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籃」得好天天 心路為青年加油

「籃」得好天天 心路為青年加油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2011年「籃得好天天」競技比賽廣受好評,在青年殷殷期待下,第二屆比賽將九月十五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綜合體育館盛大舉行。不管是北區或是南區的籃球隊隊員,個個磨拳擦掌積極投入訓練,唯一目標就是要拚出好成績。所以,對心路而言,就算克服萬難也要續辦比賽,好讓青年自信的笑容被看到!也期盼各界能一起來參與「籃得好天天」籃球競技活動。「籃得好天天」籃球競技活動成為近日心路青年之間的最大話題,他們彼此互問報名參加比賽了嗎?打算參加哪一項比賽?足見「籃得好天天」在青年心中被看重的份量!其實,成人支持服務台北中心早在92年就為青年成立年籃球社,不過,籃球社是眾多社團之一而已,沒想到的是,去年首屆的「籃得好天天」賽事激發出籃球社更強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二年前接手帶領籃球社的志工教練祐榕就說:「帶他們打球其實蠻開心的,尤其看著有些社員在籃球運動中培養出自信,連帶影響他們在人際關係及態度上有正向表現,這種感覺非常棒!」在練球的過程中,有些球員在求好心切,拿到球就一股腦地進攻、想投球,不知道自己的大動作可能傷到其他隊友;甚至發生因不懂規則把球傳給敵隊的窘境…。看著心路青年為了「籃得好天天」比賽而努力不懈,全心全意練習只為獲得佳績,讓人明瞭這場賽事不只是比賽而已,它對青年來說,更是展現自我能力和團隊合作的重要舞台。所以,對心路而言,即便籌措舉辦籃球賽所需的物力、人力都有困難,我們還是堅持比賽要持續辦下去,好讓青年自信的笑容被全世界看到!如果您也想為「籃得好天天」出一份心力,詳細活動內容請上心路基金會網站。

急性膽囊炎易感染 2階段照護康復快

急性膽囊炎易感染 2階段照護康復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急性膽囊炎每年在台有超過兩千名病例。這個國人常見的問題,病因多起源於膽結石,且往往併發膽管同時亮起紅燈。急重症暨外傷中心主治醫師羅鴻捷說,立即腹腔鏡膽囊摘除是低侵襲性的手術,雖然難度較高,卻能讓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中國醫藥大學將近九成病例均循此途,術後只找得到幾個小傷口,肚皮上留下長長疤痕的歷史鏡頭已經久不復見。六年多來,中醫大附設醫院約四千例急性腹症中,羅鴻捷指出,急性膽囊炎多半是膽結石引起,而膽結石又常併發總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炎。一路堵塞的結果,病患會出現黃疸、高燒、腹痛等難忍症狀,緊急送醫。有的病況屬複雜性膽囊炎合併膽管破裂,這種極為嚴重的發炎及腹腔感染,照顧起來特別麻煩,往往讓外科醫師望而卻步。病患必須先做經皮穿肝膽囊引流,等到六至八週後,再進行腹腔鏡摘除膽囊。換句話說,兩階段手術期間,病患必須時時刻刻帶著膽汁引流管,生活上的不便可想而知。另一方面,總住院日數平均長達十五天。現行的處理方式一般都分兩階段進行,讓病患頂多住院一週就康復出院。開腸破肚的傳統手術,現在已被腹腔鏡取代。一般會先採用逆行性內視鏡膽管攝影,取出總膽管結石,休養幾天後,再進行腹腔鏡膽囊摘除術。值得注意的是,分兩階段做兩種不同的手術,不但花費較多,耗時較久,病患也等於暴露在兩種不同的風險之下,更何況,逆行性內視鏡膽管攝影並非百分之百安全有效。羅鴻捷說,院內累積的經驗顯示,立即腹腔鏡膽囊摘除能藉由手術技巧提升安全性,將總住院天數縮短為五天。即便是嚴重的膽囊發炎合併總膽管結石合併急性膽管炎,也有辦法採用一階段腹腔鏡手術,將膽囊摘除及總膽管切開取石同時處理完畢,免除兩個不同步驟的療程,總住院天數頂多七天。

