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有處方箋才能買 藥局不得違賣克流感

有處方箋才能買 藥局不得違賣克流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截至14日止,目前中國大陸已累計人類H7N9流感確診病例數60例感染,其中13例死亡。國內統計通報人數68例、67例排除,1例待檢中。台南市衛生局表示,克流感是處方藥物,非經醫師處方,不得自行購買濫用,藥局亦不得非經醫師處方,自行調劑供應於民眾。倘社區藥局未依據醫師處方箋擅自販售處方藥,經查證屬實,將依據違反藥事法規定,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15萬元以下罰鍰。服用克流感藥物一般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噁心、嘔吐、腹部疼痛和頭痛等情形,如有上述情形發生,請民眾勿自行停藥,應回醫療院所與醫師溝通,以免延遲病情治療,並請民眾食用禽肉(含蛋類)需完全熟食,並應落實勤洗手等個人衛生措施,以維護身體健康。衛生局再一次提醒民眾,處方藥克流感須經醫師進行專業診斷後開立處方,再將處方箋交付藥師調劑,切勿自行購買,以免受傷害。並再次呼籲社區藥局不得無處方擅自販售處方藥品,若經查獲將依法處分外,如造成消費者重大傷害,另應負刑事及民事賠償責任。

改善脊椎側彎 醫:姿勢正確、多運動

改善脊椎側彎 醫:姿勢正確、多運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智慧型手機、3C產品等科技發展迅速,造就了許多低頭族,更導致青少年低頭族脊椎側彎激增兩成!台北康寧醫院骨科醫師陳博光表示,正常的脊椎從正面看應呈流暢直線,若正面變「C」、「反C」甚至「S」型彎曲,就是有脊椎側彎的問題。近來因後天姿勢不良造成脊椎側彎的患者有增多的趨勢,主要年齡層集中在9至18歲的青少年族群。陳博光解釋,因骨頭尚未發展成熟,加上荷爾蒙、性別以及外在因素等都是原因,使青少年易產生脊椎側彎。但可別以為成年人骨頭發展趨於成熟就不容易脊椎側彎,陳博光說,成年人韌帶、關節易受傷、受損,都對脊椎側彎會帶來不良影響。陳博光進一步指出,側彎度數若超過40度就屬於重度,若超過70度恐會壓迫心肺及腸胃,危及生命,若壓迫到神經更會導致雙腳無法行走。提醒民眾,脊椎側彎易造成頭痛、頸痛還有腰痠背痛等問題,嚴重更會致命,不得不重視。陳博光建議,除了姿勢要正確以外,多運動也是一種預防、改善的方式,可使肌肉均衡發展,而青少年最好每6至9個月就要定期檢查脊椎是否有側彎,及早治療,把握孩子脊椎矯正的黃金時期。(圖片/記者劉麥文攝影)

長期失眠 記憶力恐衰退

長期失眠 記憶力恐衰退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你是失眠患者嗎?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宋光迪醫師表示,一個人若經常性的睡眠減少,或不易入睡,或睡後易醒,或醒後不易再睡,甚至徹夜不眠,在一週之內至少出現三次,且持續了一個月以上,同時伴有社會與職業功能的損害,如:健忘、工作效率變差,即是失眠。失眠可說是文明社會的產物,也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甚至很多人已習慣失眠,認為這是正常的,不用太擔憂,但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李啟光醫師表示,一個人一夜好眠才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中醫認為此種生理現象主要是肝心脾腎血彼此協調合作的結果,若是在生理現象中的任一環節出了問題,就會導致失眠。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的調查,約五分之一的台灣人深受失眠之苦。宋光迪表示,失眠會讓人的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甚至變得脾氣暴躁、攻擊性強,還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容易產生器質性的疾病,所以有失眠情況,最好是及早就醫,才能早日免除失眠所帶來的苦惱。(圖:奇美醫院提供)

