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環署:有毒物管制同國際 民眾免驚慌

環署:有毒物管制同國際 民眾免驚慌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近日媒體報導標準檢驗局官員表示歐盟列管一萬多種化學品,台灣目前卻只列管不到300項,跟不上國際腳步,環保署特別澄清,經環保署查證歐盟REACH之高度關注物質(SVHC)目前只有84種,但已開始分年逐步全面要求化學品申報。我國化學品已有完整部會分工機制,目前管制物質已超過2000項,非媒體所報導的不到300項。 環保署強調,經濟部權管之商品,係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針對高風險性之消費商品納入強制檢驗,該局對於風險性較高之商品,則定期進行市購檢測,並發布新聞稿,而對於檢測不合格之商品則分別依商品檢驗法及消費者保護法查處,目前已對玩具、兒童用品及事務文具用品分別訂定國家標準。商品端則經由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所依建立之市場監測機制執行管理,各部會間共同合作有效保障消費者安全。 標準檢驗局所訂國家標準已規定14歲以下兒童及嬰兒玩具,8種塑化劑含量總和不得超過0.1%(w/w),環保署並無另外管制標準。而環保署掌理之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對塑化劑之源頭管制,已是世界最嚴格管制,自100年7月20日已將鄰苯二甲酸酯類等26種,公告為毒性化學物質,運作人必須依法取得許可、登記、核可始能運作。 環保署強調,像塑化劑之類的環境荷爾蒙等化學物質可能存在不同產品、生活用品、玩具及食品、化妝品、醫療器材用品、農藥、動物用藥,國際先進國家為降低化學物質暴露風險,均無法以單一法令及單一政府機關來管理。我國則透過「環境荷爾蒙管理計畫」,確立各部會分工。如此才可即時且迅速監測並管理市面上相關商品、產品,以保障國人生活環境及民眾健康作為首要推動目標。

掃菸蒂除菸害 保護環境重視健康議題

掃菸蒂除菸害 保護環境重視健康議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菸害不只危害人體,現在更多了一項環境汙染的罪名。嘉義市東門社區發展協會自覺吸菸對社區居民的健康危害議題,結合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於上週與東區健康營造中心-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於社區中發起「掃除菸蒂、反對菸害」守護家園的活動,並帶領志工至華商校園街道進行撿除菸蒂掃街活動,希望藉此活動喚起大眾注意並共同維護市民的身體健康及注重社區環境,以守護家園。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嘉義市自97年推動「健康城市」以來,整合跨部門資源一直是推動健康城市的核心價值,此次由最基層的社區居民及社區健康營造中心,自覺發起並重視健康議題的重要性,結合公部門的資源來推動社區健康議題,正是健康城市社區參與精神的落實。東門社區發展協會為改善社區居民健康,呼籲民眾共同反對菸品危害行列。發展協會理事長劉秋敏也表示,暑假到了,為了確保暑期青少年能有一個健康正當的活動空間,避免菸品、檳榔、酒的接觸,特別由社區居民自覺發起「拒絕供應菸品、反對菸品」活動,藉由此活動提醒家長注意子女健康,也呼籲店家及家長不要供應菸品、檳榔、酒予未滿18歲青少年,並提醒吸菸者及嚼食檳榔者不要亂丟菸蒂及檳榔渣,以維持社區環境整潔,共同營造無菸健康社區。

隱形眼鏡日拋當週拋 當心視力受損

隱形眼鏡日拋當週拋 當心視力受損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兼具方便與美觀的隱形眼鏡問世後,快速攻佔眼鏡市場,許多人可以從此擺脫戴眼鏡的困擾、或是因此讓眼睛變得更大更有神,近年來因產品不斷的改良,舒適性已大幅提升,卻也因此衍生出長時間配戴、清潔不當,民眾常把日拋的隱形眼鏡當成週拋長時間配戴,或是戴著隱形眼鏡戲水導致眼睛受傷、視力受損等問題。 澎湖縣衛生局長鄭鴻藝表示,依據藥事法及醫療器材管理辦法的規定,隱形眼鏡是以醫療器材列管,產品上市販賣前,須通過查驗登記審查取得醫療器材許可證。消費者更要遵守隱形眼鏡清洗、配戴方式及注意事項,詳閱製造廠提供的使用說明書,如對使用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向眼科醫師詢問,並妥善保留製造廠提供的使用說明;如果眼睛出現不適,要立即向眼科醫師求診。 衛生局呼籲,民眾購買隱形眼鏡及相關清潔保養產品時,要選擇經衛生署核准發給醫療器材許可證的產品,習慣配戴隱形眼鏡的民眾,記得要定時摘下清洗保養,注意配戴時機,並避免因配戴時間過長而影響視力健康。歡迎民眾到食品藥物管理局網站許可證資料庫,查詢衛生署核准上市的隱形眼鏡產品資料,若因使用隱形眼鏡發生疑似不良反應時,請立即通報至衛生署建置的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

