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親子健走集點樂 打卡紀錄生態之旅

親子健走集點樂 打卡紀錄生態之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正值暑假期間,為鼓勵民眾親子一同參與活動,雙北聯手舉辦親子健走集點樂「雙北手牽手 親子動員來健走」,今年已邁入第2屆,雙方在25日以視訊方式宣布開跑。今年共精選24條黃金親山步道,凡集滿5個拓印章並參加9月23日健走大串聯活動,即可兌換健康好禮,還有機會抽中液晶電視等大獎,不僅可以贏得大獎,更能保健康、增進親子關係。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這次特別精選24條黃金親山步道,自即日起,只要持健走護照前往親山步道拓印站,除可集一點以外,若拍照上傳facebook,前200名可獲贈計步器一台,滿五點還可在9月23日健走當天兌換精美紀念品,限量3000份,送完為止。拓印集點方式可攜帶鉛筆或彩色鉛筆到24條步道拓印點,拓印至護照或是紙張上。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雙北健走活動已邁入第2年,去年製作2萬本健走護照,民眾反應熱絡,一週內即被索取完畢。今年特別加印至3萬冊,內容除兩市各步道之簡介及路線圖,並新增步道生態環境之介紹。即日起,民眾可至兩市市政府服務台、各區區公所、戶政事務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所等地索取。另外,運用「台北親山步道通」APP微軟及Android版,於步道打卡及拓印點拍照紀錄就可集點。歡迎民眾來趟雙北生態之旅,健走大串聯活動訂於9月23日上午由碧潭東岸廣場健走至公館水岸公園,全程約8公里,以時速4公里約耗時2小時。體重60公斤的人可消耗420大卡,相當於喝進一杯700cc的珍珠奶茶或鍋貼12顆的熱量。護照索取及健走大串聯等資訊,可至專新北市網站查詢。

農藥殘留抽檢過關 蔬果皮最好別吃

農藥殘留抽檢過關 蔬果皮最好別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民眾購買蔬果最擔心的就是農藥殘留,澎湖縣衛生局監控市售蔬果農藥殘留,從傳統市集抽驗青椒、紅蘿蔔、青江菜、茄子、高麗菜、芥藍菜檢驗農藥殘留容許量共215項檢驗項目,7月份抽驗6件全數與規定相符,而許多水果會使用「人工上臘」,消費者最好削皮後再吃。衛生局建議選購新鮮、成熟的水果,當季的蔬菜水果不但美味可口,而且營養最豐富。其實水果本身就有天然保護膜,有些水果表面有一層白色粉狀物像葡萄、柿子、李子等。這些物質不是農藥的藥斑,而是水果自然產生的一種臘質果粉。另有些水果不形成果粉,但有油、臘質披覆在表皮增加光澤,例如蘋果、柑桔等。這些果粉或臘質不僅增進美觀,還可保護果皮、防上水分散失及增長水果貯存時間。而且果粉或臘質含量和水果風味品質呈密切關係,通常水果的風味愈好,其果粉、臘質也愈厚。水果在採收及處理過程常會將果粉或臘質破壞掉,故常以「人工上臘」來補充天然臘質之不足以保護水果,例如蘋果、柑桔等。上臘時所用的臘質本身無毒, 因此上臘過的水果於食用時仍以削皮或剝皮為宜。衛生局仍要再次提醒販售蔬果的食品業者要確實掌握產品的來源廠商資料,將貨品的來源透明化以保障自身商譽。 衛生局為落實維護全體國民的健康,食品業者如製售超過安全標準之食品,就可依據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5款之規定,對於殘留農藥含量超過安全容許量者,爰依同法第31條第1款規定,行政罰鍰提高至6~600萬元並針對無法提供來源及拒絕、規避抽驗及不能或不願提供食品購入之來源的食品業者依法處以新臺幣3~15萬元,也呼籲商家勿以身觸法。 

