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驚!孩子「愛上卡慘死」 愛撫、性愛都願意

驚!孩子「愛上卡慘死」 愛撫、性愛都願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家長注意!根據兒福聯盟調查發現,國小五年級到國中八年級學童中,有高達72.3%的孩子曾經遇過別人告白,且平均每四個就有一個孩子曾交過男女朋友。此外,在孩子的感情世界中,當對方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要求時,逾51.5%孩子不會拒絕;甚至有10.7%孩子可以接受和另一半有愛撫行為,4.3%孩子可接受性行為,這些孩子的戀愛觀是只要我喜歡,什麼都願意為對方付出,真的是「愛到卡慘死」。兒盟調查發現,有37.1%孩子會和異性單獨出去玩,交往對象主要是同班同學或同校同學,因此校園內是孩子最常去的約會地點,其次是電影院、郊外、遊樂場,甚至有5.9%孩子會在自己家裡和對方家裡約會,若家裡沒有家長在,形同兩個人單獨在私密空間約會,很容易誘發親密行為。此外,10.7%的孩子表示可以接受和另一半有愛撫行為、4.3%孩子可接受性行為,對於已交男女朋友的孩子而言,一旦開始發展親密行為,對於更進一步的親密關係接受程度也更高。因此兒盟提醒,孩子若要與另一半約會,最好是約在公共空間,對自己的人身安全也比較有保障。兒盟調查有交往經驗的孩子發現,當對方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要求時,逾半數孩子不會拒絕。此外,31.9%孩子表示會為了討好對方什麼都願意做,這些孩子的戀愛觀是只要我喜歡,什麼都願意為對方付出,真的是「愛到卡慘死」。在兩性關係的態度,7.4%孩子覺得只要喜歡對方,當「小三」也沒關係。由此可見,有交往經驗的孩子,更容易無條件為愛付出,在價值觀多元混亂的情形下,有孩子甚至認同不正確的交往關係,因此家長更應留意這些孩子的交友態度,加強溝通、教育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至於家長對於孩子和異性交往的態度,有71.1%的孩子表示不會告訴家長,有半數孩子表示爸爸或媽媽會和自己討論兩性交往的議題;20.7%表示爸媽會禁止交往,僅16.9%會支持孩子的想法、14.4%則是隨便孩子。對此,兒盟指出,若父母只是一昧反對或禁止孩子戀愛,易造成孩子將戀愛行為地下化。此外,當青春期孩子戀情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反而可能讓孩子過度投入戀情而不可自拔,也無法適時尋求家長協助。因此建議家長採取開放的教養態度,平常多和孩子分享戀愛經驗、相處之道,有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愛情價值觀。圖:有高達七成的孩子不願告訴父母自己和異性交往,對此,兒盟建議家長採取開放的教養態度,有助孩子建立正確的愛情價值觀。(照片/兒福聯盟提供)影音新聞請參閱  http://youtu.be/CnK9xt0cFho。

