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一點都不寂寞!雖生重病高凌風笑容依舊

一點都不寂寞!雖生重病高凌風笑容依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生最寂寞的時刻,無非是臥病在床,卻無人慰問與關心的時候,但是他一點都不寂寞。躺在病床上的高凌風,雖高燒不退,罹患急性敗血症,全身血液充滿細菌在竄流,白血球數量飆高至10萬,疑似罹患血癌,可是他依然帶著笑容,因為小金(前妻),與兒子寶弟,相守在病床旁,讓他開心不已。高凌風於13日因胸悶、發高燒而送往國泰醫院急診,經診斷之後,可能罹患血癌,但是八個月未見的小金,卻著急地回去他身邊照顧他,為他擔心,為他忙,還四處尋找有關於血癌的資料。然而,因為這場病,讓身邊所有的親友都回來了,連最深愛的小金,也相守在旁。雖然生病,一頭散髮神情憔悴,但是高凌風還是笑著說,「你們不知道,這是最可怕的時刻,也是我最開心的一刻。」  

你想減肥嗎? 那麼你該遠離酒精!

你想減肥嗎? 那麼你該遠離酒精!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編譯)減肥對許多人來說,是長期抗戰,必須少吃忌口加上多運動,現在可能又該加上離酒精遠一點!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報告聲稱,酒精飲料佔了喝酒者全部熱量的16%,以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平均每天攝入100卡路里的熱量。對年輕人和男人來說,每天喝葡萄酒,白酒和啤酒會大幅增加卡路里的攝入量。因為一杯酒(不包括混酒)平均含100至150卡路里。一瓶12盎司的啤酒包含150卡路里,一杯5盎司的葡萄酒包含120卡路里,一小杯1.5盎司的烈酒包含100卡路里的熱量。酒精的熱量主要來自糖,據美國聯邦膳食指南建議,食品中不得添加超過5%到15%的糖或固體脂肪。而酒精飲料中含有大量的糖分,最新的研究顯示。美國人平均每日消耗的熱量遠遠超過了建議量的上限(15%),達到31%。研究報告指出,2007年到2010年,針對20歲以上1.1萬名所做的成人健康和營養檢查中發現,男性平均每天攝入150卡路里的酒精,女性平均為53卡路里。報告還顯示,年齡介於20到29歲之間的年輕男性每天從酒精中大約攝入高達174卡路里的熱量。年齡在60歲以上的婦女從酒精中攝入的熱量最少,平均每天33卡路里。研究人員發現,比起其他類型的酒精,男性更鐘愛啤酒。在他們每天攝入的熱量總數中佔103到150卡路里。啤酒,葡萄酒和烈酒對女性來說沒有分別,唯一的區別是收入高的女性比收入低的女性喝更多的酒。聯邦衛生官員建議,人們應該適度飲酒,女性每天控制在一杯酒左右,男性每天大約兩杯酒。最新的研究結果表示,19%的男性和12%的女性每天的飲酒量遠遠超過了所建議的攝取量。(照片翻攝自/Medical Daily)

誇張!男子不想花錢 社會資源隨意用

誇張!男子不想花錢 社會資源隨意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竟然有這樣胡鬧的民眾!新北市一名男子疑因私人需求,要求警方以巡邏車將他載往台北市警察局中山分局,但警方拒絕。隨後,男子表示自己身體不適,當消防救護人員到場支援,男子卻開始和警、消對嗆,誇張行徑被路過民眾錄下上傳到網路平台。新北市消防局日前接獲警方轉報,一名男子因打架受傷、自稱身體不適需要就醫,勤務指揮中心立即派遣消防救護人員前往協助。但救護人員到達現場後,發現該名男子身體無恙,還能在樓梯間和警察對嗆,經詢問後得知,男子幾天前在向台北市警察局中山分局報案,原先要求警方以巡邏車載他到中山分局查詢辦案進度,但警方拒絕。隨後,男子開始說自己胸口悶、不舒服,警方基於維護男子生命安全考量,通報消防局派遣救護車支援。消防局救護人員到場,男子要求救護車將他載往鄰近中山分局的台北馬偕醫院就醫,如此濫用社會資源的行為,當場被警方制止。影片中,男子一直向警方說自己胸悶不適,要從新北市到台北馬偕就醫。但警方告知男子,如果身體不舒服可以協助其前往就近的醫院就醫,並告知男子現在所使用的都是社會資源,切勿濫用。未料男子回嗆,社會資源是要用在他想用的地方,相當誇張。圖:男子濫用社會資源的誇張行徑,被民眾錄下PO網。(圖片/截自Youtube)

