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落實蔬果579 營養均衡度大增

落實蔬果579 營養均衡度大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雖然有高達7成上班族知道蔬果579的健康概念,但卻有99%的人做不到,平均蔬菜一天吃不足的量總達1650噸;水果一天吃不足的量,竟可疊出2040座台北101的高度。蔬果579建議全民依不同年齡及性別力行正確疏果攝取的份量。根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九百萬人罹患癌症,而專家認為60%~70%是可以預防的,其中30~40%可透過飲食調整、運動及減輕體重的方式。超過一半以上男性上班族每天至少有一餐選擇吃便當,肉類攝取份量超標,可說是無肉不歡的暴龍族。也有人把現在流行的輕食卡路里奉為圭臬,為了避免每天超過應攝取的熱量,採取少吃一餐或只吃少量食物來避免一天的熱量吸收過高,但卻又會有一餐吃爆量的鴕鳥心態族。無論是吃便當的暴龍族,還是吃輕食的鴕鳥心態族,兩種人統統無蔬果。 如果要做到蔬果579,可以搭配「健康123」:每天少吃一片肉(手掌大)、多吃兩份水果及三份蔬菜,營養均衡度就有機會大不同。考量到準備蔬果的便利性,建議上班族可以自己多準備一份蔬果便當,例如加入蔬菜棒及方便攜帶、營養密度高的水果如奇異果,來增加多吃蔬果的機會,來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讓自己遠離疾病、迎向健康。

海鮮中毒頻傳 腸炎弧菌易汙染水產

海鮮中毒頻傳 腸炎弧菌易汙染水產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日台北市發生知名連鎖餐廳用餐後發生食品中毒事件,經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初步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疑似因食用生蠔所造成。由於夏季炎熱、水產品易受生長環境中的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等微生物汙染,腸炎弧菌是一種生長在海水中的細菌,在適宜的生長環境下(30~37℃)繁殖速度驚人,可在12~18分鐘內繁殖一倍,因此,選用水產時需確認食用安全性。目前腸炎弧菌造成的食品中毒發生率在台灣排名第一;諾羅病毒是最常引起病毒性腸胃炎的病毒之一,傳染力及散播力非常快速廣泛,病毒顆粒非常少量(1~10個)即可致病,若民眾不慎食用了被腸炎弧菌或諾羅病毒汙染的生鮮海產及魚貝類,且又未充分加熱煮熟,即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水樣腹瀉及頭痛等食品中毒症狀。有鑑於近來雨水產有關的中毒事件頻傳,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民眾:避免生食生鮮海產及魚貝類,相關水產品應充分煮熟再食用;至於生鮮及熟食所使用之容器、刀具、砧板應分開,勿混合使用,避免交叉污染,以預防發生食品中毒。

吃福壽螺寄生蟲留肚內 恐罹患腦膜炎

吃福壽螺寄生蟲留肚內 恐罹患腦膜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8名在彰化縣服務的35~47歲男性泰國籍勞工,在5月24日食用水煮福壽螺拌青菜辣椒後,陸續出現頭痛、後頸痠痛等症狀,6月13日就醫時,醫院通報其為疑似廣東住血線蟲病,該寄生蟲常侵入腦部、脊髓等神經組織,造成各種神經學症狀。患者多半出現腦膜炎,疾管局提醒民眾,勿生食或食用未煮熟的福壽螺或蝸牛等中間宿主。泰籍勞工其中6人之檢體經檢驗,確認感染廣東住血線蟲,8名病患皆在接受治療後痊癒出院。另經衛生單位採集鄰近池塘內之福壽螺,中山醫學大學寄生蟲學科於10個福壽螺中檢出7件有廣東住血線蟲之幼蟲。 台灣早年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主要的感染源是食用未煮熟的非洲大蝸牛,大部分感染者為孩童,但近十年來的散發病例報告,以外籍勞工生食螺類造成感染最為常見,衛生局近年來已加強外籍勞工的飲食習慣及衛教提醒,以降低罹病風險。廣東住血線蟲感染人類的主要途徑,是經由食用未煮熟受汙染/寄生之福壽螺、蝸牛或蛞蝓、受到幼蟲污染的水或生菜(沾染受感染螺類之黏液)等所致,潛伏期約2~3天,最長可達47天。廣東住血線蟲病以劇烈的頭痛最常見,也可能出現發燒、嘔吐、頸部疼痛、等症狀,更可能造成視力受損。或危及生命。處理福壽螺或蝸牛等時應戴手套並洗淨雙手(砧板亦需清洗),飲水要煮沸,新鮮的農產品應澈底清洗乾淨,如能落實相關預防措施,即可以避免感染。

