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訊/大腸癌照護及治療趨勢講座

醫訊/大腸癌照護及治療趨勢講座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失衡連帶指出腸癌危機!如何做好居家照護?大腸癌的治療趨勢又有何新發展?周六在台北有一場腸癌照護免費衛教講座,歡迎民眾報名參加。由台灣腸癌病友協會主辦,邀請來自亞東醫院和台北榮總血液腫瘤科、臺安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專科醫師共同舉辦衛教講座,帶您了解大腸癌照護和治療新趨勢,以及病友經驗分享。時    間:2012年11月3日(六) 14:00~17:00地    點:台大集思會議中心B1柏拉圖廳(台北市羅斯福路四段85號B1)洽    詢:(02)2719-8555(台灣腸癌病友協會)

北門分院火警後 衛署設家屬服務專線

北門分院火警後 衛署設家屬服務專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行政院衛生署表示,新營醫院北門分院附設療養院,23日凌晨傳出火警迄今,截至24日上午8時為止,已有2名患者出院,58名繼續住院,其中包含護理之家病患57名、精神病人1名;一般病房12名、加護病房46名。 衛生署表示,有關北門分院精神科43名住院病人已於10月23日下午2點到達嘉南療養院,該院已事先調整床位,為北門分院病人安排專屬病房,所有病人所需之醫療服務及生活協助均已安排妥適,並進一步提供心理安撫及支持。此外,衛生署已責成南區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嘉南療養院與各醫院精神科/身心科主任或主責醫師聯繫,請各醫院對各自收治之死傷病人及其家屬,提供適當之心理支持及安撫,對於死者家屬亦提供心理支持及輔導服務。 衛生署指出,災害發生第一時間,署長邱文達即率隊探訪慰問死者家屬及分散至各醫院的傷患,親自發放死亡慰問金5萬元、傷者慰問金2萬元,以及對於緊急安置精神科病患於嘉義療養院之精神病患發放慰問金2千元。此外,衛生署亦設置家屬24小時服務專線電話0989-967-394,協助後續喪葬及醫療事宜,健保局同時動員協助家屬,確保傷病患轉院就醫時之健保支援不中斷。 衛生署表示,已於23日函請各縣市衛生局轉知所轄醫療機構共計524家、精神復健機構176家及精神護理之家29家、416家護理之家,須於3日內完成醫療機構消防安全自我檢核,並回報所屬衛生局,而各縣市衛生局須於1個月內與消防單位組成聯合訪查小組,完成所轄醫療機構安全清查。衛生署強調,未來除落實在醫院評鑑以及護理之家評鑑中與防災相關之條文,亦將會同消防單位共同研議標準之修訂,預計於兩個月之內完成。

確保衛生安全 衛署逐批檢驗陸大閘蟹

確保衛生安全 衛署逐批檢驗陸大閘蟹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自中國大陸進口大閘蟹,輸入時採每批檢驗,經檢驗符合規定始得輸入。101年度截至10月22日止,總計報驗49批,共16萬6千餘公斤的大陸進口大閘蟹,已完成檢驗44批共14萬8千8百餘公斤,均符合規定。食品藥物管理局指出,依據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查驗辦法規定,輸入食品應向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查驗。自中國大陸進口大閘蟹,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並檢附證明文件才可以辦理進口報驗。其條件包含每批進口之大閘蟹須生產自中國大陸官方認可並向我國備案的26家合格大閘蟹養殖場及必須每批檢附該批產品由中國大陸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出具之「動物衛生證書」。而「動物衛生證書」的內容,必須註明合格大閘蟹養殖場註冊證號、動物用藥檢測結果、檢驗報告編號及「符合衛生要求,適合人類使用」等官方聲明等項目。食品藥物管理局表示,除檢附前揭證明文件外,進口業者需負擔所有檢驗費用,檢驗項目包括四環黴素類、硝基呋喃代謝物、孔雀綠及其代謝物、氯黴素類、Quinolone及磺胺類5大類等51項動物用藥殘留。未來,食品藥物管理局將持續針對中國大陸進口大閘蟹逐批檢驗,經檢驗符合規定始得輸入,以確保食品衛生安全。經檢驗不符合規定者,依輸入食品及相關產品查驗辦法第20條,進口業者應將該批貨物辦理退運或銷毀。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

