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急診爆滿一床難求 醫院卻大賺陸客財

急診爆滿一床難求 醫院卻大賺陸客財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醫改會昨日(10日)召開記者會,痛批衛生署不顧國人就醫權益,大攬陸客美容健檢的生意,醫改會直擊39家衛生署掛保證隆重推出的觀光醫院血汗人力現況,發現多家醫院不僅急診室爆滿、病床一位難求、醫院人力更是不足,醫改會也指控衛生署不務正業,坐視血汗醫護士荒、醫院關閉健保床、民眾一床難求等亂象,卻反當起「國際醫療仲介署」,大動作幫健保醫院招商,輸送吃緊醫護人力去包攬陸客美容健檢的生意。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經建會、外貿協會一波波的醫療產業商業行銷,宣傳各大醫院接待高價陸客觀光醫療團的現象,政府卻忽視醫療工作現場惡化與國人就醫困境,包括:可能等候好幾個月才排到斷層掃描等檢查,清晨4點到醫院只盼掛號見到主治醫師等民眾就醫的無奈。病人被告知,因為醫院人力有限、設備無法負荷服務量,延長候診、拉長排檢是必須忍受的現實。然而此時,看著醫院配合觀光醫療團方便時間,使用全民繳交的健保資源,優先進行醫美及健檢療程,本末倒置!醫改會也提出4大質疑,包括醫護人力達極限 ,健保需求自顧不暇 、陸客瓜分健保資源、衛生署帶頭走錯方向,另外號稱陸客34億產值,錢進誰口袋?醫改會公布,衛生署審核可承攬國際醫療的39家醫院資料,有高達2/3(26家)醫院在最近1次醫院評鑑的人力僅達到勉強及格標準,甚至有4家醫院護理人力嚴重不足,另外台灣醫院8~9成的醫療收益與資源投入是來自健保經費,然而陸客健檢團卻與健保民眾共用醫療設備(就診空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液體液檢驗)及醫事人力,切割不清的情況下,政府根本是拿現成政府預算,以及全民辛苦繳納保費之健保資源去補貼。此外經建會也曾在去(100)年度宣稱境外人士來台醫療,創造34億元醫療產值。許多醫界更誇口有了國際觀光醫療的利潤,才有辦法讓醫院彌補健保不足的困境,但醫改會想請政府把這些漂亮的產值攤在陽光下,告訴社會大眾使用健保資源所創造出來的利潤,究竟進了誰的口袋?因此醫改會更質疑,眼前醫院財務透明早已經問題重重,更別提如何追蹤國際醫療收支流向,回饋健保!醫改會要求當初把推國際觀光醫療視為主打政策的馬總統,應在520就職前懸崖勒馬。並具體承諾,禁止健保醫院商業招攬國際觀光醫療,要求回歸照顧健保病人醫療需求、改善血汗醫院人力慘況、檢討健保合理給付、杜絕詐領弊案,以保障本國民眾就醫權益。

聽音樂解憂 足浴按摩減輕痛苦助好眠

聽音樂解憂 足浴按摩減輕痛苦助好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北榮總自民國87年開始即積極推展社區健康照護,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陳玉枝表示,在照顧失智老人時,有效運用音樂來降低失智老人焦慮不安的情緒,減少重症病人疲勞性、嗜睡性,也可促進臨終病人生活品質。讓病人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從住院照護延伸至居家及社區,此能使銀髮族或臨終病人憂鬱情緒及程度有所緩和。    而臨床上足浴、按摩等都能舒服放鬆、減輕痛苦、幫助入眠等,經文獻探討,證實泡腳可促進全身血液循環,使局部肌肉及神經鬆弛,緩解疲憊;也因提升足部溫度,改善睡眠。以恆溫式泡腳盆當工具,水溫設定保持41~42℃。採坐姿方式,雙足放入泡腳盆內,水量深度至踝關節上10公分。每天持續於晚上睡覺前二小時內執行20分鐘。此熱水足浴適合接受化學治療期間的癌症病人及老年人使用。此外陳玉枝主任接著指出,癌末病患最基本的需求是減輕痛苦,促進身體舒適,除藥物止痛以外,「按摩」對疼痛緩解症狀有明顯效果,另外接受按摩療法對短期的焦慮及憂鬱程度也有減輕現象,若按摩後兩小時再給予藥物治療,更可降低疼痛程度。但陳玉枝主任提醒,在進行按摩時同時需注意觀察病人的皮膚反應。按摩能降低癌末個案因症狀造成的痛苦。