豪災後小心類鼻疽 掃積水預防傳染病

豪災後小心類鼻疽 掃積水預防傳染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日豪大雨襲台,造成部份地區淹水災情,疾管局依歷年資料顯示,風災水災過後易發生傳染病,例如類鼻疽、鉤端螺旋體病及經由病媒蚊傳播的登革熱等疾病。往年大型風災後,更曾出現類鼻疽疫情,原因與接觸污水污泥或吸入帶有病原體的塵土有關。而98年莫拉克風災過後,屏東縣萬丹鄉發生鉤端螺旋體病群聚疫情。疾病管制局呼籲受災地區民眾應避免接觸污水及污泥,做好防護措施,如穿著長靴和手套等。依據疾管局歷年疫情監測資料顯示,風災水災過後是傳染病發生的高風險期,而台南市及高雄市亦分別於4月及5月出現本土登革熱疫情。降雨造成的容器積水而導致病媒蚊孳生,呼籲民眾雨後應加強清除住家戶內外積水容器,以防範登革熱的傳播。如有出現發燒、頭痛、全身倦怠、後眼窩痛、肌肉痠痛或關節痠痛等疑似登革熱症狀,亦應主動就醫治療。類鼻疽的症狀表現差異大,從無症狀、肺炎、慢性內臟器官或局部皮下化膿,到嚴重的敗血性休克都可能發生,在糖尿病等慢性病患易導致死亡。急性期常以不明原因敗血症或肺炎為臨床表現,老年人或具有慢性病史者需特別注意,應將類鼻疽列入診斷之考量。鉤端螺旋體病的臨床症狀因個案而異,也可能產生各種症狀,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未即時給予妥適治療,則有致死的可能。疾管局提醒臨床醫師,如有發現疑似病例應立即通報,減少傳染病散播的風險。

宜蘭因應人口老化 創造高齡友善城市

宜蘭因應人口老化 創造高齡友善城市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隨著醫療、經濟的進步,台灣高齡化社會已是未來趨勢,為因應老齡化社會,宜蘭縣至100年6月底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60248人,佔總人口數的13.09%,相較於台灣地區的老年人口比10.76%,顯示宜蘭縣高齡化問題日趨嚴重,成為全國第六名之老化城市,宜蘭縣政府積極於101年推動「高齡友善城市」計畫。共同營造「高齡者幸福居」。 「高齡友善城市」是一個具包容與可及的都市環境,藉由政策、服務、配置與設施,促進活躍老化,讓人在變老過程中,都能獲得最大的健康、參與及安全。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高齡友善城市包含8個主要推動面向,包括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除可以讓生活環境更加便利外,還能兼顧高齡者的需求,加強硬體及軟體兩部分之無障礙,達活耀老化,親善服務之目標。 縣政府表示,「幸福立縣、友善服務」是本縣的施政願景,「高齡友善城市」計畫則是具體實現友善服務施政願景最佳行動,宜蘭縣縣長林聰賢已於100年11月分別簽署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Organization)高齡友善城市全球網絡及愛爾蘭成功老化網絡之「都柏林宣言」,承諾建構高齡友善城市之積極作為,宜蘭縣政府亦在3月份成立跨局處之「高齡友善城市推動委員會」,及7月份進行縣內長者需求評估問卷調查,透過瞭解高齡者需求,了解在地長者的需求。

