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

減重手術前狂吃紓壓 百斤女胖到昏迷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體重破百合併糖尿病、睡眠呼吸中止症必須接受減重手術的患者,竟在手術前因壓力又大吃大喝,胖到145公斤,更在術前陷入昏睡,住進加護病房!年僅35歲、身高160公分的葉小姐先天失調、後天不良,先天失調是罹患乾癬,曾使用類固醇導致身體變成中央型肥胖,且患有嚴重糖尿病;後天失調則是飲食缺乏控制,習慣靠吃喝抒減工作壓力,更出現呼吸衰竭、睡眠呼吸中止等嚴重肥胖後遺症。父母擔心再這樣下去,女兒健康與性命堪憂,希望藉減重手術扭轉未來。腰圍55吋 穿過20公分厚脂肪層進行腹腔鏡手術台中慈濟醫院代謝及減重中心主任李旻憲表示,意外的是,患者術前加倍大吃特吃,短短兩周體重再增加10公斤,到達145公斤新高點,減重中心團隊術前訪視,她已陷入昏睡,緊急送加護病房插管治療,家人為了女兒好,決定還是要手術。患者在加護病房住了七天,恢復到可接受手術時,腰圍仍超過55吋,腹腔鏡手術必須在腹部開三個小洞,將套管伸進腹腔內臟,穿過近20公分厚的肌肉與脂肪層,團隊用一個多小時完成手術,再住進加護病房觀察,經悉心照護後,病情穩定順利出院。三個月瘦身40公斤 「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患者接受胃縮小術後,胃減少2/3左右,配合飲食調整,三個月成功瘦身40公斤,舊衣服全都變得像布袋,得重新置裝。她歡喜說,感覺自己比以前清醒多了,人生也有了目標。李旻憲指出,胃縮小手術減少胃容量,吃一點就飽,足夠一天生活熱量,手術移除飢餓感,降低食欲帶動瘦身。

2歲開始練習用剪刀 可提升手眼協調

2歲開始練習用剪刀 可提升手眼協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剪刀被許多家長視為違禁品,光想著孩子拿著剪刀揮舞,就覺得太危險了吧!家長平常都會藏起來,避免被孩子發現後,吵著要操作。究竟多大孩子可以拿剪刀呢?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指出,剪刀看似危險但卻是練習精細動作最佳的利器,使用剪刀不僅可顯示精細動作的發展程度,也能提升手眼協調能力、雙側動作協調能力及軀幹穩定度等,建議在家長的陪伴下,可讓孩子學習使用剪刀。家中違禁品 可在家長陪伴下使用該院職能治療師沈靜萍表示,可嘗試讓不同年齡層孩子學習使用剪刀進行不同的技巧活動。2歲開始可在家長協助下認識剪刀,單手將剪刀剪一個開口或是練習剪刀開合;3歲孩子可在家長監督下剪直線、還有沿線剪,這樣可以加強手部力量;4歲孩子可練習剪直線轉彎(<、>、∩、∪)等簡單線條;5至6歲孩子剪刀技巧就會比較純熟,雙側協調也會比較好。有助於書寫上三指抓握穩定剪刀是練習精細動作技巧的好工具,也是幫助孩子提升手指分化動作、虎口和近端穩定度、雙側協調和掌內肌的力量,進而幫助孩子未來在書寫上三指抓握較穩定。剪刀這麼多好處,快幫孩子練習吧!