中醫針灸幫助新陳代謝 抗老變美麗

中醫針灸幫助新陳代謝 抗老變美麗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愛美的人越來越多,不但女性要美白除皺,還有很多中年男性也願意花錢除皺,最常聽到的方法是注射肉毒桿菌、拉皮手術等。近來網站上有人說,只要找到正確的穴位,針灸也能除去皺紋。開業中醫師賴清旭表示,利用針灸的方法,確實可以達成延緩老化,改善皺紋的功效。賴清旭中醫師解釋,中醫上認為美容是需要由內而外的條理,容貌的美麗與否,也與臟腑健康、氣血通暢有密切關聯。要達成真正美麗的方法,就是讓美容與健康相輔相成,於是中醫運用針灸刺激穴位與細胞,調理體內及局部經絡氣血、滋補臟腑氣血,讓體內細胞達到自行修復、延緩細胞老化並且促進新陳代謝,達到美容除皺的效果。賴清旭中醫師表示,針灸除皺是一種溫和的美容方式,針灸除皺的效果用在小細紋上是非常顯著的,且60分鐘可見效。如果將針灸除皺用在嚴重的抬頭紋、魚尾紋上,效果當然是無法與醫學美容手術相比的,但是用在改善皮膚蠟黃、調理膚質與治療青春痘上,確實有很大的功效。甚至最近也有針灸瘦臉、減肥等方法,都有不錯的迴響。賴清旭中醫師表示,皮膚之所以會產生皺紋,是有許多原因形成的,主要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作息不正常、過度日曬等,造成皮膚快速老化,導致皺紋生成,所以賴清旭中醫師提醒民眾,想要擁有美麗水嫩的肌膚,最重要的不是塗塗抹抹保養品或是動美容手術,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與良好的飲食習慣,才是保養皮膚最棒的方法。

醫療團隊同行 「棄」喘夏令營出發!

醫療團隊同行 「棄」喘夏令營出發!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長庚醫院指出,由於氣候異常變化以及遺傳的關係,近五分之一的學童有氣喘;高達八成的氣喘兒因此而生活不快樂。錯誤的觀念讓氣喘兒在校不運動,導致同儕之間缺乏互動,備受冷落及不當的處理氣喘,加高了住院率及發病率。因此,林口長庚兒童醫院過敏氣喘中心,自民國91年來每年舉辦一次兒童氣喘夏令營,由專業醫療團隊(含醫師、衛教師、護理師、醫檢師與工作人員),全程陪伴氣喘兒參與二天一夜的夏令營活動。而今年兒童「棄」喘夏令營活動將於今(14)日下午出發,於風景優美之陽明山中華民國陽明山童軍活動中心舉行。院方指出,本次活動由林口長庚兒童過敏氣喘中心主任歐良修帶隊,連同醫師、醫檢師、衛教師及大學志工學生們,設計一連串為氣喘兒量身打造之戶外活動。一般氣喘兒僅需繳食宿費用,其餘如保險、交通、場地與講師費等由本院補助;此外,為關懷弱勢團體,凡符合偏遠學區低收入戶的國小3至6年級氣喘學童,長庚醫院將提供全額補助並定點接送學童參與夏令營。對於許多擺脫氣喘用藥的氣喘兒而言「運動是最好的良藥」。其實氣喘兒與一般學童無異,一樣可以選擇適合氣喘學童運動的種類,原則上以能間歇性休息的運動為主,有氣喘病的小朋友只要在運動前(尤其在劇烈的運動前),做足夠的暖身運動(約15分鐘);或遇氣喘狀況不佳時,則必須在運動前適當的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皆可有效控制或預防運動誘發氣喘。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培養運動習慣,不但可增加自我肯定,亦可改善生活品質。根據國外專家撰寫之Asthma Camp Activities Manual內容指出,透過氣喘夏令營活動,孩童們可對呼吸道系統及氣喘照護有更深層之認識,亦可進行肺功能訓練。故本次夏令營志工們精心設計輕鬆有趣的暖身操及大、小地遊戲等著小朋友來闖關。長庚醫院表示,舉辦夏令營是為了讓學童親近戶外大自然、探索自我、鍛練強健體魄,增進人際溝通及問題解決能力,強化團體生活鍛鍊。希望每個氣喘兒都能盡情的運動,別躲在樹蔭下遠離團體生活,別讓童年留下陰影,要讓氣喘兒快樂起來。