醫訊/高血脂用藥指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當血液裡的脂肪超過正常標準,即稱為高血脂,血脂越高,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越高,究竟得了高血脂是不是一定要吃藥?血脂又該降到多少才是好?有鑑於此,亞東醫院主辦「高血脂用藥指導講座」講座,邀請陳翊齊藥師主講,藥師將在課程中介紹目前降血脂的藥物種類,與理想的血脂控制目標。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高血脂用藥指導講座時間:101年10月31日(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一樓思源廳洽詢:02-7728-2123

機器手臂切除 攝護腺癌術後恢復佳

機器手臂切除 攝護腺癌術後恢復佳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61歲的朱先生是一位知名企業高級工程師,今年健康檢查發現攝護腺指數異常,因此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接受進一步診斷,經肛門攝護腺超音波穿刺切片之後,病理報告發現是早期攝護腺癌,需要接受根除性攝護腺切除手術。朱先生有點擔心術後可能會尿失禁,但是在家人和醫師的鼓勵後,朱先生接受機械手臂攝護腺切除手術。術後一周拔除尿管後,朱先生回復正常生活,走路或活動都沒有問題。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是時代新趨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為台灣早期進入使用機器手臂手術的醫院之一,自民國96年起至今,已為約兩百位癌症病患施行手術。現在攝護腺癌根治術手術時間不到三小時,患者都不需要輸血,住院約5~7天,恢復相當快,術後追蹤一年,不失禁的比率達到8成以上,且能保有性功能,患者滿意度高。他指出,攝護腺位於相當深而且小的骨盆腔裡,這個區域非常狹窄,而且被影響控制排尿和性功能的神經包圍,手術需要精細的神經剝離和膀胱頸尿道縫合,以避免術後的尿失禁和性功能障礙。攝護腺切除手術的基本目的是要根除癌症,另一個目的是希望保留患者排尿和勃起功能。可縮短住院天數、減少感染率及術後疼痛、傷口小恢復時間也快。達文西機器手臂可以大膽的直接進入有大量神經的部位動手術,可以更清楚看到這個關鍵解剖體的細節,解決了傳統手術所可能涉及的一些風險,例如尿失禁和性無能。機械的精準性能讓醫生更好地保留尿道長度,更緊密縫合,從而減低失禁的可能性,放大後的視覺影像也讓醫生進行更準確地進行切割,更能好好保護神經群,讓男病人保留性功能。

鼓勵愛滋篩檢 I-CHECK免費服務

鼓勵愛滋篩檢 I-CHECK免費服務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愛滋病治療不易,為避免延遲診斷及治療,高雄市政府衛生局今年10月15日至12月15日,舉辦「I-CHECK 社群動員」愛滋篩檢活動,只要自覺有篩檢需要的市民鄉親好朋友,都能呼朋引伴來篩檢。為增加民眾的便利性,衛生局設置45個「I-Check諮詢檢驗中心」提供專業衛教諮詢及免費愛滋與梅毒篩檢服務。「I-Check」活動同時亦鼓勵邀請伴侶成為「I-伴侶」,一同前往接受諮詢中心之諮詢服務,再決定一同或單獨進行篩檢。本篩檢活動絕對尊重個人隱私,只會將檢驗結果告知當事人,而且提供專業的諮詢服務,請民眾放心;對於無法親自到諮詢檢驗中心接受篩檢的民眾,也可以逕洽高雄榮民總醫院,由專業醫療人員替您評估後,寄送口腔黏膜篩檢試劑,讓民眾可自行在家檢驗。 101年度新通報感染者感染途徑以性行為占92.34%最多,注射藥癮占5.65%居次,年齡層則集中於20到29歲占41.13%及30到39歲占32.66%。一般人常誤以為同性戀者、性工作者、靜脈藥物注射者等才是愛滋病毒感染的高危險群,這並不完全正確。其實,無論任何人,只要從事可能造成傳染的危險行為,即有可能感染。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為防範愛滋病,應避免共用針具並遵守安全性行為,在進行任何形式的性行為時,皆全程且正確的使用保險套,以杜絕愛滋病感染風險。參加「I-Check」活動的民眾,不需要帶任何證件,不需具名,不但完全免費,且接受篩檢後可獲得全家禮券1張(送完為止),有關I-Check篩檢相關活動資訊可參閱疾病管制局I-Check活動網站

包皮反覆發炎 竟是糖尿病引起!

