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夏日戲水 教您幫助聽損兒學游泳的小撇步

夏日戲水 教您幫助聽損兒學游泳的小撇步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夏天到來!去海邊、游泳池戲水是一件再舒服不過的事情了,不過對於家有聽損兒童的家庭來說,在學習游泳過程中是否有需要注意的事項,而當聽損兒童下水游泳,取下聽能輔具後,面對無聲世界的忐忑不安時,又該用什麼「小撇步」來幫助聽損兒童克服感官的限制來有效學習呢? 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覺口語師林桂如指出,對所有兒童而言,在兒童正式學習游泳之前,家長若能預先規劃一段預備期,透過繪本、圖片或實物,先帶領兒童認識關於游泳活動的相關名稱,如:浮板、泳衣、泳帽、蛙鏡等,或實際帶孩子參觀游泳池,將有助於降低其焦慮。 當前坊間少有專為聽損兒童提供的游泳訓練課程,因此,家長將需要慎選一位合格的游泳指導者,而最重要的是他願意試著了解聽損兒童的需求,並且願意和家長一起努力幫助聽損兒童學習。 聽損兒童和聽力正常兒童在學習游泳的方式其實沒什麼不同,然而,在教學方式上仍需要提供部份的調整和協助。聽覺口語師建議聽損兒童在正式學習游泳前的準備期間,除了前述的預備活動外,家長還可以帶領兒童學習分辨吵雜環境中不同的聲音,如:哨音、廣播聲,並練習在噪音情境下與人溝通互動的技巧,如:針對沒聽懂的部份訊息,主動請求對方補述或重複部份訊息。 此外,在練習過程中可適時運用聽覺口語法的「聽覺三明治」技巧:首先,在入水前,兒童還戴著助聽輔具的時候,先透過口頭解說今日的教學內容,讓兒童知悉接下來的活動流程,並預先做好心理準備,當孩子拿掉助聽輔具、入水後,再使用圖片影像、手勢動作輔助教學內容,最後在活動結束時,孩子再次戴上助聽輔具,由教學者以口語重複摘述該課堂的重點,以利協助聽損兒童對於教學內容的理解,亦即首先透過聽能學習、搭配視覺線索輔助,最後再鼓勵兒童運用聽能理解該堂課的教學重點。 對於初學游泳的聽損兒童來說,家長多花一些時間陪伴孩子適應 ,將能陪伴孩子一起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讓聽損兒童健康快樂成長。※「本篇報導取材自:雅文基金會─幫助兒童樂在水中學游泳的小撇步」http://www.chfn.org.tw/theway_3.aspx?CID=P_00000037

