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精神病患不可怕 理解關懷代替偏見

精神病患不可怕 理解關懷代替偏見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您害怕精神病患者嗎?或者是對他們避之唯恐不及?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今年舉辦「生命中的精彩-精神疾病反污名化海報設計比賽」中第3名得獎者Oneiro,在他的比賽海報上寫到:「普羅大眾對於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時常會持有害怕的心理,對其保持一定的距離,為他們貼上異樣的標籤。就像將他們隔離在喧鬧城市外海上的一座孤塔。」希望有人來關懷,傾聽他們的心聲。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精神疾病有先天的成因也有後天的成因;其泛指腦部的認知、判斷、思考的障礙致使個人知覺、情緒、行為、驅動力(如飲食、睡眠)等功能產生不正常現象;這樣的不正常的現象有可能因為外在環境的影響而產生一種暫時過渡的情緒、生心理反應,如失業或生離死別等創痛所導致個人失眠、焦慮、憂鬱等。但也有可能造成較長期的影響,致使一個人生活功能障礙的發生,這時就進到「病症」的診斷需要透過精神科專科醫師的協助了!而事實證明現代醫療、藥物的發達,透過穩定醫療、按規服藥,任何疾病─不論精神或身體,都是可被治療痊癒的」。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都是一樣的,都需要被了解,沒有人希望被眾人所驅離。其實從出生有早療、情緒障礙問題者到青少年人際、課業壓力者、男女情感、婚姻障礙者再到年長有失落、失智等現象者,無一不是精神醫療服務的範圍,許明倫局長表示:其實愈認識精神疾病,愈是沒有可恐懼的,尤其是已進到精神醫療機構被專業人員服務的確診個案,大部分都是按規服藥物情緒穩定的民眾,透過相關精神醫療專業人員的幫忙,希望能協助有需求的人們渡過人生的低潮與障礙。

別售菸品給青少年 恐危害發育及健康

別售菸品給青少年 恐危害發育及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結束,家長在暑期若沒有好好的關心孩子的習慣,很容易讓他們養成生活不良嗜好,影響未來的學習發展,因此,杜絕菸品來源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為在青少年時期一旦接觸吸菸就很容易染上菸癮,不但違反菸害防制法規定,更對青少年的健康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影響青少年發育生長及心肺功能等,同時也使得青少年更容易接觸到檳榔、酒、毒品等危害物質,並可能結交到品行不良的朋友等負面影響。衛生局調查發現許多店家由於販售菸品未確實確認購買者年齡是否符合法定標準,金門縣衛生局為了維護青少年們之健康,辦理喬裝測試本縣販售菸品商家、從業人員是否會販賣菸品予未滿18歲者,經隨機抽樣測試結果,目前只有5成的店家會請測試人員出示證件,另有半數商家只以口頭詢問,甚至沒確認年齡即販售菸品,隨時有可能違反菸害防制法禁止供應菸品予未滿18歲者之規定。若能讓青少年無法取得菸品來源,就能讓青少年抽菸的比率降低,讓青少年免於菸害的威脅,金門縣衛生局陳天順局長呼籲店家要共同保護青少年健康,為青少年健康把關,不可因為怕麻煩或是無人監督就將菸品販售給青少年,因此呼籲業者,於販售菸品時務必要確認購菸者之年齡,以免業者或從業人員因違反菸害防制法的規定,而受處新台幣1至5萬元之罰鍰,同時也會被列為加強稽查之對象。