健康不能省!嘉基推免費癌症篩檢

健康不能省!嘉基推免費癌症篩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油電雙漲、荷包縮水,一片喊漲的時代來臨,民眾能省則省,但是,嘉義基督教醫院提醒民眾,千萬別連「健康」也省!因此嘉義基督教醫院於今年五月份起至九月底,全面推動「免費四癌篩檢暨抽獎活動」。且在母親節前夕,為了媽媽們的健康,特別在門診大廳舉辦維持五天的癌症篩檢與摸彩活動,每做一項篩檢即可參加摸彩活動。此外乳癌病友志工也於門診進行婦癌防治宣導,希望婦女朋友能重視身體健康。癌症並非不治之症,但是癌症的可怕就在於初期不易發現,且愈晚發現愈難以治療,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不同年齡層族群提供四大癌症篩檢,大腸癌篩檢對象為50~69歲的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口腔癌篩檢對象為30歲以上吸菸或嚼檳榔的民眾,每兩年提供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乳癌篩檢對象為46~69歲的婦女,或是40~44歲且二等親以內有乳癌家族史的婦女朋友,篩檢方式為每兩年提供一次免費的乳房X光攝影;子宮頸癌篩檢對象為30歲以上婦女,提供每年一次的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凡是符合以上條件的民眾,只要帶著您的健保卡到嘉義基督教醫院三樓的癌症篩檢單一窗口即可接受免費篩檢,即日起至9月30日止,歡迎民眾多加利用,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

白衣天使無私奉獻 醫院同慶護師節

白衣天使無私奉獻 醫院同慶護師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明日5月12日為國際護師節,嘉義市政府衛生局、社團法人嘉義市護理師護士公會於今日上午於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舉辦2012年國際護師節慶祝活動,典禮中安排燭光傳承的儀式,象徵護理人員專業、關懷、無私奉獻的精神延續不息,秉持著堅強的信念,以專業的護理人員精神,視病猶親的付出與貢獻,盡一切心力為病患服務。 今年國際護師節的主題為「提供無縫服務:化實證為行動」,嘉義市衛生局孫淑蓉局長致詞時表示,從民國八十多年開始,中央就在推動護理留任措施,如何填補護理人力不足,一直都是值得重視的問題,聽了理事長、醫院首長對護理人員貼心的鼓勵,心中十分感動,至於如何具體有效的改革,中央積極度是大家可以一同督促的,最後也嘉許在場的護理人員在工作崗位上的努力與堅持。 聖馬爾定醫院陳美惠院長也表示,護理的工作是天使的工作,醫院應總動員盡力協助護理人員,讓護理人員回歸到護理工作業務,且聚焦在護理專業上,這是我們要重視配合的部份,希望護理畢業生能勇敢進入職場,而離開的護理人員能重回工作崗位。

