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體恤醫院同仁辛勞 咖啡館放鬆舒壓

體恤醫院同仁辛勞 咖啡館放鬆舒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來「血汗醫院」一詞,成了醫界最夯的名詞,護理人力不足,醫師工作超時超量,醫院同仁工作壓力之大不言可喻。為了體恤醫院同仁的辛勞,讓大家能適時放鬆,大林慈濟醫院除了增設自行車、跑步機等運動設備外,更在院長建議下,於圖書館內增設自助式咖啡吧,以類似美式咖啡連鎖店的休閒風格,營造悠閒的咖啡館氛圍,讓醫院同仁能有一處放鬆、談心的好所在。 圖書館飄咖啡香!為了讓同仁有一個放鬆身心的場所,大林慈濟醫院圖書館在院長簡守信的發想下,打造出一方充滿悠閒氣氛的咖啡館。同仁宛若置身城市的咖啡館,在工作閒暇時刻,可以邀請三、五好友,到這裡喝咖啡、話家常,也能自己獨坐一隅,享受片刻的沉澱,成為化解工作壓力的好方法。 幾位行政同仁利用休息時間到圖書館享用香醇美味的咖啡,暫時拋下工作上的煩心事。護理部的護理長高曉玲和安寧共照護理師何玉雲下班後邀約同仁一起到圖書館看雜誌、喝咖啡,對圖書館的新服務讚不絕口。負責設計圖書館咖啡座的公共傳播室張文欣表示,設計重點主要是提供同仁咖啡服務與休息閱讀的地方,在色系上選擇較靜謐的顏色,可以穩定情緒,加上圓木設計小圓桌與原木椅,表現出美式隨性浪漫的樸實風格,角落上幾組大沙發配上低矮的茶几,讓人可以享受片刻悠閒時光。為發揮環保精神,院方鼓勵同仁帶自己慣用的杯具到圖書館,不必花大錢到咖啡廳,就能有不輸咖啡廳的享受。

改裝車輛噪音擾民 檢舉就有機會拿3C大獎

改裝車輛噪音擾民 檢舉就有機會拿3C大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為鼓勵民眾檢舉噪音車輛,環保署自今年(101年)6月1日起試辦「檢舉噪音車輛抽獎活動」,提供NEW iPad、數位攝影機、數位相機、腳踏車及便利商店禮券等500多個獎品,給予登錄該署噪音車檢舉網站經認定完成檢舉的民眾,以有效解決高噪音車輛擾寧問題。環保署指出,統計自98年9月2日~101年5月20日止,登錄該署噪音車檢舉網頁已達12萬多人次,而檢舉噪音車輛亦達9,391輛次,顯示車輛所產生的噪音確實影響民眾生活安寧。因此,為鼓勵民眾檢舉高噪音的車輛,也使惡意製造噪音者無所遁形,本年度(101年)環保署署特別試辦抽獎活動,凡至環保署噪音車檢舉網頁填寫檢舉人真實姓名、聯絡電話及住址,且將噪音車輛發生時間、地點、車型及車號等資料上載,經認定為有效檢舉的車輛,將可參加本次的抽獎。環保署表示,為避免民眾大量且不實檢舉造成擾民,本次活動規範民眾每月無論檢舉幾次,均僅有一次抽獎機會,並排除資料填寫不確實與無效檢舉的案件。環保署除呼籲民眾踴躍上網檢舉高噪音車輛外,也期盼車主切勿任意不當改裝車輛,藉由你我的力量,一起遏止高噪音車輛擾寧,共同維護環境安寧。

