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醫訊/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骨質自出生後會慢慢成長,30歲前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少,女人停經後,骨質原本細密的骨頭轉為疏鬆,這就是所謂的「骨質疏鬆症」。有鑑於此,林口長庚醫院護理部及社服課一同舉行「活力健康講座-談如何預防骨質鬆」,當天邀請護理部蔡岱蓉護理長主講,講座毋須事先報名,請當天直接前往即可,歡迎社會大眾踴躍參加。名稱:活力健康講座-談如何預防骨質疏鬆時間:101年9月20日(四)上午10:30~11:30地點:林口長庚紀念醫院 復健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3)328-1200轉5176 劉小姐

定期抹片檢查!64歲女查出15公分肌瘤

定期抹片檢查!64歲女查出15公分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南投縣一名64歲洪太太今年到醫院作子宮頸抹片檢查,經醫師問診意外發現有15公分的肌瘤在腹中,經醫師安排手術,成功將肌瘤完全取出。署立彰化醫院婦產科劉育宏醫師說,洪太太有糖尿病病史,定期在醫院回診治療,今年度例行性子宫頸抹片檢查發現異常,轉到婦產科作超音波及內診檢查,証實有子宮肌瘤情形。劉育宏醫師表示,洪太太描述平常有腰痠、腳痛情形,認為是退化關係,沒有特別在意。肌瘤會有壓迫的症狀情形,當肌瘤壓迫到子宮周圍組織的時候,可能引起頻尿、尿滯留、小便失禁及輸尿管水腫等症狀,也可能造成便秘、脹氣、下肢水腫和靜脈曲張等現象。劉育宏指出,洪太太的肌瘤有15公分大,以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取出15公分的肌瘤,住院一週恢復良好,只需定期回診追蹤就可以。劉育宏說,大部份的中年婦女認為年紀越大代謝就越不好,身材日漸肥胖,小腹明顯隆起,是正常的現象,這樣的案例其實在臨床上是很常見的,因為子宮肌瘤是婦女最常見的良性腫瘤,是指子宮內由平滑肌及纖維組織增生所形成的良性腫瘤〈一般惡性機率約0.5%〉,可為單一性或多生性;除在子宮部位外,其他器官如子宮頸、寬韌帶、圓韌帶、卵巢等也會發生。(照片來源:署立彰化醫院婦產科提供)

從零開始!型男護師西非行醫滿載歸國

從零開始!型男護師西非行醫滿載歸國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台灣前進第三世界國家給予醫療援助的醫護人員,像是曾在布吉納法索擔任外交替代役的連加恩醫師你可能不陌生,多年來,仍有許多醫護人員默默深耕醫療資源較為匱乏、落後的國家,而年僅29歲的署立雙和醫院護理師余天佑就是其中一位。余天佑目前任職於雙和醫院手術室,曾到經緯零度交界、西非幾內亞灣的聖多美普林西服務一年八個月,深刻體驗到當地醫療匱乏的窘境,返台後不管是在醫療專業或是心態上都有豐富的收穫。眼前的型男護理師余天佑,有著大男孩的陽光、帥氣,但在說明前往西非參加常駐醫療團的經驗,對當地的醫療現況,卻是充滿疼惜和不捨。余天佑表示,當地的醫療狀況是無法用任何言語、文字描述的,惟有親身體驗過,讓他更了解台灣醫療資源是何其豐富、便利。舉例來說,診間常用的紗布,在台灣是用了就丟,但在聖多美普林西,每一塊紗布都是寶,一定要物盡其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剩下的物資還夠不夠下一位患者使用。位於西非幾內亞灣的聖多美普林西其實是兩座小島組成的國家,但卻只有彰化縣那麼大而已,與以往我們對非洲國家的認知不同,當地盛產香蕉、麵包果,漁業的收穫足以供應當地十六萬人食用,且當地識字率達73%,排名為非洲第二。聖多美普林西位於經緯線的零度交界處,因此被稱為「地球的起點」,不過當地醫療發展程度也是「零」,資源技術相當匱乏。台灣是目前聖多美普林西唯一的常駐醫療團,不同於其他短暫的醫療團,該團隊不但為患者進行治療,還規劃了一系列公衛改善措施,包含了瘧疾防治、CPR急救教學及緊急醫療體系的建置。不過國家資源、醫療資源的匱乏,讓團隊的成員在進行醫療服務時,受到層層考驗。余天佑就說,像是台灣捐贈給當地的麻醉儀器,一年內只使用過五次,原因是這個國家沒有電力,只能用傳統氣動式的麻醉儀器。此外,像是在台灣隨手可得的紗布等衛材,在當地必須物盡其用,因為一天限量兩百份,一個患者用太多,後面的病人就沒得用了。談到印象最深刻的病例,余天佑說,當地有一位罹患惡性皮膚癌的修女,身上的傷不斷出血、流膿,但因為醫療物資有限,連讓患者在臨終前減輕痛苦的辦法都沒有,直到患者過世,余天佑對此仍久久無法釋懷。另一名患者是因為燙傷造成腳趾攣縮變形的孩童,滿心盼望能趕快治療、回到校園上課,苦苦哀求醫療團隊把他的腳趾鋸斷,讓余天佑相當不捨。以上兩個個案只是當地醫療不足的縮影,每天面對大量求診的病患,讓余天佑和醫療團隊的其他人員深陷醫療倫理和現實條件下的拉扯,充滿無力與感慨。有了一年八個月的醫療團服務經驗,讓余天佑的專業技術和心態都更成熟,不過回國後卻對台灣醫療產生一種「疏離感」。余天佑說,台灣的手術室裡有兩百多種縫線,但在聖多美普林西,僅靠兩種縫線就得完成所有手術,可見台灣醫療資源非常豐富。余天佑呼籲大家,醫療資源相當昂貴,在豐富優渥的條件下,我們要更加珍惜。圖:署立雙和醫院護理師余天佑,曾前往西非從事醫療服務將近兩年,有著相當深刻的體悟。(照片/記者陳茂軒攝)