植牙輔助全口活動假牙

植牙輔助全口活動假牙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戴假牙的人常有的困擾,不同於上顎的全口活動假牙,下顎往往因牙床嚴重吸收及舌頭干擾而造成活動假牙穩定性及固持力不佳。由於無任何牙齒支撐,進食時除了假牙下方牙肉受力疼痛不適以外,咀嚼力也明顯降低而無法有效率地將食物磨碎,更有些患者因此選擇只吃軟或流質食物。因此,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主治醫師陳怡潔建議,在下顎前方無牙區至少放置一顆植牙,這種治療通常只需要小範圍的手術,即可有效地改善下顎全口活動假牙的穩定度和咀嚼功能。一般而言,若患者骨頭條件良好、經濟許可且無任何植牙的風險或禁忌症(例如:全身性系統性疾病、吸菸或不當口腔衛生等),當然可以考慮利用植牙做全口固定假牙以達成擁有第三套齒列的願望。然而隨著台灣老年人口增加,全口無牙患者的比例也逐年上升;他們常因長期缺牙造成牙床嚴重萎縮而對全口活動假牙無法適應,即使花費許多時間做調整仍不見改善。這些長輩們多數又伴隨一些身體上的疾病,種種考量往往使的他們勉強使用不甚舒適的全口活動假牙而將植牙排拒在外。其實全口無牙的患者並不需要進行缺一顆牙就植一顆牙的大範圍手術,只要戰略性地使用較少量的植牙伴隨較保守的治療方式,亦有助於增加患者活動假牙的舒適度。植牙除了可以減緩牙床萎縮、提高假牙穩定度和咀嚼功能、更不用擔心蛀牙的可能性。但植牙若清潔不當,仍會有植牙周炎與失敗的風險性。由於植牙輔助全口活動假牙其植牙數量較少且多位於清潔較方便的前牙區,即使是手部協調性較不方便的長者,仍可使用市面上的清潔工具(例如牙刷、牙間刷或單束毛牙刷)作例行的口腔清潔。同時也建議植牙患者至少半年定期回醫院做專業的口腔檢查及保養,以確保植牙和牙床的健康。

杜絕急診室暴力事件 維護就醫安全

杜絕急診室暴力事件 維護就醫安全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多起的急診室暴力事件頻傳,不僅影響其他病患就醫權益,更危害院內醫護人員的生命安全,行政院衛生署為強化醫院急診室之防暴安全,於去年要求各縣市衛生局加強輔導轄內醫院的急診室,建置完成急診室的門禁管制、裝設警民連線、配置24小時保全人員、配合張貼反暴力的海報,以及將診療區與候診區作業空間明顯區隔等措施,以保障民眾就醫安全。基隆市衛生局已輔導基隆市轄內4家急救責任醫院,依衛生署的相關規定完成辦理急診室相關防暴措施,並列入今年度醫院之急診業務督導考核,經實地查核結果4家醫院均已完成規定之防暴措施。基隆市衛生局呼籲醫院應加強自我防衛及夜間巡邏、並於急診室入口嚴格遵守門禁管制,發現有異常狀況時立即啟動警民連線,或以電話撥打110報案系統,以防堵暴力事件發生。依據醫療法第24條第2項、第3項規定「任何人不得以強暴、脅迫、恐嚇或其他非法之方法,滋擾醫療機構秩序或妨礙醫療業務之執行。」。違反者依醫療法可處3萬元以上、6萬元以下罰鍰,其觸犯刑法者,應移送司法機關辦理。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民眾就醫發生醫療爭議時,可向衛生局醫政科申請醫療爭議調處,或循司法途徑解決,切勿一時衝動以身試法使用暴力威脅或滋擾醫護人員,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導致醫病關係緊張,更會觸犯醫療法規定而受罰。

