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別小看我們! 身心病友作品義賣

別小看我們! 身心病友作品義賣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南市醫身心科於今﹝17﹞日起,舉辦為期一週的年終愛心義賣活動。這是屬於病友們的大日子,也是身心科病友自我實現和肯定的重要活動。許多病友因受到疾病症狀或病程的影響,導致生活中自我照顧、工作能力上的減退,或常出現社交退縮、低自尊等情形。舉辦活動之目的,不僅為了籌措平時復健治療所需要的經費,也是讓病友們能夠在一個感覺安適、支持的環境下,透過擺攤活動來增加人際互動,展示及販售復健作品提升自信心與自我肯定。今年除了跳蚤市場、各式代售商品外,病友更藉此機會展現一年來的復健成果,為呼應本次義賣的主題,南市醫身心科病友們特別親手設計專屬的明信片,並將平時園藝復健所栽種的花苗,加工製作成充滿生意的盆栽作品,以他們無限想像空間裡自由創作,盡情揮灑出生命中各種色彩,每一份作品,都充滿病友們無比的勇氣和最真誠的心。此次也藉由年終義賣的機會,幫本院身心科病友小玫,設立一個『心』境創作展示區,展示小玫平日的畫作並進行義賣,小玫亦在現場分享她創作每幅畫作時的心中想法,她也希望這些畫作除了勉勵自己再接再厲,繼續再創作出一張張用『心』出發的作品外,更能激發所有同樣為生命奮鬥的朋友們,一起加油!(圖片:台南市立醫院提供)

無法化妝又瞎撞 她視差竟達七百度!

無法化妝又瞎撞 她視差竟達七百度!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你知道視差過大的話可能會因為視力不平衡而產生頭暈、甚至走路亂撞玻璃門的窘境嗎?一名34歲的林小姐自國中起即有一眼遠視、一眼近視的視力困擾,20多歲時還可靠著眼睛睫狀肌,調節遠近焦距,但是年過30以後,由於睫狀肌調節力變弱,視差已達700度,近幾個月來嚴重到不僅走路看不清楚地面及商店玻璃門!連化妝時都看不清自己五官,讓愛漂亮的她感到苦惱不已。眼科醫師王孟祺表示,林小姐左眼遠視度數已達400度、右眼近視度數也近300度,視差高達700度。而視差200度以上就算過大,以門診病患來看,大約有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的人有視差過大的困擾;這名林小姐目前動完雷射屈光手術後,已成功解決一眼遠視、一眼近視所造成的兩眼視差700度的問題,手術後兩眼裸視力均達到1.0以上,不再因視力不佳造成生活不便。但人人都適合這樣的雷射手術嗎?王孟祺指出,要視眼睛角膜體質條件而定!也就是說角膜在去掉角膜瓣之後的厚度需要達到250um以上才能施以雷射手術,他舉例自己就是屬於角膜體質條件不足的情況,無法進行雷射手術。另外還有需年滿18歲、度數穩定,無其它視網膜病變等疾病問題。這項手術術後恢復期雖然只要2-4小時,但是術前的前置作業及評估卻是不得馬虎!王孟祺說,比如有配戴軟式隱形眼鏡的就需要先停戴3天,而硬式的則需要停戴2周;有乾眼症的也需要先找出乾眼症的成因,總之,術前評估是很重要的,每個人的眼睛條件不一樣,民眾也應該有個基本認知,那就是有視網膜病變問題等應該要先治療好眼疾才來評估雷射度數手術的可行性。王孟祺補充,雖然科技日新月異,手術與機器不斷進步,但提醒民眾在求診時要注意醫療品質與技術,切勿貪圖便宜而傷害了寶貴的眼睛,手術前要經過專業評估,充份與手術醫師面對面溝通,確認治療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術後要遵照醫囑進行術後照顧與定期追蹤檢查,才能達到最好的屈光雷射治療效果。(圖/記者廖詠琦拍攝)

一天3份蔬果 六周就有好氣色?!

