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排泄物隨意傾倒 破懷環境衛生將開罰

排泄物隨意傾倒 破懷環境衛生將開罰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日前基隆市環保局接獲民眾檢舉,於七堵區產業道路旁水溝有水肥車隨意傾倒人體排泄物,致造成環境汙染及惡臭。環保局接獲檢舉後立即前往查核,針對水肥車業者汙染之行為,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可處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並要求業者限期改善,環保局呼籲,生活環境不佳對健康也會造成危害,環境品質從你我做起。經查該業者雖有基隆市政府相關工商登記資料(營業項目為廢棄物清除業),只有清運水肥依規須領有清除許可證後,始得清運。這起案件的業者另已違反廢棄物清理法第42條規定,除了處以罰鍰之外,並要求業者於一個月內備齊相關文件,向環保局提出清除許可證之申請,並依規裝設GPS系統,始得清運。 基隆市環保局依廢棄物清理法第36條規定,處業者新臺幣6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下之罰鍰,並要求業者立即進行改善(將水肥抽出收集並送至合法處理場處理)。基隆市環保局呼籲民眾繼續一同來監督環境衛生,一起來守護我們的生活環境,以防違法業者汙染我們的環境,並造成我們安全及健康上的危害。讓我們一同來守護環境、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販售菸品18禁 別讓青年染上菸癮

販售菸品18禁 別讓青年染上菸癮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未成年人吸菸的比率上升,其中一項因素在於菸品販售的把關不彰,嘉義市政府衛生局於101年8月6日舉辦「拒售菸品.肺健康」愛心商店簽署活動,結合嘉義市五大菸品販售通路商,包含國內知名連鎖超商股份有限公司、菸酒有限公司,共同簽署愛心商店,共同支持「保護國家未來主人翁,拒售菸品給未滿18歲青少年」!此次活動五大菸品販售通路商共同支持活動中邀請曾榮獲最佳衛教素材創意獎「無菸氧樂多偶劇團」,以活潑逗趣的方式示範演出「拒售菸品.肺健康」行動劇,高齡的阿公阿嬤反串青少年可愛模樣,意圖挑戰18禁,各個花招百出想攻破老闆娘阿菊姨的心防,阿菊姨老神在在真金不怕火煉,巧妙運用「停、看、聽」技巧,成功打消青少年買菸的念頭,並親切叮嚀「吸菸有害健康喔!」嘉義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未成年青少年吸菸,將嚴重影響其健康、成長及發育,根據統計,未成年少年最常前往便利商店、網咖、檳榔攤購買菸品,因此呼籲業者販售菸品時,請記得「停、看、聽」,透過身分證辨認及詢問等方式確定購買者是否已年滿十八歲,若違法販售,業者將被處新台幣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鍰。同時也請家長多關懷孩子的生活,避免孩子接觸菸品,危害身體健康。

子宮頸癌和性行為有關 注意個人衛生

子宮頸癌和性行為有關 注意個人衛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而所顯示,子宮頸癌是全球婦女第二常見的癌症,台灣也算是高發生率國家之一。雖然子宮頸癌是台灣女性好發的癌症,但也是最適合透過癌前病變篩檢,以預防發生侵襲癌導致死亡的癌症。由於近年衛生署大力推廣「六分鐘護一生」子宮頸抹片檢查,在發生率方面,從2002年還高居女性癌症罹患榜首,到2006年已退至第五位,且有逐年下降趨勢。阮綜合醫院婦產科吳錦明主任表示,子宮頸癌形成原因與人類乳突病毒(HPV)有密切關係,感染的主要途徑與性行為有關。臨床上已證實,高達99.7%以上的子宮頸癌患者,皆可歸因人類乳突病毒感染,不是每一種都會引發子宮頸癌,主要為第16、18型,也不是每位感染16、18型的婦女都會轉變成子宮頸癌。感染之後約有10%將來會出現子宮頸上皮內腫瘤生成,但這個時候還不是癌症,如果持續未接受治療就會從輕度增生、變成中度增生,甚至變成嚴重增生,亦是子宮頸原位癌。吳錦明主任指出,子宮頸癌基本上和性行為有關,因此過早有性經驗、早婚、早生育、性伴侶過多或性生活過於紊亂、性生活頻繁者,都較容易罹患子宮頸癌。根據統計,三十五歲至六十歲是好發年齡,但是目前似乎有提早跡象,可能與現代社會性經驗年齡提早有關。此外,子宮頸曾經有破皮、糜爛、發炎的女性,以及家族有癌症患者,都是高危險群。但初期子宮頸癌不僅不會痛,也不會有明顯症狀,以致常延誤治療時機。其實子宮頸癌是可以預防的癌症,最佳方式就是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能早期發現,零期子宮頸癌的治癒率幾乎達到100%。子宮頸癌篩檢應該在婦女開始有性行為後三年就開始,每一年做一次,大於三十歲後,若是連續三次結果是正常的,可以每二到三年再做篩檢。若有某些危險因子,如過去有子宮頸癌的病史、曾在胚胎時期暴露在 DES藥物的風險、或免疫系統不全的病人(如愛滋病),則要做更頻繁的篩檢。             在平時的預防上,要注意個人衛生,行房時注意局部清潔,月經期、產褥期避免性交,結婚年齡也不宜太早,因未成年時子宮頸上皮細胞尚未成熟,如受外來的刺激易使細胞發生變化,此外,性生活與對象應該盡量單純。