孩子對愛懵懵懂懂 家長宜敞開心胸解惑

孩子對愛懵懵懂懂 家長宜敞開心胸解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根據兒福聯盟針對國小五年級至國中二年級孩童的戀愛經驗及行為調查發現,20.9%孩子認為國中及國小以下階段適合談戀愛,更有超過半數孩子認為未成年就可以談戀愛。在認知方面,逾半數的孩子不懂得如何拒絕另一半提出的親密要求,甚至因此偷嚐禁果、發生危險性行為。在多數孩子對愛情還處於懵懂無知的階段,兒盟指出,家長、政府及學校各扮演重要的角色,若家長能敞開心胸,適時提供孩子在感情方面的協助,便可以協助孩子建立正確、互相尊重的兩性交往觀念。根據調查發現,若孩子談戀愛了,71.1%孩子表示不會告訴家長,近三成孩子表示不會向別人公開;當孩子想交男女朋友或有喜歡的人時,家長採取的態度,半數孩子表示爸爸或媽媽會和自己一起討論、二成表示爸媽會禁止交往,16.9%會支持孩子的想法,甚至有14.4%父母表示隨便孩子。因此,當孩子的感情生活出現問題時,大部分孩子會和同學或另一半討論,僅三成孩子會詢問家長的意見;有12.8%孩子甚至自己上網查,但找同年紀的同學、朋友討論或自己找答案並無法有效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有時候甚至會被誤導。此外,仍有不少孩子不知所措或消極逃避,如不知道該怎麼辦、和對方冷戰、逃避不處理、和對方爭吵,這些都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兒福聯盟指出,孩子面對感情煩惱時不是尋求正確管道解決,處理態度也不夠成熟,令人擔憂。社會新聞常出現因男女朋友分手沒有處理好,對方憤而潑硫酸、持刀報復等事件,今年三月便發生一起二十九歲男性持刀前往就讀國中的女友家中談判 ,想要挽回有意分手的女友,卻一言不合發生爭吵,砍傷女友以及兩位弟弟與父親,造成一死四傷的悲劇。可見教導孩子正確處理感情問題非常重要,如果遇上恐怖情人,後果恐不堪設想。因此,兒盟提出「L・O・V・E 安全交友四步驟」,呼籲政府、家長、學校共同努力,希望能幫助孩子建立更正確的交友觀念。兒福聯盟設置有一支「哎喲喂呀兒童專線」0800-003-123,針對國小一到六年級學童,於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四點半到七點半提供服務,即時聆聽孩子心情、解決孩子的問題。此外,兒盟也呼籲家長應教導孩子如何保護自己,對於不舒服的親密關係要勇敢說不,面對危險時要懂得求助。家長平日也應多和孩子溝通,以開放的態度和孩子討論,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狀況。而調查也發現,高達76.9%孩子有在看偶像劇,且39.5%孩子是從電視中得知兩性交往的觀念。對此,兒盟表示,電視劇情、網路資訊良莠不齊,對孩子來說都不是最適當的教材,建議政府應檢討偶像劇是否要做更細緻的分級,讓節目適齡觀賞。兒學校等教育單位也應落實兩性教育,帶領孩子以尊重、理性的態度,處理兩性交往的問題。圖:兒盟提出「L・O・V・E 安全交友四步驟」,呼籲政府、家長、學校共同努力,希望能幫助孩子建立更正確的交友觀念。(照片/記者陳茂軒攝)影音新聞請參閱 http://youtu.be/CnK9xt0cFho。

壓力大急躁不安 玫瑰花飲有助淡定紓壓

壓力大急躁不安 玫瑰花飲有助淡定紓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期台灣物價上漲,人民生活壓力漸大,部分公司更是因為業務緊縮造成大規模裁員,面臨這樣的打擊,上班族各個人心惶惶,擔憂工作不保、心情七上八下等,有些人甚至開始有注意力無法集中、急躁不安,甚至有萬念俱灰的絕望感,小心這是憂鬱症的徵兆。開業診所賴清旭中醫師表示,社會步調緊張、景氣不振、經濟壓力與憂鬱症的成長比例都有密切的關係,根據中醫臨床觀察,出現情緒低落、精神不振、不願與人互動、失眠、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等,都有可能是憂鬱症病患。賴清旭中醫師說,中醫上治療憂鬱症會從肝臟入手,並且兼治心脾,因為患者心情上的鬱悶,容易心火旺、對肝產生負擔,五臟六腑都會失調,造成更多疾病。賴清旭中醫師表示,中醫學上將憂鬱症大致分成三類,第一,肝氣鬱結型,過度壓抑情緒造成氣鬱,可用四逆散、加味逍遙散疏肝理氣,第二,心肝火旺型,容易有口乾舌燥、情緒不穩現象,可用清心蓮子飲等治療,第三,氣血不足型,患者容易失眠、頭暈、月經失調等,這時可用甘麥大棗湯、歸脾湯來治療。面對沉重的壓力,要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情呢?賴清旭中醫師表示,少吃油炸、高熱量的東西,因為憂鬱症的產生常常是因為心火旺、肝氣不順造成,賴清旭中醫師提供一個簡單的抗憂鬱方法,那就是泡玫瑰花飲,因為玫瑰花具有活血舒肝的功能,且香味上也大受一般民眾喜愛,能讓人心情舒暢;當然也可以透過適量的運動來發洩壓力,總之要盡量使自己的內心保持平和,安神鎮定,度過這段不景氣的日子。

