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正確使用戒菸輔助 戒菸藥物知多少

正確使用戒菸輔助 戒菸藥物知多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目前全球每年因菸害而死亡的人數高達540萬人,平均每6秒即有1人死於菸害,使用菸品者,平均壽命減少約15年。如今民眾健康意識抬頭,不吸菸者的健康權也因菸害防制法上路而獲得保障,但無論增加再多的外在限制,例如:擴大禁菸區域或調漲健康福利捐,也比不上民眾自發性的戒菸,因此,如何正確使用輔助藥物來提高戒菸成功率變得格外重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藥劑科藥師陳彥蓉表示,戒菸藥物主要分為尼古丁製劑及非尼古丁製劑兩大類。尼古丁是香菸中最主要的成癮物質,依此原理透過非吸菸形式提供尼古丁來滿足吸菸者對此物質的需要,適量的尼古丁補充可以減輕戒斷症狀,幫助成癮者在戒菸期間先減少抽菸行為,慢慢地再把尼古丁減量與停止。常見有咀嚼錠、口含錠、吸入劑等經口腔吸收劑型,另有自皮膚吸收的貼片,民眾可依自身使用習慣選擇適當劑型。陳彥蓉指出,經口吸收的尼古丁作用較快,約10分鐘產生藥效,若民眾在想吸菸時才使用,藥效通常不足以抵抗菸癮,換言之,此類劑型應規則使用,需注意的是,使用時避免進食或喝碳酸飲料,以免干擾尼古丁吸收。咀嚼錠釋放尼古丁的時間會因咀嚼速率而改變,口含錠則輪流含在二側臉頰,不可吞服及咀嚼,較不易弄錯。吸入劑則是良好的行為替代,可滿足「以手就口」的習慣動作,但花費教高。貼片屬長效劑型,無法立即緩解想抽菸的衝動,但可穩定釋放尼古丁,民眾遵醫囑性較高,因此成效穩定,但一天一片較無彈性,故低菸癮者(一天少於十支)不建議使用,在成癮度高的人來說,合併使用貼片及口腔吸收劑型效果更好。值得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塞兩週內、嚴重心律不整、不穩定的心絞痛、懷孕、青少年都不建議使用尼古丁製劑。非尼古丁製劑目前有兩種,皆為處方藥物,Bupropion(商品名:威博雋Wellbutrin®)與Vareniciline(商品名:戒必適Champix®)。威博雋本身是抗憂鬱的藥物,因會增加腦內多巴胺濃度,可藉以改善心情,使成癮者較不會想抽菸,需在戒菸前一週即開始服用,常見副作用是頭痛與失眠。戒必適則會阻斷尼古丁接受器,使病患較不易產生吸菸的衝動,即使吸菸也較無快感,常見有胃脹、反胃等副作用。陳彥蓉說,兩種藥物使用時皆要隨天數逐漸增加劑量,雖然用法簡單,但由於藥物作用在中樞,建議民眾一定要了解服藥時間、劑量及相關注意事項再開始服用。

遠離口腔癌 應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遠離口腔癌 應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在台灣,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檳榔,導致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至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家庭醫學科主任孫文榮說,根據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和死亡情形增加最快者。孫文榮醫師表示,口腔癌的發生與口腔長期受到刺激,產生細胞變性有密切關係,其中以嚼食檳榔為最主要原因。其他如:吸菸、喝酒、梅毒、過度陽光照射、長期營養缺陷、口腔衛生不良、長期食用過熱、太辣等刺激性的食物、尖銳的蛀牙、破損的補綴物、製作不當的假牙與牙套等,都是造成口腔癌的可能原因。口腔癌之所以令人害怕,最主要的原因是不管治不治療,它對病患的生活品質都會造成莫大影響。孫文榮指出,諸如外觀改變及因外觀改變所導致的身心障礙、因口腔組織嚴重破壞或切除造成的食不知味、隨著呼吸釋出口內壞死組織所產生令周遭眾人不適氣味等。孫文榮醫師就曾遇過民眾是在護理人員一再勸說才接受篩檢和複檢,因為病患本人没有任何不舒服,然而經耳鼻喉科醫師切片結果,卻是非常早期的口腔癌病變,經手術和化學治療後痊癒出院,病患和家人都慶幸當初有聽勸說接受篩檢和複檢,才能發現早期病變而早期治療。因此他提醒民眾,不能以「有没有不舒服」來做為接不接受篩檢的理由。因為早期的癌症常常是没有任何不舒服的,但只要經由平日的自我檢測,加上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當然還要戒除香菸和檳榔,如此就能免於口腔癌的恐懼!