走路跛行別輕忽 當心四肢動脈阻塞

走路跛行別輕忽 當心四肢動脈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血管疾病之中,大家熟知的除了心血管與腦血管疾病外,就屬近年來比較為人重視的周邊動脈疾病了(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簡稱PAD)。PAD是指主動脈或四肢動脈出現狹窄或阻塞現象,它發生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內層產生粥狀硬化斑塊,造成血管管腔變窄及血流量降低而缺氧。尤其以年過40歲的人,在60~70歲可達到極高的盛行率。它的危險因子與心血管及腦血管疾病相同: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功能不全等。通常體重過重或肥胖的人容易併發代謝症候群,進而衍生三高現象,所以也需特別小心PAD上身。症狀嚴重休息時腳部也會痛PAD最常出現的位置,大腿的股動脈與膝關節的膕動脈佔80~90%,再來是小腿的脛骨動脈與腓骨動脈佔40~50%。粥狀硬化斑塊常出現在血管分支處,老年人與糖尿病者以較末端的血管為主。一般而言,不到50%的PAD患者才有症狀,比如走路時步態的輕微改變,其中最常見的症狀是間歇性跛行:肌肉容易出現疲勞感、疼痛感、麻木感、甚至抽筋,尤其運動過程中更明顯,休息則可緩解症狀。嚴重的PAD患者,休息狀態下也會出現腳部疼痛感、冰冷感、麻木感,夜晚尤其明顯;觀察這些嚴重的PAD患者,也可以發現到局部毛髮脫落、指甲變厚、皮膚變蒼白或發紺、站立太久時明顯水腫等。至於PAD的檢測上十分簡單,通常藉由病史回顧與理學檢查就足夠;目前健康檢查也會藉由都卜勒超音波來確認其病灶位置、狹窄程度、血液流速等。此外,我們也可以藉由一般的血壓計來自行評估:1.量取上臂(肱部)的收縮血壓(B);2.再量取小腿(腳踝上方)的收縮血壓(A);3.計算A除以B的值(ABI);4.正常的ABI是1.00~1.40;邊緣值(介於正常與不正常之間)是0.91~0.99;不正常或確診PAD則是0.90以下。另外,對於非常嚴重PAD患者,在接受外科血管重建前,才會考慮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核磁共震血管攝影、導管性血管攝影等來進一步評估。血管老化不是中老年人專利有症狀的PAD患者中,大約50%左右會發現同時存在冠狀動脈心臟病,這也是為何PAD患者發生心肌梗塞或心因性猝死的危險性較高。隨著飲食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這類血管性的問題已不再是中老年人的專利,年輕族群也慢慢發現有血管提早老化現象,這點值得大眾深思警惕,故除了基本的自我調整外,更要積極控制三高與體重管理,方可避免PAD提早來到。(文章授權提供/雅得麗生活診所)

刷牙馬虎了事 不到40歲滿口牙結石

刷牙馬虎了事 不到40歲滿口牙結石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年紀輕輕竟一口爛牙!38歲林先生因下顎前牙動搖求診牙科,檢查發現有大量牙結石堆積,安排放射線影像檢查分析後,確定他出現慢性牙周病症狀。慢性牙周病與口腔衛生息息相關,醫師呼籲牙齒清潔與保養很重要。細菌、食物殘渣形成牙菌斑 鈣化堆積變牙結石林先生不抽菸、不喝酒、也不嚼檳榔,但才38歲已經齒牙動搖,台中慈濟醫院牙科醫師何曉涵表示,林先生除牙齒搖晃,還有嚴重牙結石堆積,影像檢查更發現牙周組織發炎,已影響到牙周韌帶、齒槽骨和牙骨質。排除其他致病因素並瞭解口腔衛生習慣後,發現患者雖然沒有不良嗜好,卻因為不重視牙齒清潔與保養,是造成一口爛牙的主因。何曉涵解釋,牙周病是牙菌斑累積引起,牙菌斑就是俗稱的「牙垢」。他表示,無論是否進食、吃東西,牙齒表面都會形成一層生物薄膜,隨時間推移與細菌繁殖,薄膜會增厚變成牙菌斑,所以,牙菌斑就是由細菌、食物殘渣、脫落的口腔上皮細胞和唾液組成。「牙結石」就是牙菌斑鈣化後堆積而成,唯有平時做好牙齒清潔與保養,才能減少牙周病發生。三餐飯後、晚上睡前都要刷牙 牙縫也不能忽略保護牙周與牙齒,正確潔牙方式很重要,刷牙時機、工具與動作都是關鍵。三餐飯後與晚上睡前都是刷牙時機;還要選用適合大小、軟硬度適中的牙刷;以每3、4顆牙齒為一個小區塊刷洗,動作要輕而快,以橫向、縱向、畫圈三方式來回刷洗。最容易被忽略的牙縫也是刷牙的重點,可以用牙線或牙間刷清潔洗刷齒縫,才能洗到每個角度。更好的方式是定期到牙科回診洗牙,清除較深層牙結石也是保養牙齒的關鍵。雖然牙醫盡最大努力,林先生最終還是無法保留搖晃的牙齒,更換成活動假牙。何曉涵指出,牙齒是人體營養吸收的前哨站,牙周組織就像房子的地基,地基穩固才能有強壯的牙齒,也才能咀嚼出健康的美味。

