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老人自殺率居高 販賣農藥提高警覺

老人自殺率居高 販賣農藥提高警覺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彰化縣衛生局為加強自殺防治宣導,於7月5日(星期四)上午10點,與彰化縣縣政府舉辦「珍愛生命 希望無限─農藥販售安心門市 自殺防治一起來!」記者會,邀請縣內9家優良農藥販售商門市,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示範門市,並以農藥商五大守則為:「劇毒農藥要上鎖、購買農藥要登記、生活近況要關心、疑似個案不要賣、發現個案要通報」為宣導主題,以建立緊密的自殺防治網絡,希望喚起民眾對老年人的重視。彰化縣衛生局統計100年彰化縣老人服用農藥自殺的比例高達31.2%。因此,彰化縣縣長卓伯源與彰化縣衛生局長葉彥伯邀請彰化縣各鄉鎮農會及彰化縣政府相關局處共同合作,結合各鄉鎮販售農藥門市,共同建構自殺防治網絡,並由彰化縣自殺防治中心人員進一步針對全縣339家農藥販售門市逐一進行電話訪視,並預計於3年內完成所有門市實地拜訪及解說,邀請門市販售人員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建立販售人員的敏感度,發現有情緒低落的個案來買農藥時,能夠警覺並通報,為民眾生命安全把關。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布10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自殺已退居第12位,但65歲以上老人的自殺死亡率仍遠高於其他年齡層,因此今年彰化縣的自殺防治措施也特別著重在老年族群。由於彰化縣為農業縣,農藥取得容易,今年度優良農藥商示範據點也將逐漸擴展,希望達到一鄉鎮一示範門市之目標,最重要的,也希望透過各項宣導措施的安排,讓民眾能多加重視身邊的老人,雖然生活忙碌,也盡量能做到每周一通電話問候,每月一次探訪聚餐,多多關懷、傾聽老年人的心聲,疼惜身邊的老寶貝!

追蹤肺結核街友 協助定時服藥

追蹤肺結核街友 協助定時服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居無定所的街友罹患結核病常成為公共衛生上的漏洞及問題,因為他們常於罹病後,未完成治療即到四處遊蕩,不僅身體的病痛無法得到完整的治療,也成為難以管理的傳染源。對於類似個案的處理顯示只要縣市及醫院間有共同認知,彼此合作,給予適切的關懷及協助即可以管理好街友個案。不過近年來政府推行都治計畫,致力減少肺結核傳染個案。完治個案李新助先生是於95年4月路倒,被送至醫院治療時驗出罹患結核病。個案平日到處遊蕩,服藥時間、地點無法固定,都治計畫關懷員洪直文抱著下海當遊民的決心,每日像遊民一樣到處遊蕩搜尋,才能完成送藥、關懷的任務。為了確實做到每日關懷,親視服藥,洪直文關懷員尋找個案到三更半夜是常有的事,自始至終無怨無悔的付出,終於與李新助先生建立互信與感情,讓李新助先生配合接受完整的治療,並順利治癒結核病。 街友個案因習性不同,不易管理,往往他們從醫院離開後,就很難再接受規則治療服藥,經常要等到下次病倒才就醫,病情亦加重,成為惡性循環。除個人無法治癒外,亦會成為傳染源,甚至因為不規則吃藥而衍生為抗藥性等之棘手問題。除了台灣結核病通報系統的完善、公衛護士加強追蹤管理、家人關懷、醫療體系團隊多方面積極合作,阻斷未來之可能傳播性。

