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濫用藥品年輕化 平均吸毒年齡12歲

濫用藥品年輕化 平均吸毒年齡12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新興濫用藥物不斷的推陳出新,藥物濫用的種類除了常見的3級毒品愷他命(Ketamine)外,類大麻活性物質(俗稱K2)、Mephedron(俗稱喵喵)等,衛生署根據統計資料更發現青少年施用新興毒品有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學生吸食的毒品以K他命為主,拉K成癮而沒有戒治的青少年,將比正常人更易陷入毒海深淵,成為危害社會的毒蟲,父母不可輕忽。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藥物濫用案件暨檢驗統計資料」,濫用藥物尿液檢出愷他命陽性數有逐年倍增趨勢。依據司法機關之緝獲毒品統計,愷他命緝獲量近5年均排名首位。另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8年「國民健康訪問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12歲至17歲未成年人首次使用非法藥物的平均年齡為12.5歲,主要原因為好奇、無聊及趕流行。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再度提醒家長,平日多關心子女生活作息,並負擔起家庭守門員角色,尤其暑假將至,應鼓勵青少年從事健康的休閒活動,倘若發現家中子女有異常狀況,要傾聽孩子們的心聲,適時提供子女正確藥物濫用危害知識、拒絕的技巧,亦可上南投縣政府衛生局網站閱讀詳細資訊。

水痘傳染迅速 潛伏期症狀似感冒

水痘傳染迅速 潛伏期症狀似感冒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通報水痘傳染案例,為5名同一間補習班的國小3年級學生,12日這5名學生的手足也發現感染水痘,當下即請學校及安親班利用漂白水做消毒,並請學童在家中自我隔離,待水痘結痂脫落後,才能恢復上課。水痘在同一個家庭,傳染機率為85%,傳染之迅速,呼籲家長們加強防範。自92年起,水痘疫苗已經由自費改為公費疫苗,也就是說水痘疫苗列為幼兒常規疫苗,施打後會降低水痘傳染率及罹病率。但施打水痘疫苗後,並不代表不會再長水痘,仍有20%機率會再得,但長水痘的顆數及範圍比未接種水痘疫苗來的小。潛伏期為2至3週(約13~17天),可傳染期為皮膚出現丘疹前5天。剛開始身上會長丘疹,體溫大約37.5~39℃,全身肌肉痠痛大約2~5天,與感冒症狀類似。基隆市暖暖區衛生所提醒家長及主要照顧者,家中若有滿周歲學童仍未施打水痘疫苗,請儘速到暖暖衛生所或轄區的幼兒合約醫療院所施打,若家中有學童已得病,儘速與小幼童隔開,並防範家庭傳染。接觸病童後也務必使用肥皂加強洗手。若有出現上述水痘症狀時,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有接觸史。

低氮澱粉取代糯米 適合腎病患者食用

低氮澱粉取代糯米 適合腎病患者食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健康飲食主義當道,到了端午節當然也不可少,彰化醫院營養室推出的「健康紫晶粽」,主材料選用「低氮澱粉」取代傳統糯米,低氮澱粉為低蛋白質、低鈉、低鉀且低磷亦適合腎病民眾,作為熱量補充的來源,另外分別加入,紫高麗菜、紅甜椒、紅辣椒、黃玉米或黃椒、木耳、青花椰菜,共5種不同顏色的食材,佐料為素肉燥,不用油炒、熱量比傳統粽低許多,同時增加纖維質及不同植物化學物質攝取。 彰化醫院營養室黃玉如主任表示,『植物化學物質』是現今營養界中的閃亮鑽石,它不是維生素也不是礦物質,而是在蔬果中真正能預防疾病的物質,植化素對身體的幫助為良好的抗氧化劑,能促進體內解毒酵素的活性、幫助調節體內荷爾蒙、具有抗細菌及病毒的功效、提升免疫能力,對人體的助益相當多。 黃玉如主任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蔬果,大致可分為5種顏色:綠色、橘黃色、白色、紅色、藍紫色,如果可天天五蔬果且選擇不同顏色,不要偏好某一種食物,就可攝取到不同的植化素,得到更優質的營養,進而調整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增加抗氧化性、具有降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抗癌的作用,並有效促進維生素發揮,讓自己變得更漂亮、抵抗力更好、更健康長壽、生活更有品質。