北市倡反毒 助青少年停止藥物濫用

北市倡反毒 助青少年停止藥物濫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年一度的縣市毒品防制績效考核,今日由法務部蔡常務次長清祥帶領,與衛生署、法務部、教育部、社會司、警政署、勞委會等中央代表,及中華民國觀護協會程又強理事長共同視察「臺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執行成效,市長郝龍斌表示,臺北市政府對於推動毒品防制工作一向不遺餘力,除整合各局處、民間單位及司法保護等資源平台,共同致力於宣導、防毒、緝毒、戒治、轉介、輔導、及職訓等各項毒品危害防制工作。郝市長表示,鑑於青少年族群濫用愷他命(Ketamine)情況嚴重,北市加強校園及青少年等藥物濫用防治業務,推行「臺北市青少年藥物濫用整合計畫」,辦理「青少年藥物濫用防治專業協助整合計畫」,適時提供醫療及協助,進而幫助青少年停止藥物濫用之行為,另積極推動「校園Ketamine打擊專案」,為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現階段辦理重點業務之ㄧ。北市自101年9月開始,更和臺北地檢署及士林地檢署合作辦理「防毒金三角」計畫,將追蹤輔導對象擴及保護管束中及緩起訴之藥癮者,強化毒防中心、檢察機關及社區家庭的支持輔導網絡,以司法強制力增強藥癮者戒毒意願,一方面提供身心癮戒治之醫療服務,並配合完善的支持系統,協助其調整生活態度與習慣,進而協助就學、就業,以回歸社會。

C肝無疫苗預防 一拖再拖恐成肝癌

C肝無疫苗預防 一拖再拖恐成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61歲何女士,十年前就檢查出感染C型肝炎病毒,卻一直未積極治療,這幾年由於肝功能指數持續上升,擔心肝臟出現問題,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治療,完成半年療程後追蹤,已幾乎驗不到病毒量。肝膽腸胃科醫師表示,C型肝炎患者在經過24至48週的治療後,都有高達七成以上的治癒率,提醒患者要及早治療,以免轉變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何女士因本身缺少醫療資訊,加上當時健保尚未開放C肝治療給付,自費治療費用高,她以為只要持續服用保肝藥就好,沒想到這幾年肝功能指數不降反升,數字從原本的50上升到80左右,超過正常值兩倍,病毒量也高達5萬多。 看著數值持續上升,何女士擔心肝臟出現問題,因此到大林慈濟醫院找肝膽腸胃內科洪宗興醫師諮詢和檢查。洪宗興醫師表示,接受C肝治療的何女士,在第二個月後就檢驗不到病毒量,但為了確保C肝病毒不再活躍,因此做完半年的療程,目前何女士血紅素已經恢復到正常值,而且治療後持續追蹤六個月以上,也檢驗不到C肝病毒量,確定治療成功。 洪宗興指出,肝炎至今仍是造成肝癌的主因,尤其是B型和C型肝炎,這兩者佔最大宗,目前新生兒一出生就會接種B型肝炎疫苗,因此B肝有逐漸減少的趨勢,而C肝因為沒有疫苗,加上治療過程副作用大,許多人對治療產生恐懼感,是未來併發肝癌的一大隱憂,而C肝如果不積極治療,經過若干年後,有部分的人會轉變成肝硬化,甚至變成肝癌。 洪宗興醫師建議,C肝患者要及早治療,千萬不要久拖,治療前,患者以及家屬可以先跟醫師詳細溝通,對療程做進一步了解,減低恐懼感,增加治療的信心度,才能儘早恢復健康。

