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飲食「腸」保健康 大腸癌不過來!

飲食「腸」保健康 大腸癌不過來!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國人飲食習慣逐漸西化,加上速食文化流行,及攝取過多紅肉與缺乏運動,造成大腸直腸癌發生率急速攀升。而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非常大,暴飲暴食且三餐不定時,若加上吸菸及酗酒等習慣,常會出現胃酸分泌失調消化道潰瘍等情況。但很多民眾常會自行到藥局買成藥解決,等到病況嚴重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原來罹患癌症,因此必須花費更多的精神與金錢來維護健康。許多民眾聽到要做大腸鏡檢查時心生畏懼產生放棄檢查的念頭。如果能夠適度麻醉下完成大腸鏡檢查,可有效地減少受檢者恐懼和痛苦。大腸直腸癌初期並沒有明顯的症狀,等到出現疼痛、貧血、排便習慣改變及體重下降等症狀時,大都已經是晚期。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主任表示,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擴大辦理大腸直腸癌篩檢工作,並連結社區醫療院所共同辦理,大腸直腸癌好發年齡在50 歲以後,要預防大腸直腸癌的發生,就要「每天多吃五蔬果」、遠離脂肪增加高纖飲食腸保健康、「多運動」每天至少運動30分鐘!

李鴻源慰問傷殘退役人員 盼落實關懷政策

李鴻源慰問傷殘退役人員 盼落實關懷政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關懷服兵役受傷的傷殘退役人員,內政部長李鴻源於本(17)日上午到新北市新店區及台北市文山區經核定一等公殘(全癱、半癱)的二位人員住所,致贈秋節慰問金新台幣2萬元及慰問品,以表達關懷之意,並傾聽家人的心聲,同時也勉勵在場提供生活協助的替代役役男,以期政府照顧服役期間因公受傷之傷殘退役人員的各項政策能更加落實。李鴻源表示,內政部在這些年來,秉持著「協助一位傷殘人員,等於協助一個家庭;指派替代役役男前往服務,更是發揮同袍相惜」的理念,持續發放生活安養津貼及三節慰問金(包含部長及市長慰問金),並推展「傷殘退伍(役)人員全、半癱人員生活協助實施計畫」。該計畫於100年5月開辦服務服義務役期間受傷成殘(全、半癱),並遴選有醫學、復建、心理、社工等專長的替代役役男到傷殘人員家中從事居家服務及陪伴關懷,讓家人有喘息的時刻。李鴻源同時指出,目前申請服務人數約25人,服務替代役役男24人,提供服務時數100年共4531.5小時,101年1至8月共6317小時。為提升服務役男的專業素養,分別於101年4月17日及7月27日針對傷殘退役全、半癱人員生活協助計畫服務人員辦理「受創者全人整合關懷與個案研討」二場次教育訓練。李鴻源強調,對於服義務役期間因公受傷之傷殘退役人員的協助與關懷措施,一定會持續努力推動,希望全國上述傷殘人員家庭,能夠儘速向各縣市政府役政單位提出申請,或向役政署權益組洽詢。

