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告別光棍!新北101對新人完婚

告別光棍!新北101對新人完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11月11日是俗稱的「光棍節」,不過新北市政府昨(11)日為101對新人舉辦盛大的結婚典禮,由市長朱立倫親自證婚,讓101對新人在光棍節當天告別單身,邁向人生另一個旅程。此外,朱立倫也致贈新人「金鏟子」,鼓勵新人「增產報國」。當日,藝人梁詠琪也到場獻唱祝福,市長朱立倫也回贈一把由註生娘娘加持過的金鏟子,祝她「早生貴子」。臺灣現在面對少子少的問題,因此朱立倫鼓勵新人「增產報國」。朱立倫表示,市府推出多項政策,從孕前的健康補助,到好孕專車,讓準媽媽受到市府照顧,新生兒出生後一胎提供新臺幣2萬元補助,雙胞胎4萬元,更設立全國最好、唯一的公共托育中心,目前新北市已有8座公托中心,年底前將增加至14座,期望透各種補助措施政策,讓新北市成為生育、養育的好地方。新北市政府民政局表示,101對新人中各有浪漫的情節,有姑姪兩代同天完婚及長情長跑十幾年,還有患難見真情的愛情故事。姑姑翁金娟聽到75年次的姪子翁唯晟與女友曾佩瑤,要報名參加新北市聯合婚禮,覺得不錯也決定與男友簡和南一起參加,兩代選擇同一天完婚,成為親友間的佳話。劉家欽與學妹吳珮綺相戀11年,剛開始交往因個性不合,常常吵架,交往一年後,原本約在公園談判分手,女方遇到歹徒搶劫,男方不顧危險要女方先逃,不僅化解分手危機,也讓雙方更緊密的結合,11日選擇參加聯合婚禮,是希望與大家一起分享喜悅。

分期付款陷阱!帳管費剝消費者兩層皮

分期付款陷阱!帳管費剝消費者兩層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經濟不景氣,許多民眾想到補習班學習一技之長,但學費動輒數萬元起跳,難以一次付清,因此補習班會以「消費者的信用」為擔保,先向銀行取得資金付給補習班,再讓消費者以每月分期付款方式,完成一整套的特定服務。但中華民國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提醒民眾要注意其中的陷阱!消費者若要解除補習契約,除了補習班會扣違約金外,對於總金額較高或貸款期限超過一年以上的貸款,銀行還要追討綁約時間的「帳務管理費用」,計算下來,費用起碼也要好幾千元。消基會指出,常見補教業者以「免費課程」、「職訓」為訴求,大打廣告,吸引消費者前往洽詢,最後消費者發現真正要藉所謂「免費課程」絕對不夠,必須再報名其他相關課程,又由於學費加教材總額所費不貲,有時在思慮不周的情況下,辦理了名為「分期」,實為「小額信用貸款」契約。消基會認為,假設消費者起初為了免費課程踏入補習班,結果接受推銷當場簽約,就可能涉及補習班定型化契約是否有效,以及邀約的過程是否具有訪問買賣的嫌疑。因此,建議消費者絕對要小心,切莫迷糊簽名。消基會指出,固然現行「補習班定型化契約」保障了消費者至少五天的審閱期,但補習業者與銀行或金融機構結盟,代辦行銷放款業務的部分並未保障到消費者。消費者透過補習班申貸,壞處是目前的機制沒有保障,銀行電話徵信時會問消費者「你有沒有到補習班補習」、「你有沒有貸款」等問題。當消費者說有,銀行才撥款,銀行徵信會採取這種方式是因為消費者簽定了三方契約,消費者是債務人、補習班與金融機構分別是債權人與債權受讓人。這類型放貸速度很快,亦無導入猶豫期等保護申貸消費者的機制,消基會建議消費者在這方面要懂得保護自己,假設幫你辦貸款的不是銀行的人,就要考慮應不應該交付給對方代辦,以免想要退班退費時,卻發現困難重重。補習班課程付款方式結合了消費信貸,中途解約時,補習班已從銀行收取了消費契約的全部對價,但補習班既不會退回尚未服務消費者的款項給銀行,更不可能把錢還給消費者。 相反的,消費者還必須倒過來,除了要支付違約金給補習班,還必須立即償還貸款給銀行,以及後續的帳務管理費用。針對銀行帳管費的問題,消基會發現,銀行會讓補習班提早把所有錢都收到,而索取的風險代價就是帳管費,業者為了便宜行事,居然將所有風險轉嫁消費者。 消基會認為,與其使用這類信用長期分攤的貸款,倒不如消費者每個月支付當月的勞務價金予補習班業者,還可免去付給銀行機構的帳管費用。 另外還未開課解約,銀行帳管費用就先收取一成也太好賺了,有假藉名目巧立、不當得利之虞。依據「短期補習班補習服務契約書應記載及不應記載事項」,此類約定已顯失公平交易之原則。  因此,消基會呼籲,補習班鼓勵消費者申貸簽訂三方契約,不應將付款方式中的「消費性貸款契約」混淆為「分期付款」,主管機關應主動全面調查,並以行政命令導正該種偏差行為。簽訂補習班契約前,消費者應先檢視契約條款內容是否合理,並應檢視是否有分期付款的「消費性貸款契約」。補習班信貸藉消費者自身信用取得,消費者宜自行評估背貸能力,切莫草率立約;消費者有資金需求,最正確也最有保障的管道是直接找銀行,而非透過第三者申貸。若民眾的經濟能力許可,建議以「一次付清」的方式支付補習相關費用,如此不但可以不必繳納分期付款的利息,若補習期間真的不得已須解約時,法律關係亦僅存在於民眾和補習班之間,相對較為單純,而且也可以避免繳納高額且顯失公平的銀行帳戶管理費。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樂活健康新主張

