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癬」見生機!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

「癬」見生機!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體四處都是紅色斑塊且伴隨著飄散的白色碎屑,嚴重時還會有出血的狀況,恐怖的症狀讓人避之唯恐不及,乾癬患者的心聲誰知道?相較於其他皮膚病,乾癬患者因治療時間較長且不易被治癒,導致許多病患容易放棄治療;此外,可怕的外觀常被人誤以為是傳染病,加重患者心理壓力,嘉義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主任紀景琪博士表示,目前已有通過健保給付的新型生物製劑可幫助患者得到良好控制,建議患者應要積極走出來接受治療,重建自信人生。患者小張在當兵時發現身體出現乾癬,全身長出紅色斑塊伴隨產生銀白色皮屑,甚至產生出血的狀況!進入職場後因公務需求穿白襯衫,結果因為乾癬使襯衫血跡斑斑,造成小張與同事相處起來心理壓力極大,不僅人際關係不好還因此丟了工作!紀景琪主任指出,傳統治療乾癬的方法有塗藥、服藥及照光治療,範圍小的病患會先使用塗藥治療,若無法得到控制,才會建議加入照光與服藥治療;但因為照光治療需要每週兩至三次、吃藥則易有嘴唇乾裂、鼻黏膜乾燥、噁心、疲倦等副作用出現,加上傳統治療對部分患者的療效並不明顯,反而加重患者身心負擔進而放棄治療。為了改善傳統治療的困擾,目前台灣已有三種生物製劑可幫助乾癬患者紓解症狀,其中,新型生物製劑在今年五月已通過健保給付。三種生物製劑在效用與機轉上也大不相同,療效方面新型生物製劑成效高達七成,較舊型生物製劑多出兩成;病人方便性而言,新型生物製劑一年只要四針,患者使用後兩週病灶會漸漸消失,舊型生物製劑會因症狀不同注射針劑的次數也不同,一年甚至需要施打104針,無疑是增加病患的不便! 紀景琪主任呼籲乾癬病患,新型生物製劑是針對中重度以上的乾癬病患使用,故健保局限制病患需以服藥或照光等傳統方式治療半年後,依然效果不佳或因傳統治療而產生併發症者,才能夠專案申請生物製劑的健保給付。同時提醒患者,雖然乾癬無法被治癒,但是目前已有許多新的治療方法問世,只要遵循醫囑用藥且配合醫師指示積極治療,多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擺脫乾癬的夢靨,重新擁有正常生活。圖:乾癬病患治療前後比較(左為治療前)(照片來源/紀景琪主任提供)

打破網路迷思 自體脂肪隆乳不會引發乳癌

打破網路迷思 自體脂肪隆乳不會引發乳癌

現今乳癌的死亡率相當高,乳癌的檢查包括自我乳房篩檢、超音波檢查、乳房攝影、乳癌腫瘤標記抽血檢驗、磁振造影等,醫美診所盧榮祥醫師表示,無論是否做過隆乳手術的女性,都應該要定期做乳房篩檢,以求早期發現和治療。 一般而言,九成乳房的腫瘤都是屬於良性,所以即使發現乳房有腫瘤,還需經醫師評估,如果是良性腫瘤,大部份做好定期追蹤即可,民眾不需為此而心情低落。乳房腫瘤大多是由乳腺而來,而自體脂肪隆乳是填入脂肪組織,會避開乳腺,而且不容產生病變,對於網路流傳自體脂肪隆乳容易引發乳癌,盧醫師則認為太過誇大。盧醫師也提醒想要尋求醫美手術的民眾,要先瞭解自己的需求,再決定要尋求找何種的醫美管道,如果只是施打玻尿酸、肉毒桿菌等,只需找一般合格的醫美醫師即可;而想作抽脂、隆乳等侵入性手術,最好還是尋求有合格、誠實並且有外科背景的醫師,千萬不要因為貪圖價格便宜就輕易動手術。更多相關新聞請上iCare愛健康 http://www.icare99.com.tw/