勿恐懼!妥善服藥結核病不具傳染力

勿恐懼!妥善服藥結核病不具傳染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去年爆發世新大學校園結核病群聚感染事件,不管是附近民眾、師生無不心生恐懼,有同學更表示聽到咳嗽聲都會害怕,也有同學在事件傳出第一天時,打工場所就請他離職,當時更有司機要求「由世新大學上車的同學」都必須戴上口罩,其實社會上對於結核病會有如此害怕的反應,都是因為沒有正確的結核病觀念所致,因此疾管局舉辦「校園防結核,觀念正確不恐懼」記者會,讓社會大眾瞭解校園結核病防治的重要及需要克服的困難。疾管局今年針對校園結核病防疫政策進行民意調查,成功訪問1,077位國小至高中職的學生家長,結果顯示,有92%受訪家長認為結核病在校園是重要的健康議題;64%的家長擔心小孩可能在學校得到結核病;更有61%的家長擔心小孩感染結核病治癒後,會受到異樣的眼光;而表示孩子的學校曾發生感染結核病事件的受訪家長,僅有26%認為學校對結核病有足夠宣導,顯示結核病在校園仍需要加強宣導,提升對疾病正確認知,降低恐慌及歧視。彰化師範大學李老師表示,自己曾在高中任教,每二年定期做X光檢查並有接受到結核病宣導訊息,故對結核病有初步的認識。當獲知同學感染結核病時,就認為應該給予最大的支持,協助他完成治療,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想法,大眾對結核病的錯誤認知及歧視仍是存在的,其實只要同學已在服藥,結核病是可以治癒的,並非不治之症,且結核病患在妥善服藥治療後是不具傳染力的,這時候應該要付出更多關懷而非歧視與排斥。此外世新大學二位接觸同學也出席記者會,希望藉由過來人經驗,呼籲大家可以提供結核病患一個友善的環境。

高齡化社會 骨質疏鬆成頭號殺手!

高齡化社會 骨質疏鬆成頭號殺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成大醫院骨科統計,98年至101年4月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部(即大腿上端與骨盤相接的關節)骨折至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65歲以上民眾,其中女性121位、男性62位,術後曾接受骨質疏鬆藥物治療者為42%。因此成大醫院斗六分院骨科羅春生主任表示,民眾對於骨質疏鬆症的認知與治療仍不如其他疾病普及與重視,呼籲民眾應多加重視。成大斗六分院骨科羅春生主任表示,依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資料指出,75%的骨質疏鬆性骨折都發生在65歲以上。其中髖部骨折有最高的死亡率及併發症,髖部骨折後的第一年死亡率可高達20至24%;有40%的人會因髖部骨折而無法獨立行走, 但因骨質疏鬆症導致髖部骨折接受手術治療後,而能持續藥物治療一年以上者僅為18.5%。可以看出民眾對骨質疏鬆的認知不清以及對醫囑遵從性偏低。羅春生醫師指出,多數至該院骨科求診的50歲以上民眾皆是因為骨質疏鬆引起骨折問題,由於老年人對外界的反應比較遲緩,因此在突發性意外或是環境改變、壓力等因素之下,容易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特別是停經後的女性,因為女性賀爾蒙減少分泌,不但心血管產生變化,骨質疏鬆的問題也逐漸浮現;但別以為骨質疏鬆是女性的專利,男性骨質疏鬆以及骨折的機率也不斷上升。隨著我國進入高齡化社會,伴隨而來的骨質疏鬆症正是老年人的頭號沈默殺手,但由於骨質疏鬆症並無明顯症狀,因此民眾常輕忽,直到跌倒、彎腰甚至咳嗽等小動作導致脊椎變形或骨折,才發現骨質已嚴重流失,所以骨質疏鬆症於50歲以上之年齡層中,是特別需要重視的疾病。羅主任醫師補充,一旦骨折,終生都有再骨折的風險,因此需要持續藥物治療,以免骨質繼續流失而再發生骨折,除了可抑制骨質流失,也可以增加骨質密度,並降低骨折發生率。羅春生醫師呼籲民眾必須建立起保持良好生活飲食習慣,運動及日照習慣,定時追蹤骨質密度檢測,預防跌倒,遵從醫師囑咐按時服藥治療,這樣才是保骨本、好骨氣的最佳良方。