包皮反覆發炎 竟是糖尿病引起!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如果發現自己的包皮上有傷口,且反覆發炎久未癒合,可能要小心是糖尿病在背後作祟。日前,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有一位病患,因包皮反覆發炎到泌尿科診治,但是這位23歲的病患,並沒有不當性行為經驗,而主治醫師朱朗軒見這位大學剛畢業的廖先生身材微胖,因此判斷可能是因罹患糖尿病而導致。朱朗軒表示,23歲的廖先生剛從學校畢業,身材微胖,9月中旬他害羞的到院求診,他表示自己發現包皮發炎已有一段時間,雖然有自行至藥房買藥膏塗抹,但總是無法痊癒。由於反覆發炎太久,導致包皮纖維化變厚,開口變小,最後變成包莖,連龜頭都露不出來。廖先生說,為了清洗龜頭,所以勉強將包皮撐開,反而造成包皮裂開,傷口更加惡化,只好前來就醫。同時廖先生也指出,他並沒有到聲色場所去,也沒有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所以對包皮炎的發生頗為不解。經問診之後,他懷疑廖先生的包皮炎可能是因為糖尿病而引起,於是安排血液檢查,發現廖先生的飯前血糖超過300mg/dl,HbA1C(糖化血色素)也高達6%,原來廖先生是罹患糖尿病。所以,除了治療包皮炎之外,也將他轉診到糖尿病科,做進一步的檢查與治療。朱朗軒解釋,在門診見到病人就診時,常主訴包皮反覆發炎、並導致包皮龜裂等問題。這些人身材通常都較肥胖,很多人又有糖尿病的家族史。所以朱醫師建議男性如有反覆或經久不癒的包皮炎,要趕快就醫,也別忘了驗血糖,尤其身材屬肥胖型的年輕人,更應注意。(圖片來源:由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提供)

減重不盲目 熱量攝取是關鍵

減重不盲目 熱量攝取是關鍵

台灣肥胖人數比例逐年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今年公佈的數據指出,台灣男女過重比率居亞洲之冠。事實上,肥胖是許多先進國家人民普遍面對的健康問題,也是影響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痛風、膝部退化性關節炎及社教形象最重要的因子。因此,預防慢性疾病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將體重控制在理想的範圍。但是,很多人的疑問是:到底吃什麼才會瘦?少吃多少才有效? 康聯預防醫學院長陳皇光醫師表示,減重的不二法門是要有正確的認知,同時要真正認知沒有速成或神奇的方法。不管食物再怎麼樣健康,只要一天攝取 的總熱量超過消耗掉的熱量,體重就會增加。想要控制熱量的攝取,除了減少吃下肚的機會,另一個方法就是提高基礎代謝率,消耗更多的熱量。所謂「基礎代謝率」,是指就算一整天靜止不動,人體要維持生命徵象所需消耗的熱量,基本上每天每公斤可消耗約24大卡。舉例來說,一個80公斤的人,每天不吃不喝就要消耗1620大卡,而加上活動量來計算,每天每公斤的體重,可消耗30大卡的熱量,所以80公斤的人每天消耗2400大卡。了解自己的基礎代謝率以及每日消耗的熱量,才能有效控制飲食,避免吃進太多的熱量。而要進一步提高基礎代謝率,就是增加肌肉組織。肌肉收縮運作需要熱量,體重中肌肉比率愈高,愈不易發胖。要達到增加肌肉的運動,選擇無氧、重量訓練運動比較有幫助,例如慢跑、爬樓梯、舉啞鈴均是不錯的肌力運動。陳皇光院長進一步表示,減重的行為其實是「違反生物本能」,所以想減重的人千萬不要期望會有「很合理」、「很快樂」及「隨便亂吃」等事半功倍的方法,要正確理解減重的目標及訂定合理的減重速度,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1.第一目標先減目前體重的10%。   2.最終目標設在標準體重到(標準體重+10%)之間。   3.初期減重期間先設6個月。   4.每週不要減重大於1公斤(每週若減大於1公斤事實上會減少你的水份及肌肉組織,而不是只減掉脂肪)。許多曾嘗試減重的民眾都知道,體重機上的數字是一時的,也很容易變動,但最困難的是如何不復胖。大多數人減重後,身體活動力下降、代謝變慢,以致體重容易反彈。陳院長說,減重說穿了只是物質不滅定律,而且減重的成效是可以預測的。若每天利用控制飲食熱量以及適當的運動,讓身體每天攝取的熱量比每日應消耗的熱量少約400大卡,20天後約減少8000大卡攝取,就可減輕1公斤體重,維持2個月(60天)後,可減輕3公斤。這也就是可預測的成果以及可達成的目標。陳皇光院長最後呼籲,想要減重的人不用偷偷摸摸,一定要呼朋引伴,大張旗鼓,徹底和周圍的零食族絕交。此外,要了解食物中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熱量,以及這些營養素在健康所扮演的角色。如飲食上要注意少吃精製麵食、米食等高胰島素飲食,否則容易愈吃愈餓,可多吃五榖與高纖食物。尤其注意不可完全不吃澱粉類,如此可能導致酮酸中毒,肌力不佳及身體虛弱等情形,反而影響身體健康。總之,正確的減重,要全面性改變飲食及運動習慣,在不傷害身體的狀況達成減重的目的,並加以有效地維持。千萬不要為了減重而失去健康,這樣更是得不償失。

