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買三秒膠竟手黏櫃台 消防隊出動救援

買三秒膠竟手黏櫃台 消防隊出動救援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台北市一名年約40歲的婦人,昨(25)日至便利商店購買三秒膠,竟意外將手黏在便利商店櫃檯上,婦人醫時慌張要求店員找醫生來協助,最後是勞駕消防隊派遣救護車到現場。救護人員以紗布沾去光水漫漫擦拭,終於將婦人的手和櫃台分開,這名婦人毫髮無傷。消防局則是提醒民眾,在使用快速黏著劑時,過程一定要小心僅慎,萬一不慎被黏住時,只要利用去光水和紗布或棉花,就可以慢慢的將膠水去除。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指出,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是在7月25日上午11時許接獲民眾報案指出,在信義區某便利商店有位民眾被膠水黏住的服務案件,立即派遣救護人車前往救助。當消防救護人員抵達現場後發現,店內有一位年約40歲的女性,因購買三秒膠後不慎將手黏在便利商店櫃檯,現場情緒非常激動,要求醫生到場處理。經救護人員耐心的溝通、安撫後,由救護人員以去光水及紗布使其手指在不受傷害情形下,慢慢的脫離膠水的沾黏,最後順利脫困。消防局提醒民眾,在使用快速黏著劑時,過程一定要小心僅慎,萬一不慎被黏住時,只要利用去光水和紗布或棉花,就可以慢慢的將膠水去除。

登山客不適待援 勇消急奔四百米救命

登山客不適待援 勇消急奔四百米救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消防局昨(25)日中午接到登山客在走步道時突發不適的報案,救護人員攜帶裝備,在登山步道急奔400公尺前往救援,再以最快速度將病患抬運出步道並及時送醫救治。消防局提醒,近日氣候炎熱,民眾從事戶外活動應注意水分補充,並盡量避免於上午十時至下午二時間過度在外活動,以免造成身體不適。 消防局指出,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在25日上午11時45分時,接獲民眾報案表示,圓山飯店後方的登山步道中,有一名年約55歲婦人在步行登山時,感到身體不適無法行走,在步道旁涼亭內等待救援。救護人員從登山口進入後,跑了約400公尺,發現該名身體不適的患者躺在步道邊的板凳上,立即評估病患的意識,並施予靜脈注射及給氧,確保生命徵象穩定後,利用長背板將病患固定,由七名消防救護人員合力將人搬運下山,以救護車送往榮民總醫院救治。 近日天氣高溫炎熱,消防局特別提醒民眾,在這種天氣型態下,從事戶外活動時一定要隨時補充水分及注意自身狀況,如非必要,尤其是在早上10時到下午2時之間,不要長時間在戶外停留。民眾如果感覺有皮膚乾燥發紅、心跳過快、呼吸過快等中暑症狀,要馬上到陰涼處休息或就醫。此外,若是在野外或山中步道需救援時,切勿驚慌,要尋找明顯易見的地標或地物,以手機通報110或119,同時保持冷靜在原地等待,方能有助於搜救人員尋找救援。圖:消防局救護人員在登山步道狂奔400公尺救援身體不適之登山客。(照片/翻攝自台北市政府消防局網頁)