食品添加物別濫用 屏東抽檢8.1%超標

食品添加物別濫用 屏東抽檢8.1%超標

新鮮、天然的食品若沒有添加人工食品添加物將很容易腐敗,但是許多的業者卻添加過量的食品添加物以延長保存期限,吃多了恐怕對身體造成危害,屏東縣政府衛生局公布101年抽驗市售及早餐店醬油、調味醬之結果,共計抽驗37件產品。抽驗總類有醬油、醬油膏、醋、甜辣醬等,檢驗項目為: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色素、糖精等。本次抽驗之產品,有3件檢出防腐劑(苯甲酸)過量,不合格率8.1%。商店分別為屏東市廣東南路美而美早餐店使用阿喜油膏苯甲酸2.330 g/kg及品芳食品廠辣椒醬苯甲酸1.420 g/kg、屏東市廣東路晨間廚房使用品芳食品廠特級油膏苯甲酸1.940 g/kg,已令店家下架回收,並依食品衛生管理法第三十三條對業者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一年內再次違反者,並得廢止其營業或工廠登記證照。(詳細抽驗名冊請見屏東縣政府衛生局網站或食品藥物管理局消費者知識服務網)。食品添加劑目的主要為:延長保存期限用、降低食品中毒發生可能、改善食品品質等等,在合理範圍添加對人體無害,但孩童、孕婦或肝功能不好的人等,應盡量少攝取,以保護身體健康。呼籲民眾選購產品時應選擇較有信譽之廠商,這類產品中的標示往往清楚詳細完整,安全較有保障。 衛生局將持續要求業者使用食品添加物應符合使用範圍及限量規定,勿濫用食品添加物,並應重視製作過程、環境衛生及落實執行自主管理,持續為民眾食用衛生安全把關。

想增加孩子運動量 父母陪同效果更大

想增加孩子運動量 父母陪同效果更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希望孩子不要宅在家,想要增加孩子運動量?那父母們自己必須多加運動才行。這是由發表於<身體活動與健康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的研究,此研究囊括了八十三個家庭,目的是協助年齡介於七到十四歲有過重或肥胖問題的孩子控制體重。鼓勵父母和孩子透過每天走路超過兩千步來增加運動量。整個過程皆以計步器追蹤。整體而言,研究者發現,當母親多走一千步時則孩子們會多走一百九十六步。類似的結果也出現在父親和孩子之間。我們都知道父母和孩子的活動量是有關的,而本次研究證實了當父母的活動量增加,孩子的活動力也變強。這樣的影響在週末更是特別明顯。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董旭英表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要孩子多運動,不如就陪他一起,運動不管對我們的身體或心理都會有幫助,他以自己為例,有時候他會利用空閒的傍晚和孩子一起慢跑或是去游泳,共同設定一個目標,不管是跑3000公尺還是游1000公尺,讓兩人一起達成,甚至鼓勵孩子去超越自己,那種共同完成一件事的感覺,其實就是增進親子間情感的好方式,而運動時的談天,更是改善家庭溝通問題的有效潤滑劑。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運動會幫助產生好心情已經有許多研究証實的,董氏基金會在2011年進行的「台灣五大都市國、高中學生運動狀況、壓力源與憂鬱情緒之相關性調查」結果得知,當受訪學生的父母常運動者,受訪學生有運動習慣的比例高於沒有運動習慣者,且達顯著,這呼應了本研究,父母的運動習慣也會帶動孩子。另外,發現有17.3%的國高中生會因情緒不佳而運動,運動後有84.2%覺得心情會變好。也已証實運動會產生腦內啡,幫助人們產生愉悅感,這都提醒我們對於運動,心動不如馬上行動。

神明夢境指示?媽祖醫院普渡白米

神明夢境指示?媽祖醫院普渡白米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你相信神明托夢這回事嗎?竟有人因為做夢而發起愛心普渡!北港鎮的呂美雲師姐表示,因夢見北港媽祖醫院的外圍有一整排的白米,還有兩隻小鳥在米堆上啄白米,讓呂師姐號召醫院的同仁共襄盛舉!總共募集150包總計750公斤的白米,於今(31)日下午一點在北港媽祖醫院參與普渡盛會。呂美雲師姐長期於北港信念慈善會服務,她對此夢念茲在茲無法忘懷,於是到了北港媽祖醫院裡的媽祖廟,向聖母擲杯請示夢境之意,最後得到媽祖指示兩個月後的中元普渡加進白米普渡眾生,於是號召熱心民眾一起捐白米普渡,普渡儀式完成後再將善心白米捐贈至西螺信義育幼院、虎尾家扶中心、雲林地檢署犯罪被害人協會、以及四湖天主教弱勢課後輔導中心等團體。北港媽祖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以往普渡都是以醫院為主,因為醫院裡準備祭品比較禁忌,鳳梨、旺旺這些都不是桌上品,所以也就幾乎不開放給民眾一起參與普渡準備。這一次也很感恩美雲師姐準備了不少白米要來和醫院一起進行普渡,也是一個奇特的緣份,覺得很感謝透過媽祖牽引的善緣。

