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燒炭自殺很痛苦 獲救後遺症狀多

燒炭自殺很痛苦 獲救後遺症狀多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局統計100年度臺南市自殺死亡共316人,男性與女性比為2.5:1,其中以燒炭方式佔全數自殺者為90人(佔28.5%),為自殺方式第二順位,燒炭死亡者男性與女性為5:1,可見燒炭自殺的嚴重性,許多自殺者以為燒炭自殺是完美死去、不痛苦、美麗的死去等,衛生局也藉此機會,破除燒炭自殺迷思,並非如同謠傳以燒炭自殺是完美的、不痛苦的自殺方式,除了結束自己寶貴生命,留下傷心、痛苦的家人外,燒炭自殺獲救者,亦可能受苦於諸多後遺症,甚至有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悔恨,到頭來受折磨的還是自己與最摯愛的家人。針對擾人的燒炭自殺,衛生局要呼籲民眾,透過文獻及根據臨床專家深入探討發現,燒炭自殺時會釋放高濃度一氧化碳,與人體內血紅素結合,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腦因缺氧受損,導致出現相關後遺症,所產生的傷害可能是全面性的,亦可能是無法恢復。這些症狀可能是手抖、腳抖、走路不穩、易跌倒、記憶力減退及反應遲緩等類似巴金森氏症,甚至有些燒炭倖存者合併意識混亂、半夢半醒、幻聽、大小便失禁等遲發性精神障礙,這些症狀統稱為「遲發性神經病變」或「遲發性神經精神障礙」(Delayed Neuropsychological Sequelae, DNS) ,雖可採用高壓氧治療能幫助一氧化碳中毒者修復未死細胞,但一個療程需做十次,且不見得有效,造成終身的遺憾。衛生局規劃與辦理多項自殺防治策略,像是訓練、建議商家將木炭放置於非明顯處、店員學習辨識自殺者危機徵兆,如:購買木炭者表情愁苦、提出輕生及死亡字眼、分送或交待重要事物等,讓周邊的人都能加以留意及適時協助。而自殺行為高達95%是一時衝動,或是學習關心周遭的親友無故買木炭,或買木炭時是帶著一張愁苦的臉,我們都能以簡單的3個步驟『1問、2應、3轉介』關心周遭的人,順口問候一聲「您最近好嗎?」、「您看起來心情不好,是怎麼了?」,相信對於減緩自殺事件有十足的幫助。

迎向健康 苗栗吸菸率首次低於全國

迎向健康 苗栗吸菸率首次低於全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苗栗縣的吸菸率向來偏高,尤其成年男性的吸菸率更是每每高於全國,不過最近衛生署公布100年最新全國吸菸率調查,顯示苗栗縣成人吸菸率已經低於全國平均吸菸率19.1%,並從99年的21.4%降至18.4%,這就表示苗栗縣成人吸菸人口由99年的96,000人降至100年的84,100人,減少了約12,000人。苗栗縣政府衛生局長羅財樟認為,這除了得自縣民對吸菸觀念的轉變外,亦和同仁們認真執法有關,希望大家繼續努力,朝健康城巿的理想邁進,苗栗縣的成人吸菸率往年都要比全國平均吸菸率高出2至3個百分點,其中成年男性更曾經有超過8.3個百分點的記錄(95年),苗栗縣政府衛生局為了有效降低吸菸率,多年來除了加強宣導、認真執法外,亦結合社會資源,公告禁菸場所自98年至100年共公告了12個,甚至打破文化禁忌,使無菸婚禮、無菸喪禮、無菸競選總部逐一出現,深受民眾肯定,更提升了無菸環境的能見度。羅財樟表示,從衛生署公布的這份調查統計看來,苗栗縣成年男性的吸菸率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它從95年超過全國8.3%逐步降至97年的6.9%,再降至99年的3.9%,呈現的是一種穩定下降的趨勢,而100年因為社會風氣已經建立,再加上戒菸門診醫療院所增加,終於使得100年縣內成年男性的吸菸率(31.7%)有效降至全國平均(33.5%)以下,讓大家的辛苦終於獲得代價。

