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開學腸病毒恐攀高峰 勤洗手生病不上課

開學腸病毒恐攀高峰 勤洗手生病不上課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暑假結束,各級學校已陸續開學,為防範於每年9月學校開學後人群接觸密切,可能會有另一波腸病毒流行發生,宜蘭縣政府衛生局除了密切監視疫情變化,宜蘭縣衛生局局長劉建廷表示,若有在學幼童生病,應儘速就醫,並請假在家休息,落實「生病不上課」的防疫觀念,以免將病毒傳給他人,造成疫情蔓延。因應開學再次啟動教托育機構的洗手設備查核與衛教宣導行動,麥當勞叔叔預計於9月19日至21日三天「一起洗手趣」至學校親善巡迴表演活動;另函文請教育處、社會處加強督導國小、幼兒園、幼稚園及托兒所等機構進行環境消毒工作總體檢及落實病例通報,必要時將採取停課措施,全面防堵腸病毒的傳染。 衛生局局長劉建廷指出,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由於腸病毒群感染並無疫苗可預防,亦無特效藥可消滅人體內的病毒,為了家裡小朋友的健康,平時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更要注意「洗手5時機:吃飯前、如廁後、遊戲後、回家後、抱(摸)小孩前」,「落實洗手5步驟:濕、搓(20秒)、沖、捧、擦」,且返家後務必立即更衣洗手。

影像技術結合 內視鏡取代傳統開胸

影像技術結合 內視鏡取代傳統開胸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過去幾十年來,傳統開胸手術讓民眾望之卻步,因需要打開一道傷口由前胸到胸後面,傷口長達20至30公分,同時更必須切斷胸壁上的2條大條肌肉,必要時還需切斷肋骨,才有足夠空間及視野讓醫師順利執行手術。這種傳統手術方式的缺點較多,包括:在病人胸壁上產生很大的創傷、引起極大的疼痛、影響手術後的呼吸及咳痰極大、較常引發併發症、術後需要的恢復期較長,往後在日常的生活與運動方面受影響也較大。阮綜合醫院胸腔外科林鴻生醫師表示,反觀新式的胸腔鏡微創手術,乃利用內視鏡的方式來施行胸部手術,依不同病情需要,在病人的胸壁上打2至3個僅僅長約1~2公分的小洞,有時再加上一個大約4至6公分的傷口,從這些傷口就能經由內視鏡進行手術,可達到與傳統開胸手術方式幾乎一樣的清除程度,但是病人不須承受傳統方式中由前胸一直開到胸後的大傷口,卻能維持與傳統手術相同治療效果。隨著影像技術及手術器械的進步,自從1970年代起,內視鏡手術即廣被應用於各個不同科別的外科手術。其中,胸腔鏡手術之發展起步稍晚,一開始僅被運用於診斷疾病方面,例如肋膜切片;其後,慢慢發展至簡單的胸部手術,如氣胸、膿胸手術等;近年來,隨著手術經驗累積及手術器械的進步,胸腔鏡手術已發展至可進行複雜之胸腔腫瘤手術,更能同時進行縱隔腔之淋巴結清除。源於胸腔鏡手術為病人帶來諸多優點,目前胸腔鏡手術在某些疾病治療上已然取代傳統開胸手術,成為標準的手術方式。在國內有越來越多外科醫師引進、學習胸腔鏡手術,越來越多病患也因接受胸腔鏡手術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臺灣的健保局也於民國97年正式將胸腔鏡手術納入健保的手術給付範圍,得以將此新式手術的優勢效益嘉惠於更多接受胸腔手術的病患。