「孕」勢不佳!準媽媽腳部爬滿蜘蛛網

「孕」勢不佳!準媽媽腳部爬滿蜘蛛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龍年即將進入尾聲,同時也進入產子的最後高峰期,不少準媽媽在懷孕的過程中發現下肢佈滿可怕蜘蛛網的靜脈曲張症狀,造成腿部疼痛痠麻的情形發生,嚴重時,甚至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或靜脈栓塞等危險情況,準媽媽們可輕忽不得!婦產科醫師吳志奮建議,婦女在懷孕時應注意體重維持並配合孕期使用彈力襪或在產後服用植物製劑,可輔助改善靜脈曲張造成的不適症狀。根據臨床研究統計顯示,約有1/3的孕婦在懷孕第一胎或第二胎時,產生不同程度的下肢靜脈曲張或微血管擴張症狀,孕婦更被視為靜脈曲張的高危險群之一!主因是隨著懷孕週數增加,婦女的子宮會因逐漸增大而壓迫到骨盆腔及大腿附近的血管,導致血液從靜脈向心臟回流的過程受到阻礙,造成回流異常;此外,懷孕前已有明顯靜脈曲張症狀、孕期中體重過重及因工作需久站或久坐的孕婦,都容易增加靜脈曲張的惡化情形。孕婦常見的靜脈曲張症狀,如:腳部明顯浮現蚯蚓般的腳筋或蜘蛛網般的紫紅色細絲狀血管,不僅有礙美觀,最重要是造成孕婦腿部不時疼痛痠麻,嚴重的情況甚至造成靜脈栓塞、血栓性靜脈炎等潛在危險,影響孕婦的身體健康;然而,孕婦靜脈曲張發作的部位不一定在雙腿,頸部、會陰部及肛門的痔瘡等也是另一種型態的靜脈曲張,吳志奮提醒婦女,懷孕時期的靜脈曲張不宜使用藥物或手術治療,只能依靠日常調理,像是穿著漸進壓力式的醫療級彈性襪、保持適度的運動習慣(散步、慢走)、睡眠時將雙腿抬高或以32℃以下的溫水泡腳,都可助於腳部血液循環,同時減輕靜脈曲張帶來的不適感。吳志奮呼籲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雖較易引發靜脈曲張的現象發生,但通常此症狀在產後就會逐漸舒緩,建議婦女若在孕期發現嚴重的靜脈曲張現象,除了在生活中調理外,也可在做完月子、身體恢復產前狀況後,補充市面上以馬栗種子成份萃取的植物製劑,輔助改善及舒緩靜脈曲張症狀的困擾;另外,如症狀較為嚴重的婦女,可尋求專業醫師諮詢,再來規劃是否要以手術徹底解決靜脈曲張問題。

醫訊/乳癌常見手術

醫訊/乳癌常見手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隨著時代進展,乳癌手術也有更多選擇與變化,相對以往,比較不影響外觀與美形,這對乳癌女病友而言,是個大好消息。為此,乳癌防治基金會特舉辦「乳癌常見手術及最新發展」講座,當天將邀請私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洪進昇主治醫師主講,他將報告最新乳癌醫學資訊,活動需要事先報名,該單位歡迎病友家屬與民眾踴躍報名,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乳癌常見手術及最新發展時間:101年11月14日(三)下午13:30~15:30地點:乳癌防治基金會視聽教室(台北林森南路4-2號6樓)洽詢:02-2392 4115

蹲下後爬不起來!認識退化性關節炎

蹲下後爬不起來!認識退化性關節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機器用久了會磨損,關節用多了、用久了一樣會磨損老化;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醫療部骨科陳銘章主任表示,所謂退化性關節炎,簡單講就是關節面的軟骨磨損、老化,而造成疼痛、發炎、關節變形的疾病。若發生在膝關節,嚴重的話就會讓人蹲下爬不起來!陳銘章說,退化性關節炎是骨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特別是老年人在大於65歲以上的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有退化性關節炎,主要因為關節表面的軟骨磨損、軟骨細胞剝離來不及增生,造成軟骨層變薄,關節間隙變小,甚至磨損到軟骨下方的骨頭暴露出來,或壞死形成骨囊腫。其實退化性關節炎,不僅會發生在膝關節全身活動量大或需承擔重量的關節都可能發生,例如:指間關節、肩、肘、腕、脊椎、髖、足踝等,另外創傷,骨折或關節疾病,如僵直性脊椎炎及化膿性感染等後遺症,也會造成退化性關節炎,其他如體重過重、骨骼、神經、肌肉系統的協調性疾病,也較易發生退化性關節炎。陳銘章指出,現在的醫學觀念認為退化性關節炎不只是老化,還有「發炎」的因素存在,由於被磨損的軟骨,在關節內會被分解成會造成發炎的物質,反覆的發炎造成關節腫漲、疼痛,關節變形,骨刺增生,最後造成蹲下爬不起來。每個人都會年老,如何預防關節退化提早發生或已退化的關節延緩退化?陳銘章指出,關節受傷或發炎時,一定要好好休息及適當的復健,另外適當的補充一些營養素,如葡萄糖胺、膠原蛋白及軟骨素等,在生活作息上應減少蹲姿工作、上下樓梯應緩步放慢腳步,居家環境應做好預防跌倒的防護。

