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習近平避不露面 健康出狀況?

習近平避不露面 健康出狀況?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消失公眾面前已10日。中國政府以及官方媒體今(12日)仍對習近平的狀況,保持沉默。習近平被暗殺、出車禍,受傷等消息不脛而走,但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引述消息指出,習近平是因輕微心臟病發,所以才取消了所有公開行程。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超過一星期不見蹤影,還取消了好幾場與國外重要人物的會面,究竟習近平為什麼突然不見,好幾個消息來源都證實是因為習近平的健康出狀況。路透社昨(11日)引述匿名消息表示,習近平「游泳時不慎背部受傷」,但拒絕透露傷勢等細節。另一消息則說,習的病況並不嚴重,不致影響接班計劃;而習身邊的人也稱,他「身體不適,但無大礙」。五十九歲的習近平被視為胡錦濤接班人,近日因他超過一星期不見蹤影,外界揣測紛紛,美國媒體表示,若他未能在近日內公開露面,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可能會選擇繼續執掌軍權一段時間。

兒童勤洗手 避免引發「猩紅熱」

兒童勤洗手 避免引發「猩紅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猩紅熱」是由A群鏈球菌感染所導致疾病之一,好發於晚秋至春季之間,此細菌存活於患者的口腔,咽喉和鼻子。「猩紅熱」可透過飛沫或直接與受感染的呼吸系統分泌物接觸而傳播,常出現類似感冒症狀,發燒、喉嚨紅腫、扁桃腺發炎。與感冒作區別在於四肢皮膚可以用手摸到粗粗浮浮的紅疹子,約1星期左右紅疹消退,繼而指尖、腳趾和腹股溝的皮膚會開始脫屑,舌頭出現紅點,俗稱「草莓舌」,患者需依醫囑確實服用抗生素,以避免發生心臟併發症。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提供民眾有效防治A群鏈球菌感染的方法如下:時刻保持雙手清潔。當雙手被口鼻分泌物污染後,應立即用消毒液洗手。咳嗽及打噴嚏需用手肘、衣袖及紙巾掩蓋,紙巾丟棄後,立即清潔雙手。避免共用吸管、用餐器皿及接吻;傷口保持清潔並留意發燒及紅腫現象。多補充水分,進食流質或軟質食物,如牛乳、布丁、冰淇淋等,以確保足夠的營養及熱量;出現徵狀,應及早就醫,並停止上學,在家休養。圖:為草莓舌之徵兆(取自/基隆市衛生局)

陶大偉病逝 享壽70歲

陶大偉病逝 享壽70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資深藝人陶大偉,傳出因癌症引發器官衰竭,今日下午病逝於臺大醫院,享壽70歲。陶大偉生病已有一段時間,去年曾因心臟不舒服入院檢查,上個月更傳出住院病危消息,但兒子陶喆對外澄清,指陶大偉狀況並沒那麼糟,沒想到最後陶大偉仍然難逃病魔的折磨,躲不過生死大關。陶大偉積極投身公益活動不遺餘力,於10多年前和另兩位資深藝人張小燕、孫越一起,為台灣安寧照顧基金會拍過公益廣告,呼籲在人生的末期,能提早準備,當自己人生的導演。

腸病毒可能因開學回升 應落實勤洗手

腸病毒可能因開學回升 應落實勤洗手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依據疾病管制局監視資料顯示,腸病毒疫情在今年7月中旬達到高峰之後持續下降,但腸病毒71型依然在社區流行。開學第一周,罹患手足口症孩童就診病例上升,研判腸病毒仍很有可能因開學回升。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適逢學校開學,學童恢復團體生活,再度提供腸病毒良好的傳播媒介,由於學童互動頻繁,可能再度爆發第二波小流行,而學童將腸病毒從學校帶回家,傳染給家中其他嬰幼童的機會也相對增加。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在家庭及教托育機構內傳播,但可以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行為,有效避免感染,民眾及教托育機構應教導學童做好個人衛生落實正確勤洗手,定期進行環境清潔及重點消毒,學童生病時應請假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到補習班、安親班或其他擁擠的公共場所活動,以降低感染與傳播的機會。許明倫局長提醒學校老師應更關心學童之健康與請假狀況,並落實「生病不上學」的觀念,避免傳染給其他學童。為降低腸病毒傳播機會,杜絕腸病毒在校園發生,教托育機構常見的腸病毒傳播物品如課桌椅、玩具、書本、遊樂設施、娃娃車等要定期進行清潔與消毒。

