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海鮮注意新鮮度 煮熟食用防中毒

海鮮注意新鮮度 煮熟食用防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夏天溫度高,食物中毒事件頻傳,如果食物受到汙染,細菌大量繁殖就會造成食物中毒,腸炎弧菌是臺灣地區每年度造成食品中毒事件中最多的病原性細菌,分布於海洋中,淡水中不能生長繁殖,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快,在12-18分鐘內可繁殖一倍,所以,食物只要經少量的腸炎弧菌污染,在適當條件下,短時間內即可達到致病程度。某公司舉辦員工聚餐,聚餐後部分員工紛紛發生肚子痛、腹瀉等腸胃道症狀,經送醫治療,診斷採檢為腸炎弧菌所造成的食品中毒。腸炎弧菌中毒原因常是生食受腸炎弧菌污染的魚貝類或食用受到交叉污染的其他食品,潛伏期:4~48小時,會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發熱等腸胃道症狀。購買海鮮回去需以自來水清洗冷藏,以抑制微生物繁殖生長;處理熟食及生食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分開,勿混合使用,手、抹布、砧板和廚房器具於接觸生鮮海產後應用清水徹底洗淨;腸炎弧菌不耐熱,在70℃加熱10分鐘或100℃加熱1分鐘即會死滅,故應確定烹調的海產食物需經過100℃煮沸且充分受熱。食用生猛海鮮、生魚片時需確認新鮮度,海鮮最好煮熟再吃,且必須保存於夠高的溫度(至少需>60℃),否則即須迅速冷藏至5℃以下;生食與熟食不宜存放在同一冰箱或儲藏櫃,若不得已,須存放於同一地點時,熟食也應放在上層,以免遭受生食食品的污染。苗栗縣衛生局局長羅財樟呼籲餐飲業者,涉嫌食品中毒除可處停業、罰鍰處分外,並須移送地檢署處辦,應注意環境衛生清潔及小心烹調製備食物,以避免發生食品中毒案件。

加班好累!抗壓「七好」法寶助紓壓

加班好累!抗壓「七好」法寶助紓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全球經濟持續低迷,企業為追求利潤與競爭力,對於員工的要求及工作量越來越沉重,現代勞工的職場壓力也隨之加劇。根據勞保局統計,100年度平均每15天就有2位勞工過勞死,死亡人數較兩年前多6.86倍,像是前年發生的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以及今年苗栗地方法院女法官、總統府憲兵疑因工作壓力過大而自殺身亡的新聞,都提醒我們應該更加重視職場心理健康議題。衛生局也指出,其實壓力的產生與壓力來源及員工調適能力有關,過少或過多的壓力會讓人倦怠或產生心理疾病,但適當的壓力其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生產力。而企業或主管都應該重視員工是否承受過多的壓力而身心俱疲、是否保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心理健康篩檢等。最後為了鼓勵身處職場的大家,衛生局也指出抗壓「七好」法寶:1、吃得好:穀類含有多種維生素,可穩定神經系統提升免疫力;蔬果含有身體酵素、維生素和膳食纖維等,可以盡量攝取。2、睡得好:睡前幾小時可以開始放慢活動,讓身體節律知道要逐漸休息,每天能睡足6~8小時。3、親友關懷好:保持親人及朋友可以分享生活中的酸甜苦辣。4、想得好:即「正向思考」或「想得客觀」,我們對事物的想法,影響我們的心情以及後續行為。5、運動得好:運動時會分泌腦內啡,是身體自然分泌的止痛劑,不只對身體痛楚有用,對「心痛」也有效果,會讓人有舒暢感,可有效降低焦慮憂鬱情緒。6、放鬆得好:運用腹式呼吸,盡量把氣呼到腹部鼓脹,以及在吐氣時讓腹部平坦或內縮,讓自己重覆地用肚子吸氣及吐氣。7、工作得好:職場裡有雖有些壓力環節,但也可能有自己熱愛的部份而帶來的成就感,盡量自我調適讓工作的快樂感或價值感大於壓力感。