手部痠、麻 當心是腕隧道症候群

手部痠、麻 當心是腕隧道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有過手掌、手指麻痛,甚至晚上會麻醒的經驗嗎?這很有可能是罹患了「腕隧道症候群」。而腕隧道症候群是上肢常見的周邊神經壓迫病變,主要原因是正中神經在手腕部位進入到手掌時,受到手腕的腕橫韌帶壓迫所引起。一般好發於慣用手,尤其是須要重複手腕動作的人,例如機械技工、木匠、搬運工、廚師、電腦工作者及家庭主婦等,而且症狀會因為工作而加劇,女性發生的比例是男性的3至10倍。臨床症狀包括拇指、食指、中指及橈側無名指有刺痛、燒灼與麻木感,手掌無力難以抓握或丟擲物品,有時甩甩手或按摩一下症狀會緩解,嚴重者會導致手掌魚際肌萎縮等。基隆市立醫院復健科謝昉竹物理治療師提醒民眾,腕隧道症候群可由神經傳導檢查確診,簡易的自我檢測方法為將兩手掌的手背對手背互相施壓,讓手腕與手肘皆呈彎曲狀,此動作會使正中神經受到較大的壓力,經過30到60秒,若手開始發麻,很可能就是腕隧道症候群,建議及早就診。臨床物理治療方式包括紅外線、水療、蠟療、經皮神經電刺激及超音波等,以及肌腱深層按摩與手腕伸展運動,藉由屈指肌肌腱的滑動來減少腕關節內的壓力以改善症狀,此外應讓手腕適度休息,並盡量避免重複性的動作或過度的手腕彎曲,也可以使用手腕護木或護腕等護具來輔助治療。若上述保守治療無法有效減輕症狀,可尋求外科醫師進一步診斷,考慮是否以手術治療方式治療。

照顧新住民子女 「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啟動

照顧新住民子女 「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啟動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為全面照顧輔導新住民及其子女,內政部與教育部合作共同推動「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並於本(17)日在新北市新店區大豐國民小學舉辦「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重點學校啟動儀式」,副總統吳敦義、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教育部政務次長林聰明及新北市市長朱立倫均親臨參與。活動並邀集各地重點學校代表、駐華使節、新住民志工媽媽及相關工作成員等齊聚,觀摩多元文化教學工作的推動及交流工作心得,除了落實全方位的照顧與輔導措施,也希望藉此培養國人尊重多元文化的觀念及具國際觀的視野。副總統吳敦義致詞時表示,臺灣已邁入多元文化社會,現今我國新住民配偶人數多達46萬7千多人。政府推動「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就是希望落實新住民輔導網絡及強化家庭功能,也讓尊重多元文化及族群和諧共處的觀念從小紮根。計畫四大目標為「整合服務資源,落實關懷輔導」、「推動親職教育、穩健家庭功能」、「提供多元發展,建立支持網絡」以及「推展多元文化,加強觀念宣導」,是一項具前瞻性且完整的照顧服務措施。李鴻源表示,「加強弱勢照顧,推動新住民政策」是內政部的施政亮點之一,「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就是加強新住民照顧的具體政策。目前全國國小共計2659所,其中為新住民重點學校有1974所,占全國國小比例74.24%,新住民子女學生超過全校學生人數20%的學校更高達855所。「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101年計畫經費約為新臺幣2億元,各直轄市、縣(市)政府已選擇304所新住民子女比例較高的小學,列為「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重點學校,將辦理校園多元文化教育、家庭關懷訪視、母語學習課程、輔導志工培訓等工作。李鴻源同時指出,本計畫由推動小組、中央輔導團以及區域工作小組各級代表組成,執行區域並廣佈至雙北金馬區、基宜花區、桃竹苗區、中彰投區、雲嘉南區及高屏澎東區等全臺6大區域。不管是人口密集的都市城鎮或是偏鄉小學,都希望確實提供資源到所需的學校及家庭,並整合服務資源窗口,建立全方位的照顧與輔導措施,從內政、教育、學校以及民間力量等多面向落實執行。而新北市政府目前有8萬9980名新住民,新住民子女就讀國中小學人數多達3萬2千餘人,是全國新住民及其子女人數最多的縣市,他特別肯定相關單位執行火炬計畫經驗豐富、成效卓著。「全國新住民火炬計畫」除了內政部、教育部等部會與地方政府共同推動外,也結合了民間各界力量,擴大網絡支持能量,其中包括財團法人丁善理先生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全聯慶祥慈善事業基金會以及法鼓山人文社會基金會等團體,藉由捐助本計畫以及法鼓山提供「新」六倫公益影片無償授權於全國各級學校播放等方式,與政府共同合作推動,為促進族群和諧、增進多元文化知能素養的目標而努力。