長者嚴重頭昏 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增

長者嚴重頭昏 患心血管疾病機率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依據大林慈濟醫院在2012年的研究發現,年齡超過55歲,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如果發生眩暈或頭昏且嚴重到需送至急診或住院治療,罹患心血管疾病之的風險明顯高於一般民眾。醫師建議有類似情況的民眾,應定期接受專科醫師檢查,並調整生活型態、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李清池表示,研究團隊於2012年針對急診之眩暈或頭昏之民眾(樣本數:二萬五千人)探討其發生心血管疾病之風險,研究發現民眾因眩暈或頭昏而至急診就診後,其於第一年追蹤時期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為2.6%,在控制其他因素後,其風險是對照組的2倍。但李清池指出,之前研究顯示眩暈、頭昏和中風無明顯關係,但近來有不少個案研究於高危險群,出現眩暈或頭昏可能是中風的前兆。大林慈濟醫院研究團隊於2011年發表於 Stroke期刊之論文,亦顯示在曾因眩暈住院且順利出院的民眾,其將來罹患中風的風險是一般民眾的3倍,而其中合併3種以上心血管危險因子之民眾,其4年內中風之風險更高達14%。李清池說,眩暈是指民眾覺得自己與周遭環境有相對運動,通常是水平旋轉,但也可能是上下浮動,或前後搖動;而頭昏則有頭重腳輕、快昏倒之感覺。眩暈可能是前庭神經受到病毒感染或內耳之內淋巴水腫或是耳石脫落引起,但是當小腦中風時,也可能會引起神經學症狀,輪替動作失調、跌倒及眩暈表現。李清池強調,大部分的眩暈或頭昏經由專科醫師診治後,症狀緩解後多無大礙。若曾因眩暈或頭昏嚴重至須住院或至急診就診之民眾,若有合併高齡年齡 (>55歲)、心血管危險因子則應提高警覺,將來罹患心血管疾病之風險大大提升,建議應定期接受專科醫師追蹤,過濾有無心血管危險因子並接受治療,戒菸、健康飲食及規律運動。

