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吳建豪繪創意手袋 號召粉絲響應公益

吳建豪繪創意手袋 號召粉絲響應公益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為了鼓勵民眾捐款幫助渡過不景氣的社福寒冬,心路基金會與品田牧場於今日攜手發起幸福「袋」著走義賣活動,藉此募集2013年成人智能障礙者服務經費。而為了響應公益,藝人吳建豪在百忙之餘,也抽空為手袋設計幸福圖騰,並擔任幸福大使,向民眾傳遞幸福。心路常務董事何俊彥表示:「這次的活動主要為心路成人智能障礙服務募款。這一塊一直都需要較多的資源,因為成年智能障礙者一方面必須面對父母老化的處境,另一方面,成人也有更多生活上的需要,像是就業、休閒等。像我自己,本身就有一個二十多歲的智能障礙孩子。也許我的孩子並不十分聰明,但我希望他也能有豐富、快樂的人生,因此,我期待能在我力所能及之處,幫助同樣狀況的孩子,給他們支持,讓他們生活的豐盛而圓滿!」特地前來支持活動的吳建豪則表示:「接到心路的邀請,其實我很高興,我一直都希望能夠用我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吳建豪在幸福手袋的設計上,畫了許多鐵鍊被愛心掙脫開來的畫面,他認為,鐵鍊就象徵著每個人身上的束縛,但是透過愛,就可以把生活中的一切枷鎖給打斷。而畫裡也藏有許多自己的鼓勵小語,吳建豪希望能夠透過這個手袋,傳遞出一種愛的力量,而愛就是幸福的根源。義賣記者會上開放100件手袋現場購買,許多粉絲一早遠從中南部上來,希望能與偶像一同做公益。在熱情粉絲的支持下,100件手袋立刻搶購一空。而一位透過心路就業中心媒合而找到工作的中度智能障礙青年小君,從國小就非常欣賞吳建豪,可惜活動當天因為工作無法前來,使她感到非常失望。貼心的幸福大使吳建豪在得知此訊息後,特地準備了一張簽名CD及照片送給小君,並在上面寫滿祝福的話。(照片提供/心路基金會)

天氣轉涼 小心體重突然爆增

天氣轉涼 小心體重突然爆增

文/柏丹生活診所醫師方銀漢近來氣候開始轉變,由炎熱高溫的夏季,一下子變成早晚涼爽的秋天氣候,許多人一時無法適應,感冒的人數大幅增加;而除了感冒之外,對於正在努力控制體重的人們來說,好久不見的飢餓感也突然出現,成為最近減重門診中體重下降不理想的主要原因,甚至有病患戲稱自己是北極熊,因為要準備冬眠了,所以才無法控制的大吃大喝起來。會出現這種現象其實有其季節上的原因,24節氣中的秋分大約是在每年9月23日前後,而秋分為北半球秋季的開始,自秋分之後,北半球白晝漸短黑夜漸長,而氣溫也逐漸降低,所以自古即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說法。當氣候變冷、溫度降低之後,人體自然地啟動了自我保衛的機制,也就是會有想要增加熱量攝取的想法行為,以便讓身體可以合成多餘的脂肪來保暖,所以食慾便會逐漸上升、不易控制;而除了食慾難控制之外,寒冷的氣候也連帶地減少了人們活動的機會,身體的活動量也就隨著氣溫的下降而減少。吃的多加上動的少,體重自然慢慢地往上爬了!雖然天氣變化是人類無法改變的,但是維持健康的體重可不能輕言放棄,以下就提供幾點讓廣大的減肥族參考,以便對抗節節上升的體重: (一)飢餓時,將低脂鮮奶或是無糖豆漿加熱飲用,有暖胃幫助控制食慾的效果,另外,吃正餐前可以先喝個熱量較低的湯類,例如蔬菜湯、番茄豆腐湯或是紫菜蛋花湯等,這樣可以增進飽足感而且上述湯頭的熱量很低,不至於影響體重控制。(二)吃火鍋是冬天一定會做的事情,但是其中可是有很大的陷阱,重口味、濃郁湯頭的火鍋,像是麻辣鍋、薑母鴨、羊肉爐等,其湯頭鍋底本身的熱量就很高,食材在烹煮時就會吸收湯汁,高熱量食物也就不知不覺中吃下肚!建議可以挑選刷刷鍋、養生鍋或是蔬菜鍋等清淡湯頭的鍋類來食用,同時避免加工的火鍋料,例如餃類、丸子等,同時以清淡的醬油取代油膩的沙茶醬。(三)洗澡時可以泡個熱水澡,泡澡可以幫助提升人體體溫、有促進新陳代謝的效果,根據研究,當人體體溫每上升1度C時,就可以增加身體基礎代謝率約13~14%;另外,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會以吃東西來做為紓壓的方式,當泡完澡後,心情較為放鬆,也能夠減少這種因焦慮、憂鬱所引起的嘴饞或是暴食行為。(四)作息正常、避免熬夜,因為氣溫越晚會越低,加上熬夜時人體內分泌系統中的飢餓素分泌增加,會產生明顯的飢餓感,這也是會什麼越晚睡的人越容易吃消夜的原因!所以建議晚上盡量在12點之前就寢,同時睡滿7個小時,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吃宵夜的機會,也可以讓腦下垂體分泌足夠的生長激素,維持正常新陳代謝。