誤信釋迦降血糖 糖尿病患血糖狂飆

誤信釋迦降血糖 糖尿病患血糖狂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坊間流傳吃釋迦可以降低血糖,營養師提醒,釋迦營養價值高,但含糖量也高,若一次性攝入過多,仍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宜攝取適當的總糖量。含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C 糖分也不容小覷近日多名糖尿病患者至衛福部南投醫院返診追蹤時,發現原本控制得當的血糖增加許多,在營養師詢問下,發現正逢釋迦產季,這幾位糖友不約而同地都吃掉一整顆釋迦,詢問下才得知道他們誤信吃釋迦能降血糖,甚至能治療糖尿病的傳言。南投醫院營養師毛柔壹表示,12月為釋迦的產季,是目前當季的水果之一,其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C。釋迦口感綿密,香甜可口,因此糖分也不容小覷,所以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適量地攝取。台灣的農業技術先進,經由技術改良後的釋迦個個都碩大飽滿還帶有特殊的香氣,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毛柔壹指出,每100公克去皮去籽釋迦就有104大卡的熱量,是一種熱量及營養密度較高的水果,目前市售的釋迦約一顆一斤重,若一次食用一顆即超過建議分量,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分數,除了分次食用外,多人一起分食也是一種方法。此外,為避免攝取過多糖分,建議攝取頻率也不宜過多,一周一、二次為限,並與其他水果輪替食用。若是腎功能不佳及限鉀的患者最好與營養師討論後再攝取,避免攝食過量的鉀離子。攝取過量 餐後至少做30分鐘以上運動毛柔壹建議,若不小心吃過量,餐後進行至少30分鐘以上的運動,消耗多攝取的熱量及糖分。也提醒糖尿病患者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遵從醫囑,別誤信偏方控糖,以維持血糖穩定。

逆轉腎!酮酸胺基酸加低蛋白飲食

逆轉腎!酮酸胺基酸加低蛋白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洗腎人口逐年攀升,腎臟疾病長年穩坐健保項目支出第一名,因此,台灣也被稱為洗腎王國,對於腎友而言,定期接受治療是必要的,位於幅員遼闊的東部地區且患有腎臟相關疾病的原住民,日常飲食習慣及療程中的交通、醫療資源更是應被關注的議題。 酮酸胺基酸搭配低蛋白飲食介入 洗腎延緩5年 台東基督教醫院內科暨血液透析室主任 馬堅毅醫師表示,患有慢性腎臟病(CKD)的患者,有可能由糖尿病、高血壓、不良生活及飲食習慣等引起,需要根據病患狀況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醫師與病患及病患家屬進行積極溝通是必要的。 馬醫師說明,據研究顯示患者進入洗腎階段第四期,也就是腎絲球過濾率值(GFR)小於30時,應同時進行酮酸胺基酸加低蛋白飲食的介入,可延緩洗腎5年甚至更久。馬醫師進一步講述,患者在療程過程中最需要的是補充營養,營養不足可能容易被感染,而酮酸胺基酸是很好的營養來源,搭配正確飲食及配合醫師指示,儘早進行治療及控制,可改善腎臟惡化,不只減少死亡率,更能夠讓病患回歸社會與家庭。 東部地區原住民患者 提供衛教知識刻不容緩 馬醫師分享東部地區罹患慢性腎臟疾病比率,僅次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病患,而患有慢性腎臟病的原住民因交通問題,比較沒有辦法定期到醫院檢查,加上原住民飲食中的肉類佔比較大、水分攝取較少、飲酒次數多,因此罹患血尿酸症機率高,所以平日的飲食控制更為重要。 馬醫師表示『讓原住民患者到醫院的這條路並不容易,能實際至村落進行衛生教育才是更重要的』對於居住在偏遠地區的原住民來說,期望能夠在慢性腎臟病第一期甚至更早開始教育慢性腎臟病的知識,讓病患能好好保護腎臟,避免進入洗腎階段。 馬醫師與我們分享,曾有一位14歲的小孩,發現自己有血尿後進行就醫,因為平時水分攝取較少加上憋尿造成結石及感染,除了積極治療之外,馬醫師也提供衛教知識,避免日後因延誤就醫,增加進入洗腎階段的機率。 良好飲食控制對腎臟健康是關鍵 馬醫師呼籲大眾,平日除了要有良好的飲食控制以及運動習慣,也要避免服用非醫師指示藥物,因為對腎臟傷害甚大,更可能會有惡化情況產生。慢性腎臟病病患要對於自己有信心,對明天抱有希望,建議慎選好的食物並珍惜藥物,由衷希望民眾終其一生不要洗腎。 看更多 腎臟病衛教專欄