寵物餐廳用餐 寵物不能趴趴走

寵物餐廳用餐 寵物不能趴趴走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不少民眾習慣帶著寵物到餐廳一起用餐,但多數餐廳業者基於衛生考量多不希望消費者把寵物帶進用餐場所,導致寵物不得其門而入,只能待在外面等待主人用餐完畢,目前已查知台中市僅2家寵物餐廳,提供民眾帶著自己愛的狗兒、貓兒進入餐廳裡用餐。台中市衛生局表示,為了顧及民眾飲食衛生,依照食品衛生管理法第20條相關規範,消費者可以將寵物帶進餐廳內,但不能讓寵物在餐廳內亂跑,寵物餐廳業者還必須將消費者的用餐場所,及寵物的用餐場所做區隔避免污染食品,違者將輔導業者限期改善,未改善者將處以新台幣6萬到600萬罰鍰。台中市衛生局說,針對台中市議員所關心餐廳有寵物出入遊走恐影響民眾用餐衛生問題,經稽查後並未發現該餐廳有從事人員飼養寵物,消費者也未帶寵物進入用餐情形,甚至在儲藏室、廚房及廁所等區域都未發現任何寵物蹤跡

出現首例本土麻疹 疾管局呼籲速接種

出現首例本土麻疹 疾管局呼籲速接種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疾病管制局於今日公布今年首例本土麻疹病例,個案為北部27歲男性,無國外旅遊史,防疫人員於接獲通報後,立即進行疫調及防治措施,目前已掌握個案曾就醫之診所、醫院、辦公場所等地點之接觸者約240名,進行健康監視中,尚無人出現疑似症狀。我國長年致力於消除麻疹,病例已較過去大幅減少,惟近年國際麻疹疫情頻傳,病毒易藉由頻繁之國際交流進入國內,於不具免疫力之易感族群間傳播,且根據近期研究發現,嬰幼兒時期接種疫苗所獲得之麻疹抗體,於青年時期已出現衰減現象,因此成人個案有逐年增加之趨勢。麻疹是一種高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藉由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含有病毒之鼻咽腔分泌物而感染,好發於冬末及春季,初期症狀主要有發燒超過38℃、鼻炎、咳嗽、結膜炎等。皮疹通常會由耳後開始,再擴散至臉部,然後下移至軀幹和四肢。該局提醒民眾,年滿1歲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之嬰幼兒應儘速完成接種,且未完成接種前,應暫時避免攜往歐洲、中國大陸、東南亞等流行地區,若欲前往流行地區者,特別是年齡介於18至30歲之大專院校教職員生、軍人、醫事機構及教托育機構人員,建議於出國兩週前赴旅遊門診,由醫師評估接種MMR疫苗。疾病管制局同時呼籲醫療院所保持警覺,一旦發現病人有發燒出疹等疑似麻疹症狀時,應儘速通報,並落實醫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民眾自流行地區返國後,如出現麻疹疑似症狀,就醫時應主動向醫師告知旅遊史,以利診斷並及時防治。

愛滋藥物非萬靈丹 仍應以預防為重

愛滋藥物非萬靈丹 仍應以預防為重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我國自86年起提供愛滋感染者免費雞尾酒治療(HAART),愛滋的致死率已明顯下降。但藥物並非萬靈丹,開始服藥後,須天天服藥,終身不可中斷,一旦中斷就可能產生抗藥性,且須承受藥物所產生的副作用及生活上的不便,疾管局呼籲,民眾切勿認為感染愛滋後,因有藥物可以治療而忽略預防的重要性。根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自民國73年截至100年底,本國籍通報感染愛滋病人數達22,020人,其中存活者18,631人,已有10,681人接受雞尾酒療法治療,100年愛滋醫療費用高達27億元,造成政府嚴重的財政負擔。為了兼顧財政預算及感染者的醫療權益,自6月1日起實施「抗人類免疫缺乏病毒藥品處方使用規範」方案;比照健保局抗生素使用原則,以價廉同療效藥物為優先使用,6月1日以後,若感染者首次使用較高額(每月藥價20,500元以上)的處方,則須先送疾管局審查後才得以使用。疾管局指出,愛滋病是一種因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主要是經由不安全的性行為、共用針具等方式傳染。因此提醒民眾,為了自身安全,性行為時應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及避免與他人共用針具,已感染者亦應遵從醫囑,按時服藥,不從事危險行為,以避免傳染他人。疾管局呼籲,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請民眾至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愛滋病指定醫院及各匿名篩檢點接受愛滋篩檢服務。最後疾管局也再次提醒,避免自身陷入感染愛滋的風險,才是最好的預防策略。