水拿來狂喝還是嘴乾? 當心疾病引起

水拿來狂喝還是嘴乾? 當心疾病引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眼睛好乾喔!怎麼喝水喝好多嘴巴還是感覺好乾?當季節悄悄轉變的時候,門診主訴眼睛乾,嘴巴乾的患者越來越多。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風濕免疫科全以祖醫師表示,這種嘴乾眼乾的情形,可能是「乾燥綜合症」導致,為一種自體免疫疾病。 全以祖醫師說,大部分的病患多以為,近期過度的口乾眼乾是因為季節轉換,氣候較為乾燥所引起,但通常在補充大量水分之後,還是未見情況改善,只好求於醫師;而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每個人都會以為是正常情況,因此忽略是一種叫做「乾燥綜合症」的疾病所引起。他解釋,乾燥綜合症又稱「修格蘭氏症候群」,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是過於活化的免疫細胞侵犯到外分泌腺和上皮細胞所導致。最常侵犯的腺體是唾腺和淚腺,因此最常見的臨床症狀是口乾和眼睛乾。但是,並非只有唾腺和淚腺才會被侵犯,其他含上皮細胞的器官亦可能受侵犯,常見的包括:氣管乾燥、皮膚乾燥和陰道乾燥等等。 他進一步解釋,乾燥綜合症盛行率約0.5%,是第二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女性發病率約是男性的九倍,發病年齡平均在四十歲。而乾燥綜合症,又可能引發其他企器官併發及病,例如眼睛乾燥或眼結膜紅腫、因唾液不足而造成蛀牙或牙周病的產生、引發慢性關節炎等症狀。乾燥綜合症是一種慢性且惱人的疾病,疾病的嚴重度可由輕度的乾燥症狀到重度的重要器官侵犯而造成致命。因此全以祖醫師建議,民眾若出現眼乾口乾,甚至是其它器官乾燥時,應及早就醫,長期配合醫師的處方合併生活作息的調整,可使疾病的活性控制在最穩定的狀態。

