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員工旅遊敗興而歸 6名團員染登革熱

員工旅遊敗興而歸 6名團員染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今日發布一起登革熱境外移入群聚事件,經調查為北部某公司員工組成之旅行團,3月19至24日前往印尼峇里島觀光,該團21名團員中,有2位團員分別於3月27日、28日因出現發燒、骨頭痠痛等不適症狀就醫,後續經醫院通報並檢驗確診第二型登革熱。(圖片取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衛生單位針對該團全部團員進行衛教宣導並執行健康監視,陸續有6位團員出現疑似症狀,經檢驗後再確診4位感染登革熱。此外,另有一德國籍旅客於3月26日入境臺灣,經疫調其於3月25日發病,研判可能於印尼峇里島感染第二型登革熱。根據該局資料顯示,今(101)年截至4月2日止,共有41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約為去年同時期境外移入病例數的2倍(41/21),今年境外移入以印尼20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8例,越南7例,泰國及馬來西亞各3例。該局表示,東南亞為登革熱流行地區,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探親、旅遊或工作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資訊;另請醫師應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以避免疫情擴大。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本日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南部1歲9個月女童。該名幼兒於3月中旬出現持續發燒、四肢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及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狀況穩定已經出院。本年(2012)截至4月2日,已累計21例重症個案,疾管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圖為腸病毒宣導海報,翻攝自衛生署感染科衛教資訊。)此外與該女童共同生活的另三名年齡稍長兒童,在女童發病後數日,亦出現腸病毒症狀,幸均已康復。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疫情高於往年同期。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新妙招防登革熱 放養劍水蚤補蚊

新妙招防登革熱 放養劍水蚤補蚊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天氣也逐漸升溫,登革熱相關防疫工作不可懈怠,除了加強環境清掃及積水容器減量外,台南市衛生局為有效防止登革熱疫情,與台大公衛學院積極攜手合作,於101年3月起展開「對抗登革熱 劍水蚤生物防治法」研究,希望能針對本市長期積水不退的潛在孳生源,放養當地物種劍水蚤(水中生物),依該生物具捕食孑孓的特性,破壞埃及斑蚊幼蟲進展至成蚊機會,進而抑制登革熱疫病伺機傳染途徑(減少斑蚊數量)。(圖為顯微鏡下的劍水蚤,取自台南市衛生局網站)台南市衛生局表示,100年3月起已在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四分局展開培育,最快將於4月起,依序於本市歷年以來,流行疫情之高風險列管點施放,並持續監測防治成效。 依據種類之不同,小小劍水蚤身體長度僅約0.3~0.4公分,所能耐受的環境範圍較食蚊魚(孔雀魚、大肚魚)廣泛,對於食蚊魚常因氣候、水流及人為捕撈而流失需追蹤放養,而劍水蚤完全可用以自然繁殖控管,當水源流失、劍水蚤亦消失殆盡,利用生態管制方式不僅降低經濟成本、亦可減少化學防治使用範圍,同時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例如:菜園儲水桶、人工造景水池及具有孓孓之陽性水溝等,皆為合適之放養地點。此外市民也應落實執行「巡、倒、清、刷」等環境自我管理,清除居家積水容器孳生源,杜絕登革熱疫病流行。從今年年初至本週為止,台南市登革熱病例已停止一段時間未再新增,依發病時間研判,去年流行季之疫情已結束,但呼籲返國民眾仍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並落實清理居家病媒蚊孳生源,以降低登革熱本土爆發流行之風險。

為學童飲食把關 南市抽驗校園食材

為學童飲食把關 南市抽驗校園食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美牛瘦肉精事件,加上日前校園營養午餐所提供的魚,驗出組織胺,造成200多位學童食品中毒事件,讓人不禁擔心起學童的飲食健康,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於昨日(4/2)動全面的校園食材監控並對所屬學校進行「校園食材」及「餐廳廚房衛生」查核與輔導,由食品藥物管理科及衛生稽查科派員,在胡明輝科長帶領下共分為12組,針對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安全(以蔬菜農藥殘留與肉品動物用藥為主)加強抽驗及衛生稽查,共查核33所國中小學,抽驗共計98件食材。(照片取自台南市衛生局網站)餐廳廚房衛生查核部分,符合規定13所,立即輔導改善20所,查核結果食材標示不符包含無有效日期、無營養標示等,場所衛生以水搭清洗、病媒蚊蟲防治無紀錄等為主。除源頭監控食材供應商外,另抽驗98件校園食材,包含肉品26件,檢驗瘦肉精等成分,蔬菜19件檢驗202項農藥殘留,加工食品53件檢驗是否含有不合格之添加物等,以確保學童食品的安全。衛生局林聖哲局長表示,衛生局絕不會忽略下一代健康的學校食品安全,將持續針對學校營養午餐或外來便當加強稽查,除讓家長放心之外,學生更能吃的安心;另也與教育局跨局室合作加強校園食品之監控,讓安全無虞的食材進入校園,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把關。