看病說英語也通!外籍人士就診更友善

看病說英語也通!外籍人士就診更友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新北市衛生局於本(24)日頒發「雙語服務優良醫院」認證,新北市計有新店耕莘醫院、永和耕莘醫院、雙和醫院、汐止國泰醫院、慈濟醫院以及署立臺北醫院、新北市立聯合醫院等7家醫院獲得此認證。衛生局表示,認證過程特別聘請外籍委員到醫院實地探訪並當場建議改善事項,希望逐步建構新北市雙語服務的友善生活環境。衛生局長林雪蓉表示,新北市的外籍人口高達6萬5千人,人數僅次於桃園縣,是全國第2高。雖然臺灣醫療水準舉世聞名,但對於外籍朋友來說,若有身體病痛來到醫院,以國內醫療專科分科之細,要從掛號的科別到批價拿藥,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衛生局自去年便開始推動醫療院所雙語服務認證,希望外籍朋友來到臺灣,在接受專業的醫療服務之餘,也能夠享受親切的就醫環境。參與訪評的外籍委員Jeremy指出,此次參與評鑑的是區域級以上的綜合醫院,內容包括設施標示、服務措施、人員英語服務能力、網站資訊等項目。Jeremy表示,醫療機構提供英語服務環境的重點,在於滿足外籍人士就醫時能免除語言障礙的不便,因此醫療機構可從病人就醫的基本流程著手,提供病患基本標示指引、人員諮詢或相關參考單張。活動現場有受獎醫院展示英語服務範例,由雙語志工引導外籍人士批價、掛號,另外醫院也有雙語就醫流程說明、地面方向及樓層指引、衛教單張等服務。圖:新北市衛生局於本(24)日頒發「雙語服務優良醫院」認證,共頒給新店耕莘等七家醫院。(照片/衛生局提供)

超級愛健康/血液循環差 讓你水腫難消?

超級愛健康/血液循環差 讓你水腫難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人體內的血液扮演著輸送養分的重要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連新陳代謝就會變慢。再加上,生活中無可避免會接觸到許多有害物質,日積月累,毒素愈積愈多,阻礙血液循環,各種疾病自然找上門。醫學界就發現,耳鳴、頭痛、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這些嚴重疾病,都跟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血液循環差的人,通常都會覺得自己手腳容易冰冷,但是你知道,通常在四肢末梢感覺冰冷,可能跟心血管有關?中醫師羅明宇說,因為血液是由心臟壓出,經由紅血球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吃哪些食物對促進血液循環有幫助?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食物也是重要關鍵,多攝取對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有幫助的食材,例如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的深色蔬菜,也能預防血液循環障礙。羅明宇醫師也提供能改善血夜循環的幾種方法: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常吃溫補食物、及促進血液循環的中藥等。另一個讓許多女性感到困擾的問題便是水腫,水腫主要是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長期忽視,甚至會變成更難纏的肥胖。羅明宇醫師也說:其實水腫與先天體質、後天生活作息不良都有關。像每天熬夜晚睡、壓力太大,都會使自律神經衰弱,導致血液流動變慢,不水腫也難。飲食跟水腫也有關,吃錯東西讓你更腫!劉怡里營養師回應,生理性原因是飲食太甜、太鹹,或攝取油品不當,易導致靜脈循環不良,導致腳部水腫或靜脈曲張。建議可食用高鉀的食物、綠色蔬菜、奇異果、小番茄,瓜類,冬瓜、木瓜等。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183

台灣男性肥胖問題 亞洲第一!

台灣男性肥胖問題 亞洲第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97-99年健康危險因子監測」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成年人體重過重或肥胖比率達38.4%,其中男性比率為47.6%,女性比率為28.8%,台灣男性每2人就有1人有體重過重問題屬亞洲第一名,體重過重或肥胖還容易造成乳癌、大腸癌及慢性等疾病的產生。今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豐原區圳寮里活動中心舉辦「社區體重血壓測量站」啟動典禮,由衛生局長黃美娜、里長代表及減重達人王雯如共同揭牌,象徵即日起民眾只要到里活動中心也可以站上體重機、輕鬆做好體重控制及血壓測量。而24歲的王小姐,因身材過胖總是無法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為了穿上漂亮衣服突顯自己曼妙身材,曾以優酪乳和蘇打餅減肥法減重,但終究瘦不下來而放棄,今年1月份開始,每天減少飯量、搭配蔬食餐、3餐喝無糖豆漿,晚上快走至少1小時、天天量體重,半年下來已經從95公斤,甩掉36公斤,成功穿上自己喜歡的衣服。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為了讓民眾瘦身更輕鬆,今年電子公司特別提供各200台的血壓計及體重計,並設置在200個村里辦公室及活動中心,讓民眾到社區活動中心與里民增進情誼時,也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防止熱傷害 上午11點~下午3點應避免外出