亞斯伯格症適應生活 需重教養態度

亞斯伯格症適應生活 需重教養態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小學四年級的王小弟與其他小朋友有些不同,常常因過度堅持遊戲規則難以融入同儕遊戲,對許多生活細節也十分固執,情緒起伏大,父母及老師在協助他生活適應上感到困難,到兒童心智科門診求診後。醫師評估,王小弟呈現亞斯伯格症的特質。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吳思穎醫師表示,王小弟在人際溝通方面,理解非語言(眼神、表情、肢體動作等)社會訊號的能力較同齡孩子弱,在表達自己的情緒或對他人的情緒做出回應方面較有困難。目前醫學界對亞斯伯格症或高功能自閉症的研究發現,其成因與許多因素相關,包括基因、妊娠過程的不順利、腦部損傷等,但有時並無法在每個個體身上找出明顯的致病因子,腦部影像學的研究則發現一般人在成長過程中大腦神經迴路會不斷修飾,形成如同高速公路般快捷、直達目標的迴路,在泛自閉症個體的神經迴路則顯得較複雜,也會有些與一般人不同的新迴路,因此有研究者推論,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何亞斯伯格症和自閉症的個體在社會互動能力上需要較一般人更費力,也或許可解釋他們為何也有一些優秀過人的興趣和能力。吳思穎醫師建議,像王小弟的情況,不僅要去協助其加強社會互動的理解及表達,家長、老師和身邊的人們,也試試用心去理解他們值得肯定和支持的想法,例如,王小弟常存助人之心並仗義直言,其背後的價值觀確實值得好好尊重並滋養,在這樣的理解下,去教他如何適切地表達,也協助其他孩子們學著尊重和理解,這樣的教養態度,相信會輔助更多亞斯伯格的孩子們,在友善而被理解的氣氛中,成長為優質的生命個體。

別讓孩子餓著上學!梁文音籲加入快樂早餐服務

別讓孩子餓著上學!梁文音籲加入快樂早餐服務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許多專家都說,早餐是一天的精神、體力的能量來源,尤其對於發育中的學童而言,更是重要!新學期開始,有許多偏遠地區的孩子,因為社經地位與家庭結構的弱勢,竟然沒有早餐可以吃,不論體力或專注力都落後其他孩子一大截。因此,伊甸基金會於6日舉辦「2012小象展翼」活動記者會,除延續針對偏鄉學校的早餐補助方案,更從去年起進一步引進多元才藝專業師資,協助孩子投入運動、音樂、繪畫等才藝,開啟更多樣的可能性。此外,記者會中也邀請伊甸守護天使梁文音為社區孩子製作營養早餐,期盼民眾響應「快樂早餐」服務,讓所有學童都能吃飽上學,在學習或生活上都有正面的幫助。伊甸基金會自民國96年起補助偏鄉小學提供快樂早餐,6年多來服務了超過6000名學童。伊甸表示,平均只要100元就能幫助3位孩子擁有熱騰騰的健康早餐,因此活動中特別邀請伊甸守護天使梁文音和社區學童試做35元營養早餐。小時候也曾空著肚子上學的梁文音,最能切身體會偏鄉孩子的辛苦,並指出很多孩子捱到中午才吃到第一餐,長期下來對學童的發育也不好,一份營養的早餐不只對孩子的健康有幫助,還代表了一分關心、一分溫暖,希望各界共同響應伊甸基金會的「快樂早餐」服務。   記者會中由宜蘭七賢國小學童的足球舞表演揭開序幕,該校足球隊於5年前起與伊甸合作快樂早餐。球隊教練劉建成表示,參與早餐服務以來,學童上課更有精神,身體狀況更好,且發育的速度也有所成長;此外,部分家中經濟較困難,或者家長無暇照料早餐的孩子,也有了穩定的支持。伊甸「2012小象展翼」除了延續快樂早餐服務,更進一步將多元才藝專業師資導入社區,讓孩子在課堂之外擁有更寬廣的學習機會。邀請民眾與企業響應,目標募集2500萬元,作為3000位偏鄉社區學童快樂早餐、課後照顧、才藝學習等費用。詳情可至伊甸基金會官方網站或撥打專線(02)2230-6685洽詢。圖:梁文音響應伊甸「快樂早餐」服務,呼籲各界響應支持。(照片/伊甸基金會提供)