照顧偏鄉患者 藥師颱風天送暖

照顧偏鄉患者 藥師颱風天送暖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網路新聞報導,臺南市政府藥事照護志工為民服務的行動做出專業口碑,受到市民肯定,藥師們不僅幫忙協助藥事照護更協助居民生活。益智中心的社工師:「我們有一位個案有嚴重的用藥問題,能請您們幫忙嗎?」個案阿美因為居住偏遠,藥師曾纓閔曾在颱風天冒著風雨到阿美家,幫助她災期的醫藥護理以及防颱準備工作。曾纓閔陪同社工師到達阿美家中,發現一家三口皆領有中度智能障礙手冊,阿美有高血壓、糖尿病、尿失禁、膝關節退化、視網膜病變及足部傷口無法癒合。大兒子無法工作少言語,由二兒子照顧飲食起居及幫忙施打胰島素。雖然有定期回診,但是醫囑性很差,很多藥物皆無按時服用,導致曾藥師第一次家訪,就協助清出一屋子的藥袋,價值好幾萬元。有的過期、有的從未開封、有的需冷藏的未存放冰箱。經曾藥師的關懷訪視指導,阿美不再因胰島素針劑的使用方法錯誤與無法正確用藥導致足部傷口無法癒合,更不會只看病不吃藥或不當保存而浪費醫療資源。但是阿美只是醫療網絡許多灰暗角落的一員,要如何減少了健保資源的浪費與避免社會成本的無謂支出,臺南市政府藥事照護志工的無私付出,希望能拋磚引玉,提醒政府重視醫療網絡的完整性。

除蚊「五」妙方 落實環境自主管理

除蚊「五」妙方 落實環境自主管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目前正值夏季,正是多雨高溫季節,各種容器中的積水容易讓蚊蟲、細菌大量繁殖,環保局提供妙方讓大家一起防蚊。防蚊三不政策有,不讓斑蚊進屋;儲水容器每週刷洗換水或倒置;廢棄容器清除、倒置或覆蓋填土;積水地下室須排除積水、或施放殺幼蚊劑、鹽、清澧劑、油 等;避免讓蚊叮咬:屋內掛蚊帳;穿長袖長褲露處塗防蚊液。讓蚊子遠離家裡的方法有:設置紗門(窗),點燃蚊香驅蚊。不讓斑蚊繁殖,清除病媒蚊孳生源(積水容器)、裝飾容器(花瓶、花盆、水盤等)每週刷洗並換水1次;戶外天然容器如竹筒、樹穴、石穴或葉軸等需用泥土、沙子及海綿填滿。環保署呼籲民眾特別注意,加強居家周邊廢容器清除、清潔、清運等三清動作。另外還有除蚊五妙方,包含清除各式積水容器、各式積水容器徹底換水刷洗乾淨、各式積水容器保持乾燥、不讓蚊叮咬、有病例時徹底施藥。環保局呼籲;目前在騎樓機車停放區有不少區塊被民眾擺設盆栽不但影響交通安全,放在盆栽底盤若無定時刷洗是孳生病媒蚊最好場所,環保局呼籲鄉親要加強環境整理、清理髒亂點及清除登革熱病媒孳生源,做好環境自主管理,提供良好的居家生活及觀光環境品質。

三伏貼改善免疫力 幫助體虛、過敏

三伏貼改善免疫力 幫助體虛、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4歲的小敏感冒才剛好,又開始流鼻水,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5次感冒了,焦急的媽媽來到門診說:「小敏幾乎每個月都會中獎得到些小感冒,如果不理他就很快症狀變嚴重,吃藥的日子比不吃藥的時候更多…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體質?」中醫可能會推薦「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利用穴位敷貼治療來治療並改善免疫力。大千醫院中醫科醫師周彥均表示,反覆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是體質虛弱的常見病症,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情況下,面對季節交替的溫差變化或是冬天寒流來襲的低溫刺激,發生呼吸道的症狀甚至感染,在藥物治療與飲食調養外,若能配合中醫穴位敷貼,將可加強鞏固療效。孕婦、小於一歲以下幼兒及嚴重皮膚和藥物過敏者,就不建議使用此法,敷貼當天不要吃發物(如竹筍等)、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三伏天穴位敷貼是根據「冬病夏治」的理論,在特定的時間以中藥做成的藥餅敷貼特定穴位,採用白芥子、細辛、甘遂、等性質溫熱的中藥製成藥膏,貼敷在背部大椎、大杼、風門、肺俞等穴位,敷貼的時間每次貼2~4小時,因個人膚質不同,有的會有輕微發泡的情況發生,如局部有灼熱感或疼痛時,可提前取下,一般也以三年為一療程。只要體質適合,都可以使用穴位敷貼治療來治療並改善免疫力。