幼兒流感現新曙光 長庚發現增強細胞

幼兒流感現新曙光 長庚發現增強細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6個月以下嬰幼兒,因為適應性免疫系統還未發育好,因此自然殺手(Nature Killer) 細胞就屬先天性免疫的一員,在流感病毒剛入侵時,能很快就動員起來衝鋒陷陣,長庚醫院研究團隊自臍帶血取得自然殺手細胞來模擬新生兒的細胞,接著進一步發現介白質-15 (interleukin-15,一種主要由巨噬細胞分泌的細胞激素) 可增強受流感病毒感染的成人及新生兒自然殺手細胞之毒殺反應,未來可望能運用在嬰幼兒流感重症的免疫療法上。長庚醫院研究團隊解釋,人類的免疫系統,依據對病原菌的反應功能,可約略區分為:1、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主要參與的細胞包括巨噬細胞,樹突細胞及自然殺手細胞等,這一類反應是抵抗病毒或細菌入侵的第一道防線。2、適應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主要是指抗體或T細胞等反應,需花點時間慢慢建立,但具特異性記憶,可以對再次入侵的病毒,提供迅速有效的保護,民眾在施打流感病毒疫苗,就是在建立適應性免疫,但只能對施打的病毒株有保護力。流行性感冒病毒在台灣每年均會造成大流行,讓許多家長憂心忡忡,擔心家中小寶貝也受感染,根據國外文獻顯示:小於6個月之嬰幼兒感染流感死亡率遠較成人為高;且2歲以下病童流感盛行期住院率是5歲以上病童的12倍。根據疾管局2011~2012年統計,0到6歲族群流感併發症的發生率遠遠超過7到24歲者。長庚醫院研究團隊消息一出,讓幼兒流感研究又現新曙光,但長庚醫院仍提醒,家長除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外,治本之道在攝取均衡營養,以強化幼兒自然殺手細胞功能,增強對抗各式病毒的第一道防線。 這項首次針對新生兒自然殺手細胞與流感病毒之間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的「感染症雜誌」(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12;205:745-56)。

醫院應回歸顧國人 拒絕就醫次等

醫院應回歸顧國人 拒絕就醫次等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醫改會昨日召開「觀光醫療迎貴客,健保病患靠邊站」記者會,抨擊衛生署坐視血汗醫護荒、醫院關閉健保床、民眾一床難求等亂象。醫改會並公布39家衛生署掛保證隆重推出的觀光醫院血汗人力現況、急診塞爆等數據,呼籲衛生署回歸捍衛國民健康正業、健保醫院回歸救人責任,嚴禁健保醫院從事國際觀光醫療。醫改會也拿出亞洲各國推動國際觀光醫療的所造成問題,如泰國推動觀光醫療後,導致公立醫院或提供基本醫療照護的醫師嚴重掏空流失,爭相投入招攬國際病患的私人醫院,或醫美整形等賺錢的服務科別,迫使本國人得花更長時間排隊等候看病。此外,國際醫療醫院之間的軍備競賽,讓先進醫療設備集中大城市,加深城鄉之間、外國與本地病人之間醫療資源的差距。醫改會總結各國文獻研究,推動國際醫療的國家所遭遇之問題如下,1、基層醫療人力流失至營利性醫院 2、高科技設備、技術集中特定醫院或專區 3、帶動國內醫療費用高漲 4、排擠國人應享有的醫療資源  5、政府花錢補助,在地民眾卻難從中受益。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指出,經建會、外貿協會一波波的醫療產業商業行銷,宣傳各大醫院接待高價陸客觀光醫療團的現象,政府卻忽視醫療工作現場惡化與國人就醫困境;罔顧醫事人力不足、醫療服務量超載,醫院威脅關閉健保床,漠視無數健保病人掛不到號、排不到檢查、等不到床位的無助心聲。台灣醫院8至9成的醫療收益與資源投入是來自健保經費,然而陸客健檢團卻與健保民眾共用醫療設備(就診空間、電腦斷層、核磁共振、血液體液檢驗)及醫事人力。劉梅君董事長批評:「政府帶頭鼓吹醫療營利,帶動醫院向錢看,角色錯亂,令人痛心,草率引用泰國、印度的借鏡,卻未深查國際醫療在這些地方遺留的就醫階級化與資源排擠的問題。」