使用保鮮膜 安全範圍攝氏80度以下

使用保鮮膜 安全範圍攝氏80度以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筵席請客時,香噴噴的佛跳牆常令人食指大動,但罈甕上的保鮮膜,難免引起大家疑慮是否會因高溫而溶解出有害人體的物質。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抽驗坊間蒸煮佛跳牆常用的8種市售保鮮膜,覆蓋於佛跳牆甕上放進蒸箱蒸煮2小時,然後取其湯汁檢驗,結果有7種保鮮膜未檢出,另一款「OP生物分解保鮮膜」驗出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0.0142ppm,但仍符合衛生標準含量,8種產品全數過關。此次檢驗是模擬喜宴辦桌時使用保鮮膜覆蓋湯甕,放入蒸箱以150度高溫蒸煮2小時,再檢驗高湯中是否溶出6項塑化劑。結果「OP生物分解保鮮膜」被驗出微量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0.0142ppm,惟依照行政院衛生署「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規定,塑膠材質容器溶出鄰苯二甲酸酯類DEHP含量須為1.5ppm以下,因此,尚符合規定。衛生局局長林雪蓉提醒民眾,不管那種保鮮膜,較安全使用的範圍是攝氏80度以下,千萬別過度加熱,且不要把PVC類保鮮膜跟含油脂類食品直接接觸一起加熱,最安全就是加熱時不要使用保鮮膜或是塑膠製品,而改以磁器等容器取代,避免攝入塑膠溶出的塑化劑。

速食店飲料標示不全 四成店員竟一問三不知!

速食店飲料標示不全 四成店員竟一問三不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速食店販賣食品、飲料對消費者而言相當方便,不過你知道喝下肚的飲料到底有多少「毫升」、多少熱量嗎?董氏基金會日前針對國內七家速食店業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僅一家業者統一標示國人較熟悉的單位「毫升」;若以民眾最常購買的飲品詢問147位門市人員,竟有四成不知道容量,甚至還有業者要求消費者自行上網查詢。此外,若進一步詢問飲品熱量,幾乎一半的店員也答不出來!炎炎夏日,各家速食業者紛紛推出多款夏季飲品,董氏基金會於七月中針對七家速食業者、共147間門市,隨機調查熱門的常態性飲品(如可樂、紅茶)與季節性飲品(如冰沙系列)的容量及熱量。調查發現,七家速食業者中,僅一家統一標示國人較熟悉的單位「毫升」、四家標示「盎司」與「克」等,甚至有兩家業者完全未標示飲品的容量單位!以民眾最常購買的飲品詢問147位門市人員,有四成不知道容量,甚至還有業者要求消費者自行上網查詢;若進一步詢問其所含熱量,約有五成門市人員無法回答或提供錯誤資訊給消費者。在季節性飲品部份,僅有三家業者在門市提供熱量資訊,一家業者回覆會再將飲品送去檢驗,無法回答或提供錯誤資訊的比例高達75%。如果店員回答不出來,那消費者能自行查詢嗎?董氏基金會指出,雖七間業者中有六家可查詢到營養標示,但實際調查147間門市後發現,網站有不代表門市有!僅有67%門市提供常態性飲品的營養資訊,而季節性飲品更只有18%門市提供,且提供的資訊參差不齊。此外,雖有業者指出其官網上有相關營養資訊,且部分業者會準備資料供門市人員查詢,但實際詢問後有近五成門市人員連查詢的意願都沒有,或直接說他們不知道、請消費者自行查詢。消費者若想在第一時間知道速食店的飲品資訊,可能需要憑點運氣。針對這樣的調查結果,董氏基金會呼籲業者,不論是在文宣或是門市人員的訓練上,都應提供消費者足夠且正確的資訊,讓消費者在選擇時能夠有所依據。此外,因各家業者大、中、小杯定義不盡相同,故建議飲品容量統一用國人熟知的計量單位「毫升」或「c.c」;而季節性飲品多為業者廣告主打的商品,在吸引消費者購買的同時,希望業者均可於網站及門市提供營養資訊以利選擇。