別讓「菸」害了你 參加戒菸班遠離危害

別讓「菸」害了你 參加戒菸班遠離危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戒「菸」要及時,曾先生於造船公司從事鐵工工作,夥伴個個菸不離手老菸槍,工作之餘以「菸」提神,交際應酬時以「菸」會友,每日至少2包以上的香菸。返家休息時刻,不管妻子多討厭二手菸,三位幼子也不喜歡菸的味道,如此過了30年,兒子娶妻生子,身為護士的媳婦勸他戒菸有益健康,更被臭罵一頓,其子女更敢怒不敢言,對於百害的菸,只有選擇逃離現場的解決方式。曾先生以前是菸一根接一根的抽,現在是放下「菸」,以一支又一支的香祭拜因「二手菸」受危害罹患癌症往生的妻子,雖然多次懊悔,也喚不回妻子的重生。深感菸的毒性威力,決定戒掉吸菸惡習,主動加入醫院的戒菸班,於個人意力驅動下,與身旁親友的鼓勵及支持,他終於戰勝菸癮,成功的戒菸,從此給予親愛家人一個無菸清新的環境。香菸一族不要猶豫了,不要讓親愛家人發生生命失去的憾事,基隆市七堵區衛生所自今年8月10日起至8月29日止,於七堵長安社區辦理戒菸班,名額有限,誠摯邀請有吸菸習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 

7-UP汽水疑變造有效期限 遭查扣下架

7-UP汽水疑變造有效期限 遭查扣下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本(25)日下午發布新聞稿指出,9日衛生局查獲市售「汽水(7─UP)」標籤標示之有效日期疑似經過變造,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1條第1項、第19條第1項規定及詐欺情事,已請超市下架,並至進口商倉庫及辦公室查扣相關產品,將依法究辦。衛生局指出,經追查產品來源,是由「見豐貿易有限公司」進口。該公司營業登記於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二段,倉庫位於新北市八里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8日會同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前往倉庫查察,現場查封「汽水(7─UP)」2704罐、「低卡汽水(7─UP DIET)」2627罐及「低卡麥根沙士」5397罐,共一萬零七百二十八罐涉疑產品,衛生局也以涉詐欺罪嫌移請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偵辦。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本(25)日配合法務部調查局臺北市調查處兵分六路,共動員二十三人,全面稽查見豐貿易有限公司辦公室、倉庫、鋪貨超市共六個地點。稽查結果辦公室已無產品,現場請四家超市下架涉疑產品,並在倉庫地點清查盤點庫存品,貨品全數由市調處查扣,後續將依據查獲的違規事實,從嚴處辦。此外,記者致電見豐貿易有限公司,客服人員亦表示暫無販賣相關產品。此外,為怕消費者混淆商品,記者特地向美商百事可樂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詢問。林姓總經理表示,目前台灣「七喜7UP汽水」是由味丹企業總代理,商品全是在地生產,並有完整的中文標示,包含製造日期、有效期限、公司名稱、原料成分等,與「見豐貿易有限公司」進口之「汽水(7─UP)」是完全不同的商品,請消費者放心。衛生局呼籲大賣場、超市、飲料零售商等,若有販售「見豐貿易有限公司」進口之「汽水(7─UP)」、「低卡汽水(7─UP DIET)」、及「低卡麥根沙士」等三款飲料,保存期限均為八個月,應注意罐底的生產批號與同期購入的相同品項產品,其中文標籤上之有效日期是否不同,並注意飲料罐底是否有不尋常顏色(黃、綠、紅、藍)註記,以維消費者權益。圖:遭查扣的「見豐貿易有限公司」進口之「低卡麥根沙士」。(照片/衛生局提供)

炎炎夏日 防止中暑有3招!