只刷牙不清潔牙縫 小心牙周病上身

只刷牙不清潔牙縫 小心牙周病上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國民健康局的調查,40歲以上成年人90%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病,初期牙周病症狀較不明顯,許多民眾常因對牙周病不瞭解,而耽誤了接受治療的最佳時機。「牙周病」是指牙齒周圍組織發生細菌感染,主要致病原因是牙菌斑,一般人進食後數小時內就會有牙菌斑的形成,若無法有效清除,就會聚集附在牙齒上面形成牙結石,持續侵蝕破壞牙齦、齒槽骨和牙周韌帶等牙周組織,陸續會出現牙齦紅腫、口臭、流血、牙齒移位或搖動情形,甚至導致牙齒脫落,降低咀嚼消化的功能,影響到身體的健康。目前健保牙周病治療給付項目,包括牙結石清除(洗牙),牙周病緊急處置、牙周敷料、齒齦下刮除、牙周骨膜翻開術、牙齦切除及牙周疾病控制基本處置(牙菌斑偵測及去除維護指導)等多項。牙周病經過積極的治療後,一定要定期回診,通常是半年,但中、重度牙周病的患者為2-4個月,除了必要的維護治療外,也需要檢視牙菌斑控制的情形,否則易導致牙周病的復發,降低牙周治療的成效。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呼籲民眾,國人普遍忽視清潔牙縫,是牙周病盛行率高的主要原因,一旦齒縫殘留過多牙菌斑,容易侵蝕齒槽骨,並導致牙齦炎及牙周病,急性發炎時對於齒槽骨的破壞更大,等到牙齒動搖時才要治療,往往得耗費更多時間與金錢,甚至需要開刀。反之,若及早在牙齦炎或輕度牙周病階段就發現治療,並落實正確的清潔牙縫方式,治療就相對容易得多。

高濕環境食物易腐壞 民眾應注意保鮮

高濕環境食物易腐壞 民眾應注意保鮮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目前時序已進入梅雨季節,在高溫多濕的環境非常適合各種微生物的繁殖,容易使食品腐敗,因此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對於應冷藏而未冷藏的食品,民眾切勿採購,以免發生食品中毒。另外衛生局也指出,造成「食品中毒」的成因很多,每種案例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有些長達48小時以上者才有症狀,當衛生單位接獲通報後,已難以採集到保存良好的真正進食檢體。而細菌分布不均,要從食物中找到病因物質,就更加不容易。此外在購買食物上應該要注意的,像是真空包裝的即時黃豆製品(如滷豆干、滷素雞)需經專業機構確認的殺菌條件處理,才可在室溫下販售。其餘未經商業殺菌的產品都必須標示冷藏,包括配送、貯存及販售等全程皆須冷藏,民眾在採購這些產品時,若發現未有適當冷藏,請勿購買。至於其它真空包裝黃豆製品(如素雞),由於「肉毒桿菌」於真空條件下易生長,民眾吃之前記得要先以100℃加熱10分鐘,才能確保吃得安全更安心。

痛風、關節炎別混淆 還需鑑別診斷

痛風、關節炎別混淆 還需鑑別診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三十四歲的劉先生已有十年痛風病史,過去都是發生在右後腳跟的部位。由於右足踝關節前外側腫痛已經超過一週,而至門診求診。進一步詢問發現,在此之前一週已先有下背疼痛加劇的現象。但事實上,下背痛的情形可以追溯至十四年前,而且早晨起床後會伴隨有超過半小時以上的僵硬感覺,活動之後略有紓緩,同時這些年來脊椎活動度也逐漸降低。吳彥林醫師表示,患者的骨盆腔X光片並未發現有明顯骨骼關節異常,然而血中發炎指數確實有上升情形,於是再安排骨骼掃描檢查,結果證實有兩側薦腸關節炎,因此診斷為僵直性脊椎炎合併週邊關節侵犯。經投予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物治療,劉先生的右足踝腫痛逐漸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吳彥林說,痛風是台灣常見的文明病,就算自己沒有,身邊一定也有人有痛風。不過,即便患者過去曾經有痛風病史,如果發作部位與病程不典型,抑或治療效果不理想時,還是應該要考慮其他的可能性。吳彥林醫師指出,近年來痛風發病年齡有下降的趨勢,不少男性病例介於二十至四十歲之間,剛好與僵直性脊椎炎的好發年齡層相重疊。很多民眾遇到關節疼痛現象,便認定是痛風而逕自前往診所打針吃藥,其實臨床上關節發炎的原因很多,同樣的紅腫熱痛,有許多鑑別診斷需要考慮。他進一步說明,就單一關節炎而言,痛風當然是最常見,但是當發作的部位或病程過久不符合常態,抑或治療反應不佳時,就必須再檢視其他的可能性,包括細菌性關節炎、血清陰性脊椎關節病變、外傷性關節炎、陣發性風濕症、假性痛風、初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甚至關節旁邊軟組織的蜂窩性組織炎等。若在診斷上有疑問,應該轉診風濕病專科醫師作進一步的確定診斷。