吸菸後遺症多 澎湖衛局從小拒菸

吸菸後遺症多 澎湖衛局從小拒菸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不管是抽菸或二手菸都有害健康,防制菸害必須從小做起,澎湖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為倡導菸的危害,2月起在澎湖縣進行菸害防制校園巡迴宣導活動,深入馬公市各國中小,利用下課時間或集會,宣傳吸菸對人體的危害,讓小朋友們從小就要拒絕菸的危害,校方更是全面支持與配合,希望共同創造清新無菸害的學習環境。衛生所表示,吸菸不僅會造成肺水腫、掉髮、骨質疏鬆、流產、精蟲減少等健康警訊,甚至可能導致癌症或心血管疾病,許多青少年也容易因一時好奇而染上菸癮,也有人因為壓力或生活枯燥乏味,找不到事做,便不時拿起菸來抽,不僅危害自身健康,更讓家人、朋友跟著受二手煙的危害,也讓形象大打折扣。馬公市第一衛生所呼籲從小做起,利用各中小學集會及課外活動時進行菸害防制校園巡迴活動,更深入社區內舉辦活動,宣導戒菸,讓馬公市除了有健康的校園之外,更有健康的家庭及健康的社區,衛生所這次活動的目的是希望民眾向下紮根,從校園到社區宣導菸害,讓民眾體會「生活無菸害,健康又自在」的道理。

芳香紓壓輔療 助失智長者活化大腦

芳香紓壓輔療 助失智長者活化大腦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家有失智長輩嗎?沒有壓力,愉快的學習、動動腦與家人的陪伴是重要關鍵,鼓勵失智症患者多接觸人群、維持社交活動,並適度提醒現狀,給予刺激。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開辦「失智症長者樂齡團體系列活動-「香」遇再「憶」起,邀請失智症長者及其家人共同活化大腦。臺北市大安區健康服務中心自96~以來共辦理56場次失智症長者樂齡團體系列活動、共計1,677人次參加,參加長者於注意力、活動能力、與人交往、參與程度及享受小組程度等項目評值顯示提升14.7%~29.4%;而照顧者憂鬱情形及負荷程度明顯改善。家屬來信表示長者從參與活動中學習,透過手腦並用提升認知與記憶,亦改善失眠與情緒問題,家屬學習照護知能與技巧,強化運用資源能力,獲得身心的喘息。許多研究證實,在疾病早期提供藥物治療與非藥物輔助,可以有效改善認知功能、治療憂鬱症、減輕躁動、改善情緒壓力及睡眠等;給予照顧者協助,可以幫助他們持續在家提供照顧,避免或延緩失智者入住機構的時間。今(101)年以「芳香輔療」為主軸,結合「大腦活化」、「陶藝創作」及「園藝」規劃「失智症長者樂齡團體系列活動-『香』遇再『憶』起」,「芳香輔療」可幫助激活長者的感官並改善其記憶能力,對情緒控制也有助益,還可以藉由按摩來放鬆肌肉,達到身心的愉悅及放鬆。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2011全球失智症報告指出全世界估計有3,600萬失智症患者,其中可能有2,800萬人沒有獲得診斷。大安區65歲以上老人有4萬5,862人,若以失智症盛行率5%推估,其疑似或罹患失智症人口則約有2,293人。另依據臺北市政府社會局101年1月份統計資料,大安區領有失智症身心障礙手冊卻僅有709人,顯示仍有許多失智症患者未被發現而隱身於社區中,且尚未就醫及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更遑論能受到適當的照護,藉著此活動希望失智症長者及其家人,能利用「香味」搭起溝通與連結記憶的橋樑及舒緩精神壓力。