疫情區牛隻組織製成的藥品 並未核准

疫情區牛隻組織製成的藥品 並未核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狂牛症疫情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及重視,許多人不僅擔心吃的是否安心?也擔心許多以牛隻組織製成的藥品、化妝品是否會有問題?在藥品安全方面,衛生局將嚴格把關以牛、羊組織製成的藥品、醫療器材、化粧品,且目前行政院衛生署並未核准使用,狂牛症疫區發生國家牛、羊組織製成的藥品、醫療器材及化粧品原料與成品進口。 澎湖縣衛生局長鄭鴻藝表示,衛生署已於90年公告禁止使用狂牛症疫區發生國家牛、羊組織製成的生物藥品及化粧品原料與成品,至於醫療器材產品如有以牛、羊組織製成,應檢附原廠的動物原料來源管制作業說明及其原料來源證明,確保產品相關製程與最終成品,均未使用狂牛症疫區國家的牛、羊來源產品,且未受污染。 鄭局長呼籲,如果廠商輸入或製造使用狂牛症疫區國家動物的風險部位組織製成藥品、醫療器材或化粧品等產品,應依違反藥事法或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處罰,並應負相關刑事責任。

省錢也顧營養!專家建議喝豆漿、吃時令蔬菜

省錢也顧營養!專家建議喝豆漿、吃時令蔬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民生用品漲風吹起,據調查顯示,上班族家庭主要開銷來源,第一名為伙食費占比高達八成,有鑑於國小學童正值發育期,五穀根莖、豆魚肉蛋、蔬菜水果等營養來源缺一不可,營養師建議家長不妨可多選擇豆漿、當季當令蔬菜等多元飲食,不僅均衡營養更可省荷包。林口長庚醫院姜倩玲營養師表示,不少食物營養價值多元外,其實價格也很平實,建議家長可搭配攝取。以蛋白質為例,黃豆被譽為「菜園裡的牛肉」其優質蛋白及大豆卵磷脂等營養多元,就是非常適合孩童攝取的食物之一。且有鑑於不少孩童常以含糖或碳酸飲料當早餐飲料,營養師也建議家長應鼓勵孩童早餐多喝豆漿。豆漿不僅營養豐富多元,價格更平實。每天一瓶20元、450ml的豆漿為例,國小學童若每天喝一杯豆漿,相較於同樣優質蛋白量的鮮奶,不僅同樣是優質蛋白、多元營養素,每個月還可省下近六百元,家長不妨增加豆類攝取,此外同時搭配魚肉類,可兼顧營養還可幫助家長省下不少支出。除選擇植物性蛋白質替代外,也要注意原料製成,尤其是選擇外型飽滿、色澤金黃、日曬超過五個月的非基因黃豆製造,且大豆蛋白、卵磷脂、異黃酮等含量豐富的豆漿。以便利商店、超市為例,豆漿的運送過程全程冷藏,加上營養標示明確可供參考,也較不會發生豆粉製作營養灌水的問題,是家長在購買豆漿時兼顧安全與健康的選擇。蔬菜水果類的部分,姜倩玲營養師也呼籲家長不妨多購買當季當令的蔬菜水果,不僅新鮮保留營養價值,價格相較之下也比較便宜,如冬天盛產高麗菜、菠菜、番茄等;夏天空心菜、小白菜、莧菜類;五穀根莖的部分不妨以含維生素E及葉紅素的南瓜、番薯代替米飯,都是很好的做法。