多動多健康  風濕疾病跑光光

多動多健康  風濕疾病跑光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體老了,毛病也漸漸多了起來,尤其是身體的關節,更是因為老化而令人頭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顧問醫師劉宏文教授表示,許多民眾都會把神經痛以及風濕疾病搞混,且普遍對風濕不清楚,而往往使得風濕性的關節炎日漸惡化。 劉宏文教授說明,關節炎其實是風濕疾病的一大類,風濕疾病種類繁多約有兩百種,民眾對風濕病的認識尚淺,常會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神經痛還是風濕疾病,更不曉得求診的科別,因此他提醒,如遇到有關關節之疾病,應先找免疫風濕科,由免疫風濕科醫師診斷後,有需要才轉至神經內科、復健科或外科類的骨科、神經外科。 他表示,雖目前有許多藥物能針對風濕疾病進行有效的治療,例如,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且有改變疾病、免疫調節劑或生物製劑等等,但是這些都不是最佳的治療方法,最佳的治療方法,不外乎就是要多多運動,才能夠舒緩及預防風濕疾病所帶來的種種問題。 而許多風濕的病友,因關節疼而不願運動,這會使得病情惡化,且增加肥胖以及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因此他建議能夠從簡單的五個動作開始做起,分別為,向上延伸新運動、手腕關節小力動、兩手平舉軟Q動、抬膝向上輕輕動、雙側彎腰小心動,而平時在工作時也建議多多換姿勢,避免讓關節僵硬不動。 而財團法人風濕病基金會也呼籲,「預防勝於治療」的重要性,許多年輕人常認為自己不會得風濕病而疏忽關節的保養,導致年紀輕輕就關節老化;也有民眾因關節腫脹疼痛而尋求推拿舒緩,卻使病情加重,其實只要出現關節紅、腫、熱、痛等症狀,即應該尋求專業的免疫風濕科醫師協助,避免錯失黃金治療時機。

不運動!恐讓你比實際年齡老10歲

不運動!恐讓你比實際年齡老10歲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總統馬英九總是給人愛運動的形象,因而在日前出席路跑活動時,提出現代人不運動是因為懶。而根據美兆健檢中心的「健康年齡」評估報告指出,「不運動」是決定人們健康年齡提高、讓人變老的首要因素;好的健康管理,能決定健康年齡的表現;北台灣女性健康年齡最年輕,但東台灣男性最顯老!從台灣地區健康年齡比實際年齡老10歲(含)以上者的數據分析,造成這些人變老的因素中,「不運動」就佔了約92%,若以性別區分,男性抽菸與女性肥胖均佔有相當高的比例,男性抽菸比例高達93.8%,女性肥胖比例達77.6%;研究分析顯示,若男性多做運動並戒菸,女性除多運動再加上良好的體重控制,就有機會年輕10歲!健康年齡比實際年輕10歲(含)以上者數據顯示,無論是男性或是女性,使這些人年輕10歲以上的原因,幾乎百分之百都在於「BMI良好」、「不吸菸、少喝酒、不嚼檳榔」與「良好的高密度膽固醇」,因此,想維持良好的體態,應避免不良生活習慣,人人都有機會變得更健康。健檢中心朱院長表示,這次發布的報告中發現:「不運動,讓您比實際年齡老10歲」,提醒國人「不運動」會直接反映在健康年齡的老化上,朱院長進一步指出:「不運動也會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國內外的研究證實過,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等疾病,都會因不運動而促使症狀加劇。」因此,民眾不僅要以定期健康檢查來掌握身體狀況,更須養成良好飲食、運動、生活習慣,以做好健康管理。

用愛傳世界挽救全球近三千萬失明人口

用愛傳世界挽救全球近三千萬失明人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捷運上常看到許多盲胞們,拄著一根棒子,辛勞的摸著黑,小心翼翼的走進捷運車廂裡頭,然後坐下。然而,這樣美麗的大千世界,全球無福看見的人卻多達近三千萬人,而這樣的數字,還不斷慢慢在攀升。根據WHO的統計,近9成失明人口,集中在開發中國家,因此有醫生親力前往這些地方,試圖送愛到遠方。 全球有三千萬失明人口,近一百四十萬為孩童,而這樣的數字,根據WHO的預測,到了2020年可能加倍,為了防範全球失明人口持續的增加,WHO將每年10月第2個週四訂為世界視覺日,以期達到降低全球失明人口的目的。 然而,國內眼科醫師蔡瑞芳與呂大文在世界視覺日跳出來呼籲,希望民眾能為世界燃點更多「光明希望」、送愛到醫療資源極度匱乏的開發中國家。蔡瑞芳引述WHO,指出8成致盲眼疾是可以防治的,但9成患者生活在經濟和醫療資源匱乏的開發中國家,根本來不及治療,而白白斷送視力。 呂大文說,6年前曾至緬甸義診,回憶當地醫療人力培訓不足,當時一位30歲的內科醫師請呂大文治療青光眼,前年還排除萬難、透過特殊管道再來台治療,今年又再聯繫呂大文,希望能再請他診治。而拿台灣與尼泊爾或是孟加拉相比, 台灣平均每350人就有1位專業眼科醫師服務,另兩國卻分別是17萬人、2萬人才有一位眼科醫師。因此,呂大文說,在這樣經濟不好的年代裏頭,心靈因工作而勞累,但有時候逆向思考來用棉薄之力幫助海外落後國家的人民,反而能夠讓心靈獲得工作以外的極大慰藉,因此他說,也許可以捐輸少少一點資源到落後國家中,見證自己也能改變遠方孩子的一生!