一千個愛心零錢箱 跟黑社會搶孩子

一千個愛心零錢箱 跟黑社會搶孩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台灣,不論是速食餐廳、大賣場或是便利超商,走到櫃台結帳時,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社福機構的零錢捐款箱,放置這個箱子的用意,是要讓民眾找回零錢後,可以隨手投入做公益,讓小小的零錢化為滿滿的愛心。為了因應店家不同空間的需求,通常在結帳櫃台旁設置小型的零錢捐款箱,另外還有發票捐贈箱,因為體積比較大,多半放在地面上。不要小看這個零錢捐款箱,一塊錢、一塊錢慢慢累積,有時一個月甚至可以貢獻一千元以上。對許多靠小額捐款的社福機構來說,零錢捐款箱的捐款是匯聚社會資源的穩定來源。處處是恩典二○一六年,很感恩中區五十嵐願意讓張秀菊基金會在它的連鎖飲料店裡(當時有一百四十多家加盟店),擺放我們的零錢箱與落地型發票箱,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里程碑。在此之前,張秀菊基金會的愛心零錢箱只有零散放置在一些店家,數量並不多,這家大型連鎖飲料店加入後,一口氣占了八成五的比例,成為小額捐款的主要來源,並讓基金會的知名度提升。因為愛心零錢箱分布涵蓋台中、彰化、南投、雲林和嘉義地區,範圍非常廣,基金會為此特別聘請專人負責收回零錢箱內的捐款,還對外募捐一台公務車作交通工具。當時我們正努力為奇歷兒少之家建院募款,所有零錢箱的捐款連同發票對獎,全部都轉入建院專戶內,專款專用。過了兩年半後,這家連鎖飲料店的總公司政策異動,為了維持結帳櫃台桌面的整潔,一律撤除收銀機旁的桌上型捐款箱,但仍可繼續放置落地型的發票箱。負責這項業務的基金會同仁收到訊息後非常緊張,很擔心未來的小額捐款會緊縮。她說,原本打算建院完成後,這些愛心零錢箱還可以供孩子們讀書,現在一下子少掉一百多個捐款點,該怎麼辦?我知道一下子被退回一百多個捐款箱,會連帶影響到未來的捐款收入,但我還是安慰她:「不要哭!其實這算是個好消息,提早給我們機會去想下一步,而不是等合約到期才來想這個問題。所有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們可以去開發其他的店家啊!」平凡上班族的非凡夢想當天,我急著在手機上的各個群組逐一發問,詢問是否有店家願意讓我們放置愛心零錢箱。突然有位朋友麥克(本名楊育庭)開口:「小美,你要幾個?」我把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告訴他,然後說出我的目標:「我只要一百五十個。」對方回應:「我來想想。」隔天,這個朋友打來:「讓我們來挑戰一個卓越的數字──一千個零錢箱!」想不到一個年輕小伙子,居然比我更敢做夢!這位被我視為「大天使」的七年級生,是基金會眾多小額捐款人之一,他只是個普通平凡的上班族,卻可以發揮影響力,成就一個卓越非凡的夢想,幫助一群孩子尋夢、造夢!更厲害的是,我們只花了一個月又二十二天的時間,就完成了這個夢想!發起「一千個愛心零錢箱」的麥克,成長背景其實跟基金會的孩子相像,家中有六個兄弟姊妹,加上父親在國外工作中早逝,能從家裡得到的資源非常有限,必須很早就獨立,不斷靠打工賺錢來養活自己。他是在沙連墩參加活動時,接觸到基金會的孩子,看到他們在基金會照顧下變得更堅強,也從閉俗(台語,內向害羞)變得願意敞開心胸跟人互動,所以很願意幫助孩子。當時我正在四處張羅孩子們下學期的學費,因為快要過年了,時間根本不夠用。但我相信,只要願意去做,而且是做「對的事情」,宇宙萬物都會成就你的夢想。我們先設了一個line 群組,取名為「張秀菊基金會傳愛零錢箱建置」,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慢慢加入夥伴,一個拉一個,沒想到不到兩個月就加入了一百九十二人。