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肩頸痠痛低頭族 伸展動作可舒緩

肩頸痠痛低頭族 伸展動作可舒緩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什麼很多人遍訪名醫,從西醫的打針、吃藥、頸椎牽引復健,到中醫的整脊、推拿、針灸、經絡理療等各式方法,仍不見效果?別小看這顆頭顱,平均可是有3~4公斤重!要抬起頭來全得靠肩部、頸部、胸部的肌肉以及脊椎的力量,比起其他動物,脊椎打直的人類的確更容易感到肩頸痠痛。 現代人由於開車、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桌上型電腦、看電視或長時間低頭工作,也容易造成頸部肌肉壓力而造成創傷。當肌腱使用時間太長,新陳代謝不及,排泄物來不及排出,就會影響肌腱功能;肌腱是血液循環最不好的組織,恢復極慢。因此很多病人頸部酸痛最後都演變成慢性病痛,導致長時間受苦,只好到處尋求秘方或偏方治療。 頸部肌肉在長期的壓力下產生損傷,輕則產生僵硬微痛或後腦杓重重的症狀,或產生急性頭痛或常年頭痛,重則產生嚴重眩暈、噁心、嘔吐、胸口不舒服、心悸、血壓升高,常被誤認為是高血壓造成的症狀,甚至一些病人還會有非常疲倦、視力模糊、眼睛張不開,整天想睡等情況。 奇美醫學中心職能治療師池昭眉表示,初期肩頸疼痛可能只發生在接近下班時刻、下班後或加班時,疼痛最高峰通常是在睡覺前一刻,但是經過睡眠休息後,第二天早上會比較舒服,也因為只是不舒服而已,人們通常不會多加注意或治療,久而久之,疼痛就不分早晚而存在,且頭痛常隨之而來,甚至干擾睡眠。除了少數有運動習慣的族群外,現代人總是被時間追著跑,有挪出時間來固定運動者真的很困難,所以不正確的姿勢或是過度的使用,都是容易造成肩頸不舒服的因素!沒有時間運動,也沒有時間到處求醫接受治療,更沒有時間持續執行治療,因此可以隨時隨地自己簡單執行的伸展動作就很重要又很實用!

健康吃!糖尿病友也可以享受美食

健康吃!糖尿病友也可以享受美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常聽許多人說,若罹患糖尿病,就什麼東西都不能吃了,豐原醫院糖尿病個管師賴昱臻表示,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為了讓大家明白正確的觀念,豐原醫院營養科與糖尿病個管師合作辦理「吃得smart,控糖我最in」活動,為糖尿病友客製化,設計出糖尿病友的健康餐盤,讓病友們在飲食控制中也能健康的「享」吃美食。現代人的生活水準不斷提高,飲食逐漸西化、精緻化,營養情形也比以前改善許多,但也因此讓許多慢性病提早產生,糖尿病就是其中一種,豐原醫院糖尿病個管師賴昱臻解釋,糖尿病是因為體內胰島素分泌不正常或功能減低所引起的一種新陳代謝發生障礙的慢性疾病,由於病人身體細胞對醣質的利用能力減低,或完全無法利用而造成血糖過高、尿中有糖的現象,同時也影響到蛋白質及脂肪的代謝不正常,肥胖會讓情況更嚴重,如果能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範圍或略輕,臨床症狀,往往可以改善許多,所以飲食控制是很重要的。營養師鄒季臻表示,最讓糖尿病友困惑的地方不是什麼東西都不能吃,而是在於份量不知該如何拿捏才能達到總醣份的控制,糖尿病飲食是依個人的飲食習慣作調整設計,所以病友須先瞭解什麼是「均衡飲食」、「六大類食物」、「食物代換」、「醣類代換」等,透過衛教讓病友選擇健康的食物以及烹調方式(低油、低鹽、低糖、高纖)來達到最佳的血糖控制。鄒季臻營養師說,糖尿病病友空腹8~10小時之後,血糖變化大,更必須補充正確且適當的食物,例如,以五穀雜糧麵包代替一般麵包,或者糙米飯代替稀飯,飲料部份以無糖豆漿或者低脂牛奶進行搭配,以增加纖維攝取量。午餐餐點中的主食類選用纖維質含量較高的五穀類,如,燕麥、小麥、小米等加入白米中;蔬菜提供葉菜類及瓜菜類或莖菜類,供應份量符合糖尿病1,000大卡膳食纖維14克的標準;水果選用新鮮水果,依照健康餐盤六大類份數計算,可以吃得更加健康。賴昱臻個管師提醒,餐後高血糖,造成動脈硬化的機會將提高,可能進一步引發心血管疾病產生,諸如心肌梗塞、嚴重中風等,因此不能忽視餐後高血糖狀況,而平日也應注意飲食控制,才能避免慢性併發症提早發生。