杜絕道路之癌 亂丟菸蒂檳榔渣罰6千

杜絕道路之癌 亂丟菸蒂檳榔渣罰6千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許多癮君子抽菸不只是害別人吸進二手菸或是汙染空氣而已,有些人更是亂丟菸蒂、檳榔渣亂吐,道路兩側排水溝旁、草園、綠地經常可見造成環境髒亂街道上棄置煙蒂數量增加,尤其網咖、郵局、銀行周邊環境、紅綠燈標誌區等處民眾常習慣在抽菸後隨意丟入水溝內或路面上,另有些開車的朋友,常將整杯的檳榔汁從車內丟出,嚴重影響道路整潔,為了能確實改善這種道路之癌。請抽煙及嚼檳榔的朋友們,享受自己神仙之樂後,千萬別忘了把您的菸蒂及檳榔渣妥善處理,最好抽完煙將菸蒂放入隨身攜帶煙盒裡,回家後再放入垃圾桶。良好的抽菸習慣,會讓人家更尊重,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之方便,讓大家對吸菸的朋友,因製造髒亂而另眼看待,這應該不是大家所樂見的。環保局呼籲民眾要有公德心,養成維護環境的好習慣。從98年1月11日室內環境禁菸政令頒佈後,隨意丟棄煙蒂依廢棄物清理法可處罰最高新台幣6000元整,另還要再接受環境教育1小時,所以舉手之勞,期待未來在市容上,看不到菸蒂、垃圾這才是健康的社會,也是大家所歡迎的。舉手之勞作環保,環境清潔大家好,多動勤做,參與環保義工行列,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未來更好。

入夏食物易孳生細菌 5撇步防中毒

入夏食物易孳生細菌 5撇步防中毒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時序邁入夏季,因氣溫上昇的影響,有利各種微生物及細菌的繁殖,食品容易腐敗,稍有不慎就很容易發生食品中毒事件。衛生局表示,宜蘭縣近年來食物中毒檢出之病原菌以腸炎弧菌居多,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次之;發生地點以餐廳及外燴為主,其次為出國旅遊、自宅烹調等,衛生局提供5撇步教民眾預防食物中毒。宜蘭縣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預防食品中毒有「5撇步」,食品安全把關,食物中毒就不來找:要洗手:調理時手部要清潔、傷口要包紮。要新鮮:食材要新鮮、用水要衛生。要生熟食分開:生熟食器具應分開,避免交互污染。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應超過70℃。要低溫保存:保持低於7℃,室溫下不宜久置。衛生局劉建廷局長指出,民眾如果不慎發生食品中毒或有疑似食物中毒現象,請迅速至醫院就醫,以免延誤病情。若發生食物中毒現象,並採集並保留剩餘的嫌疑食品密封冷藏,以及收集嘔吐物或排泄物,以利追查中毒原因,衛生局將啟動食品中毒機制進行相關調查,釐清原因,保障民眾飲食的安全。

提防女性殺手乳癌 乳房自我檢查動手做

提防女性殺手乳癌 乳房自我檢查動手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統計排名中,乳癌成為最常見的女性癌症,發生率是第一名,死亡率第四名。在台灣,乳癌的好發年齡約在四十到五十歲之間,整整比美國年輕十歲,乳癌,已經成為女性的最大殺手。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陳碧芳醫師表示,乳癌最重要的臨床表徵是可觸摸到的乳房腫塊。但大部份的乳房腫塊是良性的,僅有部份為惡性。自我檢查摸到乳房腫塊,應進一步由醫師檢查,診斷是否為惡性乳房腫瘤。因為有許多婦女摸到腫瘤後,常因自覺沒有其它症狀而延誤就醫。一般女性應每月進行自我乳房檢查,最佳時機是在月經後一週內,若檢查時,摸到不明腫塊呈現堅硬、形狀不規則、邊界不清楚且固定在皮膚或胸壁上,皮膚凹陷並呈現橘皮狀,或是出現不正常分泌物、紅腫潰爛等,都要提高警覺,馬上至乳房中心就診。  另外自我檢查時,也要一併確認腋下、鎖骨上方及頸部淋巴結。只要發現有任何腫塊,要到大醫院接受包括乳房超音波、乳房 X 光攝影、細胞學檢查或組織切片,以確立診斷。即使真的罹患乳癌,接受乳房切除手術,但隨著乳房重建手術的進步,現在更能讓乳癌婦女重新恢復自信心,有下列手術:1.義乳植入法:將生理食鹽水袋做成的義乳植入體內,此種手術最簡單,術後恢復最快,但外觀較不自然且觸感較硬。2.自體組織移植法:用自體的肌肉及脂肪組織移植到乳房。3.闊背肌皮瓣:從背部肩胛骨下方切開,取出闊背肌(含肌肉及脂肪)轉移到胸部。4.橫向腹直肌皮瓣:取腹直肌(含腹部的脂肪及皮膚)轉移到患側乳房,由於腹部的脂肪較多,彈性自然,又可以消除腹部贅肉,是個不錯的選擇。5.自由皮瓣:通常以臀部或大腿的組織來重建乳房。取這兩個區域的脂肪、皮膚及肌肉組織,連同供應它們營養的血管也摘除與胸部附近的血管連接,以繼續維持營養供應。6.乳頭乳暈重建:等重建後的乳房穩定後才可以進行。陳碧芳醫師也提醒,歷經乳癌風暴後,病徵一側的手臂不可以抽血、量血壓及避免受傷,更不可以使用女性荷爾蒙。另外要定期回醫院追蹤,檢查包含乳房檢查,肝臟、肺部、骨骼等身體檢查。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