我把這群志工夥伴稱為「傳愛天使」,他們都願意義務幫忙,主動去詢問店家是否願意放置張秀菊基金會的愛心零錢箱,有的人打電話去問,有的人甚至用走的一家一家詢問。中間如果遇到問題,「天使」夥伴們就彼此討論有什麼新方法可以更好。他們也在自己的親朋好友群組間分享這個消息,知道基金會需要幫助的人,如滾雪球般愈來愈多。麥克說,當初他推這個計畫,朋友笑他是「乞食下大願」(台灣傳統俗語,乞丐許大願,意思是連生活有問題的乞丐也會有夢想,要全力打拚),也曾經被當成是詐騙集團和瘋子。但他總是保持信念,很有耐心地回答對方的問題,化解尷尬和質疑。整個尋找店家的過程,是愛支撐大家把事情做好,為了確保能及時將愛送達,每個店家都經過他親自確認沒問題後,才登記在記事本上。當初他根本沒料到社會上竟有這麼多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這些小朋友,而且都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去完成一群孩子的夢,所以令他非常感動。與店家共好對我們來說,願意放置基金會零錢箱的愛心店家,就像我們的分身一樣,店家的生意好、能長期經營,給基金會的捐款才能長長久久,所以我們很希望能與店家一起「共好」。二○二○年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對許多店家帶來不小的負面衝擊,連帶也影響到零錢箱的捐款收入。我們會主動關懷店家,給對方加油打氣,並主動送上基金會出版的會刊,讓對方開始關心、瞭解基金會所做的事,不只是「有個機構在照顧弱勢處境的孩子,放個捐款箱幫忙出點力」而已。我們希望每位店家老闆也能夠瞭解,他們正在做的好事將會產生多大的社會影響力,因為每一塊錢的捐款都是一股愛的力量,現在種下金錢的種子,將來會在自己的生命裡成長、茁壯。在接觸眾多愛心店家、收回捐款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好多感人的故事。像有個放置在美容美體工作室的零錢捐款箱,志工光清點捐款就足足花了一個小時,發現裡面居然有一萬多元!沒想到一個小小的工作室,居然是捐款的「巨無霸」!這個美容美體工作室是一位獨力扶養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經營的,因為這個媽媽當初在人生低潮遇到困境時,曾經接受社會的幫助,所以得知基金會孩子的處境後,立刻同意在店裡設置愛心零錢箱。如果客人想要刮痧或擠臉上的痘痘,她替客人服務時會告知她不收錢,但請客人直接把錢投入捐款箱,做善事幫助孩子,有些客人知道張秀菊基金會的故事後,到工作室做完臉就會自動投錢下去。工作室老闆娘說,她希望盡一點力量幫助基金會的孩子上學,將來在社會上成為有用的人,長大後還能繼續傳愛,去幫助更多的孩子。她也期望自己成為三個孩子的榜樣,當孩子看到媽媽做好事,長大後也願意這麼做。要跟黑社會搶孩子在台中忠孝夜市經營三十多年的蔡家豆花店,也是愛心店家之一,攤位上放置的愛心零錢箱居然放不到半個月就裝滿了!原來是因為政府的限塑政策,店家不主動提供塑膠袋,但如果客人有需要加購提袋,這個店家就會請對方把一元直接投入愛心零錢箱,因此很快就裝滿。一位台北饒河夜市的攤商是因為到沙連墩露營時,聽到大熊老爸(基金會董事長張良卿)說的一句話:「要跟黑社會搶孩子!」便加入了愛心店家的行列。她帶著夜市攤商共襄盛舉的愛心捐款箱回到逗點咖啡時,提到每年暑假她都會關注大熊教練每天在網上分享帶著孩子環島自立生活訓練的行程,無論颳風下雨,看到孩子們都勇敢向前走,非常佩服基金會孩子們的勇氣。她說,她很希望基金會收的孩子愈來愈少,這樣代表台灣社會愈來愈好,所有父母親都負起教養的責任,就不會讓孩子受傷難過,雖然基金會可以保護和疼愛孩子,但孩子還是希望得到原生父母的真心對待。(本文摘自/在愛裡相遇:用一塊錢的力量,累積千萬祝福/發光體文化)