拉耳朵好健康!中醫理論上可促進腎氣

拉耳朵好健康!中醫理論上可促進腎氣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最近大陸網路上流傳一則文章,當中提到拉耳朵可以預防高血壓!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師黃建榮表示,在中醫學上耳朵功能的好壞,是依賴腎氣的充足與否,如果腎氣充足,聽力自然就會好。至於拉耳朵可以預防高血壓、治感冒等,都是比較誇大的說法,但是多拉耳朵的確可以促進身體健康。黃建榮中醫師解釋,文章中的說法是基於傳統中醫學五行與臟腑的關係,在中醫的理論中,耳朵是腎臟的窗口,所以只要多拉耳朵就可以促進腎氣充足。因為腎臟在五行中屬水,水可以剋制屬火的心臟,所以當腎氣充足的時候,就可以「降心火」,讓心臟功能恢復正常,血壓下降,但是這些都是傳統的中醫理論,並沒有足夠的科學根據,因此沒有辦法確定這個理論的正確與否。黃建榮中醫師表示,雖然拉耳朵沒有辦法確定是否可以降血壓,但是透過拉提耳朵,確實可以達到健康目的,因為在我們小小的耳朵上,分布了密密麻麻的穴道,全身的器官組織在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區,所以每天給耳朵做做按摩,就像做健康運動一樣,促使經絡通暢、氣血調和,讓身體更健康。

登革熱進入流行季 中市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

登革熱進入流行季 中市增6例境外移入病例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目前全國已有28例感染本土登革熱,分別分布在高雄市、台南市及澎湖縣,今年可能因氣溫與溼度的改變,加速病媒蚊孳生,相較於往年首例多於7月下旬出現,但今年南部感染情形已經提早在5月出現,臺中市今年(2012年)起至5月28日止,共有6例境外移入登革熱陽性確診個案。每年入夏是本土登革熱流行季,但台中6例登革熱病例,都不屬於本土案例,均從印尼、菲律賓及泰國等地境外移入病例,經防疫人員立即進行疫情調查與相關防疫措施控制疫情後,所幸目前並未發現有其他人被感染情形。衛生局指出,登革熱並不會由人直接傳染給人,而是民眾在受到帶有登革病毒的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叮咬後,經過約3至8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4天後,開始發病,患者在發病會出現發燒、頭痛、後眼窩痛、關節肌肉疼痛、出疹等症狀。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如果民眾住家周圍的容器積水超過一週,沒有立即清除,病媒蚊就開始孳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積水容器的清潔,到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高感染地區應做好防蚊措施,以及肢體有裸露部位噴上防蚊液,才是防範登革熱病媒蚊的不二法門。

害怕慢性死亡 4成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陷憂鬱

害怕慢性死亡 4成多發性硬化症病患陷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又旻/綜合報導)5月30日是「多發性硬化症」世界關懷日,這種罕見疾病會反覆出現、不斷惡化,因此容易讓病友籠罩在未知與不安當中,所以需要更多關心。「台灣神經學學會」理事長、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內科巫錫霖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一種罕見疾病,目前已知是體內免疫細胞攻擊神經細胞,當神經系統被破壞後,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會變慢或停止。(右圖為巫錫霖醫師,下圖為病友王先生影片。)病友王先生表示,大學開始出現頭痛症狀,當兵時更是雙腳無力,走路常自己絆倒,卻因此被軍中長官或是家人誤會偷懶,異樣的眼光讓他深受委屈;後來還發生視力衰退、手腳如針扎刺痛、講話不清、記憶力衰退,有時甚至喪失片刻記憶等症狀。經過診斷之後發現是「多發性硬化症」後,透過積極治療,目前已可每日登山煮茶服務山友,看起來就像是個健康的運動員。世界多發性硬化症關懷日前夕,「多發性硬化症」患者和家屬齊聚一堂。根據調查發現,超過4成病友會陷入憂鬱,半數更因疾病資訊不足而產生恐慌,長期壟罩在「恐懼症狀反撲」、「害怕異樣眼光」、「害怕沒有未來」等「三懼」陰影。因此希望透過互相連結,期盼集結病友力量,呼籲更多的病友不要放棄希望,積極掌握知識了解病情,才可獲得較好的控制。巫錫霖醫師表示,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罕見疾病,發生原因仍不明,可能與基因或環境有關,多半被認為是自身免疫系統引起,因自體免疫細胞攻擊神經傳導細胞,神經系統被破壞後,導致身體各器官活動功能變慢或停止。由於多發性硬化症症狀會反覆出現、不斷惡化,易讓病友恐懼,造成患者和家屬陰影。巫錫霖醫師提醒,目前已有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延緩惡化,像是施打干擾素或以類固醇治療等,最新口服藥物也已問世,多發性硬化症的治療正不斷進步,病友應該要更有信心,積極面對人生。