醫訊/癌症病友彩繪希望的畫展

醫訊/癌症病友彩繪希望的畫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癌症病友在罹癌後,對生命失去希望,過去很多覺得有意義與感興趣的事物都嚼然無味。不過有些癌症病友透過藝術創作與藝術治療重新找回生命的光與熱,使其更有力量去面對痛苦與病魔。有鑑於此,嘉義長庚醫院為鼓舞勇敢面對癌症的病友、家屬與醫護團隊,與癌症希望協會及民間企業聯合舉辦「癌症病友彩繪希望作品展覽」畫展,透過病友及家屬畫筆揮灑生命的光和熱,分享一段段與癌症對抗的生命故事,期望藉由畫作的展出達到關懷弱勢族群之目的。名稱:「癌症病友彩繪希望作品展覽」畫展時間:101年9月3日~28日地點:嘉義長庚醫院 綜合醫學大樓地下一樓商街中庭洽詢:05-3621000轉2765廖姿婷

勿讓結石久留 泌尿道結石患者要注意!

勿讓結石久留 泌尿道結石患者要注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結石放著不管,可能引起細胞惡性病變!苗栗大千醫院指出,兩個月前發現罕見長期性腎結石而引起的腎臟細胞惡性病變。一名82歲的鍾老太太,結石超過30年病史,所幸經過手術之後恢復狀況良好,但也提醒民眾多多留意泌尿道結石問題。苗栗大千醫院泌尿科主任吳亞伸解釋,兩個月前臨院的82歲鍾老太太,結石超過30年病史,因30年前的手術造成輸尿管的阻塞,殘留的腎結石與身體共存了許久,背後的腎引流管也造成了生活的不方便。經檢查發現腎臟轉成上皮細胞惡性病變,所以決定手術切除右側腎臟,取出裡面的殘留結石,所幸術後恢復狀況相當良好。吳亞伸醫師表示,泌尿道結石在台灣是一個很常見的疾病,夏季天氣悶熱,民眾排汗量增加或是長時間待在空調環境裡,水分流失多、喝水量又不足,每年夏天更加是結石發生的高峰期,一旦出現腰痛、排尿疼痛、血尿等症狀,應盡速就醫,泌尿道結石若延誤治療,恐因結石阻塞泌尿道導致發炎,引起腎臟發炎、萎縮,損及腎臟功能,甚至需要洗腎及嚴重後遺症。吳亞伸醫師提醒,泌尿道結石的患者往往容易再發,因此要從飲食及日常的生活習慣著手去預防結石,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每天至少攝取3000毫升的水份,保持一天的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應從日常生活中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憋尿、多補充水分,才是預防泌尿道結石最簡單及有效的方式。

中秋戶外烤肉怕蚊擾?快清除孳生源!