食品添加物當道 衛署稽查不馬虎

食品添加物當道 衛署稽查不馬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許多食品為了更添色、香、味,都可能添加過量的食品添加物。雖然食品中的添加物吃多了對人體有害,不過,我國食品添加物管理制度都是根據科學評估結果,公告准用品項及使用規定。目前除了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藉此強化食品及食品添加物業者自主管理要求外,並推動登錄制度及持續稽查食品工廠,以及食品添加物製售業者,消除國人對食品添加物的疑慮。 衛生署發布訂定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包含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限量、使用限制、用途及規格的訂定,除參考國際規範外,還要針對各食品添加物品項的安全性試驗結果,並考量國人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所得各類食物攝取量調查結果,估算食品添加物的可能暴露量,進行整體評估,同時也會隨時依據新的科學事證,重新評估,適時修正標準。 為強化食品添加物管理,本局對於食品添加物製售業者及市售產品加強稽查及嚴格把關,食品加工製造業者在使用食品添加物時,必須確實依照每一食品添加物的使用食品範圍、限量、使用限制及規格標準的規定使用,絕不可過量使用,也不可以在未准用的食品品項中使用。一旦發現不符合規範者,將依法處置。

避免生食生鮮海產 應加熱煮熟再食用

避免生食生鮮海產 應加熱煮熟再食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日發生民眾於知名連鎖餐廳用餐後發生食品中毒事件,初步流行病學調查,疑似食用生蠔所造成,中毒事件發生期間,業者所供食的生蠔均由韓國進口,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責成相關衛生局將自韓國進口之生蠔全面暫予封存,目前封存數量共計7,204箱及114,210顆,並已針對自韓國輸入之生蠔及貝類產品,在邊境採取全面逐批查驗管制措施,自6月9日至今,僅有一批韓國進口貝類產品(100公斤)申請報驗,目前正在查驗中。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易受生長環境中的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污染。腸炎弧菌是一種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很快,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一倍,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諾羅病毒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病毒顆粒非常少量(1~10個)即可致病。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及頭痛等。由於生食受污染的生鮮海產及魚貝類極可能造成食品中毒,食品藥物管理局呼籲:避免生食水產品,應充分加熱煮熟再食用;生鮮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以避免交叉污染;勤洗手,以預防發生食品中毒。

食的安心 食管局稽查粽子衛生安全

食的安心 食管局稽查粽子衛生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端午節慶又將到來,市面上紛紛推出各式各樣的粽子產品,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督導各縣市衛生局加強稽查轄內小吃店、粽子商行、大賣場、傳統市場、老街、製造工廠等之粽子製作環境及製作過程衛生、抽驗粽子及其食料。截至6月 14 日為止,共已稽查299家業者,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者共297家,其中2家不合格者,經衛生局複查後已符合規定。另外,為確保粽子內餡食材符合衛生標準,抽驗各式醬類、蓮子、花生、蝦皮、蝦米、菜脯、筍乾、香菇、栗子、粽葉、粽子、魷魚等食材共計1032件,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大腸桿菌群、甲醛、二氧化硫等項目,檢驗結果符合規定者1001 件 (佔 97%),不合規定者31 件 ( 12件蝦米,17件菜脯,1件醬類,1件菜粽),不合格材料中,蝦米檢出漂白劑二氧化硫超過衛生標準,菜脯檢出防腐劑苯甲酸超過衛生標準、醬類檢出調味劑環己基(代)磺醯胺酸鹽不合規定(規定不得添加),此類違反食品添加物使用規定之產品,由所轄衛生局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處3至15萬元罰鍰;菜粽為大腸桿菌群不合規定,已規定命其限期改善,屆期不改善者將處3至15萬元罰鍰,各衛生局並已將不合格業者名單公布於網站供民眾參考。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民眾應慎選包粽材料,例如選購形體完整、碎屑少的蝦米較佳,避免購買外觀有不正常紅色的蝦米;選購有青草香味之粽葉,如有嗆鼻味者不宜購買;選擇低溫冷藏或包裝良好,無發霉腐壞之蘿蔔乾等醃漬、醬菜類食品,並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之散裝產品。另外提醒,在家中包鹼粽時要將鹼水置於安全處,避免讓小孩接觸或誤食以免造成食道嚴重灼傷。蒸煮粽子時,掀開蒸籠,不要整個面向蒸籠,以免臉部被熱氣燒傷。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提醒您,粽子具高熱量、高澱粉、高油脂、高膽固醇、高鹽、高糖及低纖維等特性,不宜過量食用。享用時可搭配蔬菜或清淡的蔬菜湯,加上適量水果,增加飽足感並幫助消化,1天吃1個剛剛好,沾料宜酌量使用,別忘了多一點運動,才能控制體重喔。

醫訊/健康管控血脂 高血脂掰掰

醫訊/健康管控血脂 高血脂掰掰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西化,不正當的飲食習慣,像是高油、高糖飲食,最容易造成血脂異常,血脂異常包括高膽固醇血症及高三酸甘油酯血症,這些因素也使得慢性病的比例越來越多,近年來甚至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因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特別邀請心臟內科醫師賴超倫,教大家如何控制血脂、健康管控,甚至藉由健康的生活型態來調整,戰勝高血脂症。 講座時間:101年6月18日(一)上午10:00-11:30講座地點:新竹市前溪社區關懷據點(中華路一段380之1號1樓)