一天3份蔬果 六周就有好氣色?!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採訪報導)誰不想要好氣色?但先別急著詢問要做怎樣的醫學美容療程;其實肌膚的好氣色關鍵在於蔬果的攝取量是否足夠!肝膽腸胃專科蕭敦仁醫師表示,根據一項國外實驗報告證明,每日多攝取2.9份蔬菜者,能讓肌膚由內而外持續亮白,且實驗六周,就看見差異。蕭敦仁引述國外最新學術論文,實驗結果顯示,多吃蔬菜水果,六周內就能有效地亮白肌膚!實驗過程為吃蔬果者與不吃蔬果者,共35名20來歲的年輕人進行六周的肌膚比較,密切追蹤後以拍攝下來的照片進行比較。證實結果指出,每日多攝取2.9份蔬菜者,明顯更健康,若多攝取蔬果食用量達3.3份蔬菜,肌膚顏色明顯地改變,看得出顯著的好氣色,且更加迷人!蕭敦仁建議,平均每人每天應多攝取3份的蔬菜。蕭敦仁說,國人平均纖維質攝取不足,建議每日皆攝取多樣、多種、多顏色的蔬菜,例如紅蘿蔔、洋蔥、黑木耳、高麗菜等,讓身體吸收大量胡蘿蔔素,有助於體內環保與亮白肌膚。他補充,纖維質攝取量不足則易有便秘情況,導致排便不順,並造成心血管及肝臟的負擔。大腸吸收宿便的毒素就將其反應在肌膚,出現如冒痘痘等狀況。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便秘者發生大腸癌的機會是一般人的2倍。皮膚科醫師鄭國良也說,靠擦保養品、打美白針,不一定就能擁有亮白好氣色,想呈現好膚況,還是需要多吃蔬菜並尋求正確指示,用錯方法小心還造成反效果,肌膚越搞越差!(圖/蕭敦仁醫師提供)

眼妝過後......要怎麼卸妝才能依舊美麗?

眼妝過後......要怎麼卸妝才能依舊美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化妝,已經成為女性出門前的必備步驟,而眼部的妝容更是整張臉的重點。但是,要怎樣卸除眼妝,才能夠防止眼部的脆弱皮膚,不被傷害,依舊細緻呢?蔡宗樺醫師在書中提到,眼部肌膚非常脆弱,只有選用溫和的卸妝產品,才能減輕對眼周柔嫩肌膚的刺激。然而,近年來常有女性因為不滿意自己睫毛的現狀,希望能更濃密變長俏,而常使用睫毛膏、眼線液。但是,蔡宗樺說,睫毛膏和眼線液等焦油型污垢,若無法徹底卸除乾淨,會造成肌膚慢性發炎,進而形成眼部周圍肌膚色素沉澱。因此,務必使用眼部專用的卸妝產品,徹底清除化妝的痕跡。但是,眼部的卸妝產品是不是號稱越強效就越好?蔡宗樺解釋,針對眼部高彩度的彩妝,有些人特別使用強力的卸妝液,其中加入去脂力強的界面活性劑,以及可解油的化學溶劑,雖然不會立即有紅腫刺痛的副作用,但長期使用卻會破壞正常角質細胞。結果卸完妝,眼睛周圍的皮膚卻越來越乾燥,細紋就會出現。因此,蔡宗樺提醒,對眼部肌膚來說,溫和的卸妝油是較安全的選擇。此外,也要避免用卸妝棉或卸妝濕巾過度磨擦眼部肌膚,以免造成外力性的慢性發炎和色素沉澱。

臉上皺紋一條條 電波拉皮促改善?