高雄啟動居家藥事照護 協助長者正確用藥

高雄啟動居家藥事照護 協助長者正確用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人佔人口比例已達10.75%,本市老人人口比例10.34%,人口老化後,老人用藥安全,成為重要健康議題,特別是有長期照顧需求之失能長輩,多數有多重疾病、生活功能有障礙,且日常生活較無法自行處理,需仰賴他人協助,藥物治療是慢性疾病控制不可缺少的治療方式。因此高雄市政府衛生局自101年7月起辦理「居家藥事服務」,協助長者正確用藥。長期照護服務的對象包含65歲以上、55歲以上山地原住民及50歲以上身心障礙者,經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後,為日常生活(ADLs)需他人協助者,或65歲以上獨居者之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IADLs)者,出現同時使用五種藥品以上、高風險藥物、持有2間醫療院所或多位醫師處方籤、認知及肢體有困難等問題者,均可提供居家藥師案家提供藥事服務,包括教導藥品整理、依服用時間分裝,便利患者服用、協助處理過期或不使用藥品、服藥安全指導與衛教、用藥相關疑問答覆等服務。高雄市藥師公會黃藥師,服務本市第一位長期照護個案為持有5張慢性病連續處方籤,總計有16種藥物;黃藥師發現,該民眾未將發泡錠藥物放入水中,溶解後再飲用,而是直接服用的錯誤方法,直接服用結果嚴重將導致口腔及食道灼燒,亦發現民眾一個月來體重下降達5公斤(45公斤降至40公斤),該民眾使用心臟及血壓用藥,可能影響電解質及腎臟功能,黃藥師填寫居家藥事服務藥師建議書,建議醫師定期追蹤腎功能及鉀離子。

恙蟲病流行季節至 做好防護避免感染

恙蟲病流行季節至 做好防護避免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炎炎夏日,蚊蟲孳生, 恙蟲病又稱為叢林斑疹傷寒,是經由遭受立克次體感染的恙蟲叮咬而致病,常被叮咬的部位為人體足踝、腰部和腋窩等衣物緊貼處,一經叮咬可潛伏期約9-12天,恙蟲叮咬處多會出現潰瘍性焦痂,產生局部淋巴腫大、持續發燒、頭痛、全身紅疹、肝功能異常、嚴重貧血及白血球或血小板降低,給予正確治療可於1-2天內消退燒,若延誤治療,死亡率高達3成。台東縣及離島(蘭嶼、綠島)屬於恙蟲病的流行區域,又恙蟲的活動期主要是在夏季,而民眾在夏季也較易從事戶外活動,恙蟲多出現在高溫潮濕雜草叢生處,本局提醒民眾,於野外旅遊或工作時,應儘量不要進入草叢地帶,最好穿著長袖衣褲及長靴,避免皮膚暴露,如須進入恙蟲猖獗地區活動者,應在皮膚處塗抹趨蟲劑,並每4至8小時重施一次,離開易感染地區後應儘快沐浴,換洗全部衣物,並仔細檢查有無被恙滿幼蟲叮咬。台東縣衛生局提醒,當您有不明原因發燒超過五日以上,或出現不明原因的斑丘疹、結膜充血、頭痛、嘔吐時,且最近曾至易感染地區的郊外旅遊時,應主動告知醫師,以利早期診斷及治療。

