強才是真男人,靠外物壯陽不但很難啟齒,更不會想讓另一半知道,推估以台灣保守的民族性來看,怕尷尬不敢吃藥或停藥的比例應該更高!。而新劑型的壯陽藥口溶錠已於本月在台灣正式上市,不需搭配開水服用,含在口中數秒內就會溶解,不僅低調且方便,可以避免尷尬。國泰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陳國強表示,這款新劑型口溶錠壯陽藥跟過去三種膜衣錠劑型的產品效果一樣好。口溶錠的優點在於使用起來低調又方便,薄荷口味及黑色包裝讓患者更容易接受及服用,且更快發揮理想功效的治療選擇。新劑型口溶錠,不需要配水服用,5-10秒鐘即可融化於舌頭上,藥效最快發揮時間可縮短在15分鐘內,平均時間則是15至45分鐘左右,建議在性行為半小時前服用。從調查數據看出,口溶錠壯陽藥除了不受年齡及是否有潛在疾病影響藥效外,在服用前若有飲酒或吃太油膩的食物,也不影響或延遲其藥效。不過,口溶錠壯陽藥也是處方用藥,民眾應先經醫師專業診斷處方後再服藥,才能保障自己的健康。

林書豪膝蓋不適 缺席公鹿戰

林書豪膝蓋不適 缺席公鹿戰

想看林書豪對戰密爾瓦基公鹿隊比賽的粉絲們可能要失望了,因為林書豪稍早確定因膝蓋不適,今日將缺席這場尼克對戰公鹿的戰役,不過他也表示,膝蓋傷勢漸漸恢復,且他認為不嚴重,休息一場讓膝蓋好好休息,也承諾粉絲,傷一好便會下場打球。(圖:林書豪,取自NBA官網。)根據台大醫院骨科部醫師江清泉在衛教文章中指出,膝關節是人體承載體重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個關節,與人體的活動息息相關,膝部的健康不但直接影響日常的生活,對運動員的表現更是重要。最常見的膝部運動傷害是由於過度劇烈使用膝部而引起的,依照病情有許多不同的狀況,江清泉醫師在文中指出,像是臏骨韌帶炎,就經常發生在打排球、籃球或跳高的運動員,由於過度頻繁的跳躍動作而引起韌帶炎,而Osgood schlatter氏病:常見於青少年運動員,由於發育過程骨頭長得比韌帶快,因而韌帶繃緊,拉扯其在脛骨之附著點,引起了該處骨垢之炎性反應,病人局部會有壓痛,跑步時亦會疼痛。文中江清泉醫師也提到,這些因過度劇烈運動引起的膝部症狀,只要詳詢病史,並對膝部做仔細的理學檢查,找出壓痛的部位,診斷並不困難。治療以保守性療法為主,包括物理治療、局部冰敷、避免引發症狀之運動而改做其它的運動。當疼痛時,可給予非類固醇止痛藥物或局部注射類固醇。膝部穿著護套也有幫助,有時運動員的鞋子是造成這些症狀的原因,應更換合適的鞋子。當保守療法經過六個月仍無效,可考慮開刀治療。

血糖高不可忽視 糖尿病引發多病變

血糖高不可忽視 糖尿病引發多病變

日前,嘉義醫院舉辦「甜蜜蜜糖尿病病友會」,宣導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吸引六十幾位病友與會,一位60幾歲的蔡姓婦人表示,去年某日晚餐後突然暈眩,送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現是血糖飆高造成的,診查原因是血糖失控,飆超過400mg/dl,經署嘉新陳代謝科陳順福醫師一段時間的治療,血糖控制得宜,兩天前還上阿里山看櫻花;陳順福表示,糖尿病是成年人失明、洗腎與下肢截肢的最大原因,有糖尿病,一定要定期就醫,才能保有生活品質。陳順福醫師表示,很多有高血糖的病人,初期發現時都不在意,不按時吃藥,這等於是慢性自殺,突發性高血糖造成的頭暈還算小事,許多人因此造成中風、洗腎、失明,甚至截肢,糖尿病慢性合併症中最常見的是末梢神經病變,在被診斷出糖尿病5年內,約有46.1%病人合併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也是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據統計,約10~12%糖尿病視網膜併發症因此失明,也使得糖尿病人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糖尿病也會造成腎病變,尿中會出現明顯蛋白尿,破壞腎功能進而洗腎,糖尿病會增加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男性增加約2~3倍,女性增加約3~5倍。陳順福醫師強調,糖尿病目前高居十大死因之第 5位,國人每年平均有2.5萬人高血糖上身,97年台灣三高調查顯示,五年內約有13萬人新發生高血糖,40-59歲是高血糖發生率增加最快族群,依照2004年全民健保資料分析台灣糖尿病人約120萬 ,佔總人口約5%,年齡愈大,得糖尿病的風險也愈大。