運動後猛喝水 男大生出現低血鈉險喪命

運動後猛喝水 男大生出現低血鈉險喪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暑假到來,加上四年一度的奧運氛圍感染下,造成台灣近期運動風氣盛行,但炎炎夏日中許多人為了避免運動後水分流失,在運動後便猛喝水,但三軍總醫院腎臟科陳俊吉提醒民眾,運動後不應無限制地喝水,因無限制、短時間大量飲用水分,卻可能超出身體負荷,造成「急性水中毒」,誘發「急性低血鈉」,嚴重情況甚至可能死亡。陳俊吉醫師表示,傳統上,我們都鼓勵運動時及運動後應該「多喝水」,以保健身體,且在酷熱環境下運動,經常是揮汗如雨,如果沒有適度地補充水分,很容易就造成「中暑」,以往我們都建議運動員、軍人或其他戶外活動者,應該盡量且無限制地「多喝水」,以預防或減輕可能發生的「急性熱傷害」。但,最近一、二十年來,卻衍生少數因「多喝水」而造成的「急性水中毒」(運動型低血鈉)的案例。陳俊吉醫師指出,日前一位平日健康的21歲男大生,利用暑假期間,與幾位好友相約單車環島旅行,因趕行程從一大早開始連續騎車十多小時,行程間因天氣炎熱,就大量飲用礦泉水和運動飲料(事後粗估超過十公升),傍晚結束騎乘後,男大生開始出現噁心、頭昏及頭痛等不適,自覺應該是「中暑」了,再加上尿液不多,便繼續飲用礦泉水。隨後症狀不僅沒有改善,噁心、頭痛狀況反而加劇並開始嘔吐,緊急送醫後,發現男大生沒有脫水現象,但卻呈現「低血鈉」(128 mmol/L)情形,幸好及時就醫且適當處理,沒有造成嚴重的併發症。猛灌水造成「水中毒」狀況,陳俊吉醫師說明,「低血鈉」會造成明顯腦水腫,病人會有頭昏、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嚴重的話,會出現躁亂、意識不清、昏迷、癲癇發作及呼吸窘迫等情形,甚至造成死亡。在國外一些長時間的競賽項目,如馬拉松路跑、鐵人三項等,已陸續有運動員因發生「運動型低血鈉」,造成不幸喪生的事件。因此各個運動醫學會都提出相關呼籲及飲水建議,提醒教練及運動員重視及預防此一可能發生的嚴重病症。

色、香、味、質吸引消費者 不明添加物恐下肚

色、香、味、質吸引消費者 不明添加物恐下肚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回想一下我們每日所吃的食物,包括三餐、點心、零食等,加工食品是不是佔大多數?大多數業者為了讓產品的色、香、味、質感更加吸引消費者,讓生產者的加工更方便,成本更降低,都會使用食品添加物。食品添加物的定義是,本法所稱食品添加物係指食品之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存等過程中,用以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而添加於食品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例如,為了讓油麵、涼麵又Q又防腐,可能會加硼砂。為了讓香腸、火腿、臘肉、培根能在室溫下存放,不須冷藏,並呈現鮮紅色澤,可能會加保色劑、防腐劑(亞硝酸鹽)。為了防止豆類製品(豆漿、豆腐、豆乾、素雞、豆干絲)在煮漿時泡泡溢出,常會加消泡劑;為了能在室溫下賣一整天不會壞,就要加防腐劑,也可能違法使用殺菌劑雙氧水。為了保持菜乾(金針乾、高麗菜乾、白木耳、竹笙)、果乾(柿乾、芒果乾、鳳梨乾)鮮豔的顏色,就會用二氧化硫(漂白劑)燻蒸。為了使綠豆芽長得快、根短莖粗、白白胖胖、肥厚多汁,常會加化學賀爾蒙(低濃度的除草劑)。餅乾類產品要鬆,就要加膨鬆劑、品質改良劑、乳化劑。要香就要加香料。蜜餞要保持鮮艷欲滴的顏色,就要先漂白,再染色,要能保存就要加防腐劑,要美味就要加人工甘味料(糖精、甜精)。飲料中也可能有香料、色素、人工甘味料、品質改良劑,要有濃稠感(如芭樂汁)就要加黏稠劑。因此,添加物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是無所不在的。食品添加物因為不是天然存在於食品中,而是另外製造添加進去的,對其毒性要特別顧慮,尤其是化學合成品;少部份天然品亦因化學處理,或多或少均有毒性,故必須限制其用量,衛生局呼籲民眾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不要選擇顏色鮮豔的金針,避免食用過量的二氧化硫,或者鮮紅色澤的火腿臘肉,避免食用過量保色劑亞硝酸鹽,也呼籲業者在添加食品添加物時要注意法規上的容許量,以免造成消費者健康上的危害。

醫訊/動作變遲緩?是帕金森氏症?