歡慶七夕情人節 浪漫減油健康吃

歡慶七夕情人節 浪漫減油健康吃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七夕情人節將近,許多情人們總是煩惱情人節大餐如何選擇,國民健康局今年推動「臺灣101躍動躍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為建置健康飲食支持性環境,特於情人節,號召各縣市衛生局輔導地方餐飲業者,設計減熱量、多蔬果、減油、採用在地食材的情人節套餐,並提供選擇健康情人節大餐的建議,讓情人們沉浸在浪漫甜蜜的情人節之餘,也能吃的到美味卻不失健康的美食。 雲林縣衛生局與劍湖山王子大飯店禪園中餐廳合作,透過雲林縣營養師公會協助,設計出「七夕情人愛你九九饗宴」,運用蔬果入菜,使用雲林特產:雲林快樂豬、海鮮等具有當地特色的食材,烹調出健康又美味的大餐,平均每道菜的熱量約87-107大卡,一份套餐兩人食用,平均每人食入的熱量只有648大卡,可謂大餐中的輕食餐。此外,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也提出下述原則,提醒民眾如何聰明選擇情人節套餐:多選擇蔬食料理, 選擇生菜沙拉或有蔬菜類的前菜,主菜應和蔬果配菜一起食用。除了西餐,豐盛的蔬菜火鍋也會是一個營養滿分的好選擇。每一道菜盡量增加蔬菜的攝取以取代肉品,是享用大餐時可降低熱量又可以吃得健康重要的準則。 主菜份量不宜多、避免油炸及高油脂食材: 西餐常使用大塊肉排,一塊8盎司的牛排就有約600大卡的熱量,建議民眾可以選擇搭配蔬菜的半葷素主菜或選擇分量較少的海鮮,例如以肉片包裹蔬菜的創意料理。避免選擇油花分布較多的肉品,避免油炸、油煎的烹調方式,以蒸煮、燉煮及烤箱方式烹煮較佳。 點餐時應先評估套餐份量,若套餐份量較多,建議情侶們可選擇一份套餐再加點1-2道生菜沙拉或半葷素的前菜及湯品。不但省了荷包又賺了健康,甜點熱量常較高,建議民眾以水果取代甜點,或兩人分食一份,淺嘗即止。 情人們在聰明選擇情人節套餐之餘,國民健康局特別提醒一套豐盛的情人節套餐的熱量很可能仍超出一餐的需求量,建議民眾若於晚餐享用情人節大餐,可減少早餐及午餐的份量;另外建議情人們於情人節相約進行動態的活動,例如一同散步、騎腳踏車、逛風景區等,讓一天吃進的熱量與消耗的熱量達到平衡,以免過了情人節戀情滿分體重卻節節上升。

打火義消踴躍參與 戒檳不落人後!

打火義消踴躍參與 戒檳不落人後!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苗栗縣衛生局於今年4-6月結合頭屋鄉衛生所與頭屋消防隊義消同仁合作,辦理「拒當紅唇戒檳班」,期間感謝頭屋鄉義消謝長輝分隊長及其隊員的支持及踴躍參與,預計於101年8月19日辦理「拒當紅唇戒檳班」成果發表會,表揚戒檳及減檳成功的學員。戒檳班共招募6位男性學員,平時因工作和朋友、同事聚餐時有嚼檳榔習慣。參加戒檳班前每人平均每天嚼食量為24顆,在1個月的戒檳課程結束後,已下降至剩每天5顆。課程結束後,陪伴志工也在往後3個月持續追蹤關懷、鼓勵學員,謝分隊長及其他3位學員在這段時間都未再嚼食檳榔。上課過程中分隊長也有感於檳榔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特地於4月15日定期訓練結束後,請所有義消同仁參加一堂「檳榔危害健康」講座,期許同仁能對檳榔害處有更深一層認識;透過此講座宣導義消楊先生也立刻報名參加戒檳班,也成功的戒除檳榔。學員們從一開始對戒檳班的抗拒,到對戒檳班的肯定與認同,表示從課程中學到的知識與拒絕檳榔技巧,在平日也一定會積極分享給周遭朋友,鼓勵、灌輸還在嚼檳榔朋友,如果暫時無法戒除就要少吃的健康觀念。嚼食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機率是沒有該習慣者的28倍,為了家人及健康請儘早戒嚼檳榔,並請記得30歲以上有嚼檳(含戒檳)或吸菸者,每二年有一次免費口腔黏膜檢查機會,千萬別讓自己權益睡著!