力行「拉筋拍打」 拒絕疾病上身

力行「拉筋拍打」 拒絕疾病上身

Q1 什麼是「拉筋」、「拍打」?兩者均為中國固有的民俗保健良方。「拉筋」和「拍打」雖然常被視為一體,但其實它們是兩種不同的民俗保健法,可以分別獨立進行,也可以搭配運用。關於「拉筋」和「拍打」,詳細的起源年代已不可考,不過其歷史淵遠流長是可以確定的,幾乎自傳統醫學出現,就有「拉筋」、「拍打」的存在,只是名稱可能略有不同,例如拍打又稱「拍痧」。應用方式也各有巧妙,或拍或刮,但目的都是:逼出囤積在體內的毒痧。「拉筋」通筋絡 輕鬆活天年拉筋:其實是1種身體自然反應,如同久坐疲倦時,人們會想伸懶腰,舒鬆筋骨。如此簡單的物理動作,加上適當的輔助器材,例如拉筋椅,安全將「筋」拉開、拉直,即為有效的民俗保健法─拉筋。筋:是指一個完整的系統,包含神經、肌肉、韌帶、血管、關節和骨骼。當此系統受到壓迫,或失去該有的彈性,甚至僵硬,常導致所謂的「筋縮」。功效:當我們藉由一些動作或輔助工具,運動各部位的「筋」,全身上下的肌肉和關節會受到牽引,將自然而然地放鬆或回復原位,藉此增進筋骨柔軟度,疏筋活絡。「拍打」喚醒自癒力拍打:利用雙手或特製的拍痧板,以適度力道,在全身上下進行有規律的拍打。所謂的「適度」,依個人能接受的程度上限為準。功效:可以震動肌肉、筋絡、五臟六腑,功效等同於深層的按摩,能喚醒人體免疫機制,協助排除體內毒素。無論「拉筋」或「拍打」,兩者均有益健康,對改善身體有明顯效果,且簡單易行,適合大多數人,這也是為什麼它們能歷久不衰地流傳至今。Q2 「拉筋」對身體有哪些好處?「拉筋」可以協助身體恢復應有的柔軟度,讓全身的神經系統正常運作。久坐不動,或長時間維持特定姿勢,是現代人普遍的生活常態。缺點除了身體缺乏運動量外,不當的坐姿或站姿,會壓迫骨骼、肌肉,長此以往,將帶來各種不適,例如肌肉痠痛、四肢麻痺等。「拉筋」2大好處透過「拉筋」,讓骨骼、肌肉獲得適當的舒展,肌肉痠痛、四肢麻痺等各種身體不適,即因壓迫解除而消失。「拉筋」可以調整脊椎,避免或緩解脊椎神經受壓迫,尤其是本書所強調的「臥位拉筋」。原理:許多人以為脊椎神經受壓迫,最多就是痠、痛、麻,殊不知脊椎神經對應全身上下各個器官、組織,掌管我們所有的運動和感覺,當不同位置的神經受到壓迫,其對應的器官或組織,其功能就會受影響。例如許多女性,習慣坐下時蹺腳,長久下來,導致骨盆腔歪斜,壓迫腰椎,可能導致血液循環不良,造成手腳冰冷的問題,或膀胱和子宮方面的各種病症。透過持續「拉筋」,能自我調整脊椎,避免神經受壓迫,就可從根本解決問題,讓上述症狀不藥而癒。Q3 「拍打」對身體有哪些好處?排除體內毒素,促使氣血循環正常,免疫系統正常運作,恢復與生俱來的自癒力。上班族久坐辦公室,雙眼緊盯螢幕,時間一久便感覺肩頸痠痛;婆婆媽媽們彎腰洗碗、拖地,很容易腰痠背痛,感覺腰椎都無法伸直;銀髮族只要站久一點,就覺得膝蓋無力。上述這些時候,相信大多數人的直覺反應,都是手握拳頭,用力敲打覺得不舒服的地方,似乎像這樣搥兩下,痠痛或無力的感覺就會減輕一點。其實這個你我都熟悉的動作,就是1種最簡單、最基本的「拍打」。順應「哪裡不舒服,就拍打該處」的天賦本能,再加上理論依據和工具(雙手、拍痧板等),有規律、有方法地進行,就能讓人人都可學會的「拍打」,成為能促進健康的保健良方。原理:透過「拍打」造成震動,深層地按摩五臟六腑,和全身經絡。好處:立竿見影地緩解當下的痠、痛、麻。 長期進行,還能達到「通」的境界。所謂的「通」,簡單說就是全身血液循環暢通無阻。只要循環無礙,新陳代謝自然好,日積月累囤積在身體中的毒素,便可以漸漸被排出。沒有毒素作怪,代謝也恢復正常,免疫系統可以被重建到最佳狀態,讓人體與生俱來的自癒力,成為「健康金鐘罩」。作者/吳世楠源樺/《拉筋拍打速效心得實錄》http://www.uho.com.tw/book.asp?id=1491

南投醫深耕民眾正確用藥觀念

南投醫深耕民眾正確用藥觀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為民眾用藥安全,於全國北、中、南、東、離島五區成立25家正確用藥教育資源中心,南投醫院為中區南投縣內唯一資源中心,為提升社區民眾正確用藥知能及落實執行,南投醫院結盟縣內藥師公會、社區藥局用藥諮詢站、志工團體,合作與連結共同推動擴散正確用藥衛教。在9月5日醫策會對南投醫院「正確用藥教育資源中心」進行實地輔導,當天由南投醫院林克成院長領軍接受考評,並有南投縣藥師公會林江泉理事長、南投縣藥劑生公會洪銘地理事長率多家結盟健保特約藥局藥師與會,深獲醫策會實地輔導委員肯定。南投醫院林克成院長表示,南投縣幅員廣大,因為結盟藥局的支持得將正確用藥五大核心能力擴散至埔里、水里、竹山、南崗、南投等。在正確用藥教育志工運用方面,志工多屬國小退休教師,除在該院定點執行宣導外,他們亦多是學校美德故事志工,串聯正確用藥教育深耕學童安全用藥教育。