防菸害 陳冲將吸菸率減半納入十年計畫目標

防菸害 陳冲將吸菸率減半納入十年計畫目標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今日(5月31日)是世界無菸日(World No Tobacco Day),行政院院長陳冲特別指出,菸害是國人頭號殺手,每年造成18,800位因菸害而喪失寶貴生命,平均每半小時即有一位國人喪命,對個人、家庭與社會影響重大。因此,陳冲院長指示,目前已將成人吸菸率減半納入行政院黃金十年計畫目標之一,未來菸害防制工作仍需要多管齊下;不只衛生署,包括財政部、內政部、教育部、國防部等各相關部會都共同配合推動菸害防制工作,加速國人吸菸率下降,以維護國人身體健康。陳冲院長更特別指出,「吸菸」其實是一種可以根治、可以預防的成癮疾病,且菸害會導致健康危害、成癮、火災等安全問題,以及個人與社會的經濟損失,但這些都是可以預防的。 且他表示,其實自98年1月11日菸害防制法新規定上路後,在各縣市與各部會共同努力下,禁菸成效良好,國人於禁菸公共場所之二手菸暴露率已從24%降至8%,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國家之一;18歲以上成人吸菸率,也已由97年21.9%降至19.1%,推估過去3年約減少42萬吸菸人口,但成人男性吸菸率仍高達英美等國1.6倍,26~45歲青壯男性吸菸率都在4成以上,值得警惕。目前國家已將菸害防制列入黃金十年重要施政項目中,預計於2020年達到成人吸菸率減半的目標(成人從20%降到10%;男性從35.4%降到15.7%,女性維持在4.4%),此目標極具挑戰性,衛生署雖已推出二代戒菸及戒菸衛教師認證等新措施,未來也將持續透過多管齊下的策略,保護國人的健康與幸福。

避免菸害 像死亡產品說不

避免菸害 像死亡產品說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世界衛生組織要求193個會員國聯手制止菸商干擾菸害防制政策,並疾呼各會員國因應,於今年531世界無菸日目標「對抗菸商干擾」,共同對抗菸商製造行銷「死亡產品」!中華科技大學師生為響應531世界無菸日,與董氏基金會合作「與吸菸者的距離調查」,希望能喚醒大眾吸菸不僅危害健康,更疏遠人際距離!董氏基金會義工李明依、趙舜帶著中華科技大學的學生,現場呈現「吸菸與距離」的關係,藉此鼓勵被菸癮綑綁的癮君子及早戒菸,拒絕菸害,創造無菸環境!中華科技大學的學務長胡興梅表示,學校非常認同創造無菸環境的理念,師生為響應531世界無菸日,與董氏基金會合作發起針對校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探討學生與吸菸者的距離關係,在此次調查結果發現有45%學生遇到吸菸者會選擇保持距離或繞道而行,且其中46%學生選擇距離2到3公尺,但有38%的學生選擇保持長達五公尺或五公尺以上的距離,其中的原因包含避免二手菸害、害怕菸味等,由此可知二手菸害仍是學生對於與吸菸者距離關係的最大考量。而過去曾是老菸槍的資深藝人趙舜表示,大學時代就已染上菸癮,年輕時感受不到菸對身體的傷害,當時也沒有菸害教育,而且校園也不禁菸,直到五十歲前夕中風倒下,付出慘痛代價,才深感菸害的可怕及戒菸的重要。身為演藝前輩的趙舜呼籲年輕人不抽菸,就是免於戒菸痛苦的最好方式,別為了一時疏忽或只為好玩,而讓自己落入菸商陷阱,成為被菸癮綑綁、任菸商宰割的羔羊!趙舜更提出,年輕學子雖無法獨力對抗菸商,只要現在開始關心吸菸對自己及他人的危害,鼓勵身旁的朋友戒菸,也是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對抗菸商干擾」的積極作為!董氏基金會義工李明依以自己為例,說明吸菸確實可能會造成人際距離疏遠。因為自己很清楚二手菸對健康的危害及對菸味敏感,與吸菸的朋友相處時,保持距離不是討厭對方,而是身體自然的反應。李明依強調今年世界無菸日的主題是「對抗菸商干擾」,面對菸商的行銷策略,從校園教育著手,向下紮根,拒吸二手菸!