郊遊踏青 長袖衣褲、驅蟲藥防恙蟲

郊遊踏青 長袖衣褲、驅蟲藥防恙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氣漸漸回溫,又到了春暖花開,適合踏青郊遊的好時節,不過衛生署可要提醒,民眾若至郊區出遊,陶醉於大自然明媚春光時,也別忘了在接觸恙蟲孳生的草叢環境,應做好防護措施,避免恙蟲病上身。 恙蟲病是經由帶有立克次體之恙螨幼蟲(恙蟲)叮咬而感染。主要感染原因為接觸郊區、山區草叢環境,潛伏期6至21天,會出現持續性高燒、頭痛、惡寒、盜汗、淋巴結腫大,一週後軀幹上部會出現紅色斑狀丘疹並擴展至四肢,且恙蟎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焦痂。疫情通常在4~5月間會開始成急遽上升,7月時達到最高峰,病例的年齡分布主要是20歲以上成年人,以20~29歲病例數最多,40~49歲次之,依據1998年至2011年的疫情分析顯示,全國各縣市均有分佈,尤以離島及山區縣市(金門縣、澎湖縣、花蓮縣、台東縣、南投縣)病例數較高,100年本(南投)縣有15例確診。     衛生局提醒民眾落實「自我保護」措施,如需進入草叢應穿著長袖衣褲和塗抹經衛生署核可之驅蟲劑,避免恙蟎叮咬。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就可減少感染的機會。如有出現疑似恙蟲病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郊區、草叢等暴露史,以提供醫師臨床診斷之參考。

網購真便利!30件素食網購食品均合格

網購真便利!30件素食網購食品均合格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網路便利時代來臨,只要滑鼠一按,想要買件衣服或日常用品等都可以不須出門,商家直接送貨到府,甚至提供貨到付款等服務,這樣便捷的購物方式,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此外現在不僅網購物品夯,現在不少人也會用網路訂購食品,只要一個按鍵,全台各地美食都能吃透透,不過無形的網路世界,因看不見實體網購物品,因此就容易產生網購糾紛,正逢清明節將屆,衛生食品藥物管理局,為維護民眾食用素食產品之衛生品質,針對網路販售素食食品之業者進行調查,並抽驗其所製造之素食加工產品共30件檢驗素食攙葷之情形,檢測結果全數合格。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未來將持續加強稽查輔導網購相關產品製造業者,以免損害素食者之權益。此外亦提醒民眾,於網路選購素食食品時,應特別注意網頁所提供之產品資訊,例如產品屬於哪一種素食類別、供貨廠商,以避免買到標示或來源不清之素食產品,讓素食也能夠安心的吃。

愛寶寶不要吸菸 吸菸孕婦易生下過輕嬰兒

愛寶寶不要吸菸 吸菸孕婦易生下過輕嬰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大家都知道吸菸與二手菸都對胎兒健康有害,且早從胚胎形成的那一刻開始,菸害就開始對胎兒健康產生長期的影響,相較於不吸菸的母親,懷孕前及懷孕期間都有吸菸的母親,嬰兒出生時體重過輕的風險達2.3倍。體重過輕的嬰兒意味著生理功能不夠成熟,對未來的生理機能及發展也會產成不同影響,最近更有研究指出,出生體重過低會增加成人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發生率。因此,國民健康局呼籲準媽媽們勇於拒菸,吸菸者及早戒菸。(圖片翻攝自健康99網站菸害防制宣導影音-署長篇。)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民國94年開始進行的「台灣出生世代研究(Taiwan Birth Cohort Study)」長期追蹤調查,訪問2萬1,248位產後6個月的媽媽們,發現7.7%在懷孕前有吸菸,懷孕期間吸菸的比例減少到3.6%,顯示有一半的吸菸婦女在懷孕期間,為了胎兒的健康,會主動戒菸;但從繼續吸菸的3.6%孕婦推估,全國每年約有7000名孕婦持續吸菸。根據國健局研究指出,孕婦在懷孕期間有吸菸者,其生下低體重兒(嬰兒出生體重低於2500公克)的比率13.3%,明顯高於未吸菸母親(6.6%),而懷孕前有抽菸,但懷孕期戒菸者,其生下低體重兒的比率雖降到8.2%,仍比完全不吸菸者略高。相較於從來沒有吸菸母親,孕前及孕期都有吸菸的母親生出低體重兒的風險更高達2.3倍;即使吸菸婦女於孕期戒菸,其寶寶低出生體重的風險,還是顯著高於未吸菸者,達1.3倍。而且,到寶寶6個月大時,在控制先天缺陷疾病、母親孕期二手菸暴露、哺餵母乳和補充副食品等因素下,發現吸菸母親的寶寶,體重過輕風險仍然顯著較不吸菸者高。顯示媽媽吸菸對寶寶生長發育的影響是直接且延續的,即使懷孕期間戒了菸仍會造成寶寶健康上的危害。菸害對寶寶的傷害,還不止於此,國內外研究顯示,媽媽懷孕期吸菸或暴露在二手菸的家庭環境中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導致死產、早產、低出生體重;寶寶出生後發生長發育較慢、體重不足、精細動作發展慢、易感染呼吸道疾病、氣喘、嬰兒猝死機率高;在有菸的家庭裡,青少年易成為吸菸者。因此為了保障媽媽與寶貝兩代的健康,更為了寶寶日後健康成長著想,準媽媽及家人們應堅持拒菸!