擺脫上班疲憊感 多吃黑色天然食物可增活力

擺脫上班疲憊感 多吃黑色天然食物可增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日本NHK2009年曾針對日本35歲左右的上班族進行調查,因青年世代背負著過度沉重的壓力,因此也衍生出「崩世代」、「失落的世代」這些名詞。在台灣也有電視台針對男性上班族活力指數進行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六成男性常加班且工時過長,超過五成表示下班後沒有力氣陪伴家人,僅僅只有14%的男性上班族活力充沛、勇於面對各種挑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蘇秀悅則建議常感到疲憊的上班族,可多攝取黑色天然食物,因這些食物中富含大量花青素能抗氧化、增活力。近年來,多數民眾都知道蔬果的重要性,也懂得應該多加攝取,根據調查指出,五色食物(白色、綠色、黃色、紅色、黑色)中,以吃綠色食物的比例最多(88%),吃黑色食物的民眾則反而最少僅14%,蘇秀悅營養師提醒,其實黑色天然食物中,黑米、黑豆、黑芝麻營養價值最高,除可以提供醣類、脂肪、蛋白質等三大營養素與能量外,還有大量的維生素E、β胡蘿蔔素、黑色素與植化素,且黑色天然色素含有豐富花青素,是目前發現最強效的抗氧化劑,可減緩壓力造成的氧化傷害,並維持細胞穩定、促進血液循環,進而保護身體健康。台灣男性若要提升活力,增強身體的抗氧化能力,就可多攝食黑色食物。蘇秀悅營養師指出,若能將常吃的白米、白芝麻、黃豆等食物,換成黑米、黑芝麻、黑豆,不僅能攝取到三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更可以攝取到豐富植化素與花青素,提供身體能量、提升活力與抗氧化能力。對於長期勞累處於龐大壓力下的現代男性,可有效紓緩壓力。而營養學界近年來發現,「食以黑為珍」,顯示黑色天然素材所受到的重視,尤其是黑豆、黑芝麻、黑米,擁有黑色中最珍貴的豐富花青素及營養,更有優質能量,最適合在講求速度、方便的現代生活型態中,作為一舉兩得的營養攝取來源。

超級愛健康/熬夜晚睡 當心口臭找上身

超級愛健康/熬夜晚睡 當心口臭找上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說到口臭,大家比較能夠聯想到,最基本的原因就是沒刷牙,或是老人家常說的火氣大,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還有很多因素,也在無形之中造成口臭。現在市面上有各式各樣、琳瑯滿目的消除壞口氣商品,相信大家一定有買過、用過,但真的用了就可以一勞永逸嗎? 其實生活一些壞習慣,都會導致口臭找上身,如抽菸、喝酒、吃檳榔、不當節食減肥、愛吃重口味食物(大蒜、咖哩、咖啡),及生活作息不規律(熬夜、晚睡),還有長期便秘的人,會因體內產生的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排出,而引起口臭以及腹脹、食欲減退、易怒等症狀。還有一點是值得注意的,有習慣性不愛吃早餐的人,其實也是口臭的高危險群。潘懷宗博士表示,別忽視口臭可能帶來的疾病危機,包括口腔疾病,牙周病、牙齦炎、蛀牙)、氣管疾病(慢性支氣管炎)、腸胃疾病(胃食道逆流、腸胃脹氣)及代謝疾病(糖尿病)、鼻腔疾病(過敏性鼻炎、鼻竇炎),都是可能造成口臭的原因。而日常生活的蔬果當中,光聽到它名字就會感覺嘴巴酸溜溜的檸檬,不但維生素C含量高,且酸性食物可以刺激促進唾液分泌,减少因為口乾或口腔中殘餘食物所因细菌造成的口臭。但潘懷宗也提醒,雖然檸檬對口腔有益且能幫助口氣清新,但若是有敏感性牙齒的人要注意食用方式和攝取量,不能濃度太高、過酸。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04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