21世紀文明病 別讓憂鬱情緒纏上你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會遇到情緒起伏的時候,但若長期處於鬱鬱寡歡的情緒,可能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甚至造成「憂鬱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預測,「憂鬱症」將是21世紀人類三大健康殺手之一,所以憂鬱症的防治是不容忽視的問題。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有憂鬱情緒的人走出陰霾。「憂鬱症」的表現依各年齡層有不同的樣貌,以兒童來說,會出現過度依附父母、拒絕就學等行為;就青少年而言,則出現反社會行為、翹課、逃家等;以成人而言,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食慾不佳、失眠、疲倦感、缺乏活力、低自尊或不當罪惡感等情形;就老年人而言,常與身體疾病、鰥寡孤獨及社經地位有密切關係。面對現今充滿經濟重擔與生活壓力的環境中,「長期的慢性疲勞」雖不會立即致命,但若不改變生活習慣,可能影響學業或工作上之表現,甚至引起其他疾病,因此,更應學習適時的自我放鬆、紓解壓力,如:爬山、運動、散步、欣賞書籍或音樂等,都可以讓人放鬆肌肉、穩定情緒。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試著換個角度,學習正向思考,相信老天爺為你關上這道門,必會為你留一扇窗;若出現不好的念頭時,試著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減少負面情緒、遠離憂鬱。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面臨多元化的生活環境,如何調適情緒、面對壓力,是我們共同努力實踐的方向,希望由個人推展至家庭,再由家庭推廣至社會,走出戶外、正向面對、建立信心、抱持愉快感恩的心,找尋創造幸福的活力源,一同開創樂活人生,許明倫邀請大家一起來關心自己、關心他人,多利用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免費提供「社區高關懷會談服務」─幫助遭遇因婚姻、課業、工作等問題而有適應與情緒困擾者,提供關懷會談、資訊服務,拉自己一把走過生活困頓。

老是睡不好? 找出失眠癥結點

老是睡不好? 找出失眠癥結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導致失眠等睡眠問題的機率也增加,根據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統計,前來諮商服務的民眾部份有長期失眠問題,導致容易煩躁、精神萎靡、易有憂慮傾向,「睡眠」是為了讓身體獲得充分的休息,因此,睡眠不足往往是身體疾病復發或惡化常見的誘因之一,研究指出,如果睡眠不滿5小時,身體因抵抗力下降易發生感染性疾病。研究顯示,一個人如果一個星期超過3天,持續一個月以上,面臨入睡困難、睡眠中斷、無法持續入睡或過早醒來,這樣的睡眠情況已影響日常生活,應儘速就醫,找出癥結點。尤其失眠時間有長有短,一旦不處理,放任黑夜的魔咒夜夜折磨自己,失眠很容易愈演愈烈,變成慢性、長期的夢魘。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本市民眾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民眾可運用諮商服務逐漸了解造成失眠主因或失眠壓力來源為何,可學習如何降低自身煩躁情緒及更多抒發憂鬱情感之方式。此外,可以透過睡眠相關習慣或日常生活習慣檢視自我睡眠狀況,如每日是否同一時間就寢,同一時間「起床」,而白天的躺床休息時間最好別超過1小時以及下午3點後避免小睡補眠,假日最好不要補眠,可穩定生理時鐘。睡前安排固定足夠的時間讓自己放鬆,不要擔心自己會睡不著。避免在床上從事與睡眠無關的事(如:不要看電視、看公文、閱讀);半夜起來不看時鐘。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也可幫助睡眠,不過睡前3~4小時要避免激烈運動,睡前6~8小時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咖啡、茶、可樂、提神飲料)或抽菸,有些人認為喝酒可助眠,不過會造成睡眠品質不佳且破壞睡眠結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