越南腸病毒疫情攀升 出國旅客須小心防範

越南腸病毒疫情攀升 出國旅客須小心防範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國際監測資料顯示,越南今年腸病毒疫情不但提早出現,且較去年大幅升高,患者主要是幼童,尤其腸病毒71型所佔比例偏高,易導致重症發生。疾病管制局提醒出國旅客、當地華僑、台商或欲返鄉探親的新住民,尤其是隨行的幼童,應小心警覺,勤洗手,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防範感染。往年越南手足口病的兩個高峰期為4-5月及8-9月,今年5月單月即新增6,569人感染,較去年同期約增加10倍,其中27例死亡,為去年同期的1.7倍。患者主要來自都會區,死亡病例均為5歲以下兒童,89%的死亡病例為腸病毒71型所致,且佔今年病例的90%。以地區而言,Hai Phong市感染率最高,An Giang省死亡率最高。越南去年共通報112,000例手足口病,其中169例死亡。腸病毒有多種型別,主要經由腸胃道或呼吸道傳染,亦可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感染,患者以5歲以下幼童居多,多數感染者沒有症狀,少數會出現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心肌炎等。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人口密集之場所最容易傳播,目前尚無疫苗或特效藥,預防感染格外重要。若家中嬰幼兒感染腸病毒時,應與其他幼兒隔離,並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計劃出國的民眾請參閱該局全球資訊網的「入出境健康管理」,取得最新國際重要疫情與旅遊傳染病資訊,並可下載「帶著口袋醫師去旅行」、「健康走天涯」等衛教宣導手冊,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

桃園大清溝 全民動起來

桃園大清溝 全民動起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進入了夏季,桃園縣政府今日上午在中壢六和兒童公園舉辦宣導活動,由吳志揚縣長親自率領民眾掃地清水溝,並作禁菸宣誓。這項活動由桃園縣環保、水務及衛生局與中壢市公所共同舉辦,吳志揚縣長表示,前陣子梅雨季,雨勢並不大,卻造成各部分縣市發生淹水災情;積水退後若沒有作好環境整理,就很容易引發登革熱疫情,南部有些縣市也因淹水,衍生本土性登革熱。 吳志揚縣長希望透過縣政府、鄉公所、各地環保志工和全體縣民的配合和事前充分的準備,讓淹水和登革熱等疫情不在桃園發生。因此,也率環保局長陳世偉、水務局長李戎威、衛生局副局長康清雲、中壢市長魯明哲等人與環保志工共同打掃公園環境撿拾垃圾、清理積水容器,以及清除雨水下水道淤積的污泥,整個活動約700人參加。因為6月3日是禁菸節,活動地點也選擇禁煙的無菸環保公園,縣長也率所有與會人員共同宣示反菸害。讓「邁向健康暨高齡的友善城市」不只是一句口號,而是真正參與且落實。 衛生局表示,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監測,今年第一例本土性登革熱病例已經在5月初發生,時間上明顯較往年提早,境外移入病例也較去年同期多了一倍,雖然桃園縣目前並沒有本土登革熱的病例,但鄰近的東南亞地區及南部地區已有疫情,不過民眾也不用過度擔心,因為登革熱是透過蚊子傳播,如果做好居家環境整理,清除積水容器等蚊蟲孳生源,出去戶外作好防蚊措施也可以很簡單作好防疫工作。 水務局長李戎威表示,每年5到11月是颱風較多的季節,為避免水溝阻塞造成低窪地區排水系統宣洩不及與淹水災情,水務局已在汛期來臨前督導各鄉鎮市公所針對雨水下水道及大型溝渠利用機具疏通。並呼籲民眾自主發起清溝行動,清除家戶門前排水溝淤積的污泥,防疫又防災。