菸價提高助癮君子戒菸 防青少年吸菸

菸價提高助癮君子戒菸 防青少年吸菸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針對反拒菸團體反對增加菸稅,否定可以減少菸品使用量及可預防青少年吸菸的訴求,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教授強調,根據歐美各國的成功經驗及世界衛生組織與世界銀行的研究報告顯示,「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就能減少4%,而青少年對菸品價格變化的敏感度更是成年人的2至3倍」。世衛組織及世界銀行更一致建議,已開發國家政府,應落實菸品稅占菸品零售價67%至80%,才能達到抑制青少年吸菸、減少菸品消費量,且又不會讓菸品走私市場猖獗的三贏局面。台灣目前1包捲菸價格落於新臺幣50元至90元之間,其中政府課徵31.8元的菸稅(稅+捐),平均只占菸品零售價的50%;相較於高收入國家,平均一包捲菸菸價為新臺幣180至360元,且菸稅占菸品零售價約70%,台灣確實有極大的檢討改進空間。台灣菸價既然遠落後國際標準,無法有效降低青少年吸菸的現況,政府理當儘速再調漲菸稅百元,但以國人習慣「享受」低價菸品的環境,採取漸進式的調整方式或許較能兼顧部分吸菸者的成癮性消費負擔,董氏基金會強調,今年應至少每包菸品增加30元菸稅,讓台灣整體菸稅勉強接近WHO的低標,促成保護青少年免於菸害及維護國人健康的目標。而至於菸商不斷聲稱,增加菸稅會造成走私猖獗的言論,事實上並不是必然的結果,台灣醫學國際聯盟祕書長黃嵩立教授指出,國際肺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調查發現,全球非法捲菸約占捲菸市場的11.6%,但菸品均價較低的中低收入國家平均有12.1%是非法捲菸,而在平均每包菸價6至12元美金的高收入國家中,非法捲菸占有率卻只有9.8%,這顯示走私的關鍵不在菸價的高低,菸品走私牽涉廣泛,不是幾個小咖就可以搞定,防制走私也不能只靠海巡署。WHO預定於今年十一月通過「消除菸品非法貿易議定書」,要以國際法的力量來做到菸品跨國輸送的買賣方登錄、商品申報和追蹤、海關查緝與扣押、跨國司法協議、確保菸品貿易與國際洗錢機制脫鉤等,屆時台灣也可主動配合議定書所建立的國際規範,積極防制走私。提高菸價不見得會增加走私,但無論如何,「增加菸稅、以價制量」,絕對是降低菸品消耗量及青少年吸菸率的不二法則。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

「子宮頸癌」No.1 唯一癌症死亡人數下降

作者:趙灌中 醫師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公佈資料顯示,癌症近十年來一直是位於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其中唯有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是有最明顯的下降趨勢。隨著現代化生活環境的危險因子增加,以及錯誤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毎年罹患惡性腫瘤的人數不斷增加,雖然醫學在進步,卻無法有效降低其死亡人數。子宮頸癌死亡人數下降原因為何?其實民眾要能因此了解篩檢的重要性及多注意自己平日的身體狀況,就能對自己與身旁的人多一分健康的保障。早期的癌病多半沒有任何症狀,台北榮總 副院長暨婦產科 趙灌中醫師表示,「定期的檢查是一個很好的早期發現癌病的方法,而最好不要等到症狀出現時才去求醫。」 一旦症狀的出現,則應該不要故意忽略了或採取拖延方法,希望能自然的痊癒,以女性婦科為例,不正常的婦科出血或異常分泌物增加,就應當立刻檢查;這些症狀也許只是良性的疾病並非癌症的徵兆,但是也惟有求診才能得到正確的診斷,千萬不要等到疼了再說,或是自行判斷聽信偏方。因為只有到了比較晚期的癌症才會出現疼痛等的現象,此時才開始治療,通常都會十分的漫長與困難。台灣子宮頸癌的發生及死亡率從民國84年開始(全民健保起始年)衛生署補助抹片檢查,而有了明顯的變化,其中原位癌的發生率因抹片檢查,發現的人數也增加,但因為其屬癌前期,演變成侵犯性癌症約有8~10年時間,初期發現的治癒率接近100%,所以也可發現其死亡率從84年至今逐步下降。篩檢有其不可並免的誤差率,所以也建議大家要遵循醫師建議,定期檢查有效預防。(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林欣怡) 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尋求專業醫師,為自己及家人養成定期檢驗的習慣。健保局毎年免費4癌篩檢,符合資格者,應主動到醫療院所檢驗。毎個人平日都應多注意自己身體狀況。一旦出現症狀,若覺得有異,要立即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建議。平日多吸收健康訊息,養成良好的健康觀念,才能有效得知自己的健康狀況。以上「遠離癌症三大重要概念」為:iCare醫療網 健康小叮嚀