臉上皺紋一條條 電波拉皮促改善?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是愛美的民眾嗎?台灣醫美,近期來在台灣廣泛流行,除了女性愛美之外,連男性也開始顧起臉上面子來,對於醫美接受度也日漸提高。在過去,皮膚雷射,經常被認為是「手術」,或是有皮膚疾病才進行的治療,但是,因為科技不斷進步,因此雷射在現今,也開始被認為是種「保養」的手法。而台灣皮膚科醫學會指出,根據統計,至2010年全球醫學美容雷射市場產值已高達美金10億美元,每年大約以9~10%速度蓬勃發展,而一般民眾對於透過雷射治療來改善肌膚問題的接受度也大幅提升。過去雷射治療往往被視為一種解決肌膚病症或是一種治療手術,然而,隨著醫學美容的多元發展以及消費水平的提升,過去幾年,雷射治療由「皮膚治療手術」,儼然躍昇為女性追求自信、美麗的一種「肌膚美化過程」。然而,年紀越大,臉上皮膚也開始出現一條又一條的皺紋,台灣皮膚科醫學會說,皺紋可以經由非侵入式的電波拉皮進行改善,而皮膚科彭賢禮醫師也認為,電波拉皮對眼週的拉提可達到不錯的改善目的。皮膚科曾忠仁醫師也指出,電波拉皮屬安全且無侵入性的懶人塑身保養法。

流感疫苗迷思? 醫:接種較能預防

流感疫苗迷思? 醫:接種較能預防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施打流感疫苗到底會不會有副作用?疾病管制局解釋,其實流感疫苗副作用少見,偶有局部輕微反應及類似感冒症狀。對此,日前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醫師黃玉成就呼籲民眾,勿害怕而不接種疫苗,施打流感疫苗才是有效預防流感的辦法。除非是對雞蛋的蛋白質過敏、六個月以下幼童、過去注射流感疫苗發生不良反應、經醫師評估不適合或是發燒或急性疾病患者,並不適合施打流感疫苗,其他符合施打條件的民眾,應盡速接種疫苗。施打流感疫苗不能預防感冒,流感症狀雖與感冒有些相似,但流感的傳染力極強,症狀較嚴重,整個病程可能長達14天,更可怕的是引發併發症,嚴重的會造成死亡。因為每年所流行的流感病毒株不相同,因此需要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才會產生保護力。依據疾病管制局指出6歲以下幼童罹患流感後產生併發症機率為一般人的4倍,併發症死亡機率為一般人7倍,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主任張賢助提醒年底即將進入流感流行期,及早讓幼童接種疫苗可獲得足夠的保護力免於流感的威脅。

平時定期篩檢 固腎保健康

平時定期篩檢 固腎保健康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台灣慢性腎臟病罹患率居高不下,高達九成患者不知罹病,慢性腎衰竭2005年發生率世界排名第一。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結果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有四成患有三高之任何一項疾病,另台灣腎臟醫學會2007年資料顯示造成國人新增洗腎三大原因:分別是糖尿病、腎絲球腎炎及高血壓,可見三高控制對預防慢性腎臟病之重要性。慢性腎臟病早中期症狀不明顯,認知率不高,在台灣,潛伏的病患估計約250萬人,約11.9%。年紀超過40歲,腎功能每年退化1%,老年人隨著歲數增長,罹患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提高,又常因病需要用顯影劑做影像檢查,或常因關節及肌肉痠痛吃止痛藥,使得老人成為慢性腎臟病最大族群。從自我監測健康做起,當身體感受到如浮腫、排尿異常、腰酸背痛、或貧血、疲倦、看近物吃力等症狀時能夠立即求醫診治。建議慢性病腎臟病高危險群,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者,請定期及落實123檢查:1、尿液檢查2、抽血檢查腎功能血糖血脂肪3、血壓等篩檢是早期診斷慢性腎臟病的不二法門。另民眾可多多利用基隆市衛生局每年舉辦免費健康篩檢暨衛教宣導,能降低慢性腎臟病的發生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阻止腎功能的惡化。

醫院主動關懷 年長者直呼真貼心!