上班族用電腦眼睛乾澀 眼藥水別亂點

上班族用電腦眼睛乾澀 眼藥水別亂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上班族林小姐必須長時間面對電腦螢幕,最近眼睛常常乾澀,有些灼熱感,會刺痛、流淚,甚至視力模糊,自行買眼藥水來點,卻沒有效果,到眼科檢查,才發現原來是乾眼症。阮綜合醫院眼科朱書緯醫師指出,正常的眼睛表面有一層很薄的淚膜覆蓋,由外而內可分成脂質、水及黏液等三層,只要其中一層分泌異常會使淚液品質不佳,分布不均勻,淚液分泌不足或者蒸發量過大都會造成乾眼症。除了乾澀外,還可能有紅、癢、疲勞、灼熱、異物感、刺痛、流淚等症狀,常聽病患問:「為什麼說我眼睛太乾,眼淚卻流不停?」這是因為眼睛基本的分泌量不足以保持眼睛的溼潤,受到外來刺激後反射性地增加分泌量,而會有「淚汪汪」的現象。而淚液的分泌會隨年齡增加而減少,所以乾眼症最常見的病因便是年齡。另外,維他命A缺乏、眼瞼炎、化學灼傷、感染、風濕免疫性疾病、面部神經麻痺、甲狀腺突眼症、藥物、角膜病變、隱形眼鏡、角膜手術、近視雷射手術也都可能是引起乾眼症的原因。確診為乾眼症時,使用人工淚液補充是最常見的療法,還可以視病情搭配抗發炎藥物、抗生素、眼藥膏、自體血清等藥物。若效果不彰,還可考慮暫時性或永久性淚點栓塞術,延長淚水停留在眼睛的時間。若是因嚴重乾眼症導致角膜病變的患者,可接受眼瞼縫合手術。朱書緯醫師叮嚀,許多人習慣一感到眼睛乾澀,就自己買眼藥水來點。如果藥水中含有類固醇的成分,長時間使用會造成青光眼或白內障的副作用。而乾眼症若未治療,可能使角膜受損、發炎,甚至感染、潰瘍、破壞視力。所以一旦眼睛不適,務必要到眼科檢查,千萬不要隨便點成份不明的藥水,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壯陽藥、減肥藥勿亂買!當心危害健康

壯陽藥、減肥藥勿亂買!當心危害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傳統觀念中,男人要勇振雄風,女性則追求纖瘦,但是或多或少,總是有人羞於啟齒而不好意思就醫,以致於坊間出現許多宣稱具有壯陽、瘦身的非法產品,輕則誇大療效,重則摻雜西藥,造成國人誤食後導致肝腎衰竭的潛藏危害,不僅讓民眾花錢傷身,更成為國人的健康殺手。 行政院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自100年起,受理各縣市衛生局及司法檢警調機關送驗疑似攙加西藥的食品中發現,西藥檢出率居第一、二位的功效分別為,減肥及壯陽,民眾不可不慎,另外一般治療性功能障礙藥品,都具有低血壓、頭痛、嘔吐、頭暈及暫時性視力模糊等副作用,且可能和某些藥物(例如硝化甘油,nitroglycerin)產生交互作用,讓血壓降到危險的程度,對心血管疾病患者具有一定風險,屬於醫師的處方藥品。但是不肖業者為謀取暴利,透過聚眾說明會(流動外場)、地攤、遊覽車或情趣商店等管道販售違規產品,嚴重戕害國人健康。 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醒大家,使用藥品必須對症下藥、適量使用才能治病,民眾用藥時別忘了謹遵「用藥五不原則」:不信別人推薦的藥、不信有神奇療效的藥、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所販賣的藥、不吃別人贈送的藥、也不要推薦藥品給別人。如果身體不舒服或有醫療需求時,應先行就醫,經醫師診斷後開立處方,再將處方箋交給藥師調劑,切勿擅自購買、輕易嘗試未經核准且來路不明的產品,用藥安全才有保障。