炎炎夏日 防止中暑有3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近日氣溫飆高,提醒民眾,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並牢記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任何人都有可能會中暑導致熱急症,尤其是高危險的族群更需要特別注意,如嬰兒、幼童、大於65歲以上的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心臟病或高血壓)、戶外工作者或運動員等。依國民健康局提供民眾預防中暑等熱急症的3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 提高警覺。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建議民眾,在酷熱的夏日, 儘可能將活動安排在早晨9點以前或傍晚4點以後的時間, 每天補充2000cc的水分,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 隨時注意防曬並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當民眾有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快速就醫。

幽門桿菌恐致癌 胃癌篩檢不可少

幽門桿菌恐致癌 胃癌篩檢不可少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現代人飲食西化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胃癌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占台灣所有癌症發生率之第七位,死亡率也高居第6位,本縣100年的胃癌死亡率也高居所有癌症之第6位,經研究證實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與胃癌風險有顯著相關,在接受HP除菌治療後可有效降低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發生,檢測是否感染幽門桿菌的方法,也只要一支採便管收集少量糞便,即可得知。彰化縣在縣長卓伯源帶領下,各項施政不斷突破創新,在健康服務方面,為維護及保障縣民的健康,推出多項的健康加值服務,除了肝臟超音波檢查及大腸直腸癌篩檢,來照顧縣民的肝及大腸外,今年更推出全國首創「胃幽門桿菌暨胃癌高危險群篩檢」服務,於萬人健檢中免費提供50至69歲的長者此項健康檢查,進一步照顧縣民的胃。透過台灣大學陳秀熙教授及台灣大學附設醫院腸胃科吳明賢主任、李宜家醫師等專家學者協助,及縣內22家醫療院所消化系內科專科醫師建置完善的專業醫療團隊,讓篩檢計畫推動的更加順利,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胃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衛生局葉彥伯局長呼籲,胃幽門篩檢方法簡單快速,篩檢異常民眾,接受衛生所轉介至縣內消化系內科專科醫療院所,只要配合醫師醫囑,就能「顧胃保健康」。

輕忽小傷口 壯年男染鉤端螺旋體險死

輕忽小傷口 壯年男染鉤端螺旋體險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受傷時,可不要因為傷口小或不會痛就不在意,當心感染致命的病毒喪命!花蓮慈濟醫院日前收治一位正值壯年的黃姓男子,患者到院時已休克,經醫師診治後發現,病患疑似在處理回收物時,不慎被利鐵割傷後感染「鉤端螺旋體」,入住加護病房並緊急投藥治療十六天,終於痊癒出院。醫師提醒,鉤端螺旋體的臨床變化多端,即使是小傷口的感染,也會造成嚴重的症狀,民眾不可輕忽。花蓮慈濟醫院染科主任王立信指出,現年三十九歲的黃姓男子在六月底開始出現發燒、咳嗽、呼吸急促、背痛等疑似感冒症狀就醫,病情卻急轉直下,最後甚至須洗腎治療。家屬要求於七月三日轉院到花蓮慈濟醫院急救,到院時已休克,還出現黃疸、呼吸衰竭、腎臟衰竭、無法排尿等症狀,經插管搶救後,送進加護病房觀察。經醫師診察發現,前陣子病人在處理回收物時,右手被利鐵割傷,抹藥後未多加留意,沒想到數日後便出現發燒等症狀。經血液檢驗證實,患者感染巨細胞病毒,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確認也同時感染鉤端螺旋體。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衛教文章指出,感染「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interrogans)後會產生鉤端螺旋體病(Leptospirosis),是熱帶、亞熱帶地區常見的人畜共通感染病,在台灣其被歸類於第四類法定傳染病。鉤端螺旋體為細桿狀螺旋型,可經由傷口感染幾乎所有的哺乳類動物,包括野生及家畜動物,主要宿主有老鼠、犬隻、豬、牛、馬、羊等動物。動物感染鉤端螺旋體後,會進而感染人類,當人們工作,或野外活動時可經由皮膚及黏膜傷口因接觸到受動物尿液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得病,少部份因直接接觸動物及其組織而感染。且目前為止發現鉤端螺旋體至少有25個血清群約277個血清型,感染過某血清型鉤端螺旋體後,還是有可能受其他不同血清型的感染,臨床變化相當複雜。圖:顯微鏡下的鉤端螺旋體(Leptospira interrogans)。(照片/翻攝自維基百科,原作者為Bluuurgh,上傳日期為2007年1月6日。)

三餐在外隨便吃 兒童健康亮紅燈!