防止熱傷害 上午11點~下午3點應避免外出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炎炎夏日,氣溫直直升,至今台灣已有十多位民眾因為太熱而導致死亡,醫師提醒,上午11點至下午3點是一天最炎熱的時段,應避免外出或長時間待在豔陽下,防止中暑或熱傷害。大林慈濟醫院家醫科醫師賴育民表示,常見的熱病有高熱暈厥、熱抽筋以及致死率較高的熱衰竭、熱中暑。熱暈厥常發生於站立在炎熱環境下過久的人,因過度流汗造成血液濃稠,無法流進腦部,而產生暈厥現象。熱抽筋則是因為在高溫潮濕的環境大量出汗使水分及電解質流失,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衡,造成虛弱及肌肉無法自主的抽搐及疼痛。而熱衰竭、熱中暑則因為體溫調節中樞失常,引發體溫急劇升高及多重器官竭,是一種很可怕的緊急狀況。大林慈濟醫院急診科蘇詠程說,熱中暑是在高溫的環境中工作運動,或長久處於高溫且通風不良的場所導致。身體溫度調節中樞因慢性疾病,藥物或脫水而失去功能,過高的體溫也無法有效降低。常出現的症狀有疲憊、頭痛、意識混亂或有幻覺、腳步不穩及失去方向感,有時還會痙攣、昏迷,甚至低血壓、脈搏和呼吸淺快、體溫上升,嚴重會造成多重器官衰竭。由於熱中暑死亡率非常高,發現類似症狀應該要盡快送醫。雲嘉地區老農多,老人家由於體溫調節的退化,散熱能力較差,較易中暑,賴育民醫師提醒農友,可以早點出門,中午最熱的時候則待在家休息,以減低熱傷害發生的頻率。另外,患有慢性病或是老人常用的某些藥物,如利尿劑,及一部份精神科用藥,則可能因藥物效果減少身體對熱的耐受力進而提高中暑的危險,平時可多補充水份,並可在水裡加入一點鹽或幾顆酸梅,有效補充人體排汗後失去的鹽分。最重要的是,若發生中暑現象時,最高原則是馬上送往醫療機構治療。

血液循環差 讓你水腫難消?

血液循環差 讓你水腫難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人體內的血液扮演著輸送養分的重要角色,一旦血液循環差,連新陳代謝就會變慢。再加上,生活中無可避免會接觸到許多有害物質,日積月累,毒素愈積愈多,阻礙血液循環,各種疾病自然找上門。醫學界就發現,耳鳴、頭痛、心臟病、高血壓甚至中風這些嚴重疾病,都跟末梢血液循環障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連。血液循環差的人,通常都會覺得自己手腳容易冰冷,但是你知道,通常在四肢末梢感覺冰冷,可能跟心血管有關?中醫師羅明宇說,因為血液是由心臟壓出,經由紅血球攜帶氧氣到全身各部位,手腳才會溫暖;一旦心血管系統的功能出現障礙,就會影響血液輸送,造成手腳冰冷的情形。吃哪些食物對促進血液循環有幫助?營養師劉怡里表示,食物也是重要關鍵,多攝取對血管彈性和血液循環有幫助的食材,例如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的深色蔬菜,也能預防血液循環障礙。羅明宇醫師也提供能改善血夜循環的幾種方法:培養吃辛辣食物的習慣、常吃溫補食物、及促進血液循環的中藥等。另一個讓許多女性感到困擾的問題便是水腫,水腫主要是血液循環不良導致,長期忽視,甚至會變成更難纏的肥胖。羅明宇醫師也說:其實水腫與先天體質、後天生活作息不良都有關。像每天熬夜晚睡、壓力太大,都會使自律神經衰弱,導致血液流動變慢,不水腫也難。飲食跟水腫也有關,吃錯東西讓你更腫!劉怡里營養師回應,生理性原因是飲食太甜、太鹹,或攝取油品不當,易導致靜脈循環不良,導致腳部水腫或靜脈曲張。建議可食用高鉀的食物、綠色蔬菜、奇異果、小番茄,瓜類,冬瓜、木瓜等。