樂閱讀/自己下廚的4大好處

樂閱讀/自己下廚的4大好處

我很愛上市場買菜,而且幾乎天天在家做午餐和晚餐!但是,千萬別誤會我太太Sandy不下廚,因為她可是我最重要的「幫手」!而我們家之所以天天開伙,除了因為我對「烹飪」很有興趣,同時,也是因為我愛熱鬧,很喜歡與親人朋友聚在一起共享「在家吃飯」的感覺!加上自己作飯有「衛生.健康.經濟.快速」4大好處,所以我樂當「家庭煮夫」,每天都享受「動手做菜」的幸福!• 自己下廚好處1/食材新鮮!自己買菜、煮菜,最清楚當天買的食物品質及保存期限。不管是傳統市場、百貨公司超市,還是量販大賣場,各有值得挑選的「好食材」。而無論在哪裡採買,「當令」、「新鮮」總是我挑選食材的首要原則。• 自己下廚好處2/調味健康!自己做菜,可以依照家人的口味喜好、健康需求來做調整。我們家成員含「老中青」三代,各有不同的喜好需求,如老人家剛動膝關節手術,需要多補充含膠質和鈣的食物;女兒正逢發育,需要多一點蛋白質;而我在減重期、怕膽固醇太高、喜歡多菜少肉……,只要能自己下廚,就比較能夠精準又貼心的照顧到每個人的需要。• 自己下廚好處3/省錢實惠!一般餐廳的食材成本,大概佔定價消費額的25%,也就是說,你花100元吃的東西,實際用料成本大概只有25元。而以近3年來,我在家煮了超過1千5百頓飯,又以我們家每餐平均有6人一起吃飯來計算,比較假設在「餐廳聚餐」,和實際「在家料理」的花費,我們已經省下新台幣120多萬元。此外,對於用餐時喜歡小喝葡萄酒的我和Sandy來說,在家喝同樣的酒,花費大概只要在餐廳的1/4,有時甚至更低──我們大都喝智利、澳洲、南非或美國的紅酒,在「量販大賣場」買的話,多半挑選一瓶300元左右的酒,以每天1瓶計算,平均1天可省900元,一年又省下30萬元酒錢,還不用怕被酒測,實在是一舉數得!另外,我要特別分享一個「省錢撇步」,那就是採買時──我會先調查好身為某些信用卡卡友的優惠;尤其善用市場即將收市的打折時段;或挑選「接近到期日」的特價商品;因為反正東西買回家就馬上要吃了,不會有不新鮮的疑慮,又能省錢,當做孩子出國唸書、或全家旅遊的基金,何樂而不為?• 自己下廚好處4/省時快速!其實下廚一點都不麻煩!我算過,如果要帶全家老少一起出外用餐,從換衣服、出發、抵達餐廳、點菜、等上菜、進食完畢,直到回到家中,通常要花2小時以上。而同樣的時間自己做菜,那除了下廚的人在忙之外,其他人大可以在家中做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我跟Sandy從備料到烹調,平均大概也只花30分鐘就能上菜,而飯後的整理也不過20分鐘,所以,每餐每人至少省下1小時!而一年下來,就算週末、生日、重大節日或交際應酬在外吃飯大約115天,那也還有250天在家吃飯,而每天2餐各省1小時,那每人每年就能省500小時!是不是很驚人?!省時、省錢之外,最重要的是,我和Sandy養成了小孩喜歡回家吃飯的習慣,說是「愛吃爸媽做的菜」,讓我能和讀大學的孩子們保持「餐桌上見」的良好關係。再加上朋友們知道我愛煮,也慢慢都到家中來聚餐,讓我更加有成就感!(本文作者/林青穀)(摘自/食物自有大藥/蘋果屋出版)