常換工作易發怒 成人過動常被誤認草莓族

常換工作易發怒 成人過動常被誤認草莓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畢業季剛過,許多社會新鮮人開始進入職場,但有些年輕人出現上班遲到、工作無法如期完成,甚至是經常轉換職業、容易與上司起衝突的情形,常被誤會成是抗壓力低的「草莓族」。不過醫師提醒,成人如果出現嚴重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發怒,或是焦慮、憂鬱的情形已經嚴重影響工作或是生活,就要當心是「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必須盡快就醫、評估治療。亞東醫院精神科最近收治一些自認有憂鬱症、躁鬱症、長期失眠問題的病人,經檢查發現是罹患「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一名工程師經常交不出案子、上班開會常遲到、難以專心易分心;另一名是憂鬱、常生氣,目前待業一年的碩士畢業生,經常換工作、做事拖延,常被誤認為沒有責任感及態度不佳。精神科醫師江惠綾指出,「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患者常背負著做事不負責、人際關係差的負面形象,必須及早治療,以免陷入長期憂鬱。江惠綾醫師解釋,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主要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及衝動等三大症狀,全台約有百分之四的成年人有此病症,容易造成工作及生活上的困擾。特別要注意的是,注意力不足的過動症兒童,其中高達百分之六十在長大成人後,仍然會有過動的症狀。此外,,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患者會造成工作或學業上的表現不佳、人際關係表現不佳、與人相處問題多,也比較容易有抽菸、喝酒,甚至藥物濫用的狀況。江惠綾醫師表示,大部分的患者在兒童時期就會有過動的症狀,少部分是成人時期才出現問題,可透過自填量表篩檢、醫師詢問病史和心理報告來確定診斷。治療方面除了以藥物治療外,還可以接受專業人員的技巧訓練,如學習時間管理、人際互動的技巧及改善組織能力。若患者合併有憂鬱、焦慮、酒精成癮或藥物濫用等其他精神科相關問題,則需另外接受治療。圖:亞東醫院精神科江惠綾醫師解釋成人型注意力缺陷過動症的治療方式。(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學童休閒食品抽驗 2件與標示不符

學童休閒食品抽驗 2件與標示不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值學校暑假期間,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大賣場、量販店、連鎖超市抽驗學童愛吃的巧克力8件及糖果8件,結果有1件巧克力及1件糖果所使用的食用色素雖合法,但卻與包裝標示不符,經查貨源均為外縣市業者,已移請所轄縣市衛生局查處,若查證屬實將可依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處分3到15萬元。新北市政府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此次抽驗為學童愛吃的巧克力及糖果進行檢驗防腐劑及色素抽驗,其中「巧益巧克力豆」檢出食用色素(黃色4號、黃色5號)、「糖の飴」檢出食用色素(藍色1號、紅色7號),2件都與包裝的標示不符。新北市衛生局強調,這次檢驗巧克力及糖果食用色素雖皆合格,但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仍提醒民眾,應儘量避免購買色彩鮮豔或是奇異色澤的食品,且務必注意標示所列的色素,添加的是否為法定食用色素。目前可使用的食用色素有紅色6號、7號、40號、黃色4號、5號、綠色3號、藍色1號、2號等,若有標示不明,或非法定的色素者請勿購買。

夏日戲水Fun心玩!全台海灘水質優良

夏日戲水Fun心玩!全台海灘水質優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環保署為民眾戲水衛生安全,監測海灘水質,將海灘水質以大腸桿菌群、腸球菌群為判定依據,分為「優良」、「普通」、「不宜親水活動」等3個等級,作為民眾休憩娛樂時參考,而環保署於7月22日至23日針對全國海灘水質檢測結果出爐,全數海灘水質均為優良等級。環保署指出,本次監測福隆、新金山、崎頂、通霄、馬沙溝、西子灣、旗津、墾丁跳石(南灣休憩區海岸)、外澳、磯崎、杉原、觀音亭、后湖及塘后等14處海灘,除旗津、墾丁跳石及杉原海灘因風浪過大無法採樣外,其餘海灘水質均為優良等級。環保署表示,今年暑假期間,將每兩週定期監測海灘水質,監測結果公布在該署網頁上,智慧型手機及平板電腦使用族群亦可利用「台灣紫外線指數」App (V2.0)掌握紫外線與海灘水質資訊。環保署同時指出,海灘水質係以大腸桿菌群、腸球菌群為判定依據,若大腸桿菌群≦ 1000 CFU/100mL,且腸球菌群≦ 50 MPN/100Ml則為「優良」,大腸桿菌群≦ 1000 CFU/100mL,且腸球菌群> 50 MPN/100mL則是「普通」,而大腸桿菌群> 1000 CFU/100mL就顯示此海灘水質「不宜親水活動」,此外監測結果產出後,環保署均立即函知各海水浴場經營管理單位、主管機關(衛生署疾病管制局、交通部觀光局)及所在地環保機關,要求張貼水質監測結果,並提醒民眾注意水質狀況,作為民眾休憩娛樂時參考。