驚!狂飲汽水消暑 妙齡女食道潰爛

驚!狂飲汽水消暑 妙齡女食道潰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夏天來一瓶冰冰涼涼的汽水消暑又暢快,不過像這樣把碳酸飲料當水喝,小心身體受不了!腸胃科醫師指出,最近門診出現許多因為飲用碳酸飲料過量導致胃食道逆流的個案,甚至有一名年僅24歲的年輕女子,因為長期胃食道逆流引起食道發炎、潰爛和結疤,長期下來恐怕會增加罹患食道癌的風險。根據統計,夏天因胃食道逆流求診的患者,成長了近兩成,民眾不可輕忽胃食道逆流對身體造成的影響。中山醫院腸胃科吳德強醫師表示,夏天喝冰涼飲料在所難免,不過臨床上經常遇到因長期喝酒、茶、咖啡或吃巧克力等刺激飲品或食物,也有愛穿緊身牛仔褲或塑身衣,造成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最後因疼痛難受而就醫。現年24歲的吳小姐,平常不喜歡喝水,喜歡喝碳酸飲料解渴,最多曾經一天喝五瓶易開罐碳酸飲料。某晚睡覺時,吳小姐突然覺得胸口悶、有灼熱感,且喉嚨一直有酸味溢出來,嘴巴異味很重,趕緊到藥房買胃乳片來吃,但沒想到睡到清晨突然夢中痛醒、反胃,甚至嘔吐。經醫師檢查發現是長期胃食道逆流惹禍,照胃鏡甚至看到吳小姐食道已經因為長期胃食道逆流引起發炎、潰爛和結疤,最後以藥物及調整飲食,逐漸恢復健康。醫師解釋,所謂的「胃食道逆流」就是指胃酸分泌過多,加上下食道擴約肌鬆弛,造成胃裡的食物回流到食道,侵蝕食道表面造成食道炎,長期侵蝕食道就會潰爛、反覆結痂,最嚴重甚至可能造成食道癌。根據統計,國內每10個成年人就有2至3人罹患胃食道逆流,主因為長期壓力太大、三餐不定時或經常吃太飽,或吃飽就去睡覺、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長期下來就會出現胃酸逆流的現象,上腹部往咽喉處有灼熱感,俗話就稱為「火燒心」,甚至會有吐酸水及胸痛等症狀。此外,有四成患者可能會出現明顯糜爛性食道炎,嚴重會造成食道潰瘍、狹窄或食道癌等併發症。要防止胃食道逆流,吳德強醫師提醒,平常吃飽後最好走動一下,不要馬上躺著,平時也不要穿太緊的衣服,並保持生活作息正常及三餐定時,還有菸、酒、茶、咖啡、巧克力等都盡量避免。若出現胃食道逆流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避免胃酸長期侵蝕食道,使細胞病變成惡性腫瘤。圖:夏天狂飲冰涼的碳酸飲料或茶來消暑,可得當心身體受不了。(照片/中山醫院提供)