巴國女孩來台動顏面手術 始展笑顏

巴國女孩來台動顏面手術 始展笑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來自巴基斯坦的碧碧,原本是一位不愛說話,害怕接近人群的小女孩,甚至他講的話,也只有父母聽得懂;這名才七歲的小女孩,因為是先天重度顱顏患者,造成眼距過寬、眼眶上下異位、複雜性顏面裂與顎裂,且兩眼上還長了上皮樣腫瘤,幸好,碧碧經由台灣各界的幫助,送來台灣進行開刀,終讓她可過上童年的生活。碧碧在台灣羅慧夫基金會、外交部和長庚醫院聯手協助下,去年來台修補顱顏缺損,今年9月底再來台進行第二階段手術,手術相當成功,預計下週返鄉。而幫碧碧動刀的醫療團隊,成功將碧碧顏面裂隙寬度,減為1.5公分,兩眼對稱度也大幅改善,把先天破損的裂隙縫合。這次來台則是進行鼻翼修復與調整兩眼眉毛間距,修補後臉部外觀更為完整。她的父親表示,從前她很怕陌生,附近鄰居小孩也因為她的樣子,而不敢與她做朋友,但是現在,已經可以正常的去上課,也開始敢與人互動,她終於可以展開正常的童年生活了。

防治腦中風 衝風特攻隊連橫出擊!

防治腦中風 衝風特攻隊連橫出擊!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日夜溫差大,導致許多老年人或是三高族群,容易產生腦中風的症狀,而腦中風嚴重者可能全身癱瘓或死亡;為此,台中豐原醫院成立「衝風特攻隊」結合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復健科、中醫科等單位提供腦中風病友醫療諮詢及照護,希望能對抗腦中風,讓腦中風的病患醫療品質更加進步。神經內科主任洪良一解釋,腦中風是因為腦血管發生病變引起腦神經組織破壞所引起,一般可分為三種,缺血性(腦梗塞)、出血性(腦溢血)及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小中風),而缺血性中風是目前最常見的腦中風,秋冬是腦中風好發的季節,若發現有嘴巴歪斜、單側手腳麻木、突然說話不清楚、視力模糊、步伐不穩或眩暈等,即要小心是否有腦中風的危機李明輝院長表示,衝風特攻隊結合了各科醫療團隊的疾病照護,若本身有糖尿病、腎臟病或高血壓的患者都要小心有腦中風的危機;而中風患者日常作息除了自己不方便外,更需要仰賴家人的照顧與支持,且復健的路很漫長,需勇敢面對疾病所帶來的挑戰,才能提升日後的生活品質也能減輕家人的負擔。(圖片來源:由台中豐原醫院提供)

齒列不整及早介入 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齒列不整及早介入 把握黃金治療時機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採訪報導)每個人都希望有整齊的牙齒,但有些人卻因齒列影響口腔健康與日常生活,造成齒列不整的原因很多,矯正治療前的評估與鑑別診斷,一直是達到完善治療的不二法門。牙科醫師說,牙齒矯正治療有五次的黃金時機可以好好把握。但是可以使用拔牙、微植體當做暫時性的支抗裝置(TAD),配合顎間橡皮筋使用改變咬合平面等手段,使用掩飾性矯正來矯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醫師賴智信表示,牙齒矯正治療可依患者的齒列狀態分為五期。賴智信進一步說明,在4~6歲的乳牙齒列,若出現齒列不整情形,首先要看患者是否有特定的口腔癖好或習慣,例如:吸奶嘴、吸手指或咬手指、咬筆等習慣。這常造成患者的前牙局部開咬,吞嚥時造成患者舌頭前伸。吸吮的肌肉壓力,則會造成患者的牙弓狹窄,可能造成之後的恆牙齒列擁擠。此外,若因後牙的反側錯咬,造成患者咬合產生功能性位移,此時也應該盡早介入治療。對於已經沒有生長潛能的患者,第五階段的恆牙齒列期,此時來做矯正的患者,統稱為成人矯正患者。此時所做的矯正治療,因為已經沒有生長潛能,所以無法利用生長引導的方式來改善病人的上、下顎間差異。但是嚴重程度的上、下顎間骨性差異,賴智信建議患者接受正顎手術配合矯正治療,來達到其美觀與功能的改善。

小孩突然無法行走?脂肪瘤造成

小孩突然無法行走?脂肪瘤造成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明明還是一個活潑亂跳的國小孩童,怎麼會突然沒辦法行走,排尿變得困難,且需要動脊髓手術呢?日前,一名斗六國小男童,兩年來無法行走排尿困難,到成大斗六分院診療,經小兒科陳俐文醫師診斷並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其薦椎有脂肪瘤,並延伸至脊髓腔內拉扯到脊髓神經,才造成病人無法行走與排尿。陳俐文表示,其實兒童脂肪瘤是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患者於出生時未做脊柱超音波檢查,因此錯失治療良機。他解釋,脊柱超音波是一個方便又安全的檢查,無放射線不會引起細胞病變且檢查過程快速又準確,加上檢查時無需麻醉,是適合嬰兒最好的檢查選項。但檢查時間受限於剛出生一個月內的嬰兒,因為新生兒的脊椎骨縫隙還可以容許超音波一窺究竟,如果超過這個年齡,檢查方式則跳脫不了含放射線或是需要麻醉數十分鐘的影像檢查。然而,脂肪瘤若在新生兒時期不察,往往要等孩子動作發展遲緩才就醫,甚至就醫時已經影響到排尿解便的功能,導致可能於孩子身上留下一輩子的神經後遺症。而尾椎生殖細胞瘤,雖有許多是良性,但是少部分為惡性腫瘤者,除了手術之外還需合併化學治療。因此,早期診斷早期處理,對預後恢復相當重要。對此,陳俐文呼籲.脊柱超音波是新生兒專屬的檢查,它快速安全的特性,適合用來篩檢懷疑脊柱病變的嬰兒,尤其是下背部有外觀異常者,更是需要提高警覺。(圖片來源:成大醫院斗六分院提供)