「親親寶貝」非「輕輕寶貝」 國健局籲婦女戒菸

「親親寶貝」非「輕輕寶貝」 國健局籲婦女戒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國民健康局表示,「拒菸戒菸」是維護媽媽與胎兒健康最重要的方法,因此在每個準媽媽迎接「親親寶貝」而非「輕輕寶貝」的同時,除了在「孕婦健康手冊」提供菸害相關資訊之外,為協助吸菸女性戒菸,並提供門診戒菸、戒菸專線及社區藥局戒菸等多元戒菸服務,歡迎準媽媽們多加利用。(圖片為衛生署宣導戒菸的衛教單張。)國健局在孕婦健康手冊中提及,孕婦吸菸或吸入二手菸,會增加自然流產、先天畸形、早產及新生兒低體重等危險性與不良影響,並在101年出版的孕婦健康手冊中,新增自我檢核紀錄欄,提供孕婦自我檢核及記錄吸菸相關問題,以便產檢醫師提供進一步的諮詢服務與協助。除此之外,國民健康局於92年起提供免費戒菸專線,不僅提供免費、便利、隱密及具心理專業的電話諮商服務。也透過各醫療院所,請醫護人員轉介吸菸孕婦至戒菸專線,提供個別化諮商服務。自91年開辦門診戒菸治療服務以來,已有高達7萬5,315位吸菸女士聰明的利用這項戒菸服務,目前門診服務據點更擴增近2,000家,分布各地十分便利,請聰明的準媽媽們趕快來利用!此外國民健康局特別提醒,為了媽媽與胎兒的健康,除了打算懷孕的媽媽不應該吸菸、吸菸的媽媽應立即戒菸外,同時也呼籲爸爸、家人及所有社會大眾,為了確保健康的下一代,請給媽媽與孩子一個無菸害的清新環境。無論家中現在有寶寶或即將迎接新生命的誕生,現在戒菸就是最好的時機!

員工旅遊敗興而歸 6名團員染登革熱

員工旅遊敗興而歸 6名團員染登革熱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今日發布一起登革熱境外移入群聚事件,經調查為北部某公司員工組成之旅行團,3月19至24日前往印尼峇里島觀光,該團21名團員中,有2位團員分別於3月27日、28日因出現發燒、骨頭痠痛等不適症狀就醫,後續經醫院通報並檢驗確診第二型登革熱。(圖片取自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衛生單位針對該團全部團員進行衛教宣導並執行健康監視,陸續有6位團員出現疑似症狀,經檢驗後再確診4位感染登革熱。此外,另有一德國籍旅客於3月26日入境臺灣,經疫調其於3月25日發病,研判可能於印尼峇里島感染第二型登革熱。根據該局資料顯示,今(101)年截至4月2日止,共有41例登革熱境外移入個案,約為去年同時期境外移入病例數的2倍(41/21),今年境外移入以印尼20例最多,其次為菲律賓8例,越南7例,泰國及馬來西亞各3例。該局表示,東南亞為登革熱流行地區,前往登革熱流行地區探親、旅遊或工作時,務必做好防蚊措施,包括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身體裸露部位塗抹衛生署核可防蚊劑。回國後如有發燒、頭痛、出疹、肌肉或關節痠痛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資訊;另請醫師應於病患就醫時,提高警覺,若發現登革熱疑似個案,應立即通報,以利衛生機關及時採取防治措施,以避免疫情擴大。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