樂閱讀/情緒同步!建立深層親子關係

樂閱讀/情緒同步!建立深層親子關係

日前我到一所學校服務,我非常感恩輔導主任給我這個機會。我有了夢寐以求的彈性:足夠的晤談時間與次數、可以跟各方(學生、家長、導師、輔導老師)互動、可以規劃辦親職座談、還有輔導主任的信任與尊重。對我來說,在治療室幫助孩子,會有一定的限制。有時候,不管孩子再怎麼努力,一方面孩子個人的改變需要時間,改變的幅度可能也有限;二方面是因為雙拳難敵四腿,環境的力量大於個人,孩子就算改變了,在環境中還是弱勢。譬如,課業、晚睡及生活自理三大問題,是親子衝突很重要的原因。像是:「拖拖拉拉的,早就叫你先把數學做好再看電視,結果你偏偏就要先看電視,搞到現在十一點了,還沒做到一半。下次再這樣,我就不簽聯絡簿!」「不是跟妳說晚上不要再講電話了嗎?!現在都已經幾點了,電腦也還開著,妳是不想睡了是不是?!然後明天又叫不起來,我還要載妳上學,三催四請,妳以為妳是大小姐喔……」「家裡有兩個資源回收場,一個就是你的房間,另一個就是你在客廳的電腦桌。拜託,三、四天前的珍珠奶茶就這樣放著,本來想說就讓你自己收拾,沒想到到現在還放著!」像這樣孩子的家庭互動狀況都不是很好,這讓我擔憂!簡單來說,家長沒辦法在心理層面,跟孩子產生良好的互動。父母忙於工作,服務業社會常要工作到晚上十點才能下班。像是計程車司機跑一整天的車,還可能賺不到一般上班族的一日所得。孩子回家常常沒大人,談心也只能找網友,假日就想跑出去。這樣下去,生活常規當然會有問題,連親子關係的維持都亮紅燈。當一個孩子遭逢困境,如同我今天面對的孩子,根據研究,有兩個重要因素,可以讓孩子順利克服困境:良好的智能表現與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孩子本身的能力夠好,在某方面(如:學業)有好的表現,那麼可以彌補他的困境。孩子有令人滿意的關係,不管對象是自己的父母,還是其他長輩,對孩子都很重要。即使是青少年,看起來開始要跟父母保持距離了,事實上,很多事情還是需要父母的指引,那麼,良好的親子關係就是後盾。所以,我在跟孩子互動的時候,首重的目標,就是建立關係。怎樣評估關係建立了沒?我有一個說法,就是,當孩子笑的時候,我們會不會也覺得想笑?也就是,我們的情緒能不能同步。當我跟孩子的情緒同步了,好像對講機的調頻對上了,那我就能感覺到孩子的感覺,我就能聽到孩子真正想說的話。關係好有什麼好處?這樣,孩子就會比較願意聽我們所說的話。好關係的其中一個要件,就是接納孩子,當孩子感覺到完全的接納,那是一種非常好的感受,為了這樣的感受,為了這樣的認同,孩子會自己努力往前進。這樣說吧!在談話開始之前,我會清楚地說明,我不勉強孩子跟我談他不想談的事,他隨時可以喊停,談完之後,我讓孩子看談話的記錄,孩子不想讓別人知道的,就刪掉!只有孩子同意的內容,我才會放在記錄裡。今天,我跟孩子談笑,我很開心!我也年輕過,我也做過荒唐事,我喜歡在上課睡覺,我喜歡打電動、看電視,我想騎摩托車,也對男女關係好奇,我曾經喜歡釣魚,我跟孩子一樣,喜歡很多大人不見得贊成的事。然後,下次我要告訴孩子,我知道他們會想辦法讓自己更好,就像我當初一樣。我會跟他們一起想辦法,至少,我願意當他們的朋友。青少年的不在乎,以及冷酷的外表,常常是一種防衛,他們還是願意跟人有友善的互動。我在軍隊中有一年的時間,專門跟各種列管的人員互動,包括:犯法的、情緒困擾的、適應不良的,相信我,即使困擾行為再怎麼嚴重,背後還是藏著渴望被瞭解與認同的心。(本文作者/洪仲清)(摘自/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新手父母出版)