毒癮難戒?醫:秋冬溫度最適合戒毒

毒癮難戒?醫:秋冬溫度最適合戒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台灣逾30萬人有非法物質濫用狀況,醫師提醒,女性情緒細膩,容易在憂鬱時飲酒用藥,且用量會隨著年紀增長而愈來愈多,加上女性體脂肪比例高,比較容易堆積藥酒的毒性;且有些女性對伴侶有經濟依賴,因此當男性使用毒品時會蠱惑女性,有時女性醒悟想戒毒,卻因擔心遭藥頭或毒蟲跟蹤、人身安全受威脅,而無法逃離毒癮深淵,因此女性戒毒可能比男性困難。退藥過程焦慮不安、猜忌多疑樂生療養院身心科蕭銘宏醫師指出,一名大學剛畢業的女患者被媽媽連哄帶騙的帶至身心科門診,媽媽慌張地表示,女兒突然變了,會忽然哭又笑,沒辦法好好與人對話,有時會發抖,下一秒卻暴怒、對空罵人,又自言自語說有人要傷害自己。李媽媽注意到最近新聞報導調查局毒品遺失,而且每天都有用毒的社會案件,擔心女兒出事,因此帶她來就醫。蕭銘宏表示,毒品使用後及退藥的過程中,都有可能會發生像李小姐的精神狀況,其他警訊還包括徹夜失眠、食欲變差、體重減輕、常打哈欠或沒精神、情緒不穩、焦慮不安、猜忌多疑、瞳孔縮小、經常一個人關在房間、瞳孔縮小及金錢需求增加等。這些「物質引發的精神病症」與「思覺失調症」不同的是,用毒後隨即發作但可恢復的,而非思覺失調症的漸進式緩慢發作。春季戒毒易感冒 夏季易破功雖然毒品引發的精神症狀在治療反應上較思覺失調症來得快且較有機會恢復,但成功戒斷毒品並不容易,除了要有堅定的戒毒決心外,由專業醫師評估並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延誤治療的風險。而秋冬季節的溫度相對穩定,較適合戒毒,因為吸食毒品後所產生的藥理反應,會感到渾身發熱,而在毒癮來襲時會感覺極度的冷,春季戒毒會因戒斷後抵抗力迅速下降而極易感冒,夏季則因難控制忽冷忽熱而復吸。另外,吸毒者如有高血壓、皮膚潰瘍、頭暈頭痛等疾病,倘若秋冬不戒毒又沒有醫療護理,更容易造成引發其他意外傷害,最常見就是凍傷及摔傷。因此建議自身或發現親朋好友有上述狀況或警訊,應趁今年秋冬,盡早到身心科尋求一對一諮詢與治療,也可撥打免費戒毒專線0800-770-885求助。