醫院主動關懷 年長者直呼真貼心!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於12月份配合社區關懷據點活動時間,進行四場失智症衛教及極早期失智症篩檢活動,第三場篩檢昨天上午在平林里社區關懷據點舉行,目前共篩出13位有異常的民眾,將安排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讓患者早期接受治療,改善罹病後的生活品質。 雲嘉地區是臺灣人口老化情況最嚴重的縣市,潛在的失智症患者也更多,加上鄉下老人家獨居情況較大都市普遍,若沒有親人隨時在身邊關照,更不易發現失智症的早期症狀。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內科於今年九月成立失智症中心,在神經內科曹汶龍主任的推動下,已陸續舉辦多場失智症家屬支持團體活動,邀請家屬帶病人一起來參加,也積極培訓關懷志工,走入社區發掘極早期患者。 為了擴展失智症早期篩檢的廣度,曹汶龍主任陸續拜會古坑鄉及大林鎮等鄰近鄉鎮首長,說明失智症中心的運作模式及所提供的服務,在古坑鄉長林慧如及大林鎮長黃貞瑜的全力配合下,陸續安排失智症團隊及志工進入社區,舉辦失智症衛教講座。為了方便民眾就診,只要是透過社區志工篩檢出異常的民眾,醫院會主動聯繫預約失智檢查,讓民眾在一天內即可完成檢查及門診,免除來回奔波之苦。90歲的黃阿公平時就會參與社區活動,昨天對於慈濟醫療團隊能來關心老人家的健康,非常感恩。 「失智症從得病到不能走,甚至往生,只有10年的時間,但常常在發病5年後才被發現。若是能早期發現,可以接受治療,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也能爭取時間做自己想做事。」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心理師許秋田,在每一場篩檢活動中,以簡單的用語向阿公、阿嬤們介紹何謂失智症。 許秋田表示,目前臺灣的醫院大多只做失智症治療,至於早期篩檢及晚期的安養,則較不被重視,因此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決定走入社區,找出早期患者,給予治療、陪伴,而不只是在醫院等病人來,日後更希望能設計出良好的安養環境,讓晚期失智患者能活得有尊嚴。(圖片: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提供)

清水沖洗蔬菜根部 可減少農藥殘留

清水沖洗蔬菜根部 可減少農藥殘留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現代人飲食注重養生,蔬菜、水果更是不能少。新北市政府衛生局就於11月抽驗11件新北市傳統市場、超市及青果行生鮮蔬果食品農藥殘留量,結果皆符合標準。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長林冠蓁表示,有農藥殘留的蔬果,多是因為農友搶收。民眾食用後會可能會出現過敏或不適症狀,建議民眾選擇具有良好信譽的商家產品,且於食用前應多加清洗。林冠蓁說明,清洗蔬菜時應以清水沖洗蔬菜根部、將根部摘除,再以清水浸泡10到20分鐘,之後再沖洗2至3遍,才能減少農藥殘留,並建議去皮或避免食用根部,來減低農藥的殘留,以確保自身安全。衛生局也時呼籲農友於栽種蔬果施用農藥,應符合相關法令,若反食品衛生管理法,可新臺幣6萬元以上600萬元以下罰鍰。

宜蘭腹瀉案例增 洗手、打疫苗防流感

宜蘭腹瀉案例增 洗手、打疫苗防流感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及宜蘭縣衛生局監測發現,宜蘭縣已經連續3週出現腹瀉案例,佔醫院門診、急診就醫民眾中4成5。而台灣已進入流感流行期,因不同於一般感冒,容易併發肺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尤其是六十五歲以上老人、幼兒為高危險群,最有效的預防方法就是施打流感疫苗。根據疫情監測資料,去年流感併發症病例,造成死亡案例絕大多數病例都沒有施打流感疫苗。疾病管制局表示今年截至12月5日為止,幼兒流感疫苗全國使用率僅有6成。由於六歲以下幼童罹患流感後產生併發症的死亡率是一般人的七倍,接種流感疫苗才會產生保護力,並降低流感併發症的機會。家長應儘速帶家中幼兒施打疫苗,除了預防流感,也可降低嬰幼兒因流感引起的住院率。目前前正是腸道諾羅及輪狀病毒好發時節,也是造成嚴重腹瀉最常見的致病原因。因此,宜蘭縣衛生局局長劉建廷呼籲民眾出入公共場所,應加強洗手、保持環境清潔及通風,落實個人衛生好習慣,生病不上班不上課,讓大家安心度過這段傳染病高峰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