好軟!早晨「起不來」?小心健康亮紅燈

好軟!早晨「起不來」?小心健康亮紅燈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性功能障礙是男性說不出口的痛,許多男性面臨此一問題只能裝作若無其事,一切順其自然。但研究發現勃起功能障礙常是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男性荷爾蒙低下等慢性疾病的早期徵兆,若不積極診治,更嚴重的疾病恐怕會接踵而至。日前一位38歲上班族到郭綜合醫院就診,他體格壯碩,一向認為自己身體狀況很好,但最近半年開始覺得房事成為一種壓力,不但勃起硬度不足,中途稍一分心就會消軟,連清晨勃起也很少出現。他面臨信心危機,對房事不積極怕會影響夫妻關係,但跟太太在一起時又擔心表現失常。經檢驗發現他的空腹血糖值超標,達291 mg/dL,而三酸甘油酯更高達650 mg/dL,超過正值四倍之多。郭綜合醫院泌尿科梁景堯醫師表示,很多慢性病之間均有關連且互相影響,例如糖尿病會造成血管彈性減少、血液循環不良,而導致心臟血管疾病出現。醫界近年已將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等健康問題合併歸納為「代謝症候群」,而這些慢性病早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要靠定期健康檢查或患者自身高度警覺才會發現。其中,由於陰莖海綿體的動脈較細小,所以一旦血管開始病變,就很容易出現勃起困難的症狀了。梁景堯說,勃起功能就像男性健康的警示燈,只要勃起有困難,都應就醫檢查是否有慢性病,並早期治療。除了依照醫師處方的藥物治療,也應該調整生活方式、戒除菸酒、適度運動,讓自己的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勃起功能就有恢復的契機。總而言之,勃起障礙常是慢性病的早期徵兆,男性切勿因羞於就醫,而忽略了其他的慢性疾病。

眼睛不再水汪汪 罹乾眼症年齡層下降

眼睛不再水汪汪 罹乾眼症年齡層下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常感覺眼睛乾乾的水分不足嗎 ?那可能是乾眼症所造成的問題。三軍總醫院眼科主任呂大文表示,乾眼症指的是眼睛淚液分泌不足、分布不均或過度蒸發,導致眼球表面無法保持濕潤而導致。 呂大文解釋,以往乾眼症患者多為50歲以上之女性,但近年因生活型態改變,或工作壓力等因素,乾眼症患者的年齡逐漸下降,男性患者也漸增多。而乾眼症常見的症狀為,眼睛乾澀、易疲倦、乾癢、有異物或痛灼熱感等,嚴重者甚至會視力模糊、眼睛紅腫充血,甚至角膜上皮破皮。 而治療乾眼症最常見的治療方法就是人工淚液,嚴重者可以考慮做鼻淚管塞。而最近也有新的療法是以肉毒桿菌麻痺鼻淚管附近的眼輪匝肌,減緩淚液排出速度。但這些方法僅能維持一段時間,不能一勞永逸。因此,呂大文提醒,最好的方法就是預防勝於治療。而他說預防乾眼症的方式有很多,例如,睡眠充足不熬夜、均衡飲食多吃含維他命ACE的蔬菜水果、讓眼睛適當休息,避免用眼疲勞、隱形眼鏡勿戴太久、眼睛如有不適應找眼科醫師診治等,另外也可用毛巾冷敷5分鐘,可減輕眼睛疲勞,並且增加淚液的分泌。 