響應世界糖尿病日 樂活健康新主張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年的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11月14日也是加拿大科學家班廷的生日,他於1923年發現了胰島素,並因此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為響應世界糖尿病日,台南市白河區衛生所於11月12日上午舉辦「樂活新主張、甜蜜新生活」糖尿病宣導活動,希望藉此活動增加民眾對糖尿病的認識。糖尿病為21世紀罹患率增加最快速的慢性疾病,世界衛生組織預估至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將由目前的1億9000萬人,增加到3億3000萬人,在糖尿病的肆虐之下,台灣每57分鐘便有1患者離開人世間,顯現糖尿病為國人所帶來的嚴重威脅。受到不良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影響,國人肥胖比率增加,而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資料顯示,腹部肥胖的民眾未來5年發生高血糖的風險比一般人高4.5倍。因此,為遠離糖尿病及肥胖的潛在威脅,衛生所於「樂活新主張、甜蜜新生活」活動中安排氣功老師帶領民眾做「健康糖人功」、設計「抓斤抓兩抓健康」等闖關活動讓民眾認識食物分類及代換,並結合地方資源請社區媽媽示範「健康好料理」,歡迎民眾攜伴參加。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

抽自體脂肪回填豐胸 術前術後應定期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長庚醫院在周末(10、11日)舉行「體雕與自體脂肪移植手術學術研討會」,邀請法國魯昂大學醫學中心(Rouen University Hospital)教授蘇勒芒(Dr. Yves Surlemont)與會;會中指出利用自體脂肪回填豐胸能使雕塑出的線條更加柔和自然。不過,醫師提醒,自體脂肪隆乳雖不會增加乳癌風險,但若出現鈣化,恐怕會影響乳癌篩檢結果的判別,建議患者術前、術後都要定期接受乳房健康檢查。另外,家族有乳癌病史民眾也要特別考量。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任陳潤茺指出,目前水刀自體脂肪移植在外科手術上的運用極為廣泛,不只豐胸,也用於臉型雕塑、填補兩頰凹陷、豐潤太陽穴、撫平皺紋細紋,甚至用來改善手部疤痕等。但是,陳潤茺補充,由於術後的移植組織與現有組織充分結合與生長,因此以自體脂肪豐胸,會隨著患者變胖,胸部跟著變大;如果變瘦,胸部自然縮水。此外,有些患者胸部皮膚空間不大,卻一次打入過多的脂肪,細胞存活率就會下降,也會增加脂肪細胞鈣化、壞死等風險。

學生瘋傳窒息遊戲 當心玩出人命!