在地化雙向轉診 不需費時求名醫

在地化雙向轉診 不需費時求名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全民健保的推行,有效地解決民眾就醫的財務障礙,民眾可以自由選擇就醫院所,但也讓很多人習慣到大醫院就診或找名醫看病,導致醫學中心之門診量不斷增加,形成初期醫療照護及慢性病患佔據重症醫療資源,造成民眾就醫的不方便,也形成醫療資源浪費。為強化各級醫療機構應有的功能,及鼓勵民眾在社區基層院所就醫,衛生署在94年1月起實施「全人健康照護計畫」,推動建置在地化的社區醫療照護網路,落實本土化雙向轉診。衛生署結合衛生行政、健康保險及醫療提供系統之資源,建立本土化之雙向轉診制度打造民眾信賴、品質確保以及雙向暢通的轉診制度,規劃在全民健保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制度試辦計畫既有基礎上,推動以社區醫療為導向,以病人為中心,進行健康管理,強調在地特色,優先管理慢性疾病,充實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能力,促進基層醫師與合作醫院間雙向轉診資訊的分享。雙向轉診好處是希望提供厝邊就醫、在地照顧方式,由家庭醫師提供貼心、全方位服務,如需轉院,由社區醫師提供協助,不僅節省到處找醫師的時間和金錢,且能提供轉診病歷摘要,讓接手的醫師可立即掌握病情。同時,出院後若仍須追蹤,也可轉回家庭醫師處理。基隆市衛生局呼籲,社區診所落實轉診制度,民眾可得到優質的照護並減少不必要的重複就診,避免病急亂投醫或延誤就醫。如同衛生署口號「轉診合作好、資源用到老」。

遠離危險情人 7大警訊要注意

遠離危險情人 7大警訊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來感情糾紛造成的暴力事件屢見不鮮,許多甚至危及生命。基隆市一名男子酒後和女友發生口角後毆傷女友使肝臟破裂致死。「恐怖情人」成為當前重要的社會議題,除了在平時注意情人的言行舉止,如出現暴力行為、言語侮辱或情緒起伏過大等,若不巧讓自己遇上了危險情人,容忍或期待改變都可能造成暴力循環,更容易給自己的生命安全帶來危害。張老師出版社所出「遠離危險關係」一書,作者尼爾森博士(Noelle Nelson)提出危險情人七大警訊:對情人瘋狂的追求並非始於浪漫,而是出於不擇手段,並枉顧他人的意願;占有慾-對情人的行蹤、穿著、交友非常在意,常會橫加干涉與操控;情緒起伏過大-對方易為一些小事而有過激烈的情緒,會突然發怒或吼叫,這時應擔心其內在的黑暗面逐漸浮現出來;易怪罪他人-有錯都是別人或情人的錯,跟自己無關;言語侮辱-對情人常有言語貶抑與侮辱的用詞;對別人的需要冷漠-當別人痛苦時,總展現出事不關己的態度;曾有暴力行為-過去曾有丟東西、打人的暴力行為。因為近來臺灣社會情殺案件層出不窮,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再次呼籲只要相處過程中初次出現暴力行為時,就要馬上尋求協助,無論是報警處理還是透過撥打113專線諮詢。千萬別為對方暴力行為找藉口而一再原諒對方,或是只想靠自己的忍耐和改變來經營感情,因為您一時心軟可能會形成對方暴力循環,同時讓自己更難逃脫對方的控制,更可能因此而喪失寶貴的生命。