結婚不是人生必須完成的大事

結婚不是人生必須完成的大事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學生時代開始交往,順理成章步入禮堂;聯誼認識,進而共組家庭;透過親友介紹締結連理……為何有些人進入婚姻不費吹灰之力,有些人卻是婚姻絕緣體,兩者的差別究竟在哪裡?我認為,對於婚姻沒有太多執著與設限的人,比較容易完成終身大事。或許,那些看似不費吹灰之力就順理成章走進婚姻的人,在結束單身之前,其實也曾有過不少內心掙扎。只不過,最後他們選擇看開,告訴自己說:「算了,就決定是這個人吧!」容我在這裡調個書袋, 據說日文「 看開」( 諦) 的語源來自「 看清楚」,意思是不受束縛、不執著的超脫態度。「現在時機差不多成熟了,該結婚了。」乍看之下,這樣的「看開」似乎是種妥協,但換個角度看其實是種超脫的想法。「人與人的緣分本就是講求同氣相投。頻率相同的人自然會彼此吸引,所以眼前的對象與我的頻率正好合適,就和他(她)結婚吧!」這是正向的看開。基於正向思考所諦結的姻緣,婚後倘若繼續督促自己成長、尊重配偶、心懷感恩、為家庭努力打拚,這就是一種美好的了悟。不是「不結婚」,是「結不了婚」想結婚又結不了,而來找我訴說心事的人,少說有好幾大卡車。和他們深談的結果,我發現這些人的內心深處大多是焦慮擔憂和寂寞難耐的情緒。他們把全副心思都放在自己的負面情緒上,為了逃避難以面對的情緒壓力,轉而尋求婚姻的救贖。對他們來說,尋覓一樁幸福的婚姻簡直難如登天,但也並非絕對不可能。然而,結婚絕非終點,結婚的當下,或許是擺脫了剩男和剩女的婚姻焦慮,但接下來的現實婚姻生活,往往與理想中的婚姻生活相去甚遠。對此,我已經聽了不少苦主的怨言。想婚,不昏頭所謂「執著」,就像是分明已經吃飽,食物都滿到喉嚨了,卻因為捨不得浪費,硬是繼續把飯菜塞進胃裡面。如果你執著的點在於,「如果放手讓這個人離開,我這輩子大概就再也找不到更好的對象了」,那麼這樣的執著和前面談到的了悟,也就是「正向的看開」,意義可不同了。另外還有「現在的我好寂寞,真想找個人結婚。我來讀幾本勵志書,努力吸引好對象上門吧!」這類想法的人,是以「排遣寂寞」為前提找另一半,即使未來結了婚,也會因為「對方工作忙碌,把我晾在一邊」等原因,最終仍然在婚姻中感到寂寞。「已經到適婚年齡,為了讓父母安心,加上周圍的人都紛紛結婚了,我再不努力脫單怎麼行?」像這樣因為受限於世俗的價值觀、在意旁人的眼光,而急於結婚的人,以為結婚就是自己幸福的歸宿,滿心期待在擁有「已婚」的頭銜後,人生能從此高枕無憂。像這種人進入婚姻生活,往往會有很多抱怨、忿忿不平,像是大吐「我要的不是這樣的生活」、「我當初怎麼會看上這種人」等之類的苦水。「執著之人」和「了悟之人」最大的差別,在於心理上是否依賴別人。「了悟之人」對別人不會過度依賴,也會專注於活在當下。他們的內心有一份自信的篤定:「我總會有辦法的! 我一定會找到自己的真命天子(天女)!」換句話說,擁有「讓自己幸福」的本事而獨立自主的人,也會是個好伴侶。一個人愈是不依賴,就能靠自己得到幸福。(本文摘自/人生煩惱相談室/時報出版)

賺取別人口袋的錢 你理直氣壯嗎?