夏季汗斑惱人 讓身體乾爽避免黴菌

夏季汗斑惱人 讓身體乾爽避免黴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炎炎夏日到來,悶熱的天氣不僅讓人心情煩躁,若再加上汗斑、癬類等黴菌感染的皮膚疾病,更是讓人受不了,其中討人厭的汗斑,又稱花斑癬,就是台語俗稱的白癬,既讓人不舒服又不美觀。聖馬爾定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官倫醫師表示,隨著天氣轉熱到皮膚科就診的患者增加,尤其是在烈陽高照下,因皮屑芽胞菌所引起的汗斑,更是常見的夏季皮膚病之一。汗斑通常好發於流汗量大、工作環境悶熱者,於汗水與皮脂分泌較旺盛的地方,如背部、臉部、腋下等四肢及軀幹,呈現白色、棕色等不規則斑點,汗斑患者起初因症狀輕微,大多都不予理會,但夏季隨著汗斑範圍擴大而不美觀,且處於高溫下開始出現微騷癢的感覺,直到汗斑發作嚴重時,才會開始尋求醫師協助。何醫師同時也提醒,汗斑屬於復發機率高的疾病,雖然治療過程不難,醫師通常會給患者服用抗黴菌的口服藥或藥膏塗抹患處,但如果不保持身體乾燥,流汗後未立即更換衣物,汗斑又會找上身,治療過程又必須重新來過,因此預防汗斑最簡單又直接的方法,就是避免讓身體處於潮溼悶熱的狀態下,且盡量待在通風環境中,流汗後就趕緊擦乾,並穿著透氣、棉質容易吸汗的衣物,才不會再次成為黴菌的溫床。

大愛醫生館開張!體驗醫療玩樂一夏

大愛醫生館開張!體驗醫療玩樂一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放暑假了!每天待在家裡不知道做什麼嗎?為了讓醫療教育向下扎根,大林慈濟醫院針對青少年設立了寓教於樂,充滿健康資訊的「大愛醫生館」展覽館,用活潑的圖像與文字幫助孩子理解,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大愛醫生館」,除了有豐富的生命故事和健康常識,還有可動手參與的老人體驗與環保體驗,歡迎學生們利用暑假揪團來歡樂一「夏」。展區除了有規劃勵志生命故事、健康小秘訣與關懷弱勢族群三個主題,還針對雲嘉地區老年人口眾多,設計老人體驗課程,讓參觀的人感受老人家行動不便的辛勞,能用同理心去關懷、照顧身邊的老人,並可安排志工及老師分別針對各區進行導覽,不管是每天運動的觀念、早餐的重要,或者是真實的生命故事,都能讓參觀者收穫良多。也從病人的故事中學習感恩。像是只能用嘴巴作畫的慧蓮,還有罹患癌症仍充滿笑容的雅亭,讓參觀者能從病人的故事中體會到自己的幸福。「大愛醫生館」從去年設立就廣獲好評,不但吸引了近20所學校團體組團前來,參觀人數更是已經超過千人。現在來到醫院可不只有看病,還能把健康知識帶回家。大林慈濟醫院「大愛醫生館」,歡迎大家揪團來參觀。