天然製品好處多 無患子可做肥皂

天然製品好處多 無患子可做肥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有毒製品防不慎防,澎湖縣衛生局特委派食品藥物管理科長馬金足於5月26日舉辦食品衛生志工特殊教育,主要內容為DIY天然皂製作、無毒有機之健康蔬果。馬教授表示,善加利用老祖先遺留下來的珍貴植物,加以精研提煉製成,可免添加防腐劑及化學藥品添加物,不但不傷害身體及汙染海洋,保護自己也保護地球。 近來食品頻頻出現安全危機,為堆動澎湖縣成為低炭島,特聘請專家學者馬雲飛教授授課,針對食品容器清潔劑、市售農產品農藥殘留等問題加以研討。馬金足科長表示,由於食品衛生安全與消費大眾息息相關,又衛生稽查員人力有限,澎湖縣衛生局加強食品志工專業領域,特安排食品志工繼續教育,以協助本縣食品衛生安全之推動。 針對餐飲業器具清潔、市售蔬果農藥殘留等問題,馬教授於課程中傳授專業經驗,以及教導純天然無患子手工皂製作,無患子是熱帶植物,萃取液經高分子離子處理技術改變分子結構,由液態轉為固態所研製,不加氫氧化納、鉀而製造,成分單純,無患子皂甘、胺基酸、多分糖體、植物精油等,輕易完成天然皂。若誤食也不會造成危害,可清潔身體亦可清潔食品器具。 馬教授針對市售蔬果農藥殘留問題,進一步傳授生物無毒農藥,介紹他在花東輔導農民製作經驗,以黑糖、薑母、無患子萃取濃縮液、水等熬煮而成,經農作物噴灑後不但可滅蟲害,亦不致於有抗藥性情形。以米酒、砂糖、養樂多、稻草等10天的發酵,是植物葉面最佳的施肥液,除了不傷害施種者身體,更不會汙染土地,蔬果不會有農藥殘留問題。

藥品、食品標示不清 當心廣告不實

藥品、食品標示不清 當心廣告不實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藥品、食品藉由廣告的方式販售,使用許多來路不明的產品令人堪憂。行政院長陳?在「加強取締偽劣假藥及非法廣播電臺」專案表揚會中表示:臺中市衛生局同仁對於查緝藥物不法非常用心,努力顧及市民健康安全,值得嘉許。臺中市政府衛生局長黃美娜表示:電視、網路、情趣用品店、夜市等所販售之物品多半標示不明,民眾需看清標示再購買。 業者常販售來路不明的藥物與食品,不僅無法保障民眾食的權益,民眾不慎誤食還有可能影響到個人健康。根據衛生局99年4至101年年3月與檢警調查獲不法藥品共計1054件,均移送台中地檢署偵辦;取地涉嫌廣告違規廣告統計共計427件,其中以食品違規廣告最多258件、其次為藥物廣告93件、化妝品76件;自行監控違規廣告電台、電視部分也佔244件,均移送相關縣市及檢警偵辦。  不肖業者最常用的通路手法多數以「網路販售」、「情趣用品店」、「暗藏民宅」、「國術館」等當作銷售管道,販售減肥藥、壯陽藥、酸痛藥丸等,甚至有中藥商還會非法提煉中藥龜鹿二仙膠等產品。衛生局將加強查緝,民眾有任何疑問也可撥打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詢問,為自己的飲食安全把關。

化妝品明確標示很重要 勿信誇大效果

化妝品明確標示很重要 勿信誇大效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到來,也是要美更要白的季節!市售化粧品玲瑯滿目,廣告行銷手法花招百出甚至千奇百怪,如何作個聰明消費者,讓您荷包不失血,又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在愛美之餘,購買化粧品時,除應遵守「一不二要」原則,別被誇大療效所騙,看清楚標示,勿輕易使用標示不完全的產品。衛生局劉建廷局長提請,化粧品分為一般化粧品及含藥化粧品2種,一般化粧品指的是未含有醫療或毒劇藥品之化粧品,毋須向衛生署申請查驗登記,而含藥化粧品則須向衛生署申請查驗登記並經過核准才可以製造及販售(如:染髮劑、燙髮劑、止汗制臭劑、防曬劑及部分美白產品)。除了產品外包裝印有衛署粧製字第○○○號(國產)或衛署粧輸字第○○○號(進口),而化粧品的選購,首重來源,無論是國產或是進口的化粧品,都應明確標示製造(國產者)或是進口商名稱及地址,以免買到問題商品時求償無門。購買時應遵守「一不二要」原則:「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外,為維護消費者健康,民眾如有發現產品使用不良或疑似違規,可通報行政院衛生署為民眾建置之「全國化粧品不良品通報系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