掉髮影響外觀 醫師:找出原因及早治療

掉髮影響外觀 醫師:找出原因及早治療

由於現在社會的壓力及環境污染等影響,有掉髮、禿頭問題的人愈來愈多,禿頭雖不是疾病,但嚴重影響外觀嚴重甚至影響了自信心而不敢發展人際關係,因此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醫療衛生單位的重視,例如韓國醫院還因此特別為生髮門診單位增加心理諮商項目,並且在健檢中,也會安排頭皮檢測項目,為的是讓民眾了解掉髮問題是有機會可以改善,及早尋求專科醫師治療會是較佳的方式。在台灣擁有多年植髮諮詢經驗專家張宗哲也表示,掉髮、禿頭問題千萬不可拖,以免情況惡化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金錢來治療。因工作環境壓力而造成的嚴重性掉髮族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以往多數民眾對於禿頭掉髮問題的解決方式大多為尋求偏方,例如多食用抗氧化食品,如木耳、黑豆,或是塗抹能刺激毛囊活化的商品,植髮專家張宗哲表示,這類的治療效果雖可達到一定的幫助,但若針對的是有遺傳基因的雄性禿問題,恐怕效果有限。植髮專家張宗哲深入探討,當人體所受的壓力未得當到適當的排解,長期累積下來將提早誘發體內的遺傳性雄性禿基因,造成年紀輕輕卻有髮量早衰的問題,若未及時獲得適當的治療,30出頭的年輕人就有可能出現50歲的外貌,這將感受到自身與環境格格不入、嚴重可能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會因缺乏自信及不願對外接觸。植髮專家張宗哲日前接獲一名32歲的男性患者,戴著棒球帽低著頭前來求診,諮詢過程中談吐顯的相當沒有自信,過程中遲遲不願將帽子脫下,直到需進行術前規劃項目時才勉強脫下。詢問之下了解,這名患者在幾年前就發現有禿頭落髮狀況,但因沒有及時尋求治療,加上近幾個月的工作壓力,讓他的掉髮狀況更加惡化,為了避免讓身邊的朋友及家人的關心或嘲笑,開始戴上帽子,久而久之成了習慣而無法坦然面對自己的掉髮狀況,才會惡化的如此嚴重後才求助專業醫療。再經由植髮專家專業的分析說明讓患者了解,植髮手術方式原理都是取用患者自身的健康後頭部毛囊,經由專業的毛囊分離技術後,再植入患者欲改善的禿頭部位,過程中不僅有麻醉處理也不會有疼痛或不適,相較於許多整形外科的侵入式手術,安全性較高,才讓明患者安心接受手術。植髮專家張宗哲表示,不少長期受到掉髮禿頭問題困擾的民眾,對自身的外貌將越來越沒有自信,甚至因沒有勇氣看到自己的老態外貌而帽子不離身,長時間下來,毛囊不僅受到體內雄性荷爾蒙破壞的影響,在也因長期戴帽讓毛囊暴露在悶熱潮濕環境,加上心理層面的壓力,只會讓病況雪上加霜。面對這樣的患者,絕大多數在了解了植髮手術的效果及安全性後,都願意接受這樣的治療並恢復自信,讓自己不再因禿頭而困擾著自己。而植髮專家也提醒民眾,面對淋瑯滿目的植髮手術,民眾在挑選診所更應了解診所及醫師是否已有足夠的相關經驗及技術,誤信誇大不實的廣告效果,以免傷財又傷身。

中廣身材三高多 應控制體重保健康

中廣身材三高多 應控制體重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個人從在母親腹中,便享有母親無微不至的愛與照顧,往往忽略了媽媽也需要全家的關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建議,寵愛媽媽就從關心媽媽的健康開始,請大家在母親節送給媽媽3項健康好禮:重計、腰圍尺、參加健康體重管理,為了媽媽的健康,呼朋引伴、全家親朋好友組隊報名,幫助媽媽維持健康體重,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保持在18.5kg/m2與24kg/m2之間,腰圍保持在80公分或31吋以下,讓媽媽健康、快樂。依據國民健康局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腰圍過大31吋以上的媽媽,經醫護人員告知患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情形與死亡率都比健康體重者要大,腹部肥胖也是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子。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保持在18.5kg/m2與24kg/m2之間,女性腰圍保持在80公分或31吋以下,可以有效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同時也大幅度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國民健康局今年持續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以「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為主軸,歡迎民眾與親朋好友揪團至各地衛生局報名參加,透過各縣巿衛生局營養及運動專業團隊的協助,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方法,國民健康局並已設置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提供客製化諮詢服務,即時為民眾解答健康減重相關疑問。在5月13日母親節前夕,國民健康局向各位媽媽呼籲,照顧家庭也要照顧自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