歐盟認證首支藥物塗層支架 避免血栓

歐盟認證首支藥物塗層支架 避免血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一年近3萬名患者進行心導管介入性手術治療,其中九成需置放血管支架,但患者植入心臟藥物塗層支架後並無法完全避免血管再度狹窄問題。為維持療效並避免術後血栓形成,術後合併至少一年藥物治療是所有植入心臟支架患者所面臨的考驗。歐盟近日通過一款藥物塗層支架最新治療適應症,累積萬人臨床研究,證實原需至少一年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可縮短至三個月以上,大大降低患者出血風險。 目前正在進行的歐洲心血管介入治療學會(EuroPCR)15日於年會上發表,根據該萬人臨床研究資料中分析,發現植入該藥物塗層支架患者術後所接受的DAPT治療,術後3個月以上中斷或停用藥物者,經1年追蹤,並未發現該族群有出現支架內血栓形成的病例。台大醫院心臟內科暨內科部加護病房主任黃瑞仁教授表示,目前歐盟及美國FDA指導方針,建議植入塗藥心臟支架患者術後至少需要接受6至12個月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才可能避免術後血栓產生,美國FDA更建議患者需要使用至少一年以上時間。此項新適應症的通過,將可降低過去對於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恐引發的出血風險疑慮,也為正在評估藥物塗層支架術後風險之病患與醫師注入一劑強心針。 黃瑞仁教授一步表示,台灣一年有近三萬名病患接受心臟支架手術。依據目前臨床治療情形,植入藥物塗層支架術後建議配合3個月雙重抗血小板藥物,之後持續服用9個月保栓通抗血小板藥物至一年,而術後第13個月起建議服阿斯匹靈,很多患者甚至須終生服用阿斯匹靈。黃瑞仁教授進一步指出,長期使用抗血小板藥物最大副作用,就是該類藥物所導致的出血風險,由於這些藥物會延長凝血時間,因此如果病人有其他手術考量,即使是像拔牙這種小型手術,都必須事前評估,除非有必要否則通常不建議一年內停藥,以避免大量出血之風險。而歐盟核准這款藥物塗層支架所宣稱的臨床適應症,術後僅需配合至少3個月DAPT療程,能有效縮短病患長期服用該類藥物所產生的風險,特別對於術後一年內不得不停藥接受其他重大手術之患者可謂是項福音,減少病人血栓風險。 黃瑞仁醫師說明,歐盟所通過新項治療建議可作為台灣醫師評估患者術後3個月是否可停藥之參考,然不是每個患者都適合停止抗血小板藥物使用,患者仍須遵從醫師治療建議以降低術後風險。

驚!高雄市爆入夏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

驚!高雄市爆入夏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在昨日(22日)接獲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通報,確認一名入夏後首例本土型登革熱病例,個案為12歲男性學生,居住於楠梓區翠屏里,該名男學生未曾出國,亦未曾罹患過登革熱,活動地點以楠梓區住家及就學學校為主,偶而至三民區寶字頭里活動,該名男子為入夏後首例本土病例,市府防疫團隊不敢掉以輕心,也呼籲民眾一定要注意環境衛生。該名男學生自5月12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嘔吐、皮膚紅疹等登革熱症狀,並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就醫,因症狀未見改善,於5月16日再前往高雄長庚醫院就診,並由該院通報並採血送驗,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檢驗結果為NS1陽性(判為高度疑似個案),並於5月21日二次採檢後確定感染登革熱。因男同學居住於楠梓區,市府團隊緊急進行疫情調查,針對楠梓及三民區衛生所完成住家及活動地周圍,總計擴大採血55人送驗,並在第一時間立即安排於5/18~19執行疑似感染地點地毯式孳生源清除暨緊急噴藥等之防疫作業,區級防疫指揮中心亦立即規劃環境大掃蕩工作,並即時動員社區里民進行環境整頓。南部地區連日降雨已導致社區病媒蚊指數大幅攀升,因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已自5月初起,全面動員全市97隊里滅蚊隊2千餘名滅蚊志工協助社區加強積水容器孳生源巡檢。目前已進入登革熱疫情流行期,衛生局再次呼籲市民,徹底清除髒亂環境及孳生源積水容器,是有效預防登革熱之基本功,也請市民朋友務必主動清除居家室內外積水容器,以免受罰,並請全力配合市府執行孳生源檢查、緊急噴藥等防疫措施,以維護公眾權益、保障自己及家人的健康。