學生瘋傳窒息遊戲 當心玩出人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採訪報導)青少年間的小遊戲,卻有可能玩出命來!據媒體報導,花蓮一所中學數名學生課餘時間玩一種「窒息遊戲」,未料出現因為閉氣太久、肢體突然無力跌倒,導致受傷的案件。對此,醫師表示,當人缺氧的時候,身體的自然反應就是要呼吸,但行為人一直強迫自己不要呼吸,就有可能因此昏厥;時間一長,若身體無法回復自然呼吸的調控機制,就有可能缺氧腦死。據了解,這種窒息遊戲(Choking Game)源自於國外學生間的遊戲,國內有些學生可能在網路上蒐尋到相關的資訊,就帶回班上和同學玩。以關鍵字上網蒐尋可以發現,Choking Game除了自己閉氣外,甚至會有學生以手勒脖子、圍巾繞頸等方式從事這種遊戲,相當危險。Choking Game也被稱為太空猴子、昏厥遊戲等,國外網站指出,根據美國官方統計,1995到2007年間,有超過八十位的6至19歲青年,因為玩這個遊戲喪命。對此,家庭醫學科醫師洛桑加參表示,人在窒息時間內,會逐漸覺得暈眩,就像吸毒或喝醉那種「茫茫」的感覺。而人在窒息時的自然反應就是要大口呼吸,有些人會覺得窒息過後大量補充氧氣,會有出現欣快感,因此這樣的遊戲才會在學生間流傳,或基於好奇的理由嘗試。不過當憋氣憋過頭後,約缺氧三分鐘腦細胞會死亡、反應會遲鈍,如果身體來不及反應要補充新鮮空氣,步入第四分鐘腦部會出現不可逆的細胞死亡反應,進而出現腦死、致命危機。圖:國外節目討論Choking Game。(圖片/翻攝自Youtube)※優活健康網提醒您,此為危險動作,請勿嘗試。

兒童每天劇烈運動7分鐘可保持健康

兒童每天劇烈運動7分鐘可保持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市面上充斥著許多幾乎不運動就能輕鬆減肥的廣告!但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其實,對兒童來說每天只要7分鐘的劇烈運動,就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和苗條。研究人員以600名年齡在9至17歲之間的兒童、青少年健康來做測試。通過監視器記錄他們7天內體力、活動狀況。此外,研究人員還記錄了每個孩子的體重,腰圍和血壓。他們發現兒童每天約有70%的時間都是坐著,23%的時間花在輕度活動上,7%的時間花在中度運動上,只有0.6%的時間花在劇烈的運動上。且男孩比女孩久坐的時間稍微短一些。對孩子們來說,周末的時間幾乎不可能拿來鍛煉或運動,尤其是青少年。研究人員也說,據研究顯示,孩子們不需要做太多劇烈運動便能從中獲得健康的好處,只要每天7分鐘就可以防止體重增加及肥胖,和許多的不良健康因子。但大多數孩子連7分鐘的運動時間都沒有。此外,最近一些研究已經宣布,短時間內的劇烈運動可以燃燒更多脂肪,對心臟更有利。(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確保長者用藥安全 社區藥師貼心關懷

確保長者用藥安全 社區藥師貼心關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昨日上午,臺中市政府衛生局舉辦「101年度社區居家藥事照護成果發表會」,由市長胡志強及衛生局長黃美娜,感謝藥師及藥劑生提供民眾用藥諮詢藥,並安排血壓、體脂肪測量、藥物總檢查等活動,讓民眾更了解用藥安全。藥師黃曉菁表示,78歲的黃陳阿嬤,因自己一個人獨居,加上行動不便又有高血壓、心臟等疾病,每天至少服用10種以上藥物,繁雜的藥名常常讓長者搞不清,透過輔導後,指導阿嬤怎麼吃藥,還不時帶她到戶外,現在整個人不只變得更開朗,還會分享自己所遇到的每一件趣事。另一位藥師陳玥華表示, 78歲的鄭阿嬤,去年看診次數就超過100次以上,服用藥物更高達23種,經過溝通輔導後也減少吃不必要的藥物,現在雖然快80歲,還不幸罹患肝癌,阿嬤仍積極勇敢抗癌,勤做運動、樂觀保持健康。    臺中市政府衛生局局長黃美娜表示,去年已經輔導213位個案,今年已經有400位各案接受社區藥師的輔導,不僅讓許多患有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知道如何正確用藥,更希望藥事照護服務團隊的宣導下,能夠建立患者、醫師及藥師之間的用藥事項,確保長者用藥安全。 (照片提供/台中市衛生局)