防水庫優養 環保署檢測本島主要水庫

防水庫優養 環保署檢測本島主要水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環保署今天公布本島20座主要水庫100年水質監測結果,優養化水庫有高雄市澄清湖、阿公店、鳳山及臺南市鏡面水庫4座,普養水庫有12座,貧養水庫有4座,相較於90年10座優養化水庫明顯減少6座、貧養水庫由0座增加為4座,顯示整體水庫水質狀況長期呈穩定改善趨勢。 環保署說,水庫優養化是指過量營養物質(主要為氮、磷)進入水體,造成藻類大量的繁殖、死亡,並因其腐敗分解的大量耗氧,導致水中溶氧耗盡,造成水體生態系急劇變化,並使水質嚴重惡化之現象。其來源包括點源污染的家戶、工業、畜牧業等,及非點源污染包括暴雨沖刷、農地施肥、遊憩活動、高爾夫球場等。環保署針對水庫每季定期辦理水質監測,根據100年4季監測結果,本島20座水庫中卡爾森優養指數(CTSI)大於50之優養化水庫計有高雄市澄清湖(52.7)、阿公店(53.4)、鳳山水庫(73.3)及臺南市鏡面(50.3)等4座水庫,其中高雄市鳳山水庫卡爾森優養指數值最高,水質尚待加強,惟因其僅供應工業用水,不影響民生用水。石門及明德水庫100年CTSI分別為49.2及49.5,屬近優養狀況。但整體而言,國內20座主要水庫水質呈現改善趨勢。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掌握黃金治療期

腸病毒疫情拉警報! 掌握黃金治療期

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資料顯示,急診監測資料顯示,全國腸病毒急診就診千分比已3週呈現上升趨勢,社區監測腸病毒型別以EV71型為主,今年截至4月2日止,全國腸病毒重症病例已有21例,高雄市1例,該例重症幼童,由於家長出現重症前兆提高警覺,立即依醫師建議轉送大醫院治療現已痊癒,衛生局藉此呼籲,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等重症的前兆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就醫、掌握黃金治療期。相較去年同期全國沒有出現腸病毒重症病例,顯示今年疫情不容小覷。高雄市衛生局為降低幼童感染腸病毒,於2月初共同與教育局召開腸病毒防疫政策討論會,並展開教幼托機構、幼童活動之公共場所的洗手設備及環境消毒督核工作,於3月中旬全面完成993家普查。由於人口密集之場所容易傳播腸病毒。衛生局也提醒教幼托機構須需小心警覺,做好防護,罹病學童應請假在家休息,托育機構務必依公告落實腸病毒通報及停課規定辦理,小學一、二年級、幼稚園、托育機構,於7天內同一班級有2名以上(含2名)學童經醫師臨床診斷為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峽炎,或疑似腸病毒感染時,該班級應停課7天。違反規定者,將處新臺幣3千元以上1萬5千元以下罰鍰。此外,家長盡量避免讓5歲以下幼童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家中有幼童的成人需落實勤洗手,由於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的前兆病徵,請務必立即轉送大醫院就醫、掌握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期。

美研究:葡萄乾、豆漿可預防高血壓

美研究:葡萄乾、豆漿可預防高血壓

葡萄乾不僅可以當點心吃,還可以預防高血壓?一項美國心臟病學會的研究報告指出,葡萄跟除了可以抗氧化,還可以幫助降低血壓,研究人員認為葡萄乾能有這樣的功效是因為葡萄乾中鉀含量高,另一項研究也發現黃豆也具有降血壓的較果。不過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表示,葡萄乾食用過量對身體會帶來負擔,葡萄的的熱量高,想要抗氧化、降血壓必須適量食用。(取自維基百科,作者Scott Ehardt)路易斯維爾代謝與動脈粥狀硬化研究中心進行一項葡萄乾效益的研究,讓46位為血壓偏高的高血壓患者一日攝取三次60顆的葡萄乾,連續幾週下來,患者的血壓數值降低,原因應是葡萄乾中含大量的鉀,鉀則是被公認為具降血壓功效。另一項關於黃豆的研究,發現每日攝取2.5毫克的大豆異黃酮就能讓血壓明顯降低,而一杯豆漿則含有22毫克的大豆異黃酮,預防高血壓每日喝一杯豆漿就行了。針對該項研究,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鄭金寶則表示,蔬果中有多種的植物化學物質,不僅有助控制血壓、血脂,更可抗癌、抗氧化,但是這項研究並沒有提及受試者其他的飲食條件,且若是每日攝取180顆葡乾,將當於600多大卡,攝取的熱量恐過高,醫師提醒,攝取食應著重「多元」以及「均衡」的原則,並且應減少攝取肉類等飽和脂肪。

打破愛美女性迷思 吃巧克力可減重?