63禁菸節一起向菸害說「不」

63禁菸節一起向菸害說「不」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花蓮縣衛生局為響應6月3日禁菸節,特別舉辦「我支持無菸環境」反菸連署活動,希望大家能一同向菸害說不,許多民間團體包括民運里社區發展協會、民運里巡守隊、花蓮小小愛心會、花蓮捐血中心、國風國中、花蓮女中等單位均自動參與,共同支持這場深具意義的反菸活動。參與六月三日禁菸節的民眾,不但簽名連署反菸,而且跟隨著主持人的口號,同聲呼籲「二手菸充滿要命的致病毒素,我們都擁有拒吸菸毒的權利」!許多參與活動的民眾更表示,連署活動雖然是拒菸的一小步,卻是花蓮縣民共同表達追求健康訴求的一大步,值得更多社區團體持續加入連署行列。此外花蓮縣長傅崐萁也特別以他過來人的身分告訴大家,過去他每天抽掉四包菸,當時他年紀雖輕,走起路來卻容易喘,易疲勞也常感冒,後來他下定決心戒掉菸癮,不僅自己感到身心健康暢旺,頭腦變的清晰,體力明顯變好,更可以來為鄉親打拼,也不再使家人遭受二手菸的危害,呼籲菸癮族能愛惜自己的身體,一起投入戒菸行列。依據國民健康局調查顯示花蓮縣100年成人吸菸率22.9%較98年23.4%呈現下降趨勢,表示仍有7成民眾遭受二手菸、三手菸的危害,呼籲民眾在全面禁菸場所看到有人吸菸,應設法「勸阻」。民眾在非禁菸場所吸到二手菸,盡快「迴避」。家人或朋友有吸菸習慣者,應主動協助「勸戒」,愛惜自己及下一代,一同創造清新健康的花蓮縣。

肺癌難察覺 抽菸、空氣汙染勿輕忽

肺癌難察覺 抽菸、空氣汙染勿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衛生署所公佈國人十大癌症中,肺癌發生率不論男女都高居第三位,多為女性及年輕男性患者。阮綜合醫院加護病楊宗憲主任表示,由於肺癌預後情況差,通常診斷發現時已面臨末期,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造成肺癌患者快速增加的原因,除了衛生保健已逐步提升,因而使人類壽命延長到癌症的好發年齡外,抽菸與空氣污染可說是最重要的致癌因素。肺癌初期通常不會有症狀,通常是照胸部X光,才發現有肺癌,或是因腫瘤引起某些症狀才被發現。但即便如此,仍有蛛絲馬跡可循,如持續咳嗽、呼吸短促、痰中帶血絲、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時,胸口隱隱的作痛或突然劇痛,抑或合併有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等。最後是某些職業可能有長期接觸致癌物的風險。如果長期在含石棉、石油、瀝青、煤焦油、放射線、鈾等高濃度致癌源的環境下工作,誘發肺癌機率相當高。哪些人是容易罹患肺癌的高危險?導致肺癌的首要殺手仍是吸菸。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至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患肺癌的可能性愈高。每天抽兩包或以上香菸的人,得到肺癌的死亡率是不抽菸者的15到25倍,更有流行病學專家指出,人們每抽一根香菸平均約減少五分鐘壽命。肺癌是常見的癌症,發生率在世界各地持續增加,死亡率快速攀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近二十年來以肺癌的死亡率增加最快速。吸二手菸會增加肺癌的威脅。家有吸菸者會使配偶、家人罹患肺癌的危險度提高30%以上。其次是空氣污染。通常都會區的肺癌死亡率較高,這與都會地區受到工業、交通等因素影響,空氣嚴重污染有關。另外,以高油溫炒菜或油炸食物,會產生致癌煙霧,是導致國內女性罹患肺癌居高不下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他諸如家族中有人罹患肺癌,或本身是慢性肺部疾病患者,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如肺結核、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都會使罹患肺癌的機率增加。若發現以上任何一種症狀,應及時求醫;這些症狀的出現,也可能因為其他疾病引起,不用過於慌張或不安。所有人都應有高度警覺性,特別是高危險群者,除了定期作檢查外,一旦有異樣症狀要立刻就醫。早期發現才能及時治療。