包藏愛心 36位藝人捐包響應公益

包藏愛心 36位藝人捐包響應公益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心智障礙者年齡結構已日趨高齡化,如今1/5的智能障礙者超過45歲,人數已達2萬人,合併智多障者計算更高達3萬人。因此,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舉辦第二屆「名人愛獻館」網路拍賣活動於11/12開跑,今年以「包」藏愛心為出發點,共募集36位藝人朋友共同響應,捐出50件時尚包款,象徵給心智障礙者「雙老化家庭」最大鼓勵的「抱抱」,拍賣所得將協助推行中高齡心智障礙者服務,即日起至12月3日在「Yahoo!奇摩拍賣」分二波進行公益競標,歡迎民眾踴躍參與。他們九成居住於社區中,身心功能退化比一般人快,和年邁父母形成「雙老化家庭」,於是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一方面提供居住服務,以小型化、社區化、家庭式模式提供照護;另方面,積極進入社區提供到宅服務,連結醫療、居家照顧、法律權益、社會福利等資源,讓「雙老化家庭」不再單打獨鬥。所需經費期盼民眾捐款支持。欲知詳情,請洽活動網址:http://www.diyi.org.tw/love.html。

高齡志工大愛精神 守護社區健康

高齡志工大愛精神 守護社區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為鼓勵退休長者參加志工服務,活絡社區事務參與,讓高齡者貢獻一己之力,貢獻其長才服務社區;內容為社區癌症防治、社區健走推廣、社區登革熱及肺結核、菸害防制、居家關懷、健康促進活動與講座協助、居家環境檢核、母乳哺育指導等。長者志工們深入社區服務,足跡遍及南港大街小巷,其中69歲的羅婆婆擔任志工後,對健康知識有更進一層瞭解,亦因參與健康篩檢,而早期發現有大腸癌,更以自身罹癌經驗,發揮大愛,積極從事癌症防治推廣工作,不遺餘力。66歲的廖伯伯更發揮他唱歌與作詞的興趣,帶領長者參與社區健走隊,透過編寫健走之歌及傳唱,凝聚健走運動共識,讓更多長者及社區民眾參與健走運動,進而讓長者培養運動興趣,獲得個人健康;另外75歲的李爺爺雖年紀大但老當益壯,從事防疫志工工作,不論社區進行登革熱疫情調查,肺結核防癆篩檢工作,總是一馬當先的為鄉親服務。還有更多長者志工默默為社區民眾努力,發揮大愛精神與溫馨在地人情味,用愛用行動無私付出守護居民健康。臺北市南港區健康服務中心許怡平主任表示,南港區65歲以上長者13,000多人,研究顯示健康促進活動有效推展,能使長者生活型態變好,減少看診、慢性病困擾、降低寂寞與憂鬱狀況。努力守護長者健康,讓長者可成功老化,擁有幸福健康的生活品質。