打破愛美女性迷思 吃巧克力可減重?

許多女性怕胖不敢吃巧克力,但美國一項研究指出,愛吃巧克力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卻比平時少吃巧克力的人來的低,這項研究調查1000多位年齡在20~85歲的女性,而他們一週吃巧克力都超過2次,研究更發現,愛吃巧克力並有運動習慣的人跟完全不吃巧克力的人相比,體重約相差2.3~3.2公斤。領導該項研究的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醫學系副教授葛隆伯說:「常吃巧克力的人,BMI值會比少吃的人低。」,一週平均吃2次以上巧克力、運動3.6次的研究對象BMI值數值較一般人來得低,葛隆伯認為,純黑巧克力中含抗氧化成分,減少自由基對人體的傷害,屬於不飽和指防,且巧克力中所含的黃鹼素可減少血小板的黏性,能幫助降低心血管疾病帶來的風險。葛隆伯博士認為,吃巧克力有助瘦身,不過市售巧克力卻不單單只有巧克力的成份,更包含了高糖及高脂肪的成份,專家建議仍應適量攝取,這項研究的結果重在「多次」攝取;而非「多量」攝取。另外,美國紐約勒諾克斯山醫院的Suzanne Steibaum醫師表示,若食用巧克力能瘦身,應配合固定運動及飲食控制,打破一般人認為吃巧克力只會增重的迷思。

早發現治癒力高 基市推乳房攝影車

早發現治癒力高 基市推乳房攝影車

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乳癌已經超過子宮頸癌成為最高病變,而相較於歐美國家,台灣乳癌好發年齡較歐美國家早,年齡約在45~54歲之間。由於許多婦女礙於傳統觀念不好意思就醫,造成病情延誤,因此,基隆市衛生局不斷透過宣導,鼓勵45歲至69歲婦女婦女每2年做一次乳房影像檢查,希望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預防效果。基隆市仁愛區衛生所在文安里民會堂協請耕莘醫院乳房攝影巡迴車,邀約年滿45歲以上及兩年未進行乳房影像檢查之婦女免費參加一般來說比較敏感的人、檢查過程有些不舒服,但是很多婦女都沒感覺,只有少數婦女會有疼痛感,攝影工作人員態度和善,衛教說明清楚,因緊靠儀器有點不舒服,但是可以忍受,只要10分鐘護婦女上半身,配合技術員及放輕鬆心情。至於何時做乳房X光攝影是最適宜的?女性在月經週期的第5~13天較適合進行乳房攝影。因為女性荷爾蒙的刺激會影響乳房的緻密度,降低診斷準確性。同時,乳房X光攝影必須壓緊乳房才能取得清晰之影像,而壓迫乳房攝影的過程會讓婦女感到不適,為減少疼痛與不適感,應儘量避開乳房腫漲期間做檢查。基隆市衛生所提醒每一位女性朋友,追求幸福人生應隨時注意警覺自己身體的變化,讓我們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而多一份保障。此外,國民健康局目前提供40~44歲二等親內罹患乳癌、以及45~69歲婦女2年1次乳房攝影篩檢,希望能透過早期發現。

遊馬爾地夫須注意 正值登革熱高峰期

遊馬爾地夫須注意 正值登革熱高峰期

一直是熱門度假景點的馬爾地夫,在今年持續出現登革熱病例,當地衛生單位首度發出疫情警訊,提醒民眾應注意採取防蚊措施。疾管局提醒計畫前往該地區的民眾,應確實做好相關防蚊措施,避免蚊蟲叮咬,防範感染登革熱;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骨頭肌肉酸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正確診斷治療。國際疫情監測顯示,馬爾地夫每年平均約有1,000例登革熱病例,3例死亡,每年雨季後登革熱病例增加,1至3月間及6至8月間達到季節性高峰;於2006年及2011年曾出現大規模疫情,病例數皆達約2,000例,並分別出現高達10例及12例死亡,;該國2012年迄今已有163例登革熱病例,其中100例發生於首都Malé市及Hulhumale'市,季節高峰後病例數無顯著下降,提醒民眾應注意採取防蚊措施,避免遭叮咬感染。疾管局指出,登革熱境外移入病例可能將病毒帶回國內散播,導致國內發生疫情,對國人健康及社區防疫造成極大的威脅,呼籲民眾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時,應做好防蚊措施(如穿著長袖淡色衣褲、懸掛蚊帳就寢、於皮膚裸露處塗抹防蚊液、進行周遭環境病媒蚊孳生源清除等),以減少遭受病媒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熱或其他蟲媒傳染病的機會。疾管局再次呼籲民眾,自登革熱流行地區返國,於入境時或入境前14日內有發燒、頭痛、骨頭肌肉酸痛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者,應主動填報「傳染病防制調查表」;回國後如有發生疑似症狀,請立即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以利其正確診斷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