神奇!一日兩顆蘋果 減少心臟疾病危險

神奇!一日兩顆蘋果 減少心臟疾病危險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多吃水果有益身體健康,不過根據英國「每日郵報」指出,美國「營養學與飲食學協會雜誌」刊登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更年期婦女每天只要吃兩個蘋果,就可降低膽固醇水平,且有助於防止心臟病。研究人員找了大約160名更年期婦女做研究,將160人分成兩組,一組食用75克的蘋果乾(相當於兩顆蘋果),另一組食用等量的李子,3個月之後,食用蘋果乾的女性,總體膽固醇水平下降了9%,壞膽固醇水平降低了16%。六個月之後,總膽固醇和壞膽固醇水平分別下降了13%和24%,而食用李子的女性則僅僅微幅下降而已。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科學家表示,更年期婦女最容易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等,而新研究發現,絶經婦女常吃蘋果可顯著降低血脂,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增加危及生命的心腦血栓危險的「壞膽固醇」(LDL低密度脂蛋白)。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指出,其實多吃水果對心血管疾病有大的幫助,尤其是奇異果跟蘋果,因為這兩種水果不僅具有豐富的維他命c,也具有可改善人體慢性發炎情況的功能,提高免疫力,另外洛桑醫師也提醒大家,食用水果,最好不要侷限某幾種水果,最好秉持「少量、種類多」的原則,注意均衡飲食為佳!

樂公益/小腳丫加油 全民集氣來按讚

樂公益/小腳丫加油 全民集氣來按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適逢龍年,推估今年約有將近20萬個新生兒,而早產兒約佔新生兒的比例8%至10%,預估今年出生的早產兒將破2萬。這些提早來到世界的小腳丫,比較小、比較輕、心肺弱,更可能面臨終生殘疾的風險。為近一步讓民眾對於小腳丫有更多的認識,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今年將推動「守護小腳丫」系列活動,首波起跑活動要徵選各地小腳丫們的感人照片,並訴說過程中艱辛卻永不放棄的奮鬥歷程,未來會進一步在全臺巡展,希望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小腳丫從一出生,他們的奮鬥就沒有停止的一天,早產兒基金會邀請所有的爸爸媽媽們,能夠分享這些寶貝對生命的堅持感動!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今年將推動「守護小腳丫」系列活動,即刻起要徵選各地小腳丫的感人照片,分享這些寶貝如何從小腳丫一步步變成大腳丫!臉書照片徵選活動從8月20日至9月21日截止,一般民眾也可上臉書按讚為小腳丫集氣,優勝作品獎金最高一萬元,詳細內容請上「早產兒基金會」臉書粉絲團查詢。財團法人台灣早產兒基金會未來將宣告成立小腳丫守護聯盟,於11月17日將首度辦理台灣第一次的世界早產兒日活動-「小腳丫奮鬥記」,將邀請小腳丫們到現場介紹自己與生命拔河的艱辛和未來夢想,活動辦法將於10月份公告於「早產兒基金會」FB粉絲團,期給予每一個小天使更多的關懷與幫助。