扁排尿不順 插管導尿

扁排尿不順 插管導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前總統陳水扁戒護就醫,昨(16)日晚又因排尿不順緊急插管導尿。今下午原本已「暢通」的排尿功能,又開始「堵塞」,院方緊急照膀胱超音波,先以點滴和藥物加強「催尿」觀察。署立桃園醫院安排陳水扁做脊椎斷層,也追加了一項腦波檢查。並排定進行脊椎核磁共振檢查,釐清扁的語言障礙原因。署桃截至昨傍晚,仍以施打生理食鹽水點滴和藥物的方式「催」尿,讓扁能自行排尿,若仍困難,會插上導尿管。北監祕書楊方彥指出,為求謹慎,院方也可能照射腦波檢查是否其他因素影響排尿,北監尊重醫療專業,檢查沒問題才讓扁返監。

研究:服用魚油可提升兒童閱讀能力

研究:服用魚油可提升兒童閱讀能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魚油,是由魚類身上的油脂所提煉出來的物質,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過往的研究曾指出魚油有助於降低三高,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而根據新的研究,魚油的功效似乎又再添加了一項,那就是每日服用魚油補充劑可能會提高兒童的閱讀能力。英國牛津大學的科學家們,給年齡在7歲至9歲的362名兒童,每日食用 600毫克的深海魚油ω-3脂肪酸,時間為期16週。結果發現,三周內服用魚油的兒童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遠遠超過了沒服用的另一組。閱讀年齡比對照組平均進步了1.9個月。研究人員指出,每天服用魚油可以幫助閱讀能力差的提升閱讀能力,並幫助這些孩子能趕上其他同學,以往的研究大多顯示,讓有疾病的兒童補充ω-3脂肪酸有益於他們的健康,如改善過動症、誦讀困難和發展性協調障礙的兒童,但是這是首次有研究顯示,魚油對一般兒童也產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作用。(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醫訊/新手父母教育講座

醫訊/新手父母教育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由於經濟不景氣,導致少子化,加上雙薪家庭成為主流,因此,新手父母需要更多的社會關注與國家資源。有鑒於此,基隆長庚醫院與基隆市家庭教育中心,為增進雙方瞭解情感價值觀與婚姻的意義,有效的溝通,並能將所學落實於家庭中,使夫妻同心協力教養孩子,共同朝向幸福家庭的目標精進。兩單位聯手辦理「新手父母婚姻教育講座」參加對象以基隆新手父母(目前懷孕第一胎或家有生育第一胎2歲以下嬰幼兒之父或母為優先對象),即日起至9月25日截止報名,歡迎踴躍參加。名稱:新手父母教育講座時間:101年9月27日(週四) 上午9:20~12:00地點:基隆長庚醫院醫院5樓第三會議室(基隆市安樂區麥金路222號5樓)洽詢:(02)24313131轉2047郭小姐

健康量一量 慎防沉默殺手高血壓

健康量一量 慎防沉默殺手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飲食口味偏鹹、每日運動時間不足都是造成高血壓的主因,且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9年最新十大死因統計,高血壓性疾病再次重回排行榜,排名第九位,另外高血壓不僅重回十大死因中,年死亡人數更突破4千人,十大死因中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病變、糖尿病、腎臟病,亦與高血壓疾病有直接、間接相關,民眾不可不慎。高血壓是沉默的疾病,也是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險因子,近年來高血壓性疾病對國民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多數民眾容易疏忽自己是否為高血壓一族,而高血壓卻已悄悄擠入國人十大死因中,若併有心臟腎臟等其他疾病,對健康的影響更是重大。所以清楚知道自己的血壓值是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首要步驟。 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和治療全國聯合委員會發表之第七次報告在2003年將高血壓的標準值由140/90mmHg(毫米汞柱)降低到120/80mmHg(毫米汞柱);高血壓非致命的疾病,但伴隨而來的中風及心肌梗塞等併發症,卻往往易造成不可挽回的遺憾,關心個人健康不可不慎。