花蓮縣力拼觀光醫療 縣長親自站台

花蓮縣力拼觀光醫療 縣長親自站台

為宣示花蓮縣全力行銷觀光醫療的決心,縣長傅崐萁今(26)日親自主持「花蓮觀光醫療全球行銷啟動大會」,並與衛生局長徐祥明共同率領花蓮各主要醫療院所及觀光休閒旅宿等業者舉辦行銷啟動儀式,共同高舉標語並宣布花蓮觀光醫療全球行銷正式啟動。(照片取自花蓮縣全球資訊服務網)花蓮縣推展觀光醫療,繼去年跨業整合成功,展開國內首創「健康樂活遊」、「尊爵健檢度假遊」、「醫學美容美麗變身遊」,及「中醫養生溫泉水療逍遙遊」等四大軸心觀光醫療套裝服務後,今年再度邁出全新步伐,縣府將與業者攜手合作議定觀光醫療行銷綱領,並透過一系列整體行銷方式來強力放送,打響花蓮觀光醫療知名度。傅縣長表示,觀光醫療是二十一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花蓮擁有壯麗驚奇的景觀,也有充沛的醫療資源,的確具備發展觀光醫療的條件與潛力,去年縣府團隊率全國之先推動觀光醫療,成功將醫療及觀光旅宿業跨業結合,並獲得國際媒體專題介紹,並於今年初向全球放送,不僅為花蓮帶來龐大觀光商機,也對花蓮的經濟發展有長遠的幫助。衛生局局長徐祥明也針對今年縣府推動行銷策略做整體性報告,除分析花蓮觀光醫療大好商機,讓業者看見利基外,並鼓勵業者前往全省各縣市、大陸及日本行銷擴展商機,最後也期望業者能同心協力共同規劃行銷策略及合作方案、開發觀光醫療套裝服務,做好行銷準備,順利展開全球性花蓮觀光醫療行銷,讓花蓮觀光醫療全面起飛、打響國際知名度。

超標塑毒恐下肚?衛生署:早已銷毀

超標塑毒恐下肚?衛生署:早已銷毀

根據昨日(26日)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公布新一波塑化劑超標名單,遭到許多民眾質疑表示,抽驗時間為去年8~12月間,但卻遲至昨日(26日)才公布,抽檢至公布時間相隔近半年,塑毒食品恐怕早已被消費者吃下肚,為此昨天晚間台北市衛生局發出新聞稿表示,,篩檢出塑化劑含量超過衛生署所公告「企業監測塑化劑指標值」之10件產品,皆在當時已下架停止販售,非台北市食品也都經由轄區衛生局輔導業者改善製程,也由各地衛生局督導回收銷毀完成。民眾最關心的是超標最多的誠泰香菇拌醬、誠泰香椿醬,其塑化劑DINP分別為1944.2 ppm及1545.6 ppm,已由雲林縣衛生局於100年8月4日封存庫存製品,並令業者下架回收,共計2475罐,內容物總計900公斤,已於100年12月21日全數銷毀,另針對業者於100年10月31日處罰鍰新台幣3萬元整。此外,雲林縣衛生局亦業於100年8月4日會同財團法人食品工業研究所及本局人員,至其製造廠進行輔導,發現係由於瓶蓋使用 PVC墊片。經更換墊片後,再行送驗,產品已無檢出塑化劑。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在100年10月26日就正式發函給各食品公學協會,提出「降低食品中塑化劑含量之企業指引」,提供業者自訂預防或改善產品受塑化劑污染之品質管理工作時,可參考的監測指標及行動準則。該指引除了提供食品中含塑化劑的監測指標值外,也針對檢出塑化劑含量超過監測指標值,應進行風險評估,以及後續異常處理措施等,皆訂有明確的行政指導,可作為企業自主品管依據,以確實落實食品企業自主管理的精神,確保食品安全、兼顧產業發展。

輸入牛肉邊境逐批查 嚴格把關第一線

輸入牛肉邊境逐批查 嚴格把關第一線

食品藥物管理局為確保輸入牛肉產品皆符合食品衛生安全相關規定並維護國內消費者信心,食品藥物管理局自本月19日起,逐批查驗進口牛肉產品。目前此件101批,第一波的12批抽驗結果皆未驗出瘦肉精(乙型受體素)。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自3月19日24時至今(3月26日)下午5時止,共計牛肉101批,其中有15批列屬應逐批檢驗產品,包括5批美國牛肉、4批尼加拉瓜牛肉、6批澳大利亞牛雜碎;13批已依規定取樣送驗,另2批美國牛肉及澳大利亞牛雜碎將依規定進行取樣。目前12批已檢驗完成,包括美國牛肉4批、尼加拉瓜4批、澳大利亞牛雜碎4批,結果皆未檢出。食品藥物管理局再次宣示,已調整邊境查驗量能並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將全力執行輸入食品查驗措施;並再次強調,所有輸入食品皆應符合食品衛生相關規範,不符合我國食品衛生安全相關規定之產品一律不得輸入,並應依規定辦理退運或銷毀。

氣溫回溫腸病毒增 疾管局籲速送醫

氣溫回溫腸病毒增 疾管局籲速送醫

近日氣溫又稍微升高,也讓大家見到久違的陽光,不過疾管局本日卻公布3例腸病毒71型重症新增個案,分別為中部1歲5個月男童及4歲6個月女童,及南部2歲2個月男童,由於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且仍持續出現重症個案,今(101)年起截至3月26日止已累計20例,高於往年同期。疾管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圖片翻攝自疾管局影音專區。)3名幼兒皆於3月中旬起出現持續發燒、四肢及臀部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心跳過速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其中2人已康復出院,另1人目前仍於普通病房治療,穩定復原中。疾管局指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同時也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