年輕人別敗給毒品!支持反毒活動

年輕人別敗給毒品!支持反毒活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近年來新興毒品濫用愈來越多,吸毒者的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不僅影響社會安定,使個體健康受到威脅,影響年輕世代未來發展也讓許多家庭合諧瀕臨破裂,許多校園開始推廣拒毒活動,透過宣傳與輔導,告訴年輕朋友毒品會破壞人生幸福,應該勇敢向毒品SAY NO才是WINNER的表現,拒絕做毒品的的LOSER! 政府全力實施防毒、掃毒、緝毒之工作,而你我則可從反毒、拒毒開始做起。在青少年身上我們可以發現多數的青少年因為好奇心作祟或出入不正當場所,日夜的生活顛倒導致精神不濟,造成藥物、酒精濫用不可自拔,若有不法業者以毒品吸收,青少年就成為犯罪的犧牲品,因此走上與毒品為伍的不歸路,讓人惋惜!未達到聚得的目的,政府、校園全力的實施與宣導、家庭則溫馨關懷更是不可或缺,但要拒絕毒品侵害我們的人生則要從自己開始做起。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安排優良休閒運動、拒絕朋友誘惑、不出入不良場所、不好奇心氾濫…等行為都可以防制毒品,而參加有意義的反毒活動更可以幫助其他遊走在盲目邊緣的人,這些都是你我都可以做到的事,別忽略了自己的力量!

為健康站出來 一同關心新住民之子

為健康站出來 一同關心新住民之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中市100年出生的新生兒計24,027人,約6%(1,579人)為新住民所生,且新住民婦女人數已達44,852人,為協助新住民克服語言、文化等溝通障礙,衛生局關心新台灣媳婦、新台灣之子的健康,8月12日上午6點,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在烏日僑仁國小體育館,辦理健走暨社區整合性篩檢活動,內容包括:6歲以下兒童發展篩檢評估與諮詢、成人健康檢查、癌症篩檢、胸部X光攝影檢查等。 在本次活動兒童發展篩檢評估與諮詢中,新住民小鳳1歲半的女兒,至衛生所打預防針時,護理人員發現女童眼神無法對焦,在護理人員主動積極宣導下進行兒童發展檢查,卻沒料到女兒是語言發展遲緩,幸好把握黃金治療時機,目前已規律在醫院做治療及復健。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發展遲緩兒的盛行率約為6%~8%,由於發展遲緩兒只要接受早期療育,不僅可降低障礙程度,也可省去日後所承擔的社會成本,對父母而言不但可減輕家庭壓力,也可使小朋友的發展早日趨於正常。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出生到3歲是兒童發展遲緩治療的黃金期,故定期接受兒童預防保健服務是重要!目前已有1,642位外籍及大陸配偶子女進行發展遲緩篩檢,疑似發現異常個案有6人,兒童如確診為發展遲緩兒,家長可透過醫療、社會、教育等資源來幫助發展遲緩兒童,使孩子們都能發揮自身潛能,能在未來生活、學習和社會適應上有所助益。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指出,希望藉由本次辦理健走暨社區整合性篩檢活動,呼籲新住民為健康走出來,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加強健康防治的觀念,並落實「預防重於治療」、「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醫訊/免費癌症篩檢 大家做伙來

醫訊/免費癌症篩檢 大家做伙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30年來持續蟬聯民眾健康的頭號殺手。據研究顯示,推動癌症篩檢,可有效地降癌症的死亡率。為維護本區居民身體健康以及方便上班族因工作因素而無法定期篩檢等限制,特別邀請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社區乳房攝影巡迴醫療車,辦理「全民篩檢,大家做伙來」活動,歡迎民眾踴躍接受癌症篩檢。臺南市新化區衛生所,辦理各項免費癌症篩檢服務,內容含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已婚或有性經驗女性),由女性醫療人員採檢,並使用拋棄式採檢用具。乳房攝影(45~69歲,兩年一次),由女性醫療人員操作服務。糞便潛血檢查(50~69歲,兩年一次)男女皆可檢查。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嚼檳榔(含已戒)或吸菸者,兩年一次),符合受檢資格的民眾千萬別喪失自身的權益。為了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提醒您攜家帶眷前往檢查,當日受檢者請攜帶健保卡及身分證。活動時間:101年08月19日(星期日)早上8時~下午5時,活動地點:台南市新化區衛生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