醫訊/如何讓藝術成為生命資源

醫訊/如何讓藝術成為生命資源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藝術治療是一種結合藝術和心理學療癒方法的專業領域。藝術治療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地方,與被治療者建立互信的關係,被治療者在治療過程中,透過藝術媒材,從事藝術表達,藉此傳達心象及釋放精神壓力。中華民國康復之友聯盟舉辦「如何讓藝術成為生命資源」,邀請到盛正德藝術家,他擅長以詩的意境融入畫作,讓作品不只是圖像,而是一幅幅充滿內心意境與憂鬱共處的畫作。心靈工坊出版公司也曾出版過他的《以畫療傷》、《時間的影子》、《永遠的下一站》等著作,他曾經透過藝術等其他方法療癒傷痛,走出陰霾,當天康復之友協會陳冠斌先生將擔任與談者,該單位歡迎民眾踴躍參加,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如何讓藝術成為生命資源時間:101年11月14日(三)下午13:50~16:00地點:慕哲咖啡館B1(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捷運善導寺站6號出口)洽詢:02-23951206 許雅筑 社工

他視力剩左眼0.01 不灰心且熱助人

他視力剩左眼0.01 不灰心且熱助人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眼睛為靈魂之窗,如得知即將失去視力,帶來的將會是錯愕與悲傷。日前,一位二十三歲的印尼少年,在六年前被檢查出,罹患罕見「纖維性骨腫瘤」的「纖維性骨增生異常」疾病,導致右眼失明,甚至連闔上眼睛都很困難,所幸經由台灣花蓮慈濟醫院治療,雖僅剩左眼的0.01的微弱視力,但能夠保有一點看見光的可能性,都讓這位印尼少年開心不已。陳培榕副院長解釋,纖維性骨增生異常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二,但像這位少年發生在顱底骨,又如此深入腦部、壓迫視神經,對病人的視覺功能造成影響的情形更加罕見。而這位少年原本,因為腫瘤擠壓,右眼根本閉不起來,經過數次治療之後,才恢復原來的外觀。陳培榕副院長表示,由於腫瘤分布在眼窩、鼻腔及顱內的部位,所以,由眼科、耳鼻喉科及神經外科團隊接力為少年進行手術,跟前兩次手術比較,這次因為蘇霏安已經成年,術後恢復進度比預期的還要好。然而,現在正就讀大學的他,雖努力治療,但視力僅剩左眼的不到0.01的視力,雖他當醫生的願望,已經不能如願,即使不能當醫生,他還是立志要用別的方式療癒別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為此少年特地自學吉他,藉由音樂分享自己的心情,幫助每顆受挫的心走出困境。

他糖尿病合併足底感染 險截肢!

他糖尿病合併足底感染 險截肢!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糖尿病為一現下社會文明病,但糖尿病病患,如不慎感染傷口,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日前,豐原醫院收治一名三十七歲陳姓病患,因為足底外傷紅腫、輕微發燒而送醫,經診斷後,竟為糖尿病足合併壞死性筋膜炎,差點導致截肢,所幸經過多次清創手術以及分層植皮手術,加以高壓氧治療,才康復出院。外科傅峰梧醫師指出,陳先生到院治療時足底傷口紅腫且有發燒的現象,初步研判是細菌感染,經64切電腦斷層顯示,傷口感染有逐漸向上蔓延至小腿的趨勢,因細菌會吃傷口的脂肪,更加容易再滋生細菌,若細菌持續感染擴散,最後終須截肢。他說明,壞死性筋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細菌感染,常會侵犯表皮及皮下組織、肌肉及肌膜,造成組織壞疽、壞死,最後侵犯表皮神經,致死率約31%,而截肢率亦有50%,因此為了避免截肢,僅能多次不斷的進行傷口的清創手術,所幸在筋膜切開術、分層植皮手術及合併高壓氧治療後,才得以治癒。而骨科李永恆主任解釋,高壓氧治療原理是將患者置於高壓氧艙內2.5大氣壓下給予間歇性100%純氧,治療時間約120分鐘。在高濃度氧分壓的情況下,組織內的氧分壓會增加達到平常10~15倍,在急性感染期可提高白血球的殺菌力,對部分的厭氧菌會產生直接的殺菌效果。陳先生說,自己本身有糖尿病病史,喜歡穿鋼頭鞋及靴子類的鞋子,或許是因為在密不透風的鞋裡養了細菌,也或許是因為浴室的地板不乾淨,居然會因為腳底一個破掉的水泡而感染壞死性筋膜炎這麼頑強的細菌,還差點要面臨截肢,因此希望能藉此提醒糖尿病患者,平時就算是小傷口也要謹慎處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