醫訊/銀髮族健康樂活動起來

醫訊/銀髮族健康樂活動起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活就要動,為了維持良好的健康,老年人應根據其能力和條件,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避免久坐行為,以及利用多樣化的運動減少醫療支出和預防疾病的發生。美國疾病預防與管制中心建議老年人的身體運動量為每星期至少5天,每次至少3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這些預防性建議明白指出,老年人應主動從事各類型的運動,以減少心血管疾病、慢性疾病、肥胖和憂鬱症的風險,以及提升心理上安寧的感覺、降低身體功能受限等。因此規律的運動有益身體健康、延緩老化,馬偕紀念醫院社區醫學講座將教導正確適合銀髮族的運動處方,讓您運動時能更安心、更放心。主題:銀髮族適合的運動時間:101年9月8日(六)9:00~10:00地點:台北院區福音樓9樓第四講堂(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92號)主講人:物理治療師許安倫報名專線:25433535轉2769 或2770

感冒時間長勿輕忽 年紀輕輕患心肌炎

感冒時間長勿輕忽 年紀輕輕患心肌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感冒不論一年四季都會發生,即使正值盛暑,長期待在密閉的冷氣房內,仍可能遭受來自同事或家人的傳染。一般感冒,多喝水、多休息即可緩解。醫師說。少數感冒患者,若數週仍未痊癒,可能會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當心可能是急性心肌炎,應儘早就醫。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謝志民表示,近日即收治兩例自覺感冒二至三週後,出現胸痛或呼吸困難的青年病人,其中一位病人甚至於騎車時發生嚴重心律不整而昏迷,經心臟超音波後發現左心室擴大合併收縮不良,為急性心肌炎併心衰竭。謝志民指出,心肌炎較常發生於小兒,然而大人也偶可發現。最常見的病因是病毒感染,例如腸病毒等。罹患病毒感染的機會很多,多數不會引發心肌炎,往往在病人抵抗力低下時發病。感染的早期,大多表現發燒、咳嗽、肌肉痠痛、腹瀉等呼吸道或腸胃道感染症狀。繼而出現心悸、胸痛、氣促、紫紺、浮腫等症狀。突發心律不整時,可造成腦缺氧昏迷或猝死。由急性期恢復後,仍可能留下心室擴大合併收縮不良的擴張性心肌病變後遺症。急性心肌炎的一般治療,休息相當重要,因為活動和疲勞可能使病情加重。藥物方面,以控制心衰竭症狀、搶救心源性休克以及糾正嚴重心律不整為主。針對病源體的干擾素等藥物治療也可考慮,然而其確切效果尚未明瞭。而心肌炎的病情瞬息萬變,即使專業醫師也未必能夠確切掌握。謝志民提醒,民眾於感冒或腸胃炎病程中,發現胸痛或氣促等症狀,應及早就醫。若能及時發現重症癥兆,針對已發生的病況治療,或可增加復原機會。

重視老人身心健康 熱舞競賽秀活力

重視老人身心健康 熱舞競賽秀活力

高齡化社會是未來即將面臨的議題,不僅老人的福利措施需要更加完善,為了促進銀髮族的身心健康,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為鼓勵老人積極參與健康休閒活動,舉辦「長者健康促進競賽」,活動當日將有900多位長者參加,其中更不乏有高齡99歲的長者。活動中阿公阿嬤們不分年齡,個個活力四射、創意十足。桃園縣政府衛生局局長劉宜廉親自到場致詞,並呼籲所有長者保持運動的好習慣。 桃園縣政府衛生局29日於本縣龜山鄉公所綜合行政大樓4樓演藝廳舉辦長者健康促進競賽縣內複賽,本次競賽由初賽83隊中評選出19隊隊伍參與這次的縣內複賽,每隊表演更融入健康促進的元素,表演內容有排舞、日本舞、千歲大鼓、動感舞曲、瘦瘦拳、打擊樂等,更有乘坐輪椅的長輩,發揮運動精神,努力的在台上表演。當日選出的優勝隊伍,將於10月代表桃園縣參加全國北區決賽。 桃園縣衛生局局長劉宜廉表示,根據衛生署統計資料顯示,全國統計截至民國101年6月:65歲以上的長者占全國總人口數約10.98%;而桃園縣截至今年6月:65歲以上的長者約有17萬960人,已達縣內總人口8.46%。雖然桃園縣是全國最年輕的縣市之一,但對於長者的健康照護還是非常重視。這次活動除了讓桃園縣長者在舞台上盡情表演外,也讓長輩們能夠發揮創意一起「舞」動起來。