腸病毒進入流行期 疾管局籲家長注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疾管局本日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南部1歲9個月女童。該名幼兒於3月中旬出現持續發燒、四肢出現紅疹、口腔水泡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肌抽躍及急性無力肢體麻痺等疑似重症病徵,經及時赴大醫院就醫後,狀況穩定已經出院。本年(2012)截至4月2日,已累計21例重症個案,疾管局提醒民眾,天氣逐漸變暖,預期即將進入腸病毒流行期,幼童家長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圖為腸病毒宣導海報,翻攝自衛生署感染科衛教資訊。)此外與該女童共同生活的另三名年齡稍長兒童,在女童發病後數日,亦出現腸病毒症狀,幸均已康復。腸病毒71型自去年秋冬開始活躍尚未停緩,目前輕症及重症個案仍持續出現,疫情高於往年同期。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教托育機構及人口密集場所最容易傳播,家長應避免攜帶嬰幼兒至人潮擁擠之公共場所,並避免嬰幼兒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正確洗手動作及衛教觀念,並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同時配合落實執行疫情通報及停課機制。疾管局再次提醒民眾,學齡前嬰幼兒為重症的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設法與其他幼兒隔離,減少接觸,以降低交叉感染的機會,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新妙招防登革熱 放養劍水蚤補蚊

新妙招防登革熱 放養劍水蚤補蚊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天氣也逐漸升溫,登革熱相關防疫工作不可懈怠,除了加強環境清掃及積水容器減量外,台南市衛生局為有效防止登革熱疫情,與台大公衛學院積極攜手合作,於101年3月起展開「對抗登革熱 劍水蚤生物防治法」研究,希望能針對本市長期積水不退的潛在孳生源,放養當地物種劍水蚤(水中生物),依該生物具捕食孑孓的特性,破壞埃及斑蚊幼蟲進展至成蚊機會,進而抑制登革熱疫病伺機傳染途徑(減少斑蚊數量)。(圖為顯微鏡下的劍水蚤,取自台南市衛生局網站)台南市衛生局表示,100年3月起已在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第四分局展開培育,最快將於4月起,依序於本市歷年以來,流行疫情之高風險列管點施放,並持續監測防治成效。 依據種類之不同,小小劍水蚤身體長度僅約0.3~0.4公分,所能耐受的環境範圍較食蚊魚(孔雀魚、大肚魚)廣泛,對於食蚊魚常因氣候、水流及人為捕撈而流失需追蹤放養,而劍水蚤完全可用以自然繁殖控管,當水源流失、劍水蚤亦消失殆盡,利用生態管制方式不僅降低經濟成本、亦可減少化學防治使用範圍,同時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例如:菜園儲水桶、人工造景水池及具有孓孓之陽性水溝等,皆為合適之放養地點。此外市民也應落實執行「巡、倒、清、刷」等環境自我管理,清除居家積水容器孳生源,杜絕登革熱疫病流行。從今年年初至本週為止,台南市登革熱病例已停止一段時間未再新增,依發病時間研判,去年流行季之疫情已結束,但呼籲返國民眾仍應做好自我健康管理,並落實清理居家病媒蚊孳生源,以降低登革熱本土爆發流行之風險。

為學童飲食把關 南市抽驗校園食材

為學童飲食把關 南市抽驗校園食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來美牛瘦肉精事件,加上日前校園營養午餐所提供的魚,驗出組織胺,造成200多位學童食品中毒事件,讓人不禁擔心起學童的飲食健康,因此臺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於昨日(4/2)動全面的校園食材監控並對所屬學校進行「校園食材」及「餐廳廚房衛生」查核與輔導,由食品藥物管理科及衛生稽查科派員,在胡明輝科長帶領下共分為12組,針對學校營養午餐食材安全(以蔬菜農藥殘留與肉品動物用藥為主)加強抽驗及衛生稽查,共查核33所國中小學,抽驗共計98件食材。(照片取自台南市衛生局網站)餐廳廚房衛生查核部分,符合規定13所,立即輔導改善20所,查核結果食材標示不符包含無有效日期、無營養標示等,場所衛生以水搭清洗、病媒蚊蟲防治無紀錄等為主。除源頭監控食材供應商外,另抽驗98件校園食材,包含肉品26件,檢驗瘦肉精等成分,蔬菜19件檢驗202項農藥殘留,加工食品53件檢驗是否含有不合格之添加物等,以確保學童食品的安全。衛生局林聖哲局長表示,衛生局絕不會忽略下一代健康的學校食品安全,將持續針對學校營養午餐或外來便當加強稽查,除讓家長放心之外,學生更能吃的安心;另也與教育局跨局室合作加強校園食品之監控,讓安全無虞的食材進入校園,共同為下一代的健康把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