又有輕颱 周末溫度稍降

又有輕颱 周末溫度稍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又有輕颱!根據中央氣象局表示,今(11)日上午8時,位於菲律賓東方的熱帶性低氣壓強化為輕度颱風,國際命名為「三巴」,距鵝鑾鼻2000公里。氣象局指出,編號第16號的三巴颱風,上午8時的中心位置在鵝鑾鼻東南方約2000公里,行進的方向朝北北西方。氣象局預測,可能對台灣產生影響的時間會在本周末,讓台灣從炎熱轉為較舒適的氣候,溫度稍下降。另外,今天開始將出現較頻繁的午後降雨,地點則集中在中部、南部山區和部分北部山區。白天溫度偏高,預測大台北地區仍有機會出現34、35度的高溫,其他地區則是在32到34度之間。

醫訊/台南市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

醫訊/台南市類風濕性關節炎衛教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類風濕性關節炎究竟該怎麼治療?僵直性脊椎炎可以控制嗎?這些風濕科患者非常關心的問題,即便是老病患也未必全盤了解,門診時,醫師也忙得沒空回答每個人不同的問題,更別提給個完整的答案。現在機會來了,在成大名醫劉明煇教授努力撮合下,包括葉宏明醫師、陳宏安醫師、翁孟玉醫師,將在9月22日齊聚一堂,為病友們仔細剖析類風濕性關節炎和僵直性脊椎炎兩大病症,並現場解答病友們的疑慮。時    間:2012年9月22日(六) 下午1:40~5:00地    點:成大醫學院第三講堂(由醫學院門口進入)洽    詢:(02)22827495(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

「洋妞」來台數十載 只為醫療奉獻

「洋妞」來台數十載 只為醫療奉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董事長華淑芳榮獲第22屆醫療奉獻個人獎,她是聖馬爾定醫院董事長,2012年醫療奉獻個人獎得主,華修女回憶當時25歲的花樣少女隻身來台,克服語言不通水土不服的種種困難,看見當時醫療環境不發達的嘉義,立下創立醫院的目標,為不忍悲痛故事一再發生。回想成立聖馬爾定醫院的過程,每當有人問起:成立醫院最大的窒礙是什麼?華修女的直覺回答是「金錢不足,沒有錢買醫療器材」從前募款上午八點從芝加哥,開車到紐約已經晚上十點,為了募善款無畏冬天下雪、地上結冰,過程十分艱辛,當聖馬爾定醫院剛成立時,為現在的民權院區,華修女還請於嘉義地區服務的羅教士,特地告訴鄉下小孩子們,這裡可以提供免費開刀做疝氣治療,那種迫切希望為鄉民服務的心情,讓醫院發揮最大的功用。現在的華修女儘管年事已高,但是奉獻服務的心始終沒變, 2011年暖好冬活動是華修女入會50周年金慶,當時學生、眾人贈華修女25萬做禮金,華修女全數捐出給山區、市區的弱勢家庭送年菜,並結合護校學生送愛心。華修女的善舉包括五十年前擔架上的小女孩陳素雲,遇到來台開辦診所的美國修女華淑芳,硬是從鬼門關前撿回一條命,於2012年和80歲的華修女經過半世紀後再聚首,相擁畫面令人動容。還有阿里山醫療站芙蓉護理長也噙著眼淚說,看到已有年紀的華修女,為了阿里山醫療站忍著腳上的舊傷上山關心,身為族人的自己看那種精神令人敬佩感動。對於高齡八十歲的華修女來說,心中總是擔心自己無法完成崇仁專校(護專)大林校區的建設工作,得知自己獲得醫療奉獻獎後,華修女說:「感謝各位評審的肯定,我會繼續為我所熱愛的這塊土地上的民眾服務,但我不知道是否可以請求大家幫忙完成我最後的夢想…就是讓崇仁專校(護專)教學大樓早日建設完成,讓我在有生之年能繼續為台灣培養更多的白衣天使。」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