暑假倡拒毒拒菸 青春專案提升參與度

暑假倡拒毒拒菸 青春專案提升參與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到來,據往年統計,學生在放暑假時吸毒、販毒的比率提高,且吸毒的年齡層有逐年下降的趨勢。基隆市衛生局及各衛生所將於七月一日起,聯合警政及社政單位,因應暑假開始為期兩個月宣傳青少年反菸反毒活動,藉由宣導活動讓避免青少年誤觸毒品、菸品,活動中設計有獎徵答,提高青少年參與度與宣導效果。反毒的重點工作是從校園、從學生、從反K他命開始做起,因為K他命是管制藥品,孩子如果接觸了K他命,就等於是吸毒,青春專案3大主軸包括淨化青少年成長環境、辦理熱力青春活動、擴大預防犯罪宣導等,這些業務在警政、教育及衛政單位平日都已努力執行,希望暑期能合併更多單位結合各方資源,加強提高宣導能見度及執行成果,讓青少年、家長都熱情參與。 在為期兩個月的活動中,基隆市中正區衛生所將結合轄區內的國高中舉辦反菸毒宣導活動,活動過程將會利用有獎徵答方式讓青少年能夠更記憶深刻並勇敢拒絕,有意願辦理活動的各學校單位均可洽中正區衛生所電話與護理長黃靜怡聯絡。相關的防治工作不單只是政府機關單位的責任,更是要家長們共同合作。青少年反毒反菸絕對不是隨便說說而已,必需徹底嚴格執行。

提升精神疾病照護 走入社區支援家屬

提升精神疾病照護 走入社區支援家屬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精神病患多數需按時服藥,不過行政院衛生署草屯療養院發現,許多病患因病識感差及不規則服藥讓症狀惡化,因此,草屯療養院的「精神病社區關懷照顧計畫」會前往社區訪視患者,藉由定期的關照,提供良好的建議並協助個案復健,也可提升家屬的支持度,穩定病情讓病患獲得更完善的照顧條件。草屯療養院今年承接南投縣衛生局委託之精神病社區關懷照顧計畫,個案來源由衛生局轉介,服務內容包括:定期提供案主及家屬居家關懷;提供藥物及精神醫療諮詢,並協助案家疾病處理之技巧,家人的支持度也格外重要,通常支持度較好的家屬,個案病情會相對穩定,而支持系統薄弱的個案,可能需要靠一些醫療資源及社會資源的介入,來彌補支持系統的不足,以避免個案病情惡化。草屯療養院表示,「精神病社區關懷照顧計畫」中心精神重視每位精神病人之獨特性,依個案需求開發多元性服務方案,社區關懷訪視員提供主動關心,協助個案訓練獨立與適應社區生活,提供社區復健機構資訊,以協助個案接受復健服務;並利用社會福利資源,協助案家申請相關補助評估,並轉介民間團體救助資源。陪伴病友跨過障礙,看見生命的光彩。

建立正確119救護 非緊急傷患需收費

建立正確119救護 非緊急傷患需收費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非緊急病患佔用緊急救護資源比例漸增,許多民眾不能分辨119救護的使用時機,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消防局擬訂「臺北市到院前緊急救護收費計畫」,除藉由宣導及輔導特殊個案,讓資源能被合理使用, 7月1日起,對於指定至「非急救責任醫院」或「急救責任醫院非急診」就醫之民眾將收取「緊急醫療運送費」,讓民眾建立正確使用救護車的概念,以保障真正緊急傷病患之權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消防局共同擬定「臺北市到院前緊急救護收費計畫」,今年7月1日起,當119救護人員碰到堅持至「非急救責任醫院」或「急救責任醫院非急診」就醫之民眾時,將先告知其已違反緊急傷病患送醫原則,必須收取1800元的「緊急醫療運送費」;臺北市政府緊急救護審核小組亦將定期開會檢討收費對象之標準,以求更加符合公平正義之原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曾於100年底的記者會中指出共有149位民眾1年內使用119救護車超過10次,合計使用了3370次,榜首更是高達88次!衛生局局表示為了解這些高使用者的真實狀況,已協請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長期照顧管理中心及12區健康服務中心進行訪視,深入了解這些民眾的健康狀況與就醫需求,並宣導使用119救護車之正確觀念(拿藥、換藥或看門診可使用其他交通工具)。經過衛生局數月的訪視及宣導,上述149位民眾今年1至5月使用119救護車之總次數為711次,與去年同期的1228次相較,下降約42%,顯示相關單位的積極介入及宣導有了成效,因此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及消防局已共同製作宣導海報及短片,將於7月起在公共場所張貼播放,持續教育市民珍惜緊急救護資源之重要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