中秋戶外烤肉怕蚊擾?快清除孳生源!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公布9月11日至17日國內新增登革熱96例本土,其中含2例登革出血熱病例及8例境外移入確定病例。據了解,本土登革熱個案有80例居住於臺南市,以安南區61例最為嚴重;另16例分別為高雄市15例、澎湖縣1例,高雄市以苓雅區最為嚴重;本土登革出血熱新增2例,目前1位居住高雄市鳳山區72歲女性住院治療中,另1位居住高雄市三民區53歲男性已康復出院。而中秋佳節將至,民眾從事戶外活動的機會提高,疾管局呼籲民眾盡速清除環境蚊蟲孳生源,以維自身健康。根據統計,本年自入夏以來登革熱確定病例共329例,其中臺南市246例,高雄市80例,苗栗縣、嘉義縣及澎湖縣各1例;登革出血熱共10例,高雄市9例,台南市1例,死亡病例共2例。此外,新增1例屈公病,為今年第2例境外移入病例。疾管局指出,新增1例屈公病個案,為本國籍13歲國小女學生,7月9日至8月31日與親人前往菲律賓馬尼拉探親,8月29日於菲律賓時,開始陸續出現發燒、頭痛、紅疹、嘔吐、結膜炎症狀,並先行服用退燒藥。9月1日入境後直接前往高雄某區域醫院就醫並住院治療,疾管局9月13日檢驗確定,為今年第2例境外移入病例。臺南市80例本土病例,分別為安南區61例、北區9例、南區5例、永康區2例,東區、中西區及安平區各1例。高雄市15例,分別為苓雅區13例,前金區及鳳山區各1例。澎湖縣馬公市1例,經地方衛生單位疫情調查研判,個案感染地應為南台灣。上週新增之本土確定病例數為本年新高,顯示疫情持續擴大,疾管局再度呼籲民眾應提高警覺,確實做好孳生源清除並落實容器減量等防治措施。此外,中秋節即將到來,民眾團聚及戶外活動增加。疾管局指出,登革熱與屈公病皆是透過埃及或白線斑蚊傳播病毒,防治工作須靠全民經常檢視住家內外環境,澈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回收處理不需要容器,出入高風險地區做好個人防蚊措施,才有機會降低登革或屈公病毒於社區傳播之風險。疾管局表示,如經查獲未依通知或公告主動清除病媒蚊孳生源者,將依據傳染病防治法裁罰,故落實清除病媒蚊孳生源,除可避免遭受裁罰外,更可以保護自己及同住家人的健康。有關登革熱最新疫情及各項資訊,可參閱疾管局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之民眾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或0800-001-922防疫專線。

拿出毅力來 打擊體內脂肪肥肉

拿出毅力來 打擊體內脂肪肥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男要帥,女要美,如要顧及身材的苗條維持健美的體態,除要多多運動之外,還要節制口腹之慾,才能順利達陣!為響應國健局提倡的「臺灣101 躍動健康」健康體重管理計畫,童綜合醫院舉辦「揪團健康減重活動」,由院長室的許弘毅副院長與童瑞文副院長帶頭相邀院內同仁與民眾揪團一起減重,希望能讓大家都能健康美麗。童綜合醫院許弘毅副院長表示,減重方式除了控制三餐,不吃油炸食物、澱粉類、不喝珍奶等,避免高熱量食物嚴格的控制口慾,每日再搭配運動方式,大量消耗熱量,燃燒脂肪才能達到瘦身效果。 而29歲,身高153公分體重59公斤的楊小姐,從小身材就屬圓胖,但長輩常說胖就是福氣,因此並不自覺胖有什麼不好。但出社會之後,卻被同事譏為「年紀輕輕的穿著像歐巴桑」,更被前男友嫌棄因為太胖而不敢帶出門,所以開始下定決心進行減重計畫。楊小姐說,從去年的10月開始減重,經過八個月的努力,減下了13公斤,現在46公斤,成為一位身材勻稱的正妹,充滿著自信,走到哪都被稱讚,終擺脫被譏笑的陰影。 楊小姐表示,為了瘦身,幾乎不碰澱粉類與不喝飲料,早餐喝無糖豆漿,午餐以生菜沙拉為主,晚上過6點不食,每天使用跑步機消耗300卡路里,瘦下來後身體變得更健康。往年健檢報告都是體重過重,今年終於擺脫這個名詞了。瘦身後,還交到新男友,桃花更旺且容易被搭訕,同事的評價也大大的改觀,現在不再給人感覺是歐巴桑,而是超級正妹。 

口腔高危險群 免費口腔健檢 

口腔高危險群 免費口腔健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嘴巴如長出異物的民眾得要當心,並且謹慎的去醫院進行篩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表示,日前一位五十歲民眾,因被醫生告之口中有白斑,建議去大醫院進行口腔檢查,所幸是烏龍一場。但牙科楊智仁主任表示,本身有抽菸及嚼檳榔習慣的病人,需謹慎小心。 前日一位五十歲民眾,被醫生告知口腔內有白斑,因此憂心忡忡的前往台大新竹分院進行口腔檢查,經檢查得知,在兩側臉頰肉靠近咬合面的區塊確實有兩條白色突起物,此白色突起物又稱白線,乃屬於口腔正常的構造,經醫師解釋後,他才放寬心。楊智仁主任指出,當口內有其他白色病變產生,或其他癒合不佳的潰瘍(持續過二周以上)或突起物仍須立即找醫師檢查。尤其本身有抽菸及嚼檳榔習慣的病人,需要多多留意。目前,國健局針對30歲以上有抽菸或嚼檳榔的成人,二年可免費進行一次口腔篩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也提供了此項服務,民眾只要符合條件,攜帶健保卡至一樓大廳癌症篩檢服務台報到,隨到隨檢,希望符合條件的民眾善加利用。