過度溺愛責罵都不好 專家籲家長應傾聽孩子的心聲

過度溺愛責罵都不好 專家籲家長應傾聽孩子的心聲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家長教育小孩偏差行為時,不是流於放縱溺愛,就是深信「棒下出孝子」,但是這兩種極端的教育模式,都會引起後遺症。馬偕醫院兒科黃瑽寧醫師在其著作《請你跟我這樣過2:把孩子教好不容易》中表示,「說謊」其實是一種偏差的情緒反應!首先,想辦法讓孩子知道,做這些事情,父母的感受是什麼。其次是「同理心」,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最後就是父母的身教。當小孩有偏差行為時,要想辦法讓孩子知道,他做這些事情,父母的感受是什麼。你可以對孩子說:「你這樣騙我,媽媽心裡很難過。」在發現孩子說謊的第一時間,讓他知道父母的感覺,而不是一味的責罵。其次就是「同理心」,要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孩子會說謊、鬧情緒,或是講一些不該講的話、做不該做的事,背後都有心聲和原因,父母一定要了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在他的錯誤行為中得不到任何好處,同時要他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最後也就是最重要的「身教」。其實孩子會說謊,往往是模仿學來的。比方說,爸爸在外面偷抽菸,被孩子看到了,就叫孩子回家不要跟媽媽說,這樣子是無法教小孩,而且孩子當然會開始學會說謊。黃瑽寧醫師認為當小孩子有偏差行為或是鬧脾氣的時候,應該想辦法讓孩子在異常行為中得不到任何好處、同理心傾聽孩子心裡的聲音,注意他真正的心理需求、送出「我感覺…」的訊息,而不是「你應該…」、讓孩子為他的行為承擔更多責任、藉由身教來保護家庭中固定的規矩、主動關心孩子,不要等他鬧情緒。全天下的家長都有一個相同弱點,要讓孩子去面對自己行為的後果時,往往會心軟,罰不下去。這時候,請父母們放輕鬆,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可以把責任交給其中一人,讓他去執行最後的處罰工作。但如果孩子在眾人面前胡鬧或耍賴,父母千萬不要當場斥責他;你可以把他叫到旁邊去,好好的跟他講,不要讓他在別人面前難堪,傷了孩子的自尊。就算是忍不住當場制止他,事後還是要告訴他哪裡做錯了,還是要讓他知道你愛他。

好閱讀/小孩出現偏差行為?家長不應極端處理

好閱讀/小孩出現偏差行為?家長不應極端處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家長教育小孩偏差行為時,不是流於放縱溺愛,就是深信「棒下出孝子」,但是這兩種極端的教育模式,都會引起後遺症。在《請你跟我這樣過2把孩子教好不容易》中,馬偕醫院兒科黃瑽寧醫師表示,說謊也是一種偏差的情緒反應。黃瑽寧醫師指出,小孩有偏差行為時,要讓他知道,做這些事情,父母感受是什麼。其次是「同理心」,耐心地傾聽孩子的心聲。最後就是「以身作則」。同時黃瑽寧醫師提醒,孩子在眾人面前胡鬧或耍賴,父母千萬不要當場斥責他;你可以把他叫到旁邊去,好好的跟他講,不要讓他在別人面前難堪。有鑑於此,黃醫師將,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舉行,歡迎到座談會現場,並由作者與您面對面探討問題,告訴您更多把孩子教好的訊息。活動時間:5月27日下午2點~3點、下午4點30分~5點30分。活動地點:分別在大潤發新竹湳雅店、家樂福台中文心旗艦店。