樂閱讀/美肌最高原則 不要清潔過度

樂閱讀/美肌最高原則 不要清潔過度

擔任皮膚科醫師20多年來,接觸過各種深受肌膚問題困擾的患者。我發現,很多患者都有一個共通問題,就是「清潔過度」。忙碌了一整天,臉上不免堆積油垢、髒汙,有時還得畫上濃厚彩妝,為了有效清潔,習慣早、晚使用潔顏產品,並以溫水洗淨。但是,這麼做的後果,不僅會讓肌膚變得乾燥,還會削弱肌膚與生俱來的「保溼能力」,這才是造成各種肌膚問題的元凶。很多人知道,像是過敏性皮膚炎,或是因季節交替產生的敏感不適等,都與「乾燥」有關,其中也包括了近來愈來愈多人會出現在臉頰、嘴角及脖子等處的「成人痘」。甚至,即便自己沒有察覺,也可能因為肌膚乾燥而顯得沒有光澤、毛孔粗大,加深斑點及肌膚紋路,給人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蒼老的印象。「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看起來又老又憔悴,可以推薦我有效的抗老產品嗎?」「不管我擦什麼,肌膚還是很乾,難道我要買更貴的保養產品嗎?」面對向我提出這樣需求的病患,通常我會直接給予他們一個明確且中肯的建議,就是「不要清潔過度」。雖然現今醫美療程不斷推陳出新,但儘管如此,身為皮膚科醫生的我還是認為,沒有比「不要清潔過度」更好的美容方法了。既然如此,首先就請放下你手中琳瑯滿目的潔顏產品,試著「只用清水洗臉」吧!不需額外花費多餘時間、金錢,就能讓你一生擁有健康美肌!(本文作者/平田雅子)(摘自/清水洗臉,一生美肌/商周出版)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

飲食上,富於精緻糖類的麵包與飲料,容易增加血中胰島素快速增加而刺激眼軸拉長,因此高纖膳食是較好的來源,對身體健康也好。特殊營養素的補充並沒有證據顯示能抑制近視,然對於點用散瞳劑的小朋友而言,由於他們的眼睛容易接觸到過多紫外線,因此近來市面上有許多營養品(例如:葉黃素),雖對改善近視並無直接幫助,但就補充保護視網膜上的抗氧化成分的功能來看,我認為可以彌補小朋友防晒工作的不足。葉黃素普遍存在於深綠色、深黃色蔬果中,例如:菠菜、甘藍、玉米、南瓜、芒果、金盞花等。除葉黃素外,其他相關的抗氧化營養素非常多,例如玉米黃質素、β胡蘿蔔素、花青素、藻紅素等,可以說是族繁不及備載,因此最好還是請教你的眼科醫師是否需要補充相關營養素。若父母中有一位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程度增加2倍;父母雙方都有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增加了8倍。因此若讀者像我一樣,夫妻雙方都有近視,且有一方還是高度近視者,最好盡量減少對小朋友眼睛的健康提款,也就是減少學齡前不必要的認字、寫字與大量閱讀。尋找幼稚園時,應專找沒有電腦課、常出戶外活動1~2小時,以活動為主題的教學,由觀察日常生活學起,而非潛能開發。假日不要待在家中,盡量在戶外跑跑跳跳,手機、平板電腦只能偶爾使用,讓小朋友做個原始的摩登小孩,才不會太早將眼睛健康存款提領完了。(本文作者/梁智凱)(摘自/救救孩子的惡視力/時報出版)

醫訊/如何預防肥胖~從小開始

醫訊/如何預防肥胖~從小開始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體重過重或肥胖者,罹患疾病的風險與死亡率都比健康體重者要多,所以做好體重控制,比較可以擺脫慢性疾病帶來的威脅。有鑑於此,佛光大學、人間文教基金會等單位聯合舉辦「2013年生耕致富」系列講座/論壇,其中的「現代醫學」專題講座/論壇,此次主題為「肥胖的前因後果與修身養命~從小談起」,將邀請中國醫大附醫院兒童醫院腸胃科陳偉德(主治)醫師主講,他將分享如何從小預防肥胖,讓兒童建立良好習慣,遠離肥胖因子。陳醫師也是中國醫大副校長兼主秘與小兒學科教授、教育部醫學教委會委員、國家衛生研究院醫學院評委會委員、小兒消化醫學會理事、肥胖研究學會常務理事、哥倫比亞大學 理學碩士。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該論壇及講座可登陸公教人員研習時數。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肥胖的前因後果與修身養命~從小談起時間:102年4月21日(日)下午14:00~16:00地點:基金會社大(人大)台北分校(台北松隆路327號6樓,近台鐵松山車站南出口與捷運後山埤站1號出口)洽詢:02-2769 8933轉19或20報名: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viewform?formkey=dFM3YWhNSGxNcnRPVXZTaW9sdlA2Q0E6MQ#gid=0

Menu