睡不著很抓狂?先找出失眠類型

睡不著很抓狂?先找出失眠類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會因為睡不著而感到抓狂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陳麗卿醫師表示,近日許多民眾至該院精神科門診求助失眠問題,表示吃了十幾年的安眠藥,一下子被醫生換藥,但還是睡不著,痛苦不堪就快要抓狂!醫師強調,與其把時間花在挑哪一顆藥,不如多跟醫師討論什麼是健康的睡眠衛生習慣。 其實失眠有很多成因;陳麗卿說,失眠個案可分為壓力型、逃避型、作息紊亂型等等。壓力型的人常憂心明天又要早起,不可以睡不著。帶著憂慮的心情叫自己快睡快睡,卻怎麼還不睡,越不睡越緊張,越緊張越睡不著。逃避型這類個案害怕面對夜深人靜,其心理總是想「什麼都不要想、睡著就沒事了」、「白天忙一點,就不會亂想」,因此,這類個案常會急著吃藥,以為藥吃就睡了,有煩惱明天再說了。作息紊亂型則常主訴「沒有壓力」,但是白天缺乏生活重心,無所用心,生活沒有成就感,常常有空就躺床休息,雖然沒睡著,但夜眠就不好睡了。陳麗卿指出,不管哪一類病人,長期服用安眠藥超過一、二個月以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生理上或心理上的依賴。因此,這些個案對藥物的改變非常敏感,即使是同成分、只是換了包裝,吃起來仍感覺很不一樣。若換了劑型,個案對藥性吃起來很不一樣,就非常不能接受。陳麗卿建議病人從根本做起,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態、適度的壓力調適、運動、放鬆練習,才能放掉對藥物的依賴,重拾自己的生理時鐘。

蔬果彩虹579 開啟健康職場新生活

蔬果彩虹579 開啟健康職場新生活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與慢性疾病是目前國人主要死因,由歷次國民營養調查發現,國人飲食中蔬果攝取量不足、肉類及油脂過高;不當的飲食型態與癌症、肥胖、飲食相關的代謝性疾病息息相關。衛生署民國100年針對全國職場健康促進暨菸害防制調查發現:8成以上職場員工每日攝取蔬果不足。苗栗縣劉政鴻縣長推動全民蔬果彩虹579運動。所謂「蔬果彩虹579」意涵是每天攝取五至九份之蔬菜與水果:兒童每天3份蔬菜、2份水果;成年女性每天4份蔬菜、3份水果,男性則每天攝取應5份蔬菜及4份水果。研究證實,新鮮的蔬菜水果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並且蔬果五彩繽紛的顏色,還富含不同的植物化合物,維生素及礦物質是維護健康所需的營養素,而膳食纖維則與增加飽足感、促進腸胃蠕動、減少便秘發生、降低血膽固醇等健康益處有關。美國於1991年開始推動「天天5蔬果」,5年後不僅癌症發生率每年下降0.7%,死亡率亦降低了0.5%。衛生署也在94年舉行「蔬果579,防癌輕鬆做」記者會,呼籲民眾注意飲食均衡,攝取足量的新鮮蔬果,以降低罹病機會。苗栗縣衛生局羅局長財樟表示:健康的生活要從均衡飲食及規律的運動開始。希望企業主一起來響應健康職場的推動,讓「健康生活化、生活健康化」。

糖尿病沒有控制好 造成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沒有控制好 造成視網膜病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女士為長期服藥控制的糖尿病患者,一天清早起床上廁所時,忽然間眼前一片漆黑,最後視力幾乎完全喪失,甚至眼前有幾根手指頭也無法辨認。經由家人緊急送醫治療,醫師診斷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合併玻璃體出血,接受數月的治療後才慢慢恢復視力。台南市立醫院眼科王琳煜醫師表示,糖尿病為現代文明病之ㄧ,會併發身體許多器官的病變,在眼睛最常見的併發症就是視網膜病變,早期通常是一些點狀出血,稱為基底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此時並不會影響視力,也不會有不舒服症狀,通常是在定期檢查時發現的,在這階段時並不需要給予治療,只要定期追蹤即可;但如果血糖持續沒有控制好,則出血點會愈來愈多,且會合併黃斑部水腫,滲出液,棉絮樣斑點,血管變粗且不規則,有如香腸一般,最後有可能會因長期缺氧而產生新生血管。王琳煜指出,一旦視網膜出現新生血管,即為增殖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此時就需要積極治療。若不治療可能新生血管會愈長愈多,最後導致血管破裂、玻璃體出血或拉扯造成視網膜剝離,造成嚴重視力喪失。這些新生血管還有可能會往前擴散到眼前房的隅角,而產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除了視力模糊外,還會有眼壓高,眼睛紅、脹痛等症狀,嚴重會導致永久失明,為21到64歲之間造成眼盲的最主要原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防治,定期視網膜追蹤檢查並及早接受治療是預防視力喪失最好的方法。王琳煜提醒,不論有沒有眼睛的症狀,糖尿病患者至少每年應接受一次視網膜散瞳檢查,若是有出現視網膜病變則要更密集追蹤,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大部分的患者都能維持很好的視力及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