電視電影吸菸鏡頭 恐讓孩子有樣學樣

電視電影吸菸鏡頭 恐讓孩子有樣學樣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指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機構(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等研究結果指出,身旁有親朋好友抽菸,或接觸到電視電影裡的菸品訊息,是導致青少年吸菸的主要危險因子。此外,兒科醫學刊期(PEDIATRICS)七月號也刊載美國追蹤6千5百名10至14歲兒童與青少年的調查,實證研究指出,看了大量吸菸鏡頭的電影者,比較少暴露者未來二年開始吸菸的機率增加33至49%,電視與電影菸品訊息露出的情況,需要持續監測與各界共同關心。國民健康局表示,自2008年起委託專業團隊進行電視與電影之菸品訊息露出與監測調查,持續監測電視與電影兩類媒體之菸品訊息露出狀況。整體來看,2011年抽取103部電影有35部電影有菸品訊息露出,占34%;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為14.1次,較2008至2010年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已大幅下降約一半左右。從電影分級來看,輔導級與保護級電影,是四個電影級別中,平均菸品訊息露出次數最多的二個級別。從2011年熱門電影且菸品訊息露出超過10以上者,以《大象的眼淚》、《X戰警:第一戰》及《旺角監獄》等三部電影,是去年菸品訊息出現次數超過40次以上者。如果以一部電影平均長度為100分鐘來計算,則這三部電影平均每二至三分鐘就會出現菸品訊息露出的畫面,露出次數與頻率很高。國健局指出,自民國98年起國民健康局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共同合作下,已制訂「廣電內容出現吸菸畫面或情節之製播處理原則」,並與播出之媒體業者溝通,以自律規範方式,於電視卡通節目加註警語提醒青少年觀眾注意媒體中之菸品訊息,以降低傳播對兒少族群身心負面影響性。國健局表示,影視中的菸品訊息對於成長中的兒少族群具一定程度的暗示誤導與影響,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9年發布的「無菸電影的科學證據與行動」白皮書建議,凡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必須於片頭刊播強力的反菸宣導;或將有出現菸品或吸菸鏡頭之影片列為成人等級等來進行改善。未來衛生署亦將持續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文化部等主管機關共同努力,共同為孩子營造一個無菸品訊息與健康的閱聽環境,此外,目前部份節目也已經開始輪播新的菸品健康危害之警語,以宣導吸菸導致不同的疾病與健康危害。

災禍難料!多一分了解、多一份保障

災禍難料!多一分了解、多一份保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天災、事故事事難料,不過如果在事故發生前,能夠有多一分的認知了解,就能減輕災害帶來的生命財產損失!因此,臺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二救災救護大隊於本(8)日上午,在南港區聯成公園舉辦社區防災宣導活動,透過各種活動讓民眾了解基本防震及防災知識。 消防局指出,臺灣地區位處副熱帶及環太平洋地震帶上,故每年都有受到豪雨、颱風及地震的侵襲;根據中央氣象局統計,平均每年有3至4個颱風襲臺,而發生規模大於5的地震平均24.4次。此外,根據統計,臺北市在民國100年發生177件火災,其中建築物火災為最多佔80.79%;再分析起火建築物高度,又以5樓以下建築物63%佔最多。消防局指出,由於臺北市內5樓以下大多為依法免設消防安全設備之老舊建築物,一旦發生火災,易因警報及避難延遲錯失黃金逃生時間,像是今年四月在鄭州路商圈及八月發生在至善路民宅的火警,均屬老舊且未設消防安全設備建物。因此,如果裝設有「住宅用火災警報器」,就可以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偵測並發出警報,及時提醒正在熟睡或仍不知火災已發生的民眾,儘快採取撲滅火災或避難逃生,減少人命傷亡。 消防局表示,在本日的宣導活動中,除教導民眾各種防震知識外,也有防火、防災知識及互動遊戲活動攤位內容,如安裝住宅用火災警報的重要性、體驗防火宣導車內各種防火宣導設備、地震體驗車感受地震來臨、學習CPR保命救人、消防風水師諮詢及防範電氣火災等。消防局盼能透過輕鬆的表演及體驗活動,將防災的觀念教導給民眾,以減少災害來臨時帶來的損失。