注意食品添加物標示 健康有保障

注意食品添加物標示 健康有保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食品違規使用添加物的新聞頻頻躍上新聞版面,民眾都相當關心自己吃的食物安不安全,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食品加工製造業者在使用食品添加物時,必須根據衛生署所發布的「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確實依照每一食品添加物品項的使用食品範圍、限量、使用限制,並善盡產品責任,做好自主管理,以維護商譽。食品添加物係指食品的製造、加工、調配、包裝、運送、貯藏等過程中為達特定目的而添加或接觸於食品之物質,添加食品添加物的目的著色、調味、防腐、漂白、乳化、增加香味、安定品質、促進發酵、增加稠度、增加營養、防止氧化或其他用途,常見的例如防腐劑、抗氧化劑、漂白劑等共十七類。而食品添加物絕對不是漫無目的使用或無限制添加,政府參考國際規範及各項評估資料,對於食品添加物使用訂有法規並進行管理,此外衛生機關也定期對各類食品進行監測,發佈布檢驗結果。另外許明倫局長也提醒民眾注意食品衛生安全需包括對食品添加物有基本的認識,選購時要看清楚產品包裝上提供的資訊,包括品名、成分(食品添加物)、有效日期、負責廠商(名稱、地址及電話)、原產地(國)及必要的警語等,做個聰明的消費者,來源不明者不買、成分不明者不買、標示醫藥效能者不買、誇大功能者不買、標示不完整者不買,加強食品安全的概念,對本身健康較有保障。

要活就要動!舞動不老人生 營造健康城

要活就要動!舞動不老人生 營造健康城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台灣人口目前已邁入人口老化,而長者要維持足夠的活動力,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依研究顯示,心理困擾與活動力下降、身體功能受限大有關聯,當身體活動減少百分之三十,隨著時間流逝,病痛會逐漸出現,心理困擾也會日漸增加,長者一旦產生一些心理困擾、煩惱,身體功能就容易受到限制,因此約有百分之八點四的長者有心理困擾,而有心理困擾的年長者身體功能較容易出現問題,其機率比沒有心理困擾者增加七倍之多。基隆市衛生局在今(101)年7月份開始各區辦理「101年度高齡友善健康城市-阿公阿嬤健康活力秀」,邀請長者團體楸團參加,上月(7月)27日中山區西康社區是參與隊伍中最年長的一隊,而吸引大家的注意是高齡90歲以上夫妻檔蘇阿公、蘇阿嬤,以及8月3日信義區智慧社區88歲的阿嬤與62歲兒子一起參與仁壽社區長者歌唱比賽,更突顯基隆市衛生局想倡導健康老化要活就要動及讓愛走動舞動不老人生,營造高齡友善健康城市-在基隆的目的,這2隊以夫妻檔及母子檔參與社區活動優異表現。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讚許參與表演競賽的長者,當長者身體功能維持良好狀態,也較能獨立處理日常事務,許局長呼籲市民積極參與服務社區長者健康促進的行列,讓長者們能夠健康的在地老化,使基隆市成為高齡者的友善居住環境,實現「山水、文化、宜居城」的幸福宜居城市。

夏天好熱!使用電風扇會造成傷害!?

夏天好熱!使用電風扇會造成傷害!?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採訪報導)今年夏天,氣溫屢創高溫,炎熱的夏天裡,一份研究報告確指出,使用電風扇恐有危害,因為在悶熱的天氣裡,若是通風環境差,使用電風扇,恐怕會讓你造成排汗過度,造成脫水。研究中也指出,天熱時,電風扇反而是讓身體變熱而不變涼,導致頻頻出汗,造成水和電解質不平衡,這可能會影響心臟到神經系統的正常運作,不過這份報告,目前還在評估狀態,民眾也不需太擔心。預防醫學專家洛桑加參指出,夏天氣溫高,因此預防中暑情況發生非常重要,並提醒大家,在酷熱的夏日, 儘可能將活動安排在早晨9點以前或傍晚4點以後的時間, 每天補充2000cc的水分,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 隨時注意防曬並塗抹防曬係數15或以上的防曬乳液。若民眾有出現體溫升高、皮膚乾熱變紅、心跳加速,嚴重者會出現無法流汗、頭痛、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神智混亂、抽筋、昏迷等症狀,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如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等)、提供加少許鹽的冷開水或稀釋的電解質飲料,並快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