睡眠品質差礙健康 諮詢建議遠離失眠

睡眠品質差礙健康 諮詢建議遠離失眠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你曾經有很想入睡但卻在床上輾轉難眠,或是好不容易睡著但整夜卻不斷醒來數次,甚至很早醒來後就不能再入睡的痛苦經驗嗎?有時為了補眠睡了很長得時間,但隔天醒來卻感覺十分疲倦,體力、精神依然無法恢復,這可能就是「睡眠障礙」!睡眠障礙大略可分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環境因素,若長期睡不好,可能會影響健康或記憶力衰退等問題。「生理因素睡眠障礙」主要必須先解決因生理症狀造成之睡眠困擾,如身體外傷、慢性病引起之疼痛、不適或是藥物副作用而造成入睡困難或易醒,可諮詢醫師建議,進行合適的藥物調整以維持身心健康及睡眠的品質;而「心理因素之睡眠障礙」可能因個人感受到的焦慮、、情緒困擾、壓力甚至思慮而使睡眠時神經過於興奮而失眠,可在睡前進行一些放鬆訓練,或尋求專業管道解決焦慮及壓力來源。基隆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進行免費心理諮商服務,民眾可藉由諮商來處理焦慮及壓力的來源,排除影響睡眠品質的因素,學習如何紓壓的方式並培養「正確的睡眠習慣」正確的睡眠習慣有:非睡覺時間,盡量減少躺床;臥室僅用於睡眠,要在真正想睡覺或疲倦時才躺床;若超過15分鐘仍無法入睡,可做活動再回到床上;維持固定的起床時間配合生理時鐘;白天不可小睡;睡前3至4小時勿激烈的運動;睡前減少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的攝取,且避免睡前攝取過多的食物。短時間的睡眠障礙長久累積下來除了會影響身體健康,也容易有衝動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的行為而造成日常生活與人際關係的失衡,進而成為情緒及壓力的來源,甚至會衍生成憂慮、焦慮等精神疾病,日復一日、循環影響下成為慢性睡眠障礙的主因。基隆市衛生局局長許明倫呼籲民眾建立正確睡眠習慣,適時尋求專業醫療資源以找出影響睡眠之因素,進而改善睡眠品質,日日好眠,迎接健康快樂生活的每一天。

多關心媽媽 初產婦易患產後憂鬱

多關心媽媽 初產婦易患產後憂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懷孕是媽媽們人生歷程中一段非常美妙的體驗,不僅是每個家庭的喜悅,在老齡化的社會中,更是社會的喜悅!基隆市衛生局許明倫局長表示:新生兒的出生,為社會、家庭帶來希望與活力,而母親的產後照護更不能忽略,因為媽媽是新生兒的重要照顧者,尤其是初產婦,因為初產婦是「產後憂鬱症」高危機的潛在族群。懷孕的媽媽們面臨的是-生理及心理的變化危機,除需要家人及親友給予支持、體恤外,懷孕的媽媽及家人們如能瞭解這些變化所反應出來的狀態,會更有助於孕產期的掌握。讓產婦及家人們不會因恐慌、無助,讓新生命誕生的喜悅最後被憂鬱的陰霾所取代。產婦於生產後3至5天易緊張、情緒不穩、易怒、疲倦或失眠等情緒波動的症狀,這些症狀通常在產後數星期會自動消失,而「產後憂鬱症」則通常發生在產後的第2至第3週,會持續超過2週以上。產後憂鬱症包括,產婦們覺得心情低落、凡事都提不起興趣、食慾減低,失眠思考及注意力變差、罪惡感、無助無望感,嚴重者甚至會有自殺傾向。家人應多提供支持、協助,除讓產婦回復體力外,也可透過上述症狀的觀察或利用簡式健康量表(BSRS-5)協助檢測,即早發現徵兆即早協助,讓產婦能走出產後憂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