中風追蹤很重要 超音波檢測防病變

中風追蹤很重要 超音波檢測防病變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中風是多數人都怕遇到的事,不僅家屬必須投注照料,即使康復了,更需要定期追蹤。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張毓倩醫師表示,在門診中,很常會遇到病友說:「醫師,我不怕死啦,就怕中風!」。的確醫學在進步,病友也越來越勇敢,大家都不忌諱「好走」,但是「中風」之所以讓人覺得可怕,就是因為造成的後遺症太多。中風病友必定要追蹤檢查的腦部血管超音波,能追蹤術後情形及評估病情發展。腦部血管超音波是利用超音波的穿透力進一步來檢查頸部或顱內血管的血流變化,可評估血管結構、動脈硬化程度、狹窄等病變。腦血管超音波所作的血管大致分為二大部分:頸動脈超音波和顱內超音波。醫師表示,有些病友會問:明明是做腦血管超音波,為什麼是從脖子作?事實上腦子裡所有的血管,都是由心臟出發,經過主動脈,再從頸動脈與脊椎動脈分叉而出來的。像水流一樣,找阻塞或狹窄,源頭近端是一定要看的!超音波的本身對身體不會有任何影響,只有超音波探頭碰觸之輕微壓迫感。所以腦血管超音波的檢查,對病人絕無傷害性,只需安靜的躺在床上30~40分鐘,配合檢查人員的指示,不要說話,咳嗽或任意移動身體,即可完成。檢查結果對於診斷與治療腦中風及腦循環障礙有極大的幫助,可評估受腦血管疾病危險程度。神經科醫師會根據檢測數據評估血管硬化及狹窄的程度,追蹤病友病情變化及危險因子,適時為病友調整治療並建議生活上的預防方法。目前健保的給付相關規定是與腦中風相關的疾病,如缺血性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內頸動脈狹窄術前評估與術後追蹤。曾經中風的病人,建議依照醫師指示按時追蹤。如果是中風危險因子眾多的老人家: 年紀大且合併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高血脂的病人,若發生疑似中風徵兆 (突然單側肢體無力,口齒不清,意識障礙) ,建議應盡速尋求醫師的診療並適時安排檢查。

解尿問題成男性困擾 雷射手術新趨勢

解尿問題成男性困擾 雷射手術新趨勢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泌尿科門診常常有攝護腺肥大導致排尿障礙或是急性尿滯留。解尿問題常常困擾中老年男性,心裏常常想如何能徹底解決這煩人的解尿問題。阮綜合醫院泌尿科蔡秉儒醫師表示,良性攝護腺肥大處置,分成二種: 吃藥或是開刀。吃藥得長期服用,有吃藥時有效,停藥解尿症狀又會再復發,只是治標不治本。開刀是將肥大的攝護腺腺體刮除,一般開刀後就可停用藥物,屬治本的方法。開刀又分成傳統電刀刮除術以及雷射汽化術,傳統電刀於1932年問世,確實替許多的男性病患解決了排尿困難的問題,但也造成了不少副作用,如:術中急性出血,甚至必須輸血;以及術中水中毒,導致電解質不平衡。術後尿失禁,電傳導造成性功能障礙等等。攝護腺雷射手術相對而言,就沒有這些副作用,且術後恢復快,只要1~2天就可以拔掉導尿管並且出院。因此攝護腺雷射手術漸漸取代傳統電刀手術,成為手術的主流。雷射手術又以綠光雷射及銩雷射為主,兩者安全性皆高,恢復也快,主要差別在於手術醫師慣用何種雷射及醫師的經驗。對於年紀年老,手術的風險高,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心肺功能不佳,同時有解尿困難問題適合這項手術,雷射手術的出現是一大福音,也成為良性攝護腺手術的新黃金標準。阮綜合醫院自從2010年開始使用綠光雷射與銩雷射服務眾多的病患,目前已超過50幾位病患,術後脫離導尿管成功率為100%,目前病患選擇雷射手術比率也大大增加,漸漸有取代傳統電刀的趨勢。