賺取別人口袋的錢 你理直氣壯嗎?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我記得大概是五年前,我得了牙周炎,非常疼。週末很多醫院的醫生不上班,我實在沒辦法,就找了我的一個做牙醫的學生,她叫羅倩倩。當時我是挺不好意思的,因為我不太習慣以病患的身分出現在學生面前。當我躺在診療椅上張開嘴巴的時候,羅醫生驚呼起來,說:「哎呀,團長,你缺了三顆牙,怎麼會這樣?」我頓時感覺滿臉發熱,因為我把我的弱點暴露在了學生面前。但是,我也不得不回答她這個問題。我說:「是啊,小時候父母沒有讓我建立保護牙齒的觀念,所以牙齒從小沒有保護好。」羅醫生問我:「團長,那你有看過牙醫嗎?」我說:「我當然看過。」她說:「如果你看過牙醫還缺了三顆牙,那就不是你的錯了,是你的醫生的錯。」我很驚訝,因為我所學的心理學知識,讓我知道我們要為自己的所有事情負責,因為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羅醫生告訴我一個基本常識。她說:「一個人的牙齒變壞,大概會經歷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就是牙齒生出牙菌斑,牙菌斑的出現,表示細菌在侵蝕我們的牙齒。這個階段,牙醫會幫你把牙菌斑去掉。要是你沒有去看牙醫,就會經歷第二個階段,細菌會進入你的牙周、牙髓。你會得牙髓炎、牙周炎,牙醫會幫你做根管治療,幫你補好這顆牙。如果僅僅是止痛了,而沒有去做根管治療,那麼就會進入第三階段:牙齒變脆,只要你咬了一些硬物,你的牙就會碎裂,甚至脫落。在這個階段,牙醫還是可以幫你戴上一個烤瓷牙冠的。」她接著說:「很明顯,團長,你的牙缺了三顆,就是因為這三個階段都錯過了治療,這是牙醫的責任,因為他沒有建議你繼續治療。現在我再不會放過你,因為我們還有第四種補救的方式:植牙,這樣你的牙齒還是可以為你服務,一直到老都沒問題。」我問:「那大概要多少錢呢?」她說:「八萬多一顆。」我一算,要花二十幾萬。於是我說:「羅醫生,你很會銷售。」羅醫生講了一句讓我非常震撼的話,她說:「團長,我不認為我這是在銷售,我認為這是一名牙醫的良知和責任。你想想,如果我今天不讓你植牙,你其他的牙齒就會像骨牌一樣,一顆接一顆壞掉,你滿口的牙很快都會沒有的。我不忍心看到我的老師滿口沒牙地給大家講課。所以我一定要幫你植好這幾顆牙,這是我的責任。」我經常在我的課堂上講起羅醫生的故事,她是我見過最好的牙醫。她的生意非常好,需要預約看牙,經常得排上好幾個星期,甚至好幾個月。關於「掙錢」的五個常識為什麼有些人能夠像羅醫生這樣理直氣壯地掙錢,而有些人一提到錢就不好意思呢?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五個「掙錢」的常識。第一個常識:在一定的時間和範圍內,錢是有恆定總量的。也就是說,你的錢多了,某些人或者某些機構的錢就少了。當然,政府可以投放更多的貨幣,那是總體經濟的事,在這本書裡,我們不做過多討論。第二個常識:錢是交換的憑證。你要獲得別人的錢,就必須為別人提供等值或者更大價值的產品或服務。如果你不能給別人提供價值,又想獲得別人的錢,那麼你不是乞丐、騙子,就是強盜。這些危害他人及社會的事情,我們當然是不能去做的。所以,你要掙錢,就必須能為別人提供更大的價值。羅倩倩醫生之所以能理直氣壯地賺老師的錢,就是因為她知道她能為我提供更大的價值,所以她心安理得。第三個常識:你能提供的價值不僅僅是有形的價值,還包括無形的價值。大多數人只會狹隘地看到物質的價值,比如手頭有哪些東西可以變賣成錢,或者自己可以做出什麼東西賣錢,而看不到無形的價值。第四個常識:一個商品的價值,等於生產此商品的勞動成本,加上生產者所要賺取的剩餘價值。這個理論指的是商品,是狹義上的解釋。從廣義經濟學來看,凡是有需求的東西都是有價值的,需求越大和越稀少的東西,其價值就越大。第五個常識:滿足別人的需求,即可擁有價值。人本心理學大師馬斯洛提出了著名的「需求層次的心理模型」,即把人的需求從低級到高級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實際上,這五項需求都隱含了價值,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滿足別人的某個需求,你就能掙錢。(本文摘自/別人怎麼賺錢,是你不會的/寶瓶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