三餐在外隨便吃 兒童健康亮紅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上班族經常外食,就連家中的孩子也因配合大人的作息,成了小外食族。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61.4%孩子的早餐經常外食,較六年前增加一成左右;另外有31%孩子的晚餐經常外食,進而出現「把零食當正餐」、「怕胖而少吃」、「省錢而不吃」、「偏食而亂吃」及「吃下不該吃」五項危機,調查也發現,有六成三孩子已出現外食問題行為,其中近一成更已達高度危險級。根據兒盟調查發現,當孩子沒有大人陪伴購買餐點時,有三成六的孩子曾經選擇他們喜歡吃、卻不一定營養的零食,四成二的孩子曾經把爸媽給的餐費拿去買零食、飲料吃,甚至有一成孩子經常如此,長期下來令人擔心。此外,五成二的孩子曾把錢省下來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一成三經常如此,對還不懂得金錢的規劃與使用的孩子來說,實在令人擔心孩子真能如大人期待將錢用在「吃」的項目上。由於媒體、偶像所傳達「紙片人」風潮下,孩子也逐漸出現「瘦才會漂亮」、「少吃才會瘦」的迷思。調查發現有七成的孩子曾經買低熱量的東西吃,二成四總是或經常如此;除此之外更有四成四的孩子曾經為了怕胖而少吃一點或沒吃,實在令人擔心是否會對成長發育階段的孩子造成健康威脅。有七成的孩子曾經在買東西時,只選自己愛吃,不管有沒有營養,二成三經常如此;若以孩子於早餐店購買的飲料為例,六成八的孩子會選擇較無營養成分的紅茶、奶茶,而不是營養的豆漿、米漿或牛奶。 在食品安全部分,調查發現近兩成孩子不會注意乾淨衛生,近三成很少注意食物的保存期限,也難怪潛在衛生問題較高的小吃店,會是兒童最常外食的地點。對於孩子長期下來令人擔憂的外食問題,兒福聯盟提出三大營養危機,值得家長注意。依照衛生署所給予的飲食建議,每天應該吃五份的蔬菜水果。但檢視孩子晚餐的攝取情形時,會發現有高達七成五孩子晚餐沒有天天吃新鮮水果,四成三晚餐沒有天天吃新鮮蔬菜。一般外食吃到蔬菜水果原本就較為困難,超商賣的價格又相對較高,難怪孩子在衡量其金額後,會放棄攝取維生素和纖維質了。進一步比較外食兒童與其他兒童喝含糖飲料、吃油炸食物的狀況,會發現外食兒童吃垃圾食物的比例,明顯較其他兒童高。三成的外食兒童每天喝一瓶以上的含糖飲料,較非外食兒童高出許多;三成的外食兒童每周吃一次以上的油炸食物,也較非外食兒童高。此外,隨機調查孩子當天早餐與前一天晚餐吃了什麼,發現近一成的孩子沒吃早餐、4.8%孩子沒吃晚餐。無論是為了怕胖不吃、省錢想買其他東西或是來不及吃等原因,都令人擔心,外食兒童長期不正常的三餐飲食習慣會導致營養缺乏,影響孩子成長發育。因此,兒福聯盟建議,透過陪伴孩子購買外食,可以協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飲食習慣,一起用餐更可以增進親子關係。家長可以利用較為空閒的週末煮2餐,平日煮1天早餐,透過這些「餐桌時間」,為孩子補足平時缺乏的營養,並累積親子間的更多互動瞭解。也建議家長常購買新鮮蔬菜、水果放置於家中,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更容易地攝取纖維質,達到「一日五蔬果」的需求,並教導兒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自己購買外食時,才會更容易選擇健康、營養的食物。圖:兒盟調查發現,有六成三孩子已出現外食問題行為,其中近一成更已達高度危險級。(照片/兒福聯盟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