整形隆鼻最明顯 打玻尿酸需定期補充

整形隆鼻最明顯 打玻尿酸需定期補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隨著韓流侵襲台灣,整形的風潮越來越盛行,很多年輕女性為了要有個小臉,削骨、整齒、瘦臉樣樣都嘗試,事實上,或許只要稍微讓鼻子高挺一點,一切都有了改觀的可能性。阮綜合醫院整形外科劉家銘醫師表示,現在微整形正夯,只要調整臉部輪廓,就可以看到「具體」效果。鼻子的微整型目前最常用的填充物也就是玻尿酸,這種注射式的隆鼻,醫師可以調整形狀,達到很精細的結果。很多人注射後,連親朋好友都沒有發現鼻子有任何異動,只覺得人變漂亮了、臉變小了。除此外,使用玻尿酸隆鼻,身體承受的風險相對較低。因為玻尿酸是身體內也存在的分子,最後會被身體吸收,所以不會有傳統手術容易產生的莢膜問題,因為矽膠與組織的界面會形成莢膜,時間一久,莢膜攣縮可能會造成變形與移位,或表面皮膚因長期受壓力而變薄,導致矽膠鼻隱約可見。鼻子位居臉部正中央,也是視線焦點,對臉型的比例有決定性的影響,只要稍微改變,就會有煥然一新的面貌!傳統的隆鼻手術,是在臉上置入一個義鼻。所謂義鼻,通常是一個已經成形的固體矽膠塊,雖然有各種不同的尺寸,可以依照每個人的條件和需求進行選擇,但畢竟仍受限於矽膠體的既有尺寸和形狀。  因玻尿酸在組織內有很好的固著性,運用在隆鼻上,對延長山根、墊高鼻樑、鼻頭美化及延長,都可以達到非常細緻的程度,通常只要使用得宜,注射後的鼻子是完全無法被認出來的。臨床上也有人打了很久的玻尿酸隆鼻,想用手術的方式一勞永逸,可是之前的玻尿酸還沒有完全消退,開完刀之後還是覺得鼻型有點寬,可以打玻尿酸降解  來加速代謝。玻尿酸隆鼻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最顯而易見的就是,因為它最後會被身體吸收,大約每半年至一年必須要定期補充,不過由於高分子玻尿酸的出現,未來可望讓這個週期大大的延長。注射玻尿酸的另外一個優點是,隨時可以反悔。如果覺得太高、太寬、太大或甚至家人反對,都可以注射降解,來消除注入皮膚內的玻尿酸。

久久不能受孕 毛髮過多現端倪

久久不能受孕 毛髮過多現端倪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一名28歲大陸新娘李小美嫁到台灣,經過三年還無法受孕,老公眼看著年邁雙親無法見到孫子出生的喜悅,心裡感到十分難過,於是就帶妻子到生殖中心門診。醫師一問之下發現他妻子月經常常遲到,最久曾經3到5個月才來一次月經,雖然沒有滿臉青春痘、嘴唇上有小鬍子,雖然有人說美女有點毛髮濃密特別吸引人,但是毛髮過於濃密,有可能是因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對於李小美的案例,阮綜合醫院生殖醫學中心李永全主任表示,在醫學上手毛、腳毛、鬍子這些表現要聯想到是否體內雄性荷爾蒙太多,可能干擾排卵影響月經,接著婦科超音波檢查發現卵巢一堆不成熟卵泡大小在0.2到0.9公分大於12顆,在月經第三天排抽血檢查後證實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其實這類型不孕症病人接受治療後懷孕率至少有七成,也是對排卵針反應最好的一群人,女人最大敵人是年齡,其他不孕問題都還好解決,因為過去在一般診所吃排卵藥治療做人工受精三次嘗試懷孕都沒效,醫師建議她可以考慮加上排卵針治療,結果她跟老公要求試管嬰兒療程,結果做一次就懷孕了,父母親及夫妻倆都十分高興。雖然沒有刻意想生龍子龍女,但是也搭上了這班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