棄台北浮華生活 她到偏鄉地區展童貞

棄台北浮華生活 她到偏鄉地區展童貞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有些人生活為了賺錢,有些人生活為了成就,然而在忙碌的社會下,還有一些人只為了追求夢想,不顧辛勞,單純而努力的背著行李手提皮箱,便丟棄原本優渥的工作,到偏鄉地區教導較弱勢家庭的小孩子,如何繪畫,用畫畫來幫助這些孩們建立自信,陪他們成長學習。張雅錦,原是國片海角七號的服裝造型師,在做完這份工作之後,使她能夠進入廣告造型業。張雅錦說,進入此行業之後,平時變得極為繁忙,連回老家花蓮一趟的機會也是少之又少,直到花蓮的奶奶生病,她才驚覺自己陪伴家人的時間很少,於是決定離開台北,回到花蓮陪伴奶奶。然而,在歷經奶奶生病的這段時間,她開始思考,現在這種台北浮華的生活,是她真正想要的嗎?於是經過反覆的省思之後,她發覺,原來自己真正喜灣做的事情,是可以陪伴更多的孩子,讓他們的生命更加豐富。她表示,回到花蓮後,因為妹妹的關係,有機會到伊甸基金會所補助的弱勢社區花蓮水璉教會中,舉辦寒假冬令營,帶著孩子進行繪畫與創作,沒想到,第一次到水璉,就愛上了這個地方的純樸,而在這裡的孩子,他們的主動學習的態度更是讓人印象深刻。去年底,伊甸基金會發起圖文故事集出版計畫,找她希望能帶領著三個部落的孩子一起創作一本屬於自己部落的故事;張雅錦說明,這份工作極為辛苦,必須舟車勞頓的從花蓮市出發,到最南端的大武排灣部落,最後再回到花蓮的水璉部落,一出門就是一個多禮拜,但是當她看到小孩子期待上課的眼神,與他們的大大擁抱,便覺得再疲憊也會能化為滿滿的幸福與感動。(圖片來源:由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提供)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納入6項特定所得者

二代健保補充保費 納入6項特定所得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二代健保將於明年元月1號正式上路,「全民健康保險扣取及繳納補充保險費辦法」,行政院衛生署也已於昨日核定,未來二代健保實施後,民眾及投保單位除負擔現有保險費外,民眾有6項特定所得者應按費率2%計收補充保險費。衛生署表示,補充保費包括額外獎金收入,如年終、三節獎金、績效獎金及紅利等,只要全年累計超過個人投保金額四倍,超出的部分就要加收補充保費。除獎金扣繳補充保費沒有下限外,其他包括兼職薪資所得、執行業務收入、股利所得、利息所得;而每筆徵收門檻,也由原來的兩千元調高到五千元,單次給付以一千萬元為上限,只要達到扣取標準時,扣費義務人於給付時,應「就源扣繳」。但針對利息所得為簡化扣繳流程,其單次給付未達新臺幣20000元者,扣費義務人併得於次年1月31日之前,依照規定格式造冊,彙送給保險人,由保險人逕向保險對象收取。而為特別照顧兒童及少年、中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老人、領取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或勞工保險投保薪資未達基本工資的身心障礙者、在國內就學且無專職工作的專科學校或大學學士班學生及家庭主要收入卻入獄、服役、重病等致經濟困難者,兼職所得未達基本工資18780元者,將免予扣繳補充保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