開學勤洗手防腸病毒 落實生病不上課

開學勤洗手防腸病毒 落實生病不上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本週各級學校陸續開學,為健全學童健康身心,要求衛生局加強健康把關。桃園縣衛生局表示,依據疾病管制局監測資料顯示,腸病毒流行期尚未結束,目前全國重症個案142例,桃園縣為16例,易造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依然活躍,衛生局將持續針對學校及教托育機構查核,除加強小朋友正確洗手及環境消毒外,家長亦需落實「生病不上課」,才能降低腸病毒感染與傳播的機會。衛生局調查發現,桃園縣重症個案大部分都是透過在學的兄弟姐妹或同班同學傳染,因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平均約3到5天,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為防止學童於校園發生腸病毒群聚感染,衛生局不定期針對轄區國小及幼兒園進行抽查,仍發現部分學校未落實學生病假追蹤紀錄,提醒學校老師應確實記錄小朋友健康狀況,落實「濕、搓、沖、捧、擦」之正確洗手步驟,及停課標準,未依規停課者將依傳染病防治法第37條處最高罰鍰新臺幣1萬5,000元,並將該機構名稱公告於衛生局網站。衛生局也提醒家長,家中幼童如有身體不適,應儘速就醫,並與其他幼童進行適當隔離,讓病童請假在家休息,如病童出現「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應儘速送往本縣腸病毒重症責任醫院就醫,以獲得妥適治療。民眾如有相關問題,亦可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

溝通幫助孩子敞開心胸 增進親子互動

溝通幫助孩子敞開心胸 增進親子互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家庭是社會中最基本的單位,因此,融洽的親子關係是每個人都渴望的,親子關係實際上充滿挑戰性。想要品嘗親子關係的美好,有賴父母用心的經營,以及在挫折中不斷的學習和成長。在這過程裡,「溝通」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若孩子拒絕談自己的感受,便是在父母及自己之間築起一道牆,而父母也就因此喪失幫助孩子的機會。如何使用對的方法讓孩子敞開心胸呢?以下有「親子溝通的4個解密步驟」,供各位爸媽做參考。專家建議,家長們需主動傾聽,不加入己見。主動傾聽是父母會透過孩子的陳述,聽出孩子真正的需求,此時絕不可加入自己的意見、分析、評價及勸告,此舉不僅幫助孩子釋懷、接受自己並釐清問題,且因為「聽者」和「說者」都採取主動,也能增進親子之間的親密感與促進親子互動。而平時親子 相處時要用同理心,辨識孩子情緒。對孩子的感受和情緒抱持同理心,就能一步步打開孩子的心。當孩子遇到任何困難,要讓他知道有父母做他的後盾。另外,要注意的是,當父母希望孩子聽你說時,要多用「我」開頭的句子。「我…」的訊息也讓孩子擔負起改變自己行為的責任,試比較看看「我好痛,我不喜歡被踢。」與「你真壞,你不可以這樣踢人。」告訴孩子思考應負什麼樣的責任,而不是讓孩子感到愧疚或防衛,在加上正面鼓勵,培養堅韌能量,且為人父母理當不斷告訴小孩永遠愛他、支持他,但鼓勵或讚美都要避免不真誠、脫離現實,因為自信必須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上,不實的讚美對孩子反而有害。親子溝通,應以並肩同坐取代面對面。當青少年不覺得你在盯著他們時,比較容易打開心房;談大範圍的話題,如電視節目、運動等。但話題內容應該正面;要注意的是,青少年的溝通方法本來就和你不一樣。用開放式問句鼓勵他們談他們的世界,如「你那時候怎麼想?」;有時耍幽默常遭致反效果,讓他們覺得你認為他們的事沒什麼大不了。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父母親若自覺有親子互動溝通困難時,可尋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所提供免費諮商、討論問題,幫助自我檢視溝通不良的原因,達成雙方共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