景美女中「無飲料日」 行動支持兒童健康

景美女中「無飲料日」 行動支持兒童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年有690萬名孩子活不過5歲生日,亦即每4.5秒就有一名孩子來不及長大,他們大多都死於可預防及可治癒的疾病。挽救5歲以下兒童健康其實並不困難,在台灣,一杯飲料要花費新台幣20~50元不等,然而,治療兒童嚴重腹瀉的電解質葡萄糖口服液,卻只需新台幣10元就可購得,一杯飲料就能夠挽救多少條幼小的性命免受死亡的威脅!有鑑於此,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全台民眾一同於今天響應「無飲料日」行動,在今日,「無飲料日」的行動火苗延燒全台,截至目前為止,全台已有超過46所中學,18,569名學子熱情響應。而曾參加世界公民服務暨研習營,現就讀台北景美女中二年級的李凱心、劉茜榕同學,以及受她們感召而願意投入行動的王思婷、羊思諭同學,則在校園發起了「無飲料日」行動,李凱心表示,只要捐出一天的飲料錢,就能幫助更多兒童活過5歲,這是學生能力所及的事,同時也能夠讓更多人了解世界的景況。學生們首先運用網路來傳遞消息,在臉書上設置「景美人站出來」行動頁面,呼籲全校響應「無飲料日」。而在今天的活動現場,學生們設立了一面手印牆,上面蓋滿學生比「五」的手印,並請同學踴躍簽名蓋印,象徵「手」護兒童健康,並且在合作社放飲料的冰箱上,合作社也讓學生貼上手繪的呼籲標語及封條,希望同學看到後能受到感動而踴躍響應。「無飲料日」行動得到全校的支持,中午12點合作社最多的時候,同學進合作社時都會互相提醒:「今天是無飲料日唷!」以往冰箱前面聚集許多同學挑選飲料的場景,今日完全不復見,同學幾乎都是購買固體的食物或用品,鮮少有人購買飲料。超過18,000名台灣學子自發性發動「無飲料日」行動,捍衛5歲以下兒童的健康,台灣世界展望會再次邀請您以行動5步驟,與全世界的熱情民眾,一起為兒童生存權努力。響應「兒童健康立刻行動」,一些簡單的行動,就能幫助世界上的兒童健康、快樂的長大!(照片為:學生發揮創意,在合作社冰箱貼上標語/台灣世界展望會提供)

醫訊/心理學家教你覺察情緒與念頭的變化

醫訊/心理學家教你覺察情緒與念頭的變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靜坐冥想是一種結合瑜珈的靜坐方式,在過程中需覺察當下的呼吸,逐步調整情緒起伏,進而緩解壓力,放鬆自己。目前廣泛應用於醫學、諮商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健康照護等領域。想要在平常就能心性平穩,不受外在壓力而起伏?西方心理學專家依據東方古老宗教的理論及靜坐方法,發展出一套方法來幫助現代人處理情緒與壓力。心理學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幫助察覺到日常生活的情緒或生理變化,進而了解產生變化的源頭,也就是念頭。產生覺察,則能讓如脫韁野馬的心暫時止息。有鑑於此,佛教四諦學會特舉辦「生命關懷系列活動-覺察情緒與念頭的變化~靜坐的基本功」,當天將邀請李宜蓉博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諮商心理學學位)帶領,她除了講解外,也會帶另聽眾來靜坐放鬆實作體驗,李博士的經歷如下:紐約市立醫院實習心理師、 紐約大學醫院實習心理師、西奈山醫院實習心理師、哥倫比亞大學附屬社區衛生中心實習心理師、淡大諮輔組諮商師、警大心理學講師,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生命關懷系列活動-覺察情緒與念頭的變化時間:101年11月18日(日)下午14:30~16:00地點:台北中山北路2段59巷5號4~5樓(近捷運雙連站1號出口或國賓飯店站牌)洽詢:02- 2531 5300

醫訊/第一型糖尿病飲食面面觀

醫訊/第一型糖尿病飲食面面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是一種慢性新陳代謝疾病之一。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是兒童,第一型糖尿病也可能發生在其他年齡層,也常見於青少年時期,以前又被稱「幼年型糖尿病」。為了協助第一型糖尿病友飲食更便利,財團法人天主教康泰醫療教育基金會特舉辦「自由自在 快樂吃」活動,邀請耕莘醫院康甄真營養師主講「第一型糖尿病飲食面面觀」,之後還安排「外食實戰演練」與「綜合討論」,參加對象為第一型糖尿病友家庭,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第一型糖尿病~自由自在 快樂吃時間:101年11月18日(日)上午09:30~11:30地點: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三段245號8樓洽詢:02-2365-7780轉19 林先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