腸病毒疫情又回升 可能與開學有關

腸病毒疫情又回升 可能與開學有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自本年7月中旬達到高峰後持續下降,上一週略為回升,研判應是開學後學童密切互動,增加感染與傳播機會所致。此外,疾管局同時公布一例新增腸病毒71型個案,目前雖病況穩定,但仍住院治療中,疾管局提醒,較容易造成重症的腸病毒71型仍然活躍,民眾須持續小心防範。疾管局公布新增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為北部的9個月大男童,於9月上旬出現發燒、紅疹、口腔潰瘍等腸病毒感染症狀,且睡眠時出現重症前兆之一的肌抽躍,赴診所就醫後,續出現肢體無力、活動力下降等疑似重症病徵,即前往大醫院就醫,目前仍住院治療中,病況穩定。據統計,本年截至9月17日止,累計共145例重症個案,其中142例為腸病毒71型感染所致,並造成2例死亡。疾管局提醒民眾,腸病毒容易在人口密集且互動密切的場所傳播,如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均常見群聚感染發生。因此,民眾及教托育機構應教導學童,無論在家在校,都應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環境應定期進行清潔,兒童常接觸物品及玩具,如課桌椅、書本、遊樂設施、娃娃車及玩具,應時常清洗消毒。此外,當學童生病時,應立即就醫,並遵照醫師建議,請假在家休息,期間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疾管局再次提醒,家中有5歲以下嬰幼兒的家長及教托育機構,若幼童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要注意病人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持續發燒、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一旦出現上述病徵,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民眾如有腸病毒相關疑問,可至疾管局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國內免付費疫情通報及關懷專線1922洽詢。

超級愛健康/給寶寶喝鮮奶應該先煮沸嗎?

超級愛健康/給寶寶喝鮮奶應該先煮沸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初為父母,許多新手爸爸照顧起小孩總是手忙腳亂,到底是爸爸的健康知識不夠,還是媽媽不夠信任爸爸呢!持續發高燒真的會把孩子腦袋燒壞變笨嗎?鮮奶煮沸殺菌再給孩子喝真的比較好?這些知識身為爸爸的你真的都懂嗎?照顧孩子的過程中,總是會有許多突發情形,如:孩子發燒、換牙、腹瀉等狀況時該如何處理?小兒科黃瑽寧醫師表示,孩子長牙時要注意,若有腹瀉、發燒超過38.5℃、脫水、起疹子及腸胃不適等症狀,要先前往小兒科就診,以排除其他感染的情形。而拉肚子時盡量不要給讓孩子一直喝運動飲料,因為運動飲料的糖分太高,電解質濃度太低,滲透壓太高,反而越喝越拉。大人沒運動也不應該喝,像我們拉肚子去醫院打點滴,點滴的成分就是生理食鹽水,所以寶寶如果拉肚子,可以給他稀釋鹽水、檸檬水、蘇打水!這些都有電解質來平衡細胞水分。很多家長很緊張的去醫生,說孩子一直發高燒,擔心腦袋燒壞或變笨!黃醫師解釋,發燒不會燒壞腦袋,也不會讓腦袋變笨,而是原來的疾病,比方腦炎、細菌性腦膜炎等造成智力受損的後遺症。而細菌感染造成發高燒,體溫高會加快細菌繁殖,讓病情嚴重,所以發燒是症狀,重點是找出造成發燒的病因,正確治療。讓許多家長疑惑的點是,給寶寶喝鮮奶應該先煮沸嗎?黃醫師指出,可以煮沸,但沒必要。因為鮮奶出廠前已經接受過低溫殺菌了,如果不放心,加熱至60、70度已經可以殺菌,煮到沸點會破壞鮮奶的營養「奶蛋白」,煮沸時看到表面那層膜,就是脂肪和被破壞的蛋白的殘留物!同時鮮奶中膠體狀的蛋白微粒在60℃時會脫水成凝膠狀,牛奶中磷酸物在此溫度下由酸性轉為中性而沉澱,所以牛奶加熱到100℃,不但味道變差,營養也降低,建議加熱應該隔水加熱!更多影音報導,請上http://ihealth.uho.com.tw/view.asp?id=297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