記得使用保險套 避免染上愛滋病

記得使用保險套 避免染上愛滋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到來,在這段期間青少年也容易因此受到毒品誘惑,臺南市今年1~6月愛滋感染者比去年同期增加24%,在這些新增感染者中,超過65%為15~29歲的年輕族群,有鑒於愛滋感染的年輕化及性行為感染者的迅速增加,臺南市在6日由顏純左副市長帶領衛生、教育、警察三單位召開記者會,呼籲民眾重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臺灣本國籍愛滋病毒感染者已一舉突破2萬2000人,臺南市也累積通報超過1300人;其中超過6成是因不安全性行為而感染,大幅超越注射藥癮者。臺南市今年1~6月新通報57名愛滋感染者,91%因性行為而感染,其中男男間性行為佔68%,異性間性行為佔23%,感染者中年紀最小的僅15歲。造成許多年輕族群染愛滋急速上升的原因,多是很多年輕的男男性行為者,帶保險套的比率低,或認為染上愛滋也能像正常人生活,故鬆懈警覺與行為。網路帶來了便利及資訊的多元化,看似縮短了人與人之間互動的距離,但隱匿、虛擬的特性,更加深情慾流動、性病的肆無忌憚;一個搜尋引擎,就可以立即得到一夜情、援交、轟趴等多樣多種的交流管道,加上性愛時,藉由毒品(K他命、搖頭丸、安非他命)、酒精的催化,反致判斷力不清,未帶或無法正確全程使用保險套。網路、毒品、不安全性行為的相互加乘下,顯而易見,結果令人怵目驚心。為了防止愛滋病毒在年輕族群中快速蔓延,臺南市除加強校園防治衛教外,並運用網路、同儕、媒體進行宣導,且陸續在PUB、公園、三溫暖設置保險套自動販賣機,以提升民眾的警覺性及保險套使用普及率。副市長顏純左再次呼籲民眾避免參加轟趴、性派對,或有多重性伴侶等危險性行為,性行為時要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並拒絕毒品,以免暴露於愛滋風險中。如有發生未使用「保險套」的不安全性行為,應3個月或每半年進行愛滋病毒篩檢。

炎夏預防食物中毒 徹底加熱適當存放

炎夏預防食物中毒 徹底加熱適當存放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最近艷陽高照氣溫升高,食物容易因為溫度上升而加速腐敗,依據統計5月至10月也是食品中毒案件最常發生的時間,造成食品中毒主要病因物質有細菌、病毒、天然毒素,如河豚毒、組織胺,還有化學物質,例如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之化合物等。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虛弱、血便或膿便等。要預防食品中毒,從你我的飲食衛生習慣注意起,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都需徹底洗淨,有傷口要先包紮,切勿直接接觸食品;要新鮮: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要清潔:食物應徹底清洗乾淨,調理及貯存場所、器具、容器均應保持清潔;要生熟食分開:廚房應備兩套刀和砧板,分開處理生、熟食,避免交互污染。保存食物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超過70℃細菌才容易被消滅,充分加熱可以殺死活的細菌,也可以除去某些細菌產生的毒素;要注意保存溫度:低7℃以下可抑制細菌生長,負18℃以下不能繁殖,建議民眾食品調製後勿於室溫下放置超過2小時,夏天時(室溫超過32℃)勿放置超過1小時。另外食物中毒不一定所有的症狀都會同時發生,依個案情況不同,產生不同中毒症狀及嚴重程度,嚴重者可能會因為食品中毒而死亡,不可不慎。

台灣男性愛吃檳榔 口腔癌篩檢不可少

台灣男性愛吃檳榔 口腔癌篩檢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在台灣,每10位男性中就有1.5人嚼檳榔,口腔癌成為青壯年(25~44歲)男性最常見罹患的癌症之一。根據癌症登記資料和死因統計,近十年來,台灣每年罹患口腔癌的人數已增加2倍,每年約有5400名新診斷口腔癌個案,約有2300人因口腔癌死亡,為台灣男性所罹患的主要癌症中,發生到死亡進展相當快速,因此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呼籲民眾不但要戒除檳榔及酒更要遠離菸害。國民健康局衛教文章表示,世界衛生組織設立之國際癌症研究總署(IARC)早在1987年即綜合各國研究結果,認定「嚼含菸草的檳榔」或「同時吸菸與檳榔」對人類有致癌性,致癌部位主要在口腔、咽及食道。2003年,IARC又邀集台灣代表在內的16位多國學者,依據新有的研究證據,作出了「檳榔子屬第一類致癌物」,證實檳榔即使不含任何添加物的檳榔子也會致癌。 吸菸、嚼檳榔是導致口腔癌向上攀升的主因。醫學界已經證實,吸菸、嚼檳榔又喝酒不但會罹患口腔癌,也會連帶使得罹患食道癌、咽喉癌的機率大增,國民健康局補助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吸菸的民眾,必須每2年1次口腔黏膜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進而降低癌症的發生和死亡。民眾可持健保卡至健保特約的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做口腔黏膜檢查。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