連六年參加國際演習!台灣搜救能力受肯定

連六年參加國際演習!台灣搜救能力受肯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指出,為能提升「亞洲主要都市網」(Asian Network of Major Cities 21, ANMC21 )會員城市國際搜救隊間救援能力,並確保災害時相互支援機制,東京都連續第6年邀請臺北市派遣國際搜救隊共同參與9月1日全國防災日綜合防災訓練暨演習,並與新加坡及韓國首爾等代表團共同演練,確認各個會員城市搜救隊在災害現場能互相協助。消防局指出,日本自1923年關東大地震後,訂定每年8月30日至9月5日為防災週,日本所有縣市都舉行防災演習及避難演練、防災宣導等活動,全國估計有151萬人參加。9月1日防災日當天舉行「全國綜合防災演習」,模擬因應大地震、海嘯發生,包括野田首相、內閣閣員在第一時間步行至首相官邸成立「緊急災害對策本部」指揮救災工作,以提升救援能力,並強化各地防災能力以及喚醒民眾的危機意識,總計約38萬7千人參加演習。今年東京都綜合防災演練由東京都及目黑市共同舉辦,主要假想東京發生規模7.3直下型強震,通訊及交通網絡癱瘓,全市進入緊急狀態。臺北市國際搜救隊與東京消防廳機動部隊、首爾搜救隊及新加坡搜救隊等單位聯合模擬救災,於假定之災害現場互相搭配,克服語言之隔閡,順利完成各項搶救任務。消防局表示,正式演習前2天內就與新加坡、韓國首爾市等會員城市搜救隊,在東京都消防廳第2方面本部內針對各項搜索及救援技術及裝備器材進行交流及培養演練默契。而本次赴日參加演習外另一重點為參訪東京都消防廳內各項防災訓練體系之重要單位,包括消防技術安全所、第3方面本部及消防學校等地方,帶回國際經驗供國內各單位人員參考。(照片/台北市政府消防局提供)

高齡友善城市 長者健康樂活

高齡友善城市 長者健康樂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因應人口快速老化的全球化趨勢,WHO在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以促進高齡者「健康、參與及安全」的生活,並以8大面向為基礎(無障礙與安全的公共空間、大眾運輸、住宅、社會參與、敬老與社會融入、工作與志願服務、通訊與資訊、社區及健康服務),作為推動高齡友善城市的指引。面對人口高齡化帶來健康安全的問題,是重要且需要努力的議題。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推動社區老人健康促進工作之據點,平時除了幫阿公阿嬤量血壓、舉辦健康講座,同時也培訓社區志工就近服務長輩,亦是提供長輩進行職能活動(如製作手工作品)之場所,並瞭解國內整合社服、衛政、及民間資源之努力與實務成果。WHO強調高齡友善城市的推動,需由下而上實際瞭解長者的需求,同時要由上而下,從政府單位著手,整合跨領域與跨部門資源,共同營造友善的環境。 一個高齡友善支持長者獨立樂活的環境,不僅能讓在地長者活躍老化,留在當地消費及終老,也能吸引外地長者慕名前來,最重要的是,這樣的環境吸引的長者,是深具消費力的活躍長者,對城市的長遠經濟發展,具有正面意義。期能喚起各界對高齡友善議題的重視,一起為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環境與服務而努力,讓長輩能在熟悉的生活圈中到老年都能獨立、活躍與健康。

我懷孕了 妊娠高血壓有危險嗎?

我懷孕了 妊娠高血壓有危險嗎?

作者/洪傳岳 醫師妊娠高血壓的好發族群有某些特性,一是本身有高血壓傾向者,如肥胖、腎臟功能差者本身易有高血壓,二是高齡懷孕者,高血壓本就因高齡而好發,尤其是高齡初產婦,更容易發生嚴重的妊娠高血壓。但有些妊娠高血壓的發生,其原因尚不能確定;妊娠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但若發生子癲狀況,便非常危險,如胎兒易死亡,母親也會產生其他嚴重的併發症,甚至昏迷、抽筋等,故產婦剛開始發生高血壓時便需要注意,到了非常危險的狀況可能需要提早生產。妊娠高血壓症狀,不一定在孩子出生後便會消失,本身便是高血壓或有高血壓傾向者,產後高血壓症狀仍不會消失;若是因懷孕後才有高血壓的人,即單純的妊娠高血壓,在產後便會消失,但也有少數人在產後不久後卻變成高血壓,通常亦來自於本身的高血壓傾向。文字編輯/iCare醫療網 姜盈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