身心障礙證明者福音 社福資源幫你找

身心障礙證明者福音 社福資源幫你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嘉義市目前領有身心障礙手冊民眾有1萬4222人,從7月11日起,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新制正式上路,舊制與新制最大不同地方就是除醫師進行身體功能結構鑑定後,另增加專業團隊針對活動參與與環境因素進行鑑定,並主動與民眾討論其需求及如何與社會福利資源連結,讓民眾不再四處打聽。林伯伯今年75歲,於2年前中風致左側肢體無力,因行動不便平時皆待在家中,原核發殘障手冊到期至公所領取鑑定表申請依「依原領身心障礙手冊,鑑定表重新發給鑑定報告」,經專科醫師、醫療專業及需求評估後,社會處主動為林伯伯做居家服務及復康巴士等福利需求轉介,林伯伯笑嘻嘻直說,政府真是越來越便民了!  新制申請作業分為「一般流程」和「併同辦理流程」,民眾可在領取申請表及身心障礙鑑定表後,到公告鑑定醫院掛號,由鑑定團隊完成鑑定後,醫院直接將鑑定報告函至衛生局審查後,再函至社會處執行需求評估,符合者核發身心障礙證明及福利資源連結。民眾也可在領表後到公告「併同辦理」的鑑定醫院,除鑑定團隊外社會處在定時派駐人員同時完成鑑定與需求評估,使嘉義市社會福利資源做最好分配。嘉義市共有5家公告鑑定醫院,其中有臺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戴德森財團法人嘉義基督教醫院、財團法人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等3家醫院配合「併同辦理流程」,如果民眾選擇「併同辦理流程」可洽各醫院、公所或嘉義市政府衛生局醫政科。

一起看電影!讓身心障礙朋友感受看電影的樂趣

一起看電影!讓身心障礙朋友感受看電影的樂趣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一般人到電影院看電影是稀鬆平常的活動,但對於多數的身心障礙朋友來說卻很少有機會到電影院享受看電影的樂趣,主要受限於交通能力及環境的限制而導致身心障礙者與社會產生疏離感,因此,童傳盛文教基金會今日(27日)上午9點舉辦「那一天 我們一起看電影」活動,讓身心障礙朋友到市區看電影,享受看電影所帶來的樂趣。今日的活動童傳盛文教基金會特別選擇無障礙設施規劃齊全的場所,提供身心障礙朋友一個安全友善的環境,讓身心障礙朋友選擇喜愛的電影,讓參加的陳姓學員說:「平常很少有機會到電影院看電影,這次與大家一起出來很開心」;王姓學員也說:「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感覺,跟在家裡看的感受完全不一樣,好刺激!」;而另一位陳姓學員原本足不出戶,在接受該會的交通訓練後,當天更學著自行搭公車到達活動地點,並說:「在公車上一直怕坐過頭,還好順利到達了!」看電影的過程中,伴隨著電影院的聲光享受,大家都沉浸在電影的劇情裡不時呵呵大笑,而在活動結束後,每位身心障礙者臉上都掛著滿足的笑容,相信都帶著滿滿的收穫踏上歸途。童傳盛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童瑞文表示,青少年身心障礙者若能與社會多加互動有其幫助,除了可以減少他們對社會的陌生感,還能從中訓練他們搭乘交通的能力,因此由社工們帶他們去看電影,可增進他們參與社會的能力。

空氣品質再提升 新增細懸浮微粒管制

空氣品質再提升 新增細懸浮微粒管制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主要來自車輛、工廠之廢氣;燒香、燒金紙、點蚊香所產生的煙;花粉、昆蟲糞便、人及寵物皮屑等,可深入人體自由穿透,微粒越小越容易致癌,因細懸浮微粒約僅為頭髮直徑的1/25寬(2.5微米),這些細懸浮微粒易伴隨呼吸進入人體,鼻毛和肺部纖毛也無法過濾,這些微粒深入肺泡,甚至沉入肺泡的微血管中,對人體健康造成負面影響。有鑑於此,環保署認為細懸浮微粒(PM2.5)有納入管制的必要,為此特別修正空氣品質標準,除原有6項空氣污染物,總懸浮微粒(TSP)、粒徑小於等於10微米(μm)的懸浮微粒(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臭氧(O3)及鉛(Pb)等類別外,特別新增細懸浮微粒(PM2.5)此一項目。 環保署考量國內細懸浮微粒(PM2.5)對於健康影響評估研究結果、社會經濟發展現況及未來推動管制後可行的減量策略,目前已訂定的細懸浮微粒標準為24小時值35微克/立方公尺,年平均值15微克/立方公尺,此標準值與美國2006年及日本2009年發布的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品質標準值一致,且為目前國際間納入法規規範中最嚴格的標準。過去幾年國內細懸浮微粒濃度變化改善幅度約為7.5%,顯示在政府及民間積極推動各項空氣污染物排放量削減工作後,細懸浮微粒管制已展現初步成效,雖然細懸浮微粒管制工作非常困難,但只要持續推動相關管制工作,必然可以獲致成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