聰明分辨!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不同

聰明分辨!保健食品和健康食品的不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澎湖縣衛生局為保障保健食品使用之安全性,加強抽驗轄區各藥局販售之膠囊狀 錠狀食品,此次抽驗永安藥局、全友藥局、振發藥局、宏淇藥局販售之產品共10件,結果均未檢出檢驗項目之西藥成分。 而該如何分辨保健食品及健康食品呢?澎湖縣衛生局簡單告訴大家辨別「健康食品」的方式,首先可從產品包裝外觀上辨識是否有小綠人標章及衛生署核發許可證字號,如:衛署健食字號或衛署健食規字號,而且健康食品可以標示或廣告方式宣稱保健功效。目前衛生署已核准13種保健功效:包含免疫調節作用、調節血脂作用、調整腸胃功能、護肝(化學性)、改善骨質疏鬆、牙齒保健、延緩衰老功能、調節血糖、抗疲勞功能、輔助調節血壓功能、促進鐵吸收功能、輔助調整過敏體質、不易形成體脂肪功能。 針對坊間質疑保健用食品號稱有神奇效果,衛生局也做出回應,一般大家都覺得天然萃取一定安全,這個觀念不一定對喔!「健康食品」及「錠狀膠囊狀食品」如:紅麴、綠藻等,雖本質為食品,但產品本身是經由濃縮、萃取等程序製作,濃度含量已不同於直接食用一般食品,民眾應該依照建議食用劑量攝食,切勿為了快速達到某種效用而自行增加劑量。另外,個人體質對食物反應都有差異,例如有人對奇異果過敏,有人卻不會。「健康食品」、「錠狀膠囊狀食品」也是相同道理,即使是天然物萃取,對於不同的個體,還是可能發生不適,並非百分之百安全。一旦食用產品後造成不適,務必先停止食用且就醫,千萬別相信排毒說法,造成無法挽救的後果。

男性也會得乳癌!6旬阿伯乳頭滲血

男性也會得乳癌!6旬阿伯乳頭滲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國人罹患乳癌比率的增加,女性朋友們幾乎個個聞乳癌色變。但是,乳癌並非女性專利,男性也可能會罹患乳癌。日前一位68歲的阿伯因乳頭頻頻滲血,到光田綜合醫院看診,經過醫師詳細檢查後,竟發現為乳癌的癌前病變,所幸發現得早,及時治療,才不至於延誤病情。起初阿伯因無其他不適症狀,也沒有感到疼痛,因此不以為意,以為只是乳頭發炎化膿而以,直到症狀持續了兩個月未改善,阿伯才到醫院做檢查,光田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黃世民醫師表示,因懷疑阿伯病情不單純,立即採驗阿伯乳頭的分泌物進行細胞學抹片檢查,發現細胞異常,經手術切片結果證實周伯伯是乳管內乳突瘤,也就是乳癌癌前病變,若慢一點就醫,恐怕發展為惡性腫瘤。黃世民醫師表示,乳癌患者大多以女性為主,大部分的男性對於乳癌的相關保健及預防之道缺乏敏感度,若出現異常症狀時也多以為是其他發炎或感染病症,未積極就醫,以至於延誤治療的黃金時期。提醒男性朋友,雖然男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僅為女性乳癌的百分之ㄧ,但仍不能掉以輕心,若發現乳房有不明的腫塊、變形,乳頭出血或有黑咖啡色的分泌物時,請立即前往醫院的乳房外科檢查。而女性朋友平時除做好乳房的自我檢查外,30歲以上的婦女最好每年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45歲以上每兩年一次乳房攝影,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