醫訊/動作變遲緩?是帕金森氏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生活中常可見到一些步態蹣跚、智能減退、活動遲緩或手腳顫抖的中老年人,許多都是患有「神經退化性疾病」,其中大家最熟悉的神經退化性疾病是「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病是第二個常見的神經退化疾病,因中腦的黑質神經細胞退化,多巴胺量減少,因而有休息性顫抖、僵硬、動作遲緩等症狀,其實醫師指出,帕金森氏病的患者只要按時吃藥、多做運動還有充足睡眠,可以避免疾病帶來的不適,提升生活品質。為協助帕金森氏病患與家屬對疾病有更深入的認識,並增進病友間情感交流及經驗分享,林口長庚醫院特別邀請神經內科葉篤學醫師主講「遺傳密碼」、陳瓊珠醫師主講「舞動人生」、莊雯莉醫師主講「武功祕笈」及林衛邑醫師主講「應對進退」,歡迎病友及家屬踴躍參加。講座時間:8/12(日)上午8:20~中午12:20講座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復健大樓1樓第一會議廳講座洽詢:(03)3281200轉5129,林口長庚醫院社會服務課 葉怡岑小姐

聰明吃快樂動 別讓台灣成為亞洲肥胖率最高國家

聰明吃快樂動 別讓台灣成為亞洲肥胖率最高國家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隨著台灣飲食的多元化,除了國人常吃的川菜外,舉凡泰式、美式、義式等在台灣都很普遍,且台灣小吃、飲料店琳瑯滿目,美食國家,加上台灣人「不愛運動」的比率高於世界各國,使得台灣肥胖人口逐年增加,更讓台灣成為肥胖率最高的亞洲國家,為了降低肥胖及慢性疾病帶來的威脅,國民健康局今年持續推動「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帶動民眾「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風潮,維持健康體重。依據全國22縣市上傳至國民健康局健康體重管理資料庫的資料顯示,截至8月1日,全國參與「臺灣101 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的人數已達48萬3,894人,累積減重公斤數達470,514公斤,來自職場、學校、醫院及社區等民眾紛紛揪團響應,揪團隊數也達到4,775隊。國民健康局更特別邀請花蓮縣成功減重的魏先生,從原本136公斤瘦到現在88公斤,魏生先指出,原本認為人生最快樂的事情無非是享受美食,但是美食吃多了,體重直線上昇,對身體也造成負擔,跟朋友一起參加減重活動後,秉持少量、少油、少炸、少鹽、少糖、多吃蔬菜水果,少攝取肉類,均衡飲食且天天運動,以快走及游泳為主,除了放鬆享受運動樂趣外,體態也輕盈不少,整個人都健康起來。國民健康局表示,減重是民眾有興趣的議題,今年再度發動發動每人減重1公斤,小額捐油,揪團力量大,喚醒大家對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的認知及需求,產生消費者的力量,讓業者看得到商機,願意提供健康的餐飲及運動的設備及環境,進而讓民眾有健康的選擇,培養健康生活型態。

莫名鼻出血 竟是鼻腔藏四公分活水蛭!

莫名鼻出血 竟是鼻腔藏四公分活水蛭!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外出遊玩真的要當心!一名五十歲的歐女士,日前覺得鼻腔裡有異物,且會蠕動,每動一次鼻腔就出血一次。就醫檢查發現,她左側的鼻腔裡竟然有一個紅、黑色的異物,醫師以內視鏡取出,竟然是一條長達四公分活生生的水蛭!原來,歐女士兩周前到山區遊玩,用當地的山泉水洗臉,水蛭可能因此入侵鼻腔中。但在衛生系統發達的台北市,這樣的個案並不多見,醫師提醒民眾出遊時應特別注意使用的水源,山泉水盡量不要使用為佳。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洪元宗指出,患者約兩周前曾前往山區遊玩,一周前開始覺得鼻腔裡有異物,且伴隨血水分泌,覺得不對勁到醫院就診。由於患者本身沒有鼻竇炎、血友病或凝血功能異常相關病史,醫師以內視鏡檢查,赫然發現患者左鼻腔有一個黑色異物,麻醉取出後竟然是一條四公分長的活水蛭。醫師說,水蛭又稱為螞蝗,頭部有吸盤,並有麻醉作用,人類被吸附並不容易感覺到,以血為食。此外,水蛭吸血時會分泌唾液,而唾液中又含有抗凝血物質,使傷口無法凝固。這隻水蛭寄生在鼻腔中,吸飽血後傷口仍會持續出血,因此患者會有鼻出血的情形,當水蛭取出後,患者的症狀即解除。洪元宗醫師提醒,外出遊玩應特別注意水資源的使用,建議使用自來水洗手、洗臉,不要用山泉水,以確保安全。圖: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耳鼻喉科洪元宗醫師在患者鼻腔中取出長達四公分的活水蛭。(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