醫訊/均衡飲食 戰勝糖尿病

醫訊/均衡飲食 戰勝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會有血糖增高、多飲、多食、多尿、疲乏無力和體重明顯減輕等症狀,如何預防糖尿病?糖尿病又該如何控制自己的血糖值?「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哪該怎麼辦?」想必是許多糖尿病患常煩惱的飲食問題,其實不管是想要預防糖尿病或是糖尿病患者,要想戰勝糖尿病,吃對食物、生活作息正常以及適度運動很重要!因此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特地邀請新陳代謝科醫師張然舜,教你緝拿健康元兇,戰勝糖尿病!講座時間:101年6月19日(二)上午10:00~11:30講座地點:新竹市立功社區(立功巡守隊)

夏季腸毒高峰趨緩 感染跡象勿輕忽

夏季腸毒高峰趨緩 感染跡象勿輕忽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正值腸病毒高峰期,不過,根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近兩週來腸病毒疫情有下降的趨勢,因為目前氣候炎熱潮濕,利於腸病毒繁殖與傳播,不過疾管局預估近期內各類腸病毒仍將持續活躍,疾管局呼籲家有嬰幼兒的民眾,以及教托育機構,應持續落實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注意腸病毒感染跡象,避免感染而引發重症。 近期新增5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其中4例為居住於北部的4個月、9個月男童、1歲女童及2歲5個月男童,另1例為居住於南部的3歲5個月男童。5人於5月下旬出現發燒、手足紅疹、口腔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並出現嗜睡、活動力差、肌抽躍、心跳過速、肢體無力及嘔吐等疑似重症病徵,就醫後均已康復出院。今年截至6月11日止,已累計65例重症個案,其中64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另1例為伊科病毒感染所致。疾管局提醒家長,嬰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應避免與腸病毒病人接觸,教托育機構應加強宣導學童確實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避免將病毒傳給家中其他嬰幼兒,生病請假或配合停課的學幼童,應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免疫情蔓延。腸病毒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只有短短數小時之黃金治療時間,若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重症前兆病徵,一旦出現上述任一病徵,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

提倡「戒菸就贏」 收容人為愛戒菸

提倡「戒菸就贏」 收容人為愛戒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抽菸會導致許多疾病的發生,法務部與衛生署為共同預防收容人菸品危害及維護其健康人權,透過幫助收容人能成功戒菸,使更多的收容人、矯正機構服務人員及民眾能免於一手菸與二手菸的危害,請來林依晨擔任活動代言,推廣「立志戒菸」,自99年執行「矯正機關菸害防制實施計畫」以來,6個月成功戒菸1336人,成功率達88.8%、1年成功戒菸1012人,成功率高達71.3%。由於菸品含有強烈成癮物質尼古丁,吸菸者因菸癮束縛而持續吸入菸煙所含超過70餘種會導致相關癌症之物質,致罹患肺癌、心血管疾病及呼吸系統等全身各器官危害。依英國等國家調查顯示,矯正機關之收容人因所處環境特殊性與收容人所面臨壓力等,收容人之吸菸率普遍高於一般民眾之情況。我國法務部在98年對入矯正機關之收容人進行調查發現,收容人進入矯正機關前之收容人吸菸率超過九成(高達91.6%),而在矯正機關執行後仍有抽菸比率下降至83.9%。今年之2012年戒菸就贏活動在本年3月26日在法務部長曾勇夫、衛生署署長邱文達及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共同呼籲此活動,另活動代言人林依晨小姐更特別為收容人錄製溫馨呼喚的短片,將「立志戒菸」當作重拾自由的第一步,本次有1347組收容人報名參加,在台北看守所辦理監測,法務部特別獎之七組戒菸成功而抽出之收容人,在醫師見證下公開接受一氧化碳及尿液之檢測通過,董氏基金會義工孫越、陳淑麗及李王羅等也出席頒獎典禮,鼓勵收容人能用戒菸證明自己的意願。獲獎的七組收容人有共同特色,就是為愛戒菸,來自新竹看守所之羅姓收容人表示,在矯正機關的長官的鼓勵及見證人的支持下,決志戒菸來樹立太太及兒子的好榜樣,他在獲獎時表示:「現在最想告訴家人,我真的做到了,你們也可以做到的!」國民健康局對戒菸就贏活動獲獎人表達祝賀時表示,成功戒菸除了減少購買菸品之金錢,因不再受菸癮制約及束縛,已找回健康自主權,也希望獲獎的收容人能夠持續下去,累積自己及家人的人生財富及儲蓄健康資本!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