小吃也有低碳認證?新竹米粉、摃丸上榜

小吃也有低碳認證?新竹米粉、摃丸上榜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竹知名小吃摃丸和米粉也取得碳足跡標籤了!環保署指出,新竹市政府為形塑該市傳統美食文化,並落實低碳生活,不同於過去的「新竹風城米粉摃丸節」,於今年度有了創舉,在永續環境、低碳家園之風潮下,新竹市環保局完成輔導轄內廠商盤查摃丸、米粉的碳足跡,於10月9日舉辦「2012新竹風城米粉摃丸節」台北記者會上,由環保署郭秀玲副處長頒發摃丸、米粉碳足跡標籤證書,成為國內傳統小吃業者將低碳永續之碳標籤理念加入小吃之首例!未來廠商將逐步汰換老舊機台、提升製程設備能源使用效率,並改善產品運輸模式,使綠色產業鏈及綠色運輸一起加入低碳的行列,以降低摃丸、米粉的碳足跡。環保署副處長郭秀玲表示,產品碳足跡按原料取得、製造、配送銷售、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等五大生命週期階段進行評估。以米粉為例,產品生命週期各階段碳足跡占比,原料取得階段占62.6%、製造階段占10.4%、配送銷售階段占2.2%、使用階段占24.1%、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占0.7%,米粉之原料取得階段為碳足跡主要來源,消費者使用階段次之,包括米粉原料的選用、種植及運送、包裝材質及消費者烹煮模式等,均會影響碳足跡。根據統計,自99年5月開放「產品碳足跡標籤證書」申請作業,目前已經有44家廠商133件產品之申請案經該署審查通過,於產品貼上碳標籤揭露碳足跡數據,提供民眾選購產品時,瞭解該產品從生產、製造、運送、使用至廢棄整個過程會產生之二氧化碳排放當量。環保署呼籲,其他國內相關業者也可一起響應計算各種傳統小吃之的碳足跡,並申請產品碳標籤,讓國人知道「食」所產生的溫室氣體總量。藉由各式傳統小吃碳足跡的盤查計算,從製程及供應鏈中找出二氧化碳減量的機會,除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形成綠色供應鏈,同時可以降低成本。此外,消費者本身也要配合於使用及廢棄處理回收階段共同考量減少碳足跡,達到減少溫室氣體產生之加乘效果,結合業者及消費者的力量,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美國麻州調製類固醇遭汙染 台灣未進口

美國麻州調製類固醇遭汙染 台灣未進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關媒體報導美國麻州新英格蘭藥品調製中心(New England Compounding Center,NECC)所調製的類固醇(成分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注射劑受到真菌污染,造成病人感染真菌性腦膜炎以及死亡事件,美國NECC已主動緊急回收所有可能受汙染的調製藥品,目前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仍在調查事件發生原因。對此,衛生署表示,我國並未核准自美國輸入含有methylprednisolone acetate成分針劑之藥品,以及專案進口至台灣,請民眾放心。衛生署指出,我國藥品調製行為(例如錠劑磨成粉劑,全靜脈營養輸注調製TPN、癌症化療藥品調製),須由醫師診治病人開立處方箋,藥師依據醫師處方就食品藥物管理局所許可的藥品,按病人特殊需求,改變原藥品劑型或配製成新製品,給藥的對象僅限於院內診治的病人。而美國的藥品調製中心(compounding center)所調製藥品,可以就不同醫院需求供應給多家醫院病人使用。為避免美國調製藥品汙染事件之發生,食品藥物管理局已發函通知藥師、醫師與醫院公學協會轉知醫院、診所、藥局,如需調製藥品,應注意調製作業流程避免汙染情形發生。衛生署表示,依據現行規定,我國醫院調製病人所需藥品,除應遵守藥品優良調劑作業準則,遵循院內所訂之標準作業程序標準作業程序,另在醫院評鑑基準有關用藥安全章節,已規範醫院訂定化學治療藥品及特殊混合注射藥品之調劑及給藥作業程序,以確保病人用藥安全與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