膀胱癌曙光!新手術讓患者能自行排尿

膀胱癌曙光!新手術讓患者能自行排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名68歲的王先生,出現血尿的情形長達6個月才就醫,進一步安排膀胱鏡檢查發現2/3的膀胱長滿了腫瘤,且切片檢查為「惡性腫瘤」,最好切除膀胱,童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殷約翰指出,目前對於膀胱切除已有新的手術,有別於傳統膀胱切除手術,使用新手術,讓患者尿液能自行排出,生活不受太大影響。殷約翰醫師表示,新手術在幫患者進行膀胱切除術時,同時用小腸做一個新的膀胱,並將2根輸尿管接到小腸做的新膀胱上,使小便能順利從腎臟經輸尿管流到新的膀胱中,同時把新的膀胱接到原有的尿道上,當膀胱裝滿尿液後,可從原先的尿道排到體外,讓患者的生活不受影響。以往膀胱癌患者所做的傳統手術與新手術有很大的不同,殷約翰醫師解釋,膀胱癌患者膀胱全切除後,傳統手術後患者通常無法自行排尿,必須在患者的肚子上做一個孔道,由肚皮的造孔流出小便,不但併發症多且生活極度的不方便,假使肚子上的造孔照顧的不好,導致尿液流到衣服上,會使患者一身尿騷味,嚴重的影響人際關係。新的手術方法,術後患者可以跟術前一樣,從尿道排出尿液,生活不受影響,生活品質較傳統手術方法提高很多,這種新方法也可適用於男女膀胱癌的患者。以往臨床上遇到女性罹患膀胱癌時,由於女性的尿道較短,無法將新的膀胱接到尿道上,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採用新的手術(studer pouch neobladder),可改善以前的窘境,即時患者是女性,也可以將膀胱接到尿道,讓尿液自行導出,確實大大的提昇患者的生活品質。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

醫訊/標靶藥物一定好?人人都適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了讓治療癌症的結果更理想,因此研究只針對特定的細胞進行攻擊,而標靶藥物就是在這種「針對性」的理念下被研發出來,其專一性會比傳統化學治療方式較高。 但這樣的方式也並不是每一位癌症病人都適用,究竟哪些疾病、狀況適合使用標靶藥物?亞東醫院特別邀請腫瘤科暨血液科醫師林育靖,為大家說明標靶藥物為何?可能會出現的副作用是什麼?等,另外也請到抗癌病友分享治療心路歷程。講座時間:7月31日(二)上午10:00~11:30講座地點:亞東紀念醫院10樓第二教室講座洽詢:(02)7728-2176 詹小姐

感受大台北的森林美 親子健走Fun一夏

感受大台北的森林美 親子健走Fun一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裡,臺北市及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合作推出101年「雙北手牽手 親子動員來健走」活動,精選兩市共24條黃金親山步道,集滿5個拓印章並參加9月23日健走大串聯活動,即可兌換健康好禮,還有機會抽中液晶電視等大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副局長諶立中表示,雙北健走活動已邁入第2年,去年製作2萬本健走護照,民眾反應熱絡,一週內即被索取完畢。今年特別加印至3萬冊,內容除兩市各24條步道的簡介及路線圖外,並新增步道生態環境的介紹。即日起,民眾可至兩市各區公所、健康服務中心、衛生所等地索取健走護照。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林秀亮副局長表示,活動期間於精選24條步道累積5個拓印集點並參與9月23日健走大串聯活動,即可兌換健康好禮。雙北健走大串聯活動將於101年9月23日(日)由新北市碧潭東岸廣場健走至臺北市公館水岸廣場,全程約8公里,以時速4公里計算約耗時2小時。體重60公斤的人可消耗420大卡,相當於喝進1杯700cc的珍珠奶茶或吃進12個鍋貼的熱量。雙北兩市政府衛生局鼓勵市民朋友一齊攜手走出健康,培養健康步行的生活習慣。現正值暑假期間,鼓勵親子一同Fun一夏,來趟雙北生態之旅,探訪兩市親山步道,感受大臺北的山林美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